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德市发展白茶产业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建德市发展白茶产业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建德市地处钱塘江上游,山青水碧,高山云雾缭绕,十分宜茶。最早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明朝就有“舟过新安江,鼻间皆茶香”的美誉。1915年出产的白茶,曾荣获北京展览会褒奖与巴拿马赛会特奖头等金奖。近年来,建德市先后荣获了“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特色产茶县”、“全国产茶重点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等称号。“建德苞茶”和“千岛银珍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目前,茶叶已经成为建德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逐渐形成了新安白茶、千岛银珍茶和建德苞茶三大品牌茶。全市现有茶园6.1万余亩,产茶3700吨左右,产值2.3亿元左右。其中白茶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投产2000亩左右,产值约2000万元。
一、主要成效
一是繁育了白茶品种。建德白茶开发始于1997年,1999年从安吉规模引进白茶,主产地在下包、大洲、杨村桥、三都等深山茶区,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本地白茶良种经过收集、选种、育种等阶段,短短十几年间,共收集和繁育了新安1号、新安2号、新安3号和新安4号四大白茶品种,其中以新安1号为主打品种,栽培面积1000亩左右。经国家茶叶研究所检测,四个白茶品种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出1-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20%-30%左右,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开发价值。为了更深度挖掘和培育建德本土的白茶种植资源,胥源白茶科技开发公司在长宁建立30亩白茶良种繁育基地。基地主
要为本地的浙江天赐、第一名茶厂、千里岗茶场,外地的天台华林农业开发公司等企业提供优质种苗。
二是推进了基地建设。发展白茶产业是建德茶产业持续增长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建德市自去年开始,积极推进万亩山地白茶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大户发展高山白茶基地。2010年壶笑天茶场398亩白茶园建设的完成标志着建德市万亩高山白茶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今年浙江天赐公司在三都镇建设了500亩高山白茶基地,三都黄金芽茶场建设了110亩山地白茶基地,大洋江东村茶叶合作社建设了160亩白茶基地。基地的建立,为万亩山地白茶基地建设开了好头,同时也为我市大规模发展白茶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建了白茶品牌。目前为止创建了地方白茶品牌代表“新安白茶”,千岛银珍牌“千岛银珍白茶”,怡可牌“怡可有机白茶”等。白茶适宜生长在深山高岭上,几乎无任何污染,特殊的生长环境为生产优质的白茶成品提供原料基础。优质的白茶品质造就了优秀的白茶品牌,特别是千岛银珍,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杭州市著名商标。今年上半年,建德市组织两家茶业企业参加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暨第六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千岛银珍茶再次获得金奖,“怡可”有机茶获俄罗斯客商好评并打入俄罗斯市场。
四是培育了茶叶企业。建德市茶叶加工规模化程度较高,全市现有规模性茶叶加工企业28家,其中年加工500吨以上有3家,年加工50~100吨的15家,拥有可加工针型、条型、卷曲型、扁型等多品类
绿茶生产线或成套设备近5000台套,其中近三年推广茶叶机械近2000台套。清洁化、机械化的有机加工已基本覆盖了全市茶叶加工。全市通过国内外有机加工认证的企业有21家、通过QS认证的企业有14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与ISO14000(良好操作行为规范)的茶厂有3家。2011年,我建德市两家白茶生产企业——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千岛银珍农业开发公司再度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五是促进了茶农增收。全市白茶推广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投产面积2000亩左右,其中初步投产1000亩,稳定投产1000亩。稳定投产后,亩均效益在8000-10000元左右,每公斤售价在1000-2000元,是普通茶叶效益的2-3倍。不少农户在白茶栽培中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如方少阳,2010年其种植的40亩白茶投产,当年产白茶6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近2000元,销售总额突破百万元。我市5000亩白茶基地预计全部投产后产值在6000万元左右,带动农户增收4000万元,促进了茶农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茶研究会。建德市在2010年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会,标志着茶叶产业特别是白茶产业和茶文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茶文化研究会深入产茶重点乡镇——乾潭、三都、大洋等乡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对白茶基地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为我市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详尽的研究依据。今年,由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严
州茶苑》7月份正式首刊,这是系《建德茶文化》后的又一本茶叶文化专刊。
二是举办节庆活动。建德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千岛银珍开茶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资深茶人前来品味白茶纯正轻柔的品质,同时也邀请了凤凰网等国家级、省市级20余家媒体报道茶叶产业和茶文化,有效扩大了我市白茶产业对外影响力,提高白茶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为更好做大做强白茶产业,促进建德茶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实施产业提升。茶叶产业为建德市主导特色产业之一,自2004年开始一直积极实施茶叶产业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加上企业实施的省、市的补助项目,近八年来累计投入资金在1600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白茶基地、良种茶园基地、良种繁育基地、茶园改造、茶园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我市农技推广中心在白茶的生产过程中,推广机械化作业为主的设施茶业集成技术,包括蓄水微喷、太阳能植保、茶园机械耕作、机剪机采等实用新型装备设施,有效促进白茶的繁育、栽培和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开展科技培训。举办各种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白茶良种繁育、春茶产销技术等茶叶科技培训班和设施茶业集成技术培训班,受训人数每年在300-500人左右,有的年份培训多达800-1000人。2010年全年举办茶叶培训班9期,受训人数600余人。今年上半年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10余期,受训人数达500余人,培训突出白茶良
种繁育、白茶深加工以及白茶设施集成应用等方面,更好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提升茶叶品质。(1)选高山基地。着重选择白茶基地为深山或者高岭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的山地作为白茶繁育、生产基地。基地一般离工业园区、城镇居民集中地较远,如罗村白茶基地,到乾潭镇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且基地附近没有任何工业、农业污染。(2)择优质品种。选择优质的白茶品种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如新安1号。新安1号白茶品种抗旱、抗寒等抗逆品质,口感鲜、爽且具有丰产性。还积极从外地引进优质品质——黄金芽,已在我市多地试种。(3)施有机肥料。白茶园培育和管理上,主要以施用茶叶专用肥和有机肥为主,并注重饼肥、绿肥、有机肥结合,以保证成品白茶良好的色泽和口感。(4)按标准生产。在白茶生产上,按照《杭州白茶》农业地方标准精心制作,侧重严格采摘标准与规范加工,进一步强化白茶产品质量意识,并改进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提高和改善白茶的口感,拓宽白茶深加工产业。
六是整合茶叶品牌。建德市白茶产业尚处于发展的朝阳期,白茶品牌相对分散,如新安白茶、露剑白茶、怡可白茶等白茶品牌全面开花,但是白茶品牌多而散的局面不适应白茶品牌在国内大市场以及国际化的竞争。我市自去年开始,积极整合茶叶品牌,推进以千岛银珍为母品牌涵盖建德茶叶的区域品牌整合方针。目前,多家白茶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千岛银珍品牌。
第二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
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至2007年,通过政府引导、行政推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开来,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统一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北京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有关乡镇规划面积(第一阶段5000亩)如表所示:
发展面积(亩)
主要分布村
下包
1500
狮峰、浪源、大源、枫坞、瑞坑、胥岭
杨村桥镇长宁片
500
隐将、徐坑、清溪村、毛山等
下涯镇大洲片
800
北坞、日晒坞、大洲、洪村、金村
莲花镇
700
里芳、林茶、薛上、徐家、郑家
三都镇前源片
1000
西塘、尖竹山、洋峨、里中垄、樟岩
洋尾乡
500
伊村、里童、外方
合计
50002、推广规划
按照全市发展10000亩白茶的目标,分阶段发展规划如表所示:
时间
发展面积(亩)
主要区域
第一
阶
段
2004年
4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5年
1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6年
16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7年
2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第二阶段
2008年—
—2010年
5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以及全市其它适宜发展地区
合计
10000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政策。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政策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政策。市级政策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05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支持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全套设备
第三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
第四篇: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邢市村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摘 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区域经济优势选择的结果。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使农业由相对独立的家庭小生产逐步演变成关联性很强的社会化大生产。本文以邢市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种和养产业 规模化
一、邢市村发展特色产业中的障碍及成因
邢市村位于澧水流域南部,辖区15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508户,总人口2015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4200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2700亩。湖区面积40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村幅圆面积大,村民居住集中,2011年前该村的种植以传统种粮食为主,主要是:水稻、小麦、棉花为主。该村田多地多湖区多。农民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又没有好的价格保障,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土地湖区荒芜严重,传统农业难以为继。经过2010年和2011年,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作为澧南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和产业基础逐步成形,虽然邢市村的产业已具雏形,但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障碍重重。其具体表现为:
1、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土地流转不畅。村民习惯于家庭承包经营和传统稻麦种植的影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一方面不大愿意参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村民不愿意把自己的承包地转包给大户经营。在他们的心里,不种粮食作物就会失去温饱、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2、主导产业扩大效应弱。就全村来看,当前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示范片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但是没有发挥葡萄和草莓种植的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形成应有的产业发展氛围。全村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面积,零星分布在10个组,且大多数是村干部及极少数农户发展起来的。虽然今年种植实现了专业村发展格局,但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都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澧南邢市村的在家人口共982人,其中0-18岁有270人,18-60岁有492人,60岁以上有220人。0-18岁的不是要人照顾,就是在校读书。60岁以上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弱多病,多无劳动力。18-60岁的人口中主要成员是45-60岁的,他们是最正式的劳动力,但是这部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虽然在家,但是却不在家务农,他们多在县城打零工,主要是从事建筑,早出晚归。50岁以上的老人担当起了生产的重任。而这部分从事生产的人员中,几乎都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他们对传统种植倒是能轻车熟路,可是对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产业的建立可就两眼一抹黑,无法有效满足产业所需劳动力。
4、资金短缺。资金上的短缺制约邢市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尽管今年来,政府对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投入不足仍然影响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资金紧缺,该村没有一条硬化的支路及人行便道,在收挖季节需要大量的人工运输到主干道上,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产业发展零星繁杂,该强的没有实实在在加强。同时,农民自身虽有积极性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但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乡村发展产业障碍的原因分析
1、群众思想发动不够导致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虽然镇、村都对产业发展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做了很多的宣传,但是对为什么要发展这一产业、怎样发展该产业、怎样市场化运作,群众仍然是不太明了。群众是最现实的经济学家,他们必须明白清楚的看见做这件事的实效,知晓该产业的来龙去脉,他们才愿意投赞成票。就如该村的紫苑种植,开始无人问津,直到村主任带头种植、请来专业人员来现身说法和组织部分群众实地考察,才逐步壮大了种植队伍。
2、经济来源单一导致农民不敢转让土地。一直以来,农民的生活就靠着自己的一点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养活自己,繁衍后代,土地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的命根。直到80年代,人员开始外流打工,他们的经济来源才多了打工收入。可是随着大量人员的外流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往家里寄钱越来越少,从事生产的农民经济来源渠道又逐渐封闭起来。他们开始怀疑打工族挣钱的可持续性,他们相信有一天,还是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因而不敢贸然丢掉自己的那几分地。
3、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差及传统种植效益低导致人员大量外流。种点粮食、棉花卖不出好价钱,等有钱买洗衣机,却没有自来水无法用。种植就以种水稻为例,假设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亩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人力和耕牛的劳动力不算钱,仅能获取八百余元的收入,要是按当前稻谷用收割机请人收割一亩按200元计算,将劳动再算成本,农民种水稻就完全没钱赚,就相当于所有的劳动投入只换来一口饭吃。而邢市村种植的作物主要就是水稻、小麦和棉花。由此导致很都年轻人都愿意到外地打工,哪怕在外只有每月一千元的工资。再加上通过升学等手段出去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再踏上农业的道路,进一步恶化了村的人力资源形势。
4、商业运作不熟悉导致发展思路不清晰。首先,邢市村目前的产业完全是靠澧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发展,没有自己的专业户,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户在产业规划中,只留意到当期的投入,忽视产业链条的培养。后期产品的加工、销售、品牌营销等后续产业发展未见显著成效,更没有注意到突出品牌重点,发挥品牌效应。邢市村一方面没有注意培育农村产业经纪人队伍来促进农产品流通;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提供信息。
5、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资源优势不明确。该村的哪些资源该发挥作用、哪些资源还没有被利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邢市村湖区水利资源丰富,四千多亩的湖区面积非常适合家禽、鱼类养殖。而该村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的耕地上,忽略了湖区的经济价值开发。
6、农村政策不够灵活减弱助推力。农民投身产业在资金投入本上一直是个大问题,一般都迫切需要财政和金融上的支持。可是财政仅停留在对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的扶持上给予支持,其他的种养带头人则全靠自己奋斗。另外,小额贷款限额的政策限制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即使是申请贷款的大户只能用城镇产权抵押,且只能申请固定限额的贷款资金;政策的不灵活一方面不能有效刺激村民的种养激情,另一方面制约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
三、邢市村发展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邢市产业发展应立足市场需求按照“分土地类别的一组一品”的思路,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区域产业、统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金融资源等资源,农田水利、特别是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流转土地,直接以“公司+大户+农户”、“大户+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优势资源,引导农户遵循生态循环原理,促进种养良性互动,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在推进工程中注重协调全面产业规划和其它资源的联合开发,并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策略来强化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通过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吸引社会资金和其他行业资金流入本村,实现资源的集聚效应,确保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发动。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村组干部要创新工作方法,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农户,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工作抓手,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部门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并在组织保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宣传单、讲座、光碟、书刊等宣传工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切实加大对特色产业的宣传,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先进经验和致富典型的宣传活动,激发广大农民学先进、学典型的热情,增强广大农民自主创业,推动产业深入发展。
2、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农民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无法把握各方面的信息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有义务在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规律,找准产业和产品发展的切入点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加强宏观指导。产业的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村级特色产业的发展要重抓示范点、示范户,通过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来不断扩大产业业的推进实时跟踪,并辅以一定的激励措施,在规划实施期内,每年制定奖助标准,对实施规划的情况进行追踪,对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培育产业农民,建立合作组织。农民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村级产业发展,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认识自我,认识本村资源优势,认识本村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科技进村入户、阳光工程等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或降低市场风险。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产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
4、注重市场信息,加快科技创新。农村信息服务终端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能让农民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政府要为农业的转型提供信息引导。同时在产业成长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一方面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先进农技的推广,由农技推广单位、龙头企业、示范村、农村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单独或合作实施,积极引进推广农作物和畜禽新优良种,学习先进生产工艺和包装新技术。再就是要聘请产业专家组,聘请农业院校或市县农业专家担任技术总监或“顾问”,定期到村调研,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实际问题。
5、注重财政引导,加强信贷支持。产业调整初期,需要财政有倾向性的引导来带动,对于合乎村情的产业,在示范阶段应该由财政给予一定的帮扶来促进其发展。同时,要多渠道保证金融资源的供给,灵活财政和信贷政策,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通过担保、入股、订单、抵押等多种形式,提高产业资金投入总量,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通过财政和信贷,优化引资引智环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6、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充分认识本村的自然资源,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选择合适产业发展。邢市村丰富的水利资源、土地资源加上当前最具特色和规模的葡萄和草莓种植园,可以结合实际条件大力发展湖区水利产业及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同时可以开发土地和林湖区水面的利用价值,发展特色种植和水中养殖,不断提升特色产品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业,促进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五篇:安吉白茶产业现状
安吉白茶产业现状
浙江安吉白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科技工作者发现,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到2010年全县拥有安吉白茶面积10万余亩,产量达850吨,产值近10亿元。目前,规模加工企业3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家,安吉白茶协会会员359名,省著名商标3件,市著名商标12件,省名牌产品2件,市名牌产品10件,一个国家级示范园区二个省级示范园区,通过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茶园5.83万亩,有机茶园1.2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2.3余亩,现有75家企业通过了食品卫生认证(QS),安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安吉白茶”获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安吉白茶使全县36万农民人均年增收2300元,已真正成为安吉农业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安吉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安吉白茶品牌管理
安吉白茶证明商标是与2001年1月获准注册,注册以后所有权人安吉县农业局茶叶站将证明商标使用权委托安吉白茶协会进行管理,农业局对协会商标使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协会根据《证明商标使用与管理条例》制订了《安吉白茶包装管理办法》《安吉白茶行业自律公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则,对全县安吉白茶生产单位根据茶园面积情况逐一进行实地审核,符合条件的同意其使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并与其签订为期一年的使用合同,每年对商标使用情况进行年审,凡规范使用单位再续证明商标使用合约,对少部分有问题的企业责令整改,符合条件再行许可。获准使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的企业,其包装的印制和数量,均根据企业茶园面积、预计产量而配制,并且在外包装上必须统一使用母商标(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和子商标(企业商标),外观设计一致,并标明包装物所必备的条件,最后封口处加上防伪标贴,可以让消费者监督咨询。
在工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证明商标管理使用条例的规定,协会实施了安吉白茶“四统一”管理体系。一是统一品牌:将安吉县行政区域范围内以白叶一号茶树品种上采下的鲜叶,按《安吉白茶》标准进行加工制作的符合安吉白茶品质特征的茶叶统一纳入品牌管理,合力打造“安吉白茶”品牌;二是统一质量标准:在安吉白茶的生产、加工、产品质量上统一严格执行《安吉白茶》国家标准;三是统一包装:安吉白茶协会统一进行包装设计,实行母子商标管理(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并指定印制单位;四是统一监督管理:安吉白茶采用双商标制管理,管理方式是小户靠大户、大户联合作社,分散小户共同使用合作社商标,同时对使用者按基地注册编号,使每盒上柜产品都能追溯到企业、到茶园,确保上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会同联合工商行政执法部门每年进行2-3次的市场和企业间的商标使用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改变了过去小、散、乱的局面和安吉白茶“三无”包装满街飞的现象,形成了企业自律、协会管理、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安吉白茶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是产品质量无言的保证,消费者将品牌作为产品质量的代表,为此创牌过程是艰辛的,维牌过程更是漫长的旅程,安吉白茶产业要健康持久发展,必须
做好品牌的维护。首先从内部管理入手,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安全性;通过茶厂清洁化改造,改善加工环境、卫生状况,提高产品卫生质量,三年间由省、市、县对安吉白茶抽检或送检的280多只样品全部符合国家茶叶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专用权保护体系和安吉白茶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一是大力宣传证明商标的法律规范,严格实行证明商标使用申请许可制度,印制宣传手册,做到家喻户晓。二是春茶上市时节,联合工商、技监等执行部门对本县范围内安吉白茶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上柜产品质量。三是以安吉白茶协会每年对协会会员单位进行年检,并对外地安吉白茶经营单位协会从2005年起以生产基地为单位在协会进行登记造册,统一制作安吉白茶特约经销铜牌和证书,逐步规范对本地和外地市场的管理。四是建立安吉白茶产品追溯体系,在每个产品包装上都有追溯码,通过追溯码监管整个生产过程,确保产品安全性。五是联合工商行政部门外出打假维权,先后就宁波、江苏等地出现安吉白茶品牌包装一事进行跟踪调查,以维护安吉白茶品牌形象。
品牌的宣传,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加快了安吉白茶的发展步伐,市场销售面也在同步扩展,每年的产量都供不应求,特别是精品茶更是难求。随着产业的扩展,目前安吉有一支约2万人的安吉白茶营销队伍,从东南到西北,他们奔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规模企业还在主要大城市开设专卖店和直销店,依托安吉白茶共同品牌,创企业自主品牌,在品牌建设中,政府大力支持,协会、合作社、企业共同努力维护和创建品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产业发展造富一方百姓
安吉白茶产业从单株母树发展成为安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一个支柱产业,2009年单安吉白茶一项产值为全县36万农村人口人均增加收入2300多元,从业人员达十万之众,解决了当地乃至外地部分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牌效益的助动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品牌的建设带给生产者是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茶农收入的成倍增加。
溪龙乡是安吉白茶种植最早的乡镇,起步早、发展大,目前经营安吉白茶产业总产超千万的已有4、5家,年收入上百万元的数不胜数,是安吉白茶生产重点乡。溪龙乡黄杜村全村人口1432人,1996年起该村利用荒山、荒地试种白茶,特别安吉白茶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以后,产量每年递增,单价稳中有升,该村2009年人均茶叶收入近3万元,每家每户都盖上了新楼房,有的在县城购置了商铺和住房,送子女到县城学校就读,到目前该村已购置宝马、现代、奥迪等不同型号大小汽车149辆。真可谓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安吉白茶产业真正成为安吉农业的一大区域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