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1: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

向培年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一群特殊的人群,她们需要得到关心和关爱。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

笔者是一名基层司法所长,长期在农村工作,在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发现一部分矛盾纠纷是因对农村留守妇女而引起,农村留守妇女的苦与乐、烦恼与忧愁谁能知晓?下面几则故事是笔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所见所闻的真实事例,不难看出农村留守妇女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怀,令人深思。

故事一:2009年春节,人们沉浸在节日气氛中,西陵峡畔香溪河口刘家坝院落3户人家打作一团,经村委会现场制止方才避免一场血案,查明原因是2个家庭的留守女人与隔壁家庭一个男人勾搭一起,而引发的争风大战。故事二:香溪河畔官庄坪山村,留守妇女熊兰因男人外出打工而离异,孤身生活,两年前为移民后靠三分田与村组发生矛盾,三上北京告状,镇党委书记无奈之举请人给她物色了一个老公,结果熊兰平安无事,再也不要三分田了。故事三:2008年4月的一天清晨,镇委张书记来到司法办公室诉说一件尴尬事,零晨3时,吒溪河上留守妇女王寡妇给他达电话反映与邻居土地问题请求解决,坐月子的妻子被电话吵醒,质问哪来的女人半夜找领导上访,一定外面有情况,书记请求司法所出面化解王寡妇的土地纠纷问题,不然自家难保。上述事例仅仅是本地留守妇女引发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它表明留守妇女需要性爱、需要关爱,渴望关怀;她们的苦楚需要向人倾诉,她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她们的情怀需要向人绽放。

秭归县归州镇现有人口30000人,据统计,2008年外出打工人员4135人,留守妇女1026人。留守妇女普遍期望老公对他们忠诚,年终带回打工收入盖房

子,供养孩子读书,接济家庭,同时希望子女健康成长。一旦老公背叛或者子女不争气,受到伤害最深的往往是留守妇女,导致她们心儿已碎,精神崩溃,对家庭、对社会仇恨、仇视,为此,许多留守妇女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资料显示,全国有近5000万留守妇女,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妇女逐渐增多,她们成为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主力军,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此同时,她们自身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留守妇女面临的困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劳动强度大,既要承担各种农活,又要包揽全部家务;既要照顾老人的起居,又要操心孩子的学业。二是心理负担重,常年挣扎在家庭与社会、家务与职业、内部与外部事务等多种角色的转化和切换当中,身体疲惫,心情焦虑。三是情感缺失多,与丈夫离多聚少,正常的交流与接触都受到地域的阻隔,空虚、寂寞以及对丈夫的牵挂难以言表。四是安全系数低,因缺少丈夫的保护而受到侵害的案例时有发生。总之,由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的过大、情感寄托和安全保障的缺失所导致的生活质量差已成为不争事实。

笔者对归州镇部分留守妇女调查显示她们每天的日程表是:2-3餐饭---饲养牲畜---田间劳作---睡觉,周日复始,日出日作,农忙时一天一餐饭是经常的事,遇有邻居大男人帮忙换工做工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由于身体的原因,许多重体力活无能为力,只有请男人帮忙。一来二去,难免触景生情,红杏出墙,此类事在当地留守妇女中不在少数,大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农村留守妇女是在农村社会变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中产生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产物,是城乡二元体制变革的产物。

长期的性压抑使留守妇女的身体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影响生理健康;长

期的性压抑使留守妇女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怀疑、冲动,使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影响了女性的心理健康。

更大的危害是社会伦理方面的。这些问题引起农村离婚率上升,农村道德水平下滑,对农村的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三、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的对策

如何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笔者有如下建议: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各级组织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发展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组通公路,村村道路硬化,改房、改厕、改灶、改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把妇女从超强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

2、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家致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建立健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大县域经济的金融投资力度;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化;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就地创业;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工返乡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工兼顾农业生产和留守家属生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加大对农村妇女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各级妇联组织、基层组织要依托农函大、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村妇女学校等科技培训阵地,培训农村留守妇女,使她们掌握科学种田技术,更多地受惠于教育投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运用科学技术增收致富的能力,同时积极为她们提供市场信息和致富门路,帮助她们获取科技含量高、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项目,把农村妇女人力优势转化为创业上的智力优势、经济上的效益优势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优势。

4、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社会新风。开展3+1(富裕家庭+美德家庭+卫生家庭=文明家庭)的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5、增进人文关怀,关心关爱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共同编织社会关爱网络,使农村留守妇女健康快乐生活,全心全意创业。务工人员流出地可成立留守妇女协会等工作机构,及时了解她们的困难和疾苦,通过村民间的互助等为她们排忧解难。交通运输部门在传统节日等探亲高峰期,多为进城务工者提供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等。同时各级组织,要组织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站对留守妇女月或季度进行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加大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留守妇女的身体、身心健康得到有效地保护与保障。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留守妇女乐在其中。各基层组织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农村留守妇女参加,使她们乐在其中,陶冶情操,淡忘忧愁与烦恼。

7、成立农村互助组、经济合作社,使留守妇女享在其中。成立农村互助组,经济联合社,使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互助组、经济联合社的成员,使她们在互助组,经济联合社大家庭里生活再不孤单与寂寞,体现和展示自我价值。

8、让“务工男”常回家看看,使留守妇女静心留守。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让“务工男”常回家看看。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注定了“留守”现象将在较长时期存在,要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政府必须完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给农民工以人性的关怀,准予单身外出的农民工定期回家探亲,照顾其夫妻生活;对探亲的男性单身农民工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这不仅是农民工应有的劳动权利,还是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应该引以重视的问题。

9、各级组织要对离异农村留守妇女特别关爱,使她们体现社会的温暖。各级组织对离异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包括子女读书、就业等方面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关爱,对她们所提出的问题要从“有理”推定和“有解”推定出发,尽量帮助她们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她们内心深处抛弃社会对她们歧视的阴影,更多地体会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0、开展法制教育,对留守妇女权益的保护。运用多种形式对农村留守妇女

开展法制教育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农村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农村的治安、刑事案件特别是侵害留守妇女的案件要从严从重查处。

妇女是半边天,没有妇女就不成其为社会,关心妇女,关爱妇女,关心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它关系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关系着农村家庭的和谐,关系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必须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

作者简介:向培年 男,48岁,湖北省秭归县司法局归州司法所所长,中共党员,大专文化。

第二篇:关于汝城县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汝城县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何好生 何曼霞 何淑艳 朱敏方 朱小英 朱玉萍

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外出务工潮流造就了农村一支支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使得农村家庭结构残缺不齐,家庭矛盾隐患日益凸显。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平安家庭的创建。汝城是湖南省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山区县,拥有近10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营生了4.3万农村“留守妇女”。如何引导她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列中去,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亟需解决。本文结合该县农村“留守妇女”现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及相关问题展开了调研分析。

一、汝城乡村“留守妇女”现状及特点

该县常住人口达39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9.8%;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招“副业”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截至2011年底,外出务工人数已达9.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27.4%。其中男性8.2万人左右,占务工总人数的85.4%;据该县2010年外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户均人口为3.68人,家庭户均约为32.25万余人,平均每两个农村家庭中有一个男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妇女”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12.4%,农村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留守妇女”已成为当前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㈠体力劳动透支大。农时期间靠“留守妇女”一双手忙了春耕,忙“双抢”,忙了秋收,忙冬种。日子过得非常辛苦,里里外外都得顾。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劳动强度日益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体力大幅度透支。

㈡精神压抑负担重。因丈夫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面临婚姻危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夫妻间长期失去联系;二是无法掌握丈夫务工收入;三是丈夫不再承担“养家”义务;四是丈夫在外搞“婚外情”。近年来,务工人群中离婚率迅猛上升,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该县每年审结涉及打工青年离婚的民事案件达30余件,如某村一青年农民工王某,在老家有家室,近几年在外地搞装修,便与打工女罗某以“夫妻”名义姘居并生下一女孩。因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留守妇女”们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该县 “留守妇女”中一整年没有性生活的达13.5%,一年夫妻共同生活时间约15天的达45.6%,过日子像“守活寡”;家里冷冷清清,夜晚只有孤独寂寞和孩子相伴;白天不敢和村里的男人多说活,怕遭人闲言碎语;城里是一个花花世界,老公在外干活能不能经受住诱惑,万一抛妻弃子,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提心吊胆也是常态。丈夫的忠诚成了“留守妇女”最大的心理负担,精神的压力远远大于经济的压力。

㈢生活环境不安宁。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农村治安状况较差,“留守妇女”们普遍没有安全感。由于处于弱势地位,于是成为农村强奸案的主要侵犯对象。相关调查显示,农村性侵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如某村28岁的“留守妇女”李小妹孩子不足满月,丈夫就去深圳打工,一年多了,还没有回来。几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空空荡荡、阴暗潮湿,摆放的几件家具也陈旧过时,家中没有安装程控电话,唯一的一台电视机也没有安装有线电视无法观看。李小妹说:“每天晚上我都很害怕,不想呆在家里,想请别人陪伴,可别人也要照看家庭。我们村有几个光棍汉时不时地来我家,死皮赖脸地坐着不走,甚至有时对我动手动脚,这种事情没法跟人讲,生怕别人说闲话”。晚上还害怕小偷,就是知道晚上有人偷东西,我也不敢吭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守妇女”告诉笔者,自己曾经多次被人骚扰,现在她打算养条狗。她说:“现在天一黑,就不敢出门,早早地把门关好反锁。小

偷以前是晚上偷,现在白天都敢偷,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家禽经常丢。晚上还经常有人敲门。我男人已经3年没有回来了,每月只往家里寄500元生活费。”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因思想上长期受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理性追求,仅限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经济发展意识上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缺乏创新、进取意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不敢顶风险创事业;家庭生活上,受传统意识左右,年龄较大的已婚妇女大多留守家中,承担起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和农事耕种的责任。一些“留守妇女”不思进取,缺乏创业激情,存在“等”、“观”、“望”的思想,致使不少农村妇女沉溺于麻将扑克,染上了赌博恶习,把老公辛苦赚来的钱,当成娱乐法码,甚至受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邪教”影响的也为数不少。

2、经济上依赖性较强。广大农村家庭中男人收入较高,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妇女的收入则属于辅助性的,而且多数妇女没经济来源,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丈夫予以生活保障。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家庭生活权利和责任的不平等。“留守妇女”对家庭财产的分割不像城市家庭那样明晰,“留守妇女”对丈夫在外收入无法准确掌握,由于经济上不能独立,使得一些妇女面对婚姻家庭问题时,选择容忍或委曲求全的态度,在承受身心伤害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如A村妇女张某结婚十多年,起初夫妻感情很好,后来丈夫长年在外打工找了个相好,开始嫌弃妻子,对她非打既骂,而妻子为了家和孩子则忍气吞声维系着名存实亡的家庭。

3、情感寄托已成常态。“留守妇女”的丈夫常年在外,除了打工挣钱外,还面对着都市“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因文化底蕴薄弱,修养意识差,经不住诱惑而进入休闲娱乐场所,有的在外面搞“婚外情”,有的出入赌场,将血汗钱当成赌注,变成不文一名的穷光蛋,有的染上毒品,耗尽了收入,吸坏了身体。由于“留守妇女”长年累月留守家中,除了务农教子养老,还要孤灯长伴。有些重体力活自己干不了的,需要请劳力帮助,在农村的特殊环境中容易与同村男子产生婚外情;同时,也不排除有少数妇女耐不住寂寞或经不住男人的勾引而红杏出墙。等等这些问题造成农村性道德水平下滑,长此以往造成了部分家庭情感出现危机,从而引发农村离婚率大幅度上升。

4、政策法规意识淡薄。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法律意识淡薄,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面对不法侵害,不讲究策略,致使危害结果扩大,要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丑不可外扬”忍气吞声,私下解决,不敢果断报案,使犯罪分子消遥法外。其结果是良善受辱,惩恶落空。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一是要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民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逐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重点围绕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和农产品储存、加工等技术,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提供市场供求走势等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和营销,代办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提供就业中介服务等来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建立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考虑在外出务工农民较集中的乡村应尽快建立农业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副产品主产区为突破,把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机制引入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三是要突出发展农业连锁经营服务。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服务,把服务网络延伸到最基层村组,为“三农”提供一系列服务。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⑵、开展技术、信息咨询。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⑶、整合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优势农副产品提供市场竞争平台;⑷、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为“留守妇女”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引导等中介服务。

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各级党委、政府及

相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树信心、转观念、提素质、拓视野、强法制,鼓励她们自主创业、奋力攻坚、增收致富,实现妇女经济自主独立。同时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实际及城市发展需求,以乡村为单位、田间为课堂,定期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拓宽增收渠道,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培育发展农业致富能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形成“基地+农户+技术”的推广模式,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花卉园林等新兴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进程中实现增收致富。三是要健全科教服务体系。亟需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难题,邀请国内有关专家、技术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场院现场开展农业科技帮扶活动和科普行动,在实用见效上下功夫,在学用结合上求突破。要引进适合本土作业的农业科技项目,形成“项目+农户+技术”的推广模式;要逐步建立完善科教服务体系,形成“校企+基地+技术”的办学模式;培育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户、女性科技带头人,形成“骨干+农户+技术”的发展模式,影响和带动农村妇女走科技致富之路;引导和鼓励农村妇女通过经营合作、专业合作、产销互助等形式,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妇女收入。四是要突出技能培训重点。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对相关行业知识与技能实施培训。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维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定的从业技巧和安全知识;要继续加快农村妇女就业转移步伐,坚持“培训与转移同步”、“输出与回归结合”、“就业与维权并举”的工作思路,建立培训、就业、转移、信息、安置、维权等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使其通过内转外输实现增收。五是要创新市场培训机制。积极推行“定向培训”模式,通过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分期分批将农村妇女输送到就业岗位;与企业结对,依托企业建立小型加工点来转移当地富余女劳动力。要主动为妇女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实现“输出劳务人才、引回创业精英”的良性循环。六是要拓宽创业就业渠道。要大力发展家庭式加工业、现代种养业、农产品流通业等产业渠道,使“留守妇女”不出家门也能实现增收致富;要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妇女、带头创业妇女、创业经纪人的“领、帮、扶、带”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实施家庭自主创业;各级政府要积极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树立典范宣传推介,找准市场前景好、辐射面广、带动性强、适合农村妇女从事的致富项目,帮助她们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3、突破传统习俗倡导乡村文明典范。一是要突破传统不良习俗。农村一些不良的道德习俗,影响了农村“留守妇女”的正常生产生活,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妇女地位、降低就业门槛、树立男女平等意识、突破传统“重男视女”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她们在参与中发展,在竞争中进步,在创造中前进。各级妇联组织及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美德进农家”、“书声进农家”,“科教进农家”、“法律进农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荣辱观”等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自强意识,摆脱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二是宣传妇女优良典范。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舆论载体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农村妇女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及在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农村妇女建设新农村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并通过开展“双学双比”女能手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农村妇女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4、注重政策法律学习增强维权意识。注重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积极引导她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普法教育宣传工作,乡村两级要成立普法教育宣传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实职领导亲自抓普法宣传和妇女维权工作,要以乡村为单位,定期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习《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妇女自主维权的意识,提高她们依法维护的能力,使守法和维权变为自觉行动。

第三篇:农村留守妇女调查分析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因大量外出而减少,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由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目前“留守妇女”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遗漏且棘手的现实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我镇妇联深入各村调查农村就“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生活需求状况、婚姻家庭状况等进行问卷调查。

一、基本情况

由于我镇地处城郊,多数家庭选择了本县城光电园区、建筑公司务工,因此我镇长期“留守妇女”仅占全镇妇女人数的1.5%,她们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占2.4 %,从留守妇女的留守的原因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原因使得她们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劳动强度大。在调查的妇女中,她们大都在从事繁重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既要扶老携幼,还要忙碌繁杂的家务

劳动,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调查中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的占75%左右。调查显示:这些留守妇女中,抚养两名小孩的占47%,抚养1名小孩的占44%,抚养三名及以上小孩的占4%,;赡养1位或2位老人的占31%。有87.5%的人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强度相对较大的种植业,加上大部分妇女无法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导致31.42%的人认为当前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生产劳动强度大。

2、文化程度低。在调查的留守妇女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这样为家庭获得的收入比例也不高,占家庭年总收入比例30%以下的占56%,30%-50%的占41%,50-70%的占3%。由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调查的留守妇女中没有一人获得科技致富等有关方面的荣誉称号。

3、就业观念落后。“以农为本守家园”的保守就业观念与长期农村封闭的生活环境对大部分的农村女性就业造成思维和心理上的障碍。有的家庭观念较重,沿袭着相夫教子,养老扶幼的传统;有的缺乏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生产总是老一套;有的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文化素质低,干什么事情也不行,只好在家种地养家糊口。

4、文化生活贫乏。她们的生活除了生产劳动、扶老携幼,就是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没有其它文化生活,生活对她们来说,是单调、枯燥、无味的。

5、缺乏安全感。留守妇女在面对紧急事件,如孩子、老人生病,常常感觉压力很大,缺少安全感。丈夫外出后,家庭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农村治安防范力量的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中针对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使“留守妇女”缺乏安全感,精神压力变大。她们容易受到人身侵害,容易遭受财产损失。调查显示,在农村侵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

三、几点建议

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上级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人文关爱环境,营造一个充满人间亲情、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致富渠道的拓宽,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关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增加本地农民就业机会,积极鼓

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完成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利于农民工兼顾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

2、加强各种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妇女自身素质。一是对她们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她们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种田,科技致富;二是对她们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让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侵权问题,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三是对她们进行健康知识培训,让她们关爱自己,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各级政府部门要多组织送技术、送文化下乡活动,采取通俗易懂,现场指导方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留守妇女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减轻她们的生产劳动强度。

3、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业,提高妇女家庭收入。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是提升妇女社会地位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把支持留守妇女创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女性创业的平台,以全方位的服务,激活女性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女性创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使留守妇女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要完善小额信贷制度,为留守妇女创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设立农村妇女创业基金,为帮助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4、丰富她们的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环境。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组织她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表演地方文化节目、开展科技知识及计生保健知识有奖竞猜等,让她们从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开展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使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留守妇女家庭成员充满活力,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美满,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村庄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5、进一步改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打破农村和城镇居民身份,建立家庭医疗账户与大病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小病在全家范围内自助,大病在全社会范围内互助共济,从而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在参保面上进一步扩大外,要在医疗条件、报销比例上做好文章,让农民能走进医院看得起病、能看好病,真正发挥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障作用。

第四篇: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2 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1、姓名

2、年龄

3、居住地:

4、文化程度(按学历或读书年限):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5、专长(有无手艺、掌握种、养技能及某项专业技术):

6、家中有哪些人,有几个?

7、本人在家中的身份(如媳妇、女儿、母亲等):

二、留守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的年龄?

2、家庭成员都在干什么?(务农、打工、读书?)

3、丈夫外出打工几年了?

4、在哪里打工?

5、外出打工比在家里能多收入多少?(如果相差不大,为什么不留在家里?)

三、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1、全年家庭经济收入多少?

2、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谁?

3、本人每年能挣多少?

4、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化大吗?能增加多少?

四、家庭经济支出情况

1、每年有储蓄吗?

2、家庭收入主要由谁支配?

3、收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家庭生活,医疗、教育、娱乐或其他)哪个方面花销最大?

4、本人有何支出?

给自己买什么女性用品吗?

五、家庭成员健康情况

1、家里人的身体如何?

2、本人的身体好吗?

3、本人生病后有人照料吗?

4、有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几年检查一次)

5、家里人生病一般采取什么办法医治?

6、医治费用能承受吗?

六、留守妇女承担的劳动情况

1、在家里主要做哪些事(劳动)?

2、体力上能承受吗? 感觉哪种活最累?

3、丈夫在家时你做这些事吗?

4、农活主要有哪些?

5、承包地或租地有多少?

6、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农活?

7、家务活有哪些?

8、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家务活?

七、留守家庭孩子情况

1、孩子多大?

2、孩子读几年级?

3、喜欢上学吗?

4、性格开朗吗?

5、成绩怎么样?

6、你花在孩子教育上的时间多吗?

7、谁辅导孩子功课?

8、你和孩子的交流多吗?

9、孩子给父亲通信吗?好久写一封?

10、孩子和父亲通话吗?好久打一次电话?

11、孩子和父亲关系融洽吗?

12、孩子和父亲有矛盾吗?

13、孩子有什么话愿意给谁说?

八、留守家庭老人情况

1、老人的年龄?

2、需要人照顾吗?

3、你和老人关系好吗?

4、如果不好,有什么矛盾?

5、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6、老人生病怎样解决?

九、留守妇女婚姻和情感情况

1、结婚几年了?

2、去过丈夫打工的地方吗?

3、两地分居最困难的是什么?

4、最担心什么?

5、丈夫每年回家吗?

6、丈夫每年回家几次?

7、每次待几天?

8、夫妻感情与他在家时相比怎样?

9、丈夫打工期间你们采取什么方式联络?(电话、写信或其他)

10、一般多长时间联系一次?

11、夫妻之间(丈夫出去打工后)最容易发生争执的事是什么?

12、你了解他在外打工的生活吗?

13、他跟你主动讲吗?

14、你在家的情况他了解吗?

15、你主动对他讲你在家的情况吗?

16、你有什么烦恼一般跟谁说?

17、觉得孤独吗?

18、你感觉现在幸福吗?

十、留守妇女其他生活情况

1、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

2、丈夫不在家,有人进行过性骚扰吗(包括语言)?

3、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吗?

4、对留守家庭,村上(或其他)组织过什么活动没有?

5、参加什么培训没有?

6、你最关心的事?

7、最担心的事?

8、最感兴趣的事?

十一、留守妇女的愿望

1、通过外出打工,你们希望以后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

2、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

3、你希望丈夫每年能回家多少次?

4、希望他每次回家待多长时间?

5、你希望政府给予你们怎样的帮助和支持?

6、希望丈夫打工的单位有什么改进?(比如增加打工者的假期等)

7、你心中幸福的婚姻家庭是怎样的? 附件3: 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访谈人: 地

点: 时

间:

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1、姓名(可能问则问,否则不问):

2、年龄:

3、居住地:

4、文化程度(按学历或读书年限):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5、专长(有无手艺、掌握种、养技能及某项专业技术)

6、家中有哪些人,有几个?本人在家中的身份

二、留守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干什么?(务农、打工、读书?)

2、丈夫外出打工几年了?在哪里打工?外出打工比在家里能多收入多少?(如果相差不大,为什么不留在家里?)

三、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1、全年家庭经济收入多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谁?本人每年能挣多少?

2、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化大吗?能增加多少?

四、家庭经济支出情况

1、每年有储蓄吗?家庭收入主要由谁支配?

2、收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家庭生活,医疗、教育、娱乐或其他)哪个方面花销最大?

3、本人有何支出?给自己买什么女性用品吗?

五、家庭成员健康情况

1、家里人的身体如何?

2、本人的身体好吗?生病后有人照料吗?有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几年检查一次)

3、家里人生病一般采取什么办法医治?费用能承受吗?

六、留守妇女承担的劳动情况

1、在家里主要做哪些事(劳动)?体力上能承受吗?感觉哪种活最累?丈夫在家时你做这些事吗?

2、农活主要有哪些?(承包地有多少)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农活?

3、家务活有哪些?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家务活?

七、留守家庭孩子情况

1、孩子多大?孩子读几年级?喜欢上学吗?性格开朗吗?成绩怎么样?

2、你花在孩子教育上的时间多吗?谁辅导孩子功课?

3、和孩子的交流多吗?孩子有什么话愿意给谁说?

八、留守家庭老人情况(没有就跳过)

1、老人的年龄?需要人照顾吗?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2、老人生病怎样解决?

九、留守妇女婚姻和情感情况

1、结婚几年了?两地分居最困难的是什么?最担心什么?

2、丈夫每年回家吗?回家几次?每次待几天?夫妻感情与他在家时相比怎样?

3、丈夫打工期间你们采取什么方式联络?(电话、写信或其他)一般多长时间联系一次?

4、夫妻之间(丈夫出去打工后)最容易发生争执的事是什么?

5、你了解他在外打工的生活吗?他跟你主动讲吗?你在家的情况他了解吗?你主动对他讲吗?

6、你有什么烦恼一般跟谁说?觉得孤独吗?

7、你感觉现在幸福吗?

十、留守妇女其他生活情况

1、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

2、丈夫不在家,有人进行过性骚扰吗(包括语言)?

3、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吗?对留守家庭,村上(或其他)组织过什么活动没有?

4、参加什么培训没有?

5、你最关心的事?最担心的事?最感兴趣的事?

十一、留守妇女的愿望

1、通过外出打工,你们希望以后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

2、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

3、你希望丈夫每年能回家多少次?希望他每次回家待多长时间?

4、你希望政府给予你们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希望丈夫打工的单位有什么改进?(比如增加打工者的假期等)

5、你心中幸福的婚姻家庭是怎样的(具体描述一下)?

十二、请访谈者观察和描述一下留守家庭的房屋、家中的陈设、留守妇女的衣着、情绪等。

第五篇: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情况调研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区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我区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重点对九个镇(办)场的668名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体

会到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重任,又承担着家庭生产的艰辛,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默默地支撑着家庭的负荷。

一、基本情况

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243216人,其中:女性人口114148人,农村人口201875人。劳动人口139003人,其中:女劳动力6525人。全区外出务工人员41033人,留守妇女668人,占全区女劳动力的10.23%。

1、文化程度。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留守妇女589人,占88.1%;高中学历的67人,占10.2%;中专以上学历的12人,仅占1.7%。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多,31-40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较多,40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年龄结构。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上。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89人,占总数的13.3%左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30-39岁的317人,占总数的47.4%;40岁以上的262人,占39.3%;30-40岁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这一阶段年龄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成长的孩子。

3、留守原因。调查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生活质量低的留守妇女有214人,占32%左右;无就业技能,致富能力不强的有568人,占85.03%。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原因使得她们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现状及问题

1、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调查显示:身体状况差的留守妇女有31人、身患疾病的有18人,占7.3%;身体状况一般的198人,占29.6%。她们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5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而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难以独自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而那些身体不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

2、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下降。由于丈夫长年在外,留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加重,安全感下降。主要表现:一是出现婚姻危机。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他乡打工,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到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上升趋势,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丈夫出门打工几年不归、移情别恋的情况,她们还是“欲语泪先流”。二是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7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

3、婆媳关系难处理,对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理,尤其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处理好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多例存在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别做违法的事。由于80 %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他(她)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近50%的妇女几乎从未同子女谈过理想与抱负,有近65%的妇女不知道平时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调查还发现有的由于自身只有小学文化,子女上初中后不能对其进行辅导和监管,导致他们成天逃学迷失在网吧里。

三、对策与建议

留守妇女是目前农村最大的劳动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

会的安定,针对留守妇女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帮扶活动,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环境。关爱农村留守人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发挥各方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关心的局面。要出台相应的硬性帮扶政策和措施。如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传授技术、以村为单位建立“农家书屋”、定期或巡回开展“三下乡”活动、建立“妇女健康之家”、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妇女给予信贷扶持和项目扶持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以“四区建设”为载体,以评选“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里”、“守法公民”、“五好文明家庭”等为抓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宣传知法、守法、做合法公民的重要意义;引导妇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要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拓宽农村致富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帮扶他们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业。继续大力加强妇女技术培训,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让留守妇女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创办示范家长学校, 深入开展“争当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引导更多的家长特别是留守妇女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继续坚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要大力扶持留守妇女创业项目,在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使其能够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同时,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合理流转土地,使农村留守妇女从繁重的土地劳务中解脱出来。

4、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村妇女互助组织,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互帮互助的作用。在“政府支持,妇联牵头”的前提下,成立乡镇村农村妇女协会或农村妇女合作小组,“生产联合互助组”以减轻劳动强度;“生活联合互助组”以互相关心实现情感上的诉求;“文化活动联合组”以共同分享娱乐等。同时,鼓励她们利用协会或互助组织功能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夫妻亲情互动活动,组织部分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加强留守妇女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

下载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鄂省归州镇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谷城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与思考

    谷城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谷城县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为谷城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给城乡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劳务经济在为地方特别是......

    农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林)

    农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 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12.93万人,其中农村老年妇女有 5.56万,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54.3%,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农村......

    关于镇妇女权益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镇妇女权益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妇联组织如何扎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

    湖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附件3:吉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市-------------- ------县(市、区)---------------------乡(镇)---------------------村 亲爱的姐妹,你好!为了了......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现状的调查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现状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11年9月 调查对象:农村留守妇女现状调查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

    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2007-12-12 15:18:4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加强......

    xx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