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可以不做雷锋
你可以不做雷锋,但不要以冷漠为荣。你可以不信雷锋,但不必怀疑一切。不是所有人都利欲熏心,也不是每个人都麻木不仁。天使看谁都是天使,魔鬼看谁都象魔鬼。善良的人眼里满是善良,无聊的人看谁都觉得无聊。那些玩世不恭,自认为掌握真理,看谁象傻瓜的人,其实才是货真价实的垃圾。 我们的青春,拒绝平淡,需要折腾、要不留遗憾、要有文凭敲门砖、要有技能铁饭碗。亲们,去拼搏吧!去努力吧!去学习吧!木有什么能够打倒我们,因为我们有青春。
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重点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了,都得下车找工作,到那时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做什么。等待文凭下发的时光里,不要就这么混过去了,掌握一技之长,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篇:你可以不做,但你不得不看的注会学习方法
1、请注意考试与学习的区别,就是说你参加注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还是以此来提高会计水平?如果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也就是说这类考试是具有功利性的。但请注意了,凡是具有功利性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寻的,这无疑给了那些还在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盏明灯。
2、请注意别人的方法与自己的理念的区别。凡是已经被称之为方法的,都应该具有可利用性,所以我希望那些不赞同甚至憎恶别人方法的朋友们,请注意那些毕竟不是你自己的理念,当然有所差异了。
3、不要急于想知道别人是具体用什么方法来通过考试的,而是要知道为什么别人用这样方法却通过了考试。在参考别人的方法时,你要抱着对待方法论的眼光看之。
4、怎么做你就能通过考试?
一、对注会的思考注会是什么?你注会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相信还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困惑。如果把一个学生要学习比作人要吃饭的话,那注会就可以算是学生的一道早餐。吃与不吃,因人而异。不吃好吗?无妨。但最好还是吃吧,有益身心健康。如今的注会对于一个执着于会计事业、一定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生命假如少了或者暂时少了这么一道早餐,也不是太遗憾的事。所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所有可能会产生的可能性,这也就叫注会心理吧。失败也许会有很多次,不过成功一次就够了。每个人在其人生奋斗历程中的表现方式都不一样,成功点也应该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害怕某几次的失败。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成功已经在等着你了。记住!录取率越是低的惊人,“努力的你”成功率才越是高,因为你要竞争的不是所有人,而是那大约的10%。我始终觉得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悟”与“悟性”。人面对欲望总是太执着,行为处事时要么太相信自己,自以为是,要么紧张错乱,对自己毫无信心。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短期是不太可能的,但一个人为了考试暂时学会变通还是可以的。那么,面对应付注会的众多方法,仅仅全盘接受肯定是不行的,而作为读者本身最关心的应该是别人所讲的方法,自己能不能领会,而不是自己觉得他讲的内容对不对。任何方法,只有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就是有用的,就有其可利用性,别人可以不认同,但无法否定。这里首先就要讲到你如何去“悟”的问题了。无欲则无求,不执着则不烦心。可是人总喜欢带着自己的一些固有观点与经验来看待别人的思想,结果总是有所偏差。对于别人的方法,我们先不管其有用或没用、对或错,我们不妨先想想为什么基于他的方法他会成功,而我们却会不认同或者认同了还是没用。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之所以称之以“别人的方法”,是因为施法者应用了适合于自己的理念与信心外加一些必要的努力,但却并非适合于任何人。对于一个功利性质的东西来说,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寻求他对或错、有没有用,而是通过寻求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法并且也成功了来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最后的成功。也许在学术上说,我们更多注重的是过程,但相信一点,对于通过注会来说,更多注重的永远是结果。
相信在注会这个过程中永远没有第一,也没有水平之分,只有成功与失败。面对注会的复习,只要你能想出办法如何把不是你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就可以,或者说你不具备能力但还是把其做对了就可以了,至于过程嘛,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可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们在经历过努力看书、认真复习还是不停地失败的话,我想你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要忘记自己以前所有的“以为”、“觉得”。不是说你们的那些想法是错的,而是如果再把那些“以为”、“觉得”的东西带在脑子里的话,失败还会继续,他们一定会影响你们的考试成功。因为失败过一次已经证明有些“以为”是应该要有所保留的,为什么还要继续呢?虽然我不排除那些“以为”有大部分是对的,但导致失败的就是那些错的以为在作怪,但你却无法剔除,对吗?当然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要想成功就应该有所取舍。说句不恰当的话,对于资格试来说,“没通过”对你来说就是“难”,就是“失败”,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你的确已经失去了取得这次资格的机会。成功就是成功,不管他有多厉害或多糟糕。
其实,做人也就是一句话,“你选择怎么活,然后你就怎么做。言行一致,成功,反之,失败。”当然这个言行一致不是一般意义上意思。无论如何,你都没有什么可冤的,因为所有的结果都你自己选择的。当然这其中会有一些意外因素,并且现实中还有很多,不过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了。
二、如何对待注会学习方法及怎样调整大家都知道注会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方法,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来把握这个方法的度的问题,什么叫方法,怎么样才会适合个人。我认为,注会考的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水平,而是考大家一个“考试意识”的问题。由于注会试卷是由很多人来出的,这就决定了注会没有一个集中的难度与会计思想。于是注会在考试形式上是很功利的,由此也决定了通过这种考试其实在水平上是没有什么提高的,但却让一些有心人学会了如何应付考试,而这些有心人如果再有点心就会把心得写下来,让愿意认同的另外一些有心人来参考。
1、很多人把学习注会的方法归之为通过注会的工具。如果我把复习方法看成伴随通过注会的一种必要条件,不知朋友们愿意认同否?的确有些人毫无方法也通过了考试,可我认为,那也是一种方法,只是在我们看来不很华丽而已,至少他使用了一种非常适合他自己的方法。我很难想象大家专业水平、学习能力一样,他使用了自己都完全无法接受的方法却通过了考试(有一点我想声明一下,有“高手中的高手”不在我的描述范围),所以我想得出第一个结论:在注会学习过程中,无论你是怎样失败的,请都要相信成功者都是有道理的,哪怕那样令你实在难以信服。
2、任何一种有用方法都是由一种特定的理念来支撑,等这种特定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了之后,该有用方法就成了一定范围里的真理。无论怎么说,注会都是狭隘的,而一度被称之的方法也不太可能上升为真理。因此,想从别人的方法中找出真理性共性是比较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在使用别人方法时产生无法与自己原有的理念接轨,并或多或少存在排异,最终使得该方法不能在某个人身上发生其原有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注会中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成败的关键了。我听不少人在这样讲,唉!第一年,我运气太坏了,只差5分;第二年,我运气真坏透了,只差了1分。这种讲法如果只是与人开个玩笑,或者刹那间的自慰的话还不是太糟,如果在其脑子里就存在这种投机的心理的话,我想其失败的根源也就明朗了。他的失败不是运气不好,是他那种在复习时已经存在的喜欢怨天尤人的投机心理。全国参加注会者几十万,要知1分之差的,全国又有多少人,如果有100个话,那其实已经差了100分。我前面提出个“考试意识”的问题,朋友们看是看了,但我想真正能够体会我所讲的考试意识到底是什么恐怕还是不多吧。这种意识就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呢?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失败还会继续!于此,我想得出第二个结论:在注会过程中,无论你水平如何,既然参加的是资格考试,就先树立一种绝对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作风,哪怕你所谓的学术真的很厉害。
3、你也许看了很多别人的学习方法,可每看一种都会让自己胆战心惊,因为你发现自己的方法与别人所讲的有差距,尤其是觉得其说得很有道理的时候。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从今而后一定要摒除这种念头,因为这样是很可怕的。我还是要强调一点,拿到任何一种方法,哪怕是注会状元的方法,你们可以浏览他们的内容,精彩的地方还可欣赏一下,可千万不要执着于其方法的具体内容本身。什么复习计划时间作息表呀、什么复习步骤呀等等,这些东西我个人理解是可以参考一下的,但根本没有必要马上对此做出巨大反映,并修改自己的原有计划。因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与精力的时间点都不一样,并且有些计划也只是别人理想化的东西,真正实行起来他自己都未必能做到,你又何苦受他所累呢?复习最、最、最重要的是你看进去了多少,不是你看了多少。一定范围里,时间与结果是不成正比的。我不是说别人的东西没有用,我想我们更应该多去思考的是为什么他会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他想到了这点而我却一直在盲目地复习。我想这就是差距吧。那么又如何去思考“为什么”呢?我想这更多是个人习惯思维问题。不过暂时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
1、别人提供了我认为很好的方法,而我却没有想到也没做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考试中我与他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差距呢?
2、想要改善这种差距甚至超越这个差距,如果拿来主义显然还是不行的,但我相信你暂时还真想不出所以然来。于此我建议你停下来,先不要去想这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懂得在面对极大挫折时还能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的话,那个人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在此之后还能够冷静地去开导别人的话,他已经成功差不多了。相信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无论是什么东西,交流永远是很重要的。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也就是些破铜烂铁。在无法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方法时,最有用的方法是用实践创造方法,而实践本身又是最好方法。敢于、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然后认真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要不停地改善。别人的方法永远都只能参考,绝对不可拿来主义!那么,我所说的方法就不是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的什么条条框框,好的方法是在脑子里的,不用写在纸上。也只有能够把方法印在脑子里,那也就是你能通过考试的一个巨大功能了。这本身就是一种使用方法的方法。于是,我想得出我的第三个结论:在注会的过程中,在没有得出结果之前,千百万不要因为别人而令自己没有了信心,乱了方寸,哪怕表面上看起来他是那么优秀。
三、注会进行中的反思基于注会的复习有一定的量,人的脑子具有遗忘性,而谁也无法证明自己所谓有计划地看了什么东西就可以在考场发挥作用了。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你现在记住了些什么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在考场上是相互的,即考卷与你。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很要命的,即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等他看完最后一遍才发现自己怎么好像才看了一遍似的,于是他开始焦急,紧张,害怕,埋怨,最终发挥失常。为什么注会要求是大专以上呢?我想原因是考试的基础是需要大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初步的会计意识。而我们在大学里读那么多年书出来后踌躇满志,就为了注会还兢兢业业地不停地看呀看一些基本知识,这岂不与考试的初衷有所违背,而既然你违背考试的初衷,那么,财政部不让你通过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因此,我建议书本只要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就够了,除非你真是烂得可以,或者在大学里是混过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东西你看来看去还是这样,因为你根本没有消化,如果你都消化了你也就是专家了。既然是资格考试,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管他是怎么个过呢。所以,我们要学会CRACK(因为我不知中文怎样表达才好,但这个英文用法是很典型的)。CRACK它的出题思路和命题方向。
那么如何学会去CPA呢?这一点我建议大家除了到网上查看相关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思考。为什么每年的焦点、热点财政部都要考一下呢?仔细一想,唉!他们这帮人其实也是很烂的,我们花这么多心思在考试上,可他们那会把我们当回事呢!只要其所出的考题被采纳把钱拿到手就完工了,哪还会想到我们这些苦命的学生呢!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卖弄,总想弄点新鲜的东西出来表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考试这么多年来,能出的东西也就这样了,他们还能出什么呢?无非拼命地在题干上大做文章,弄一个什么热点案例来充场面,说是具有实务性,可考的东西还是老东西,有时候想起来不用看那么长的题干也知道他们要考什么了(这跟托福又何其相似呢!)。相反,也就是那些多余的题干害苦了那些善良又胆小的考生们与自以为是而又博学多才的博士们!想到了这点,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应该豁然开朗才对。只要你总是想着“财政部呀财政部,任你72变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心情是不是好了很多呢?只要你认真地看了历年的试卷,一定会发现,今年的考试还是考这些东西,答案已经在我们的手上了,只是还不知道题干。既然答案都知道了,还念念不忘题干什么呢?这个信息就告诉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地什么都看,看了也没用。不要老把自己当成超人,你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的,即使有时间也没精力。作者有时为了充字数拿稿费就什么都写。我们应该用会计的嗅觉来看书,有些叙述性的东西或者你本来就已经很知道的东西就扫一下吧(我一般看一本书最多不超过一天半,每天平均12小时)。本科生们知识量是有的,只是缺少系统性与关联性与对问题的把握度。我们知道,虽然每本书的作者对定义呀、观点呀在文字上都不尽相同,但意思却都一个样,因为他们写书我相信都是抄来抄去的。可为了表示是自己的作品,于是就在文字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当然注会书的作者为了表示自己的书有价值都会或多或少把一些与以前作者不同的观点放进去,以示该书具有新颖性。而这个小小的不同也就成了当年的考点,而凡是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在考试时再次碰面还会错吗?如果有不同也无非是多用了一些文字上曲折的表述而已。
四、如何看书
1、仔细通读书本,至少让自己明白到底注会在讲些什么?要掌握一些应该要知道的会计理论。但希望朋友们注意的是不要把会计理论与会计知识混为一谈,在注会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而注会正是介这二者之间。科班生的毛病是动不动就拿出会计学功底压人,最后压了自己;非专业的考生却有把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已经形成的基本概念大量应用在注会当中去,这两种的倾向都是很危险的)。
2、在1、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历年的注会试卷,不要太执着于题目本身,要多注意出题的方向与方式,以及各科的比例。这一部份的时间是要花的。要知道注会出题的方式与平时考试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别人来讲你是很难入门的,是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研究了才会大彻大悟。还有由于注会只有案例的主观方式,所以你们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即很细但不背。只要下次类似的东西出现在你眼前有个大致印象就可以了。
3、如何学习准则。有些考友拼命地背准则和制度,我说,有什么用呀!这么厚的一本准则谁能全记下来?估计全中国也不出3个吧。既然都知道无法背了,为什么聪明的你还要去碰钉子呢?我建议:不要背!学习准则最忌讳的是死背,看的时候心太粗、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相信会计毕业的考友们都知道每个准则的结构都差不多,而知道了某个事物的规律,当然可以窥前而知后了。看过武侠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当你看多了武侠书,一看作者的开头就知道下面他要说什么了。虽然准则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但对待之的思维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拿到一个准则,不可能一片空白吧?而每个准则都应该有重点,而所谓的重点应该就是那些读了那么年会计的你眼前一亮的事物。而重点的重点应该是那些具体的数字、特别规定吧,而关于这些的资料应该到处都是。在考试中考准则不可能考得很细而毫无规律可寻,即使那个无聊的兄台出了这么一道题而又碰巧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人选上的话,也只是少见的一两个,不会太多的。所以我想我们根本不必担心如果不把他们全背下来的话,就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4、复习后阶段如何看书。我建议考友们最好对照历年考题从头看一遍书本,通过对照题目再来查找书中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来温习一遍书本。历年考题应该说履盖面已经很广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所以是不可能像那些老师般那么狡猾的,出一些我们平时根本不注意的题目。如果我们单纯地先做试卷然后对答案是学不会这么个套路的,一般人对做对了题总不再重复思考的。只有在不停地重复来查找这样的信息,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逐渐习惯出题老师的思维。而通过做试卷来验证水平时也只是单方面的,我们此时做对某道题,而没有理解或不熟练如何把这样一个信息做成一个题目的规律,那么下次遇到题干变一下还是会错的。还有,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题目看看都有印象,可就是不知该如果去写。我个人觉得盲目地做题对考试几乎没什么提高。在考试之前,做模拟只是来检测一下看书的状况与能力的是否提高。如果你的做题速度已经保障的了话,做三套试卷与做十套的效果是一样。那么你又何必多花时间在没用的功夫上呢?当然,我也不排除一些靠题海战术的朋友能成功的。
五、考试技巧朋友们在考场上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明知道这么个考法,可就是定不下决心选择正确答案,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题干太不明确了,弄得4个答案都好像是对的。
2、往年已经考了,可这次怎么觉得答案与往年不一样的呢?
3、相对简单的记忆题,有点印像可就是想不起来选那个。基于
1、本人在做GRE的时候,曾经一篇文章有20多个单词不认识,可我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管自己看下去,看到最后什么也没看懂,不过我就当自己看懂了,于是就做题。我把那些不懂的单词全当成一个个商标符号,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知道这是个商标符号而不是面条就行了。最后我居然全作对了。而托福的阅读里的单词应该全认识,于是把文章全看懂了,我也想了很多,甚至把自己想法在看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可提问却很难,与刚才所想的不是一回事,于是做起来反而出错。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反而不认识单词的好,我的意思是想说,即使我们不认识单词我们也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把其当成认识一样做对。当你面临真正的困难时最好的办法是使其最简单化,即使题干再怎么复杂,4个答案还是很简单的。不妨从答案着手也许还是有用一点,至于题干里每个信息应该说都是有用的,但我们只要关键词。基于2,几年考同样的东西也是有的,但很少被采用,除非两本书的作者都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或者恰巧是今年的热点。一般说来同样的知识点他们都会转起弯来考你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根本就不用怕,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不行就来个排除法,还是不行的话就相信自己的直觉吧,不能随便地浪费时间,想不出来就放弃,作个记号。基于3,碰到这种题最麻烦,我就建议朋友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会计功底与常识吧,用逻辑推理的考试技巧来应付,不过不要想当然。但是不要埋怨自己记忆不牢,为时已晚矣,不过在考试中这种纯粹让人没法做的记忆题应该也不多,反正我们有30分可以让财政部扣的(还有的10分做风险预算)。
六、非专业与专业考生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依我看,对于通过注会不是由是否是科班生来决定的,而是你是否具有考试意识。我觉得注会的题目本身并不难,但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有一部分题表面看来本身就很有争议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执一词。我觉得在考试中“太”有这种想法或行为的人是很难通过考试的。对于有些科班生来说,一旦发现有争议的题目,总是再考场上分去他一部分的思维与出题老师的思路争执不休,于是最终导致丢分―时间不够了。对于非科班生来说,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或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而只是凭感觉或者书本上所认定的理论来做答案。由于他们的思维相比科班生还不存在观点的正反极端,往往比较中庸,所以也就往往做对了题。瞎猫撞见死耗子的事也是常有的。而如果这个人考试的本领好点,书看得仔细点,再多点会计知识的话,就很有可能考出科班生所考不出的高分。
所以我觉得注会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考学生的不单是专业水平,也不单是知识面,而是考你们如何区分把已知道的与不知道的东西结合起来,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最终形成一个答案来迎合标准答案。既不固持己见,又不墨守成规,还要学会推理。对逻辑性的把握在整个考试中是很重要的,有些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举一反三的问题。
第三篇:原本可以不做的事杂文随笔
从宿舍去教学楼要经过一座天桥,天桥两边盆栽了很多叶子花。成片成群的叶子花,在呼啸而过的车水马龙里,把空气变得柔和了些。附近还有烧腊饭馆,沙县小吃,走远一点会有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或站起来,将衣服撑起晾晒到高处铁线。想起有一年在南京,从东大出来,在去新街口地铁站的路上走着,突然旁边一栋老房子里,一个老人将衣服挑到一根长竹竿上,太阳很暖和,不远处高高的写字楼,就在老人头后上方。
秋天,或者说冬天,是一瞬间就来的,那天觉得太阳的炎热竟如此可爱,便知道,这个炎热的夏季,应该是过去了吧。于是我开始想念起一些人,我未必跟他们很熟,只是他们像夏日的余热,正在一点一点散去,我对他们的印象,名字,好像慢慢变得,像从未遇见过他们那般陌生。
先是孕妇P。她当时并不知道我考上了研究生,认定我是会在公司长期待下去,便在入职之前在电话里热情地说,没事我可以带你去找房。我当时并不知道她是一个孕妇,仅认定她是一个热情而负责的行政。下车在公交站等了一会儿,她撑着伞出现了,挺着大肚子,右手握着手机说,你是小安吧,这边还挺多房子的,公司同事有蛮几个都住这边。她的语速挺快,语气爽朗。P领着我在公司附近这片打工者聚集的地方,逛着,看这些楼房一楼哪里有贴出招租信息。她说,逛房子还是挺多的,大多几百块一个月,价格相差不会太大,就是条件不一样,有的比较通风,有的晒不到太阳。我嗯嗯点头。我当时还在和另一个朋友在龙华新区那边合租,当时也是跟他一块,像现在跟P一块一样,在那些楼群巷道逛来逛去,看招租信息,然后打电话询问,最后找了个便宜的凑合住。
P看见一个招租信息,上面有联系方式,便打电话过去,那边说:在八楼,嫌不嫌高?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工作的,在哪儿上班?电话那头问了好几次关于工作的问题。P说:哎呀你放心,就是在旁边集团大厦上班的。那边又说:我现在没在房子那边······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P又解释了一遍,并说,那你几点有时间,没有租出去的话,我们想看一下房。那边说:那要八点了。P说:行,那八点我就在你楼下这里等你好吧,我们现在也再看看别的。那边说:行······你们是在集团大厦上班的是吧?
挂了电话,先后又看了几个房,有单间的,也有一房一厅的。其中有一个我觉得还行,就说,八楼那个就不去看了,就刚才五楼那间吧。P说:公司还有另外一个,也是新来的,我问下看下她要不要租八楼那间,我觉得,那间空间比较大,价格也算便宜,就是楼层有点高。打完电话,她说:行,那我们先去房东那说好一下,然后我待会儿还要去那等那个八楼那个房东回来,然后上去看一下。于是我们去跟房东定好了签约事宜,然后,我们又去到那个八楼有房的那栋楼楼下。P说: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就住在这边,你还要搭公交,还没吃饭,你先回去吧。我们在楼下又等了会儿,打电话过去,也是说八点才能赶到。于是我先走了,路上虽觉得留一个孕妇在那里不太好,但P看似爽朗身强,应该也没啥事。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回到了住处。
然后是房东。入住后的第一个礼拜,灯管暗了一下,闪了一下,接着啪的一声,灯管黑了,我在黑暗中,闻到一股烧焦的气味。我忙打电话给房东,边打电话边往楼下走,房东住三楼。我在楼梯间对电话那头说:喂,房东吗,我是511的,我的那个灯管刚才突然烧坏了!你现在在三楼吗?房东应该是睡着了,声音带着困意地说:啊,什么事,烧啦,那我明天上去看一下好吧,现在太晚了,明天我带灯管上去看一下······我说:哦,这样啊,就是刚才闪了一下,然后啪一下就黑了,好吧,那明天晚上您过来看一下,大概七八点吧,我白天要上班······脑袋里一闪而过一个念头:我去,这么不着急吗,我刚才都被吓一跳!好吧,明天就明天。
第二天晚上他过来修好了,我帮他递工具,他站在那个支开的梯子上,拿胶带缠线路什么的。完事后,屋里地面有些乱,电线皮,一些粉尘和小石,没用的盒子,塑料,都在地上。他指着地上的东西说:这些都不要了,你打扫一下哈。我说:好的,谢谢啦。他看了看我放屋子里的东西,床铺啊,行李箱啊,书包啊,书啊,又走去洗手间那边看了看我的生活用品,说:你就这点东西啊,垃圾铲都没有,扫把都没有,桶也没买,你这怎么生活的?我说:还没买,天天上班的,也就睡觉待在这儿,回来随便弄弄就睡了。他意味深长地笑了,可能他见多了窘迫的,节省的,来深圳打工的人吧。他说:你这,呵,我去给你拿个扫把来。我忙说:扫把待会儿我下去买就是了。他也不回答,笑着下去了。这怎么说呢,我是因为觉得在这反正也不会待太久,也就半年不到,每添置一件新物品,就是给日后搬家多一份麻烦,日常物品干脆能不买就不买。房东上来时,拿来了一把扫帚和一个垃圾铲。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之前在哈工大,为我撑伞,把我送到门口的陌生同学,比如,会为我着想的,合租的室友。可能我之所以愿意去想念某些人,是因为,那些人做了原本可以不做的事。善良是一种选择。电影《时空恋旅人》里,父亲告诉儿子的幸福公式:“每天按照正常人去过,再重新过一遍发现它的美好。” 生活不是美好的,但是,也可以是美好的。
第四篇:你可以幸福读后感
你可以幸福的读后感
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 记者对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人们的答案各色各样,当看电视时听到“你幸福吗”,我在心里也默默的问着自己我幸福,幸福是什么呢?现在的社会常常会听到各种抱怨的声音,人们总抱怨社会不公、风气不正,感慨自己无爹可拼、无权可傍,抱怨之气驱走了他们住在心里的幸福感。从不抱怨到真正的幸福到底有多远的路呢,读了《你可以幸福》这本书后,让我感到幸福其实并没有离我们有多远,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幸福,有的人把它所在心里的屋子里,关紧了门,关紧了窗,不让新鲜的空气接近“幸福”,也不让明媚的阳光照着“幸福”,所以他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生活所需不多;他存在你的自身,在于你的思维”,这句话其实悟出了幸福的来源,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速,身体状况不时就亮红灯,长期被亚健康的状态包围着,工作多、压力大,似乎感到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情绪也很容易失控,这样长此以往,你就会忘记幸福感到底是什么,常常是一些负面的情绪挤走了你的幸福感。其实幸福是个内在的过程,幸福是良好的感受,我们需要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面前,还给自己内心一片宁静。愁眉苦脸,抱怨的工作是换不来良好的工作效果的,幸福是有意识的选择,为何不把幸福感植入我们的思维,带着正面的情绪去工作,阳光微笑不仅让自己舒服,也让周围的人受到感染。不要说“我想幸福”,其实要知道“我很幸福”,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想法,我也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幸福。
“觉得幸福之时,你会微笑。在你微笑之时,你也会觉得更幸福”,这句话告诉我们幸福需要行动,这个行动并不是你特意去采取多大的动作,这些行动应该是嵌入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在办公室摆放些绿色的植物,打扫干净我们的办公区域;在繁忙的工作结束一天后,为自己和家人做几个可口的小菜;每周和好朋友去健身房有氧运动,还有早上在起床时听听让人心情愉悦的音乐,多听听happy and sunshine歌曲,幸福的音乐真的会让我感到happy;这些都是平时我们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事情,可是这些都会让我们有幸福感。
我们天生就会幸福,幸福是我们的本能,幸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就像你的家人一样和你住在一起,家人是我们要亲近呵护的,让我们经常和他问好,经常和他拥抱,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永远都不能缺少的,他们已经成为我们习惯的一部分,接近家人,我们会更幸福。幸福感并不大喜大悦,它就像涓涓的溪水,清澈、清晰,是一条长流淌在心里幸福小溪,温柔的阳光常常印照在上面,并伴有和煦的微风和淡淡的花香,看,你的幸福向你走来!
第五篇:你可以不平凡
你可以不平凡
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
我能站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上,为北大的学生们作一场演讲,这很不容易,我也算是成功了吧?
我非常平凡,跟其他人相比,只是学了点音乐而已。读书的时候,我妈妈很希望我可以考上音乐系,然后读大学,可能我不是读书的料,我考了两次,还是没有考上大学。
记得还是在学校的时候,我有一次搭公车,车上人很多,我被挤到最后,手还被公车门夹到,当时我手非常痛,但我却不肯说出来。因为公车前面坐着好几个学姐。我想着,等到下一站,公车门会自动打开的吧。
结果,下一站的时候,车没有停。我这时才默默地跟学姐说:“学姐,不好意思,你可不可以跟公车司机说一下,我的手被夹到了。”后来想想,我觉得公车司机一定很纳闷,学姐们应该也会很纳闷,我为什么不在第一站上车的时候就讲,要在第二站、第三站的时候才说呢?
我是一个很好胜的人,一般好胜的人也是蛮爱面子的人。我在现在的演艺圈,在现在的生活环境下,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输,永远都要成为第一。
人都要有梦想,方文山虽然没有高学历,不过他写的东西却能够被收入教材中,非常厉害。
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并不意味着你书要念得多好,但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当然,书念不好,你也要听妈妈的话,也要尊师重道。一个人的内在,比他的学历更重要。
除了音乐,我也很爱打球,可能我比较有运动细胞吧。这些,都是我未来成功的一些关键。如果我年轻的时候,被好好地关在学校里边,没有去打球,我现在怎么拍《功夫灌篮》、《大灌篮》?如果那时候没有学琴,我现在怎么拍《不能说的秘密》?如果那个时候我不喜欢看武术类的电影,我现在怎么演《青蜂侠》?
没有考上大学,我就去写歌了。
从以前到现在,我写的歌曲,都是传递正能量的歌曲。在我还没有出道的时候,我写过《蜗牛》这首歌,歌里的蜗牛就跟当时的我一样。那时候,我蚁居在录音室,可总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山顶,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往上爬。直到被吴宗宪发掘,他给我三天时间,希望我写出十几首歌曲,然后他从里面挑选歌曲拿去用,这是他给我的一个功课。
那时候,我会很期待自己的歌曲被录用。因为被录用了,你才有钱,你才可以把钱拿回家给爸妈。
当时,我给自己一个期许,那就是,我一定要赚到钱,然后让家人过好的生活。这是我写歌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父母在我小时候花费太多的金钱让我学钢琴,我要弥补他们。所以那时候,我就有一个信念,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失望。
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只是一个人,我想我是走不下去的,因为我没有兄弟姐妹。但凭着想照顾家人的信念,我最终坚持了下来。
我也有一个很好的伙伴,他就是我的好哥们刘?u宏。他在我还蚁居的时候,已经是歌手了。那时候我常常睡在他录音室的地板上,因为脊椎不太好,他就把沙发让给我睡。他会给我衣服穿,给我吃的,载我到处游玩,介绍他的朋友给我认识。当时别人看见我,会觉得我这个人每次都低着头,不太说话,整个人怪怪的。他会告诉其他人,我唱歌很棒,写的歌很好听。
他还说我有机会应该可以发唱片,然后那群人就说:“他发唱片会有人买吗?”
在KTV的时候,可能我唱歌很小声,大家就觉得我这个人应该没办法当歌手,可是他却会说:“你们会跌破眼镜的。因为一个有着信念、有着梦想的人,是不会受到环境或者旁边人说法的影响的,他真的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吴宗宪说:“你这些歌好像都不错,但是没有人可以唱。”当时公司签来另外一位音乐总监杨峻荣,他听到我的歌,说:“你的这些歌曲别人不用,干脆你自己唱好了。”那时候,我有个念头闪过:“嗯?是让我当歌手吗?不可能吧?”
发片是需要经过考验的。
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把自己的歌唱一唱。有一天,唱片公司办演出,有很多艺人,很多大老板要来看,那时候我就很紧张,不知道该唱什么歌曲。我就想着唱《黑色幽默》,?u宏也推荐唱这首歌,这首歌跟以前的情歌不一样,以前的情歌都是非常严肃的,哪会有这么奇怪的歌词?况且,来的都是唱片公司的老外,我唱得也不清楚,人家也不知道我在唱什么,但抓住这个旋律就好了。
于是,当晚我就真的唱了《黑色幽默》。
但我第一遍唱完后,台下完全没有反应。我问这是怎么回事,?u宏说:“你唱得太小声了。”然后?u宏默默地让我再来一次。我后来才知道,他们准许我唱第二次的原因是,?u宏去跟工作人员说,让他们再给我一次机会。
第二次,我就好好地唱,也终于得到了发片的机会。
我的第一首主打歌《可爱女人》也就这样出来了。当时由同公司的师姐徐若?u来拍《可爱女人》的MV。师姐是女神,竟来拍我的歌的MV,真的假的?这真的很不可思议,后来,师姐竟然还问我:可以教她弹钢琴吗?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学钢琴是对的。我第一张专辑的歌曲几乎都是写给别人唱但别人又不要的,我重新拿来唱,所以才有了《双截棍》这些歌曲。
我很感谢当时没有用我歌曲的那些歌手,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周杰伦。今天,我也不能停下来,我得继续往前走,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我的歌迷朋友们,我要证明,你们没有看错人。
我就要跟别人不一样
陆续地,我也出了几张唱片,去了几场颁奖典礼。当时默默无闻的我对于这些奖项都非常看重,谁不想得奖呢?有一次,我带着外婆去参加颁奖典礼,当时自我感?X很好,想着自己入围了这么多项,总能拿上一项上台讲话吧。届时,我就可以发表感谢,感谢我的外婆。
结果,我什么奖都没有拿到,那时候,我心里非常地不爽,但是我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摄像机在拍着你呢。你还要表现得很开心,很大气地为其他人鼓掌。我真觉得,原来演艺圈是这么的虚假。
于是,我就写了一首歌曲叫《外婆》。
《外婆》这首歌呢,一方面我是在表达当天自己的不爽,另外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很不孝:为什么没有让我得奖,要让外婆难过?当时,我就是很喜欢写这种歌词,写表达自己内心层面的,跟情啊、爱啊无关的歌。我也写了打狗仔、骂狗仔的歌曲《四面楚歌》,其实,这类歌曲可能引起不了大家太多的共鸣,因为很多人没有遇到过狗仔,很多人不知道狗仔这么讨厌……但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必须传递些正能量,我得回归,后来我就没有再写这种类型的歌了。
我写了《梦想启动》、《稻香》,我还写了《爷爷泡的茶》,献给妈妈的《听妈妈的话》,我所有的亲人,应该都写过了。《爸,我回来了》这首歌的创作灵感,其实是来源于我朋友的故事。当时的想法是,我要做得和别人不一样,我问自己:我要怎么样才可以跟那么多歌手不一样呢?一些欧美的饶舌歌手,歌词充满着暴力,他们的音乐很重,很摇滚,配着嘻哈的鼓。我想,我可以有个反差,所以,我的歌词就写了一个题材――家庭暴力。我也写了反毒品的,但是却是用很暴力的音乐美学来表达,歌词则是反毒品的,呼吁大家不要吸毒。
我觉得运用这样的冲击力还蛮特别的,我的嘻哈饶舌没怎么去批判现在的社会,现在很多地下歌手批判社会,不爽就骂,但是呢,作为大家所支持的偶像,绝不能这样做。这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是有爱的,是带给大家正能量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风了。中国风呢,老实讲,特别难写,因为它就只有5个音,5声音阶,那么要怎么写才能跟别人不一样呢?
之前,我最早听的中国风歌曲是费玉清的,我觉得他算是中国风的始祖了。我觉得费玉清的中国风,配合他那种很清新的嗓音,有种非常特别的味道。
我就思考着,我这种咬字不清的嗓音,可不可以来一下中国风?于是,我先写了个《东风破》,反响好像还不错,也有自己的风格。我甚至觉得,我终于找到自己的风格了,虽然那时候的我很喜欢R&B的歌,但我认为,我应该坚持中国风风格。
之后,我参与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拍摄。我得感谢张艺谋导演,他说他听过我的《东风破》,希望我写一首跟这部电影有关的歌曲,于是,我写了两首歌――一首是《黄金甲》,还有一首是《菊花台》。大家都知道《菊花台》,但很少有人知道《黄金甲》,张导也比较喜欢《菊花台》,把它用作了电影的片尾曲。
这首歌,也让更多歌迷朋友的爸爸妈妈们认识了我。我也经常遇到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朋友,还有一些老奶奶,说喜欢听我的《菊花台》。
我才知道,其实听我歌的人年龄层次那么广泛。所以在这之后,我就要求自己写的歌要与群众贴近。我也在那时找到了自己的特色,每张专辑都要有首中国风的歌曲。
我先从小朋友开始写,《水手怕水》幼不幼稚?非常幼稚吧。《牛仔很忙》幼不幼稚?很幼稚吧。这些很幼稚的儿歌朗朗上口,但是,它的歌词是非常丰富、非常多元化的。
我专辑里的歌,吐字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还要有小朋友喜欢听的。对于一个歌手来说,出这样一张专辑,其实非常累。就这样写10首歌曲,再接着,我还要拍10支MV。
?槭裁矗恳蛭?我在写每首歌的时候,一些画面已经在头脑里了,我必须把它们拍出来。
交给别人来拍,我不信任别人,我相信自己。
所以呢,我拿我的师弟做小白鼠,先试验一下,拍了第一支MV。哎哟,好像还不错。于是,我才来拍自己的MV。我拍了第一支MV之后,接着拍了第二支MV……拍了10支MV,拍了20支MV,到现在累计,我应该已经拍了七八十支MV了。
我为何拍这么多MV呢?其实,更多的原因,是我需要积累经验,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当导演。
电影,这又跟音乐不同路了。我没有学过电影,怎么会想当导演呢?
当导演,说穿了,其实就是想把自己内心中的画面拍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但我表达能力又那么差,我怎么才能把它拍出来呢?我只能不断地练习。
后来,我拍了《不能说的秘密》。当时,我一直在想:怎样的爱情可以变得不一样?怎么样才能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呢?
所以我利用了钢琴,把它想象成穿越时空的时光机。那时工作人员往往会觉得,我的剧本看起来很奇怪,怎么钢琴弹得快就会变成时光机带人穿越时空呢?可我觉得非常特别,最后拍出来,大家都被吓了一跳。
这部电影真的是在我们学校的围墙外面拍的,那时候,我们学校的制服没那么好看,但是我就觉得,要有美感。我对美,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有人问我:这部电影拍的是不是我的学生时代呢?那时我追女孩子是不是也是这样,一手弹琴,一手牵手,还有“四手联弹”之类的?然后,我把它拍成电影了,是不是?我的学生时代,感情没有那么丰富,也没有穿梭时空的爱情。
人就是要有想象力,很多人都觉得我天马行空乱想东西。但我觉得,我们都该去找寻自己身上跟大家不一样的那一个点,并把它放大。
《听妈妈的话》里,有句歌词:“我会遇到周润发,所以你可以跟同学炫耀赌神未来是你爸爸……你会开始喜欢上流行歌,因为张学友开始准备唱《吻别》……”
这首歌,是站在未来的角度,告诉以前的自己,我以后会遇到周润发,我会遇到张学友。
很早的时候,周润发拍了一部影片叫《赌神》,我也因此喜欢上变魔术。现在,周润发演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他演的角色是我的爸爸,所以我说“赌神未来会是你爸爸”。
我写流行歌就是听《吻别》后开始的,我那时就希望有一天一定要写歌给张学友。果然,张学友唱了我的歌曲,我还跟他一起同台表演。
我终于可以代表自己说,我不平凡了。在我音乐的领域,我已经成功了。(摘自《不完美,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