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文档
1、政治理论常识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法律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3、职业常识
人民警察机关及警察的种类、人民警察的性质和任务、人民警察的职权、职责、义务、警务保障、警衔管理、警用装备的管制、执法监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录用、考核、奖励、纪律、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辞职、退休等有关规定、党的纪律处分。
4、业务常识我国监狱管理体制、监狱工作的方针、基本政策、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和内容、罪犯教育基本原则、方法。
5、技能常识
监狱公文写作、监狱机关应用文书、监狱工作口语技巧、监狱人民警察身体素质的基本内容、监狱人民警察的体能要求。
解读:大纲中对《监狱基础知识》部分测查内容的规定中,对其中的政治理论常识部分,考生不仅需要了解具体概念和内容,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看法,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内在的各种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所有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有将其串联起来的能力,例如每个具体问题都会有不同的哲学解释,每个哲学解释有可以对应许多具体问题,考生可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多练习,多看辅导教材和模拟卷中的习题解析,了解正确的阶梯思路和适合的措辞用语,以达到考试要求。
大纲对法律常识部分的规定中,其考察范围除了宪法、民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外,还包括了与考生报考职位息息相关的部门法,如监狱法、警察法、国家赔偿法和保守国家秘密法。考试所注重的不仅是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毕竟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只是固定的死知识,只能考察学生的记忆力,更主要的是本次考试还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它不仅要求应试者要能记能背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掌握其主体脉络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职业常识、业务常识和技能常识的考察是对应试者是否胜任所报考职位的具体检验方式,与考生的专业素质关系紧密,考生复习时要认真学习相关专业教材,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部门规章制度有所了解。对监狱公文写作、监狱机关应用文书、监狱工作口语技巧等专业性较强的考点,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多研究相关范文,明确其与普通公文的区别,避免混淆。
第二篇:2014 监狱考试大纲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2014年招录省属监狱系统人民警察学员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一、笔试科目
公共科目为《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
报考人员还需加试《心理测评》。
《申论》为主观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全客观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心理测评》为全客观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
二、笔试方式
笔试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三、笔试内容
(一)《申论》
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文字的能力,其中包括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对有关句子作出正确判断;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对短文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对比较复杂观点或概念的准确理解,根据短文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掌握,对数学运算方法、策略的运用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四、作答要求
(一)《申论》
应试人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专用答题纸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用铅笔作答或在非指定位置内作答的一律无效。答题不得使用涂改液。答题纸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心理测评》
应试人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2014年改革试点工作教育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主要是教育部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二)考试形式
为保证信度和效度,考试采用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以客观题为主的形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含听力),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内容
1、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主要考核考生准确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
语法结构主要测试考生掌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语法结构表中词法(词语辨析、情态动词、短语词组、习惯用语)、句法(简单句,复合句,独立主格,不定式、非谓语、一致性,倒装,强调等)、时态、语态、篇章结构等全部语法知识。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考生阅读并获取信息时,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
3、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即从语篇的角度综合测试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的掌握和对英语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以及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要求考生能运用结构词、实义词、语法结构、句意、逻辑、上下文意识等语言知识,完成短文内的空缺部分,正确理解语篇意义。
4、写作和翻译
写作和翻译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思想的初步能力。要求考生的英语写作应基本达到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
翻译部分主要测试考生英汉互译能力。汉译英要求考生译文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英译汉要求考生理解正确,用词得当,译文达意。
(四)考试选材原则
命题的语料选自大学英语教材和英文原版材料,包括报刊、杂志、书籍、学术期刊等。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2)体裁多样,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文本的理解难度中等,完型填空的难度略低,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超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词汇的范围,用汉语注明词义。
二、考试模块分值分配
考试试卷由四部分构成:
1)词语与语法结构(20%)2)阅读理解(40%)
3)完型填空(15%)4)写作和翻译(25%)
三、答题及计分方法
客观性试题用机器问卷,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作答错处理。多项选择题记分只算答对的题数,答错不扣分。主观性试题按科学的细化标准评分。
四、考试参考书目
主要依据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系列精品教材。
2014年改革试点工作教育入学考试《法律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说明
(一)考试内容要求
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识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
(二)考试科目分值分配
法律基础(笔试)100分,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5%,刑法30%,民法30%,刑事诉讼法15%,民事诉讼法20%。
(三)题型与考核说明
1、试卷的题型一般为四种以上,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等。
2、试卷内容主要考核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重点考核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2、掌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目标和关键。
第二部分刑法知识
1、了解刑法的概念;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刑法的效力范围。
2、了解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理解犯罪构成的概念;掌握犯罪主体的概念和条件;掌握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理解犯罪客体;理解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等犯罪客观条件。
3、掌握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条件。
4、掌握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概念、条件和刑事责任。
5、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
6、了解刑罚的概念;掌握刑罚的种类;掌握累犯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自首的概念、种类和成立条件;理解数罪并罚的概念和一般方法;掌握缓刑、减刑与假释的概念及适用条件;了解追诉时效的规定。
7、重点掌握刑法分则中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组织领导恐怖组织活动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信用卡诈骗罪;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强奸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伪证罪;诬告陷害罪;包庇罪;强迫劳动罪;强迫交易罪;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玩忽职守罪等常见罪名的特征。第三部分 民法知识
1、了解民法的概念;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2、掌握自然人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法人的有关法律规定。
3、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和有效条件;理解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了解代理终止的原因、无效代理及其法律后果。
4、理解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内容和取得和丧失;了解财产所有权的种类;掌握共有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权。
5、理解债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掌握合同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理解要约与承诺;了解合同担保、合同履行以及合同的转让、变更、解除和终止。
6、了解财产继承概念;理解财产继承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掌握继承权的取得和
丧失;理解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的概念和相关规定;掌握遗产的范围和分配原则及其处理。
7、了解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8、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形式和免责事由;理解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9、了解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理解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掌握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
第四部分刑事诉讼法知识
1、了解刑事诉讼的概念、任务;理解刑事诉讼法法的基本原则;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2、理解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及确定原则;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职能管辖和审判管辖的规定。
3、理解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了解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与运用证据的原则。
4、掌握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适用。
5、了解刑事诉讼程序;理解侦查终结、不起诉、上诉不加刑、死刑复核等相关规定。第五部分 民事诉讼法知识
1、了解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掌握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2、掌握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地域管辖相关规定;了解移送管辖、管辖权的转移和指定管辖相关规定。
3、掌握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及种类;了解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及种类。
4、掌握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理解证明对象、举证责任、证据保全等民事诉讼证据有关规则。
5、掌握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概念及适用条件;掌握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了解期间、送达的规定。
6、了解民事诉讼程序;掌握撤诉、缺席判决、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的相关规定。
三、考试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高职高专法律类相关教材。
2、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篇:监狱基础知识
第四章
监狱人民警察
第二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和作用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
(一)监狱警察的社会地位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通过的《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范围、任务、宗旨、职权、义务和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1994年12月29日通过的《监狱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范围、权限、义务等作了具体规定。
监狱人民警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法律明确规定“监狱的管理人员市人民警察”,“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在监狱这个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就在于代表国家对罪犯行使刑罚行权,行使特殊的管理职能。
(二)监狱警察的政治地位
经查实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本质决定警察的性质。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共权力构成的物质体现,是国家暴力机构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力量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强制工具。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1、监狱人民警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用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统治,打碎旧的国家级钱,废除反动法制,掌握国家政权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和壮大起来的。
2、监狱人民警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其理论指导,在执行指责中体现着国家意志。
3、监狱人民警察从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的高度出发,惩罚改造罪犯。
(三)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P45(1)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者地位(2)监狱人民警察的管理者地位(3)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者地位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作用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的维护与巩固。监狱人民警察对被判处刑罚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有效改造,实际上发挥着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保障于促进。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执行刑罚发挥实现刑法目的的作用,刑法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因而,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也表现在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
1、在实现特殊预防方面的表现
对于实现特殊预防目的,监狱人民警察通过对罪犯执行刑罚,使罪犯与社会相隔离,不仅切断了犯罪诱因对罪犯的刺激,而且使罪犯失去在社会上继续进行违法犯罪的条件。
2、在实现一般预防方面的表现
对于实现一般预防目的,监狱人民警察通过对已然犯罪的罪犯执行刑罚,警告和震摄了社会上试图违法犯罪的“危险分子”,从而使他们位居法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不再犯罪。
第三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P46
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3、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素质
(一)基础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的任职人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1、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
2、应了解掌握基本的语文、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
4、应通晓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行政法学、劳动法学、伦理学、形式逻辑、普通心理学等社会规范人文科学知识。
(二)专业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执行刑罚工作直接与专业知识相关,除国家的形式法规之外,还包括鉴于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狱政管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行政管理学、罪犯改造教育学等刑事科学知识。
(三)相关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监狱执行刑罚工作,除直接与专业知识相关之外,还涉及诸多相关知识。如中国监狱史与外国鉴于制度、犯罪心理学、政治工作学、社会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领导科学、行为学、美学、公共关系学、电子计算机、演讲与口才等。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的概念
心理素质试纸人在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等非智力性因素作用下,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调控极其承受能力的综合反映。
(二)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1、抑邪匡正的情感
2、矢志不移的信念
3、刚毅坚强的信念
4、沉浮不惊的品格
四、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应该具有的身体方面的健康强健要求。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素质。
(二)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两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强健的身体是从事监狱工作的重要条件,因为监狱工作危险性大,随时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快速投入应急行动之中。如果身体病弱无力,不仅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可能因无力应付突发事件制服罪犯而危及自身,或给自己或给国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很难适应工作所需要的精力充沛的要求。
(三)监狱人民警察身体素质的内容
1、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3、耐力素质
4、柔韧素质
5、灵敏素质
五、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工作中胜任惩罚监管,教育该罪犯任务的履行职务的能力。
(二)监狱人民警察能力素质的内容
1、组织管理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
3、表达能力
4、社交能力
5、防卫能力
6、改革创新能力
第四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条件
1、政治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5)服从组织纪律,志愿献身监狱管理事业,遵纪守法;(6)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名合格监狱人民警察的起码条件和衡量标准。
2、文化条件
监狱人民警察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3、自然条件
(二)不得录用为监狱人民警察的两个条件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程序
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程序主要是反映鉴于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方法和步骤。
1、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原则
根据《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录用监狱人民警察应遵守公开考试原则、严格考核原则、择优录用原则。
2、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
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是指录用监狱人民警察需要采取的方法和经过的步骤。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为:(1)发布招考公告;
(2)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的进行公开考试;(4)对考试合格的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5)使用与培训,对使用合格者转正并定职定级,对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
(一)规范教育培训网络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
1、政治理论教育;
2、法治纪律教育;
3、科学文化教育;
4、基本业务教育;
5、有关技能训练。
(三)教育培训的种类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指对新录用和新分配到监狱系统工作的人员在正事任职上岗全的教育培训,因此也称职前培训。对新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方式有两种:(1)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1-2个月;(2)到基层实习,边工作边培训,实习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
2、晋升培训
对监狱人民警察任职人员的晋升教育培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晋升职务前的教育培训。(2)晋升警衔教育培训。(3)专门业务教育培训。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禁止性行为
(一)《监狱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
1、不得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
2、不得刑讯逼供或者提法、待罪犯
3、不得索要、收受、侵占罪犯极其亲属的财物
4、不得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
5、不得侮辱罪犯的人格
6、不得为谋权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
7、不得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或者物品
8、不得非法奖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
(二)不得有其他违法行为
其他禁止性行为是指《监狱法》规定的以上8种以外的《人民警察法》、《监狱人民警察行为规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严禁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的行为,主要包括一下内容:1、2、3、4、5、6、7、8、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监狱工作秘密;
不得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提出减刑、假释建议,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予以监外执行;
不得克扣、挪用罪犯的粮食、伙食费及其他财物; 不得与罪犯认“老乡”,攀亲结友;
不得在加重接待罪犯亲属,单独接触异性罪犯亲属或单独对罪犯的亲属进行家访; 不得自己经商办企业或者利用职权为亲友经商提供方便; 不得扇子接待外来人员参观访问最烦的劳动、生活、学习现场;
9、不得违反人民警察的着装规定和要求,损坏人民警察的形象等。
四、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与奖惩
(一)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
1、考核的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2)民主公开原则;
2、考核的内容
考核的内容失之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考核的事项。考核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国家法规中的表现和工作实绩。
3、考核的方法
(1)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2)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3)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
4、考核的等次: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定期考核分为4个等次,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二)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奖励
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奖励是职监狱按照有关的法规、政策和规定,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以及其他突出事迹的监狱人民警察给予奖赏和鼓励。对监狱人民警察实行奖励,是随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鼓励先进、促进监狱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重要保证。讲理的项目分为个人奖和集体奖,其中个人奖的等级分为一级英模、二级英模,记一、二、三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和嘉奖,集体奖分为记集体一、二、三等功和嘉奖。凡受奖的,除发给荣誉证书外,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惩处
1、惩处的条件:根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应受惩处的条件有两种情形:有违纪行为;有违法行为。
2、惩处的种类
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6种。撤职处分,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收到除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收到除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两年内由原处理机关解除处分。但是,接触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接触行政处分。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级别或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处分的影响。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之监狱基础知识
监狱的概念:监狱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
监狱的特征:阶级性、惩罚性、封闭性
监狱的性质:⑴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⑵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 监狱的任务:⑴执行刑罚
⑵惩罚和改造罪犯
⑶预防和减少犯罪 监狱的管理体制的概念:监狱的管理体制是指在监狱工作中实行的关于监狱的管理组织层级及其管理权限划分和监狱机构设置的组织管理制度。
监狱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监狱的管理机关: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监狱管理局
监狱管理分局 监狱的分类:
⑴重刑犯监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
⑵中刑犯监狱——5~10年有期徒刑
⑶轻刑犯监狱——5年以下有期徒刑
⑷女子监狱
⑸短刑犯监狱
⑹未成年犯管教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以教育改造为主,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实行9年义务教育
监狱的内部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监狱长负责制 内部管理的特征:
⑴我国监狱实行的是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⑵监狱管理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体制
⑶坚持当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监狱实行党委领导制度 监狱的组织机构:设监狱长一人,副监狱长若干人
工作机构:刑罚执行科、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科、政治处、财务科、狱内侦查科 监狱工作方针的概念:监狱工作方针是国家为监狱刑罚执行、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确定的指引监狱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总体性规定
监狱工作方针的涵义:㈠监狱工作方针是由党和国家所确定的监狱工作的总方向和指导原则
㈡监狱工作方针的精神贯穿于监狱工作实践和监狱法律规范之中
㈢监狱工作方针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 监狱工作方针的演变:
㈠“三个为了”的方针: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
㈡“两个结合”的方针:劳动改造机关对于一切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所施行的劳动改造,应当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㈢“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把大多数罪犯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是监狱首要的、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在完成罪犯改造政治任务的同时,通过组织罪犯生产劳动,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是第二位的,是为改造罪犯的政治任务服务的。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
㈠“以改造人为宗旨”是监狱工作的总体要求。监狱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惩罚和改造罪犯。惩罚罪犯的社会价值基础是公正,改造罪犯的社会价值基础是功利。
㈡“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是我国监狱实现监狱工作宗旨的根本途径。其基本要求:监狱依法对罪犯实施以思想转变为目的,包括管理、劳动、教育等各种手段在内的有系统的改变犯罪思想、矫正犯罪恶习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惩罚的前提下进行,其目的是将罪犯转变成为守法公民。对二者相结合的要求:在监狱的刑罚执行活动中,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二者同时并举,努力把握好二者的结合点。监狱工作的原则:㈠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㈢人道主义的原则
㈣社会协助的原则
㈤个别化的原则
惩罚与改造想结合原则的要求: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就是使监狱的两项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罪犯依法惩罚、严格监管,这项工作做得越好,监狱的监管秩序越稳定,对罪犯接受改造就越
有利。否则,如果罪犯感受不到刑罚的威严,监管改造秩序混乱,对罪犯的改造也难于进行。对罪犯依法进行思想改造,促进其认罪悔罪、痛改前非,早日实现向守法公民的转化,则促进惩罚管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二者的结合越密切,对监狱工作的发展越有利。在监狱工作中,偏废任何一方或者两项工作没有有机结合,都会给监狱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原则的要求:㈠发挥教育的先导和知识的启迪作用
㈡重视劳动的实践检验
㈢二者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人道主义原则的要求:㈠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㈡要把罪犯当公民看待
㈢要为罪犯创造一个改恶从善、悔过自新、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氛围。
社会协助原则的要求:㈠以监狱为主
㈡监狱应当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 监狱工作个别化原则的基本精神:针对改造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管理、教育。贯彻监狱工作原则应注意的问题:㈠不能用原则代替法律
㈡能用感情代替原则
㈢在监狱工作中,以监狱工作的个别化原则为武器,做好罪犯改造工作,充分发挥监狱工作的个别化原则在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监狱人民警察是指从事监狱管理、执行刑罚、改造犯罪工作的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的特征:㈠功能特殊性
㈡角色多重性
㈢任务艰巨性
㈣环境特定性 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
㈠ 狱人民警察在国家中的地位。监狱警察是国家公共权力构成的物质体现,是国家暴力机构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力量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强制工具。
㈡ 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地位。监狱的管理人员是人民警察,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在监狱这个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就在于代表国家对罪犯行使刑罚执行权,行使特殊的管理职能。
㈢ 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管改造罪犯工作中处于执法者、管理者、教育者的地位。监狱人民警察的作用:
㈠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的维护与巩固。
㈡社会作用,只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保障与促进。
㈢法律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执行刑罚发挥实现刑罚目的的作用。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
㈠政治素质 ㈡知识素质 ㈢心理素质 ㈣身体素质 ㈤能力素质 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的内容:
㈠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素质包括的内容:
㈠基础知识 ㈡专业知识 ㈢相关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的内容:
㈠抑邪匡正的情感 ㈡矢志不移的信念 ㈢刚毅坚强的意志 ㈣沉浮不惊的品格 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的内容:
㈠力量素质
㈡速度素质
㈢耐力素质
㈣柔韧素质
㈤灵敏素质
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的内容:
㈠组织管理能力
㈡分析判断能力
㈢表达能力
㈣社交能力
㈤防卫能力
㈥改革创新能力 监狱人民警察禁止性行为的内容:
㈠不得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
㈡不得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
㈢不得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
㈣不得侮辱罪犯的人格
㈤不得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
㈥不得为谋取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
㈦不得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或物品
㈧不得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务交予他人行使
㈨不得有其他违法行为 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制度:
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是监狱根据管理权限按照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和评价。
㈠考核的原则:⑴客观公正原则
⑵民主公开原则
㈡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察在执行国家法规中的表现和工作实绩。
㈢考核的方法: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㈣考核的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㈤考核的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录用人民警察的原则:
公开考试原则
严格考核原则
择优录取原则 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
政治条件
文化条件
自然条件 监狱人民警察教育培训的种类:
岗前培训
晋升培训
专门业务教育培训
罪犯的概念:监狱学意义上的罪犯,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而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并在监狱内接受惩罚和改造的犯人。罪犯的特征:
㈠罪犯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
㈡罪犯被判处的刑罚限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㈢罪犯在监狱内服刑并接受改造。
㈣罪犯是监狱行刑法律关系的主体。我国罪犯的法律地位:是指罪犯作为监狱行刑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服刑期间依法应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㈠罪犯是人
㈡罪犯是公民
㈢罪犯是犯了罪的公民
罪犯的权利义务:
㈠罪犯权利和义务的特定性
㈡罪犯权利的不完整性
㈢罪犯义务的刑事强制性
㈣罪犯权利和义务的可变性 我国罪犯享有的基本权利:
㈠生命权和健康权
㈡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权
㈢财产权和继承权
㈣婚姻家庭权利
㈤政治权利
㈥宗教信仰自由权
㈦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㈧申诉、控告、检举及诉讼相关权利
㈨其他权利
我国罪犯权利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㈠物质保障
㈡制度保障
㈢组织保障
㈣司法保障
㈤监督保障 我国罪犯应履行的义务:
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义务
㈡遵守监规纪律的义务
㈢服从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的义务 ㈣有劳动能力的罪犯,有参加劳动的义务
㈤接受思想、文化和技术教育的义务 ㈥爱护国家财产,保护公共设施的义务 ㈦维护正常改造程序,自觉接受改造义务 ㈧检举违法犯罪活动的义务 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罪犯构成的概念
罪犯构成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罪犯整体内部各种犯罪类型及其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罪犯构成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
㈠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为第一个时期
㈡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为第二个时期
㈢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第三个时期 押犯“三多三少”的内容:
㈠普通刑事犯多,反革命犯少
㈡罪犯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的多,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少
㈢青少年犯多,中老年犯少 明确罪犯法律地位的意义:
㈠明确罪犯的法律地位,是监狱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㈡明确罪犯的法律地位,是正确执行刑罚、有效改造罪犯的前提。
㈢明确罪犯的法律地位,有利于保障罪犯权利。刑罚执行的概念:
刑罚执行是指监狱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的程序性内容,包括收监、减刑、假释、对罪犯服刑期间又犯罪的处理、暂予监外执行、释放等。
刑罚执行的原则:㈠依法执行原则
㈡服从于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原则
㈢刑罚执行个别化原则 收监的概念:收监是指监狱依法收押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一种刑罚执行活动。
收监的条件:㈠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㈡人民法院的判决书㈢执行通知书㈣结案登记表
身体条件: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的及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暂不收监 收监的程序:⑴审查法律文书 ⑵身体检查 ⑶人身与物品检查 ⑷入监登记 ⑸通知家属
申诉的概念: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有错误而向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监狱保护罪犯申诉权的措施:
㈠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如果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㈡对罪犯的申诉材料,监狱应及时转递,不得扣压
㈢监狱设立犯人申诉箱,接受犯人申诉材料,申诉箱由专人开箱处理
㈣对罪犯申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罪犯申诉一律为不认罪服法 监狱对罪犯控告、检举的处理要求:
㈠控告:⑴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⑵罪犯的控告材料,监狱应当及时转递,不得扣压
⑶对罪犯提出的控告材料,监狱应当及时处理或者转送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处理
⑷监狱设立检举、控告箱,接受罪犯的检举、控告材料,检举]控告箱由专人开箱处理
㈡检举:根据监狱法的规定,对罪犯提出的检举材料,监狱应当及时处理或者转送公安机关或者人民
检察院处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监狱。
暂予监外执行的概念: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其符合法定情形,有关机关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执行制度。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㈠对象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的罪犯,不含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犯 ㈡实体条件:⑴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⑵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⑶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减刑的概念: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依法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刑罚执行制度。
减刑的种类:可以减刑、应当减刑
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犯减刑的条件和程序: ㈠条件:⑴可以减刑——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⑵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
㈡程序:⑴减刑的提请:集体评议/专职部门审查/提请减刑假释委员会评审/公示/审议评定/提请/特殊审核
⑵提请减刑的通报
⑶减刑的审理
⑷减刑的司法监督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条件和程序:
实质条件: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罪犯可以被减为15
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程序:监狱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在罪犯缓刑期满之后及时提出建议,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概念:假释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罪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假释的条件和程序:
适用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在狱内服刑的罪犯
时间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
执行十年以上可以适用假释
行为条件: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
程序:⑴关于假释的提请:集体评议、专职部门审查、提请减刑假释委员会评审、公示、审议决定、提请、特殊审核
⑵关于假释的通报
⑶关于假释的审理
⑷关于假释的司法监督 刑罚执行的社会监督的要求:
逐步减少对新闻媒体采访范围的限制,推行狱务公开制度,将罪犯权利、减刑条件与程序、假释的条件
与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与程序等公之于众,让包括罪犯、罪犯亲友在内的人群了解刑罚执行中的
监狱的权限及运作、罪犯的权利等,主动将自己纳入社会监督的范围。处理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原则和程序:
原则: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罪犯在服刑期间,不但不悔改,反而继续违法犯罪,这说明罪犯的恶习很深,人身危险性很大,应当受到法律更加严厉的制裁。
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条件,由监狱进行侦查。侦查终结后,写出起诉意见书或者不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如果罪犯所犯新罪是在捕回后被发现的,按对罪犯在狱内犯罪的条件的程序办理,由罪犯服刑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罪犯所犯新罪是在犯罪地被发现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侦查,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程序办理,由罪犯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罪犯被判决后,原则上仍应送回原服刑监狱执行
释放的概念:释放是监狱依照法律规定,解除服刑人的监禁,恢复其人身自由的刑罚执行活动。释放的种类:⑴刑满释放 ⑵裁定释放
⑶特赦 刑满释放的程序:⑴出监教育 ⑵安置准备 ⑶办理释放审批手续⑷发给回家费用并发还监狱保管的物品与现金⑸发放《释放证明书》 刑罚执行检查监督的概念:刑罚执行检查监督是指由检察机关对监狱刑罚执行活动予以监督的一种监督形式。
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
法律依据:⑴宪法依据 ⑵刑事诉讼法依据 ⑶监狱法依据 主要内容:
⑴对监狱收押活动进行监督
⑵对狱政管理、教育改造活动进行监督 ⑶对监狱的暂予监外执行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⑷对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的活动进行监督 ⑸对监狱的释放工作监督
⑹对监狱的狱内侦查活动予以监督 狱政管理的概念: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犯直接实施的有关监管改造和罪犯处遇等方面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
狱政管理的特征:目的性 协调控制性 组织性 教育性 直接性
依法管理原则的含义:是指监狱为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根据法律的授权对罪犯执行刑罚、依法规范监管行为并切实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基本准则。依法管理原则的要求:
⑴不断完善监狱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⑵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做到有发必依 ⑶规范而有序地实施监管,做到执法必严 ⑷严肃法纪,做到违法必究
严格管理原则的含义:是指监狱在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和管理环境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基本准则。
严格管理原则的要求:⑴依法严格,严而有据⑵严而有序,严而不苛⑶严而有度,宽严相济
科学管理原则的含义:是指监狱必须运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努力揭示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客观规律,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技术装备实施管理的基本准则。科学管理原则的要求:
⑴坚持立足于改造,确立科学的出发点 ⑵自觉接受正确理论的指导 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⑷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现代装备
文明管理原则的含义:是指在狱政管理工作中,必须采用文明管理的方式和措施,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建立文明的管理环境,实现管理文明化的基本准则。文明管理原则的要求:
⑴在管理中处处体现对罪犯人格的尊重 ⑵对罪犯实施人道主义待遇
⑶注意对罪犯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 ⑷注重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消化和运用 ⑸建立外面整洁、积极向上的监管改造环境
直接管理原则的含义:是指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依法对服刑改造的罪犯亲自行使监管权力,并亲自对罪犯个人、罪犯组织、活动现场和设施等实施监督和控制的狱政管理的特有准则。直接管理原则的要求:
⑴在监管制度中体现直接管理的要求
⑵实现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活动时空的直接控制 ⑶实现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的直接考核 ⑷选好、用好、管好“事务犯”
分押的含义:分押即分类关押,是指我国监狱对人民法院交付执行的罪犯,在按其性别、年龄的不同由不同的监狱分开收监关押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和改造表现等情况予以分别关押的机制。分管的含义:
分管是指监狱根据不同类型罪犯的特点予以相应的管束,并根据罪犯的入监服刑时间和改造表现,确
定不同的管理等级,给予相应的待遇的制度。分押的层次:
按照罪犯的年龄、性别、刑种、刑期进行分押
按照罪犯的犯罪类型进行分押:财产型罪犯、性罪犯、暴力罪犯、其他类型罪犯 分押的层次:
⑴按照罪犯的年龄、性别、刑种、刑期进行分押
⑵按照罪犯的犯罪类型进行分押:财产型罪犯、性罪犯、暴力罪犯、其他类型罪犯 分类管束的要求: ㈠财产型罪犯:
⑴强化物品管理治贪 ⑵强化行为管束治散 ⑶强化劳动观念治懒 ㈡暴力犯:
⑴严密防范,并加强思想攻势,讲清哥们义气之害,对不良团伙采取组织措施予以拆散,对其他非正式群体强化引导控制,严密防范打架斗殴或者其他暴力行为
⑵自控疏导,缓解、排遣情绪
⑶以静制动,强化自控能力 ㈢性罪犯:
⑴净化环境,规范行为
⑵组织劳动,循序渐进
⑶帮助解决家庭关系等
㈣对其他类型的罪犯,要根据分押后的罪犯整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束 分级处遇的规定:
⑴级别划分:从严、普通、从宽
⑵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罪犯的入监服刑时间和改造表现,结合考虑犯罪性质和恶习程度
⑶内容:看押警戒、活动范围、通信、会见、接受物品、生活待遇、文体活动、奖金、给予离监探亲 ⑷注意的问题:合法、合理、有效 罪犯饮食标准的依据和方法:
依据:⑴罪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本需要
⑵罪犯的劳动工种、时间和劳动强度
⑶社会普通公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方法:⑴货币量标准
⑵热量和营养量标准
⑶实物标准
罪犯被服管理的原则:
⑴御寒护体 ⑵厉行节约 ⑶整齐清洁 ⑷便于识别 监舍的建设要求:坚固、通风、透光、清洁、保暖 罪犯会见亲属和监护人的管理内容: ⑴探视人身份的核实 ⑵会见注意事项的告知 ⑶会见的方式、场所的安排 ⑷会见过程的监督 ⑸探视物品的检查 罪犯通信的规定:
⑴依法允许罪犯与他人通信
⑵依法行使对罪犯收发信件的检查权 ⑶依法行使对罪犯信件的扣留权 ⑷依法保障罪犯发信的有限密封权 罪犯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罪犯认罪服法、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参加学习、参加劳动。
方法:计分考核、记事考核、年终评审 罪犯奖惩的类别: 狱政奖惩:
奖励:表扬、物质奖励、记功、准予离监探亲
处罚:警告、记过、禁闭 刑事奖惩:
奖励:减刑、假释
处罚: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
离监探亲的概念、条件、程序及实施要求:
概念:准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暂时离开监狱探望亲属
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含已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有《监狱法》第57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执行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属于宽管级处遇管;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再危害社会的;探亲对象的常住地在监狱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程序:监区推荐并审查,经狱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监狱长批准。
实施要求:监狱对于被批准离监探亲罪犯,必须开展一次集中教育,并进行个别谈话,明确其离监探亲期间应当遵守的纪律强化其守法意识。罪犯到达探亲地后,必须持《罪犯离监探亲证明》,及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到,主动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特许离监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含义:监狱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在罪犯的家中发生急难之事,确需本人回去处理时,特许其离监回家看望或处理的人道主义措施。
实施要求:对特许离监的罪犯,监狱必须派人民警察押解并予以严密监管。当晚不能返回监狱的,必须羁押于当地监狱或看守所。监狱安全警戒的三道防线:
武装警戒、狱内看守、群众联防 武装警戒的概念:
武装警戒是由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公开的武装形式对监狱实施的外围警戒活动。群众联防的概念:
群众联防又可称为“社区联防”,是指监狱和武装警察部队依靠当地政府与驻地周围的社会单位结成联
防组织,协助监狱监督改造罪犯,防范狱内意外事变,保障监管场所安全的一种安全警戒活动。狱内看守的任务:
⑴夜间负责全监区的罪犯管理工作,如值班、巡逻、查监、查铺、管制灯火,监督罪犯就寝、起床,监督控制罪犯之间的不利交往,严防罪犯私自出入监室,处理罪犯之间发生的问题。⑵白天负责留在监区监室的罪犯管理工作
⑶负责监区大门出入人员的检查验证和登记工作 ⑷管理禁闭室及关押禁闭室的罪犯 安全检查的内容:
外围检查、生活区的检查、劳动场所检查、罪犯人身检查、重点部位检查 武器的使用条件和程序:
条件:判明有暴力犯罪行为紧急情形
非使用武器不能制止 程序:警告 挽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 报告 法律责任 戒具的使用条件: ⑴罪犯有脱逃行为的 ⑵罪犯有使用暴力行为的 ⑶罪犯正在押解途中的
⑷罪犯有其他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的 教育改造的概念:
教育改造是指我国监狱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在押犯强制实施的以转变罪犯思想、矫正犯罪恶习为核心内容,结合文化、技术教育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活动。
因人施教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概念:因人施教原则是根据各个罪犯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基本要求:
⑴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罪犯情况。
⑵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教育。
⑶分别情况,妥善处理。
分类教育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概念:分类教育原则是指依据罪犯不同的犯罪性质和特点,分成若干类型,依据各类罪犯的不同情况,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基本要求:
⑴科学划分罪犯类型,实行分类教育。
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⑶了解和掌握各类罪犯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以理服人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概念:以理服人原则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用说理的方法,对罪犯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基本要求:
⑴坚持摆事实,讲道理。
⑵坚持疏通引导
⑶坚持耐心说服
⑷以情感人,情理结合
循序渐进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概念:循序渐进原则是指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必须根据罪犯思想转变和知识积累的客观规律,统
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逐步提高罪犯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基本要求:
⑴按照教育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⑵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逐步提高 注重实效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概念:注重实效原则是指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应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在注重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强调教育改造的实际效果。基本要求:
⑴教育改造应当紧密联系罪犯的实际情况
制定严密的教育改造罪犯制度,防止教育改造流于形式 入监教育的基本内容:
⑴监狱知识教育
⑵认罪服法教育
⑶行为规范教育
⑷改造前途教育 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认罪悔罪教育
⑵法律常识教育 ⑶公民道德教育
⑷劳动常识教育
⑸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 监区文化建设的概念:是人民警察运用各种手段,在监狱范围内营造有利于罪犯改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监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⑴监区文艺活动 ⑵监区健身活动⑶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习艺评比活动 ⑷辅助教育活动 心理矫治的概念:
心理矫治是指监狱为促进改造目的的实现,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其清楚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增强生活适应性的活动。心理矫治专业人员的条件:
⑴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⑶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出监教育的内容:⑴总结教育
⑵补课教育
⑶适应社会教育 集体教育的主要方式:⑴讲授法 ⑵讨论法
⑶评比法
⑷体验法 课堂教育与辅助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教育是监狱人民警察在课堂上对罪犯进行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它是集体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其特点是参加人数多,影响面大,传递信息迅速,也容易形成认真学习的气氛,便于教育者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观点、立场和要求传递给受教育者。
辅助教育是运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黑板报、墙报、文体活动等对罪犯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可以有效占领罪犯业余教育阵地,寓教于乐,丰富罪犯的精神生活,是调节罪犯生活情趣,活跃改造气氛的必要手段,因此,对于辅助教育决不能忽视,它能够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有效地巩固和深化课堂教育的内容。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狱内教育泛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内对罪犯进行的经常性的教育。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狱内教育是罪犯教育改造的主要形式。狱内教育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集体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课堂教育、心理矫治、监区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是利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及罪犯家属等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
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是专门机关与群众力量相结合原则在教育改造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造工作的一项成功经验。劳动改造的概念:
劳动改造是指监狱以改造人为目的,组织服刑罪犯出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的职能活动。劳动改造的特征:⑴改造性 ⑵强制性 ⑶人道性
劳动改造的作用:⑴转化作用 ⑵矫正作用 ⑶养成作用 ⑷习艺作用 罪犯劳动组织的特点:
⑴罪犯劳动组织与日常管理组织相结合
⑵监狱人民警察直接实施对罪犯各种劳动组织的管理 ⑶罪犯劳动组织内部合理分工与调整 罪犯参加劳动的条件:
㈠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
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罪犯,可以不参加或暂时不参加劳动: ⑴已丧失劳动能力的罪犯,不参加劳动。⑵罪犯在生病期间不参加劳动。
⑶加戴戒具或关押禁闭的罪犯暂时不参加劳动,不允许罪犯戴着手铐、脚镣劳动。安排劳动项目的要求:
监狱要在统筹考虑罪犯的身心状况、本人愿望、监狱生产、监管安全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为罪犯安排适宜的劳动项目。监狱要随时调查,了解罪犯的身体状况,安排与罪犯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劳动。对于有技术特长的罪犯,监狱要尽量创造条件,安排合适的岗位,让罪犯能够在服刑期间继续发挥技术特长。
严禁使用罪犯从事的工种: ⑴严禁使用罪犯行使监管权。
⑵严禁所有罪犯到监外经商,如采购物资、联系生产业务、洽谈生意、签订合同及其他的经商行为。⑶一律不准使用罪犯驾驶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⑷不准使用罪犯管理仓库、变电所等。
⑸不准使用罪犯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人提供劳务,不准使用罪犯充当人民警察办公室的勤杂工、监狱职工食堂的炊事员、职工理发室的理发员等。
第五篇: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㈠ 《综合基础知识》
1、政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
(1)法理学
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
(1)科学前沿问题
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5、公文写作
(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
(2)常用公文写作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
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