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东长小学“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
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我校紧紧围绕南府教发[2012]1号文件“2012年南关区教育工作要点”的精神和“南关区中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系列德育活动实施方案”,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对“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课程进行开发与研究,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一 课题名称
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
二 课题提出
(一)国学经典传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想。如果将这些蕴藏在古代汉语文化中的关于人生哲学、关于生命成长的论述,加以系统化的挖掘整理和体系的重构,其意义是巨大的。
(二)如何让中国书法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如何对现行的中国书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致力于开发一套适合于国学启蒙教育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课程势在必行。
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编写教材:尝试精选国学经典做成字帖,内容上删除国学经典中封建愚民思想的内容,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结合书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诵 1
读、描写,完成情绪表达的过程,并与内容产生共鸣,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年级《三字经》与基本笔画相结合二年级《弟子规》与偏旁部首相结合三年级《千字文》与偏旁部首相结合四年级《道德经》与间架结构相结合五年级《增广贤文》与间架结构相结合六年级《论语》与间架结构相结合建构教学体系: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综合设计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的经典内容与书法教学内容。强调孩子们写字习惯的养成,对书法艺术感情的培养,在孩子们度过沉默期以后再进行书法技法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以描摹过程为基础过程,要求所有的孩子完成,把进一步的临写与创作作为提高内容,不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完成。
规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用心诵读、描写,体会古文经典与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放松紧张情绪。在书写过程中感知传统文明的精髓,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四 课题研究的实施与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0月)
确立实验项目申报课题,搜集、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0月)
1、实验前测。
2、研发国学与书法相结合的校本教材。
3、进行授课教师课程培训。
4、每周各班级利用读书时间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教学内容,有效保证学生背诵、吟诵和书写的效果。
(三)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经验交流
组织机构
组长:何俐坪
副 组 长:刘莹、李晓波
组员:陈鑫、陈彤
参与成员:郭效宇、丛 蓉、阴艳玲、安 影、马一鸣、翁利剑、刘冰岩、曹 薇、吴春燕、衣 红、郭立梅、李 力、薛 静、郭小凡、聂 丹、李伟萍、李维国、张笛、王围
本学年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编写1——6年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二、形成“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三、汇编学生作品集。
东长小学
2011年8月
第二篇:《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东长小学“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学校紧紧围绕南府教发[2012]1号文件“2012年南关区教育工作要点”的精神和“南关区中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系列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又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校把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国学启蒙教育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以此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一、教材编写促行动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综合设计义务教育阶段国学经典内容与书法的教学内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针对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编写了的《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校编教材:
一年级《三字经》与基本笔画相结合 二年级《弟子规》与偏旁部首相结合 三年级《千字文》与偏旁部首相结合 四年级《道德经》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五年级《增广贤文》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六年级《论语》与间架结构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临写,完成情绪表达的过程,并与内容产生共鸣,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教材精选了国学经典做为诵读内容,内容上删除国学经典中封建愚昧思想的内容,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书法教学注重书法技法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以临摹过程为基础过程,把进一步的临写与创作作为提高内容,强调孩子们写字习惯的养成,对书法艺术感情的培养。
二、制度保障促落实
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制度。国学经典早读制度的制定,保证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地参与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之中,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和书写活动;保证了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了每一个学生有《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校编教材;保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展示活动—,即与考查学生国学经典积累相结合的“我爱汉字”书写大赛,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活动给予督促、评价。
三、融入教学促高效
《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其他学科融合,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 效拓展、写字教学有效融合,把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和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励孩子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四、活动推进促发展
为了让国学经典文化与书法艺术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我校主要通过活动来推进。结合不同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与所教授的书法技能,我校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我爱汉字”书写大赛,通过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国学,练好字的热情,为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反思内省促提升
教师不是专业从事国学研究和书法研究的人员,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和对书法技能的传授并不是很精准,虽然学校在努力为我们创造培训的机会,但从事“国学启蒙教育与书法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的教师仍渴望得到更系统地培训。
东长小学
2012年7月
第三篇: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
公司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公司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
一、公司企业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团结和谐合作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日益突出。
1、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应从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入手,实施科学管理,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员工才能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促进企业发展。
2、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必须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要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养成。
3、团队精神要建立在公司愿景的基础上,员工有着自己的个人愿景且各不相同,但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而努力。团队精神的确立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撑,团队不可能成功,员工的成效也体现不了价值;没有员工的首创精神,团队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赵成筠——实战派人力资源专家!现任东软集团战略咨询部组织与人力资源咨询总监管理学博士,曾任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副教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培训专家团结协作是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的心情更加愉悦,同时能加快员工的全面发展。
二、公司企业文化,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帮助员工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建设企业文化,要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公司企业文化环境。企业要重视人的因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保持与员工良好的协调关系,促进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良好的员工个人素质和文化环境,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条件。
1、企业如果只考虑组织的利益,对员工的成长漠不关心,与员工的关系只建立在有形的经济契约上,员工也就只满足于完成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那部分工作。
2、企业如果缺乏良好的员工发展环境,员工们就会在心理和感情上与企业背道而驰,也就没有主动进取精神,甚至会与企业“毁约”,“跳槽”而去。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员工的价值理念,关注员工智慧的发挥,主动地为员工设计发展前程,而员工也要积极地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共进的局面。
第四篇:古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古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学校和我校教师的课程意识,改变国家课程一家独大的局面,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和谐的课程体系。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和要求,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凸显学校特色。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联动的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在课改的深水区上下求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
1、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三种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自主性。
2、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结构、功能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区别。集中表现在:校本课程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社会服务等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具有的三个特征,即实践性、探索性、主体性。
3、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课程为指导,依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
学校教师自主、独立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发展的过程。
4、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 一般指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其广义的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5、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大;各有特色。这些特点将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按照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校本课程。
2、加强校本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
6、完善课程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四、课题的研究近况: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标志性内容,是市教科院重点抓的课改项目之一,我校也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的难点,申报了省、市、县三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随着课改深入,重点也似乎发生了转移,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课题也随之沉寂了几年,而在这几年,兄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学校开发出了成型的课程,正在逐步形成特色。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1.将我校基本成型的一批课程定型成册。
2.开发一批引导学生文明行为、形成文明习惯的校本课程。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锻炼一批教师,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4.筛选适合打造特色校园的课程,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负责人: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课题指导小组:
严传铭县教育局主管教学副局长。
谭荣县培研中心副主任,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负责人,县校本课程开发主管教研员。
余运武县教科规划办领导,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常务研究员。张拥华中学高级教师 校长。
庞广勇中学高级教师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课题研究组主要成员: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李祖锐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德育课程开发与审核。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
袁秉芳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主任,负责文化课程开发与管理。王承 中学一级教师,政教主任,负责德育课程开发统筹。杨江涛 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德育课程与语文校课实验教师。
李国猛 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备课组长。贾代英 中学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马宏勇 中学一级教师,理化生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朱光玲 中学二级教师,综合组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
七、课题研究阶段划分:
主要研究阶段:
2013.9-2014.8 实施第一阶段:编制课程纲要、成立校课备课组、整合现有校课,形成一至两本指导书。
2014.9-2015.8 实施第二阶段:落实校课纲要,开发一批新课程,编制成册一批新的校课指导书。
2015.8-2016.8 总结推广阶段:整合校课指导书,形成校课指导书体系,筛选我校特色课程,形成特色校课体系,收集校课教学案例、汇编校课指导书。
最终研究成果:校课指导书汇编,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收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光盘、汇编教研论文、案例集。
2013.10.16.
第五篇:新生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或文化创新,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或者说,是当代东方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历程。实现这项历史使命,至少需要1XX年,需要3代人的不懈奋斗。其中,我们为20岁以下这一代中国人,创造何种文化环境? 生产何种文化产品? 提供何种文化服务?特别关键,值得关注。文化建设,重在建设。重中之重,是新生代的国学启蒙。
自1993年以来,我们以“大中小学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为题,先后被立项为“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广东、重庆、四川、湖北、浙江、陕西、江苏等地,选定60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了连续滚动的教育试验研究,有80余万学生接受了教育,取得了较好教育效果和一批成果,得到了家长、学校、社区的认可。为21世纪的中国学校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新一代中国人,摸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径。13年的实验研究,苦辣酸甜,使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历史命运,当代转化,弘扬发展等,有了些许刻骨铭心的思考与记忆。
1996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台湾学者向我提问:中国学校向中国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为何还要进行实验?为何还要立项为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这一提问,令人尴尬,使人反思!
文化反思的力量
1993年,此项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北京市的三个区县选择不到百所学校进行实验。当时,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对于中华文化及其传统了解和认同吗?对于何谓中华美德?如何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先在一小部分学校进行教育实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能有希望进入教育“体内循环”,变成政府的教育行为吗?当代人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偏见,是弘扬中华文化,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最大思想瓶颈。
然而,这是个历史的过错。只有对这种历史过错有了痛心疾首、客观清醒地反思,才能摆脱百余年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卑与弱势的“文化心理”。才能走出“打倒孔家店”,“破除四旧”,“评法批儒 ”,“黄色文明”等等“文革思维”的文化迷宫。有了这种文化反思,有了文化观念的转变,中国人才能找回“文化自我”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人面前挺直自己民族的“文化脊梁”,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建设中国的新文明。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文化成熟的一种思想解放的历程。为此,我们始终把帮助学校校长、老师转变文化观念,解放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13年来,通过组织召开国内外关于“中华伦理与公民道德”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以落实此项任务。至少取得了以下共识:
1、传统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空间的局限性,又有超时空的无限性。它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更新内容,在不断向现实靠拢、并为现实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传统有落后于时代的成分,但它不等于落后;传统有其凝滞性,但它不等于保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但它不等于封建。
2、传统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是,必须建立精华多于糟粕的文化观,必须抛弃多年来形成的糟粕多于精华的文化偏见。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然而,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如果在实践中只有批判,少有继承,甚至不继承,那么,手段就会变成了目的。这种本末颠倒的文化思维,只会有文化的破坏,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
对于传统文化,批判不能取代继承,革命不能替代建设。没有建设的革命,只能损伤文化的元气,导致文化衰败与危机。只有以建设为本,才能使文化得以生存、复兴与繁荣。
3、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
亚洲“四小龙”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推翻了1XX年前马科斯 ● 韦伯鼓吹的“阻力论”。
当中国人历经百年苦苦求索社会发展道路与模式,终于选择了“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令人欣喜,一位教师的认识提升了,在他所管的班级中华美德教育就展开了。一位校长的文化观念转变了,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热气腾腾,效果显著。一位教育局长的文化思维解放了,他所管的县市整个教育界的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能千方百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校。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认定了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对中华文化有了真情实感,就能够将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变成政府行为,推向整个县市,成为化民成俗,共享文化阳光的全民行动。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七大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它使世人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希望。然而, 扎扎实实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思想的解放,仍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反思是一种智慧和力量。能够“一日三省吾身”的人,才可能成为强者。一个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民族,才有未来的辉煌。一个善于文化反思的政府,才能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
中华美德与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灵魂。对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转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核心内容。
199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我们成立了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其社会定位,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华美德。张岱年先生的题词是“弘道明德”。从此,这个研究所就成为“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研究团队的大本营。
本着小学讲故事、中学讲规范、大学讲理论的思路,分别编写了《中华美德》、《中国道德》、《中华伦理》三个学段的教育实验用书。
使用之后,反响不一。有一份全国性刊物对《中华伦理》大动干戈,整整批判了一年,认为《中华伦理》的“错误”,在于企图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封建糟粕毒害当代青少年。对此,我们无暇与其理论,只是感谢它令人清醒和谨慎。
道德是自律非他律。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道德规范,不是外在力量的驱使,而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这种道德自觉,是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的外化。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意识与理念的内在强化,就难以有持续、稳定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行为是重要的,而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更加重要,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道德知识、意识、理念与行为的整合。
我们在一批大师的帮助下,从历代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脉络中吸取智慧,参照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的经验,确定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美德,依此建构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并在内涵上进行了现代转化: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为了帮助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把握“八德”的内容及其现代转化。⑴、了解每个德目的历史演变;⑵、把握每个德目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⑶、认识每个德目的历史价值;⑷、探讨每个德目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⑸、掌握每个德目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999年,我们请了8位文科博士,依照以上宗旨,每人一个德目写成一部书,合成一套《大众道德》丛书,XX年初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次对传统美德的再加工、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使历史传统转化为活生生的道德现实,使新一代中国人对于陌生的传统道德,感到亲近、可学、能做。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又将“八德”扩展为“十德”,按照不同年级,分层次设计和实施。如小学开展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这种内容分布,符合中小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这“十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而今帮助未成年人用9--12年的时间修炼这些共同价值观,就能为他们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价值观,是一个当代引进的概念。西方人认为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灵魂,而且企图用“血与火”、“金钱与网络”,向世界“出口”他们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个概念,一直将核心道德视为文化的灵魂。是否可以说,西方人所说的价值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中华美德,是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它是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40XX年前,舜帝的“孝”。30XX年前,周代的“礼”和齐国管仲的“四维”---礼、义、廉、耻。25XX年前,孔子的“三达德”---智、仁、勇和孟子的“四德”---仁、义、礼、智。XX年前,汉代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近千年前,宋代程、朱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百年前,民国孙中山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后来增加的“四维”---礼、义、廉、耻。直至XX年,xx提出的“八荣八耻”。这简要回顾表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华美德的演变史。其中一些核心道德始终没有被历史所扬弃,它们的永恒性,是由决定此种道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