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限制君权而确立的,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它通过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平衡和制约,是执政党和政府处于监控之下,从而实现对各项权力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起到了预防腐败的作用。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监督就是行政之外的一种权利制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与传统僵化的行政集权体制告别,行政体制日趋良性和完善,但是在现有框架范围内,一些延续下来的旧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和透视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现有行政监督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
权力制衡思想由来已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权力制衡尤其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成熟始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其代表性的理论家有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他们是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伟大思想家。
1、三权分立的含义和内容
三权分立在现代社会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治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具体是指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平行的国家机构来行使,并且这三者之间互相制衡一起到平衡权利的作用。三权分立的根本前提是基于人性恶的假设,认为人性并非善,乃恶。因此,站我权力的人必须受到相关制约,以达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维护公民自由。三权分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权力分立。是指国家权力应有三个机构分别独立行使,而且都要对宪法负责,彼此之间不具有完全的隶属关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当中指出:“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行使”,并强调三者之间要互相制约、维持平衡。在孟德斯鸠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以至于到界限的地方方休止”①。
第二、权力的制衡。指的是三种国家权力不仅互不隶属,而且三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叉,有一定的浑河,以此来达到制衡的目的。例如,美国是运用三权分立最为成功的国家,总统不仅掌握行政大权,而且还拥有立法否定权,即通过总统介入立法权来保证达到制衡议会的目的。因此,纯粹的三权分立是不存在的,权力之间的适当混合反而更有助于权力之间的分离和制衡。
2、三权分立的实质
虽然启蒙思想家们一再强调权力之间的分立和制衡有利于防范个人独裁和专断,但是实质上它依然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三种权力之间的分立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实现了分工而已,对于推翻封建君主专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
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在现实生活运用中不仅有时效率低下,而且往往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政府工作效能的降低。但是这并不是说三权分立没有任何优点。
3、三权分立原则的优点
第一、三权分立原则是以国家宪法为其存在基础。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不仅有完备的法制作为其存在的保障,而且国家宪法也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如美国宪法规定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国会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条约,有权弹劾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
第二、三种权力以独立的人格存在。戴维·伊斯顿指出:权力具有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但是现实生活中以公共目标设置的公共权力却成为了一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基本手段。于是孟德斯鸠的“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成为了一种必要。如何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托马斯·杰斐逊认为:“仅仅中央政府权力的内部分权制衡,仍无法杜绝中央政府垄断权力以致滥用权力” ②。那么无非是存在一种与之相对等并保持自己独立性的权力了。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反之,监督主体依附于行政部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意味着监督权力受到了牵制,致使监督失效。第三、三权分立的直接对象便是最高领导人。三权分立存在的一个事实并是为了实现司法权、立法权对行政权的良好制衡和监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行政机构的权力是最为广泛的,而且行政长官最容易由于权力运用的外化形成腐败、独裁和专制;另外,行政机构掌握着财政、人事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并且行政权往往在处置一些事件中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人类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赋予治理国家的人以巨大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③。由此可见,如果立法权、司法权不能对行政权乃至最高领导人形成有效地制衡和监督,那么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也将不复存在了。
二、中国行政监督存在的漏洞
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主要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指行政官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同级部门之间的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有:政党监督、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等等。中国的监督机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日趋完善和健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行政监督还是缺乏应有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并且立法滞后。
行政监督的存在必须是以法律为依据的,这也是现代民主社会中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现在有了《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但是在有些领域立法还是相对滞后或者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行政监督立法出现了“法律如果得不到实施,就等于没有法律”的局面,及行政监督的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2、行政监督主体自身存在不足。
其一、行政监督主体多元化,但是监督主体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意识缺乏,导致了监督缺乏合力。我国行政监督主体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形成合力,主要是由于行政监督主体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合理,致使一些容易监
管的地方往往多头插手,在一些难落实的地方,往往互相推诿、扯皮,形成行政监督的真空地带,大大浪费了行政监督的资源以及助推了权力腐败的发生和滋长。
其二、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相应的独立人格。行政监督体现着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行政监督起到效果,作用发挥到位,就必须是行政监督主体不受监督对象的束缚而保持独立。在我国,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开支等各个方面均有行政机关提供,使得监督部门对行政监督部门存在着依附关系,那么行政监督部门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
3、我国立法机关的监督作用亟待提高。
我国是个典型的“议行合一”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具有权威性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的人民大表大会在许多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并且其权力的运用和行使往往是表面性的和形式性的。另外,我国的人民代表往往是从行政机关中选举出来的,中国的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也就会产生“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
4、行政监督范围狭小。
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使行政权力不被异化或者作为政治寻租的工具。因此,行政监督对行政腐败是一个预防的关系,而中国行政监督却往往本末倒置,监督的着眼点往往在于对行政权力的无用或滥用的惩罚上,即事后监督,忽略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造成了行政监督不够全面,影响了监督有效性的发挥。
三、三权分立原则对我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通过权力制衡来达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监督制度和先进的监督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给我们很多启示。
1、加强立法,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法规。
在法治的社会里,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在其规范的范围之中,否则,法治是不全面的。行政监督也是只有拥有健全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将行政监督体系内的主体、客体、监督程序等作明确而充分的规范,才能使行政监督有章可寻,按程办事,才能使行政监督在行政权力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有行政监督的监督,同时,健全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本身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为行政监督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健全行政法律法规成为当前我国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以提高行政监督有效性的一个基本途径。
2、整合监督的多元主体,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
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多,这有利于全方位、多方面地展开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但多不等于就有效,它还需要对监督主体进行整合,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划清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实行监督的责任制。并且保障职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世界各国行政监督的实践表明:行政监督机构只有保持其独立性才能使行政监督具有有效性,而要保持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就必须使行政监督机构本身在人、财、物上脱离行政部门,在关系上确立一种平等的地位。在我国也需要在一定程
度上确立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让其自成体系,提高其地位并使其不受行政部门的干预。
3、加强人大的监督职权。
由于我国是“议行合一”的国家,人代会具有着重要的监督权,而我国现有的人代会的监督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国必须加紧健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健全人大的监督系统,使其监督具有实质意义。
4、明确行政监督的目标性。
为了确保行政权力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被误用或滥用,就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预防。改变长期以来重在对行政权力被误用或滥用后的惩罚上,把监督的侧重点转移到对行政权力使用的起点上来,为此就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权力在起点上的运用,确立以预防为主的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摆脱长期以来在行政监督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当然,将行政监督的侧重点转移到对行政权力的误用或滥用的预防上,并不等于忽略了对滥用或误用行政权力的惩罚,而应是不迷信于惩罚的威慑作用,应以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②【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集》.三联书店.1993年③【美】詹姆斯·M·伯恩斯坦.《美国式的民主》﹝M﹞.谭君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89
④《与人大代表谈西方议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第二篇: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限制君权而确立的,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它通过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平衡和制约,是执政党和政府处于监控之下,从而实现对各项权力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起到了预防腐败的作用。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监督就是行政之外的一种权利制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与传统僵化的行政集权体制告别,行政体制日趋良性和完善,但是在现有框架范围内,一些延续下来的旧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和透视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现有行政监督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
权力制衡思想由来已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权力制衡尤其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成熟始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其代表性的理论家有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他们是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伟大思想家。
1、三权分立的含义和内容
三权分立在现代社会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治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具体是指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平行的国家机构来行使,并且这三者之间互相制衡一起到平衡权利的作用。三权分立的根本前提是基于人性恶的假设,认为人性并非善,乃恶。因此,站我权力的人必须受到相关制约,以达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维护公民自由。
三权分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权力分立。是指国家权力应有三个机构分别独立行使,而且都要对宪法负责,彼此之间不具有完全的隶属关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当中指出:“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行使”,并强调三者之间要互相制约、维持平衡。在孟德斯鸠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以至于到界限的地方方休止”①。
第二、权力的制衡。指的是三种国家权力不仅互不隶属,而且三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叉,有一定的浑河,以此来达到制衡的目的。例如,美国是运用三权分立最为成功的国家,总统不仅掌握行政大权,而且还拥有立法否定权,即通过总统介入立法权来保证达到制衡议会的目的。因此,纯粹的三权分立是不存在的,权力之间的适当混合反而更有助于权力之间的分离和制衡。
2、三权分立的实质
虽然启蒙思想家们一再强调权力之间的分立和制衡有利于防范个人独裁和专断,但是实质上它依然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三种权力之间的分立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实现了分工而已,对于推翻封建君主专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在现实生活运用中不仅有时效率低下,而且往往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政府工作效能的降低。但是这并不是说三权分立没有任何优点。
3、三权分立原则的优点
第一、三权分立原则是以国家宪法为其存在基础。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不仅有完备的法制作为其存在的保障,而且国家宪法也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如美国宪法规定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国会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条约,有权弹劾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
第二、三种权力以独立的人格存在。戴维·伊斯顿指出:权力具有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但是现实生活中以公共目标设置的公共权力却成为了一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基本手段。于是孟德斯鸠的“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成为了一种必要。如何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托马斯·杰斐逊认为:“仅仅中央政府权力的内部分权制衡,仍无法杜绝中央政府垄断权力以致滥用权力” ②。那么无非是存在一种与之相对等并保持自己独立性的权力了。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反之,监督主体依附于行政部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意味着监督权力受到了牵制,致使监督失效。
第三、三权分立的直接对象便是最高领导人。三权分立存在的一个事实并是为了实现司法权、立法权对行政权的良好制衡和监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行政机构的权力是最为广泛的,而且行政长官最容易由于权力运用的外化形成腐败、独裁和专制;另外,行政机构掌握着财政、人事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并且行政权往往在处置一些事件中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人类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赋予治理国家的人以巨大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③。由此可见,如果立法权、司法权不能对行政权乃至最高领导人形成有效地制衡和监督,那么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也将不复存在了。
二、中国行政监督存在的漏洞
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主要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指行政官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同级部门之间的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有:政党监督、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等等。中国的监督机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日趋完善和健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行政监督还是缺乏应有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并且立法滞后。
行政监督的存在必须是以法律为依据的,这也是现代民主社会中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现在有了《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但是在有些领域立法还是相对滞后或者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行政监督立法出现了“法律如果得不到实施,就等于没有法律”的局面,及行政监督的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2、行政监督主体自身存在不足。
其一、行政监督主体多元化,但是监督主体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意识缺乏,导致了监督缺乏合力。我国行政监督主体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形成合力,主要是由于行政监督主体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合理,致使一些容易监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管的地方往往多头插手,在一些难落实的地方,往往互相推诿、扯皮,形成行政监督的真空地带,大大浪费了行政监督的资源以及助推了权力腐败的发生和滋长。
其二、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相应的独立人格。行政监督体现着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行政监督起到效果,作用发挥到位,就必须是行政监督主体不受监督对象的束缚而保持独立。在我国,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开支等各个方面均有行政机关提供,使得监督部门对行政监督部门存在着依附关系,那么行政监督部门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
3、我国立法机关的监督作用亟待提高。
我国是个典型的“议行合一”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具有权威性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的人民大表大会在许多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并且其权力的运用和行使往往是表面性的和形式性的。另外,我国的人民代表往往是从行政机关中选举出来的,中国的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也就会产生“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
4、行政监督范围狭小。
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使行政权力不被异化或者作为政治寻租的工具。因此,行政监督对行政腐败是一个预防的关系,而中国行政监督却往往本末倒置,监督的着眼点往往在于对行政权力的无用或滥用的惩罚上,即事后监督,忽略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造成了行政监督不够全面,影响了监督有效性的发挥。三、三权分立原则对我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西方国家通过权力制衡来达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监督制度和先进的监督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给我们很多启示。
1、加强立法,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法规。
在法治的社会里,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在其规范的范围之中,否则,法治是不全面的。行政监督也是只有拥有健全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将行政监督体系内的主体、客体、监督程序等作明确而充分的规范,才能使行政监督有章可寻,按程办事,才能使行政监督在行政权力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有行政监督的监督,同时,健全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本身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为行政监督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健全行政法律法规成为当前我国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以提高行政监督有效性的一个基本途径。
2、整合监督的多元主体,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
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多,这有利于全方位、多方面地展开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但多不等于就有效,它还需要对监督主体进行整合,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划清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实行监督的责任制。并且保障职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世界各国行政监督的实践表明:行政监督机构只有保持其独立性才能使行政监督具有有效性,而要保持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就必须使行政监督机构本身在人、财、物上脱离行政部门,在关系上确立一种平等的地位。在我国也需要在一定程
对三权分立的审视及其对中国行政监督的启示
度上确立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让其自成体系,提高其地位并使其不受行政部门的干预。
3、加强人大的监督职权。
由于我国是“议行合一”的国家,人代会具有着重要的监督权,而我国现有的人代会的监督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国必须加紧健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健全人大的监督系统,使其监督具有实质意义。
4、明确行政监督的目标性。
为了确保行政权力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被误用或滥用,就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预防。改变长期以来重在对行政权力被误用或滥用后的惩罚上,把监督的侧重点转移到对行政权力使用的起点上来,为此就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权力在起点上的运用,确立以预防为主的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摆脱长期以来在行政监督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当然,将行政监督的侧重点转移到对行政权力的误用或滥用的预防上,并不等于忽略了对滥用或误用行政权力的惩罚,而应是不迷信于惩罚的威慑作用,应以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②【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集》.三联书店.1993年
③【美】詹姆斯·M·伯恩斯坦.《美国式的民主》﹝M﹞.谭君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89 ④《与人大代表谈西方议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第三篇:对教学的一些自我审视
对教学的一些自我审视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后有感
11月26日至27日,有幸参加了由贾峰、周益民、王文丽、支玉恒四位老师在贵州师范大学所授的小学语文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对教学的一些自我审视。虽然只有两天的学习时间,但是这几位老师教学风格的呈现,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学角色在课堂中的实际定位无一不在我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迹。特别是周益民老师那只“琴鸟”总在我的耳畔歌唱;王文丽老师那片天地的“大课堂”总让我遐想它的芳草鲜美;贾峰老师那精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总让我想去练练“葵花宝典”;支玉恒老师的那种“享受教学”总是刺激着我敏感的神经元。在这种多元的刺激下我对自己的语文课教学进行自我审视,以便自己也可以享受工作,“享受教学”。
一、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
像这种名师观摩课,说来遗憾,至今我才参加过两次。一次是在2009年春遵义师范学院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和他们一行的专题“简单语文”。再一次不言而喻的就是现在了。这两次观摩学习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如今我把这两次课堂进行肤浅的对比发现了一个共性。虽然两次课堂授课的老师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都呈现了自己的学科教学思想。前次的观摩课上的“简单语文”的“简”。这次支玉恒老师的“从内容入手”。他们除了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对学科领域的认识,或者是一种思想。他们都透视了一种在教学中对人的关怀。由此可见学科教学思想是学科教学成败的灵魂。
我的学科教学思想是什么呢?我也可能有过以学生为本的关怀,也有过对语文教学的肤浅认识,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后来什么也没有。就算有一点也不过是支离破碎。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中渗透一种自己的的思想。
二、对教学角色的审视
在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教学反思《对教学的一些自我审视》。我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可是实际课堂情境中,我却忘记了这点。生怕学生学不会,知道得不够,就多多的讲,多多的做。到后来孩子们越来越糊涂,根本不知其我言何事,我言何物。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听了这次四个老师的课后我深深的认识到,只要我扮好主导的角色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要办好这一角色其实也不难,就是老师尽量少说、少做,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说,让他们做,老师只要用艺术一点的方法为他们开辟一条路就可以。更有甚,路也可以不给他们开辟,把问题留给他们就可以。例如在这次观摩课中,贾峰老师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先引导解决难生词,再让学生找关键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再找一找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你又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指导背诵。到最后学生在不知觉中完成问题,教学目标得到落实。目标完成了因该算是有效的课堂。再叫上独到的教学艺术,拓展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便达到了高效的目的。再如王文丽的老师教学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全堂课学生又说又写,又读又想,学生从不知道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到自己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到学生心中萌生一种感恩的情感。这就是王老师和贾老师的主导角色扮演的到位所产生的必然效应。
因此我在审视自己的主导角色后,深深的认识到,主导角色的实际扮演,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教学心态的审视
姿势决定高低,态度决定成败。曾经以为这只是一句不切实际的的空话。生活中不是有那么多的人歪打正着的成功了?在这次观摩学习后,我才真真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虽然不是投机取巧的人,那些经常的犯错的孩子,那些繁杂的琐事,让我时时抱怨。但听了周益民老师那只“琴鸟”为孩子们的歌唱幸福时,那童话给孩子们美好的憧憬时,当那只“琴鸟”为孩子们的童年唱成一个永远的童话时,我想周老师自然取得了今天在教坛上的成就,这就是心态的成就。王文丽老师那种孩子犯错实属正常的心态。72岁的支玉恒老师那种读着孩子们的作文时那种“享受教学”的情境。怎么能不感染我这一颗灰尘不大厚的心呢。我可以没有专家的梦和教育家的梦。但我不可以存有一颗抱怨孩子的心,更不可以生一张责备孩子的嘴,长一双体罚孩子的手。
总之在这次学习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其中的真谛。这门艺术可以挖掘出人的好多潜能。我之所以没有挖出孩子们的潜力,那是因为我没有掌握这门艺术,所以我要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来审视自己,哪怕自己照镜子,照出一个真实的却是相反的自己。再有言“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就让我们来自己来完善自己,用菩提般的心对教育教学和孩子。
第四篇: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中国以及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众多经验也对中国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启示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形成。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以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使依附于土地耕种生产方式的农民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开始壮大起来,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封建生产方式,这样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资产阶级表现出极强的进取精神,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为了不断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英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那么,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又能得到哪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呢。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广泛吸收并采用新技术、新发明,才能发展经济,富民强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并将继续被以后的事实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必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其二,自主创新是英国工业化的关键。欧洲工业化的时候,英国人口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自由劳动力较多,创新人员较多,由此出现大量的科技和制度创新。中国现在虽然人口13亿多,但大多是农民,这些人几乎与创新无缘,中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是低技术层次,真正有条件进行高技术创新的人员远远不够。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稳健地调整产业结构,使更多的人进入能够创新的阶层。同时要给民间创新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其三,英国圈地运动从土地上赶走的现有劳动力并不多,最主要是阻止了新增劳动力依附土地,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自由劳动力主要是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依赖农村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而不是富余的中老年劳动力。现在中国人口学家认为中国还有富余劳动力,以为劳动力能够满足中国工业化进程,但是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新增加的劳动力又不够,开始出现民工荒了。要是这个民工荒靠中老年劳动力补充的话,让他们脱离土地,对中国今后社保是一个巨大隐患。人口结构问题使得中国工业化要么滞后,要是走一条依赖中老年劳动力的道路。另外调整人口政策也成了中国的当务之急。其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全球市场还刚刚起步,航海贸易开辟了广大的全球市场,英国当时利用的是境外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当时对英国来说决定经济的是生产供给而不是本国消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资水平增长不快,当时英国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本国,这种低工资模式有利于生产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本国的积累。现在决定生产的不是供给能力,而是需求的多少,消费市场是关键。英国工业化虽然以低工资著称,但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增长三倍,英国的人均收入仍然翻了一番多。而中国工业化开始已经30多年了,在人口增加非常缓慢的情况下,工资增长却比英国当年还要慢,这是不合理的。中国现在是利用本国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要是仍然采纳低工资模式,劳动力工资太低,加上对养老的恐惧而增加积蓄,将导致本国消费的微缩,而生产的过剩必然导致产品的廉价外销。国内消费萎缩,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并且由于中国现在资本来源于全球,劳动力收入低于资本收入,意味着经济利润大量流往境外。因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本国的消费水平,充分利用本国的市场。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姓名:王培 专业:经济学 学号:2134031814
第五篇:日本的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的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到过日本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日本自然环境的恬静和优美。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蜿蜒的小溪、辽阔淡然的田野、整洁安静的城市......可以说,一家普通的小酒馆的干净发亮的桌子,都能影射出日本对于本国环境的重视。因此,对于环境日益严峻的中国而言,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政府 立法 制度 保障 企业 个人 经验
那么,日本到底是如何保护环境的呢?
一、立法是日本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倾力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对环境保护并不重视。从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能源消耗量大增,公害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日本“三大公害病”的出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由此,1958年,日本制定了“水质保护法”和“工厂废物控制法”;1962年,制定了防止空气污染的“烟尘规则”;1967年,通过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环境污染受害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媒体也参加进来追踪报导有关污染事件,日本许多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反对污染环境的民间组织。1970年,日本反对只发展经济不考虑环境保护的市民人数第一次以45%对33%的比例占据社会主流。内阁成立了专门的防止和治理污染机构,该内阁也因此被称为“公害内阁”。在“公害内阁”期间,通过了14项环境保护法案。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环境质量标准以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地方法规,细化标准。日本通过法律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环境计划,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日本逐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等政策机制,建立和形成一些有竞争力的生产环境保护设备的企业,人们的观念从防止公害转变到保护环境,从而进入到环境保护时代。这一时期,政府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规章,设立了由总理大臣直接领导的“日本环境厅”,在一系列缓解污染的政策实施下,日本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在经济发展优先观念的影响下,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污染现象并未得到真正的抑制。到了80年代,又产生了新的公害问题,即高技术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问题。日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中心的“新阳光计划”、以节能为目的的“月光计划”和“地球环境技术开发计划”开始实施。进入90年代,环境管理发生了观念上的变革,从经济优先转为经济与环境兼顾。日本政府颁布了“环境基本法”、“节能法”、“再循环法”,旨在推动日本社会、经济和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1994年,日本出台了《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致力于在21世纪建立循环型社会系统。
二、完善的财政与技术支持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 日本政府普遍采用补贴的形式对企业建立防污设施进行资金支持。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先后通过日本发展银行、小商业财金公司、人民财金公司给企业提供软贷款,随着需求的增加,政府又设立了污染控制服务公司(1965年),即现在的环境事业团。其使命是针对环境问题,对私营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技术和财政上的支持。环境事业团通过日本政府的财政与投资贷款计划,主要从事建设和转让项目、贷款项目、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全球环境项目。同时,地方政府也为污染控制提供贷款计划。日本政府采取的另一项财政支持手段就是免除税收。政府指定某些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采取措施的地区有资格获得地区环境污染控制计划的资助,并可获得比未指定地区优惠的政府资助。根据该计划,指定地区现有工厂的扩建及新厂的建立都受到限制,并且鼓励现有工厂在合适的地区重建厂房。
以汽车为例,虽然日本生产的燃油发动机在排放及节油指标上已经十分先进,但日本政府在2001年7月公布的“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即到2010,在用的低公害车要达到1000万辆;其中清洁能源车要占350万辆。为此,日本政府有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以鼓励民众:减免一部分新车种的购置税,减免这类新车头2~3年内的汽车使用税,各政府机构(如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以及公众团体(如公害健康补偿预防协会等)还对购买清洁能源车辆的单位或个人发放金额不等的一次性补助等。
三、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1961年日本制定的“特定工厂控制污染组织法”规定,那些排放烟尘、废水、噪音和震动超过法律有关规定的工厂要对其污染控制计划负主要责任。另外,每个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环境管理人员。这一阶段企业是被动地按照法律进行环境保护,因此,效果并不理想。日本工矿企业的废弃物数量曾一度到了没有堆放场所和无法处理的地步。为此,日本采取了规制机制和支持机制并举的政策,且发挥了有效作用。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重视开发环境模拟技术与环境协调技术,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最初环节就把环境保护纳入其中。
经验表明,企业越多地投资于污染控制,管理反而变得更加有效和有力。例如,汽车行业为了应付当时制定的最严格的排气规则,估计产品的最终价格将上涨10%,当时认为需求的下降会导致生产的整体下降。结果恰恰相反,通过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汽车行业不仅在提高汽车的品质上获得成功,特别是能源效率和管理方面获得了成功。尽管价格升高了,需求仍持续增长。污染控制投资在短期内极大地增加了公司的利润。经验证明,越早进行污染控制,污染控制投资越早,总成本就越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股民、当地居民投向企业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给周围环境留下良好印象,成为树立企业形象的一大任务。所以各企业开始定期向社会公布长达数十页的报告书,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产品回收再利用的计划、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等。在这种大气候下,企业撰写环境报告书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据2003年统计,约有743家大企业撰写。这类报告书主要报告企业自身事业对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何种努力,并做自我评价。
四、普通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在日本,无论是繁华的都市或宁静的乡村,绿化生态、美化环境成了人们的共识。漫步都市街头,山茶、龙柏、五针松等常绿树随处可见,在万绿丛中,街头还点缀着五彩的花草。这些花草树木,有的栽种在马路两旁,有的犹如一条绿带铺展在马路间,把来往疾驰的车辆分开。日本不仅有大手笔的绿化,一些家庭院落里栽种的树木花草也十分别致。他们凡是有土的地方,栽上一棵树,种上一丛花,真可谓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有关数据显示,日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66%以上。由于绿色拥抱着日本,即使刮大风,也无尘土飞扬,全然一 个洁静的世界,游人在一个无灰尘污染的环境内生活。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不使自己的行为而破坏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公共场合,日本人大多养成了彬彬有礼的良好习惯,一般都不高声说话,自觉保持环境安静。日本吸烟人数占总人口的38.9%,然而,在许多地方是不允许抽烟的,如地铁、电梯、宾馆走廊等公共场合。未成年者不准抽烟,在床上也不允许吸烟。日本人抽烟有个好习惯,他们各自自掏腰包,不请人抽烟,认为请人抽烟是不卫生、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外出抽烟,为处理烟灰,他们的口袋里随身带着塑料或金属做的烟灰盒、烟灰瓶,绝对不会随处丢弃烟灰。为减少汽车尾气,日本街头鼓励市民骑用自行车,日本政府规定,自行车走人行道上街沿。好在日本为了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许多城市都把眼光瞄向了地下,发展地下街。地面街道行人相对减少,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驶也就相安无事了。日本还使用燃烧天然气的电车和汽车,减少环境污染。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城市,地下街纵横交错,到处是商店、餐馆、酒吧间;有些地方还有花圃、林园、喷泉,甚至小桥卧波、瀑布飞泻,人们置身其中,尽情消遣、尽情放松,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综上所述,日本的环境之优美也就不足为怪了吧。然而现今中国,沙漠化趋势愈演愈烈;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森林破坏面积逐年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状况每况愈下。因此,吸取日本环保的成功经验成为了中国的当务之急。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中国环保现状,我认为,当今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是环保工作有法可依。第二,政府增加环保财政支持,发展环保技术。第三,相关部门依法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第四,企业积极主动投身环境保护当中,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为环保工作尽责尽力。第五,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总之,只有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中国的环保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落实到位。为了十四亿中国人民及其子孙后代,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挽回已渐行渐远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参考文献:《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