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物权法(推荐)
学习《物权法》,调整好矿产资源财产关系
1蒋承菘
摘要:《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认真学习,对于搞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财产关系以及调整好这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已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由国务院行使,并且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财产收益。探矿权、采矿权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依法设置的用益物权,取得矿产资源用益物权必须是有偿的方式,探矿权人、采矿权人除了必须依法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外,还必须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国家保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物权法》通过定分止争,实现维护经济秩序的目的。通过定分止争和物尽其用,为权利人充分利用财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物权法》的实施,将从法律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物权法》调整物权关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物属于谁;二是权利人对物享有哪些权利;三是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要承担哪些民事责任。但调整物权不单是《物权法》的事,在法律上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宪法》。宪法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非公有制以及公民私有财产权等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物权法》。它从调整物权关系的基本法的角度规定了物权法律制度。第三个层次是单行法。许多单行法从民事的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物权做了大量的、特殊的补充性规定,矿产资源法就是其中之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毫无疑问,调整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中的财产关系必将遵循《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学习《物权法》对于搞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财产关系以及调整好这些关系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
《宪法》、《物权法》、《矿产资源法》都明确了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物权法》三十九条也明确了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矿产资源的所有者也必然依法享有矿产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矿产资源的占有权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即非他莫属。矿产资源的使用权是指的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有权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与开采的权利。这是因为,矿产资源一旦使用,矿产资源就消失了,而使用矿产资源必须先行勘探和采矿,因此,它的使用权实质上就是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产资源是一种财产,所有权人必然享有勘查开发中的应有的收益。但是,矿产资源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后就成为了矿产品,其本身的价值也必将包含在矿产品的价值中。因此矿产资源法中明确规定了矿产资源开采必须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这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所以,收取资源补偿费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应享有的收益权。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它的所有权人所享有的处分权利有其特殊的内涵,矿产资源的处分权是指矿产资源所有权人有权规定什么样的矿种,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具有什么样条件的人才能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还有三点必须明确:一是《物权法》和《矿法》上都规定了,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这就是说上述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权利,只有国务院才能行使,它不因矿产资源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的不同而不同。各级人民政府只有在法律和国务院法规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所有权。《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就开采矿产资源的审批与采矿许可证的颁发,对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部门进行了法律授权,此外,对上述以外的,授权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管理办法;国务院240令第四条就矿产1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资源的勘查,对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了法规授权;国务院241号令第三条就开采矿产资源的审批与许可证颁发对国各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了法规授权,各级政府及其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只能在上述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权力。二是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地表和地下的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这就规定了两种相邻的不同自然资源的权属关系问题。三是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财产收益,因此,不缴纳、少缴纳、延期缴纳、挪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等,都是违法行为。
二、矿产资源的用益物权
《物权法》第四十条规定,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人的物权可以自己用,也可以自己不直接使用,由他人使用,可以依法出让给更有经营才能的人使用。尽管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但所有权人也不可能直接使用,它必然要让渡给更有经营才华的人使用,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探矿权、采矿权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依法设置的用益物权。
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点,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权利上有什么样的差异。法律规定,所有权人对属于他的动产和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而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动产只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矿产资源的用益物权人,即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不享有对矿产资源的处分权。因此,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规明确了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时,必须征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第二点,探矿权为什么是用益物权?采矿权是用益物权,很多人都能理解,对探矿权为什么是用益物权却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将探矿权列为知识产权更妥。这是因为他们对物权的含义了解不深,也混淆了资本运行和思维劳动之间的区别。根据分类,财产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物权是指有形财产权;探矿的对象是矿产资源,是有形财产,因此探矿活动中的财产关系是有形财产关系,用《物权法》来调整是合理的。探矿需要资本投入,实质上探矿权人是通过探矿活动使其投入的资本增值。探矿权人可以是探矿的能手,即使不是能手,他可以雇用有能力探矿的人才。这些人才与探矿权人之间是一种民事的合同制关系,他们发挥自己的思维劳动为探矿权人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合同法调整。
三、矿产资源用益物权人必须依法取得并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国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法第五条规定了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因此,取得矿产资源用益物权必须有偿。我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物权法》一百二十条也明确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规定。矿法重申了宪法的原则,并规定了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第十五条还规定,设立矿山企业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区范围、矿山设计或者开采方案、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方予批准。《矿产资源法》第三章、第四章,又分别更加明确地规定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因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除了依法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外,还必须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里有五点需要明确。第一,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它包括资本金、技术设备条件、管理水平、业绩等。第二,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第三,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要有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开采规模是否与矿床规模相适应,勘查与开发的方式是否最有利于合理利用,三率水平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等。第四,要最大程度地实施综合勘查和综合利用。第五,环保和安全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四、出让矿产资源用益物权是一种行政许可,但可以借助市场运行的方式,必须在保护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
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务院又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合为一个主体。国务院既要保护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利益,更要履行宪法规定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职责,二者目标是统一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国家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设置行政许可,并又规定了对这些行政许可应当通过招标
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做出决定;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矿产资源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手续。国务院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探矿权和采矿权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有偿取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评标,采取择优原则确定中标人,中标人缴纳规定的费用后,即可办理登记手续。有两点要明确:第一,国家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出让不是市场,而是行政许可。这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这是政府为了确保其合理利用而采取的一项行政手段。出让人与受让人并不是平等的地位,出让是有条件的。第二,这种行政许可可以运用市场的方式运作,国务院的有关法规对以招标方式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做了明确的程序规定,国务院240号令第十六条和国务院241号令第十三条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招标的规定应依法实施。对于矿产资源法上没有规定的市场运作方式,可以试点,但无论那种市场运作方式都必须保证矿产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只顾标的高低,不顾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损失与破坏,严重损害了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五、保障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依法行使权利
《物权法》第一百二十条明确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特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矿产资源法》
第三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保障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生活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国务院的有关条例,还对采矿权人和探矿权人的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探矿、采矿是一项风险很大,技术性强的产业活动,因此,国务院的有关条例对于探矿权、采矿权的期限及保留和延期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依法享受对矿产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国家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和手段侵犯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规对这些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也只有依法保护好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依法监督他们的行为,才能保持良好的矿业秩序,也才能促进探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从xx年7月版本《物权法》(草案)到xx年3月正式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分别简称“草案”和《物权法》)之间的审议演变过程中,许多条款有了很大的变动。通过观察、研判这些变动痕迹,可以反映出立法者的立法宗旨和原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分析、研究。通过观察“草案”和《物权法》中第六章内容之变动,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之处。在此提出来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1.“草案”中使用了“业主会议”和《物权法》中使用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名词,二者对同一个“主体”所使用的名称不相同。《物权法》使用后者更贴近实践。2.“草案”中第八十七条“可以以业主会议的名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内容,被《物权法》删除了。《物权法》第八十三条保留了“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物权法》的这一修改,取消了“草案”中“业主会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维权的诉讼主体资格。这种维权的诉讼主体资格只保留给了业主。3.《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七十八条中增加了“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一新的内容。这表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可以作为被侵权业主维权诉讼的被告当事人。增加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4.《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八十三条中增加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责任和义务。第八十三条中所列举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将由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负责“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在这之前,上述职责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的。今后这一职责将由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承担。其重担不轻。5.《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七十四条中修正了“草案”中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明确“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为今后解决这一类争执,提供了法律依据。6.xx年3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在解读物权法时称:对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物权法是不溯及既往的。因此《物权法》不具有“溯及力”(法律的溯及力,就是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是说,《物权法》施行之前的类似问题,应当按照当时的规定或者约定处理。《物权法》施行时,虽然还需要“实施细则”、“司法解释”等配套法规的配合,但是《物权法》作为国家的大法,其立法精神,立法原意都非常明确了。为今后配套法规的出台,提供了大法的依据。综上所述,《物权法》施行后,“业主委员会”少了以往的权力,多了实实在在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其开展工作试图“有权无责”不受制约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善。那些被“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侵权的业主有了可以获得法律支持的诉讼道路可走。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委员”们,今后做事可得掂量掂量了。如果站在法庭被告席上,再来辩解“三颗伪造印章”和“运动员兼裁判员”等问题,就不可能像糊弄业主们那么方便了 [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物权法》学习心得
学习《物权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物权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小到成熟后落到邻居家的果实,大到一座矿山,都有物权的归属问题,这些权利的归属和保护,客观上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据此,历时13年之起草与修定,经
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而其主要起到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可以说《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了解到这次物权法的制定,基本内容保留了原有部分民商法方面的法律内容,因内容比较多,且多与原民商法内容相同或相近,在此不谈。在此本人仅提及物权法新增的一些主要内容:一是地役权。此内容全是新增内容;二是质权取代质押权。摒弃了原来质押权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质权;三是抵押权中增加了动产的浮动抵押。四是关于物权的种类及内容法定。明确了物权法定的原则,即除了物权法中明确的几种物权种类,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地役权等内容外,其它形式的物权方式均不被法律所认可。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物权的一种方式。六是明确了征用与征收的概念。征收仅用于集体土地被国家收购后转变为国有土地性质的这样一种方式;而征用则指在特殊时间,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而由国家机关征用个人所有的物品,如意外事件中征用公民车辆用于制止犯罪等。七是关于城市房屋拆迁一事。八是不动产登记。提出:不动产应统一登记;登记按件收费,取消原按标的收费的规定;首次提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如消费者购买期房,为防止开发商一房两卖,购房人可
以申请预告登记,避免房屋的再次转让;首次提出不动产所有权的异议登记。九是不动产善意取得问题。以往法律均规定“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此次物权法却明确规定,当具备几个条件,特别是已办理了过户登记的,不动产可以善意取得。另外,对遗失物处理、小区车位、抵押权设立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规定,便于执法人员进行操作。
最后,学习过程中使我体会到:一是,《物权法》作为国家的大法,其立法精神,立法原意都非常明确了。我们应当有信心学好物权法,用好物权法。二是,除了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别无二法。三是,我本人也要以此次物权法培训学习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012-7-5
篇二:物权法学习心得
物权法学习心得
舒敏峻 09060537
《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明确物权 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 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 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2007年3月的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 明确物权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自动续期。这个问题总算得到了最 终和合理的解决,顺从了民意,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最后,它合理调整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些与财产相联的关系,其中的相邻关系比较突出,物权法本着公平合理、方便生活、团结 互助和有利生产等精神,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比如,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弃置固体废物,施放噪声、光、电 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因为,这会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产生不利影响。又如,物权法还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迫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总之,《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三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在社会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xx年3月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高票通过。《物权法》内容博大,共分五编十九章及附则,涵盖的内容:物权法的调整范围;物权法的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登记制度;物权的保护。《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明确物权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物是谁的。第二,物的所有者对这个物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其他相关人负什么样的义务。第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物权法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由于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总之,《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物权法》学习心得
学习《物权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物权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小到成熟后落到邻居家的果实,大到一座矿山,都有物权的归属问题,这些权利的归属和保护,客观上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据此,历时13年之起草与修定,经
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而其主要起到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可以说《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了解到这次物权法的制定,基本内容保留了原有部分民商法方面的法律内容,因内容比较多,且多与原民商法内容相同或相近,在此不谈。在此本人仅提及物权法新增的一些主要内容:一是地役权。此内容全是新增内容;二是质权取代质押权。摒弃了原来质押权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质权;三是抵押权中增加了动产的浮动抵押。四是关于物权的种类及内容法定。明确了物权法定的原则,即除了物权法中明确的几种物权种类,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地役权等内容外,其它形式的物权方式均不被法律所认可。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物权的一种方式。六是明确了征用与征收的概念。征收仅用于集体土地被国家收购后转变为国有土地性质的这样一种方式;而征用则指在特殊时间,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而由国家机关征用个人所有的物品,如意外事件中征用公民车辆用于制止犯罪等。七是关于城市房屋拆迁一事。八是不动产登记。提出:不动产应统一登记;登记按件收费,取消原按标的收费的规定;首次提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如消费者购买期房,为防止开发商一房两卖,购房人可
以申请预告登记,避免房屋的再次转让;首次提出不动产所有权的异议登记。九是不动产善意取得问题。以往法律均规定“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此次物权法却明确规定,当具备几个条件,特别是已办理了过户登记的,不动产可以善意取得。另外,对遗失物处理、小区车位、抵押权设立等问题一一[《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进行了规定,便于执法人员进行操作。
最后,学习过程中使我体会到:一是,《物权法》作为国家的大法,其立法精神,立法原意都非常明确了。我们应当有信心学好物权法,用好物权法。二是,除了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别无二法。三是,我本人也要以此次物权法培训学习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012-7-5
篇二:《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在社会[《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xx年3月的
《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四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从XX年7月版本《物权法》(草案)到XX年3月正式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分别简称“草案”和《物权法》)之间的审议演变过程中,许多条款有了很大的变动。通过观察、研判这些变动痕迹,可以反映出立法者的立法宗旨和原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草案”和《物权法》中第六章内容之变动,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之处。在此提出来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1.“草案”中使用了“业主会议”和《物权法》中使用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名词,二者对同一个“主体”所使用的名称不相同。《物权法》使用后者更贴近实践。
2.“草案”中第八十七条“可以以业主会议的名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内容,被《物权法》删除了。《物权法》第八十三条保留了“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物权法》的这一修改,取消了“草案”中“业主会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维权的诉讼主体资格。这种维权的诉讼主体资格只保留给了业主。
3.《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七十八条中增加了“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一新的内容。这表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可以作为被侵权业主维权诉讼的被告当事人。增加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
4.《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八十三条中增加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责任和义务。第八十三条中所列举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将由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负责“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在这之前,上述职责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的。今后这一职责将由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承担。其重担不轻。
5.《物权法》较“草案”相比,在第七十四条中修正了“草案”中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明确“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为今后解决这一类争执,提供了法律依据。
6.XX年3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在解读物权法时称:对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物权法是不溯及既往的。
因此《物权法》不具有“溯及力”(法律的溯及力,就是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是说,《物权法》施行之前的类似问题,应当按照当时的规定或者约定处理。
《物权法》施行时,虽然还需要“实施细则”、“司法解释”等配套法规的配合,但是《物权法》作为国家的大法,其立法精神,立法原意都非常明确了。为今后配套法规的出台,提供了大法的依据。
综上所述,《物权法》施行后,“业主委员会”少了以往的权力,多了实实在在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其开展工作试图“有权无责”不受制约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善。那些被“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侵权的业主有了可以获得法律支持的诉讼道路可走。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委员”们,今后做事可得掂量掂量了。如果站在法庭被告席上,再来辩解“三颗伪造印章”和“运动员兼裁判员”等问题,就不可能像糊弄业主们那么方便了
第五篇:《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在社会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XX年3月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高票通过。《物权法》内容博大,共分五编十九章及附则,涵盖的内容:物权法的调整范围;物权法的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登记制度;物权的保护。
《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
《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明确物权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免费
分享
创新
《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物是谁的。第二,物的所有者对这个物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其他相关人负什么样的义务。第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物权法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由于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总之,《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