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罗平县老厂乡中心完小李常良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更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矿藏却是逆行倒退,萎缩稀缺。有的东西发展到了吃子孙的饭,赚后代的钱。
我们的教育呢,做个粗俗的比方吧!就像现在人们可以天天大鱼大肉,却觉得不好吃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因为吃得太多了,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质量太低了,人们为了数量,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在科技的引领下,带激素的饲料成了鸡猪鸭鱼的食物,它们长的快了,三个月、半年便成了大众餐桌上的佳肴,试想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肉食,还会好吃吗?所以有人说,我们在吃饲料,再吃激素。同样的道理,新千年后,中国的中、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政策导向使中高等教育文凭泛滥,好多中的职业学校学校借办学之名,行赚钱之实,一些大学也积极效仿,紧跟其后。他们说的好听,做的难看,即使有点好看的,也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遮遮领导群众们的眼睛罢了,如此招收的学生素质有多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何用,如此获得的文凭有多重。再来看看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记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喊着搞什么素质教育,可是搞到二十一世纪头一个十年又快过去了,其实质上还不是应试教育,各个学校,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天天在围绕着考试科目转,眼睛盯着的是卷面统测成绩,心里看重的是升学情况,考核教师的是学生分数。什么德智体全面发展,什么培养创新型人才,什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什么开展的二课堂活动……口头说说而已,全成了空话。这样的教育,培养了我们后代什么样的素质,真是不得而知啊!
如果说,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一晃而过,转变的怎样呢,这个过程也太长了吧?这些情况,一些有识之士不是不知,可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又有何用呢?何况位卑权疏,故而只能望洋兴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由此我想,这应该与我们这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劣根性有关吧!
第二篇: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
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
姓名:朱莉莉学号:12106012049班级:外语学院12级2班
用政治上的说法,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既然经济是基础,那我从经济方面来剖析: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中国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持续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在这种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态势下,经济是发展了,而素质,却在不断下降,一个原因:人们现已遵循着“一切向钱看齐”的原则,在竭尽所能的揽收钱财的同时,各种贪污腐败案件也在不断上演。这也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无奈„„在这种社会利益化、商业化的大流中,教育也在逐渐地被同化。其中一个严重现象,即是“师生金钱化”、“学校行政化”。好比现在的高中,虽然行政规定学校不得开办补习班,不得强制学生订取资料,但是学校为了向学生收取高额的补习费用和资料费,还是私下强迫学生补习和订取资料。然后学校从中谋利。但是大部分学生家长还是选择接受这种做法,因为高考事关子女的终生,为了学校的一视同仁,还是选择交钱。只不过,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下,苦不堪言的还是学生„„另一个方面,学校被行政化,在古中国,学校本是独立于官僚体制之外的学术性研究场地,但是21世纪的中国在读公立学校却相当于另一个政治舞台,担任各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级人物都是厅级或部级干部,每个校长都“手握重权”,学校的贪污腐败事件也多不胜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小学校长也可能是开着宝马、住着别墅的大神级人物!
教育机构本是清正廉洁的育人场所,是获得知识、不掺杂利益关系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关注的却是形式和结果,为了文凭,为了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和收入而考入大学,这样的我们也不能说不堪,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方向。
因为政府过于对经济建设的注重而忽视了对教育的投入和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这也是商业化中国过后的悲哀„„而我们——大学生,作为具有高等学识的群体,也即将全面包围80、90后,我们即将成为社会的主体,更应该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灌输给新一代!(字数统计:872)
第三篇: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问题比较多,其中教育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学校,地区投入,师资资源分配,教育制度等进行分析。另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育现状 师资资源 教育制度 解决方法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人满越来越意识到旧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教育是使人们了解知识,了解社会,成为人才的过程。
然而,一些地区的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对学校进行严格控制,对学校进行排名,而排名依据就是学生的排名或升学率,而学校排名也与评优挂钩。学校为了提高名次就对老师严格控制,其依据则是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排名和升学率。而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分”,其他的全部抛诸脑后。而这就导致了学生可也负担大、厌学、教师职业倦怠或急功近利而不能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成了一门产业却已成事实,教育的收费问题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赞助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第二:只有奴才教育,没有人才教育。很简单,人才是有人格、思想和思维的,而奴才却简单的多,只教你如何来服从,却不准你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这就是王小波所说的要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猪的理由。
第三: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戕害最大的一种教育,一种失败的教育,从德国、日本的再度崛起,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
第四:只有专业教育,没有通才教育。学文科不知道理科,学理科不知道文科,现在学校里,只有学理科失败的才学文,导致了整个国家人文水准的不可逆转的滑坡,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堕落。一个本科大学生出来,连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第六:只有精英教育,没有平民教育。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屡见不鲜,很怀疑他们的专业水准,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学术剽窃、职称官本位的今天,这些精英能负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业吗?大学办得像衙门,经费年年倾斜,而乡村中的草根教育却无人问津,投资不足。
第七:只有思想教育,没有伦理教育。教育不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只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反而中国传统中的伦理道德,一个人如何来承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如何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却成为文化断层,如何来处理与国家、民族、家庭、父子、夫妻、朋友却没有定位,造成人心的迷失,造成道德的沙漠。
第八、只有短视教育,没有战略教育。表现为教育被异化。“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事实上只有教条的、模式的、僵化的、断章取义、不合实际与生活脱节的一成不变的教育。
第九:只有阶级教育,没有和谐教育。这和教育的主导思想有关系,五四以来形成的西化教育,孔子成为过街老鼠,直到现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没有一个认真的、全盘的反思,对中国的沉沦、体制文化、国民性没有彻底的肃清遗毒。
今天中国的教育制度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许多的利益群体牵扯到里面去,用牵一发动全身可是相当确切啊啊。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纸堆之间,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残害青少年的制度。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糟糕的教育?关键在高考,高考是传统科举考试在当代的一个延续。而科举的源头在哪里?在我们的儒家思想。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目的是培养奴才。儒家思想始终是把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放在第一位的,它是从来不鼓励个性发展,也不注重社会进步。几千年来,儒家教育的目的只是“明人伦”。“明人伦”的意义就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以这个宗旨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有对上司的唯唯诺诺,而不会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今天的高考制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封建科举制度,但显而易见,它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很大的影响。它的主旨首先不是求真知,它的主旨首先是要求学生做一个顺从的人。这样的教育目标,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改变的问题。
现在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对我们来说都是废物,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也用不着的东西,教学方法又那么刻板,不能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我们学它只是为了拿到一块敲门砖。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是怎么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笑话。比如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位作家(好像是余华)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做了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他的儿子被题目难住了,就让爸爸帮着做,结果爸爸全做错了!如果去弄一份高考的试卷,把现代文阅读做一下,凭什么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马翻!老师的答案是不容争辩的。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我们怎么能出什么诺贝尔奖?怎么能出“帅才”呢?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趋的蠢货之外,这样的教育还能干什么?这一切的根源有在哪里?
根源就是当代的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最荒唐的是他们把几千年的腐朽教育方式,当“传统的教育模式”延续着,什么应试教育,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吗?如此封建的教育体制还夹着环环相扣的利润链,害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高考于八股文有什么不同?我看没有!都是在压制人性,束缚思想!中国教育的弊端已经暴露成这样,我们还熟视无睹,不去改革,长此以往,国家将无人才可讲!
那么,教育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教育目的
目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却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最直接的原因。教育公平是人们对社会公平追求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在教育与个人生活状态高度发达的今天,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人们对教育发展的一个期盼,公平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教育的平等,是“中国大教育”的兴旺与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公平化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牢固地树立“公平教育”的观念,中国的教育才有可能在和谐中生存与发展,否则不论在教育上投入多少,都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无视甚至歧视某些群体和地区,并且不惜牺牲这些群体或地区的利益”这种严重违背教育公平的现象发生。
(二)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近几年,国家不断地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距离,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不仅是实现教育横向和纵向的平衡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教育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以硬性的政策避免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虚假投入;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目前,一方面要将教育资源增量部分主要投入到基础教育上,还须将原来用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和补助部分转向基础教育同时,通过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同时对外要继续争取国际援助(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内要进一步调动全体社会成员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只有内外合力,全民同心,教育的物质储备才有保障,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育费用制度,力惩教育腐败
学校“普九”欠下的债务有政府承担,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松绑。切实推进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严格界定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和杂费的内容和收费标准,掐断根源,杜绝乱收费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依法处理教育腐败行为,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进一步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国家助学贷款应向贫困地区倾斜,更多地关注农村大学生的生存状况。
(四)改革教育入学体制,实现入学机会平等
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过分侧重于精英教育,同时在高考制度的某些环节也存在着不合理性。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先,继而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首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录取分数线,其次要保证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透明性,改革原有的志愿填报制度,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最后在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中适当增加能力和素质测试的比重,维护教育的机会公平。改革现行的择校制度。只要考核方式合理、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主要能力,同时有能保证正确的教育导向。那么,以分择校就不失为当前条件下解决择校问题的最佳方式。但实际上,它是以教育系统内部暂时的不平等换取教育的整体效益和社会的整体公平。确保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要实现全部免费,对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子女实现在城镇就近入学,使我国的义务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郑淮 《略论我国的社会分层变化及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 扬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胡安刚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魏新《关于我国教育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6 杜育红《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2期
第四篇: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国教育的现状
1什么是教育?
2中国教育的问题?
3未来教育者应该怎样做?
教育,顾名思义即教书育人。从字面意义理解来看便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将要教学的内容传授给被教育者的过程。所以,教育必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书”即教育的内容;“人”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还有教育方法。中国的教育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时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欧洲人还在用简陋的武器互相征战时,我们的孔夫子已经广收弟子,坐而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人也早早就用科举制取代世袭制选拔人才的方式。而西方人直到近代才中国学会这种考试制度。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近代以后,我们的教育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在我看来,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也是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从教育三个方面来看,那就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科学技术,即教育的内容上更加发达,它决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素质高低,教育方法上也更加注重实际,这样,被教育着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优秀的教育者继续教育出更好的被教育者,人和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教育向越来越高的水平发展。而在中国恰恰相反,教育体制已经僵化,即使新的内容进来,仍然发展缓慢,这就和人有莫大的关系。
但当下的中国教育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逻辑问题。我们可以随时获得与世界同步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我们甚至有世界顶尖的教师群体,还有国外学来的先进的教育方法,但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只是差强人意。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缺的不是“人”“书”或者方法,而是正确的教育目标。我们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小学考中学,中学考大学,我们从小就知道衡量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标准全在于卷面分数,这绝对是一种变态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的人才。一个只有纸上功夫的人大概也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如果说中国僵化的教育体制不能培养高端社会人才还可以接受,那么中国的儿童教育简直令人痛心疾首。不断爆出的虐童事件反映的不只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问题。说白了,这也是中国教育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要想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光盯着教育体制是远远不够的,与其相适应的整个社会制度都必须一起改变。这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段艰难长期的过程。
显然中国已经在做一些努力,首当其冲的便是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随着社会体制各方面的深入改革,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必然能取得长足进步,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言,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中国教育现状反思
中国教育现状反思
什么才是教育,怎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正常的,课堂中应该如何教育?这些许多专家平时经常在讨论,但是众说纷纭,无以定论。但我想教育无非就是人,我们要造就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是培养国之栋梁,还是培养家庭中的一个普通人?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要孩子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超能者,试问这样的要求又有几个人能过到呢?其结果可想而知了,最后可能是颗粒无收,血本无归的。
但就目前的社会各种现象来看,我很怀疑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在造就什么样的教育。我不是说怀疑学校教育有问题,而是怀疑整个教育的大环境、大氛围。就依目前的教育而有三个大的误区:家庭、学校与社会。
目前社会号召的方向是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从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等几条学生守则中可以看出。社会媒体舆论造势,名牌大学、重点线。大学做广告也无可非议,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嘛,但是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国人成为世界上最会迷信的一个民族。名牌大学就是就业工作的保证,就是优良工作岗位的预约证书。
整个社会的导向,促使现在家庭为子女设计的蓝图就是上名牌大学。
因此家庭教育也是当仁不让地把以培养国家栋梁为已任,力求孩子成材、成名,一起拼命的上大学,上名牌大学!孩子考了二本、三本还不行,要重新复读一年再考!上名牌大学就成了孩子唯一的出路了啊。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孩子以“家庭”为内容和中心的,而不是教育孩子这个题什么解、这篇课文怎么背、听写之类的。在家要孩子也读书、再读书,甚至于许多家长在陪读!没有家长,孩子就不读书了。
家庭教育就是教育孩子爱这个家,让孩子享受家的温暖和幸福,让孩子热爱生活,尊敬长辈等。而目前家长在做什么呢?他们把孩子推给学校、送给教师去教育,那只能是分数、知识性的东西,他缺少了情感,缺乏情感,这样的人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呢?难道我们教育孩子只是为了要他考个高分、上大学。当然不是,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就会有好工作,这样家长就光荣,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而且那个时候孩子会感到幸福的,他们会感激自己的父母的。如真如此吗?如果是这样我也就没有写这本书的必要了。
学校教育应该做些什么?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理念也非常新,非常符合时代的要求。
然而新课程中的理念,又有多少在日常中实施呢?有几个学校在比较彻底的在执行着呢?许多学校都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