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1
谈“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
睢城镇光明小学胡居福
睢城镇中心小学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两个习惯”主题实践活动,是针对目前教干教师队伍中存在不能正确对待监督、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的一次教育活动,是引导广大教干教师主动接受监督,习惯依法施教的重要举措,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要按照“接受监督,依法用权,勤廉为民,服务发展”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自觉接受监督意识,自觉依法用权意识,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不仅是对教干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教干教师的关心爱护。习惯于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工作,是一种修养、一种能力、一种气度和胸襟。有了这种气度和胸襟,人就会谦虚谨慎一些,思想就不会僵化,看问题、做工作就会少一些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与群众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个人的成长进步也会比较顺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在监督下工作也是提高教干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关键是虚心接受群众监督。领导干部闻过则喜,群众就会实话实说,知无不言。只有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如实地向群众报告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情况,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改正群众指出的缺点,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现在,有的同志对来自上面的监督能够接受,对来自下级和群众的监督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有的表面上欢迎群众监督,但
谁若真正指出自己的问题,就认为是对自己不尊重。这个问题不解决,自觉接受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要求教干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应该说,监督是一种制约、一种约束,要坦然面对、自觉接受,毕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摆正个人位置,正确地对待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有好的修养、好的作风、好的纪律,就不可能养成在被监督下开展工作的好习惯,就不可能干成一番事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切实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想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始终把追名逐利的念头控制在冰点,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保持在沸点,切实把心思用在抓教学、促发展上。
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要求教干教师增强严格自律的意识,突出搞好自我约束。监督虽好,但说到底还是一种外因,是一种外力。更重要、更主要的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改造、自我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教干教师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干教师一定要忌攀比、忌失衡,严于律己,切实做到清廉为本,自律为先,不为享受所累,不为名利所惑。要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以恶小而为之”,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自觉地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第二篇:谈监督
谈监督
监督,这是时下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似乎什么事情,社会都在期盼监督,人们往往也将诸多问题频发的症结归结为缺少监督,但实现监督恰恰又最具难度。因为自觉接受监督,勇于面对监督,正确看待监督,主动服从监督,好像已经成为一种高标准的品节。其实,对共产党员,尤其对党员干部来说,接受监督,是其政治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是基本的政治素养。
所谓监督,就是督促和监察。其中既包括对党员干部所从事工作的督促,并防患未然,也包含出现问题后的批评和检举,直至诉诸党纪国法。监督不仅仅是对负面的谴责,更重要的是督促,让工作可以日臻完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严重了,还可能违法乱纪,而身为手中掌握了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其过错,其违法乱纪,远比普通人的危害要大得多。社会对他们监督,他们受监督,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是少犯过错、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最有效形式。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凡是党员干部失去监督、缺少监督之时,就是党的事业遭受挫折之日。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也是人民的公仆。所以,公仆接受公众的监督,天经地义。拒绝监督就等于否认自身的公仆定位,反对监督就是不承认自己献身的是党的事业。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是党章对党的干部的基本要求,逃避监督或者排斥监督,也就丧失了作为党的干部的起码资格。
党员干部,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另一方面更要主动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而后者往往体现在舆论监督之中,因为只有舆论监督才可能体现出群众监督的效果。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舆论监督经常显得比较公开、直接、不留情面,甚至还有误解、曲解以致中伤的时候。面对舆论的监督,除了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那些恶意的中伤外,党员干部都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看起来,这样的态度似乎会承受更重的压力,会带来更多的责难,也会导致更强的舆论关注,但是,既然身为党员干部,这也是不能不付出的一种代价。犹如想做公众人物就不得不失去一些隐私那样,想做党员干部,就必须担当被监督的角色,担当受责备的风险。
如今有一种观点很盛行,而且还来自一些党员干部,说是很多社会问题是由于舆论监督才得以流播出来的,其实这是颠倒了逻辑次序,问题存在在先,而舆论监督只是结果。事实是,健康的舆论监督有益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及时沟通信息,更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恶化。
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舆论监督的天然对象,监督党员干部是舆论的职责所在;解决问题是党员干部的分内事,出了问题,舆论当然首先要问责党员干部。
接受监督、尊重监督、善待监督、爱护监督,应该说,是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
第三篇:谈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监督文献
王广义;;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途径,是现代商业企业发展腾飞的必由之路
[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钱兆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和健全城镇社区服务体系[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李瑞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盲人按摩职业教育体系[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
[C];1999年
赵丽江;;解决政府机构设置与市场经济体制矛盾初探[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
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赵战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
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万小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
“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苑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
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张金贵;;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
文集(第4卷)[C];1997年
陈鸿昭;;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源保护的条件[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
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王万茂;严金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利用规划[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 2 3 4 5 6 7 8 9 10
第四篇:叶圣陶谈“习惯”
叶圣陶谈“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素质教育跆拳道就是通过跆拳道素质教育培养起孩子的多种习惯,从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谈习惯 演讲稿
读书心得,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交流的是有关习惯的话题。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那么什么是习惯?如何养成习惯?习惯不只是我们平时认为的刷牙、洗脸、不随地吐痰之类,爱心、自信心、毅力等观念、原则、态度一旦化作人的习惯,就等于融入了每个细胞中、每根血管里,你就一定会去做,这样一个人的成功当然是价值无穷的了。
在这里我还要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却不难见到。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在一次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就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老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因为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他的一生都会受益。
在生活中,我们不妨试着去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习惯于主动打扫卫生,形成爱劳动的习惯;习惯于说声“谢谢”、“你好”、“对不起”,形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习惯于每天坚持锻炼,形成健美的体魄;人际交往中习惯于理解、宽容,便能化干戈为玉帛;习惯于去用心观察,才能形成好的观察能力;当然,我们更应该习惯于用爱心去面对周围的世界,升华我们的人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唯有用行动,才能让“习惯成自然”。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他成功的最重要一个东西是什么,是习惯。
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让我们从皇帝说起,《百家讲谈》里面讲,康熙是千古一帝,亲政55年,这个朝代61年,对康熙成功做简单归纳后我们来看他之所以成功最好的品质是什么?就是“一以贯之”,康熙为什么成功,因为那些最好的东西他能“一以贯之”,从小到老都这样。第二勤奋,勤奋到什么程度,明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康熙几乎每天都上朝,55年都这样做,“玉门听政”,居然55年,去到外地他都这样做,做人谨慎他一以贯之,学习一以贯之。我们从康熙身上感到习惯的厉害,一些事情一些信念一旦成了习惯你就一定要这样来做。而且习惯的力量比制度化更厉害,因为制度化有人监督,有人奖惩,大多属于被动,当小的事情化为大的信念后,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大家看康熙谁来监督他,严惩他,成了习惯他不这么做反而难受了。
央视教育频道曾经做过一期有关于习惯培养的节目,采访了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康奈尔、霍夫特、劳夫林,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着我们常人几乎不可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他们轻松而自然地回答着主持人和观众提出的凝重的问题,在提问者看来,那富于挑战性的夜以继日的工作是常常难以忍受的,而在科学家们看来,那仅仅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常态,用他们的话说,习惯了,就不觉得苦,反倒乐在其中!
节目结束前总结了成功人士一般具有以下七个最基本的习惯,即积极主动、明确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和综合平衡。
目标和习惯是“天仙配”,目标就像织女,是你所追求的漂亮的东西,而习惯则像是牛郎,很勤恳、踏实。有了目标,你一定要为这个目标设定一些习惯,等习惯养成了,离目标的实现也就不远了。而有了好的习惯,你也可以为这个习惯找一个目标,使自己更有成就感。当然这里说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习惯也要数字化。因为习惯是抽象的东西,只有量化后才好执行,比如每天跑步半小时等。培养习惯一定要熬过前三天,养成一个习惯的平均周期为二十一天,而前三天最关键。比如减肥、早起,熬过前三天你就不会觉得是种痛苦,一星期后你就会产生兴趣,二十一天后你做这些事就成了理所当然。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是可以决定我们的心智乃至命运的,我和大家来简单分享以下七条:
习惯一: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不抬腿往阶梯上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是个人成功的原则。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关键是无目标。这一生你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起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去实现它。请认真计划自己!然后清晰明确地把计划写出来!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少做紧急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防火,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人生自我管理的原则。要想集中精力,必须强烈排除次要琐事的牵绊,要勇于说“不”。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是人际关系的原则。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舞台,而不是角斗场。
习惯五:换位思考。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能抵御外界、能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1+1可以大于2。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只有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身心平衡的生活。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自己的能力: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的能力,这才是自己最值得珍爱的财富。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最伟大的力量也是习惯。不简单是简单的事情天天做,不容易是容易的事情认真做。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庸人的帮凶;它可以让你获取财富,也可以让你穷困潦倒;它可以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让你品尝失败的苦果。习惯是你的终身伴侣,也可能是永远的仇人;习惯是你最好的帮手,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习惯会推动你前进,也可能拖累你导致失败。好的习惯会给你带来鲜花和掌声,让你迈进成功的殿堂;坏的习惯会给你造成贫穷和苦难,甚至把你引入毁火的深渊。习惯尽管难以改变,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而且,最重要的是,习惯无论好坏,它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它完全听命于你。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养成一个使人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