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故事,学目标的重要性
读故事,学目标的重要性(2012-05-19 21:25:36)转载▼标签: 山田本一幸岛《吴子》目标管理短尾猴杂谈 分类: 小故事大寓意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 “至少20分钟。”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点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点评: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了一个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我们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六个故事:幸岛短尾猴的故事
位于日本南部宫崎县的幸岛是短尾猴的故乡。日本科学家对幸岛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研究过程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猴子也会清洗红薯。科学家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非人类种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对短尾猴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沙土里种植了一些红薯,走的时候就把这些红薯留下了。后来,猴子发现了红薯,就开始作为食物来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长的,红薯上经常粘着一些沙子,比较磕牙。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发现,把红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会磕牙了,于是他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小猴子,这些猴子也开始用水洗红薯吃,再后来,这些猴子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诉了其他岛上的猴子。于是,一天,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这就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出现。
点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行为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而这种影响可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在目标管理里,领导带头谈目标、定目标、回顾目标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而领导的这种行为可以影响到经理层和员工,使大家逐渐培养一种目标管理行为,最终形成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很难推行,因为它一种思想和组织行为,领导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第七个故事:吴起不败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
吴起是一位军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吴起的一生中毫无败绩,可以说是不败的军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国和楚国成为当时战国的霸主,吴起在作战上号令严明,在寻常的出征途中愿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卒的爱戴,以至于士卒为其战死亦在所不惜。吴起在军制的改革抛弃了当时军事上士卒作战不积极的弊病,使所仕国家的军事强于其他国家,正因此才能抵御强国的入侵,侵占小国的领土。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领导在目标管理中要拉下架子,平等对待部门或团队的每个成员,并提供顾问、教练、保姆服务,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团队的整体业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提到了一个仆人式领导的概念,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仆人式的领导会问员工五个问题:
1、工作进展如何?
2、你在学习什么?
3、你的目标是什么?
4、我能帮你做什么?
5、我作为一个帮助者做得怎么样?
七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目标管理理论,首先,一个人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其次,目标要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第三,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一个人的目标要和组织相关联,第四,目标与计划密不可分,第五,目标要进行分解落实,第六,领导要在目标管理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第七,领导要关注目标的执行情况,为员工提供支持!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欢
阅读(46)┊ 评论(0)┊ 收藏(0)┊转载(1)┊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前一篇:梁凯恩:活着就要创造奇迹后一篇:洛克菲勒名言
第二篇:读《目标》有感
读《目标》一书有感
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目标有多大,决定着人生的舞台有多大。当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时,本以为这就是一本普通的关于励志类的图书,只是冠以管理类的名号而已,但当自己读了这本小说后,便感觉完全不同。他不同于普通的管理类书籍一味的说教模式,而是一本真正的小说,他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有危机,有高潮,有冲突,有矛盾,有悬念,有铺展,有家庭和事业的交织,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同时也妙趣横生。他带你进入了一个以濒临倒闭的制造业工厂的场景,让主人公及他的团队,在钟纳老师的引导下,从一头雾水,到明确目标,发现问题直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让人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深度思考的过程中,让你打破常规,挖掘问题的本质。总之,它给人以太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就像钟纳问罗哥的,对一个制造业的工厂来说,他的目标是什么,主人公罗哥,脑子里会有很多答案,钟纳老师告诉他,只有一个目标,公司的一切行动都围绕此目标进行,其他几个全是参数。公司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利润—— “赢利”。
本书阐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找出阻碍达到目标所有瓶颈,该书的主人公罗哥从最初的彷徨,到通过一个远足的故事,得到启发,发现了问题:一,生产线的有效产能是由瓶颈制约因素决定的。二,在释放瓶颈设备的压力。三,存货是负债而非资产。对于这三个问题,主人公首先分析了他们的生产线,找出瓶
颈就是产品前端积压存货多,在找到瓶颈因素后,就开始提供瓶颈因素的利用率,并将它所需要的前端产品零件用红色和绿色区分。在通过调整瓶颈的设备,使得改善了员工的作息和工作优先顺序,保持让瓶颈设备满工作量24小时工作,提高有效产出。其次,通过增加设备和考察是否有替代品等方法,平衡流量与需求,从而降低了存货。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流程的改进方面,本书简明深入的阐述了关于TOC的制造管理理念,该管理理念在最初接触时,很神秘,但通过该书的诠释,我对该理念有如下两种看法:
1、由于该理论是一套解决约束的流程,则我们可以逻辑地、系统地回答以前改进流程所出现的问题:改进什么?改成什么样子?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当我们在进行流程改进时,遇到阻碍目标发展的瓶颈因素时应理性思考上面三个问题。
2、该TOC理论除了是一套关于制造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外,也是一套日常的管理工具。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把他应用在如何有效的进行沟通、如何双赢地解决冲突、如何进行团队协作等等。有效的改进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相关具体问题。
而通过对该书的学习,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应该:有效的对流程进行控制,优化流程,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力;由于我们工作在一个系统中,所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如何去消除瓶颈现象,并有效的解决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所在;在确定了目标后,应尽全力达成目标,目标不在高,而在于适合当期的发展,而如果我们只是望目止步,把目标高高的挂在眼
前,没有执行,则目标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个梅子,可望不可及,所以制订了目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最重要的则是去思考、去执行、去贯彻,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目标。
对于我们财务人员而言,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内容,应将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目标达成统一,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达到目标。所以,在做每一项决策时候,还要多问自己,这样可以为企业实现目标么?可以推进企业的目标实现么?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企业,也才能成就自己。
财务部2009-12-8
第三篇: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在强调执行力的今天,大家似乎愿意看到忙碌的景象。其实,在忙碌的背后,我们应该认真的想一想,我们在忙什么?为什么忙?真应该忙吗?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原则。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他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忙碌是无效的,这一理论被得到广泛的验证。
忙碌源于我们成为了“急事”的奴隶,整天都在处理没完没了的所谓的急事。绝大部分急事通常是不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所以我们的行动被急事困扰着。
最近,我们对我们公司的招投标工作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在我们参与投标的项目中:
40%的项目,事先未跟踪,没有项目目标,招标时直接参与投标; 35%的项目,简单跟踪,未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客户仅对我们有所了解;
25%的项目,深入跟踪,有项目开发计划,客户来公司考察过,进行过高层互访和技术交流,客户对我们充分认同;
结果显示:占40%事先未跟踪的项目中标率只有1%,而占25%深入跟踪的项目中标率达到80%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消耗在没有确立攻关目标和制定开发计划的项目上。而有目标、有计划的项目回报率却很高。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制定目标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树立目标是有困难、有风险的,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生性胆怯,生怕将目标写在纸上,万一遭遇挫折和失败,害怕被否定而功亏一篑。但不树立目标危险性更大。因为树立了
目标我们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不树立目标成功的几率一定为零(即使是飞人乔丹,如果拆掉篮框,他的得分也是零)。事实上,只因为有了目标,才有行动的动力,促使我们坚持不解地去实现目标。
要实现目标必先制定详尽的计划。千万别说没时间制定计划,相反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计划制定上。在工作中,空洞的计划、敷衍的计划、繁琐的计划、没有方法的计划、不切实际的计划,这些计划都是不可取的。计划详尽即准备充分。有计划的生活即使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计划的工作即使繁忙,但也会变得充实而有效率;有计划的人生即使艰辛,但也能处之泰然。计划让思维清晰,能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标+计划+行动=成功。
如果我们工作勤奋,加班加点,时间和精力还是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我们做的事有多少是盲目和无序的。我们每一名企业管理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光是关注员工做了多少事,让员工多做事,而是应该用我们正确的目标导向和计划导向做有效的事,为员工减负,促进企业发展。
第四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前提。
教学目标需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能具有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是本课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将这一目标表述为2条可观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最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解决了为什么要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其次,必须知道课堂教学目标的领域和范围,解决课堂教学目标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最后,必须掌握编写、表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解决如何编写、表述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上述问题对于全面、清晰地呈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水平,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把它放在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背景中加以思考,否则就可能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第五篇:团队的重要性小故事
四个猴的故事
有这样—个实验故事:把四只猴子分别关在两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样。
第—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
数日后,他们发现第—间房子的猴子—死—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息。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的好好的。
探索原因,第—间房子的两只猴子—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
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只猴子托起另—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来。做的虽是猴子取食的实验,但在—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才与岗位的关系。
这个团队合作故事表明了,若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位子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岗位的难度要适当,循序渐进,如同第二间房子的食物。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人才、团队间相互合作,共渡难关。
团结的蚂蚁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启示:这两则关于动物之间团队合作的故事相映成趣,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掣肘,易事难为;携手处,难事可成。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个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鱼竿,另一个人要了一篓鱼,他们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后,分道扬镳。其中一个马上把鱼烧起来吃了,结果死在了空空的鱼篓边。另一个向海边走去,因为他知道海里有鱼,当他看到海洋的蔚蓝,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向海边跑去,结果他死在了海边。
另外同样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也得到了同样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分开。而是一起每餐煮一条鱼,然后向遥远的海边走去。从此他们过着以捕鱼为生的日子,过几年,他们盖上了自己的房子,后来又各自取了妻子,生了小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故事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因为,前者缺少合作精神,后者是通过合作相互帮助。
小故事
有一个装扮像魔术师的人来到一个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妇人说:我有一颗汤石,如果将他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这时,有人就找了一个大锅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材,就在广场煮了起来。这个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的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立刻有人冲回家拿了一推洋葱。陌生人又尝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陌生人又建议道。
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捧了其它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汤。
默想:
那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石头。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当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众志成城,汤石就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