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论文(范文)
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四位一体”目标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积累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目标模式的每一次拓展与深化,都是对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实践、新问题,作出的新的科学回答。在此过程中,我们党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前进。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总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由“摸着石头过河”,到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自信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也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这一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道路。确立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模式,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到“四位一体”,不断地拓展、深化和完善,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的酝酿
1.“一个中心”目标模式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是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从政治的高度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就是经济建设。”[1]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80年代的三件大事,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要求全党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要“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2]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据此,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我国制定了宏伟的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他提出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逐步形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三大确认了这一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都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两项指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在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选择上偏重于“一个中心”即经济建设上,这表明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重大意义认识的深化。
2.“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思考
“一个中心”目标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现代化建设就是单一的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仅仅是经济目标,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可以建设好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早在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他就明确指出,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没有很好地贯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出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甚至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加上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导致酿成了1989年的政治**。对此问题总结时,邓小平至少四次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他还说,80年代初就提出两手抓,但回过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4]经济现代化飞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他指出,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5]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6]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个文明”不是与“一个中心”相互对立的目标模式,而是对“一个中心”目标模式的拓展和补充。“一个中心”目标模式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中心,“两个文明”目标模式,突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如果说“一个中心”目标模式突出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那么“两个文明”目标模式,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标志着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模式的开端。
二、“三大文明”目标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富强、民主、文明”到“三大文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重大发展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中指明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虽然表面上是“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两个方面,但其中文明里面包含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内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两个目标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合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
进入21世纪,世情、国情和党情出现了新的变化,使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实践,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解答。时代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将引导实践迈向新的征程。我们党理论上一贯重视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协调发展,更重视政治文明建设。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7]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但是,实践中我们还是较多地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而很少提及政治文明建设。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任务的迫切性超过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是在观念上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没有把政治文明纳入整个社会文明体系中来加以思考,而是把它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将其作为它的一个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来加以界定,这就使得政治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没有充分地显露出来。致使几十年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集中全党智慧,在2002年5月首次明确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这一“新的重大认识”,是哲学和政治学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观认识的新境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指导。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第一次明确为“三大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标志着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重大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与“三个文明”目标模式是高度统一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远大目标,这里的“富强”,即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民主”即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程度;“文明”特指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共同架构起人类文明的绚丽天空。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政治文明则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从“两个文明”到“三大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合格、不全面的现代化。
2.“三大文明”目标模式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政治文明作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水平和本质特征。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江泽民指出:“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即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表现为一种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治文明现代形态最鲜明的特点和形式是宪政文明和法治文明,这必然要求我们党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方略。江泽民正是在法治的意义上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9]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主体,使之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携手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这是我国治国方略的一次巨大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说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深刻了,把握更自觉了。
三、“四位一体”目标模式与目标模式的完善
历史的脚步没有停止,人类进行理论创新的活动就不能停息。迈进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的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处于这一发展时期,社会发展存在两种前途:一种是由于政策得当,执政思想明确,从而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由于政策失误,致使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使社会陷于倒退。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如何面对这些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凝聚社会各种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是我们党需要解决的新的历史课题。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宽广的世界眼光,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由以往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大文明”完善为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社会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总括,另一方面,又内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之中。不管是扩大或缩小社会的内涵,都没有把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独立出来。社会的虚化,导致了现代化建设目标失去了最终关注的对象,即每个人生存的社会状况。社会领域的显性标示,不仅拓展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而且为认识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从实际的工作着眼,这六条特征和要求又具体体现为九大目标任务:一是完善民主法制;二是致力“共同富裕”;三是构建社会“安全网”;四是强化公共服务;五是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六是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七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八是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九是实现社会和谐。这些特征和任务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和现实要求。
对“四位一体”目标模式的内在关系,胡锦涛曾精辟地论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建设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保证。”[11]讲话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四、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不断完善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过程,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30年。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到“四位一体”,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线到面、由面到三维空间、由三维空间再到四维空间,每一次探索的新成果都使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更加全面、完善,更加切合实际。这一过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对现代化的认识更深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历史经验证明,实现现代化是所有国家走向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多年来追求的一个梦想。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且适时地确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推动我国现代化大业向着“富强、民主、文明”的远大目标不断地迈进。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对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第二,现代化目标更完善。30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命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根据时代的具体要求,使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了“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的目标模式,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个文明”目标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从而将“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扩展为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现代化目标模式。
第三,现代化实践更深入。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必将引导实践深入地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是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提出和制定的,每一次目标模式的调整与改变,都与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现实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的新解答。“一个中心”和“两个文明”目标模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和文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提出“三个文明”目标模式,我们党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治国方略的改变来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确立“四位一体”目标模式,社会建设问题凸显出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致力追求的目标。
第四,现代化成绩更显著。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模式的不断深化,不仅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入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而且在指导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国小康扎实迈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我们党不断稳妥地推进着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保障,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基本确立。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整个中国呈现出生机蓬勃的景象。
实践没有止境,对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探索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目标模式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的中叶顺利实现!
注释:
[1][2][3][7]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40,249,208,323.[4][6]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06,144.[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上):28.[8][9]江泽民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53,200.[10][11]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2-20.
第二篇:如何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论文
加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促进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
二、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军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科技强军,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调整改革军队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加紧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和联合保障体制,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完善作战力量编成,深化政策制度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抓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四、努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针对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特点,大力加强作战力量、武器装备、指挥手段、综合保障和战场建设,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强化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突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深化诸军兵种联合训练。
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积极推进后勤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坚持勤俭建军,加强后勤科学管理,抓好后勤法规制度和标准制度建设,强化审计监督,深入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六、加快武器装备和国防科研发展步伐。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加快突破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军事高新技术,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和装备保障体制、装备采购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七、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快军事立法步伐,逐步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法规体系,使我军建设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打牢部队安全发展的基础,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
八、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质量建设。坚持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加快国防动员重要法律立法进程,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质量建设,提高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第三篇: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从而需要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同当前的发展模式相匹配。但事实上,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致使当前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因而本文展开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具有丰富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基于探索建设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当前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所具有的特点,从而得出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6]詹新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9:141-146.[7]韩庆万.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08:39.
第四篇:我国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状况展开分析,旨在实现新型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案的应用,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带;步行道建设
1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概念
1.1城市绿道包括城市内及周边地区的开敞性空间,这些空间实现了休闲性、娱乐性、交通性等功能的结合。自然生态型绿道及交通型绿道是常见的城市绿道模式。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系的日益健全,我国城市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拥挤问题、住房紧张问题、就业困难问题等,如果不能实现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不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性。通过对城市绿道模式的应用,可以降低人们对城市交通工具的依赖性,尝试进行环保型交通工具、步行等模式的使用,从而确保交通的安全性,实现了节能性及环保性的提升,实现了人们紧张心情的舒缓,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健康压力。
1.2具备历史文化气息的人文绿道,为城市打造出一片片靓丽的风景线。这种类型人文绿道的建造,需要进行历史文化古迹的借助,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也向人们宣扬了,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随着城市绿道基础配套体系的健全,城市就业岗位不断得到增加,这有效说明了城市绿道建设的经济效益性。
2城市绿道新型景观设计模式的应用
2.1通过对城市绿道生态化原则的遵守,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的有效性保护,在城市绿道的修建过程中,需要利用原先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如绿地、河岸等,通过对基础自然环境的利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绿道建设的亲切性,使其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地理环境及文化传统的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助于陶冶居民的精神情操。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进行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体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多样性原则的遵守,要做好城市绿道的线路选择工作,使其靠近河流水系,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城市绿道美丽,为了确保人们需求的满足,进行城市绿道多样性的维持是必要的。人民群众是城市绿道的主要适用对象,无论是休闲型的绿道还是交通舒缓性的绿道,其最终消费者是人民群众,因此,在城市绿道的建造过程中,进行人性化原则的遵守是必要的。为了提升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综合效益,必须遵循科学化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环保化、可持续化。这就需要做好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工作,提升绿廊景观的设计效益,进行绿廊整体连续性的彰显,实现景观整体审美效果的提升。
2.2在绿廊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上中下三层的划分,为了提升绿道景观的观赏性,可以在中下层进行游玩观赏层的设计,以灌木、乔木为主要材料,实现中下层与上层的层次性划分,提升空间色彩的丰富性、观赏性。在节点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绿道中广场、休闲节点等设计环节的优化,做好绿道出入口的标识性工作,确保将机动车阻挡在城市绿道之外。通过对绿道中广场设计环节的优化,可以让居民体验到丰富的娱乐性功能,可以进行小植物景观等的设置。城市绿道广场的规模整体比较小,在设计环节中,需要根据游客的数量,进行出入口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出入口与绿道整体风格的一致性。通过对树荫广场的设计,可以实现城市文化风情特色的有效性展示。在城市绿道休闲节点的设计环节中,要做好风向、人均流量、节点间间距等的充分性分析工作,在节点间距离的设计环节中,要以城市绿道的全程长度为参考点,进行休闲节点的有效性设计。
2.3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每隔几米需要建立一个供人休息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要进行休息站的整体性规划及设计,使其满足绿道建设的整体性风格,符合当地文化的特点。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节能环保性的原则,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量,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确保环境的有效性保护,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提升城市绿道的观赏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破坏。在城市绿道的设计过程中,针对慢行交通道体系,需要落实好综合慢行道、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要提升其与机动车道交汇地段的设计效益,避免出现设计不当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一系列的交通道路设计问题。在交通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相邻,从而突破绿道资源局限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绿化隔离带的设计,确保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的有效分离,落实好两者隔离规划工作。在一些高差特点明显的地段,需要进行原有格局的有效性利用,降低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在城市绿道服务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商业服务环节、安全保障环节、科普教育环节等的协调。在管理服务的设置过程中,要进行绿道管理中心的建立,实现商业服务设施体系的健全,这涉及到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中心、治安管理中心、健身服务中心、医疗中心等的建设工作,落实好一系列的教育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进行新型城市绿道服务方案的应用,改变传统的商业管理、商业服务、市政服务等的格局,落实好相关的科普教育工作,积极拓展一系列的商品服务,提升绿道管理中心的管理服务效益,监督好治安管理机构的督查工作,落实好游客服务反馈的相关工作,切实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的、舒适的、科学的整体环境。安全保障机构是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模块。该服务机构主要负责游客的安全防护工作、商品区域的消防工作、医护抢救工作等。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服务、垃圾箱、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涉及到照明、供电、给排水、通讯等服务,其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休闲及日常服务,比如进行垃圾桶的摆放,进行垃圾箱摆放距离的确定,进行公共卫生间距离的确定,按照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回廊、座椅、凉亭等的适当性安排,进行这些物品间距离的控制,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种需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在城市绿道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意见箱的建立,每个游客都可以畅所欲言的提意见,从而为城市居民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提供,满足人们的不同种社会需求,切实提升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整体效益。
2.4在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块,进行游客指示牌的设计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标识系统的设计工作,确保内容设计的简洁性、明了性,进行生动形象的警示标识的使用,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了解到标志牌的内在含义。城市绿道中的标识牌主要起到警示、解说、指示等的作用,从而更加方便的引导游客,使其享有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在出入口、交叉口等地段,可以进行解说式标识牌的建立,通过对各种图片及文字的借助,进行不同地标事物的解释说明,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使用需求。
3结论
通过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式的优化,可以满足现阶段城市绿化工作的要求,为城市居民各种各种社会性服务的提供,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通过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确保城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性结合。
参考文献
[1]喻本德,叶有华,吴国昭,等.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3(8):42.[2]马向明,程红宁.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J].城市规划,2013(2):38.[3]谢世雄,李艳兵,徐娟.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长株潭绿道规划体系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5.
第五篇:我国生态农业模式[推荐]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塘”农业模式
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常年积水不退。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 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2.“台田—鱼塘”模式
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3.“山区农业”模式
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浙江南部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这样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4.“庭院经济”模式
利 用庭院零星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综合经营。例如,四川彭县楠木乡的一位农民,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2米深的水池,同院外水 沟相通,池内放养2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搭个葡萄架给鸡遮荫,这样获得蛋、鱼、葡萄三丰收。
5.北京“留民营”模式
北 京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地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养,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 送回鱼塘,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6.“水田农业”模式
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既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体农渔业的生态结构。
7.“蔗田农业”模式
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蘑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8.“果园农业”模式
以 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根瘤菌和含 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此外,南方的“猪—沼—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等也属于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