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要做文化人
校长要做文化人
办学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办学。文化办学是在制度办学的基础上对制度办学的一种超越,其中文化管理更全面,更整体,更系统,更注重精神内核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既然学校要实现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首席自然要成为文化人。首先校长要成为有思想的人。文化人是思想者,校长必须要成为思想者,校长对学校,对教育要实现思想的领导。
其次校长不仅要成为思想者,而且也要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教师才会与有思想的校长交流,才会使校长的思想不断丰富,不断化为办学实践。第三要求校长成为能研究的人。文化人是研究者,校长要成为能研究的人,要把办学作为学问来做。要习惯于在研究状态中工作,在工作状态中研究。校长作为研究者,作为做学问的人,三种能力,必不可少:一是运用正确思维方法的能力;二是理性的思辩能力;三是实践研究的能力。
第二篇:培训学校校长要做什么
一些外语培训学校存在的类似问题,笔者结合具体情况,就自己身有体会的几点阐述如下:
朋友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学校创办之初,你利用你的关系,我利用我的资金,凭着感情和义气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没有确定或有些模糊,学校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论荣辱”。
工作重心偏离了教学。等有所察觉了,已经落到市场的后面了。
盲目崇拜社会关系。办学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固然重要,尤其认识教委人员、校长、任课班主任,让你在招生方面如鱼得水。但是别忘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提高自己师资水平自己的教学效率,才能立足于市场,否则即使招了很多学生,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不自知。没有看清自己的优点与劣势,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不知道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遇到招生困难不知道是自己教材选用不科学,还是师资配备不精良,抑或是宣传思路有问题,一有风吹草动,马上缩成一团,胡子眉毛一把抓。
习惯性信用缺失。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今天心血来潮规定这样那样,明天一看不行,改。说中旬发工资,非得拖到下旬。自己制定的一大堆政策制度,要求员工绝对执行,到了自己面前却视而不见,让手下的老师们无所适从,怨声载道。
工资制度随便改。按带班个数,按带班人数,还是按带班级别抑或是按带班大小。让人感觉无论如何工资也不会有所突破。本来这样算自己这月工资能涨,谁曾想制度又改了。
过渡追求系统平衡。学校一般是由市场部、教学部、服务部、品控部等几大部门构成,它们彼此之间需要一个动态的平衡。但一层管理者过分看重平衡,在奖励政策、人员提升、部门权限、业绩考核一味强调“一碗水端平”最后优者不奖,所有部门都吃大锅饭。就像追求男女平等一样,真正搞平等之后,男女就不平等了。
完美主义群众化。完美主义不是坏事,但不能将其扩大化。如果有了太多的挑剔,太多的责备会给整个学校带来无尽的烦恼。
没有预见性,不储备师资。暑假过后教师流动比较大,如果没有储备好足够的师资,暑假开设的班级没人去带,所以有一个老师带五六个班的情况,超重荷的教学压力,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有的老师不够,就合班,由于教学进度的不统一,再加上老师们教学方法的不同,造成了大量学生对教学的不适应,以至于最后流失。
会议综合症。有事开会无事开会,大事开会小事也开会,仿佛只有通过会议校长和老师们才能沟通,学校的控制才能实现,校长的意志才能贯彻。然而过多无效的会议,引起老师们的反感。更有甚者一开会就批斗,气氛相当压抑。问题没有解决多少,心里倒失落很多。
加班培训。打着培训的名号,进行大脑的洗礼,什么细节决定成败啊,什么没有任何借口啊,等等有的加班到凌晨,不知道这样到底能不能培养起自己的学校文化。但我知道,第二天都哈气连天,无精打采。充分利用好上班时间就足以了。上班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培训,可以画龙点睛,而下班之后的培训无疑就是画蛇添足。
外行管死内行。有些学校校长对教学不太精通,但各种重要决策还是自拿主意。决策一定,嘴巴一动,又有多少老师通过别的方式弥补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英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像《新概念》和一些口语教材完全可以一个老师来教,这样一个老师可以在两种教材中穿插进行,安排两个老师不但不会体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由于两个授课老师教学思路的不同,让孩子们“走火入魔”。
管而不理。管是控制,理是训练;管是压力,理是疏导;管是条条框框中规中矩,理是苦口婆心指引成长。管需要领导才能,理需要专业知识,行业洞察力。
画饼充饥。学校领导今天说我们合并什么什么学校,明天又说我们要要全国加盟。可惜随着学校的发展,兜里的任人民币依然没有增多,老师们已知道,画的饼再大,再好,即使最后变成了真的馅饼,也没有自己的份。投入激昂的精神并不能换来物质的富足。
教师激励加分化。补课加分、提个好的建议加分、和家长沟通加分、招到学生加分……。鼓励老师们积极工作无可厚非,但最后容易让老师们养成一种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分,甚至有时明明是自己份内的事。
创业情结挥之不去。有一个学生五六百人的外语学校,一个在读学生,请假请到校长那里。校长还要去告诉任课老师。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参与,难怪一天到晚疲惫不堪。老是用创业者的心态来运营学校,学校发展十分缓慢,老师们还会觉得校长对自己是那么的不信任。
强于演说弱于倾听。由于自己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管理者们很习惯的发表自己的主张,不太注意倾听一线老师的建议。所以有时演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却嗤之以鼻。
一味模仿竞争对手。永远没有创新,永远跟随。对手研发出资料,马上费尽脑汁通过手段搞到手,不管资料如何,照本宣科。对手引入某种教材,自己也紧跟着马上复制,不管师资是否到位。一味的模仿竞争对手,很容易让对方搅乱阵脚,最后连根据地也失掉自己了。
优柔寡断。对待下属有争议的事情左右摇摆,不知道该听谁的,结果被员工认为“和蔼可欺”威信荡然无存。
假面认同。决策之前,领导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让大家畅所欲言,结果凡是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全部否定。久而久之,老师们都明白只不过走过场。决策的实施就必然存在着很多的隐患。
第三篇:校长要做校长的事
校长要做校长的事
(2007-07-13 16:55:07)
转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正因为校长工作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应努力研究怎样当好校长,明确校长应做什么事。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正如有些校长说的:“只要你肯做,一年到头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做校长的,每天一睁开眼,想的就是学校的事,梦里梦的,还是学校的事。”事实也是如此,校长,尤其是中小学校长是最忙的,他们的工作是最艰苦的。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同样是校长,大家都很忙,但有的学校的工作做得头头是道,工作很出色,校长也做得很洒脱。而有些学校的校长,尽管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但学校起色不大。还有一些这样的学校:同样一所学校,前后的校长不同,学校的面貌就不同。一些长期是老大难的学校,换了校长后,一年时间学校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是:校长应该抓什么?怎样抓?我认为:“校长要做校长的事。”所谓“校长要做校长的事”,它不是象人们常说的那样,只抓大事,不抓小事,也不是大小事情样样亲自抓。就是校长要摆脱具体行政事务的纠缠,实行“超脱”,把精力放在学校的方针大政上,把握办校的方向、制定规划、建立规范、组织学习、培养骨干,加强薄弱环节、统筹全局的工作上。这里面,既有大事,如大至方向问题,小至一些人们往往不十分注意或重视不够,不抓又不行的“薄弱环节”,如艺术教育、自然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总之,校长不包揽全面、包办代替、包打天下,要使行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能放手工作,创造性地开拓工作新局面,从而形成“群英会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局面。
校长要做的事,主要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好。”“要使领导班子一不软,二不懒,三不散,说了话大家都能听,都能指挥得动,都能领导起来。”
校长负责制,但并不是校长要大家做什么,大家就做什么,而是注意充分发挥整个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因而他们特别注重领导班子的建设。首先,是重视领导班子成员的组成。他们对成员的聘任,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领导班子都是群众信任的,无论思想、业务还是工作情况等方面都是过得硬的。其次,注意班子的结构合理。第一,人员组合合理。第二,专业结构组合合理。有善长于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有善长于教学管理的,有善长于总务后勤工作的,有善长于文科教学的,也有善长于数学、英语教学的,他们不但懂得专业技术,还懂管理科学的知识。第三,年龄结构合理。不同年龄的人是有不同的经验、智力和心理状态,可起到扬长避短、优劣互补、协调前进的作用,而且整个班子是年富力强,富有朝气的。第四,个性素质结构的组合合理。他们当中有的比较稳重;有的活泼好动,感情丰富;有的较为外露;有的善于思考,偏于内向;有的勤于埋头苦干;有人喜欢文娱、体育,科技活动等等。不同个性素质的人组合起来的领导班子可以互补。
二、是定目标,抓规划
有明确的规划、目标,是办好学校的首要条件。任何一间学校的校长都应有一个本单位的发展蓝图,对如何办好学校应有一个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提高管理效能。校长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住这个重要问题,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学校的长远和近期的发展规划。着眼于探索以提高人才素质为目标的小学未来教育模式的构建,努力把该校办成自觉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学校。当该校基本按时完成,达到他们学校所制定的规划、目标,这样,教师们看到了学校的前景,看见学校每年都在变,就会更加热爱这所学校,并努力把学校办好。
三、按章治校,依规治教
校长能敏锐地意识到,按章治校,依规治教是实行科学办学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矛盾,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有关法则、条例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制定的法规和制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校内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工作,使全校师生有共同遵守的规范,以此体现管理的总体性、科学性和方向性。认为要按章治校就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管理目标系统化制度化。他们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如下制度:教师工作评估标准系列、教师岗位责任制系列;师德规范建设系列;校风建设规章制度系列;五育管理工作要求系列;教师素质要求系列;环境规范管理要求系列;奖惩评比办法系列。他们建立了六种责任制:行政领导责任制;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责任制;班主任、辅导员责任制;后勤工作责任制;值日教师责任制;专任教师责任制。
在制定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中,校长要做的,就是要确立按章治校、依规治教的指导思想,使大家认识到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或落后状态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目标管理的规章制度。因此,要不断查找和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分析工作停滞不前原因,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制度管理的轨道上,以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当然,有了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领导的责任还体现在要严格管理,认真落实。校长首先是十分注意狠抓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性的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制度的重要和必要,能在思想上承认、接受这些制度,并自觉自愿地去遵守和维护这些制度。其次是反复宣传,造成舆论。立足于坚持经常执行,形成习惯。再次是严格要求,督促检查,树立“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威,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和贯彻。
四、抓教师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形成一支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校长所做的,是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和事业有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提供设施良好的办公室,办“教师培训中心”,为教师设专题讲座,下班听课,上示范课,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和撰写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的经验,使教师感到有所作为,并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工作积极性,这样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更强了。
五、抓校风建设
校风,是由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构成的。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佛山九小邓校长把抓校风建设作为成功治校的一项带根本性的基本建设。他们制定了“文明、勤奋、健美、进取”的校风目标,确立了“唯严、唯勤、唯本、唯实”的校训。在领导作风方面,他们要求领导班子的成员努力钻研业务,亲临教学第一线,带头搞好教育工作,按教育规律办事;注意感情投资,如关心教职工生活,为教师多办实事;在荣誉面前,让群众多得,对教师的进步如数家珍,对教师的缺点如疾在身。他们尤其重视领导的表率感染。如提倡领导成员工作量超标准,职务补贴低标准,遵守校纪严要求,自尊自爱见行动等等。在教风方面,要求对学生全面负责、教书育人、钻研业务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形成不断改革教法的风气。他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学雷锋、讲奉献”评比活动,形成了赛教风、讲师德、比奉献的催人向上的氛围。在学风方面,他们要求学生认真、踏实、勤奋、刻苦,注意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检查,积极开展了以培养校风为核心的达标创优活动和四项评比(评文明班、文明走廊、标兵班、卫生红旗班)活动以及其它一系列活动,全校形成了赛班风、赛级风的奋发向上的风气。邓校长十分注意形成学校良好的办学传统,并把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良好校风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
六、抓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建设
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学校,担负着培养开创新世纪人才的重担。因此,校长要把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富于现代气息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作为一个管理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校舍、校园,改善教学设备。
七、努力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
校长担负着领导管理学校的重任。他的素质如何,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极大。因此,校长要注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深化改革对校长提出的要求。校长就十分注意提高自己的几方面的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首先,注意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以保证学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二,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就是时刻明确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保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全面实现学校的培养任务。第三,树立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与崇高的精神境界:如大公无私、先人后己、胸怀坦荡、廉洁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规范、举止大方、仪表整洁、态度和蔼等等。校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是能否胜任校长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能否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之一。2.科学文化业务素质。校长首先应具有较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除能胜任一两门学科教学外,对各学科的知识应努力学习、了解。如邓校长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专家,不但自己教学十分出色,而且能经常培训、辅导其他教师。其次要具有教育科学的知识,如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校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根据学校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开展领导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3.开展各项工作活动的能力。作为一个校长,要在学校领导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努力具备多种能力。
(1)计划决策能力。这是指提出计划、方案、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校长要能够制定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实现当前目标的学期工作计划,并要求校长和其它行政领导相应制定出各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围绕规划和计划,还要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而决策能力则要求学校的领导要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2)组织、指挥能力。它包括:审识能力。如邓泽棠校长对其学校的每一个教师的长处、短处、工作能力、个性特长、人际关系等了如指掌,因而,谁做什么工作,安排在哪个岗位最合适,都能很好地把握,扬其所长,帮其所短,做到知人善任。协调沟通能力,组织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和科学安排工作、实施工作的能力,等等。
校长说得好:“做校长就一定要做现代化的校长,不做现代化校长,就会被时代淘汰。而要做现代化的校长,第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懂得现代教育方法,懂得现代教育管理,营造现代教育环境。第二,要有良好的校长素质,才能做众望所归的校长。
第四篇:真正关心文化人[范文]
真正关心文化人
江西作家郑伯权,在吴官正同志任武汉市市长时即关注和采访过吴官正,以后保持着几十年的交往。吴官正曾几次亲笔给郑伯权回信,称其为“伯权兄”,表现出对文化人的尊重。一讲到与官正同志的交往,郑伯权就十分感动,自称为中南海高官的“江湖”朋友。6月7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闲来笔潭》读书交流会上,郑伯权动情回忆了吴官正同志的二三往事:
包子的故事
在《闲来笔潭》一书中,吴官正同志有两篇记述自己母亲的文章,一篇叫《难忘那夜的秋雨》,一篇叫《清明忆母亲》,令无数人感动。郑伯权说,我在2012年《中国作家》杂志上,以“布雨”(“布衣”谐音)为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远在江湖忆旧踪》,其中有一个“包子的故事”,记述了官正同志小时候的一件往事:有一次,小官正和母亲一起到县城买菜,母亲买了个刚出笼的肉包子给儿子小官正吃,可他怎么也舍不得吃,要让给可怜的母亲。母子就这样推来让去,走了二十里地,回到家来,这个包子还是原封不动„„当我写这段穷人家母慈子孝的故事时,已禁不住泪随笔落,湿透了稿纸。古语云: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正是这种母慈子孝,铸就了官正同志忠于信仰、忠于人民大众的崇高品格。
“文脉乃国脉所系,这个脉不能断”
“吴官正同志曾对我说,文脉乃国脉所系,这个脉不能断。文脉断了,中华民族就没有了凝聚力,就会变成一盘散沙。”郑伯权回忆说,“官正同志重文兴教,在江西主政期间,组建了南昌大学,新建了图书馆和博物馆,扩建了艺术剧院,特别是重修了滕王阁。”
郑伯权还讲了一段关于重修滕王阁的往事。“‘文革’一结束,重修滕王阁的呼声很高,当时省委省政府顺应民意,组织专家勘探选址,成立了重修滕王阁筹备处,立碑奠基;但因财政困难资金无处筹措,拖了几年未正式动工。吴官正同志到江西当省长后,多方腾挪,不久便拨了数百万启动资金,滕王阁便很快竣工对外开放,重现了‘滕阁秋风’的秀美景色。现在,滕王阁旅游门票收入一年亦达三千余万。”他说。
真正关心文化人
“吴官正同志对知识分子十分关心、十分尊重,旧时说的‘礼贤下士’用在党的这位高官上一点也不为过。”郑伯权说,“有一年,南昌市举办滕王阁笔会,邀请了全国著名作家参加。吴省长得知后,立即前往江西宾馆,想看望与会作家。其时与会代表还在从庐山回来的路上,吴省长坚持要在大厅恭候。会见后还陪同客人共进午餐,并不停向同桌的作家夹菜,尽显君子之风。”
吴官正同志对财政经费千方百计省钱,但在文化建设用钱方面,他从来没有打过省的主意。郑伯权回忆称,《闲来笔潭》中曾写到有一次他下基层,对一位伸手要钱的地方干部说:我是当省长的,省长就是要懂得怎么省钱,要不下来个出纳不就是啦!有一年,他把政府办公楼装空调的钱省下来,用来支持建设南昌大学。
“还有一次,官正同志对我说:‘你们文联有一位参加过胡耀邦陵园设计的艺术家曾向我提过,文联要成立一个城市雕塑办公室,想向省政府要点经费;但谈过有两个月了,也不见打报告来。现在趁我手头还有点省长基金,你回去向头头说,赶快打报告来。’结果,在报告上批了30万。省文联还想建个滕王阁文学社,定期聘请一些脱产作家。他知道后,还在北京开会就急着打电话给省里留守的一位副省长。会还没开完,360万元就到了文联的账上。”郑伯权说。
第五篇: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某某某某校办学工作侧记
在某某市洙河景区北京路与苏州路交汇处,有一座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逾1.6亿元的现代花园式学校-某某某某校。一幢幢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壮丽宏伟,气度非凡;一处处假山、水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一个个名人雕塑、文化长廊古色古香,庄重典雅;行走于校园任何一个地方,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育人圣地:鲜花簇簇,绿草茵茵;微风习习,书声琅琅。
多年来,某某校的干部教师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用热血和汗水,用智慧和毅力,不懈追求,默默奉献,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用育人的彩笔,在教育事业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重管理,追求至善
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之舵,事关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在制度建设层面上,学校秉承“以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到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到国内优质高校学习;保障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入自己梦想的高等院校,使全体学生都能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把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的办学理念,围绕创办“全国知名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修订了学校章程,完善了系列规章制度,学校发展驶入规范办学的快车道。在组织建设层面上,以集体创优为先导,加强了教育、教学和服务团队建设,责任清晰,动力强劲。同时,以优化学校治理结构为抓手,建立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等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构,健全了学校党组织和教代会保障监督机制。执行与监督相辅相成,执行得力,反馈及时。在人文关怀层面上,学校积极为广大师生搭建文体活动平台,在全体师生中积极推行每日“幸福一节课”和“缤纷大课间”活动,让教师在繁忙工作之余,舒缓身心,陶冶情操;让学生紧张学习之后,张扬个性,发展爱好。与此同时,学校党组织和教代会,认真组织调查问卷,密切走访困难职工,为广大教职工排忧解难,彻底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心无旁骛,安心工作。
二、重教学,精工细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之本,事关学校发展的质量与成败。常规教学严密组织,扎实推进,良好教学秩序蔚然成风。集体备课:采取1+1的集备模式。一节组内听课,另一节评课,并在听评课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在课堂教学、导学案编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示范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出示一节示范课,示范课由包组领导和备课组长组织,全体组员参与,按照学校高效课堂评价表进行评价赋分,并在组内评课时公布上课教师的得分。听评课: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听课笔记要有较为详细的听评课记录。级部学部领导每周至少要推门听课两节,在级部管理层会议上交流一周听课情况,了解学情,把握教情,落实生本愉悦课堂效果。自习课:不分学科,严禁讲课;教师主要通过导学案对学生预习、复习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指导。学生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突出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和批改的统一性,力求全批全改;批改记录,内容全面,注重实效。教学检测:严控数量,严禁以考代练;学段学分测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精心组织,严格纪 律,杜绝一切作弊行为。
高效愉悦课堂风生水起,教改实践探索如火如荼。一是改革课堂教学,借鉴“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二是积极推进微课制作。鼓励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增加课堂魅力,扩充课堂容量,提高上课效率。三是开放课堂。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密切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教师团队建设逐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日见成效。一是认真打造名师工程工作,按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牌教师的体制培养顺序,已初步形成适合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通过以师带徒、青年班主任培训、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等比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精细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大幅攀升,高考成绩连续八年实现突破,每年都有一大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全市高考中脱颖而出:2013年庄永文以704分获某某市理科裸分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耿晓云以670分获某某市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2014年某某理科前三名和文科第二名都在北校,其中栾振庭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三、重教育,立德树人
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之首,事关学校发展的关键与全局。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工作核心,拓宽多条渠道,开展多种活动,教育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育机制建设日臻完善,班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班主任会议、主题班会、德育科研、网络研讨等活动交互举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得以分享,班主任工作能力和班级管理工作针对性日益 增强。主题教育形式多样,层次分明。一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模式;二是落实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施三条保障措施,即“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负责的导师)、“两渗透”(把做人教育渗透到活动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三结合”(即家庭、学校、社会)。三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开展缤纷大课间系列实践活动。并根据安全工作要求,认真组织特殊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注重科学防范,确保校园安全。一是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为主线,通过实地演练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维护了校园正常的教育秩序。二是严把 “日常五关”(教育、课堂、晚睡、校门、检查),最大限度消除了安全隐患。完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开展了社区共建等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二是加强了学校与家庭联系。邀请家长参与班、年级、学校教育管理,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影响,拓展了社会教育空间。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活动,助推学校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一条人文特色之路,并逐渐为家长和社会所认可。
四、重文化,彰显特色
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之魂,事关学校发展的精神与动力。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注重文化引领。倡导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倡导教师热爱工作、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创造性工作;倡导学生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敢立壮志,誓夺第一的精神。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实践体验。以艺术节、运动会、缤纷大课间、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为抓手,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增长才干。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注重环境熏陶。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大张旗鼓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挖掘设计。一是集思广益,以部分科学家和校风、学风为主要内容,对楼宇、道路进行了命名;二是对校内假山、水系、花草、树木进行刻字标识、挂牌介绍;三是精心设计,分年级、分板块、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走廊文化建设。真正体现了一花一草都会说话,一墙一壁都能育人的作用。
建校八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某某市现代化学校”、“某某市文明标兵单位”、“某某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某某市平安和谐校园”、“某某市书香校园”、“某某市A级食堂”、“某某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150余项荣誉称号。
有一种力量很强大,它叫传承;有一种力量更强大,它叫创新。某某某某校在人本和谐教育思想统领下,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让成功落在校园、落在课堂、落在文化、落在每一位师生心间,创建起师生优质成长的生命场,正在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并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办学之路。目前,某某某某校已正式更名为某某市实验学校,虽然学校名称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精神,学校将众志成城,务实进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崭新的特质和品牌崛起于某某教育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