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县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中英文对照
有关县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中英文对
照
The county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health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y in Chinese
and English.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农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这个集贫困山区、三峡库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等多重身份为一体的地区作为对象,选取470名儿童(留守儿童)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对当地留守儿童家长和老师的访谈,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it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o the city, in the country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s.Among them, the more prominent is the issue of Left-behind children.In this paper, taking Wuxi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 the impoverished and a mountainous area,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migrant workers output identity as one of the region as the object, select 470 children(left-behind children)to the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survey on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area, and combined with the on the local left-behind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 interview, hope tha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hildren's mental staying in the region,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ir children, to find the causes of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vide targeted assistance measures, calling on the whole society to pay attention to left-behind children 's mental health.【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SCL-90症状自评量表
[ keyword ]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前言
Preface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仅由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看护人或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14岁以下的儿童。重庆市巫溪县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既是国务院公布的沿江开放县,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该县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020人,占儿童总数的68%,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3631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6.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 2009年7月,我们以共青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在重庆市巫溪县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 Left-behind children ” refers to one or both parents to flow to other areas, the children stay in the residence location and therefore not and parents live together, only by one of the parents, other caregivers or children take care of their own children under 14 years of age.Chongqing County of
Wuxi City,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514200 people, of which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f 452000 people, both pu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open county, state-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s also the Three Gorges Development county.69020 children left in the county of existing rural children, accounting for 68% of the total, in which both parents out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36318 people, accounting for 36.3% of the total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a rising trend year by year 1.* in 2009 July, we in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 three rural areas of”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as a platform,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vestigation in Wuxi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 hope tha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hildren's mental staying in the region,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ir children, to find the causes of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vide targeted remedial measures, calling on the whole society to pay attention to left-behind children 's mental health.一、调查方法
A, investigation method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巫溪县留守儿童,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间插对一些特殊事例的访谈。我们在巫溪县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田坝乡、大河乡、中岗乡、土城乡等乡镇随机抽取20-2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抽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98.7%。同时,为获得比较效果,我们在各乡镇等量抽取相同数量的非留守儿童进行相同问卷的调查2,共获得问卷231份,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1%。被调查儿童年龄为6—14岁,其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数所占百分比基本相同。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investigation in Wuxi County for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polation for some special case interview.We are in Wuxi town of Chengxiang County, the town of Phoenix, Ning factory town, Wenfeng Town, Xu Town, White Deer Township, Tian BA Xiang, River Township, township, Tucheng Township Township randomly selected 2014 years old, in which each of the age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 left-behind children percentage is basically the same.本次调查采用美国Derogatis.L.R.在1975年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
1、没有(1分):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
2、很轻(2分):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影响轻微。
3、中度(3分):自觉有该项症状,有一定影响。
4、偏重(4分):自觉常有该项症状,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5、严重(5分):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
The survey by the United States Derogatis.L.R.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1975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including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fear, paranoia, psychoticism, other 10 factors.A total of 90 projects, each project uses five grades: 1, no(1 points): consciousness without the symptoms(problem);2, very light(2 points): consciously the symptoms, but slightly affected.3, moderate(3 points): have the symptom, have certain effect.4, emphasis(4 points): consciously often have the
symptoms,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influence.5, severe(5 points): consciously the symptom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are very serious.Survey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using SPSS13.0.二、结果
Two, the results
(一)心理问题总检出率。
(a)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在236份留守儿童的问卷中,至少有一项因子标准分≥3的78人3,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3.1%。检出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恐怖>偏执>其它>强迫>敌意,分别为23.3%、19.5%、16.1%、15.3%、13.6%。
In 236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t least 78 people a factor standard score ≥3 3, psychological problem detection rate was 33.1%.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top 5 are paranoid terror > > other > > hostile force, respectively 23.3%, 19.5%, 16.1%, 15.3%, 13.6%.(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two)and non left-behind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 mental health status.巫溪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尤其在强迫症状(前者
1.90±0.52,后者1.61±0.54)和敌意(前者1.75±0.55,后者1.47±0.48)、其他(前者1.67±0.33,后者1.38±0.45)等因子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尤其明显。
Wuxi County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 left-behind children compared with, all the factor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atter, especiall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1.90± 0.52 in the former, the latter 1.61 ±0.54)and(1.75± 0.55 hostile of the former, the latter 1.47 ±0.48),(1.67±0.33 in the former, the latter 1.38 ±0.45)and other factors,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n left-behind children especially.(三)留守儿童SCL-90阳性项目分布
(three)SCL-90 positive distribu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全部因子均高于后者,在强迫症状、敌意和其他方面尤为突出,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将近一半的儿童感到前途没有希望,以及不少儿童会感到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感到害怕,感到孤独等。Children and n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ountryside, all the factor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i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hostility and other area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which has more than half of the children afraid of tram, bus, subway or train, nearly half the children feel the future is no hope, and many of the children feel public eating very uncomfortable, feeling fear, feel lonely.三、讨论
Three, discussion
此次调查中所发现的巫溪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3.1%,远远高于全国青少年行为检出率4%,虽然这中间自然有研究方法和标准不一造成的误差,一个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地区的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SCL-90的阳性项目分布中可以看出,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found in the survey of Wuxi County,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33.1%, far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youth behavior detection rate of 4%, while the middle natural error analysis method and standard is not a cause, a conclusion is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region's psychology is not optimistic, must caus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In the positive SCL-90 distribution can be seen, loneliness, nervousnes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eft-behind children is widespread psychological feelings.Because of years and their parents are, many left-behind children emotionally and parents estrangement, even if the parents home to parents and normal communication.Some children feel sponsor, and will make them appear psychological deviation, and bring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feelings.四、建议
Four, suggestions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we have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一)尽快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a)establish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files.留守儿童的心理建档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档案真正成为这些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工具和有力武器。
Coordination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filing work must rely on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r agencies, equipped with specialized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on every left-behind children build 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 special.At the same time, and actively carry out rural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and train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rchives truly become the basic tool for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owerful weapons.(二)积极推行“管教”分离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two)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discipline” separation.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区域,集中建立一批留守儿童的托管中心或管理机构,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学校施教,机构监护,各施其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巫溪县凤凰镇双凤村“留守儿童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值得借鉴的做法。I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more areas, focus on building a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ustody center or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functions and management functions separated, school teaching, body care, to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mutual cooper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In this regard, Fenghuang town Shuangfeng Village “ Wuxi left-behind children home” provides some ideas and practices worth learning for us.(三)大力拓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渠道。
(three)to expand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arents contact channel.即集中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传媒等多个媒介,大力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平台和交流渠道,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由实物和金钱的帮助转化为项目化、信息化的帮扶。
The focus of society, make full use of the network, telephone, media, media, and vigorously expand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arents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care and help from real money and help for the project, the supporting information.总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显性问题,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
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留守儿童当作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中国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三农”问题,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农业生产未来的接班人,农民生活希望
In short, in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has become a dominant issue, but also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in the background, we must be the construc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s a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system engineering.China 's a big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e “three rural issue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the society today,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successors of the future, farmers living hope
第二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措施,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措施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天气干旱对农民种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性格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1
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2、“留守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3、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4、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二、“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注重家庭教育
目前多数家长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做好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3、结合社会力量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往往在自我价值认知及人我价值认知领域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来看,他们往往不能正确体会爱,认知爱,付出爱,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者,要常常从孩子的视角分析他们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苛责,试着给孩更多爱,让他们学会体会,认知和付出。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O.04
[3] 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桐柏县城关一初中课题组 杨庆军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于学习、心理、道德各方面存在不同问题,而其中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比较正常,大部分因子平均分在正常范围内。从各因子的情况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方面,这也和既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儿童期是孩子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开始形成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在外,其留在家里的监护人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往往较差。极度焦虑和自卑的同时害怕与人交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退缩,从而出现对人焦虑问题。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和管教,部分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和出现行为偏差。可以说,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而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不良影响。
(二)学校与社会教育缺位。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 1
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中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和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
(三)不同学龄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调查表明,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及初中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这是由于年龄越小的儿童对亲情的需要越强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其他人际关系很难替代的一种亲子关系,即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如果这种亲情的需要缺乏,就会使其出现诸如抑郁、焦虑、情绪容易失控等诸多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出现上述心理问题。在学习压力方面,出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焦虑情况严重。可能是由于: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科目不断增多,学习的任务不断加重;另一方面,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学习不好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留守儿童,他们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而焦虑情况更为严重。
(四)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监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很大。在四种监护类型中,单亲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来说较好,总分与隔代监护、长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看护类型其他三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这提示儿童时期父母作用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孩子而言,即使父母中一方留下来,都要比其他看护人尽心尽力的照顾有着更大的心理支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会感到紧张、忧郁、多疑、焦虑,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独。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不多,关注较少,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实行寄宿制可以较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无人疏导、学习无人辅导、校外活动无人指导及往返学校安全等问题,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还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规划,向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寄宿便利,使他们能够无条件地申请寄宿,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
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留守儿童生活的“第二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几乎都落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
首先,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仅可以了解留守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较早提出相应教育与心理干预对策,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地成长。
其次,增设特色课程,将心理辅导课程和法制课程纳入必修。根据本校留守学生的年龄,分段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强化自尊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自助能力。
同时,要拓展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渠道,形成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与其他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对留守儿童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调适心理的方法。对于个别性问题可以采用个别咨询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除了面对面,家长还可通过电话、书信等通讯方式实施有效的亲情教育,并在交流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13]。此外,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代理监护人。同时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总之,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加强社区教育,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
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农村社区中家庭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一个家庭若出现什么重要事情,其他家庭一般会参与帮助。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这个优势,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就需要把农村这种天然的“资源”组织和调动起来,这就需要社区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或机构来完成[14]。所以,建立农村社区与留守家庭的互动机制,主要职责是帮助留守家庭教育、管理留守孩子。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可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组织牵头,联合当地妇联、村委会,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在农村建立儿童权益维护中心,在学校配备社会工作者,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四篇: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内容提要: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存在大量“留守学生”,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在教育上存在问题,结合调查分析现状,谈经验对策。
关键字: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调查分析对策
塘坊初中:郑模亮
笔者先后在两所农村中学任教,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其存在的大量“留守学生”的教育个中的酸甜苦辣咸感受很深,下面就谈谈这一问题。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
一、“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转型期间打工者尤其农民工的日益增多,家庭里增加了需要隔代抚养的新成员----留守孩子。笔者曾在2004年10月对地处大山之中的丁阳初中2006级学生调查,该年级共有学生326名,有家长在外地打工的254名,约占学生总数的77.9%,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148名,占学生总数的45.4%,父母同时出去打工的有106名,占学生总数的32.5%。笔者也在2005年10月对地处城乡结合的塘坊初中2007级学生调查,该年级共有学生335名,有家长在外地打工的217名,约占学生总数的64.8%,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123名,占学生总数的36.7%,父母同时出去打工的94名,占学生总数的28.1%。调查还发现,一个家长在家的85%以上是留守母亲,而她们中又有70%以上的人在本地的酒厂、水泥厂、陶器厂、烟业公司等工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大多工厂实行多劳多得制,有的家长往往天不亮就出门,半夜才回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象我们这种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打工族后代的教育,却远离了父母。一些打工族将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这些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管理不力,许多人孤独闭锁,心性冷漠,学业荒废,误入歧途,出现了很令人扼腕叹息之事。
二、“留守学生”的教育调查分析
通过对两所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的教育调查,迫于生存的需要,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教育上存在以下问题:
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夫妻同时外出打工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形成了隔代教育现象。而这些老人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二次。在家时,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也撒向孩子。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他们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他们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有些孩子不思读书,迷恋上网吧和游戏厅。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更容易溺爱孩子,他们相对落后的管教方式、观念及某些生活习惯等,也都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学生”受到伤害的悲剧。少数留守女孩还不时受到性侵犯的威胁。
2、影响学生的性格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在这一时期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祖辈只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孩子,但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方面根本照顾不到。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了烦恼,大部分孩子都闷在心里,长此以往,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的性格。这种性格和情绪上的缺陷,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不良的影响,留守孩子中往往出现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不轨行为。
3、影响学生的学习:祖孙辈的年龄相差40到60岁之间,这部分农村老人有70%以上是文盲,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无法顾及,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不要饿着,不被冻着,是很多留守老人带好孙儿的想法。由于祖辈对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有些外出务工者的孩子有“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的想法。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有的孩子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有的孩子生性骄横,漠视校纪;有的孩子玩心很重,上网吧、逛游戏厅。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还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结果,在“留守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情况严重的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相对来说,孩子的父母比较了解现实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精力也比老人充沛。
三、“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应当承认,“留守学生”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如何使“留守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担负教育教学重任的学校和教师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一名教师,心中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成长时刻担忧着,惟恐哪位学生因“心灵寂寞”而性格变异、学业荒废,误入歧途,那样我的心将永不安宁。所以在工作中尽心尽瘁,想方设法给予我的孩子们以“心灵鸡汤”。/Article/Index.asp'>总结几年的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班级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有如下对策:
1、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住“留守学生”。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孩子“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职责是: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感情,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定期清理“留守学生”生活费用,让孩子少有余钱、绝不少钱;监督“留守学生”学习,对不同学习情况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学期末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2、实行 “谈心日”制度,促进“留守学生”。班级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杜绝“留守学生”因厌学而流失。
3、建立应急机制,关爱“留守学生”。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办公室开设专用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4、重视和家长的合作教育。建议父母外出务工要尽量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可让其发挥起积极的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现状令人堪忧,不是那一个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完全解决好的。这里我只谈了作为教师在现状情况下所能做的事情,当然不尽完美,期待与教育工作者们交流,更寄于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为留守生的义务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研究
茅畲逸夫小学陈敏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西部山区,农村经济不发达,留守子女占全校半数以上,留守子女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者被寄宿在亲戚家,与父母较少交流和接触,父母最多间隔一段时间问候一声,因此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科学,学习后劲不足;
2、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
3、焦虑心理突出;
4、依赖心理较强;
5、越轨现象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他们搭建一个可以倾诉、可以解疑的平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重在育人,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是对教师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个评价标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还要继续流向城市,留守子女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更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的身心都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指出: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即:(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启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酌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出农村小学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儿童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梁启超先生曾说过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加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四、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对象:
以中低年级为对象,从各班挑选不同类型的留守学生共50人作为实验班人选,其他没选中诸多学生为对照对象。
(二)研究的内容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
(1)学校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①、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出现症结,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焦虑、有情绪冲动倾向、依赖心理较强、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通过专门教育及时疏导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只针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中学生,作预防性辅导,及时治疗,运用现代心理科研成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辅导、心理训练等),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小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②、建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学校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兴趣特长、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生命成长档案,为心理辅导提供有效的依据。班主任要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③、心理辅导老师应开展心理辅导途径,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演出、主题班会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⑤、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应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联系,教师应及时进行家访,建立学校和家庭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指导家长妥善安排好留守孩子的生活,选好合适的代理监护人,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要使留守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3)与留守儿童建立友情,使其勇于倾诉并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人与人之间需要心心相印,只有贴近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心,教育才会起作用。而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应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体验。留守儿童应加强自己的法制、纪律观念,老师应帮助指导他们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给他们自我发泄,自我安慰,自我调节的方法,用具体事例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心理情绪的方法。另外,还应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力,鼓励他们正确
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耐挫力,敢于挑战。
(4)政府支持鼓励农村发展。
希望政府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外出打工。
五、研究方法和过程
(1)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①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并召开“开题会”;
②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③对课题成员进行培训,查阅课题相关资料,组织全体课题成员学习《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④运用个案调查分析法,对在我校就读的留守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前的现状(前测)。
(2)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①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进行行动研究, 对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公布调查问卷结果,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责任;②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③召开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比;
④逐项形成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10月)
①进一步运用个案调查分析再进行调查、访谈,然后总结感恩
教育后的现状与分析(后测);
②撰写调研报告;
③做好课题研究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④申报结题,召开推介会。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
陈敏敏负责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及过程管理,撰写结题报告,成果验证,课题研究管理,具体任务完成的过程,整理论文、课题资料归档,成果验证等工作。
(2)课题组成员:
苏落霙、蒋海珍、李丽娜、陈恩禹参加课题的实践,负责各项目标的实施,资料的收集。
七、课题成果表现:
(1)搜集整理个案分析报告。
(2)调查研究,撰写论文。
(3)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4)汇编论文集。
(5)形成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