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时间:2019-05-14 13:4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一篇: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经济学0801班

锁旭东06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越来越强。全球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贸易和投资大幅度提高,世界投资已经由过去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这种变化深刻地表明,全球化已经将各国经济紧紧联合在一起。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大量引进的FDI相比,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为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也面临着较好的内外部环境。但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景,并针对目前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初期,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历史相比滞后了一个多世纪。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03年7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7222家,中方投资金额超过100.9亿美元。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目前中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15%。据统计,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而中国仅为1:0.09。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目前中国海外企业平均投资不足140万美元,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0万美元的投资水平,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50万美元的水平。由于规模偏小,中国的跨国企业很难获得

规模优势,难以进行有效地研究和开发,无力支持销售和售后服务,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即有限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小规模生产→较高的生产成本→低质量→低价格→较低的市场占有率→更小的规模制造。

三是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与前些年相比,尽管近几年中国海外投资质量和档次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项目,还有一些高科技企业积极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建立独资或合资的研究机构和技术中心,但总体来说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仍然偏小。如在非贸易性海外投资项目中,近40%属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由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类似产品的竞争,这类项目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景不甚乐观。

四是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46.8%在港澳地区;其次是北美,占13.7%。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五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海外企业中赢利的占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其中以生产性企业居多。这与国际上工业类企业在跨国公司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和巨大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二、发展前景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曾用经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直接投资流量与人均GNP之间的关系,发现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此时吸收外资很少,几乎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人均GNP位于400—1500美元,引进外资增长,而且开始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但投资净流出为负数;第三个阶段是人均GNP位于2000—4750美元,净投资流出仍然为负数,但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第四个阶段是人均GNP在4750美元以上,其净投资流出已转为正数,成为主要的国际资本输出国。根据这个一般性规律,若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中国内地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NP至少应当划入邓宁所划分的第三个阶段;即使按照现行汇率折算,目前也已经可以列入邓宁所划分的第二个阶段。因此,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在经过长期大幅度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鼎盛期之后,将逐步迎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首先,20世纪90年代

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目前,国内家电、纺织、重化工和轻工等行业已普遍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技术设备闲置等问题,这些行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通过对外投资,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在国外投资建厂,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就可以带动国产设备、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出口,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其次,“入世”在给中国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入世”后中国企业面临的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即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和机遇,就要尽可能地向海外进军。最后,从企业国际化道路的一般进程来说,首先是发展间接出口,如通过专业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商品或服务,而后是直接出口,如企业内部设置专门机构或进出口部门来处理相应的业务,最终再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年贸易总额已名列世界第五位。国际贸易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相应对策

第一,要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中国在更高层次上实行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需要。一国的产业升级虽然可以在本土范围内进行,但回旋余地一般较小。从国外有关经验来看,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就是在全世界范围进行的,它把一些传统的“夕阳”工业和一些“朝阳”产业中的“夕阳”环节,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如波音飞机的所有零部件分别都放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中生产。与此相反,英国过去为了淘汰纺织工业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仅局限于英国本土,结果造成大量失业,付出了沉重代价。第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基本类型。从国际比较来看,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阶梯中总体上处于中游地位:相对于更低阶梯国家而言,中国某些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相对于更高阶梯国家而言,学习和赶超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任务。中国在国际分工阶梯中的特定位置决定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同时存在。一类是优势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迄今为止,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虽然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近50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其中许多产品在技术水准和质量档次方面都要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另一类是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如为了培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核心能力,海尔集团在美国和德国建立了以研发和技术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海外企业,并在美国洛杉矶、硅谷,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及加拿大蒙特利尔设立了6个产品设计分部。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海尔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拉美的国家都设立了海外企业,从而走出了一条学习型和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调整地区结构,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多元化。除中国已进行投资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以外,从中近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包括经济转轨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增长较快,并且中国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另外,周边国家如东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接近,又有“10+1”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以湄公河次区域为考虑的重点。交通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经济合作推行的领域为投资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从已签订的合作协议来看,中国愿与次区域各国共同努力,建立次区域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贸易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

第四,完善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规模与技术含量。在宏观上,要加强调控对外投资的力度,健全对外

投资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应加强有关对外投资的立法。至今中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比较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建立专门的法律,如《海外投资法》或《海外投资保险法》,以鼓励和保护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动力与利益。在微观层面,对外投资企业则要大力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

第二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范文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过去中国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进行出口贸易与其他国家产品进行竞争,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逐渐失去了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类制造业逐步成为夕阳产业,向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此类属于劳动力导向型。根据小岛模式,中国发展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对外投资夕阳产业,有利于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带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的周边产业出口。

(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从而稳定汇率,避免因汇率波动影响出口竞争力,扩大我国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绕过贸易壁垒。进行跨国并购或者直接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有利于我国企业拓宽国际市场,解除由于贸易壁垒而使得出口贸易受到限制,增加产业内贸易,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带动相关联的产品出口贸易。

(五)对外直接投资使我国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通过向发达国家进行绿地投资,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可以接近东道国的R&D资源,进入所在产业高端技术聚集地,进行模仿学习,获取先进知识与技术。增加自身的所有权优势,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从而扩大出口贸易。我国的大连机床就是通过并购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和兹莫曼公司从而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跻身世界十大机床。

(六)寻求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增加资源类产品国际定价权。2011年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44.5亿美元,占19.4%。对于稀缺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弥补中国企业国内的要素禀赋不足,进行此类的投资,有利于扩大企业在国际定价上的话语权,增加产业的出口贸易优势。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问题

我国从2002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增长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44.6%。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和结构调整,在国际收支平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1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1、政府缺乏统一的管理。很多企业对国外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大。

2、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主要分布在租凭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占据了总投资额的76.9%。而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科学研究等的高新科技产业比重很小,只有2.1%1。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层次偏低,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3、专业型人才相对匮乏。中国很多跨国企业缺乏跨国性经营人才,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海外经营能力欠佳,陷入亏损。2011年,中国有22.4%的境外企业亏损。

(二)应对措施

1、中国企业加大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中国过去得到的都是发达国家的淘汰机器或者技术,得不到有效地高速发展,总是利用自身地劳动力优势,在出口贸易方面与他国竞争,而现在劳动力优势渐失。所以需要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实现逆向技术溢出,获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并且加大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投入,可以使自身在国际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从而能扩大此类产业的对外出口贸易。

2、政府应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机构。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有效实行自身的职能,对企业实行政策上的正确引导,进行融资、税收、信息及咨询等服务。同时,政府需要完善海外投资保障体系,避免企业对外投资受到政治风险影响自身信心和积极性。

3、中国的跨国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吸引金融、财务、管理、外语、贸易、法律、政策等发面的专业人才,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形成企业内部优势,增加产业内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2012.1 根据《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得出

[2]鞠秋芳.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J].经济天地.2012年第12期.[3]刘韵妍,刘渝琳.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7期.[4]徐莉,班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J].东岳论丛.2012年10月.[5]李书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趋势.中国国情国力[J].2012年第6期.[6]舒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国际贸易[J].2012年6月下.[7]毕海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经济与管理[J].2012年7月中.[8]罗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2012年10月下.[9]谢静怡.中国海外投资能否一帆风顺[J].中国外资.2012年7月下.[10]赵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J].经济观察.2012

(6).[11]同济大学.李海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D].2004.3

第三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爆炸性的增长,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利润创造的主要要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企业意识到走出去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区域由集中化向多元化发展、投资行业和方式随地域不同而变化、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等特点,然后对国外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投资国对外投资的存量、投资国的贸易倾向以及投资国的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投资区域由集中化向多元化发展,影响逐渐扩大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集中性特征,主要对象包括香港、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印尼、日本等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工厂,进行就地生产和销售,进一步维护和开拓了出口市场,并扩大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此外,通过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减小了经营风险,绕过了贸易保护政策,从而能够在有一定市场风险的国家开展贸易,扩大市场范围。

(二)投资行业和方式随地域不同而变化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贸易公司为主,逐步发展到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广泛领域,在不同的国家对外投资的方式所选取的行业也是不同的。我国企业在亚非拉和东欧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主要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进行这类投资时,企业多选取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如纺织、家电、轻工、机械和原料药等行业在文化相似的东南亚各国进行投资时则是注重创立自主品牌,依靠消费者的认同来开拓海外市场而在发达国家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多通过并购的方式,借助国外品牌的影响力和国外企业的现金技术进行对外投资,例如联想投巨资并购的业务,并取得的品牌使用权。

(三)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一般较小,单个项目超过百万美元的不多。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在对外投资的规模上态度谨慎另一方面是由于参与跨国投资比较活跃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的经营实力决定了往往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战略目标。这些中小企业大多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区域,因而投资设立的企业自然也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水平的中小企业。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的形态和发展模式越来越复杂化,因而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一)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存在着一种动态相关关系,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量该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接受国际直接投资的差额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外投资才会成为可能。一个国家的还代表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资本、技术等要素积累的成果。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是投资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才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否则如果资本尚不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不可能进行对外投资。

(二)投资国对外投资的存量

一般而言,某一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水平与这一地区的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已有投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对外投资的流量与其上一年末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是每年投资流量的累积,代表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已有投资的能力,是进行未来投资的基础。而对外投资存量的多少又被称为海外市场的开拓程度,对海外市场开发较好的地区和企业会促进和带动其继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开发度较高的地区,由于企业已经进行过投资,因而对于该市场的情况**道国消费偏好和市场结构,市场的成长性,市场的规模以及人均资本输出等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市场因素都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这样一来继续投资就可以降低投资的信息成本和投资风险。同时对于比较熟悉的国外市场可以充分利用该国的优惠政策,合理规避各种壁垒,达到降低产品进入成本的目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变相的获得了价格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这些经验和信息还可以为相关后来者提供借鉴,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形成一个良胜的循环,因而投资存量高的地区它的投资流量也相对较高。

(三)投资国的贸易倾向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当一国某产品对外贸易达到一定规模时,为稳定与扩大海外市场份额,该产品商将趋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在东道国建厂生产或采取购买、兼并当地营销网络的方式以支持日益扩大的贸易。

(四)生产效率

根据传统的区位优势理论,生产效率的高低对于投资的区位选择会产生影响,因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会带来更高的报酬,由此会带动直接投资在国际间的流动。例如根据In-Mee Beak的研究,劳动生产率差异对大部分有显著影响,但影响随着税率和工资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企业倾向于在本地投资,而对劳动生产率低的地区,他们更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

(五)工资水平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时要考虑要素的投资回报率,而劳动力成本工资正是成本的主要因素。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的研究,由于资本被假设为一定时期不变,当工资水平不同时,投资所产生的资本回报率也不尽相同,因而资本会从母国不断流入东道国,直道资本回报率相等之时,由此得出劳动工资差异是对外直接投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国外市场的投资比在国内市场投资或其它外国市场投资成本低,相对的盈利水平就更高,投资会从较高工资水平的地区流向较低的地区,例如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发现相对工资水平是英国年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我国学者张炜、李淑霞、张兴也从宏观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脉冲影响函数证明了我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我国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

(六)投资国的技术水平

Kuemmerle提出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理论,认为现代企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自身已经具备的高科技来占据技术不发达的市场,同时再通过向科技发达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来获取新的核心技术的一个过程。他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类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和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增长。是开发母国区位创造的技术优势,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技术知识,开拓国际市场。所以,企业的投入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研发能力决定了其对外投资水平的高低。而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增长,旨在从海外为母国获得新的技术与知识信息,增加母公司技术存量,从而提高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此时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科技能力是对外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浪潮之中,获取跨国经营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技术、技术优势、获取或开发新技术,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

三、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站在我国角度,对未来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职能,弥补法律、制度上的不足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发展时间有限因而在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具有不足,应当首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国应当建立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使海外企业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我国对外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使审批程序做到规范、透明。

第四篇:第三节 中国民间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三节 中国民间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

编者按: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民间投资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从小到大,逐步成长壮大,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当前民间投资的最新态势,本刊特约有关专家、记者就民间投资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了一些分析。

民间投资七大热点领域

民间投资是根据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对投资进行的一种分类,具体包括集体投资、私营个体投资,以及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四大类型。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民间投资共17516亿元,比2001年增长22.4%,中国民间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已接近40%。

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市地方经济、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建设、国有企业等七大热点领域。

民间投资逐渐成为推动房地产和汽车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北京,民间投资已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1.3%。

一些起点高的民间投资企业也开始涉足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新兴的微型计算器和软件业中,几乎清一色都是非国有企业。

投资收益稳定的交通、通讯、能源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成为中国民间资本的新舞台。以上海为例,目前民间资本已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全市整个高速公路网投资中,七成左右直接来自民间资本。刚刚奠基的总投资为118亿元人民币的杭州湾大桥中,民间投资占了半壁江山,这不仅首开中国民间投资进入国家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也预示了未来民间投资发展的新方向。

传统产业仍是民间投资的“主战场”

目前中国民间投资在投向上虽出现种种新趋势,但就总量而言,仍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及一般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在全社会分行业投资中,民间投资超过所在行业50%的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房地产业。

而民间投资比重低于20%的行业主要有:采掘业、电力、煤气、水、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交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等。这些行业都是国有经济占绝对垄断地位的行业,国有及控股投资所占的比重都在80%以上。

在制造业中,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竞争较为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食品加工、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医药、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大部分是传统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门槛低,竞争较为充分。

对于那些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的行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民间投资不仅低于国有及控股投资,也低于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某些行业对民间投资仍存在一些限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投资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条件。

民间投资两大特点:筹资单

一、规模较小

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仍依赖于企业的自我积累。在2002年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2.4%,国内贷款占13.2%,利用外资占2%,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约占82.5%。这说明民营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强,也反映出民营企业的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

在2002年民间投资中,集体投资5987亿元,私营个体投资6519亿元,联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投资4811亿元,比重分别为34.2%、37.2%、27.5%。其中集体和私营个体比重分别下降2.7和0.8个百分点,而联营和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投资比重则上升了3.3个百分点。

近几年,由于企业改制,部分戴着集体企业帽子的企业,恢复了私营个体的身份,或改为股份制企业,导致集体投资比重下降。而个体、私营投资比重下降,主要是受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影响。1998~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仅为3.8%,直接影响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和投资能力。

民间投资总体规模较小。2002年城镇计划总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中,国有及控股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为5584万元,外商投资为9742万元,而民间投资仅为2129万元。从民间投资的项目规模分布来看,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达到82%,最多的是100万~500万元的项目。

民间投资全面拉动经济发展

从1981年到2002年,除个别年份外,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的态势。2000年,我国GDP增长8%,其中民间投资拉动2.36个百分点;2001年GDP增长7.3%,民间投资拉动1.66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8%,民间投资则拉动2.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民间投资的分布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民间投资就越活跃,所占比重就越大;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投资发展则相对滞后。

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占所有投资的44.5%,超过了国有及控股投资44%的比重。而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9.4%,比东部低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6.2%,比东部地区低8.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比重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民间投资的三大积极效应

为居民增加收入开辟一个新途径。随着民间投资的发展,居民资本性收入也逐步增加。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74元,2001年达到134.62元,增长35倍,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0.5%上升到2%;而同期工资性收入只增长7.1倍,占全部可支配收入比重由83.2%下降到63.8%,民间投资成为居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做出贡献。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后,个人购房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2002年城市商品房中个人购房已占全部商品房销售的90%以上,个人投资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从1985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0平方米提高到2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4.7平方米提高到25.7平方米,民间投资为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和重组过程。部分国有企业改为上市公司,民间投资尤其是个人投资成为主要的投资者,使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现实。另外,民间投资在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也对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几条建议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启动民间投资已形成共识,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对民间投资的发展依然心有余悸,存在着以所有制性质和公有化程度论优劣,把公有、私有对立起来的现象。在具体工作中,对发展民间投资必要性的认识还局限于实用和功利主义的层面上,把发展民间投资作为一种解决短期需求不足的应急措施,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考虑。因此,一遇到实际问题,民间投资就会受到责难、遇到障碍。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投资的认识,把发展民间投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国策之一,作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途径。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要给民间投资在法律上以应有的地位。首先,要在宪法层次上对民间投资的产权给予明确的保护,并修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要对现行法律和法规进行一次清理,清除与发展民间投资不符的条款,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发展的条款,使民间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有法可依,解除民间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扩大民间投资的空间。目前民间投资虽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某些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仍然存在,实际情况也说明民间投资比外商投资所能进入的行业要少。随着国有企业战略性改革与重组的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将成为绝大部分竞争性领域的主要力量。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转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要研究制订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办法,扩大民间投资的进入范围。所有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必须对民营企业开放,在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之前,首先应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实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首先要公平税负,改变对私营和个人独资企业重复征收所得税的作法。在税收减免方面,凡是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民间投资也应该享受;要逐步改革增值税征收办法,消除税制对民间投资的抑制作用;要允许民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增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资金,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金融和信贷问题已成为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难以进入,民间投资面临资金困难,当其自我积累也无法满足需要时,有些企业就依靠非正规的民间借贷,甚至是“地下钱庄”来筹集资金。但民间借贷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一旦运用不当,企业可能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应加大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逐步完善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使民间投资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加快金融业对内开放步伐,积极发展非国有的地方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要切实发挥好其内部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职能,积极对有效益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应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并上市流通,疏通民间资本的进入和退出通道,改变资本市场歧视民营企业的状况。———要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发展。东部地区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东部地区民间资本也急于寻找更多的机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资金相对缺乏,需要引进东部地区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因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东部地区民间投资的进入西部,有关部门也应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东部地区的民间资本到西部地区投资,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前景

技师专业论文

汽车驾驶员

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前景

姓 名: 身份证号: 等 级: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北京公交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鉴定单位:北京市第二十九职业技能鉴定所 日 期:2015年3月2日

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前景

内容提要:

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环境保护、低碳经济、降低能耗的理念为人们重视,汽车工业因其尾气排放污染环境、高能耗等一系列负效应,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相对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降低汽车排放废气污染。从环境角度讲,新能源汽车废气排出量比传统汽车可减少92%-98%,从而实现交通能源多元化,保护环境;从能源角度讲,全球石油危机日益严重,汽车工业又是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使用有效解决了交通能源重消耗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非个新概念,国外汽车公司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已经研发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大国的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变得势在必行,本文将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出分析。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现状、发展前景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2007年11月,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概念。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的持续雾霾使得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国内外的车企们纷纷推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政府也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车挂牌的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通绿色通道。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否支持其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吗?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目前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由比亚迪生产的“秦”以及概念车“汉”,已经量产的“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 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014年4月20日开幕的背景车展上,纯电动汽车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相关车企也都展出了各自旗下的电动车,主要包括:比亚迪秦EV纯电动汽车,江淮IEV纯电动汽车,北汽绅宝EV纯电动汽车,众泰E20电动汽车,上汽荣威E50纯电动汽车等等。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5、燃气汽车

燃气成分单

一、纯度较高、能与空气均匀混合并燃烧完全,CO 和微粒的排放量较低,发动机在低温时的启动和运转性能较好。其缺点是其运输性能比液体燃料差、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低、着火延迟较长及动力性有所降低。这类汽车多采用双燃料系统,即一个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系统和一个汽油或柴油燃烧系统,能容易地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此种汽车主要用于城市公交汽车。

6、甲醇汽车

用甲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汽车。

7、空气动力汽车

利用空气作为能量载体,使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30MP以上,然后储存在储气罐中。需要开动汽车时将压缩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启动马达行驶。优点是无排放、维护少,缺点是需要电源、空气压力(能量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高压气体的安全性。

8、飞轮储能汽车

利用飞轮的惯性储能,储存非满负载时发动机的余能以及车辆长大下坡、减速行驶时的能量,反馈到一个发电机上发电,再而驱动或加速飞轮旋转。飞轮使用磁悬浮方式,在70000r/min的高速下旋转。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辅助,优点是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量轻储能高、能量进出反应快、维护少寿命长,缺点是成本高、机动车转向会受飞轮陀螺效应的影响。

9、超级电容汽车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双电层原理的电容器。在超级电容器的两极板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在电解液与电极间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电荷,以平衡电解液的内电场,这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在两个不同相之间的接触面上,以正负电荷之间极短间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这个电荷分布层叫做双电层,因此电容量非常大。(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世博专线已使用此车)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众多车企均涉及了新能源汽车,本文将从一下几个典型新能源车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

2013年12月17日正式上市后,比亚迪秦开始进入新能源车市场。在产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比亚迪秦1月实现销量673台,2月834台,3月877台,第一季度累计达2384台,整体来看销量稳步提升。但实际上,3月秦的订销已达6000台,从这一数据来看,秦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上市短短3个多月,秦的销量已达到2384台,这一数据,在目前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远远超出了预期。据调查显示,秦搭载独特的双擎双模技术和丰富配 置等是吸引车主关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促成车主购买的主要原因。

比亚迪秦具有“双擎”动力,将高性能大功率驱动电机与1.5TID黄金节能动力总成两种力量相结合。在混合动力模式下,秦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纯电续航里程为70公里,短途用电满足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长途出行可使用混合动力模式。家用220V电源即可给秦充电,4小时即可充满,百公里油耗仅为1.6L。配置上,秦搭载了云服务、遥控驾驶、360°全景影像、12.1英寸超视觉TFT液晶组合仪表、12安全气囊等高端配置,科技感和便利性、舒适性都值得肯定。同时,6年或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以及电芯终身保修等。

2、江淮汽车IEV系列

全新一代爱意为电动车iEV5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在年底正式上市销售。与之前4代爱意为电动车不同,iEV5基于江淮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平台(iEV)打造,续航里程提升至2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和悦iEV5电动车还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江淮爱意为电动车自2010年推出第一代车型以来,截至目前销量已突破5,300辆,这对国内低迷的纯电动车市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销售成绩。

3、上汽荣威

在纯电动车型荣威E50、插电式混动车型荣威550 PLUG-IN成功发布上市后,上汽荣威又携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亮相上汽展台,从而成为全国首个能够同时掌握三大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品牌车企。据介绍,荣威550 PLUG-IN综合油耗2.3升,峰值扭矩587牛·米,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不仅如此,该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既能让消费者体验到新能源车带来的节能环保,又能为消费者留住传统汽车带来的舒适安全和操控乐趣。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不仅实现了新能源车类型的又一次突破,同时它还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除了“动力蓄电池 氢燃料电池系统”双动力源和实现超长距离整车匀速续驶里程外,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还拥有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及耐久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得到优化改型以及氢系统布置和氢管理优化等科技亮点,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2014北京国际车展20日拉开帷幕,全球首发车高达118辆,刷新历届北京车展。其中,新能源首发车多达79辆,占近七成,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中外车企在本届车展上同台竞技展出新能源汽车最新研发成果,中国品牌车企更是高调宣布其新能源汽车战略,既显现出中外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也表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愿景。

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的118辆车中,中外车企共全球首发了新能源车79辆,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也展示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与跨国车企具有了同台竞技的实力。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5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唐、纯电腾势、江淮iEV5电动车、帝豪CROSS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和帝豪EC7油电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唐定位是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SUV,百公里加速只要4.9秒。比亚迪与戴姆勒公司联手打造的第一款纯电动车DENZA腾势也在本届车展上全球首发,并且今年有望上市销售,该款车已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江淮iEV5电动车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计划年内上市,上市后月销售目标为两千台。

在车展上,一汽等中国品牌车企高调发布了新能源车发展战略,凸显了它们未来发展的重心和在国内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的决心。虽然在北京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很多还只是概念车,尚未走下展台进入市场,而且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还不太完善,但是本届车展新能源汽车全球首发规模之大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外车企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都明确鼓励和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推广新能源汽车”,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变,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不变,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变,政府扶持的政策取向不变等 “四个不变”。为了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多地政府在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新车上牌等方面出台了相关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和《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切实做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努力实现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北京市政府制定《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公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及产品目录》,共纳入6家企业和7款产品;上海市也已发布了7批共10款新能源示范车型。纳入目录的车型,不但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补贴,还可在摇号、上牌等方面享受优惠,如北京专门预留了指标用于新能源汽车摇号,上海则可免费享有沪牌。基础设施方面,多地政府明确表明要加快充电设施的布局。比如,北京将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建设,覆盖中心城区和近郊。国家电网方面也明确表示,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充换电设施。

四、结论

目前,全社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大力扶持新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安华:清洁汽车-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J].世界汽车,2005(5):12~14。[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S].2007,72 号文件。[3] 陈全世,信继欣.中国电动车辆研究与开发[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4]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马均明、葛瑞原:安徽科技-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光明,2010(3)。

下载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信托业的发展与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国外老年信托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对中国信托业的启示【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下养老问题更前所未有地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挑战。对老年人个人资产......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

    中国女性企业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女性企业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范新华2012-9-25 10:08:15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摘要:中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为女性企业家的成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在经......

    中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马梦娇(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07级环境工程一班)摘要分析了清洁生产的问题,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从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及污染物排放量两个方面进行......

    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表于 2007-10-15 00:15:0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一、关于民营钢铁企业这几年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发展很快。2006年全国产钢4.18亿t,其中民营......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与中国对外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与中国对外战略选择 本文作者:魏向前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高超摘要: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大,经贸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贸易伙伴相对过于集中,传统优势产业受国际影响较大,针......

    中国大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共五则范文)

    中国大鲵研究现状与探讨 刘懿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处于水生动物向陆生动物进化的过渡类两栖动物。它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