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
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以心的纬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足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以此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个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随易安的足迹,追随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随那个才情可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随那个终日凝望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随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溢的庭院,探头看见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她来了,踩着小碎步,拈着香汗巾,顾盼生姿,眉宇间自然有一种风采。她看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宅门角外的背影,目送这位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抬头望天高云淡处,雁过无痕。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她是易安。此时的她又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桨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我远眺,藕荷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望、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她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何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旷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处,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寂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的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此时,我徜徉在哀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奈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哎,我能拂去匍匐枝干上的落叶,佛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塑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上刻下的印记啊。
心中的易安渐行渐远,曼妙红颜的身姿消失在宋词里,无法挽留,聊做此篇,以纪念我心中的女词人-李易安,纪念远逝的词魂。
第二篇:红颜读后感
热血史诗——《红岩》
我的一次生日上,姐姐送了我一本书,她告诉我:《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于是,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在书中,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所有这一切无不令我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最令我难忘的是江姐,她几次令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阴雨连绵的城市里,一个个血淋淋的躯体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便停止哭泣,继续向前走。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对这些英勇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是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幼年不肯努力学习,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做事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荒芜的土地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我们去克服。
捧起《红岩》便爱不释手,我全部的身心都被它所深深吸引,即使将他读完,头脑中仍时时会浮现剧中的人物形象。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第三篇:红颜.doc随笔
红颜
诀别诗,泪两行,那年别后,两相聚首终无望„„
也许是我感情过于繁杂,也许确是终不及成大事者,不记得谁曾说过,我实属长情之人,也不记得谁曾评价为过于多愁善感„„许是真的吧,不然,又怎会始终难以忘怀子龙与妻诀别的画面„„走马灯,夜阑珊,两相对望,无语凝咽„„
剑煮酒无味,饮一杯为谁
你为我送别,你为我送别
胭脂香味,能爱不能给
天有多长,地有多远
你是英雄就注定无怨无悔
这笑有多危险,是穿肠毒药
这泪有多么美,只有你知道
这心没有你,活着可笑
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
这一去如果还能轮回
我愿来世做牛马
也要与你天涯相随
——胡彦斌《红颜》
静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仿若是为子龙而唱,是吧,否则歌词又怎会如此贴切,句句满溢哀婉凄凉„„
你是英雄就注定无怨无悔?将苍生解救,重任在身„„那么,有谁可以告诉我,你,又该由谁来解救?又有谁可以告诉我,究竟是怎样的距离生生隔断了有情人的音讯,致死难再会„„
面对曹婴,百万大军,黄沙纷飞„„你,毫不犹豫,卸甲,只身而去。潇洒,坚毅。我猜,你是看到来世,看到她的美她的笑了吧„„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愿下一世这英明不再属你,只
换得你与妻儿天涯相随„„
PS:本人志气短,再看《见龙卸甲》——赵子龙,依旧没什么豪言壮语可发表,只,独忘不了那段不足一分半的感情戏„„
第四篇:红颜诗歌
也许
是前生的500次回眸
才有了今生的邂逅
自从与你相遇
你娇艳的容颜
便刻在了心间
腿儿不听使唤
总忍不住向你靠近
在每一个冬天
自从与你相遇
你芬芳的气息
便氤氲在鼻尖
手儿不听使唤
总忍不住向你靠近
在每一个春天
自从与你相遇
你甜美的味道
便萦绕在齿间
嘴儿不听使唤
总忍不住向你靠近
在每一个有晴天
淅淅沥沥的雨点
敲在心窗
那是无言的思念
蔓延在五月的梅雨里
等待
许下又一个诺言
在家乡十月的丰歌里
你悄悄起程
冰天雪地中
是你绝世的容颜
唱响冬之恋
冰冻的土地为你苏醒
寂静的小城为你舞动
你吸引着我的目光
也迎来了八方来客
没有人不为你陶醉
轻轻地走向你
满含欣喜
轻轻地摘下你
满心欢喜
轻轻地咬上一口
醉美心甜
再也忘不了你
啊,红颜
你是家乡最美的名片
勤劳质朴的人儿为你正名
你是家乡最亲的知己
你穿越千年
为我的父老乡亲带来福祉
啊,红颜
我为你骄傲
因你
家乡的冬日
也满含春情
第五篇:电影《红颜》观后感
电影《红颜》观后感
昨天一个美国博客朋友给我推荐了中国电影《红颜》(Dam Street),宣称这部电影和他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中国电影都不一样。我好奇之下在网上找来看了,之后我问这个美国朋友,(他觉得)这部电影和其他中国电影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回答说,一方面这部电影很“个人化”,另一方面又很“世界化”(It seemed more personal and universal at the same time)。这和我的个人感受非常一致。
有意思的是,我这样一个在中国大陆生活了30年的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和一个从未去过中国的美国人感觉居然会一样。是的,虽然我不敢代表其他任何一个中国人,但我自己对此片的第一感觉是从未看到过如此风格真实的电影。而之所以风格如此真实,则是因为这是(我看过的)中国电影中第一部没有掺杂虚假心态和功利目的的电影。
真实,或者更准确地说:“诚实”,是该片的最大特点。它没有名角名导演的虚张声势,一切都像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剪裁下来的片段。更让我觉得真实的,是电影采用四川话对白,所以对我这个四川人来说显示了一种普通话没有的真实(笔者个人总觉得普通话很难摆脱一种装腔作势的味道)。电影拍摄的场地大约是在四川的某个小镇,看上去那么破烂不堪,甚至肮脏。为一日三餐而亲手杀鸡杀鸭,活剖鳝鱼,这些血腥的情节又让我从新回到我早年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更让人吃惊的是,此片居然把中国“传统”公共厕所搬上屏幕-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其“恐怖”却略见一斑。也许有人会说,这些细节张艺谋都刻画过了,不但刻画过,并且特写放大过。然而,我以为在张艺谋的作品中这些细节是做来给(外国)人看的,而在这部电影中,这些细节却是自然出现的,是故事情节所必须的,没有不必要的增添,也没有任何刻意的删减,所以整个电影没有丝毫的造作感。
当然,这些细节之真实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在于故事和情感的的真实。这个电影通过一个典型的范例,把在从文革的封闭到突然的开放之间急促过度的中国现实社会描写的细腻深刻。从看得见的日常生活,到看不见的情感生活,尤其性生活(甚至小孩子的性幻想),都在影片中生动而自然地反映出来。故事讲的是一个少女怀孕之后的命运。主人公“小云”和我同代,7,80年代成长的。在16岁时,她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而怀孕,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亲人的排斥。故事以她的命运为主线,反映了一个极度不容“异己”的社会,更反映了社会压制人性和个性后所导致的社会和个人悲剧。
之所以我认为这是俄狄浦斯的中国版,是因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西方文明中的这个古老传奇,感受到人的命运之不可抗拒。也正是这一点,让此片超出了“中国特征”而具有“世界性”。这也应该是我这个美国博友对这电影如此印象深刻的原因。
此片首演在嘎纳国际电影节上,也在一些其他国际电影节上上演过,好像也拿了些奖,但总的来说,票房纪录不佳。不过在我个人看来,此片份量不轻,具有那些票房很高的电影所不具备的艺术价值,以及历史和现实价值,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导演李玉以后能出更多类似的佳作,以给这个世界显示一个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