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生态办的帮助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和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抓住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契机,密切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大治旧控新力度,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加快环保民生问题解决,狠抓各项指标工作落实,圆满完成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08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2008年,我县紧紧围绕生态市考核目标,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职责到岗到位,具体落实到位,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深化生态建设工作 安吉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市主要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安吉抓好试点,成为全省典范、全国示范。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成立由书记、县长任组长,省环保局主管处长、市环保局局长和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试点”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兼任主任,县环保局长任常务副主任,确保领导到位,保障有力。同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并在10
月25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持召开的生态文明纲要评审会上获原则通过。目前,我县已进一步制定了《安吉县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二是确定载体,探索模式。在综合评估现有基础和发展方向,统筹兼顾工作传承与思路创新的前提下,安吉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载体,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工程,整体推进安吉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在生态县创建指标体系和小康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基础上,着力构建县一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现已基本形成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是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依托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一区两线”示范带、示范点建设,基本形成由整体转向细节、由点成线扩面的工作态势,已完成4个精品区块、24个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中心村升级、自然村扩面、集镇和区域中心村提档工程。累计创建省、市全面小康村38个,新增6个;创建市级生态村28个,新增10个。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举办了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中国美丽乡村节”活动,国家环境保护部、省环保局领导亲临安吉给予指导;以“3.25”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多次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利用党校等干部教育阵地,组织256名乡镇、机关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生态文明专题
培训,在《今日安吉》、安吉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生态文明、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通过各类媒体的宣传和培训活动,全县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主动性更高,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二)实施“811”环境保护行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认真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坚持治旧控新,抓好三方面的工作,全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一是抓污染减排。科学制定《2008年安吉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计划》,明确减排工程项目和完成时限、质量。建立污染减排工作联络制、督查通报制、重点减排项目联系制、重点管理企业直报制,及时梳理汇总前阶段减排工作情况。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建立污染源工作档案,污染源普查工作受到省市高度肯定。完成我县5家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验收工作;完成4家造纸企业技改和中水回用工程;依法关停9家粘土砖瓦窑。加快减排工程建设,梅溪、高禹两个平原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脱氧除磷方案通过评审并启动建设,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氮磷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接通孝丰至递铺污水管网,新建、完善、起用县城截污管网37.02公里,县城污水处理厂平均日处理能力由2007年同期的1.53万吨提高到1.83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4%,化学需氧量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0.8%,三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二是抓重污染治理。继续排查突出环境问题,确定安吉县竹制品加工行业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督办环境问题,按计划完成年度
整治任务;开展铁红粉行业专项整治,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限期治理验收;开展24家太湖流域重点企业废水治理提标工程;持续开展烟尘专项整治,主要道路沿线已开始实施烟囱美化;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家,完成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是抓环境监管。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制定并实施县级飞行监测方案,每月开展一次以上县级飞行监测行动,县级飞行监测污染源达标率达85%以上;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年度计划,完善了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利用和处置工作,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五整治一提高”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认真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新增整治点34个,累计农村人口受益率达83.1%。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工作重点,已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已达100余个,新增32个,同比提高14.62%;从日本引进的农家乐废水土壤多层介质技术处理已全面推广使用,效果明显;一大批如剑山湿地公园、太阳能特色村、村级雨污分流设施等乡村生态项目建成使用。不断健全“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收运系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0%以上。完成100头猪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平方公里,累计建设清水河道204.85公里,农村河沟疏浚整治,村庄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率达100%。农村全面实施西苕溪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
二是加快生态绿色基地建设。加强矿山治理,需治理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累计治理率达75%,创建省级绿色矿山1座;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20个;绿色食品认证数17个;有机食品基地4个;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3.5万人以上;累计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43.73万亩;新增6个绿化示范村;“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30%,生态葬法覆盖率95%;城镇建成区绿地率35%;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3.1%;有机商品肥推广使用量比上一年提高8%。
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生态监察试点工作,克服生态监察起步晚,资金缺等困难,及时出台并上报了生态监察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染源、矿山开采等生态监察。同时,出台了生态案件移交等制度。积极提出建议意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治本之策,提请县政府制定出台生态修复、制止毁林开垦、整治黄沙开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县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县空气质量农村达到一级,城镇二级以内,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10天达标率为84.9%;环境功能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2.3%,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内,出境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符合考核要求。
另一方面,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随着园区生态化改造的不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逐步解决,环保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工业功能区集中集约集聚功能不断加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新增项目入园率达65%以上,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43%,三产结构基本保持在10:50:4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增长11%,人均GDP突破450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分别增长32%和25%,增幅位居全市三县两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3元,分别增长11%和14%,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第二篇:八项规定主要做法和成效
八项规定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根据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意见和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省工商局紧密结合实际,于年初制订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使制度规定更加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省工商局充分利用党组会议、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等时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纪委《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行深入动员和部署,统一思想认识,讲清重要意义,明确具体要求。各设区市工商局也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意见或工作方案,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坚持求真务实,改进调查研究。省工商局机关带头轻车简从深入调研,严格要求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每季度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0天,省工商局主要领导随行不超过3人,基层陪同不超过2人;其他省工商局领导随行不超过2人,基层l人陪同。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下基层调研不召开全局性汇报会,不悬挂标语横幅,不打字幕,不列队迎送,不摆放花草水果,不接受礼品,不住高档酒店,不上高档菜肴,不到景区参观,不安排合影,条件具备的全部在食堂用餐。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采取“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办法,与基层干部群众、监管服务对象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心贴心谈话。省工商局领导班子6位成员先后分批深入25个县(市、区)工商局、28个工商所、16家企业,召开调研座谈会37场次,征求意见建议139条,逐一明确责任,抓好整改落实。邀请22家企业代表、5名内部督导员在省工商局召开了座谈会,省、市、县(区)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四级联动,一起听取意见建议,共同查找“四风”问题。此外,省工商局向设区市政府联系工商部门的领导、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省直机关相关部门和设区市工商局发出征求意见函359份,并设立意见箱,通过多种渠道认真了解、解决在履行职能和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3.注重提高效用,精简会议活动。严格控制会议活动次数,取消了迎春晚会、茶话会、联欢会等节庆活动和聚餐。压缩会议规模,召开全省工商工作会议,人数控制在150人以内;召开全省工商系统专项工作会议,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一般不请各市、县(区)局主要领导参加;各处室召开的全省性对口业务会议,尽可能合并召开,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注重提高会议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精简会议材料,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等全省性会议均改为视频形式,一般不再请外地同志到主会场参会,一律不挂会标,不摆放瓶装水和鲜花,会场简朴,空话、套话明显减少。至9月初,全省工商系统共召开各级全局性会议活动1035场次,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92场次,下降36.39%,节约会议活动经费614.69万元,下降67.39%。
4.努力改进文风,精简文件简报。一方面,大力减少各类文件和简报,按照“必发才发”原则,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明确规定的,上级文件中有关政策已经明确、未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的,能通过电话、传真、办公网络解决问题的,会上领导讲话已印发的,不再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能以办公室名义印发的,不以局名义印发,一般性经验材料、情况报告不以电报或文件形式转发。另一方面,提高文件、简报的质量和时效,规范文件和简报资料的报送程序和格式,改进文风,压缩篇幅,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意尽文止、条理清楚、文字精练。充分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公文和简报无纸化,节约经费,提高效率。注重新闻宣传报道向基层倾斜,以“短、实、新”形式,多反映民生问题以及工商服务监管问题,多报道基层工商机关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至9月初,全省工商系统共下发文件、简报11342份,同比减少1838份,下降13.95%,基本上均采用电子形式发文。
5.厉行勤俭节约,控制办公开支。省工商局注重利用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创建优势,常态化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节油、节水、节电等节能指标,鼓励办公设备耗材循环利用。加强财务装备计划审批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及差旅、会议、文电、通信等公用经费支出,对会议、干部培训、资产配备、业务宣传、课题调研和出国培训考察经费等实行计划管理,科学制定计划,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切实规范公车使用,实行定点加油、维修、停放,在11个县(市、区)局的223辆车上安装GPS定位监控装置,加强使用管理,节约能耗开支。截至9月初,全省工商系统公务用车运行费共计2525.74万元,同比减少199.84万元,下降7.33%。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认真执行接待宴请和陪同人数标准,全省各级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共置办食堂或培训中心438个,各种公务接待原则上均安排在内部食堂或培训中心。截至9月初,全省工商系统公务接待费共计1970.57万元,同比减少841.87万元,下降29.32%。严格把关出境出访活动,规定省工商局主要领导出访每年不超过1次,随行5人以内;其他领导2年不超过1次,随行4人以内,出访国别、天数、经费等严格按章执行,今年以来共出访7人次,同比减少5人次,节约经费1.07万元,下降2.8%。除厦门以外的各设区市局今年均未安排出访。
6.强化制度落实,严格监督检查。全省工商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采取自查自纠、征求意见、集中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党组巡察、信访受理等方式方法,加强对各单位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情况的执纪监督,对违规违纪问题直查快办、及时反馈、适时通报。建立监督检查结果报告、点评和运用机制,将干部遵守“八项规定”情况作为其评先评优和任用的重要依据,相关材料归入个人廉政档案;将各单位落实情况列入绩效评估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至9月初,各级工商局共组织监督检查263次,发现违规问题4起,已处理责任人2名,有效督促干部队伍认真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和总局《实施意见》。
第三篇:党务公开主要做法及成效
水务局党务公开经验材料
水务局党委按照《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要求,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拓宽了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途径,健全了党务公开制度,加强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对党务公开内容、时限、和形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机制。
按照市委纪委、组织部的部署,水务局党委高度重视,把党务公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周密安排部署,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及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各部门任成员的党委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发挥职能作用,局党政办公室承担党委全局和中心工作相关内容公开,并负责机关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纪委承担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的公开任务,负责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党委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内容的公开,形成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的工作格局。
(二)大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党委会议,专题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支部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党务公开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目标要求,使党员群众更好地参与党内事务,增强民主,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人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
(三)制定工作方案,严密组织实施。
水务局党委根据《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注重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及时研究制度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了下发了《*县水务局关于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实 施 意 见》,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局党委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负起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的责任,对党务公开内容按“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做到规范、有序、到位。添置了硬件设施,包括党务、政务公开栏,并对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步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基本形成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党务公开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一是坚持聘请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有效的发挥了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二是坚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设立意见箱,指定专人处理后进行研究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三是坚持党务公开责任制,明确党务公开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
(四)完善机制,规范党务公开
党委以“三固定、一注重”方式扎实推行党务公开,构建了开放透明的党建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推进了局场两级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有效扩大了党内民主,促进了党内和谐。目前,全局党组织党务公开率达到100%。一是固定党务公开内容。按照“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的要求,明确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焦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要进行公开。党委对党委任期目标,党建工作计划及工作完成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办公电话;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扶对象,信访接待日时间等方面进行公开。同时,要求将党员党费缴纳情况、党内辅助情况、发展党员情况、民主评议情况、党员干部定岗定责情况、党员为民办实事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有效提高了公开内容的 “含金量”。二是固定党务公开时限。党委将需要公开的内容按“增强时效性”的原则划分为“三个层次”,长期公开、定期公开、及时公开。对目标、班子分工及各项党内规章制度等内容进行长期公开;对党费收缴情况、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工作目标进展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季度公开一次;对发展党员情况、先优推荐(选)情况、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党内扶助情况、党内奖惩等情况,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在事前或事后7日内公开。三是固定党务公开形式。采取立体化公开模式,按照“四个一”的要求进行公开,设立一个党务公开宣传栏;每月设立一个公开日;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党员、职工群众代表议事会,公布半年工作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群众参加的质询会,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四是注重党务公开效果。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 3
领导,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落实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公开排名、责任追究,全局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率100%。通过党务公开拆掉了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隔心墙”,达到了党员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
第四篇:基层党务工作做法及成效
基层党务公开调查报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关键是提高党务公开的规范化水平。近年来,我们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将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
(一)、实行党委领导,建立党务公开的组织。党务公开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检协调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成立了“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办。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承担本单位党组织工作相关内容的公开任务,并负责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抓住热点难点,细化党务公开的内容。公开内容是党务公开的核心,一定要体现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在党务公开中,我们科学确定公开内容,做到既涵盖党组织工作全局,又突出重点。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其它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主要事务和组织活动中应当让党员群众知晓的事项,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消极腐败问题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都做到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实现 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组织的工作会议、文件、决定、决议;干部提拔任用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情况;评选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组织和党员扶贫济困、救灾捐助、为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党费收缴情况等等。
(三)、坚持实事求是,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我们坚持按照“规范、实用、简明、灵活”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是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行公开。二是适宜对一定范围内的党员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会议、文件、定期通报等多种形式,逐级和及时地向党员通报。三是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在群众集中、便于观看的醒目位臵长期设立党务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开。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党内重大事项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党外人士、非公企业的代表通报并征求意见。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及时更新,定期维护,最大限度地方便党员群众查询。在公开的时限上,做到及时到位。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保证公开的实效性。此外,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坚持与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以党务公开促进政务公开,以政务公开夯实和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达到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统一,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四)、结合工作特点,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公开的项目、范围、形式由各部门和各单位提出,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公开的内容由职能部门或所涉及个人提供,镇党务公开办公室审核。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
(五)、促进规范实施,探索党务公开的机制。建立了聘请监督员制度,由监督员负责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促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同时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了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派专人搜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特别是对署真实姓名举报的,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听取其意见。建立了党务公开责任制,明确党务公开各个环节的责任,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党务公开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对党务公开的形式、内容以及实施进行部署检查,由镇纪委对不按规定实施党务公开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二、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党务公开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加强和改进党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认为党务公 开涉及党内机密,不便公开,也没有必要公开;有的认为有政务公开就行了,党务工作主要是党内事情,公开不公开“无所谓”;有的认为是公开就“限制自由”,在思想上有顾虑,不愿、不敢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甚至还有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意识淡薄,党员权利意识弱化,对党务工作漠不关心。
(二)、公开内容不够规范。从调研情况看,我镇虽然出台了党务公开的相关文件,对公开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公开事项不统一、内容单
一、党员群众真正关心的事项公开不够,甚至不公开等问题,与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单位党务公开的内容仅仅是一些上级党组织颁布的文件、法规制度和宣传材料,或者是本级的工作计划、安排,公开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对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人权、事权、物权和财权等方面运作过程和结果公开不够,透明性和开放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单位党组织对有些敏感的内容,虽然也公开了,但比较笼统原则,没有进行必要的细化,公开的情况还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满意。
(三)、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等制度,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单位制定的这些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要将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提炼,上升为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务公开的过程和结果还没有有机结合,反馈机制还不健全,党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的只公开过程,不公开结果;有的不公开过程,只公 开结果;有些基层党组织重公开、轻反馈,或者例行公事,不能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缺乏整改、跟进、督促和落实。党务工作中存在内部监督软、外部监督远、群众监督难的问题,对党务公开工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
(四)、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党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如何,要看党员、群众、社会满意不满意,要看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要看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要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看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要将这些要求标准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从当前情况看,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科学评估的体系,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党组织搞好党务公开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党务公开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切实增强公开的经常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必须积极探索和建立党务公开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要注重党务公开载体的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反映,因而要特别重视载体建设,努力搭建平台,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不断深化党务公开,以公开促发展,以发展促公开。当前,党务公开工作主要可以通过公开栏、会议、文件、报刊等载体来实现。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些载体,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公开载体真正发挥作用。一是专栏公开。要按照“科学、灵活、实用”的要求,借鉴建立政务公开栏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公开党务公开栏,保证公开的经常性。二是视屏公开。要创新载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形式,全方位公开党务,切实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畅通渠道。三是会议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事项、党内常规性工作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局性工作、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进行全面公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五是文件公开。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下发文件、公示、公告、通报、编发简报等形式进行公开,以此推动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六是报刊公开。要充分发挥报刊时效性强和内容广泛的特点,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要注重党务公开制度的完善。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必须要有一套规范、实用的制度做保证。要把党务公开与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馈、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意见建议处理回复等制度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以规范党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反馈意见落实及工作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具体制度,如各种评议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聘请监督员制度、预公开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实行党务公开责任制度等等,使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三)、要注重党务公开机制的探索。要保证和推进党务公开,使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更贴近实际,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必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宣传机制。要积极制定宣传方案,并通过广播和会议、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务工作者宣传推行党务公开工 作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动态,反映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动工作。二是要建立严格细致的考核机制。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运行,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工作目标考核之中,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并按照考核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党务公开工作分阶段进行考核,保证党务公开的全面、均衡推进。三是要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认真组织开展党务公开的同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组工干部、宣传干部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监督评议党务公开工作。
(四)、要注重党务公开成效的评估。要建立党务公开评估体系,主要从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形式是否灵活多样、程序是否严谨规范、范围是否准确恰当、时限是否符合要求、责任是否具体到位、效果是否实在明显等方面评估党务公开工作,并将党务公开成效评估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评价体系中。将内容真实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程序严谨规范、范围准确恰当、时限符合要求、责任具体到位、制度完整配套、公开延伸到底八个要素细化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通过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评、党员群众民主测评和党委统一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将党务公开的检查评估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检查评估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并注重党务公开工作效果评估的成果转化。将是否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是否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是否有利于规范党务工作,是否有利于保持党员干部廉洁,是否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谐、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党务公开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员的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要注重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并不是公开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公开后就完成了。就某项内容实施某次公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做好对公开结果的利用,也就是要做好党务公开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一是要广泛收集公开后群众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做到信息广泛而全面。二是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一些不切合实际或具有明显个人偏见或趁机发泄情绪言论和无根据的事情应在反馈前进行加工处理。对确实有益于党的事业发展、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党务公开进一步推进等的有效信息要认真分类整理归类。三是公开信息反馈。也就是要对一些有益的公开信息经过处理,向有关党组织或个人进行反馈。信息反馈的形式和途径,应根据信息内容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单位的实际而定。通过对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六)、要注重党务公开责任的追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党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单位、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岗位职责。对党务公开工作中工作开展不力、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单位,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工作开展不力、群众反映不好的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调整工作岗位;对拒不推行党务公开或在党务公开中违背公开原则、弄虚作假、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打击报复、侵犯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党员和群众合法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切实维护党的形象,取信于民。
推进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凝聚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基层党组织只有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精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党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同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机制,制定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政工部门组织实施、纪检监督检查、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才能为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党务公开主要做法及成效
XXX党务公开经验材料
XXX党委按照《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要求,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拓宽了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途径,健全了党务公开制度,加强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对党务公开内容、时限、和形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基本情况
XXXX位于XX市南部,1939年开发,1946年建X,施业区总面积20.4万公顷,总人口7.4万人。截至目前,共有直属基层党组织50个,其中基层党委7个,工委1个,总支23个,支部19个,党员2792名。党务公开工作已在各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机制。
按照市委纪委、组织部的部署,XXX党委高度重视,把党务公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周密安排部署,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任成员的党委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发挥职能作用,局党政办公室承担党委全局和中心工作相关内容公开,并负责机关党务 1
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纪委承担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的公开任务,负责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党委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内容的公开,形成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的工作格局。
(二)大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党委召开专门会议,专题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党务公开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目标要求,使党员群众更好地参与党内事务,增强民主,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人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一年来,全局共张贴宣传标语??余条,悬挂横幅?条,发动党务公开宣传资料??余份,同时还通过XX党建信息的《党务公开专栏》、XX简报进行了有效的宣传。为了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制定工作方案,严密组织实施。
XXX党委根据《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党务公开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下发了《XXX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本单位实际,注重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及时研究制度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局党委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负起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的责任,对党务公开内容按“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做到规范、有序、到位。添置了硬件设施,包括党
务、政务公开栏,并对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步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基本形成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实施党务公开工作中各党支部把握党务公开和政务、场务、校务公开相互联系,形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达到既有利于巩固、深化政务、场务、校务公开成果,又有利于保证党务公开实效的目的。在党务公开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一是坚持聘请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全镇共聘请党务公开监督员?名,其中非党?名,有效的发挥了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二是坚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设立意见箱,指定专人处理后进行研究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三是坚持党务公开责任制,明确党务公开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
(四)完善机制,规范党务公开
XXX党委以“三固定、一注重”方式扎实推行党务公开,构建了开放透明的党建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推进了局场两级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有效扩大了党内民主,促进了党内和谐。目前,全局党组织党务公开率达到100%。一是固定党务公开内容。按照“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的要求,明确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焦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要进行公开。XX党委对党委任期目标,党建工作计划及工作完成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办公电话;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扶对象,信访接待日时间等方面进行公开。同时,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党费缴纳情况、党内辅助情况、发展党员情况、民主评议情况、党员干
部定岗定责情况、党员为民办实事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有效提高了公开内容的 “含金量”。二是固定党务公开时限。XX党委将需要公开的内容按“增强时效性”的原则划分为“三个层次”,长期公开、定期公开、及时公开。对目标、班子分工及各项党内规章制度等内容进行长期公开;对党费收缴情况、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工作目标进展及完成情况等内容每季度公开一次;对发展党员情况、先优推荐(选)情况、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党内扶助情况、党内奖惩等情况,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在事前或事后7日内公开。三是固定党务公开形式。基层组织采取立体化公开模式,按照“四个一”的要求进行公开,在基层党组织中设立一个党务公开宣传栏;每月设立一个公开日;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党员、职工群众代表议事会,公布半年工作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群众参加的质询会,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四是注重党务公开效果。由党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落实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公开排名、责任追究,全局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率100%。通过党务公开拆掉了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隔心墙”,达到了党员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