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时间:2019-05-13 01:3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第一篇: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 2012-04-23 1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7日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在广州召开首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成绩和经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负责同志分别作了经验交流。现将讲话及交流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文件,对如何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走出去”工作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抓好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专家学者。抓好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走出去”的核心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立足本土培养和有计划引进相结合,充分发挥海外专家学者的作用。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概括出新理论,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大力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加强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创新。支持高校参与或设立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创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以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政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支持设立海外出版发行基地,推动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加大外文学术网站和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及机构建设。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新机制。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在人事考核、科研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完善合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制订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走出去”。

推出精品 搭建平台大力提升国际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发挥出版社在版权贸易输出方面已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开发国际化选题,向海外推出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思想的学术著作。实施“中国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整理研究已有中国古代经典的历代译本,组织汇释汇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学理支持和文献积累,为海外汉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提供完备的参考书,促进中西思想交流与对话。

加大人文社科数据库建设力度,发挥数据库的基础性研究平台作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创新与升级。以大型调查项目为基础,加强“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吸收国际知名学者组成国际化的咨询委员会;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数据开发上进行深入合作;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开展东亚社会调查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合作。广泛而持续地积累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础数据,为我国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提供高质量、基准性的数据资料。

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加强师资和课程的国际性。力推教师到国外大学授课,面向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生,讲授有关中国问题的专业课;面向外国留学生,陆续开设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法学、中国哲学与文化、国学等全英文课程;举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开设国际课程,实施“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战略。强化暑期学校课程、师资、校园氛围、管理四个核心要素的国际化。

积极推动东北亚国别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副校长 吴振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建设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蒙古研究所等五个国别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国别研究机构自身的学科优势,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围绕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整合多学科力量,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依托东北亚研究院积极筹备举办半岛问题六方学者论坛。

注重发挥高层次合作平台的主导作用,坚持学术上的平等对话。依托东北亚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同建立“中俄(俄中)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合作与人员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东北亚大学教授协议会”主导会员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对东北亚区域研究的话语权。

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为主要目标,整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外语、国际关系等学科和相关研究机构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并与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外国专家局以及国(境)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专家联合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强化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的组织管理机构——国别研究学术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强机构科研管理工作;设立国别研究所专项经费,全力资助各国别研究所的项目研究;重点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短期讲学、出国访问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 伟

凝练学术思想,铸造学术精品,是传承创新文化、展示优秀传统、阐释中国发展道路、推动跨文明交流的基础。北京大学重视总结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推向世界,直接吸收国外学者参与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吸收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3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建设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实践,论证阐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积极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

传承创新文化,推动跨文明交流,需要有双向互动的高层次平台。举办好北京论坛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知名品牌。建设高等人文研究院,加强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促进人文学内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建设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努力为全世界顶尖汉学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在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一批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

构建新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传承创新文化、促进跨文明交流的学科体系。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古典学研究,重点支持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新型“东方学”研究机构,推动苏美尔、赫梯、巴比伦-亚述学、敦煌、中亚学研究,以及波斯、伊斯兰、东南亚文化研究;加强国别和地区研究,筹划建立一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加强针对重要国家和地区开展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和实证结合的高水平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 林尚立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推动优秀成果走出去,搭建高水平平台吸引人才,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把握主动,以我为主,深化合作。强化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建立的合作交流关系。加强建设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学术实力与学术底气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出发点。发挥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整合优质资源,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出一批体现国际学术地位的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吸纳国际优秀学者来校工作,鼓励引进学有专长的外籍专业教师,形成国内外共选、共育的人才孵化和培育机制。推动原创性学术成果走出去,有利于消除因交流不足而产生的误解,重塑健康而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积极向海外输出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和文化读物,同时组织和推动学术论著的外译、外介,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界,促进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让更多的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国学术的魅力。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新机制

武汉大学副校长 谢红星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学术基础扎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队伍。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对中青年学者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和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要依托,持续实施“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追踪计划”,在国际上推介重要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风范。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在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学科领域,重点建立若干国际合作的专业平台。与海外大学共同建设“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建设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推广模式。实施“中国简帛学国际合作计划”,大力推动中国简帛文献研究的国际化。实施“国际学术之伴”建设计划,与海外一流的同类型研究机构或相关学术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部人文社科各重点研究基地确立海外“精英合作伙伴”。聚焦高端会议,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力度,大力资助中青年学者赴国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优势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等实体性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加大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成立编译中心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依托优势学科和与学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举办“海外学术周”等,集中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

中山大学副校长 魏明海

中山大学积极发挥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层次科研合作,构建学术研究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的国际化优势,积极推动中华学术“走出去”。加强重点研究基地与港澳高校共建合作机构,实现重点研究基地在港澳地区的延伸,借助港澳高校的国际学术网络,积极增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在海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重点研究基地“走出去”,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

不断创新与港澳高校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合作研究领域,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逐步将两地教授间零散合作提升到学科领域整体合作,建立合作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与港澳高校科研项目的深层次合作,鼓励教师开展港澳合作项目。将港澳研究领域拓展至南中国海研究领域,实施“环南中国海研究计划”,建设“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共同针对环南中国海地区的海岛主权、海疆争议、海洋经济、区域社会文化与经济合作、区域国际问题等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研究。

积极与港澳高校及其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利用港澳地区信息数据和出版资源,推进内地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创办有国际学术影响的数据中心和专业学术期刊,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建设“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加强西学东渐的文献编译、研究与出版工作。推动中国会计学国际化研究。

拓展海外中国学研究新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金 莉

海外中国学研究,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助推器。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双重使命,充分发挥多语种、交叉领域研究优势,夯实海外中国学研究基础,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实现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发展。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坚持以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化为己任,立足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坚持在文学、历史、语言、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开展文献整理和翻译等基础性工作,翻译出版海外中国学的奠基性著作,夯实学术研究基础。坚持从中国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发展,推动中国学术与海外中国学的实践互动,全面研究世界主要国家中国学发展的脉络、主要学术倾向和成就、各国对华政策制定影响因素等,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形成有效的国际文化对话参与机制。积极参与国家《中华典籍外译》、《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等各类项目,推进《国际汉学》多语种出版工作;在境外创建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主导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设立国外中国学专家访学计划,积极与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展开实质性学术合作,形成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学术网络和互动机制。立足服务于国家全球文化战略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理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开展非洲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聚焦非洲,全力打造非洲研究品牌,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浙江师范大学深化对非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务实研究,力争成为国家对非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的主要阵地。非洲研究是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秉持“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治学理念,凝练“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2个重点研究方向,设立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教育等多个研究所和中非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对非投资贸易中心,夯实非洲问题研究学术队伍,加大政策倾斜,全力予以扶持。

依托非洲研究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教育部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研修基地等,充分发挥非洲问题研究优势,进一步构筑“两院两馆两基地”的开放式平台,形成非洲问题研究综合效应,逐步打造非洲学术研究、涉非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推广和校际交流合作四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持深入开展非洲问题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选派科研人员赴非洲国家调研,积极向中央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交内参报告;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举办或承办国际专题会议、学术会议、双边会议等,发挥中非智库论坛已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的作用,完善中非智库间对话机制。

第二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积极探索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积极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隋广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国家需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重要抓手,在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库作用方面作了认真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

一、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走出去”提供基础条件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校近年来致力于逐步推进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为“走出去”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发展方向上,加快“走出去”,拓展对外平等合作。目前,我校已在亚洲、欧洲、南美合作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并与秘鲁高校互设“东亚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中心”,初步建立了“走出去”的桥头堡。第二,在发展重点上,大力拓展制度化的国际合作研究。今年9月,我校与澳大利亚纽卡斯特大学启动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广东省外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子公司重组情况”。这些合作研究机构和项目,运用规范的国际学术语言和研究方法,对国际问题和中国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使研究本身从起步阶段就具有国际视野,使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第三,在发展层次上,坚持扩大校际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多边国际机构和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

二、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为“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关键在于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我校着力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和外语高级专门人才,为“走出去”提供了人才支持。我校是国内少数建立起完整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拥有一批造诣高深的翻译名家,一支既有口笔译实践经验又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高水平、专业化的翻译团队。近年来,在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涉外赛会和活动中,我校的翻译团队提供了高质量的同声传译等翻译服务。我校MBA中心采用国际教材和全英文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东方智慧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三、打造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为“走出去”提供咨政服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离不开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离不开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培育和支持。2009年11月,我校利用外语人才会聚和在国际经贸、国际问题等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整合资源组建了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两年来,研究院密切跟踪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与重大事件,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应急课题研究,及时向政府呈交研究报告,提供咨询服务,初步成为华南地区国际问题研究的高端智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四、建设打造高水平特色学科,为“走出去”提供持续动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就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水平学科。我校根据国家和广东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学科发展的国际化内涵,为“走出去”提供持续动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从“七五”时期就以研究回答“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这一与“走出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组建团队进行长期、持续研究,经过20多年努力,产出了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成果,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衡量学科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校是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并且拥有教育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彰显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在新的起点上凝练特色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

高校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负有承担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光荣使命。应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学科特色,搭建学科平台,开拓研究新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强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师范大学将以《意见》的出台为契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着眼未来,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与学科创新能力。

一是夯实学科基础。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以人文学科见长、人文底蕴深厚和基础学科实力强及其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联系密切的传统优势,强化以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传统学科转型和新兴学科生长,形成若干个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群。进一步加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在相关优势学科领域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研究体系,为浙中城市群的崛起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二是培育学科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组建学术团队,注重联动协进,开展多学科协同合作,选准学术研究方向,凝练学科特色。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兼顾二级学科,在二三级学科内部及其间寻求与培育特色生长点,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大力扶持综合性、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与省侨办合作,共建华人侨商研究院,以浙江籍华人侨商的创业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华人侨商研究,形成独特的研究体系。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共建农村研究中心,着重开展浙江农村研究,以村域经济社会转型为研究方向,在村落史、农村土地、农村村治、农村合作经济等方面形成国内同行公认的研究特色。

三是做强学科品牌。在教育研究领域,统筹研究资源和集中学术力量,以“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科研质量提升计划”、“学科特色发展计划”、“学术国际化计划”等为支撑的“教育学科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以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好两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即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和浙江省教师教育研究基地,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研究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在非洲研究领域,以中非商学院为基础,加大教育援非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化亮点和差异化优势,在“中”、“非”二字上做文章,着力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在儿童研究领域,以儿童文化研究院为依托,组织开展儿童脑科学、儿童文化理论、儿童教育、儿童艺术等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低幼绘本、儿童游戏、儿童动画和玩具等应用研究与开发。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学术与智力密集优势,建设多学科组成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建设开放型知识分享平台,主动与中央部委加强联系、联动,为国家层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加强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增强对浙中都市圈崛起及其经济文化建设的辐射带动功能。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社会辐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努力让哲学社会科学走向大众。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重点基地建设,开拓教育培训市场,促进继续教育转型,强化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全省教育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教育援非品牌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对非外交战略,主动融入浙江主要留学目的省建设,主动支持金华、义乌的对非经贸往来和务实合作。

第三篇: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袁贵仁副部长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暨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局面讲话

(2004年7月29日)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经济长期的努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实力。面对大好形势,高校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立新的目标,建立新的平台,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把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

1.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体制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上,多年来虽有改进,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显著。我们现在的管理方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际眼光,先进理念,时代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创新。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口。

2.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难点也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管理产生的问题,最终要从管理上来解决,光靠热情,光靠干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相比,目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还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尽快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3.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力引导。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呼唤大师的涌现。在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我们将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回答。时代要求我们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研究科学前沿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学术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创新具有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活动和壮大力量,增强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瞄准世界社会科学管理先进水平,通过体制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研究人员聘任制,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研究机构开放和研究人员流动,形成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既能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又能发挥市场作用的新的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以社会资金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制度的建立,通过面向社会开展研究咨询服务,广开研究经费渠道;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为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产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制度基础。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突破。

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好坏的根本标准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研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科研管理的要本目标,是出精品力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定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九五”期间,高校科研管理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这些经济,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使我们在“十五”期间和“985工程”二期的实施过程中,探索和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科研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单兵作战,就是闭门写书、写论文的观念。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尊重学者的个人劳动,但在社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少数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即便是个人的活动,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确立国际竞争观念。我们讲一流学校、一流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关起门来自定标准,要把学术研究与国际上学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相联系,瞄准世界水平,立足于 说明世界,以是否科学地说明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来衡量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只有坚持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只有坚持价值性才有战斗力。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意识,不但不应该削弱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征,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宣传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二、战略设计,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要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要具备战略眼光、做好宏观规划,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一)通过管理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在世界变化日益迅速的情况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本本可供参照。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胆识,才能贡献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成果来。

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典范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同步的,或者说,它们是整个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支撑的。理论创新必然呼唤管理创新;管理创新 又需要有新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现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综合性不断加强。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学科重叠,文理互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近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几科都是在学科交叉、学科重叠的地方,或综合运动文科和理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而获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内容、新形式需要新的学科观念和新的科研载体。如果以传统的学科观念和研究载体来评价或规定科研的新内容或新形式,就可能限制学术的发展,扼杀其创造性。传统的学科观点以单一学科为主,研究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而现代研究越来越需要综合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人才,出现了研究中心、创新基地这样的新载体。如果不能采用新方式,调整评价方法,找到新的评价机制和新的连接点,就可能削足适履。我们要善于发现现实问题 背后的学术问题,推动学术增长和对策贡献,促进理论创新。

评价成熟学科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往往并不适用于评价新兴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眯。所以,建立鼓励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的机制和评价标准,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创设合理的空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论创新的大敌是心浮气躁、争功近利。现在讲创新大家都同家,但怎样创新,怎样才能创新,却考虑的较少。积沙成塔、聚木成林,创新成果并非一日之功,重大的成果更需要很多人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过于注重研究的功利目的,其结果是著述不少,新意不多,而我们的一些评价机制又在有意无意地鼓励这种倾向。建立怎样一种机制,形成追求研究的高质量、厌弃粗制滥造的良好风气,是科研管理创新的迫切课题。教育部连续出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与鼓励与国际规范相应的引文评价系统(CSSCI)以及即将出台的“985工程”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等政策和措施,都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的有力措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更多的措施、更多的办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的不断涌现。

(二)积极组织引导,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做出回答。如何引导和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经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及时的理论回答;如何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学科,而且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特征,善于整体看世界,综合看社会,加强综合性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为造就一批专业精通、视野开阔、善于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社会与人生综合思考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战略科学家,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对管理一个小课题,管理分散的、独立的课题,我们比较熟悉,比较有经验,对于管理重大项目,管理联合项目,我们就不是很熟悉。如果我们把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课题简单地分解为小课题管理,那就削弱了重大课题的意义,甚至把重大课题肢解了。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科研管理也要与日俱进。

(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关注国家利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和价值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侵略,叫嚷“为价值观而战”,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我们不仅要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也要强调文化安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对思想文化的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正确与否,内容先进与否,关乎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关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哲学社会科学落后,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不战而败。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从方向把握、课题设计、内容安排、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政治意识,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认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非常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做出回答;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对社会重大变化的反应。今天,没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回答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要从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切实研究和回答社会现实问题,在回答现实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真正有用的成果。

(四)要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强化对策研究,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积极推进理论向技术、理论向政策的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强调它对社会进步的实际功效,又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国家、学校、个人都有一个如何合理安排和布局,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关系的问题。

蔡元培先生把学术分为“学理”和“术用”两个方面,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简练地阐明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深厚的理论就没有应用技术的可持续可发;没有应用价值,理论也就暗淡无光。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博大精深,深刻严密;在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实践上又极具操作性。它既经得起严格的理论推敲,又能够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民大众所理解,进而付诸行动。马克思曾经说过,最深刻的理论可以还原为最具体的实践。伟大的理论一定是最能反遇社会需要的。一切强调理论的抽象性而忽视理论的实践性的辩解,都是站不住脚的。当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是可以不重视基础研究,恰恰相反,原创性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先导和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制高点。但是,基础理论的价值、基础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基础理论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政策、转化为方案,它的竞争力、先导性才能表现出来。

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强大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说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是出哲学社会科学大成果、大专家的时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科研管理不仅仅是填表格、组织申报材料、组织总结材料,我们应该把推进理论成果的转化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应用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不断提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科研管理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目标分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比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属同一大部类,具有许多共性,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不同之处,它们的特性、功用、成果显现形式,都不能用一个尺度、标准来衡量。再比如,基础性研究,主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原创性的成果为目标;应用性的研究主要以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切实的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为目标;对策性研究主要以有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为制定或完善政策起咨询作用为目标。对不同目标、不同特性的研究就不能简单地使用同一尺度、标准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狠抓落实,完善机制,努力营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环境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等重要”,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这使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意义和地位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高认识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但知难行更难,关键在于落实。

中国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地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以改革的姿态、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相关机制。

(一)要建立确保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管理体制,从制度上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

要切实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就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一起进行全局规划、全程规划、全面规划,整体把握,总体决策,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落实到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氛围营造的各个环节。同时又分工负责、做到职责、权利分明,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要求、有条件,有措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经费不断增长,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四个同等重要”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切实体现。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关系,促进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培养人才的共同发展。

在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方面,科研的方向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特别是研究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科学研究经过长期发展,会形成若干个学科和研究方向。这些学科和研究方向纵深发展,又会与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区别更加明显,形成较稳定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这是学科通过分化不断深化的一种形式;通过综合是深化学科的另一种形式。对一个复杂现象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中,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后一种形式更值得我们重视。要坚持以科研为龙头,整合、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培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尤其要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科研与培养人才关系方面,要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反对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要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在教学中及时反映科研新成果,使科研成为教学改革的动力,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管理人员不仅是对科研本身的管理,还要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通盘考虑,建言献策。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与团队等关系,促进科研水平与人才素质的共同提高。

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没有一定的数量不可能有高质量,没有质量的提高数量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的重复多,高质量的精品少。我们要建立起保证数量、引导和强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在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学术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把握方向、战略设计、宏观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改变个体分散、零敲碎打的局面,形成人才梯队、学术团队,形成科研联合攻关的能力。要尊重科研人员独立研究、自由研究的特点,有总有分,有分有合。要加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四)要形成有效机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我们要通过改进创新,努力在全国高校营造一种既能统一规划,又能保证科研主体有充分的自主空间;既能促进良性竞争,保证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成果能脱颖而出,造成能者上、庸者出的良好气氛,又能形成合作团结、互通有无的健康环境;既能全面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强项,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第四篇: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又一次表明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新世纪新阶段,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对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对于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要抓住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应该有发达先进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对新的时代课题,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四个“同样重要”和四个“迫切需要”,是我们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方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方面,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在对外开放、对外交流方面,继续不懈努力,不负时代重托,做出更大贡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当前,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局面,任务已经明确,条件已经具备,关键在行动的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坚决贯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牢牢把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切实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共同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第五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出发,结合哲社骨干的研修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12-01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和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意见》(教社政〔2005〕3号)等文件精神指导下,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内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高度重视哲社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目标

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整体中的布局和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保障经费投入,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的青年理论骨干。

(二)狠抓科学研究,推进理论创新

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明确导向,积极引导、鼓励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为更好地推动哲社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高校应将其与教学激励机制相适应,建立和完善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激励机制。学校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给予1:1经费配套,对出版学术专著给予专项资助,并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在学校政策的引导和科研骨干的带动下,通过开展学术讨论、实施科研评估、规范奖励制度等措施,使高校人文社科教师从事科研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三)加强基地建设,打造交流平台

高校要始终重视哲社科学基地建设,并以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要对校内相应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加大资金投入,以此推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是实现哲社科研人员交流、提高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重要研究机构或团体、著名学者、政企要人、社会名流的联系,活跃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报告活动层次,打造知名的学术品牌。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召开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哲社骨干研修为契机,全面提升哲社教师队伍水平

(一)加强统筹,保障措施

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安排,进一步落实好参加研修人员的有关保障措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专心、安心地学习。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纳入统一的教师培训计划,在编制培训经费预算时,充分考虑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的经费需求,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凡选派参加研修的教师,学习期间原则上不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学校、院(所)在计算工作量时,给予工作量减免或补贴,保障参加研修教师的实际利益不受影响。对积极主动参加研修及研修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课题申报时给予优先考虑。

(二)严格要求,保证效果

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研修的具体要求,积极支持和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在选派学员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各方面沟通、了解,从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保证学习效果的目标出发,反复斟酌,并对最终确定参加研修的同志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参加研修学习,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有利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推进研修成果转化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学科的建设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映照者和建设者。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积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信念,外化于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优良的校风学风,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育人使命:立德树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沈壮海,韦诗业.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3]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站线,2006(10).[4]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切实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5-03-11.责任编辑:张丽

下载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定稿]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指南重点课题: 1、 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路径研究 2、 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 3、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研究 4、 高等教......

    新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汇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汇报 2011-12-10 15:25:11作者:社科网来源:社科网浏览次数:109 网友评论 0 条近年来,新疆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

    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宁召开

    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综述 10月10日,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副省长傅自应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周游,教育部社......

    大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创 先 争 优——大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任务,高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

    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学习心得

    “2011年海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心得 根据学院安排,我有幸成为“2011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一员。在省委党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 评选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人......

    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 大力推进高校工会工作

    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 大力推进高校工会工作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陈洁洁 张东风 内容摘要: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广大教职工利益的代表着,应把职工群众......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进一步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