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

时间:2019-05-12 12:5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

第一篇: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

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飞速发展与交流融汇,全球各国各方面的融汇日益密切,众多新兴的环保理念思潮,一浪又一浪的冲击着大众的环保理念与思想,对各国环境立法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革新与推动作用,低碳便是21世纪以来新兴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种健康时尚的环保理念,其巨大的推动力与号召力,理论所富含的科学性,严谨性,普适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社会所普遍认可与接受的新理论。必将引导新一轮的环境保护思潮。我国政府与社会也不失时机的在各个方面引进低碳理论,以追求我国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其仅仅限于行政政策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尚未完全配合低碳理念的发展,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对低碳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可能是由于低碳的出现时间尚早有关,我国的相关立法还跟不上步伐,所以存在一些盲区,我想以我的思考来谈一谈我国环境保护法下的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一、低碳概述:

1.低碳的概念: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2.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3.世界各国及我国的低碳发展历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初,保定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概念,计划在整座城市中大规模应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量。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发达国家 “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1月28日,WWF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入选的2个试点城市。根据WWF和保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在“新能源产业带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原则下,双方的合作将重点集中在:新能源产业及低碳

1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入;保定市成功经验的国内外推广;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设。WWF将通过项目促进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产品的出口和应用,对项目进行国内外宣传和推广,并为项目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保定市政府则将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和人力物力,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技术咨询服务》,并与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7月,日本北海道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10年3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发表文章《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指出: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

二、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低碳理念的核心内容,即低碳事业普及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两者与环境保护法的联系,以及环保法视野下低碳事业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分则论述。

(一)低碳生活的普及: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低碳生活的标准:

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双面写,相当于保留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4、请相信,痴迷皮草那不过是一种返祖冲动;

5、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一部分是出于对过度使用空调、暖气的报复;

6、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7、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馆里展出中国生产的鱼翅罐头,还会有这么好的食欲吃鱼翅捞饭么;

8、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9、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0、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11、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12、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量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13、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14、一般的车用93#油就够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废油,还伤发动机;

15、跟老公交司机学习如何省油:少用急刹,把油门松了,靠惯性滑过去;

16、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17、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气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18、其实空调外机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设计的,给它穿外套,只会降低散热效果,当然费电;

19、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

20、洗衣机开弱档比开强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21、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这笔帐算起来还真不太小;

22、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就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停车等人要熄火,尽量不要“热车”,减少排放。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法关系密切,低碳生活是一种形成于个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与规范,具有自主性自觉性,是由个人意识所支配而形成的,而环保法作为一个国家制定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形成的规范,是否能与低碳生活能够相紧密联系,两者是否能够达到配合与融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我的思考,其实我认为低碳生活的普适不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立法中的具体的条条框框主要是由于:第一,从宏观上看,《环境保护法》的内容过多的集中在污染防治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仅仅是少量的政策性宣示,规定非常抽象、原则,可操作性差。第二,《环境保护法》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立法背景的,其基本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计划、行政主导色彩。行政命令性、行政强制性措施条款占据全篇,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很难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等等原因。我觉得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各项立法更应该偏向于一种倡导性的立法而不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不然违背了国家立法的原因和性质,侵害了人命百姓的权益,毕竟不能过多干涉人们的具体生活习惯,所以在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中要积极加入一些低碳生活的倡导性条款,不要求过度的具体冗长还和复杂。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

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与法律方式促进低碳事业的前进与发展,势在必行。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法 低碳经济的法律实现方法

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为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扎实、有序推进,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得以实现,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我们应该在立法上如是这样做。第一,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庄严的承诺,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第二,抓好试点和典型。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试点典型的保护和规范

目前,深圳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住建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同时,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将每年一次的“光明论坛”提升规格,使其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在条件具备的省市、地区、行业中及各省,都应有目的的选择试点和典型,扎实推进,建之有效,确保我国经济在低碳经济促进下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成立专门的法律监督与领导机构指导“低碳经济”。这不仅仅是要在法律上的,更应该是行政政策上面的。

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第四,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第五,在环境保护法的规范下,大力发展促进“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第六,经济与法律充分结合,处理好“一抓”“三防”关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乱立法、防浪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在开始时就让各级政府、行业、社会头脑清醒、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第七,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第九,将“低碳经济”绩效纳入政府、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第十,积极培养环境保护法的相关人才,特别是法律与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第十一,走具有自己自身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实事求是,与实践相结合。第十三,不仅仅是要与环保法相结合相融会,还应该与其他各个重要部门法相联通,使低碳的理论普及到我国全面的立法体系中去。

三、综述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构成了低碳的两个重要方面,一个从人民老百姓的生活着眼,一个从政策经济出发,双管齐下,有力配合,促进了我国低碳事业的大力发展,而环境保护法则是发展两者必不可缺的保护伞推进器,如果将其充分而适当的融入环境保护法,将会促进和规范我国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所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吸收低碳这一先进理念,正是此时,要抓住时代的脉络,贯彻新思想、新理念,以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为基石,完善作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时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应该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让绿色和节能融入普通百信的日常生活。如果老百姓人人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自己使用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注意到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对个人、社会及未来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但仍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参考文献: [1] 《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2]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中国经济周刊, 2005,(9): 11.[3]彭 飞,安 妍.倡导绿色建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3): 268.[4]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6]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1-4, 9.[7]梁保钢.浅议建筑节能[ J].山西建筑, 2006, 32(17): 210.

第三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论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摘要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2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4 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5 2.1低碳经济.......................................................................................................................................................5 2.2全球气候变暖...............................................................................................................................................5 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7 3.1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7 3.2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耗能是巨大的............................................................................................7 4 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9 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9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9 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9 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10 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11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11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11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11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12 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12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13 参考文献...............................................................................................................................................................14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2.1低碳经济

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2全球气候变暖

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

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3.1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3.2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耗能是巨大的

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

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

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

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

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

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

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时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应该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让绿色和节能融入普通百信的日常生活。如果老百姓人人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自己使用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注意到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对个人、社会及未来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但仍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

参考文献

[1] 《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2]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中国经济周刊, 2005,(9): 11.[3]彭 飞,安 妍.倡导绿色建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3): 268.[4]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6]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1-4, 9.[7]梁保钢.浅议建筑节能[ J].山西建筑, 2006, 32(17): 210.

第四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2—1

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低碳经济被定位为“所有市场的母体”,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不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这一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8年,胡锦涛主席又在G8峰会、日本“暖春之旅”及国内会议等多种重要场合提倡和肯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怎么样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低碳经济是全球性能源革命

什么是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而推行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观点可称之为“方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可称之为“形态论”。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这种观点可称之为“革命论”。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英文为Low-Carbon Economy(LCE)或者Low-Fossil-Fuel Economy(LFFE)。低碳经济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低碳经济相对于高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二是低碳经济相对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通过能源替代、促进经济增长与由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三是低碳经济相对于人为碳通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方法论”、“形态论”和“革命论”三种观点都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目标都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都是通过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本质都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三种观点均有合理内核,并隐含了低碳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递进”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先声,应当追溯到1992年150多个国家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低碳经济的理论体系,则是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首先提出来的。1999年他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指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当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2001年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他论证了从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新建构了经济发展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2003年在《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他又明确提出地球气温的加快上升,要求将“碳排放减少一半”,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这些思想奠定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则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在中国,2006年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得出了接近确定的结论:在过去50年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温度的变化有90%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球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另据世界能源大会传出消息,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碳基能源开采的极限期正在到来。人类社会别无选择,只能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再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三个阶段依次演进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正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而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50-80年中国平均温度可能升高2℃-3℃(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资料表明,1986-2006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由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状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持续较快增长。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可以预计,中国资源环境压力在未来20-30年内将会很大,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突显。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3.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2007年我国碳基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居全球第二,2008年中国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其中我国出口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中国排放总量的15%-24%左右)。众多数字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耗”状态,加上中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其中煤炭占68%,电力生产中的78%依赖燃煤发电,而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就使得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全国总能耗从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提高到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这足以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在未来的30年,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能源资源快速增长的时期。1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也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况,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这种严峻的挑战,使得我们必须将推行低碳经济模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认真思考。

4.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博弈的必然结果。低碳经济所代表的未来方向,高度集政治、经济力量于一身的特点,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博弈的焦点之一。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这场国际争论中的主要阵营国。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从中国回去不久写下《碳帝国:不能再沿袭当前的发展轨迹》中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那么,可能会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事实上,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正在试图提高在此领域的领导力,并以对某些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威胁,也许如克鲁格曼所说,“整个博弈局势将会发生迅速的转变”.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在碳减排上有所作为,才能及早地适应未来低碳经济的环境。另外,随着近年来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中国作为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显然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为气候变化出力,还可以为自身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行动,同时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多赢。

第五篇: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

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

有利于保护环境,促使新能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维护人们身体健康;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篇【一】

在经过30年粗放型,掠夺式,追求高GDP数量的发展之后,中国富了。但是与这些钞票相伴生的是资源的疯狂开采,一批又一批矿工的生命和百姓为之付出的健康损失。中国在富裕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要数量还是要质量?全世界更是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人类要高工业化还是要生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应该如此。发达国家在提上裤子后就指责发展中国家随地便溺,发展中国家更是要求发达国家为世界环境负主要责任。明天世界各国就要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争论一下谁把气候搞的这么糟糕,谁要为之负责。

发达国家已经接受为气候变化买单的事实,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和提高技术。按照这个观点,中国的富人也应该为穷人负责的,因为他们的富有是在掠夺穷人的资源和在穷人为他们牺牲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国家应该按照收入高低确定不同的税收政策,让富人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生态经济,或者绿色经济,是世界各国必须接受的现实。她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只是提出低碳经济,这是针对二氧化碳的,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还存在其他高损害方面,比如水体高污染,员工身心健康高破坏,高噪音,高资源损耗等等。如果现在提出低污染经济,那中国GDP明年就要一跟头栽下去。

就是一个低碳经济,中国就要进行较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为这个调整付出巨大的代价。

低碳经济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低碳经济可能把中国带入低痰社会。

随地吐痰是中国人的劣根,很多人因此看不起自己的同胞,更因为外国人不随地吐痰而把他们视为高素质民族。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国人随地吐痰有其必然原因,那就是“高碳经济”的后果。虽然多数人认为细菌是产生痰的原因,但是实际上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是导致痰多的主要原因,我对此深有体会。

出国前痰真的很多,有时没有带纸巾,只能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吐掉,没有想到一次被一个同事见到了,质问我你这样要是在国外怎么生活!我出国前还真为这个问题担心过,但是出国后我惊奇发现,我不吐痰了,不是我素质提高了,而是我没有痰可以吐了。我相信每个到国外生活的人都会有这个感受。因为有个人问过我:为什么国外的汽车从你身边开过,你闻不到刺鼻的气味,而在我们国家的大街上,尤其是上下班,大街上汽车的尾气呛的人直咳嗽。

因此经济真的低碳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提高一些。但是你的生活费用要提高不少。

国外之所以空气好,污染少,不是他们的汽车不烧油,也不是他们不烧煤。而是他们的油经过处理了,他们的汽车多数也装上了净化尾气装置;他们的煤更是经过了脱硫处理的。因此他们的油价格比较高(相对数量还是比国内低,比如汽油不到1,1欧元),煤也是经过重新加工过,形状统一,大小一致。我们国家要实现低谈经济,起码包含2个方面的经济转变: 一个是减少生化能源的使用,比如少用煤炭和石油,多用电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火力发电更要被淘汰;其次是在不得不使用生化生源的企业合设备,必须进行污染物洁净化。

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篇【二】

近几年,地球上无声无息的刮起了一阵风,并且越刮越猛,直至席卷全球。现在,这股风依旧盛行着,丝毫没有衰败的现象,它就是低碳风。于是,渐渐的,这股风也刮进了我的家……

“不要嘛,我不要骑车上学,你们接送我不是挺好的吗?”我一听妈妈要让我骑车上学,心里百般的不愿意。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这不就意味着早上得比平时早起床,而且还得花费力气到学校吗?这种体力事,我才不要干哩。可是,尽管我心里有再多的不愿意,最后还是败倒在妈妈的“低碳”两字下。

我极不情愿的推出了我的自行车,把书包给放上去,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嘀咕几句:“低碳低碳,又是低碳,真是的,害我要骑自行车骑这么多路。”直至骑出家门口的时候,我都在责怪这个低碳。骑到马路上的时候,我还是没有体会到低碳所带来的好处。正当我在为自己而感到可怜的时候,一辆卡车响着刺耳的喇叭声从我身边驶过。噢呦,我揉了揉耳朵,这声音,司机怎么可以这样啊。我还没抱怨完呢,就猛烈的咳嗽起来,原来是那汽车的尾烟,卷起了漫天的黄沙、灰尘,铺天盖地般。“咳咳咳,怎么会有这种人?!这么污染环境!”我忿忿不平。可是,我马上就有生气不起来了,我平常不也是这样吗?轿车排出的尾烟不也同样是空气的“天敌”吗?即使是无车日,我也还是离不开轿车所带来的那种方便,尽管口头上知道无车日应该怎么做,但实际真的很少做到。现在,被这大卡车一弄,我可知道应该低碳了。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骑自行车不那么累了,身边的空气也似乎因为我正在进行着的“低碳”而变得清新起来。

深呼吸,当你正在进行着低碳的同时,你也一定享受到了低碳风所带给你的一切。低碳风的风靡全球,是少不了每个人的付出的。或许,只有低碳风,才能让地球的环境有进一步的改善吧。

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篇【三】

以前,我从来都不懂得“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的真正意义;现在,我听到了世界每个角落都在呼吁大家节能环保,我渐渐有些懂了,于是我开始了“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所以我们要做到: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不但如此,洗米水也可以用来浇花,洗头,还可以用来做免费的护肤品。2.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3.喝茶剩下的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4.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5.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6.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7.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8.尽量少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9.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10.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11.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等适合跑步的空气清新的地方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12.用节能灯替换45瓦的灯泡。13.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省电,也可以减少硬盘的工作量。14.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少坐私家车。15.用低碳环保的生活用品,如竹纤维面料的衣服、毛巾、内衣、袜子等,不要穿着皮草类衣物。16.减少外出购物,如果必需购买,可选择上网购买。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

[低碳经济与环境作文]

下载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下低碳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与低碳发展[合集5篇]

    我与低碳发展 祝桥小学四(4)班周依婕 我认为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平常一些不起眼的习惯、用具都有可能会污染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谈大学生与低碳生活(合集5篇)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莫......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自测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是全面......

    学习发展低碳经济谈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通过近日公司举办主任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我深感自己收获很多,不但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大了知识面,还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政策水平,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低碳经济的了......

    谈低碳旅游的意义和发展途径

    谈低碳旅游的意义和发展途径 低碳旅游是由可持续旅游、体验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转型升级形成的集成创新发展模式,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发展的行动和结果,可以促进碳循......

    低碳经济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推广

    低碳经济汽车绿色消费观念下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姓名:李世宁 学号:103806xxxx 序号:7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加,我国已经成为......

    低碳经济要求下的建筑业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低碳经济要求下的建筑业发展 作者:万良秋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低碳建筑不仅仅是能耗降低、提供舒适活动空间及......

    低碳经济下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低碳经济下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走低碳经济之路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然后对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