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定稿]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指南
重点课题:
1、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路径研究
2、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
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研究
4、高等教育对江苏现代化的影响
5、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研究
6、“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
7、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8、科学发展观与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
9、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10、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江苏制造业发展研究
11、苏北苏南经济差距的状况、根源及缩小差距的实证研究
12、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模式研究
13、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
14、关于建设江苏教育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16、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一般课题:
1、江苏地方立法的理论问题研究
2、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3、土地征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4、新类型犯罪的性质及标准研究
5、江苏科技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
6、公益诉讼研究
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
8、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9、当代国际法发展中的新问题研究
10、《行政许可法》的实施问题研究
11、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12、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监控研究
13、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
14、江苏省劳务输出的法律问题
15、江苏对外开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6、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与经济法的功能研究
17、中产阶层的法社会学研究
18、公司治理中的公平与效率
19、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营销实务与创新研究
20、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
21、沿江开发战略与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2、利用外资研发产业与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
23、长三角经济区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24、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25、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系统研究
26、江苏企业诚信形象的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27、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指南
28、江苏专利活动分析与专利战略研究
29、江苏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与管理研究
30、经济全球化与会计规范机制创新
31、加强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及其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32、现代化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33、管理者的职业化研究
34、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5、江苏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共享研究
36、转型时期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研究
37、网络文化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8、大学城建设中的理念、政策与机制研究
39、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研究
40、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研究
41、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途径研究
4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
43、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4、国外先进课程与教材引进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45、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46、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整合与互动研究
47、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48、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49、高等学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50、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
51、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研究
52、土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苏南苏北比较研究
53、农村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与相关政策研究
54、农村财政体制研究
55、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与政策研究
56、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问题研究
57、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
58、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59、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
6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61、江苏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分析
62、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63、全球化背景下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与组织研究
64、东亚经济合作关系的变化对江苏经济的影响
65、建立适应“两个率先”的江苏产业结构
66、地区竞争战略研究
67、江苏绿色GDP核算研究
68、农民收入研究
69、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7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71、维护高等校学校校园稳定运行机制和预警机制研究
72、长三角地带乡镇市民社会兴起的理论研究
7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研究
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75、我国现阶段村落社会治安研究
76、江苏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
77、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78、江苏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79、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80、流动人口的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81、社会安全感的调查评价研究
82、西方人眼中华人形象的百年变迁
83、中国中产阶级的跟踪研究
84、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研究
85、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建构与研究方法
8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87、中国哲学中和谐稳定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88、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
89、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研究
90、诚信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91、网络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研究
92、社会转型期的制度伦理建设与反腐败研究
93、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94、先进文化与社会理想信念关系研究
95、“两课”教学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研究
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研究
97、“两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9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99、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10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
101、党内民主程序与监督机制研究
102、人本民先政治观研究
103、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与心理素质研究
104、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研究
105、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研究
106、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研究
107、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形态与规律研究
108、提升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研究
109、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关系研究
110、当代中国移民问题研究
111、中国与北美国家关系研究
112、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
113、苏北史前文化研究
114、中国与俄罗斯独联体关系研究
115、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研究
116、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商业史研究
117、江苏近代社团研究
118、江苏近代城乡关系研究
119、江苏近代人文精神研究
120、西方大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121、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研究
122、昆曲杂剧研究
123、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
124、九十年代城市与文学研究
125、吴文化研究
126、扬州学派研究
127、泰州学派研究
128、汉语语言学和当代理论语言学研究
129、江苏籍语言文字学家著作整理学研究
130、汉语句子信息结构研究
131、教学语言学研究
13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
133、翻译思维学
134、古代科技文献语言文字研究
135、中医英语语料库研究
136、从当代艺术哲学角度重组造型研究
137、国家新美术课程的实施与师范大学美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138、从时尚看中国审美观念之变化
139、当代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研究
140、江苏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141、江苏现代书法研究
142、江苏特色音乐种类发展前景研究
143、中国交响音乐史
144、中国流行音乐史
145、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发展影响研究 146、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研究 147、西方当代艺术现状研究 148、现代书法理论研究
149、当代美术批评研究
150、雕塑学与城市现代化研究 151、视觉文化与传达方式研究 152、外国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研究 153、设计历史与思潮研究 154、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
155、传统工艺保护与现代转换研究 156、当代设计教育理论研究 157、当代音乐教育文化学 158、中国雕塑研究
第二篇:关于申报200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公告
关于申报200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公告
(2007/5/22/ 14:5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课题指南》,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即日发布并开始受理课题申报。现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坚持把江苏推进 “两个率先”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有江苏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鼓励大胆探索,推进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面推进江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二、申报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要充分反映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新的进展,倡导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着力推出代表省级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关注时代特点,立足于江苏省情,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和有江苏特色、优势的理论研究。
三、本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设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重大项目单独组织申报,采取委托或招标评审产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资助经费为10至20万元。《课题指南》中标明是重点项目的研究条目,资助经费为4万元;其它研究条目是一般项目,资助经费为2万元。青年项目主要用于扶持青年研究人员,申报者年龄必须在35岁(含35岁)以下,申报的课题包含在《课题指南》研究条目范围内,不单独设置。申请者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参照有关规定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以增强研究经费预算的合理性。
四、2007《课题指南》设置15个专题,列入研究选题100条。研究选题不分学科,申报者要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主要学科,自行选择相关学科进行申报。
五、《课题指南》中应用对策研究条目(指南中带※号的选题),申报者在不改变方向和范围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的需要自行拟定题目。基础研究和其它研究条目只规定申报范围和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者可按要求自行拟定题目。研究内容不在《课题指南》范围内的,申报者也可申请自选题目。
六、应用对策研究课题要根据需求的紧迫性来确定完成时限,课题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完成时间为1年。基础研究课题一般在2至3年内完成,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或专著。
七、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3个以上(含3个)项目的申请。在研和没有结项的国家、省社科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新项目(项目结项时间以结项证书注明时间为准)。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暂缓结项或被中止项目研究、撤项的项目负责人(自撤项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八、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项目负责人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
九、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行信誉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项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信誉良好者,在成果出版和申请新项目方面给予鼓励,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十、本项目申报材料实行异地专家通讯初评和会议集中复评相结合的办法。项目评审补偿费(含微机录入费)收费标准:重点项目每项为150元,一般项目为100元。
十一、各有关高校、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努力提高申报质量,不要追求申报数量;要依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公告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签署明确意见。项目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课题指南》、《申请书》及《活页》等)请从我办网站下载,或向我办索取。申请书原则上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16k纸打印和复印,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我办(我办网址:http://jspopss.jschina.com.cn)。
十二、各有关高校、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受理本校、本单位的课题申报,并于申报截止日期前统一报送我办。省级机关的申报课题由我办直接受理。
十三、项目受理申报时间从2007年5月25日起至2007年6月20日止。申报单位必须于截止日期前把审查合格的申请书一式4份(1份原件、3份复印件)、《活页》一式3份报送我办,逾期不予受理。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省委宣传部楼内。邮政编码:210013。电话:(025)83244583、86632240。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7年5月
第三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出发,结合哲社骨干的研修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12-01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和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意见》(教社政〔2005〕3号)等文件精神指导下,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内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高度重视哲社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目标
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整体中的布局和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保障经费投入,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的青年理论骨干。
(二)狠抓科学研究,推进理论创新
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明确导向,积极引导、鼓励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为更好地推动哲社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高校应将其与教学激励机制相适应,建立和完善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激励机制。学校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给予1:1经费配套,对出版学术专著给予专项资助,并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在学校政策的引导和科研骨干的带动下,通过开展学术讨论、实施科研评估、规范奖励制度等措施,使高校人文社科教师从事科研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三)加强基地建设,打造交流平台
高校要始终重视哲社科学基地建设,并以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要对校内相应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加大资金投入,以此推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是实现哲社科研人员交流、提高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重要研究机构或团体、著名学者、政企要人、社会名流的联系,活跃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报告活动层次,打造知名的学术品牌。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召开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哲社骨干研修为契机,全面提升哲社教师队伍水平
(一)加强统筹,保障措施
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安排,进一步落实好参加研修人员的有关保障措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专心、安心地学习。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纳入统一的教师培训计划,在编制培训经费预算时,充分考虑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的经费需求,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凡选派参加研修的教师,学习期间原则上不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学校、院(所)在计算工作量时,给予工作量减免或补贴,保障参加研修教师的实际利益不受影响。对积极主动参加研修及研修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课题申报时给予优先考虑。
(二)严格要求,保证效果
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研修的具体要求,积极支持和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在选派学员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各方面沟通、了解,从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保证学习效果的目标出发,反复斟酌,并对最终确定参加研修的同志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参加研修学习,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有利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推进研修成果转化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学科的建设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映照者和建设者。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积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信念,外化于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优良的校风学风,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育人使命:立德树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沈壮海,韦诗业.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3]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站线,2006(10).[4]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切实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5-03-11.责任编辑:张丽
第四篇: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关于认真做好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
工作的通知
湘社科办〔2012〕11号
各高等院校,各市州委宣传部,省直各有关单位:
经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决定开展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围绕我省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推进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加快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服务。
二、申报省社科基金项目,基础理论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新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跨学科研究要具有交叉性和融合性,着力推出代表我省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三、本省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不设课题申报指南,申报者在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的前提下可自由选题,课题名称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并尽量做到科学、规范、准确、简明。
四、本次申报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成果立项项目、基地委托项目、“百人工程”项目和奖励项目等几个类别。
五、项目申报范围涉及26个学科,具体分类如下: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军事学。项目申请书中学科分类的填写从以上26个学科中选择,不要细分填写到二级学科。管理学包括经济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研究方向,语言学分为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在填写学科类别时,必须加括号具体注明,即从管理学(经济管理类)、管理学(公共行政管理类)、语言学(中国语言类)、语言学(外国语言类)中选择。
六、申报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百人工程”项目时,需提供《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6份、项目设计论证活页5份,申报材料要求用纸制标准文件袋装好,一人一袋、袋子正面贴好申请书的封面。
七、申报成果立项项目,应是已获得学术理论界公认的学术理论水平较高、应用对策价值较大而从未获得过省部级及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是已经出版的以申报者为主完成的著作(含丛书),或者是2010年7月以来公开发表的同一研究方向3篇或3篇以上(且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的系列论文。申报成果立项资助项目,必须填写《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成果立项审批书》一式3份。以著作(含丛书)申报的提供成果原件1份,以系列论文申报的提供复印件1份(必须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鉴定成果原件,签署审核证明意见,并加盖科研部门公章),所有材料请用纸制标准文件袋装好。
八、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湘哲社领〔2008〕3号)要求,今年继续对按时完成且鉴定结项等级为“优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我省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前3位及立项实现零的突破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奖励1个省社科基金项目。申请者应认真填写《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奖励项目审批表》1份,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报省社科规划办按程序立项。
九、每个省社科研究基地可申报1个基地委托项目。基地委托项目的主持人须由基地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共同商定。基地委托项目申报应注意突出基地特色,并注重扩大惠及面,原则上个人不得多次(3次及3次以上)主持基地委托项目,禁止未结项的省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主持基地委托项目。申报材料需填写《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审批书》1份,由基地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首席专家签字,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社科规划办按程序立项。
十、2012年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继续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设立外语科研项目。该项目性质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凡从事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的人员都可申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立项资助的统一纳入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范围,获立项由所在单位资助的改由该项目资助。申报时按语言学(外国语言类)或外国文学学科填写,不单独注明申报该项目。外语科研联合项目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根据立项通知将资助经费拨付到项目所在单位帐户,每年集中拨付一次。
十一、每个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尚未结项的,不能申报省社科基金本项目。
十二、申报者可从《湖南社科规划网》“资料下载”栏目(http://sk.rednet.cn)下载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关申报材料及汇总表格。申报者须如实填写相关数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3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
十三、除所属单位没有科研管理部门的申报者外,省社科规划办原则上不受理个人申报。申报材料应由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并提供汇总的项目申报电子表格及纸面表格各1份,汇总表请按照项目负责人、学科分类、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等6个部分使用EXCEL软件制成,电子表格统一发送至hnshekeban@163.com。申报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9月12至14日,其余时间一律不接受申报。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请申报者自留底稿。申报地点设省司法厅招待所。
十四、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科研管理部门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精心组织、严格审核、按时申报,确保2012省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顺利完成。其他未尽事宜请与省社科规划办联系,联系电话:0731-82216244。联系人:曾明。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2012年7月2日
第五篇: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材料要求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材料要求
一、材料要求:
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申请书》(其中“总结报告”内容不少于2500字,“最终成果简介”内容不少于3000字);
2.1000字左右的核心成果简介;
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表》(5名专家鉴定意见);
4.《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审核表》;
5.经审批的《事项变更审批表》(若没有此项,可不附);
6.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汇编和最终成果:
1)论文原件及复印件(期刊首页、目录、文章全文)
2)研究报告,不少于30000字。
3)著作,需原件。
二、材料装订要求:
1.将上述材料装订成册,共2份。
2.最终科研成果如果是著作,可单独附后.三、结项成果要求:
项目最终成果形式为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全文一般要求3万字以上;为专著的,一般要求10万字以上。课题组负责人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含2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论文,其中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
人文社科管理办公室
201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