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铁火灾事故中乘客安全逃生设计探讨
摘 要: 分析了在地铁火灾事故中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 指出了现行地铁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地铁;火灾事故;乘客;安全逃生;设计
0 前言
地铁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优势不言而喻, 但历史告诫我们,近20 年来, 国内外发生的地铁火灾事故, 都以其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以深刻警示。
广州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已全面展开,从地铁一号线到三号线, 不到8年的时间内, 3条线路先后投入使用, 其投资规模、速度可谓国内空前。未来10年, 广州地铁将形成以地铁一、二、三号线为基本骨架, 北连广州新国际机场, 南抵南沙港, 加上科学城到大学城之间的四号线, 约170km左右的轨道交通网。
作为广州最早投入使用的地铁一、二号线, 从消防安全设计及施工方案而言, 两条线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 通过分析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和现行地铁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进而对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铁火灾事故时如何有效实施救助进行初步的探讨。1 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分析
地铁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等因素,地铁突发火灾事故, 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 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
1.1 客流量大
广州地铁一、二号线目前建成的总长已超过 41km,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5 年“十一”黄金周, 一、二号线总客流达 68.8 万人次, 其中一号线 41.2 万人次, 二号线 27.6 万人次。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 这么大的客流量, 组织有序疏散很难, 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 难度更大。
按《地铁设计规范》第 19.1.19 条规定:“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 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 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
现以二号线某站为例, 该站站台至站厅提升高度 3 层, 根据客流情况, 列车远期采取 6 列编组, 通过计算, 该站一列满载乘客列车总人数 1 860 人, 高峰期列车发车时间间隔 2min, 候车乘客 395 人, 工作人员按 10人计算, 须疏散人数为 2 264 人, 设计 6min内疏散能力为 4 470 人, 疏散设计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如上所述, 据统计, 该站 2005年 “十一”黄金周期间瞬间客流达到 8 300人, 大大超出了该站的疏散能力。
1.2 逃生条件差
(1)垂直高度深。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设计规范的要求, 商业营业厅设置在地下层时, 不应超过地下 3 层, 按常规最深只设置在地下 12m 左右。而地铁站台站厅一般埋深都在 15m 以下, 如二号线某换乘站, 深入地下达 28.3m, 光台阶就有 100 多级。现正施工的某号线因地质原因, 埋深已达 30 多 m。火灾发生后, 乘客从站台及站厅层仅凭体力往地面逃生, 既耗时, 又耗力, 再加上不可知因素, 安全逃生的把握性不大,对老弱病残的乘客而言, 更是凶多吉少。
(2)逃生途径少。地下民用建筑的人员密集场所, 每个分区面积都控制在 2 000m2以内, 且每个分区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当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 10m 时, 每 100人疏散宽度指标约达 1m, 且均为安全系数较大的封闭楼梯间。而按地铁疏散计算方式, 以某广场站为例: 站台至站厅设扶梯 5 台(第如宽 600mm), 设开敞式步行楼梯一座, 宽 2m,总宽为 5m, 需疏散人数为 2 338 人, 如不考虑扶梯继续运行, 每 100 人疏散宽度指标仅为 0.21m, 且人员均暴露在火场烟气中。
另外, 向上的疏散方式、检票闸机等障碍物挡道, 也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 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 80cm 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或宽 60cm 侧平台, 其后果更为严重。1995 年阿塞拜疆巴库发生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起火事故, 造成多人死亡、269 人受伤。
(3)逃生口不清晰、距离长。城市建成区地铁站大部分均设有通道连通地下商场(通道中间设有防火卷帘与地铁分隔)。每个站均设有不少于 2 个直通地面出口, 疏散距离普遍较长。如某中心站, 设有 3 条通道和地下商业场所相连通, 另设两个直通地面出口, 疏散距离均在 80m 以上。一旦突发火灾事故, 乘客往往习惯性从平常行走相对熟悉的路线或盲目跟随他们逃生, 这对选择较长路线逃生的乘客来说, 被困受害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
1.3 允许逃生时间短
针对地铁火灾事故, 现使用的车厢虽然都是由非燃或难燃材料制造, 但车厢内有大量电器产品、有机材料使用的广告牌, 特别是站厅层普遍设置有商铺, 起火后, 快则 1.5min, 慢则 8min 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5min 内, 车厢内烟雾弥漫就无法看清楚逃生出口, 相邻的车厢在 5~10min 内也会出现相同情形。试验证明, 允许乘客逃生只有 5min 左右的时间。另外, 如果乘客的衣物一旦引燃, 火势能在短时间内扩大, 允许逃生的时间则更短。如韩国大邱庄地铁火灾, 大批乘客因吸入有害气体葬身车厢。
1.4 乘客逃生意识差异大
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火灾事故后, 险恶的灾害环境, 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 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 还能冷静判断险情, 相对准确地采取自救措施, 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也就较大。
但就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而言, 从众是多数人的选择, 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时, 被踩、挤、压倒地后, 易导致群死群伤。另外, 因恐惧迷失方向后, 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综上所述, 在地铁消防安全设计、使用过程消防监督中, 虽然有许多无法避免的困难, 如埋深、人员密集等等, 但如果能较好地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 保证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提高地铁员工的管理水平, 加大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地铁还是快捷、舒适、安全的最佳城市交通选择。事实证明, 地铁在广州市运行将近10 年来, 仅发生过几起火警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损失较小。现行地铁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
2.1.1 排烟方式介绍
地下铁道区间隧道内的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 产生的热烟气较难控制排除且火灾不易于扑救, 容易造成较大伤亡事故。因此, 有必要对地铁隧道内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国产完善的烟气控制方式。
针对现行规范对防排烟方式不够明确的情况, 有必要根据各线路地铁的特点作出多种不同方案的防排烟方式, 从而加以比较、选择。我们在对二号线验收时, 曾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多种排烟机开启部位和方式、不同吊顶设置方式的测试, 才得出现行的地铁防排烟方式较为有效的结论。
(1)隧道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方式。地铁站建筑构造一般由站厅层、站台层、行车隧道、设备管理用房组成, 站台、站厅、管理用房均设置独立排烟系统。当隧道发生火灾时, 防排烟方式设定为: 关闭全站的通风空调系统, 打开隧道屏蔽门和排烟风机, 背着乘客方向排走烟气, 迎着乘客疏散方向送新风, 并通过排烟产生压差, 由站厅层出入口,经站台层进行补风。这就要求在建筑结构上, 地铁直通地面的出入口、站台、站厅上下连通部位保持畅通无阻。
(2)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方式。当站台层发生火灾时, 防排烟方式设定为:关闭全站的通风空调系统, 打开站台层相应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打开屏蔽门和隧道风机进行排烟, 并通过排烟产生压差, 由站厅层出入口进行补风。
(3)设备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方式。当设备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 防排烟方式
设定为: 关闭全站的通风空调系统, 设备用房气体灭火系统动作, 灭火结束后开启排烟风机进行排气。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排烟风机开启进行排烟。
2.1.2 现行防排烟方式的缺陷及改进意见
经在二号线隧道、站台、站厅现场发烟进行发烟、防排烟实验, 从测试数据看, 上述防排烟方式基本能保证 20min 内能将烟气排完, 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出现烟气倒灌现象。《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要求站外送风、排烟口间距不小于5m, 实践证明, 5m 的距离太近, 广州市一、二号线在关闭送风空调系统, 开启排烟系统时, 非排烟区普遍出现烟气倒灌现象, 在室外观察现场风口, 可明显看出排烟口排出烟气因受外界风力影响, 部分漂入送风口。
对此, 广州市地铁公司高度重视, 就排烟口设置问题作了专题实验, 并进行科学评估论证, 得出: ①排烟口与进风口、人员出入口应尽可能拉开距离。②如①不能实现, 则应反方向布置, 人员出入口应布置在上风向。③排烟口百叶建议设置为排烟向上, 有利于烟气尽快排向高空。④在排烟口处设置挡烟板, 形成烟囱效应, 强制烟气向上排放。
(2)顶棚设置方式影响排烟效果。站台、站厅厅棚设置方式对排烟效果影响较大, 建议尽量减少吊装顶棚。
2.2 现行《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
2.2.1 建议制定消防专项设计技术标准
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有条文提及消防安全设计标准, 但不够明确, 且严格程度用词多用“宜”表述, 可操作性不强, 且因各人对规范理解不同, 容易造成设计标准不统一。
2.2.2 部分条例提出的要求不全
如《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仅对地下部分提出防火要求, 但对地上部分外部出口周围空间, 与相邻商铺等可燃物的间距, 及室外消防栓设置距离、数量没有规定。
2.2.3 有关内容缺少
现在广州市从公共区至室外最远点疏散距离已达 200 余 m, 太不安全, 因此设计规范中对室外最远点至车站公共区的直线距离应有所限制, 或规定在一定长度内增设辅助出口。此外, 对如三号线的长距间, 其疏散模式也应列入规范。
广州地铁四号线设置多个地上高架站,现行规范对地下站消防安全设计描述较多,但对地上站未有明确要求, 如防火分区的划分方式、疏散距离的计算、消防系统的设置方式等均无法参照执行。经请示, 《地铁设计规范》管理组就上述问题给予答复, 明确《地铁设计规范》未有明确的地上部分防火要求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2.4 其它设计存在的缺陷及改进
(1)站台、站厅检票系统过多, 疏散出口过少。站厅层设置了防止未购票乘客从非购票区进入购票区的自动启闭检票系统,平时只能凭票出入, 紧急状态下释放其识别系统, 可自由进出, 但由于规范对检票口的阻碍设施没有统一规定, 各地铁公司作法亦五花八门, 有些设施直接影响了人员的快速疏散要求。如一号线检票口采用的是转杆式阻碍设施, 释放其识别系统后, 转杆依然横在检票口, 不能形成无阻碍通道, 大大降低了疏散能力, 甚至因有阻碍物使乘客不能主动利用检票口作为疏散出口, 或因转杆转速过慢在检票口发生拥挤事件。这个问题在二号线得到改善, 二号线的检票口采用的是平开门式阻碍系统, 但报警后其单一检票口宽度只允许一人通过。
一、二号线紧急疏散出口均不能实现自动开启功能。检票口要通过控制中心手动操作开启, 其它分隔栏栅要工作人员到现场机械操作开启。可靠性和快速反应性均得不到保证。
(2)应急照明方面所要求的照度太低。在应急照明方面, 虽然规范只要求 0.5-1LX,可见度只有10m 左右, 这一点应提高, 并建议将部分(不少于 30%)照明灯接入消防电源, 在火灾时转为事故照明用。
(3)疏散指示效果不显著。疏散指示标志应根据公共场所特殊性进行标准化(尺寸放大)。一号线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 在人流密集的时候不能起到连续的作用, 所以在二号线增设了连续性的地面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4)疏散模式不统一。规范要求距离地面 10m 以上站的扶梯, 事故发生时应上行笔者认为应做到全线统一疏散模式, 因为群众很难去分别深浅站, 疏散模式不统一, 容易造成混乱。
第二篇:地铁火灾事故下的安全
地铁火灾事故下的安全疏散
摘 要 介绍了广州地铁1 号线火灾事故安全疏散的原则以及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措施。讨论了地铁发生火灾时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关键词 地铁,火灾,安全疏散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成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人员安全及疏散问题十分严峻,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日本东京地铁曾经遭受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施放毒气,导致乘客严重伤亡,引起全世界震惊。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的地铁随即增强了安全防范措施,台湾地铁也进行了防毒气演习。
地铁中突出的重大事故,主要有爆炸、火灾、重大设备故障等,其中以火灾最具代表性。广州地铁1 号线在设计、建设、运营期间,就把发生火灾时旅客的安全疏散作为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中的主要内容,从系统、设备等技术手段以及管理程序等方面提供事故处理保障。本文分别介绍了列车在区间隧道、在车站发生火灾,以及车站发生火灾等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措施。1 列车火灾的安全疏散 1.1 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
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间是十分短暂的。此外, 列车的全部车辆材料是不可燃的,隧道内的设备、电缆、管道以及其它材料也是不能燃烧的,而列车的前、后端各有一个紧急疏散门。因此,列车运行过程中如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尽量驶入前方车站,利用前方车站来疏散乘客。如果列车不能驶入前方车站,停在区间隧道,必须紧急疏散乘客:车头着火时,乘客从车尾下车后步行至后方的车站;车尾着火时,乘客从车头下车后步行至前方车站;列车中部着火时,乘客从列车两端下车后步行至前、后方车站。此时,隧道通风系统迅速启动,排除烟气,并向乘客提供必要的新鲜空气,形成一定的迎面的风速,诱导乘客安全撤离。同时,本区间的列车运行立即中止,另一条隧道也应立即停止正常行车。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处理程序如图1。
1.2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可以利用车站楼梯、出入口迅速疏散乘客。其安全疏散的具体程序基本同下一节“ 车站内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2 车站内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
车站内发生火灾,可分为站台火灾和站厅火灾。无论是站台火灾还是站厅火灾,都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第一时间安全疏散乘客,同时停止车站空调水系统,并将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转入火灾模式
图1 列车在区间隧道火灾的处理程序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下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在地铁火灾发生时是必须具备的:(1)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2)当同一区间的其中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 另一条隧道也应立即停止正常行车。
(3)防排烟系统的火灾运行模式应经过多次实地试验,确定最佳组合。(4)火灾安全疏散程序应经常进行模拟演练, 不断检查各部门及各工种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安全疏散能力和综合救援能力。
参 考 文 献 李启荣,黎少其.地铁列车着火时旅客双向撤离的系统保障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 ,(3):34~37 2 王伟.地铁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 ,(3):43~44
第三篇:7火灾逃生及火灾事故处置
火灾逃生
第一节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高温对人身的侵害
高温对人的侵害即高温灼伤,俗称烧伤,亦称烫伤。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
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
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
第三度:组织坏死。
第四度:组织的炭化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温是引起烧伤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学物质和电流也能引起灼伤。皮肤常常只是身体烧伤的一部分,皮下组织也可能被烧伤,甚至没有皮肤烧伤时,也可能有内部器官烧伤。例如,饮入很烫的液体,吸入高温烟气或腐蚀性的物质(如酸等)能灼伤上呼吸道、食管和胃。在建筑物火灾中,吸入烟或热空气,可能造成肺部烧伤
组织烧伤时,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大面积烧伤时,血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引起休克。休克时,血压很低,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一)、高温灼伤的症状
Ⅰ度烧伤损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
Ⅱ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Ⅲ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Ⅱ度与Ⅲ度烧伤。
二、毒气烟雾对人身的侵害
火灾现场通常会伴随大量的高温、有毒的火灾烟气。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象中的可见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烟或烟粒子,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称为火灾烟气
(一)火灾烟气的组成
火灾烟气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氢、氧、硫、磷、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硫、磷等燃烧时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等产物,氮在燃烧过程中不起反应而呈游离状态析出,氧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了。上述这些产物除一氧化碳外,都不能再燃烧,故称为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烧在不完全燃烧时,不仅可以生成上述完全燃烧产物,还会生成一氧化碳、醇类、酮类、醛类、醚类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一)火灾烟气的组成
火灾烟气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氢、氧、硫、磷、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硫、磷等燃烧时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等产物,氮在燃烧过程中不起反应而呈游离状态析出,氧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了。上述这些产物除一氧化碳外,都不能再燃烧,故称为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烧在不完全燃烧时,不仅可以生成上述完全燃烧产物,还会生成一氧化碳、醇类、酮类、醛类、醚类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2)火灾烟气的有毒性
据有关资料统计,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大量烟气和有毒气体窒息或中毒而致死的。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为0.5%时,人呼吸半小时有死亡危险;达到1%.时,呼吸数次便会失去知觉,1-2分钟即可中毒死亡。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为0.05%时,人在短时间内会有生命危险,达到10%.时,接触几分钟即可致死;
氰化物(如氰化氢)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杀手,是一种有剧毒的化学物质。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通过抑制人体细胞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细胞内缺氧而导致细胞内致死死亡的。当人体吸入大量氰化物后会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立即昏迷,1-2分钟内呼吸停止;轻者先有昏厥、呕吐,以后是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最后停止呼吸。当人在吸入0.24-0.36mg/L浓度的氰化氢后,5-10分钟内便可死亡,若吸入的浓度达到0.42mg/L时,则可发生闪电般死亡。
(3)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火灾烟气中烟粒子的直径为几μm到几十μm,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隐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是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加上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有强烈刺激作用,使人睁不开眼,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进行速度大大降低。
火灾发生时表明烟气浓度的减光系数Cs多为25~30m-1。而极限视程的减光系数Cs则只有0.1~0.3 m-1,这就意味着,为了确保疏散时的必要视距,应将烟气浓度稀释100~300倍。
当发生火灾时,疏散通道上的能见距离在整个疏散过程中都必须给予保障,随着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极限视程也应当不同。当熟悉建筑情况时,极限视程为5m;当不熟悉建筑情况时,其极限视程为30m.(4)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发生火灾时,特别是轰然出现以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感到十分恐怖,因此,在火场上人们往往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影响了人们的迅速疏散,其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发生火灾时,特别是轰然出现以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感到十分恐怖,因此,在火场上人们往往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影响了人们的迅速疏散,其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三、逃生人员缺乏逃生知识而延误逃生时间
发生火灾时,身处火场的人们由于受到火灾的瞬时性刺激,心理意识和行能力要比日常生活中脆弱和迟钝的多,尤其是当受到高温和浓烟侵袭时,极易失去以往的应变能力而变得束手无策,或不假思索,坐以待毙;或惊慌失措,轻易跳楼;或盲目从众,相互拥挤,慌乱中延误了有效的逃生时间,导致不能有序快速疏散到安全地带,以至造成非死即伤或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例: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在举办演出时,由于舞台上方的光柱灯引燃了附近的幕布突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剧场内顿时一片火海。场内人员乱作一团,相互拥挤,盲目逃生,加上组织者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疏散,造成325死亡的惨剧。
第二节
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
一、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
火场避险的基本原则就是趋利避害,逃生第一。具体地讲,一是沉着镇静——果断作出应急反应;二是争分夺秒——迅速逃离火场;三是判明火情——正确选择逃生之路;四是严防伤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五是争取外援——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二、火场逃生的途径
建筑物(构筑物)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功能的不同,其门、窗、走道、楼梯、阳台及其它安全疏散设施的形式,布局也有所区别。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何种布局的建筑安全疏散,火灾时都可以作为人员逃生的途径。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在出入某幢建筑、某个场所之前,都应该养成对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安全疏散设施有所了解的习惯。对久居的家庭、单位办公场所,以至入住的宾馆、进出的商场、影剧院、歌舞厅等,要熟悉其内外部的环境,弄清其安全疏散设施的布局和设置情况,留意观察太平门、避难间、安全出口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方可迅速、快捷的逃离火场。也可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自救或利用其它通道及安全出口逃生,做到有备无患。
三、火场逃生的方法
(一)及时采取防烟防火措施
(1)当身处某一场所,听到火灾报警信号或受到烟火刺激时,不论附近有无烟雾或火焰,均应立即采取防烟防火措施。常用的防烟防火措施主要有:用干、湿毛巾或其它织物捂住口鼻,用水浇湿被褥披裹在身上或将身上衣服打湿等。
(2)若用干毛巾,则宜多层折叠,折叠层数越多防烟效果越好。用湿毛巾防烟效果更佳,但毛巾的湿度应以不造成呼吸困难为宜。使用干、湿毛巾防烟时一定要将口鼻捂严再穿过烟雾区,否则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3)若用湿被褥防火逃离火场时,应将浇湿的被褥披裹在身上,快速穿过着火区。在打开身居房间的门、窗之前,一定要先用手触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已经发热,则不可打开,应迅速选择其他逃生路径。因为此时门、窗外极可能已充满烟火,打开后烟火会立即涌入房间,使人员很快丧生。如果门比较凉,说明门外尚未遭受烟火的侵袭,则可以小心打开少许快速通过,后关闭房间门沿逃生通道逃生。
1.利用救生绳自救
救生绳是上端固定悬挂,供人手握滑降救生的绳子。火灾中将救生绳固定在阳台、窗户或其它固定物体上,如水管、暖气管道等,人顺绳滑下而脱离险情。也可以用布匹、床单、窗帘及其它织物等代替,自制救生绳逃离火场。
救生绳是上端固定悬挂,供人手握滑降救生的绳子。火灾中将救生绳固定在阳台、窗户或其它固定物体上,如水管、暖气管道等,人顺绳滑下而脱离险情。也可以用布匹、床单、窗帘及其它织物等代替,自制救生绳逃离火场。2.利用缓降器自救
缓降器是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组成,供人靠自重缓慢滑降的安全救生装置。它可以由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平屋顶等处,火场人员可进行逃生自救。
3.利用救生袋自救
救生袋是两端开口的长条形袋状物,可供人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被困人员进入袋内后,依靠自重和人体的不同姿势来控制降落速度,缓慢降落至地面。
(二)紧急避险
在火灾中各种逃生途径完全被封堵的情况下,采取紧急避险也常常是保全性命的有效方法。
避难间是指在火灾中为使被困人员避开烟、火的威胁而设置的相对封闭的安全区域。避难间多设置于楼梯、电梯、卫生间附近,以及袋形走道的末端,发生火灾时短时间内无法撤离的人员,可被疏散到避难间,起到暂时的紧急避险作用。
对于没有设置避难间的建筑物,或者疏散通道及其它的逃生路径已被烟火封堵,而无法逃出时也不必惊慌。应尽可能地寻找一烟雾不大的房间,关闭门窗,浇湿房间内的所有可燃物,用湿床单、毛巾、布条等塞紧门缝,同时不停向房间门浇水进行冷却,设法将门顶住,防止门外的热气流膨胀把门推开。另外还应该利用手电、向外扔东西、呼喊等方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例:
克拉玛依市友谊馆那场大火中,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看到舞台上方的纱幕布起火后,立即拉起比自己小4个月的表妹跑往通道,钻进厕所,结果大难不死。当事后人们问起他时,他说看过电视里的消防知识竞赛,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没有易燃物,火势无法蔓延因而就相对安全,从而得以火场逃生。
(三)等待救援
一般情况下,在火灾发生后不久,消防人员和其它救护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火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将被困者救出。被困者应向救援人员发出声响、明显标志物及灯光等表明自己被困的确切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尽早发现,及时施救。
火场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逃生自救注意事项
(1)在火场中或有烟雾的室内撤离时,应尽量采取低姿势前进,防止烟火对人体的侵害。(2)在火灾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携带物品,应迅速逃离火场,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最为重要。
(3)要正确估计火灾发展和蔓延趋势,运用切实有效地逃生手段和措施,不得盲目采取行动。
(4)要做到火灾逃生、火灾报警和火场求救相结合,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或只顾呼救而不顾逃生等,造成失去逃生或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5)为了以防万一,身居单元式住宅的居民,尤其是住楼房的居民平时家中最好要准备几根足够长的结实绳子,有孩子的家庭还应多准备几样东西,如:滑轮、大号水桶、木箱子等。
一、了解环境、熟记在心
二、采取措施、巧妙防烟
三、镇定沉着、不惊不慌
四、积极主动、自救互救
五、彼此协助,互助互救
六、组织,疏散人员
七、用好设施,灭灾避难
一、了解环境、熟记在心
常言道,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为此,久居的宿舍楼、工作单位,入住宾馆、购物的商场都有可能发生火灾。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心中要有逃生的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
首先可以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确定住口,如门、窗、天窗、阳台等。除了门外,窗户也能作为紧急出口。
其次要老人和孩子等家庭成员了解怎样开关门窗。最好画一张图纸表明门窗的位置和逃生路线,以及逃生后的集合地点。
当我们入住宾馆、饭店、步入商场、影剧院时,都要留心看一下太平门、楼梯间、安全出口及各个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同时也应留意固定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这些将会成为我们逃生的物品和工具。
1991年5月28日辽宁大连饭店火灾发生时,入住的有中国的客人、香港的客人林飞康、日本的荒井良男等,这场火灾有6人丧生,其中5人是中国客人,1人是日本客人。
那么逃生者和死难者又是怎样做的呢? 5楼的林飞康、荒井良男以毛巾捂住鼻口,从楼梯得以疏散逃生,另有2名日本客人先用从浴缸里浸湿的棉被堵在门的缝隙上,然后将窗帘、被单拧成绳子,拴在暖气管上,从窗户上下滑,安全逃生。日本客人楠登也是具备这样的逃生知识,可惜他年事已高,手脚不灵便,终于没有逃过一劫。
然而,另外的几名身强力壮的本国遇难着呢?他们四处寻找逃生之路,却没有逃生常识,直立行走,未能逃过毒烟的追击,一氧化碳中毒后,无力瘫坐在地上苦苦挣扎,然后死亡。
二、采取措施、巧妙防烟
在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切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决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会立即导致中毒。
采取了防烟的措施以后,就可以使用灭火器或采用其它措施灭火了,如果火势较大或受灾者没有能力灭火,就一定把房间的门窗关好,用湿的衣服添堵空隙,同时向消防队或室外人群求救。
三、镇定沉着、不惊不慌
对于火场受灾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惊慌失措。因此,保持镇静,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恐惧心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旦产生惊慌怎么办呢?现介绍一种简单的解除方法——自我暗示法。
紧张的情绪恢复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然后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
当经常使用的通道被烟火封闭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然后向下疏散。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应以水平疏散为主,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绝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能到达地面。
四、积极主动、自救互救
自救是在火灾现场使自身免于受害的积极行为。互救是在火灾现场使他人免于受害的疏散行为。互救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织互救疏散二种。
逃生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珍宝值得以生命为冒险代价。
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缩.由于对烟火的恐惧,受害者往往向狭窄的角落退去,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其结果总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
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雾和热气流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变形,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同时,毒气和烈火又无时不在威胁电梯中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重返火场。受灾者一经脱离危险区域,就必需留在安全区域。如有情况即时向救助人员反映,决不应重新返回火场。
五、彼此协助,互助互救
互救是在火灾中使他人免于受害的救助行为。互救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织互救两种。
六、组织,疏散人员
在火灾初期,消防队未到场的情况下,起火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然就是疏散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人员集中场所的疏散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口头引导、广播引导和强行引导。
口头引导——口头引导对疏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引导员熟悉路线,了解火情,增强了受害者的信心。加之引导员与受害者同舟共济,使受灾者对他产生了尊敬感、亲切感和信任感。
广播引导——广播引导与口头引导同属于语言引导。所不同的是广播引导是由控制中心发出的告知在场人员起火位置和燃烧程度,说明哪些部位的人员需要疏散,哪些部位是安全的,指明防火分区中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的位置,使受害者确实认识到已经到达了比较安全的地方。
广播引导还要指明疏散方向,说明利用那条疏散通路,到达何处最安全,并说明指示标志的高低位置和颜色,以及如何使用救生器材或怎样利用就近物制作救生器材的方法。
强行疏导——对没有行动能力的受害者,如老弱病残、昏迷者,要运用推车、担架等器材或背、抱、抬、扛等救人手段,实行疏散。在由于惊慌和混乱而造成疏散通路堵塞时,应组织公安、武警等有关人员,采取必要手段,进行强行疏导。
七、用好设施,灭灾避难
避难是在火灾现场躲避灾难的行为。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避难间避难,一是创造避难间避难。
八、等待救援,绝处逢生
发生火灾后,楼层较高人员千万不要跳楼,应该尽可能地寻找安全区域等待救援。封堵好门窗,阻挡烟火,积极争取救援时间。呼救时,切记不要惊慌失措,尽量节省体力,降低呼吸频率。
消防队往往根据火势和险情采取不同的救人方法。消防队常用的救生器材有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挂钩车梯、二节拉梯、三节拉梯、安全绳、援救器、救生垫、救生网、救生袋,以及救生软梯、滑竿等等。
第四篇:火灾中逃生教学设计
生存教育之第四章
《火灾中逃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1)在安全教育教学中,火灾逃生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会在火灾中更好的保全生命。
(2)本课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培养独立、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2.教学对象分析
(1)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数为农民工子女,缺乏安全教育常识。
(2)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
(3)学生了解火灾的危险性,避免火灾发生,明白在遇到灾害时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生命,遇到危险要向成年人求救。
(4)学习本课,学生没有亲历火灾现场的经历,对于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3.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是教授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学生没有遭遇火灾的经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火灾有所了解,所以确定选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来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灾的状态、特点,掌握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了解火灾的残酷、危急;亲历探究正确逃生方法的过程;采用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积累火灾逃生的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体会火灾的危险和学生逃生的必要性。明白遇到危险时不慌乱,要冷静。在遇到火灾等灾害时保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火灾逃生的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2)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了解火灾现场,模拟火场中逃生。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1.创设教学情境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火”字)火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你知道火的作用吗?
(2)(教师在黑板上的“火”字后面写出“灾”字,出现“火灾”一词)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灾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火灾是什么样子的?(播放火灾现场的视频。)(3)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烧当日穷,看了这熊熊大火,你有什么感想?
(由于学生没有亲历过火灾的经验,对于火灾给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的认识不深刻,又不能在教学现场制造火灾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时就十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火灾的现场情景,通过视频的播放,还原火灾现场及火灾带来的灾难,给学生以心灵最大程度的震撼。让学生说一说看过视频以后的感受,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火灾的认识,并把自己的心理感受总结出来。)2.新授
(1)同学们说得很好,火灾是危险的、残酷无情的,我们平时用火要小心谨慎。如果火灾真的就发生在你
身边了,你会选择正确的方法逃生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火灾中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学会在火灾中逃生》)
(2)出示PPT课件的选择题。请学生选择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油锅着火时怎么办? A.用手将锅端下
B.用锅盖或湿毛巾盖在锅上
②在给酒精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怎么办? A.用嘴吹灭
B.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盖在酒精锅上 ③家电着火了怎么办? A.将手擦干关闭电源 B.取水灭火
④睡觉时被烟呛醒,应该怎么办? A.穿好衣服带上贵重物品往外跑 B.迅速下床俯身冲出房间 ⑤大火封门时怎么办?
A.应该使尽力气往门外冲 B.改走其它出口
(为学生创设具体环境,让其从日常生活常见的例子中掌握正确的做法。)
(3)你知道在火灾发生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吗?(PPT出示判断题)①不慌张,不乱跑,不贸然出门 ②摸门把手,如果烫,不能开门出去 ③跳楼逃生 ④乘电梯逃生 ⑤向楼下撤离 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⑦趴在床下或桌下 ⑧拨打报警电话119求救 请同学们做出判断,并说明原因。
(4)实际模拟火灾现场,选择正确方法逃生。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你愿意吗?
布置游戏场景,道具准备:盛水的脸盆,毛巾,座机电话,红领巾
学生分组,研究如果室内发生火灾,应该怎样逃生,怎样求救。小组选代表说一说。
游戏设计:老师发布火灾信息,指定一个小组模拟逃生过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并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沉着镇静的心理素质。)
(1)学生把毛巾浸湿,掩住口鼻,快速向门口撤离。(2)大火封门了,出不去怎么办?不能跳楼,一人在窗口挥动红领巾求救,一人拨打119报警。每组模拟做完以后,让学生评价,教师适当点拨。(每次模拟演习之后,请学生们评价一下模拟演习者的做法是否得当。找出不足,以便于及时纠正。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逃生方法的判断,而且巩固了正确逃生方法的知识。)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编了几句顺口溜,试试能不能帮到大家。
油锅起火隔空气,发觉火灾速撤离。防护措施要得当,用湿毛巾护口鼻。沉着冷静找出口,不乘电梯走楼梯。报警电话牢牢记,安全逃生我第一。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学生齐读。
师: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多么珍贵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逃生方法,不完整的可以补充。这样总结了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所以最后用PPT出示教师自编的顺口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出示,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实效性。再通过多种方式读顺口溜的
方法,使孩子们熟读成诵。顺口溜更便于学生记忆、掌握正确逃生方法。)
第五篇:浅谈汽车火灾事故扑救方法和逃生技巧
浅谈汽车火灾事故扑救方法和逃生技巧
都安消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近年来,汽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材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教训是深刻的。下面介绍一些汽车火灾的扑救和逃生方法,以供参考:
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迅速停车,让乘人员打开车门自已下车,然后切断电源,取下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火焰政面猛喷,扑灭火焰。
汽车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停下,并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驾驶员应及时取下随车灭火器扑救火灾,当火一时扑灭不了时,应劝围观群众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
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不要惊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火器以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如果地面有流散的燃料时,应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地面火扑灭。
当汽车在修理中发生火灾时,修理人员应迅速上车或钻出地沟,迅速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其它灭火器材扑灭火焰。
当汽车被撞倒后发生火灾时,由于撞倒车辆零部件损坏,乘车人员伤亡比较严重,首要任务是设法救人。如果车门没有损坏,应打开车门让乘车人员逃出,以上两种方法也可同时进行。同时驾驶员可利用扩张器、切割器、千的顶、消防斧等到工具配合消防队救人灭火。
当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一般应视着火车辆位置,采取扑救措施和疏散措施。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中间,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周围停放的车辆。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的一边时,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疏散与火相连的车辆。
当公共汽车发生火灾时,由于车上人多,要特别冷静果断,首先应考虑到救人和报警,视着火的具体部位而确定逃生和扑救方法。如着火的部位在公共汽车的发动机,驾驶员应开启所有车门,令乘客从车门下车,再组织扑救火灾。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开启车门后,乘客应从两头车门下车,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再扑救火灾、控制火势。如果车上线路被烧坏,车门开启不了,乘客可从就近的窗户下车。如果火焰封住了车门,车窗因人多不易下去,可用衣物蒙住头从车门处冲出去。
当驾驶员和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时,如时间允许,可以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衣服的火踩灭;如果来不及,乘客之间可以用衣物拍打或用衣物覆盖火势以窒息灭火,或就地打滚滚灭衣上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