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

时间:2019-05-14 13:5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论》。

第一篇:认识论

二十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论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史因素辩证地结合起来,从劳动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相分化的标志,又是推动主客体不断实现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与根本思想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

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社会活动获得了不同

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性因素。这种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和文化的世界。人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社会传递物,使人们反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不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方式,一代代的继承和发展着,每一代人都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对有认识能力的人

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实践决定的。

(二十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彻于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

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自觉的把这一原则看作是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唯心主义认识论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这就割裂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发生的客观依据,陷入了客观随意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其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不相信人类为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因此,肯定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主体在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首先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再现。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还须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其次,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必须基于这种认识,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人的认识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

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够反映出对象满足于人类社会需要所应当具有的状态。

(3)认识对客体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认识对客体的反映和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的内容。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应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4.认识的结构

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地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其中,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的人。它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主体的最本质特性是社会性、实践性。认识的客体是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客观存在,首先是指作为实践活动准备的各种观察、探索性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认识的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下一页(二十三)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根本的原则。毛泽东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和

‘右’的错误思想”。

2.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错误。

(2)坚持尊重群众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

(二十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创造和实现价值。

(1)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真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内在环节,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真理指引自身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社会和自然,满足人的价值要求。真理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实践而创造价值。这种由真理向价值的运动,不仅

是实践活动的要求,同时也是真理发展的要求。

价值对真理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主要是因为价值目标、价值要求对发现和认识真理具有引导作用,并且已经实现了的现实的价值对人们继续认识新的真理也具有引导作用。

(2)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具体的,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真理和价值。

总之,真理和价值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引导,并在二者的同一种共同促进人类的实践不断由一种较低的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统一。

从方法论上看,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2006年07月05日 10:31来源:成人高考教育网

对立统一规律

一、基本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规律

二、重点难点辅导: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注意:第一,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既要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要讲内外因问题,如果出题只问其中一部分,那么回答所问的那部分即可。

第二,对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考生容易记住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立统一,但往往忽视二者的辨证统一、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这关键的一层含义。

2、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一,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在以往考试末以大题形式出现过,应予以重视。

第二,内外因辨证关系中不要以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并不等于内因决定外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基本概念:

联系,发展,运动,静止,规律,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注意: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一种绝对相同,是抽象的同一,是排斥差别的同一。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同一。形而上学与唯物辨证论对立的焦点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包括差别、对立的同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注意:这条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规律。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结合,由此推断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3、规律及其属性

注意:第一,把握规律与认识、规律与真理的区别。规律指的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真理则是对规律的认识,属意识领域。

第二,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这一点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有所区别。

4、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认识规律的途径

注意:第一,要掌握这一对范畴要注意本质与规律、必然性的联系。

第二,现象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假象不等于错觉。错觉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属于主观领域的问题,而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假象容易引起错觉。

第三,在表述现象范畴时,注意用语的准确性。现象不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现象总是要表现本质,而不能表述为反映本质。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概念:

肯定,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两种否定观的对立

注意:辨证的否定特别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不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特点

注意:掌握这条规律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第二,发展的上升性、前进性,这是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三,事物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别要注意出发点的确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并不是人为加在客观事物上的。

第四,重复性,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二篇:认识论

关于认识

09级哲学专业 学号:0911316 姓名:付清爽

关于认识,首先我想到生活中的一个事,是关于“葡萄”和“提子”的,因为“葡萄”和“提子”有其在感官上几乎相同的感觉,形状,颜色,味道,不过是“葡萄”皮厚很容易一口吸进去,而”提子”肉紧致一点,不易剥皮,大致看来他们是一样的,或者可以想象成蛇果和苹果,或者任何你觉得相像的两个东西,我在想我们如何的正确认识它呢?在我不知道“提子”为何物时我是按对于“葡萄”的经验来看这两样东西的,我会简单的以为“提子”是和普通意义上的“葡萄”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或者更复杂的思考,“提子”会不会是变异了的“葡萄”?但后来,大脑引进了“提子”的概念以后,我就发现,原来”提子”和”葡萄”还是有区别的,就像两个双胞胎多么相似也还是有其不同之处可被人察觉,但举例“提子”和“葡萄”似乎还有些不妥当,因为“提子”似乎只是硬肉型“葡萄”的一种叫法,因为有人给了这种“葡萄”别名,我们就有理由去区分它们,这就涉及到认识的问题。印象,观念,记忆,经验······

首先休谟谈及了“印象”和“观念”的区别。他提到“印象”和“观念”是两类知觉,“其中印象是具有较多的力量和猛烈性的知觉。‘我所谓的观念,意思指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观念,至少就单纯观念的情况说,和印象是类似的,但是比印象模糊。’他还细分了观念,把观念分为记忆和想象,“在种种观念当中,相当大程度保持原印象的生动性的观念属于记忆,其他观念属于想象。”我觉得很有必要区分一下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发出的,休谟的分类不可否认,对认识很有帮助。但还有些问题却让人质疑,他说“当我们在若干对象中间发现了类似点时,我们把同一个名称加到所有这些对象上。”这样说似乎很被唯名论者认同,但就像“葡萄”一类的通名,和共相的“葡萄”一样很不实在,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个别事物的存在。休谟还有一点值得质疑的地方就在于“他把观念看成印象的摹本,忽略了含混性。”这是罗素提出的休谟弊病,所以不能把观念独立的看成是印象的复制。

在洛克的主张中他认为“观念(idea)这一名词,我想最足以代表一个人在思想时理解中所有的任何物象:因此我就用它来表示幻想(phantasm)、意念(notion)、影响(species)或心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所以在洛克的观念中对于观念一词就有了更丰富的解说。他说“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的”,他否定了天生的观念,把人心比作一张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标记,那又何以装备上那些观念呢?哪里获得那些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呢?对于一个经验主义者,很自然的这一切都归功于经验,他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因为能观察所感知到的外面的可感物,所观察所知觉、所反省到的内面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们的理解才能得到思想的一切材料。”他还总结了观念的两个来源“一是感觉作用,二是对人的心灵活动的知觉,可称作‘内感’。”感觉作用即我们的感官再熟悉了特殊的可感物之后,能按照那些物象刺激感官的各种方式,把各种事物的清晰知觉传达到人心,我们就在这

个从感官到人心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一切可感物的观念,这是来源于感觉的。他还指出“我们心中的观念既只是一些现象或知觉,则他们不会是假的····因为真和假既然只在于心理的或口头的肯定和否定,因此,我们的一切观念都不会成了假的。只有在人心判断让们时,在肯定他们有莫种性质,或否定他们有某种性质时,它们才有真假可言。”这似乎就解释了”葡萄”和”提子”的问题,我们的观念都不会是假的,我们对“葡萄”和“提子”的感觉都没有错,只是在当我们知道”提子”判断标准以后才知道原来那种称呼是有误的。既然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会是假的,那由人心所判断的真假又有何标准呢?突然想到伦理学老师放的一个片子,讲的是自闭症小孩成长的历程,在她眼中,世界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而和她要好的一个盲人姑娘的世界则是由声音构成的,她对世界的感知是没有错误的,甚至说是比正常孩子更灵敏的,但在正常人的评判标准中,她就是不正常的,因此通过人心来判断真假必定是准确的,人的情绪太容易使之动摇。就像如果你足够自信,你将“提子”说成“葡萄”,或者你将“石头”说成“馒头”又有何妨?对于物体的名称的定义,和对物体自身的感知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是后来经过发展我们给物体命名归类,这才有了我们对于真假的判断,但判断的可靠性仍值得质疑,但又似乎不能无止境的质疑,以免陷入怀疑论的深渊不能自拔。

我们再转过来看看休谟的怀疑论,不可否认的是在怀疑主义较为中和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很合理的,而且他正是研究哲学的一种必须的准备。就像我对于真假的怀疑,我希望能借某些方法达到真

理,并且使这些结果勉强可以稳定和确定即可。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只是致使我们产生怀疑的原因,我们会看到筷子插入水里就变弯了,人往远处退放在那得桌子就变小了,我们的感觉器官经常会给我们带来各种的错觉,但不能因此而教条的怀疑,毕竟我们对物体的观念不是一味的描摹复制这些影像,我们还有理性的思维。

还有贝克莱的观点需要被提出来,那就是在他看来“对象就是观念,而且这些观念又不外三种1.一种是由实在印入感官的2.一种是心灵的各种情感和作用所产生的3.一种是在记忆和想象的帮助下形成的。”对于一个事物完整的观念往往是几个观念互相联合着的,就像对于“葡萄”的认识,我们把这样颜色,滋味,形象和硬度附加在一起这就形成了独立的一个事物。在这个认知过程阶段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但随后,贝克莱认为一个观念的存在正在于其被感知,我的确认为感知的过程形成对此物的认识,但是我却不赞同存在即被感知这样唯心的观点,你看到一个桌子在屋子里,因为你的感觉器官感知到了他的存在所以它的确存在,当你走出这个房间由于你不能感知到这个桌子,所以你就无法确定其是否还是存在的,其实这也很正常,人们对于没有实际触碰到的东西难免会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却不能把它们的存在仅归于“人心灵的感知,被人所认识,因为它们如果不真为我所感知,不真存在于我的心中或其他被造精神的心中,则他们便完全不能存在,否则就是存在于一种永恒精神的心中。”这种想法显然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能说我看到贝克莱了,证明贝克莱存

在于世间,我转身走了,贝克莱就消失了?显然这是荒谬的,一物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律,以唯心的观点解释认识的问题我觉得很不理性。

我由“葡萄”和“提子”的问题引发了对认识问题的思考,综合了各种我所赞同的观点,首先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这个物体的基本性质,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对这个事物有一个大概的感知,当然这种感知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外部原因而造成错觉,这就要求我们还有持有理性的怀疑的态度来探究其固在的本质,形成对这个事物尽可能正确的感知,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当然认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定会经过反复磨练,就像我看见“提子”,即使我不知道“提子”为何物,但起码我可以分辨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再通过学习其他人的实践经验,了解这一物种,从而达到对“提子”理性的认知。

此仅为对认识论的拙见,还望老师提点指正。

第三篇:认识论原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首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科学理论能遇见未来,端正实践;科学理论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认识特别是理论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同时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感性材料加工制作,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次啊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3、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5、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坚决反对一切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7、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第四篇:马哲认识论

必读:马哲认识论专题复习指导及出题点(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理论。“唯物论”和“辩证法”已经阐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末,物质世界能否为我们认识?认识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认识的过程和规律是怎样的?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这就是认识论要回答的问题。

“认识论”的中心线索就是认识的本质、过程、真理性和思维方法。在逻辑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与这部分的四节相对应。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三节阐述了“真理和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价值和客观性的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的本质【高频命题点】(一般考多选题)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2.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的反映论的对立

(二)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一般考多选题)

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1.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三)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重点考点 难点】(一般考多选题 可能考材料分析题)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过程紧密联系的普遍现象。

(2)主体认识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并经过信息变换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的过程。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 ②客体特征信息 ③编码信息 ④观念信息。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像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

(2)重构同反映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1)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的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2)解放思想,即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换脑筋”,在哲学上就是指更新思维结构,这样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一般考多选题)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高频命题点】(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为了改造世界,必须认识规律,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可能考材料分析题)

1、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个飞跃的条件一是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2、第一次飞跃是否可靠,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一飞跃既指导了实践,又检验了认识。

(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非理性因素包括:①情感、意志,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一种精神力量。②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这类因素虽属于认识能力,但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的特点。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动力作用。(2)诱导作用。(3)激发作用。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永无止境,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三、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高频命题点】(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1.真理的涵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谬误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命题热点】(一般考多选题、可能考材料分析题)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涵义

(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相互包含

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辩证转化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2)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三)真理的具体性【重点考点】(一般考多选题,间或考材料分析题)1.真理具体性的含义

(1)真理不是抽象的。(2)真理是有条件的。(3)真理是个过程。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关于同一范围内的同一对像的判断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2)在确定的范围之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真理向谬误转化:

①真理超出范围。②真理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③把全面的真理内容彼此割裂。谬误向真理转化:

①超出一定范围后回归。②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③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命题热点】((一般考多选题、材料分析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同客观的符合度。(2)实践的特点是指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

2.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五)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一般考多选题)

1.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2.价值的二重性

价值的客观性: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价值的主体性:客体是否具有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六)价值评价及其尺度【重点考点难点 命题热点】(一般考多选题、材料分析题)

1.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2.价值尺度

科学的价值尺度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合理的主体需要。价值尺度的确定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的社会结构的区分为依据的。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七)价值选择及其实现【重点考点难点 命题热点】(一般考多选题、材料分析题)1.价值选择的多样性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多样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价值观的差异。2.价值选择的统一性

在特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3.价值实现的前提和途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八)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命题热点】(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价值原则是指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2.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者在根本上一致,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二者又有区别,侧重点不同。真理强调主观符合客观,价值则强调客体满足主体。3.实践意义

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重点考点难点 易错点】(一般考多选题、甚至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般考多选题)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方法。2.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认识的对像分解,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加以整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3.抽象和具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①“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

②“思维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

③“思维具体”不同于“感性具体”,它是多重规定、多方面属性的综合。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客观现实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在理论上的再现。

逻辑是“修正过”的历史。历史是现象序列的延续,逻辑是本质联系的展开。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一般考多选题)哲学方法以科学方法为认识基础,科学方法以哲学方法为理论指导。

第五篇:创造认识论导论

创造认识论导论

【内容提要】创造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有其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创造主体的特质、创造认识的本质、创造认识的“创造度”、创造认识的类型、创造认识的基本过程、创造认识的宏观规律和微观规律等,是创造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创造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又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认识论

【 正 文 】

在80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认识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了认识选择论和认识建构论,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于反映,而在于选择和建构。这一观点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批评,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于选择和建构,而在于反映,但反映又包含着选择和建构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认识的创造性问题,认为认识还包含着创造性因素,认识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说明:一方面,反映包含着创造。反映是创造性的反映,反映的能动性本身就包含着创造性因素,能独创性地提出新的认识内容和认识方法。另一方面,创造是反映基础上的创造。反映为创造提供了内容,离开了反映就根本谈不上创造。

认识论的这场讨论,虽然个别观点较为偏激,但大多数观点是建设性的,把选择、建构和创造因素纳入到反映过程之中,这无疑是对反映论的深化,更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反映的能动本质。同时,这场讨论自觉不自觉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内容,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含着创造认识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拒斥反映论,贬低和否定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主张非理性化的认识论,认为只有在创造性的直觉中,才能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交融和合二为一的两忘境界,这样主体就直观到了客体,也就达到了对客体的认识和把握,这实质上把认识看作是在主体的直觉、直观状态下的创造过程。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在消解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和反映论之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约定、任意、不断增生和开放创造的认识论。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不关注认识的基础和终极目标的追求,而只强调认识的自由创造和任意流浪。可见,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和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创造性认识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创造认识论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人类许多全球性问题要急需探讨,同时,世界高科技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使得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创造认识和创造活动。可以说,当今世界是处在一个和平、发展与创造的新时代。另外,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标志着知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更标志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创造。因此,建立一门以人类的创造认识为研究对象的创造认识论就很有必要。其实,创造是人的本质之一。单就人的生物本能来说是很不完善的,人的生理器官是很不完善的,它和外界环境并未形成特定化的关系,因为外界环境不能

完全自发地满足人的需要。外界环境对人来说是匮乏的,人为了求生存,必须改造甚至创造外界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对于这一点,生物哲学人类学家格伦作了很好的论述,他说:“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人从压迫中获得解脱,并试图把他存在的匮乏转换成一种被改善了的生存条件。”(注: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02页。)

就连人的生物本能和外界环境的关系都是开放的和创造的,那么人的社会本质与文化本质同外界环境的关系就更是开放的和创造的了。因为人的社会需要和文化需要不可能从外界自然环境中自动地得到满足,人必须在改造外界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人类社会和文化世界,以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和文化需要。人类第一次制造石器开始,就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创造性活动的开始,正是由于人的创造性活动,人才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经历了多种形态而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断丰富,这些都应归于人的创造性本质和创造性功劳。

然而,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总是有其创造认识活动作为先导,或者 总是相伴着创造认识活动的。正是由于人类的创造实践和创造认识活动,才使人类认识不会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而是不断地超越原有的认识,不断地向着认识客体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向着认识主体能力的高水准,不断地向着认识工具的多样化和精确化进步着、开放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与开放,是有其创造实践和创造认识作为原动力的,同时后者又表征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与开放,人类认识在其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因此,研究人的创造认识,建立创造认识论也是研究人,研究人的认识本质的根本任务之一。

创造认识论就是研究人的创造认识的一般过程和具体环节的认识理论。创造认识是指探索人类未知世界,并能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和产生新认识方法的特殊认识活动。因此,创造认识中的“创造”一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用来修饰认识的,即是创造性认识,为了方便起见就简称为创造认识。探索性和独创性是创造认识的两个显著特点。只有探索性的认识才是独创性的认识,同时也只有独创性的认识才是探索性的认识。

创造认识论首先要研究创造认识主体的特质,因为创造认识是具有创造认识能力的人的认识,那么创造认识主体就不仅具有一般认识主体的性质,而且更要具有能从事创造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可以归结为:具有非凡、高超的创造力。主体的创造力包括有敏锐的感觉能力、非凡的抽象思维能力、理性思维能力、非理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主体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有机整合和集中表现,它是主体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丰富的知识及其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主体的知识结构应是金字塔型的,专业知识是其中心,相邻学科知识和文理互渗知识是其边缘;健全、优秀的心理素质等。

创造认识的本质、创造认识的程度和创造认识的类型,是创造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一切认识的反映的本质,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的反映过程就包含着映现、选择和建构等环节于自身之中。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创造认识,当然也毫无例外地服从着认识反映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反映的能动性就多少包含着创造性,是创造性的初级形式。但创造认识论所说的创造性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能动性,而主要是指一种开创和探索,并能获得独创性认识成果这一高级形式的创造性。因此,创造认识的本质是由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构成的,认识的反映本质是创造认识的一般本质,认识活动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认识成果的独创性和认识方法的新颖性等,则是创造认识的特殊本质。认识的反映和创造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意味着创造认识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的统一,创造认识的一般本质是基础,创造认识的特殊本质是其升华。

创造认识的“创造度”即创造认识的程度。认识的能动性是创造认识的基础或者说是创造认识的初级形式,认识的创造性是以认识的能动性为基础,并且是从认识的能动性发展而来的。自觉性、意识性、自主性、自为性和积极性等,是能动性的重要内容。创造认识的能动性,表征着人的创造认识活动在坚持物质第一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认识活动所走过的不同于客观物质运动的具有自身特性的道路,正是创造认识过程和道路的自身特性和规律,就表征着创造认识的自觉能动性。

认识的创新性则是比能动性更进一步和高一级的创造认识形式。认识的创新性不再停留和局限在认识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等认识的能动性上,而上升为对认识的新贡献和创新上。认识的创新性大致包含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已有的认识成果提供了新的证明材料。认识创新性的这一情况表明,创造认识活动虽然没有创立一种新的、完整的理论的学说,但对已有的理论和学说(即认识成果)提供了新的论证材料,从而使这一认识成果更加正确、全面和丰富。第二,指出了已有认识成果和认识理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这也应属于创造性认识,这种认识具有创新性。第三,把认识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第四,通过另外的途径和方法,论证着已有的认识成果,这也属于创造认识的范围,具有认识的创新性。这种创造认识既没有提出一种较独立和典型的理论或观点,也没有为某一理论和学说提供新的证明材料,而是采取了新的认识方法和论证方法得出了同样的认识理论和观点。

在创造认识中,独创性是比创新性具有更高程度的创造性,是创造认识中最具创造性的认识形式,是创造认识的最高表现。独创性的认识成果决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发现和构想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发明创造出新的技术成果,当然,独创性的认识成果不是支离破碎和现象描述性的,而是典型的、完整的和本质的。但只提出某一学说中的关键原理和观点,也是认识独创性的表现。独创性认识成果是最新的,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独创性认识既指独创性的认识成果,又指独创性认识成果的获取过程,即是独创性认识成果和认识过程的统一。

认识的能动性、创新性和独创性,既是创造认识的不 同形式,又是创造认识的创造度不断递进和增强的三级阶梯,它们分别表征着创造认识的依次递进和创造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上升过程。创造认识的创造度的不同,也反映在创造认识的时效上,创造认识能力强,其创造度也高,所消耗的认识时间就短,而获取的创造性认识成果就更大、更多。

创造认识不仅有程度的差异,而且也有类型的不同。从创造认识的前提成果的不同情况,可以把创造认识分为始创造和再创造。认识的始创造是指没有现成的、直接具体的认识成果前提下的最初的创造认识活动。当然,认识的始创造也是有间接的人类认识材料和成果作为前提的。认识的再创造则是指在已有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完善和反展着这一认识成果的创造认识活动。这就是说,认识的再创造所获取的创造性认识成果是有其直接的前提成果的,它不是最初和

第一次创立理论和学说,而是对某种理论和学说的再创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某种理论和学说。

从创造认识的理论层面和实用层面的不同,可以把创造认识分为理论创造和实用创造。理论创造是指发现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关于客观世界的某种原理和学说的创造认识活动。实用创造则是指在某种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构想、发明某种实用技术和工艺,制定某项决策的创造认识活动。实用创造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某种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的实用发明创造,如运用力学原理解决一系列机械问题的发明创造。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对技术进行改造或者发明新技术的创造。理论创造和实用创造就其认识对象、认识性质、认识的思维层面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总的说来,认识的理论创造更具有纯理论的性质,而认识的实用创造则更具有认识的应用性质,认识的理论创造和实用创造又有相互包含的成分。另外,创造认识还可分为个体创造和群体创造、科学认识创造和艺术认识创造等不同的类型。所有这些都应成为创造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创造认识论也要研究创造认识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创造认识毫无例外地遵循着认识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创造认识过程是由其起点阶段、探索阶段、突破阶段和验证、评价阶段构成的。

创造认识的起点阶段是指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确立待知客体的过程,待知客体是处于已知客体和未知客体之间的中介,认识客体由未知到待知再到已知,表明客体不被主体所不知到知的不断转化过程,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由浅知到深知的不断深化过程。待知客体在本质上是未知的,但它又不等同于未知客体,因为待知客体已纳入到人们的实践和认识领域之中。然而,待知客体又不等同于已知客体,因为它在本质上是未知的。待知客体是未知客体转化为已知客体的桥梁,它的确立就成为创造认识的起点。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首先是获取新感性材料的过程。要获取新的感性材料,首先就要了解前人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又要对这一新客体(即待知客体)进行新的观察和实验,并且把所获取的新感性材料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对照,或者发现原有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从而完善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为新理论和学说的产生准备了感性材料。当然,获取新感性材料的过程始终有理性认识的渗透。进而,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就开始对新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理性思维过程。这时,认识主体动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经验,认识主体也运用了各种思维方法,包括各种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认识主体的情感也集中倾向于所研究的问题,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在所研究的问题上。这时,认识主体是忘我的如醉如痴的,由于受研究对象的强化,主体全身心的进入客体中,客体也占据了主体的整个意识。这时,主体虽然全身心地投入在对客体的研究中,但并未获取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主体的精力既高度专注和紧张,又心急如焚和焦虑不安。正是主客体的这种既统一和隔离,主体心境的极度矛盾二重性,为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的到来作好了准备。

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是指凭借直觉等非理性思维形式,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过程。当认识问题经过相当长的探索过程而得到强化,但又没有最后解决,并且创造认识的进程又处于停滞和受阻状况。这时,认识主体不再想去探索那令人讨厌的认识问题,只想调整一下思维,去从事一下轻松、愉快和休闲的活动。这时,意外的情况往往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出现。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在某一细小的偶然事件的启发和触动下,那一百思不得其解的认识问题在直觉等非理性思维的作用下,得到了意外的、完满的解决,并获得了独创性的认识成果。

创造认识的验证、评价阶段是对创造性认识成果作出真理性、创造性及价值性的检验。真理性的检验就是检验独创性认识成果是否和客观事实相符合,是否是正确的认识理论。创造性的检验就是检验独创性认识成果是否超出了前人的水平。价值性检验就是检验独创性认识成果是否符合全人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践是检验 创造性认识成果的真理性、创造性及价值性的唯一的、最终的标准。

在创造认识的这一整个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一般内容和过程。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包含着感性认识,因为创造认识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一旦确立了待知客体,就开始了对这一新客体的感性认识。和一般的感性认识相比,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则更具有开放性,这主要在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在获取感性材料后就基本结束了,一旦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和整理,就标志着正进入到理性认识阶段。而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在获取感性材料后,并不标志着该认识阶段的基本结束,而是要对感性材料进行长期的苦苦研究和探索,只不过还没有揭示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还没有获取创造性的认识成果。因此,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包含着感性认识,也包含着理性思维的内容。创造认识由探索阶段发展到突变阶段,标志着创造认识的质变和飞跃。因为,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获取了独创性的认识成果,并加速了认识的发展,提高了认识效率,而这认识成果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所以,创造认识由探索阶段发展到突破阶段,包含着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但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创造认识由探索阶段发展到突破阶段,也就是创造认识由渐进向突变的发展。因为,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虽然是开创性的和探索性的,但就认识的时效来说,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的认识时速是渐进的,是按照有步骤、分阶段的认识程序进行的,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还没有最后获取创造性的认识成果。而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不是渐进的,而是突变的,其认识进程是跳跃、浓缩和聚焦地发展的。因为,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主要是凭借直觉思维而开启和完成的。而直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突然领悟和把握的非理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不自觉性、瞬时性、非逻辑性和突然性等特征。从而,由直觉开启和完成的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就具有了以上的特征。这可被视为创造认识的客观规律之一即渐进和突变统一律。

创造认识的发展过程就展现为创造认识的宏观规律,即在创新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要素的新配置。也就是说,新认识客体、具有非凡的创造力的主体与之相适应的新认识工具配置在一起,在创新实践基础上从事着创造认识活动。另外,和一般认识相比,创造认识过程表现得异常的复杂和艰巨,成功是在无数次失败后达到的。这些都可被视为创造认识的宏观规律。

从创造认识的微观思维机制来说,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的相关和互补,即意识和无意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的相关和互补,在创造认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理性思维是创造认识中起到了的基础、定向和支撑的作用,而非理性思维在创造认识中则起到了辅助、补充和激活的作用。在推动创

造认识的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之间又形成了一种张力,并且其张力的重心又不是在绝对的中心,而是稍为向理性一边靠近,但它又不是无限制地逼近理性最后如溶入在理性中。理性和非理性之间除了张力外,还有一种共同的力量或合力,即驱动力或推力,这推力就是推动创造认识向前发展的力量。正像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张力其重心稍偏向理性一样,作为认识驱动力的理性和非理性其重心也稍偏向于理性。这就是说,理性和非理性所产生的力量平衡,不是绝对的均衡,而是有其侧重的平衡,并且又是在推动创造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总的说来,理性思维是创造认识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非理性思维则是创造认识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思维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相关和互补,可被视为创造认识的微观规律。

创造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创造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们是个别和一般、分支和总体的关系。

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整个人类认识的一般活动为研究对象,它不仅研究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也研究认识怎样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和受实践的检验。它不仅研究认识的主观反映过程,而且也研究认识的知识化和知识的运行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创造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因此,创造认识论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对象的特殊部分。

在认识方法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的一般方法,即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因果分析、类比以及观察、实验、假说等一系列理性方法和非理性方法。而创造认识论主要研究创造性的认识方法,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以及想象和幻想等,因为这些认识方法同创造认识直接相关,所以成为创造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理论特征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实践性、能动性和辩证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能动反映的全过程,认为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仅感性 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能动和辩证的,而且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能动和辩证的。而创造认识论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创造性。

从以上分析可见,创造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即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创造认识这一部分抽取出来,突现出来,重视进来,作专门的研究。

研究创造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有着重大理论意义的。同时,研究创造认识论,对于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又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来源:http:// 推荐 臂力论文网:

下载认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过程认识论

    第二节中学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本质的理解,特别是对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

    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基本原理总结

    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基本原理总结 ◎辩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认识论

    第三单元 认识论 5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

    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认识论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的具体应用部分,在奠定了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后,认识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需要我们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哲学生活认识论选择题

    认识论专题练习1、(08北京卷)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

    认识论常见题型及策略

    认识论常见题型及策略 1.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 (1)实践的特征(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06-03哲学认识论导学[合集]

    学案导学学科:高二政治 编者:丛丽审核人:孙俊山崔真 日期:2013-12-26一、本周聚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推荐5篇)

    第四节 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