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色市会展旅游开发SWOT分析
会展风险作业
百色市会展旅游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
百色是位于广西西部,面积为县,面积为3.62万km2,人口为368万人(2003年),百色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百色市是壮、苗、瑶、回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号称“壮文明之根”的田阳敢壮山布洛陀遗址,百色市民俗风情资源丰富。
2.旅游资源局部集中,且搭配较为合理
百色市旅游资源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态势,这对于整合局部旅游资源,增强百色市整体竞争力是有利的。
3.相对的区位优势
百色市位于广西、云南和贵州三省的交界,其北部与贵州毗邻,西部与云南省毗邻,东临广西的南宁市、崇左市、河池市,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360.5km,在“大西南+东盟”的区域范围内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重要地位。随着南昆铁路的开通,百色已经位于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上。同时伴随着县县通二级公路、盘百二级公路、沿边三级公路的开通,以及靖西龙邦口岸升为一级口岸。(那坡平孟一级口岸正在申报之中),百色交通枢纽的地位正在形成。尤其是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建成、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建成之后,广西(百色)将占据华东和大西南部分省区,华中、大西南部分省区与东盟之间的“十字路口”,战略重要性更加
明显。尽管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并且积极对接东盟,但由于其运费昂贵,而且本身缺乏产业支撑,云南的先发优势正在缩小,更突显出广西(百色)地位的重要。
4.百色物产丰富
丰富的物产对于开展会展旅游十分具有优势。
百色东部区(包括田阳、田东、平果3县): 田阳香芒;田东特产八香:香米、香猪、香鸭、香茶油、香芒、香蕉、香料、香酒;平果铝、腐竹
百北部区(包括凌云、乐业2县): 凌云白毫茶;乐业花菇
百色南部区(包括靖西、德保、那坡3县): 靖西有大果山楂、绣球、壮锦、刺绣;德保蛤蚧酒
色百色西部区(包括隆林、西林、田林3县): 隆林黑粽子、西林麻鸭;田林八度笋
二、劣势
1.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匮乏,会展投资缺乏力度
百色要走会展旅游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路子,打造会展旅游大市,从而成为广西继桂林、南宁的会展旅游第三极,需要大量的资金。在百色除了铝业发展之外,别无其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财政收入了。百色的旅游业并不能像桂林那么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收入也十分有限。在百色外商投资也不多,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十分可观。会展旅游每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中80%将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和社会资金筹集,资金缺口大。
2.会展旅游专业服务管理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较差
对于旅游后发展地区来说,旅游人才的缺乏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百色学院是百色唯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为社会输送的管理方面的人才是非常有限的,会展科目也是在2010年才开始开设。会展旅游的发展同相关人才的缺乏形成很大的矛盾。会展的举办因为缺乏优秀人才管理和服务,使参加会展的商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失去信心,会展举办举步维艰。
3.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1)陆路
广西(百色)处于东盟和华中、大西南部分省市,华东和大西南部分省市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和地理枢纽地位不相符的是百色市交通条件仍然落后;百色市“连通南北”,但南北无铁路贯通,南北交通依赖于“县县通”二级路。而与贵州的交通,就整个广西而言,广西到贵州的通道仍有很大的缺陷,不仅两省份之间无高等级公路相连,就连已有的铁路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运力需求;同时广西承担着对接东盟的重任,但是从与越南的交通来看,我国对接东盟的公路等级十分低下。
(2)航空
从空中交通来看,百色几乎一片空白(虽有百色军民两用机场,但无固定的航班)。百色要打造国际级的会展旅游目的地,没有航空运输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3)水路
百色可以水运的只有右江,但是对右江的维护和建设是不够的,使得右江既不能用于旅游光观之用也不能用于运输过多货物,制约百色货物集散。
百色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内无宽敞的集散道路,举办会展一定会造成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百色市也没有建设专门的会展中心,住宿、餐饮业不能满足会展需求。
4.会展旅游开发时间晚,技术不成熟
相比南宁、桂林和柳州来说百色的会展旅游属于后进地区。与那些有很多经验的会展举办单位存在很大差距。实力远远比不上那些技术高超的成熟城市。
5.与会展有关的政策不完善
有关会展旅游行业(会展中心、会展公司、会展组织者)和会展管理机构没有相对应建立和发展起来,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与会展有关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完善,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三、机会
1.沟通百色、云南和贵州的公路的建设
现在百色正在建设沟通云南和贵州的公路,这条公路将极大缩短三省之间的距离,物资运输将方便很多。
2.经济环境稳步发展,社会治安稳定
3.举办地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进
一步的加强。中国加入WTO,使中国以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对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百色市以原生态的面貌出现在国际会展旅游舞台将使百色市更容易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建成,那时将形成人口18亿,GDP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广西以其在中国—东盟的“桥头堡”地位,将会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的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百色靠近南宁将深受这股潮流的辐射,2010年在百色的田阳靠近农业科技园处建设有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博览园。
5.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百色又处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扶贫工作新阶段和新时期的进一步开展,百色市将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国家强调在西部大开发中将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西部省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将使旅游扶贫开发的特殊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百色将尽得其利。会展旅游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6.2003年百色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将对于会展旅游的开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威胁
1.外部威胁
国际参展商是大尺度的客户,来到中国,只会去一些参展价值高,交通便利的目的地,百色在广西就会受到“桂林会展”及“南宁会展”的覆盖产生形象屏蔽。而周围西部省份又会受到云南、四川、重庆的覆盖。
2.内部威胁
(1)缺乏必要的会展中心和会展配套的基础设施,百色的交通是制约
百色会展旅游开发的最大因素。
(2)缺乏会展知识的传播,至上到下会展旅游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项目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
第二篇:杭州会展旅游SWOT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旅游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杭州市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知名旅游城市,其发展会展旅游潜力巨大。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杭州市 会展旅游 SWOT分析 战略选择 措施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以下五大优势:
1.1.1 经济基础良好 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浙江充裕和活跃的民间资本也为杭州大力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杭州为省会的浙江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潜力巨大的市场势必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客。
1.1.2 杭州市政府的支持 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努力为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积极鼓励国内外中介机构来杭州办展办会。2003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和杭州市财政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对引进大型会展和旅游节庆项目进行奖励的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扶持会展旅游。
1.1.3 区位条件优越 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可依托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全国。杭州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中,“沪杭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开工建设,杭州将进入上海大都市的快速通道圈。此外,萧山机场航线在2006年底总量以达到62条之多,可直飞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三亚、珠海等地,国际线路也有9条之多,而且多为中国的主要入境旅游国的重要城市,如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新加坡的吉隆坡等。极大的便利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
1.1.4 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吸引力强 杭州是一个以西湖山水为核心,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闻名的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加之杭州市配套产业齐全,社会秩序良好,市民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较强的城市吸引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1.2 劣势(Weakness)
1.2.1 行业间的协作不足 会展旅游本身就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这两个行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得会展旅游这一结合物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就杭州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部门和会展部门的合作机制还非常的不完善,杭州的主要会展过程中旅游部门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会展商没有与旅游业协会充分合作进行营销宣传、形成旅游吸引会展、会展带动旅游的良好局面。使得两者之间的拉动效益不明显,会展旅游不能有效发展。
1.2.2 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杭州以至于“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会展旅游品牌,说明了专业会展组织人才的缺乏。杭州真正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完全胜任会议上的同声翻译的人才几乎没有。会展旅游组织者、管理者、从业人员或是其他基础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人才短缺已经是制约杭州会展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1.2.3 会展企业不成熟 杭州近几年随着西博会等一系列会展的举办,涌现了一批会展企业,但与上海,北京等相比杭州会展企业规模小,经验积累较少,资金实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而且,由于杭州市的旅游企业尚未能真正的加入到会展业中。杭州的会展企业往往亲自安排在会展过程中参展人员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活动。这不仅降低了会展活动的效率,还会因为对旅游业的不熟悉而降低参展人员在会展活动中对举办地的满意程度,影响会展活动效果。1.3 机遇(Opportunity)
1.3.1CEPA给杭州会展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05年1月,香港展览会议协会与杭州会展协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备忘录,双方将定期就两地会展业发展报告、全年展会安排计划、企业合作意向等资讯进行资料交换,定期派员或组团互访。双方利用cEPA(closer Econonlic Pa咖ersIlip趾T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机遇,合作发展会展业,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1.3.2杭州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近年来,杭州市政府为发展会展业对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扩大对会展业的扶持。首先,设立了会展专门管理机构,研究制定适合杭州会展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出台有杭州特色的地方性制度、法规。其次,支持成立会展行业协会等组织,及时汇总、发布杭州会展信息,了解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态势,为会展最终决策提供依据。杭外f政府还通过会展协会,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咨询、协调和项目评估等工作,规范行业发
1.3.3具有借上海会展业发展“东风”的机会上海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是我国第一大会展城市,近年来上海举办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9年,上海的会展业直接成交额高达550亿元人民币。最引入注目的是,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5月1日已盛大开幕,这次世界性的盛会,必将给上海、给整个中国带来无限商机。杭州紧邻上海,与上海仅两小时左右车程,这个硬优势能助杭州借上海会展业蓬勃发展的东风搞“会展搬家”,即吸引参加上海展会的各地厂商来杭州办展、观展。
1.4 威胁(Threat)
1.4.1 其他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 各大旅游城市为开展会展旅游活动,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我国三大会展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无论从展馆水平,办展质量,还是知名度都优于杭州,在邻近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对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上海。它庞大的经济、商业实力,世界知名的城市形象,以及富裕的人才、经验必然会对杭州的会展旅游发展形成威胁。其他如宁波、无锡、苏州等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旅游城市也会对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带来冲击。
1.4.2 国外大型会展公司的进入 目前,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巳经瞄准了中国会展市场,并开始大举进人。这虽然有助于刺激和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公司往往资金实力雄厚、关系网庞大、信息灵通、技术先进。而在短期内杭州的会展公司还无法与之抗衡,会展旅游业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1.4.3 市场化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杭州市的会展旅游活动尚未真正进入旅游市场,因此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会展市场运作机制也存在缺陷。目前杭州市大部分会展没有按市场机制运作,低水平、小规模多头办展现象普遍,恶
性竞争严重,极大的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2.1 优势—威胁(ST)战略 利用杭州自身经济、区域、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开展多元化、联合经营的方式来解除外部竞争压力威胁。可以对会展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市场加以开发,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此外,杭州市还可以与其它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合作,联合承办,跨地区经营。
2.2 劣势—机遇(WO)战略 利用外部会展旅游发展机遇,借鉴各方经验,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提高。可以借助上海世博会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开展的东风,来促使杭州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手,吸引各地的旅游人才,刺激会展企业尽快成熟。
2.3 优势—机遇(SO)战略 依靠内部的优势,不断发现、利用外部机会,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努力将会展旅游业培育成杭州的新兴支柱产业。以西博会作引导,浓郁的历史文化作铺垫,西湖旅游品牌作支撑,在组织举办国内外会议展览活动的同时,使杭州市旅游融合进来,加速会展旅游的产业化进程。发展杭州市会展旅游的措施
3.1 促进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对接 目前杭州市部分大型旅游集团如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已经具备操作大型团队旅游活动的丰富经验,而且与交通、酒店、餐饮、景区等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将这些旅游企业的优势引入到会展业之中,那么将会使当地会展业大大降低运营成本。3.2 完善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 杭州各大会展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自行决定运作方式,自行决定投资规模,承担市场风险,自主进行经营管理;坚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会展旅游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制订并完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议成立会展旅游管理部门,将会展业纳入旅游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规范会展旅游市场,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3.3 树立品牌意识 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城市都有一批著名的会议和展览。目前杭州市的西博会、茶博会、国际动漫节、休博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应重点加以扶持,稳定会展产品质量,塑造一流的会展旅游企业形象。3.4 加强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服务队伍,各大会展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培训,为展览业中、高
级经理和从业人员开设培训课程,提高会展组织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同时,选派一部分从业人员接受国内外会展机构的培训和考察,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保证杭州发展会展旅游的高质量人才需求,以促进国内展览业务的发展和展览水平的提升。
第三篇:西宁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西宁会展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一)区位条件
西宁市地处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作为省会城市,是青藏高原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是整个青藏高原对外联系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青海省大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二)完善的城市功能
西宁经济发展快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这些都有利于西宁加快发展会展旅游,全方位提高西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夏季旅游优势明显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河上游,东经101°49′,北纬36°34′。市区平均海拔229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平均气温6.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已形成了“中国夏都—西宁”的旅游品牌。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西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昆仑文化、黄河文化、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在国内独有。在景域200平方公里、绵延150公里的风景线上,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全新的旅游旅游品牌及系列活动的开展
青海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业,提出“大美青海”的旅游品牌并在国内外组织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全新的旅游品牌和系列活动的展开,使青海的旅游资源得到广泛的宣传,使西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高。
二、劣势
(一)缺乏现代会展旅游理念
政府、商界、旅游行业缺乏对会展与旅游的关系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导致了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措施都不够明确。会展的配套服务不到位,不具备接待大型会展和专业化会议的能力,没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和竞争措施。
(二)缺乏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
西宁市会展旅游起步较晚,多数活动基本上处于“小、散、弱”的状态。“会”多而“展”少,因此没有把会展的内涵和外延充分拓展,致使会展形式单调,层次不高,规模和影响较小,缺乏亮点,影响和效果不大,经验严重不足。
(三)会展业与旅游业缺乏行业间的协作
会展业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基础,旅游业是会展旅游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两个行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得会展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但就西宁市而言,会展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不默契。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受到制约。
(四)缺乏举办大型会展的专业机构
西宁会展旅游缺乏大型会展的承办机构、缺乏专业管理、缺乏整体规划以及部门间的协调。致使低层次、小规模的展会泛滥。最终导致会展业和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五)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西宁市会展旅游的人员,大多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进而严重制约着西宁市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西宁市会展业的组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机遇
(一)全国范围内会展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截止到2002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据有关部门预测21世纪20、30年,中国将是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会展中心。全国范围内会展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营造较好的大环境,西宁会展旅游发展势态也水涨船高。
(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将加快普通劳动力、专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西宁作为青海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资源与环境大省的首府,在会展旅游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政府重视,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把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内容,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1年我省旅游总收入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宁市将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将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五)青藏铁路对西宁旅游的带动优势
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与国内其它旅游线路、旅游景点连接贯通,使得旅游业融入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中。
四、威胁
(一)国内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 西部地区各大城市凭借各自的地域优势和独特的“魅力”,使会展旅游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西宁作为会展城市在中国总体实力不强,在西部地区竞争优势不十分明显,离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地位差距较大。
(二)会展市场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西宁会展旅游的管理手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许多会展活动至今都还是政府部门主办、公开、公证、优胜劣汰等市场竞争原则得不到完全体现。
(三)会展设施较差
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场馆以其优秀的设计、独特的风格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成为人们游览光顾的目标之一。西宁市现有的展览馆与会展中心城市相比展馆少、面积小、设施差、设备落后,严重阻碍会展旅游的发展。
通过对西宁会展旅游SWO T分析,西宁会展旅游劣势与优势相伴,威胁机会与共存,应当采取SO战略,通过西宁会展旅游国际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对外宣传西宁市形象,对内激活西宁经济,促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会展名城。
第四篇:百色市会展旅游现状与前景展望分析
百色市会展旅游现状与前景展望分析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是会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产品结构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会展旅游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百色会展旅游现状
1、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匮乏,会展投资缺乏力度
百色要走会展旅游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路子,打造会展旅游大市,从而成为广西继桂林、南宁的会展旅游第三,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除了铝业较为发展外,再无其他产业可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收入了。其旅游业也不能像桂林那么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收入十分有限。百色的外商投资也不多,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并不可观。会展旅游每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中80%将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和社会资金筹集,资金缺口大。
2、专业服务管理人才缺乏,服务水平差
对于旅游发展地区来说,旅游人才的缺乏,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百色学院是百色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为社会输送的管理方面的人才是非常有限的,有关的会展科目也是在2010年才开始开设。会展的举办因为缺乏优秀人才的管理和服务,使参加会展的商家看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失去信心,从而举步维艰。
3、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百色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内无宽敞的集散道路,举办会展势必会造成城市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尚未建立专门的会展中心,缺乏必要的会展中心和会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住宿、餐饮业也不能满足会展需求。交通是制约百色会展旅游发展的最大因素。
(1)陆路
百色处于东盟和华中、大西南部分省市,华东和大西南部分省市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和地理枢纽地位不相符的是百色市交通条件仍然落后:百色市“连通南北”,但南北无铁路贯通,南北交通依赖于“县县通”二级公路;连接贵州的交通,就整个广西而言,仍有很大的缺陷,不仅两省份之间无高等级公路相连,就连已有的铁路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运力需求;同时,广西承担着对接东盟的重任,但从与越南方面的交通来看,我国对接东盟的公路等级仍十分低下。
(2)航空
从空中交通来看,百色虽有百色军民两用机场,却没有固定的航班。百色要打造国际级的会展旅游目的地,没有航空运输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3)水路
百色能用于水运的只有右江,但由于对右江的维护与建设不够,致使右江既不能用于旅游光观,也不能用于运输过多货物,制约百色货物集散。
4、开发较晚,技术不成熟,知名度不高
相比南宁、桂林和柳州来说,百色会展旅游属于后进地区。与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会展举办地存在很大的差距,实力也远远比不上那些技术高超的成熟城市。而国际参展商是大尺度的客户,来到中国,只会去一些参展价值高,交通便利的目的地,百色在广西就会受到“桂林会展”及“南宁会展”的覆盖产生形象屏蔽,周围西部省份又会受到云南、四川、重庆的覆盖。举办得较为成功的只有田阳的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博览会。
5、缺乏重视,相关政策不完善
缺乏会展知识的传播,至上到下会展旅游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项目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有关会展旅游行业和会展管理机构没有相对应建立和发展起来,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建立或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二、百色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
1、旅游资源丰富,局部集中,且搭配较为合理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此外,它还是壮、苗、瑶、回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号称“壮文明之根”的田阳敢壮山布洛陀遗址,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更为丰富。而且资源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态势,这对于整合局部旅游资源,增强百色整体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
3、相对的区位优势
百色位于广西、云南和贵州三省的交界处,其北部与贵州毗邻,西部与云南省毗邻,东临广西的南宁市、崇左市、河池市,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360.5km,在“大西南+东盟”的区域范围内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重要地位。随着南昆铁路的开通、盘百二级公路、沿边三级公路等公路的开通,以及靖西龙邦口岸升为一级口岸,百色交通枢纽的地位正在形成。尤其是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建成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百色将占据华东、华中、大西南部分省区与东盟之间的“十字路口”,战略重要性更为明显。
4、交通设施的完善
百色正积极建设内部与沟通外界的公路、铁路、航空路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便利、快捷的交通体系。
5、经济环境稳步发展,社会治安稳定。2003年百色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将对于会展旅游的开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会展旅游举办地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以其在中国—东盟的“桥头堡”地位,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的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百色靠近南宁,深受这股潮流的辐射,会展旅游加快发展。
7、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以原生态的面貌出现在国际会展旅游舞台,将会使百色更容易寻求到合作伙伴,招商引资。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右江田阳一体化将为百色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环境和条件。
8、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百色处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扶贫工作新阶段和新时期的进一步开展,百色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投入。国家强调在西部大开发中将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省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将使旅游扶贫开发的特殊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百色将尽得其利,会展旅游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五篇: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因素分析
经济师 2009年第9期
字号全屏阅读分享到
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因素分析
摘 要:淮安会展旅游业发展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独特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完备的服务体系等优势。由于起步晚、起点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淮安会展业旅游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淮安要善于抓住机遇,从展会品牌化、专业管理机构设立、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增加促销力度等方面入手,实现区域会展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淮安 会展旅游 SWOT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265-0
2会展旅游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旅游方式,是一种以会展公司和会展场馆为核心。以会议和展览为主要形式,为其他各种经济或社会活动提供服务,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能起到龙头作用的综合性服务产业。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国际会议业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会议支出主要集中在机票、住宿、餐饮和会议场所租赁等方面,显然这些支出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当前,就淮安具体形势而言,发挥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区域性会展旅游中心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一、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势
1.经济迅速发展,物质基础雄厚。经济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如地区国民收入和GDP等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淮安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截止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527.77万人(市区人口89.38万)。当年,三大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30.3:40:29.7变为
21:45.5:33.5。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170.5亿元,增长38.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3亿元,增长3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增长3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24.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710亿元、467亿元,分别增长18.3%、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分别增长15.1%和13.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省前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淮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会展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土地、劳动力富裕,微观经济条件好。淮安是一片开放的热土,既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又有低成本经营的优势。淮安投资兴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一五”期间,由于新成长劳动力(1992年前后出生的人口)就业高峰期,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入快速期,以及“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失业人员及结转失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淮安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阶段,且劳动力成本较苏南、华南低。同时,由于江苏省给淮安开发区的最低保护价每亩土地6.8万元(在苏南至少要12万元1亩),淮安土地的成本较低。劳动力市场的庞大和土地资源丰富,大大降低会展业投资者成本,极大地鼓舞其投资的热情。
3.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淮安是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城市。全市共有10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计4万余件,有60多处旅游景区和景点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如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淮安人文景观众多,文通塔、镇淮楼……特别是分布在境内的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为巩固和扩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淮安正全面规划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打响“中国运河之都”品牌,淮安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菜系之一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现存淮扬菜名菜点1300余种。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等是淮扬菜的经典代表。今天,以盱眙十三香龙虾、洪泽活鱼锅贴等一大批创新美食为代表的地方佳肴声名鹊起,享誉大江南北。
4.交通方便快捷,可进入性高。淮安地处中国沿海、沿江和沿亚欧大陆桥开放开发带三大热点区域的接合部,在全国地理位置上起着承南启北的作用,早在明清时期就属于“南船北马”交汇之所,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称谓。淮安主城区与淮阴区、楚州区以及盱眙县、涟水县基本实现高等级公路沟通,通达率为66.6%。高速公路如京沪高速、同三国道、宁连高速、徐淮盐高速、宁宿徐高速等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江苏新沂到浙江长兴)纵贯全境,直达青岛、哈尔滨、成都等超大型城市,连接腹地和沿海;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汇聚淮安,水路通达上海港、南京港、镇江港和连云港等重要货物集散港口。随着淮安民航机场的建设,更将使淮安拥有飞速发展的广阔空间。总之,区内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工业园专用线为主骨架、以淮安新港为依托的水陆并举、内延外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形成。
5.服务体系完备,人才储备丰富。截止2005年,淮安市已拥有旅游饭店40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25家,一星级2家;旅行社6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66家(截止2007年2月);可供游览的旅游区(点)43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区(点)1个,2A级旅游区(点)4个,年接待20万人次以上旅游区(点)11个,年接待50万人次以上旅游区(点)3个;拥有持证导游1400多人;有6所高等级以上的学府及十几所中等职专以上的学校可以为会展旅游事业的发展做配套,有助于走顺势之路,运用市场之力,借他山之石,推动区域会展旅游的充分发展。
二、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劣势
1.会展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展业素有“触摸世界的窗口”之称。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会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称其直接利润可达25%以上,并且会产生1:10的拉动效应,而且还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商贸洽谈等政务商务活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目前,淮安会展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科技的水平和潜力不足,整体上看,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与旅游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旅游科技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明显发挥出推动力的作用。展馆周边宾旅馆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专业会展人才缺乏;没有建立起符合合理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机制;会展市场无序竞争、恶性跟风的现象也较严重。
2.会展业和旅游业存在脱节现象。由于会展旅游是基于商务会展活动而引致的旅游消费,因而会展旅游的发展与会展业在全市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淮安会展项目的商谈中,旅游对会展的支持作用较苏州等发达旅游城市弱,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联动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有待整合。在市场促销上,政府在组织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联合促销时存在很多障碍,更没有专业会展管理机构;在人员流向上,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参与商、与会者和外地观众的主要活动仅限于参加或观看展览会,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参与游览、购物或文娱等活动;在综合效益上,会展活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大,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从会展活动中的收益极不平衡。
三、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机遇
1.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形成。随着会展业在上海、北京、深圳以及西部的成都、昆明等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关注。目前,全国已形成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近日,中国电信集团在江苏、浙江、上海启动长三角信息化联动工程,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库,建立覆盖长三角的旅游信息网,实现旅游管理运行互通、营销系统全面连接,全面打造长三角旅游经济的特色优势;为跨区域的集团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淮安既是历史
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有着开放的市场环境,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从会展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淮安只要把握机遇,有条件也有能力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会展中心城市。
2.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大。随着苏北大交通环境改善和淮安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随着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和实施,新的淮安市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绿水城市形象日益凸现,淮安“名人故里、文化名城、美食之乡、漕运之都、生态家园”的城市品牌逐步确立。2003年完成并通过了《淮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并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全市上下对加快发展旅游业认识高度统一,增强商贸流通功能,围绕淮海中心商业区、加快万达广场、新亚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打造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以钵池山景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周边商务用地开发,使水渡口中央商务区逐步成为具备会展、商务活动、专业服务等多项功能的区域性商务中心。重点建设集科技、文化、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淮安会展中心,开工国信五星级酒店、鼎立财富广场等等综合性商务设施项目。
四、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威胁
1.周边城市对会展旅游市场的强势竞争。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鼎盛时期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四大都市”,明清时期,有“京师门户”之美誉。苏州(水乡)、无锡(太湖、运河)、南京(明文化及名人文化)、扬州(淮扬文化);浙江的水乡(乌镇、南浔等)对本地吸引上海游客有较大的竞争;安徽的自然风景区对本地的生态旅游产品有较大的竞争。杭州等会展城市在旅游资源、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专业人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城市会展实力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在很大程度上能获得国内外会务与知名会展的青睐,而淮安作为一个刚刚新起的会展二线城市,势必将要面对会展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2.体制性障碍影响会展业做强做大。会展是一个城市的风景线之一,对提升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而言,会展业是服务业,是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会展活动能集中提供大量市场信息和企业营销理念,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具有帮助拓展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会展活动主要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机构为主体。然而本位思想的局限限制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管理体制、专业化、产业布局、市场次序、会展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行业的分割还比较严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不利于会展业做强做大,也不利于从事会展业的中介机构(企业)开拓业务。在这种环境下,要实现会展业的振兴与繁荣需要业内人士和政府及主管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体制障碍,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会展城市间更好地合作。
五、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应对措施
会展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和连带功能,能给一个城市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更是符合淮安实际的促进淮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争当会展名城、打造都市“名片”、兴建大型会展场馆、争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已成为淮安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以积极姿态主动参与,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推动展会品牌化发展。品牌是知名度、认知度、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等综合要素的集合体,尤其是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代表了品牌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建立特色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形成顾客的忠诚。要培养“品牌”展会,整合资源,包括把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品牌整合,实施差异化战略,注重内涵积累和质量提高。
2.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成立地方性和行业性的会展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标准实现行业管理,制定地方性行业管理条例或行政法规,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规范和协调功能,如规范市场经营行为、设立评估机制、维护合法权益、提高会展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走产业化发道路。突破体制障碍,推动会展城市间更好地合作。
3.加强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根据不同需要培养一大批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各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专门培训、各会展公司可以加强相互交流,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会展旅游服务和管理等。
4.增加促销力度。会展经济是城市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会展活动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要让世界了解这个城市,这就需要采取会展活动的目的地促销宣传。要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就要求企业和会展部门和旅游部门协作,开展联合促销,即使是会展企业单独开展促销活动,也要将会展与城市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会展活动既然是经济活动,就一定要按市场规律和规则办事,因此,淮安抓住机遇,聚集和拓展会展旅游这一新兴市场,做好市场定位,积极跻身会展旅游这一大舞台。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树立较强的品牌意识;着力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政府和各行业机构的密切联系与能力合作;建立会展旅游发展的运作的优良模式。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角逐中,不断解决和克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逐步完善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区域会展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敏.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以长沙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2.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淮安市政府2009年工作报告.人民网,2009.1.15
4.陈勇民.突破江浙沪地域界限——中国电信启动长三角信息联动[N].扬子晚
报,2007.7.4
5.方静.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会展课程开设必要性刍议[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6.张遵东.加快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1)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3)(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