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仁县公安局创新四项举措化解矛盾纠纷
安仁县公安局创新四项举措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来,安仁县公安局结合县委“万名干部驻千村”和公安民警“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努力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法,深入排查化解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矛盾,与基层组织密切配合,认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处臵群体性事件,努力为建党90周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着眼“查”,健全机制预防矛盾纠纷
县公安局坚持日常排查、重点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从机制上保证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到位,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一是坚持日常排查制度化。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新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化、日常化,将排查触角深入到辖区单位、小区、企业、学校和家庭等社会基本单元,确保从源头上及早发现预防各类矛盾纠纷。二是坚持重点排查网格化。对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敏感节点、重大事件及特定阶段开展梳理排查,力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纠纷苗头预防在初始阶段。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县局对辖区有上访苗头的人和事进行网格化排查,逐一落实领导和民警的化解稳控责任,消除了多起上访苗头,实现了涉法涉诉进京上访零记录。三是坚持专项排查经常化。由治安大队牵头,经常组织各派出所对辖区可能肇事、惹祸的精神病患者、有暴
力倾向的人员开展专项排查,对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特殊人群逐一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危及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的重点对象,逐一落实派出所民警与基层组织的防控责任,从源头上做到有效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影响和危害。
二、全面“访”,贴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县公安局把“大走访”活动与化解矛盾纠纷、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有机结合,努力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一是坚持定期走访。局领导及机关综合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到基层走访,派出所民警必须确保每周有三天时间到责任区工作,与群众面对面地座谈、交流,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当场答复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带回来研究处理,限期回复。二是坚持联合走访。结合“万名干部驻千村”活动,对全县215个行政村(居)逐一落实责任民警,主要担负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制宣传、健全基层治保组织等任务。驻村民警坚持与驻村县乡干部联合走访,涉及到非公安职能范围的意见和建议,则与驻村县乡干部共同做好群众引导工作,积极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三是坚持定期回访。对“大走访”和警务调查中群众反映的重点疑难问题,要求各部门逐一建立工作台账,事后由相关部门领导进行效果跟踪回
访,特别是涉及到户籍管理、纠纷调解、案件办理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必要时由分管局领导进行回访,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今年来,全局民警深入社区、企业、农村走访群众5600余人次,搜集社情民意120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480余件。
三、创新“调”,变换角色消减矛盾纠纷
近两年,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行业竞争、河沙开采、山林水事引发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涉及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为此,县公安局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融合,推行“三调联动”,凝聚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当好主角,邀请各方参与调解。在办理因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中,派出所坚持平和执法理念,邀请乡镇司法所调解员和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参与,将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当好配角,积极参与基层调解。对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一般民事纠纷,派出所民警既不袖手旁观,也不越俎代庖,而是坚持以村级人民调解为主,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一边向当事人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开导,尽一切可能化解双方矛盾。三是当好导演,协调各方共促和解。对影响全县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如出租车行业竞争、重点工程征地拆迁等,县局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如为妥善化解县工业园区征地、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县公安人员局专门设立了治安执勤室,全面搜集各类涉稳情报信息,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化解30余起矛盾纠纷,有力确保了工业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四、立足“早”,快速处置平息矛盾纠纷
群体性突发事件因矛盾突出,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大,必须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一是早发现快预警。在辖区内广泛物建维稳信息员,构建高密度基层维稳情报信息网。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通过情报网络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为党委、政府处臵决策赢得了主动。今年来,县局通过情报信息预警,化解处臵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40余件。二是早报告快出警。在接到涉稳信息后,县局一边向县委、政府和市公安局报告,一边迅速深入事件群体中,获取有价值情报,掌控事件苗头,认真分析研判,为妥善处臵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有效建议。三是早处臵快平息。建立完善了非法聚集活动应急处臵预案,不断加强实战演练。今年来,县公安局坚持早处臵、快平息的原则,成功处臵围堵县委、政府大门等非法集访事件6起,并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拘留12人,刑事拘留3人,劳动教养2人,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安仁县公安局刘家义2011年5月24日
第二篇:创新16种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16种化解矛盾纠纷“良方”,帮助群众解难事
去年以来,师宗县公安局按照“调解工作规范化、人民调解普遍化、深入工作一线化,人人都是调解员,处处都是调解场所”的目标和要求,全局民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疑难和烦心事,不但总结积累经验,创新出三理法、激励法、感化法、评议法、换位法、宣泄法、隔离法、震慑法、排异法、举例法、清障法、归谬法、谴责法、突破法、介入法等16种纠纷化解工作法,还将其印刷成册,组织全局民警认真学习。
如今,“16种纠纷化解工作法”已逐步贯穿到师宗民警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成为他们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剂“良方”,让每一起纠纷的处理结果经得起法理、政策和历史的检验。今年1至7月,该局化解的矛盾纠纷实现“零”升级、“零”上交。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师宗县公安局从抓载体、抓机制、抓规范、抓培训、抓考核5个环节入手,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抓实做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了党委政府满意、群众满意、民警满意“三个满意”的目标。
第三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建宗
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法院处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信访压力大,维稳任务重。近年来,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省高级法院和市委政法委会议精神,把有效化解涉诉信访积案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机制,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真情实意为民解忧困,使一大批疑难复杂和历史遗留的涉诉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理,为实现全市涉诉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涉诉信访问题的现状。
自06年以来,全市法院连续开展了涉诉信访积案和重信重访案件的专项集中清理化解活动,一大批涉诉信访积案得到了有效化解,全市法院工作秩序、信访程序大有好转。2008年,全市法院共接待来访群众1155人(次),登记来信502件,同比分别下降34%和12%;2009年接待来访群众855人(次),登记来信301件,同比分别下降35%和16.7%。今年1-11月份接待来访群众580人次,登记来信143件,同比分别下降17.2%和18%。涉诉信访态势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仍有部分涉诉信访积案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新的重信重访案件还在产生,个别已息诉的案件还在反复。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历史时期,这就使人民法院面临的信访形势更加严峻,担负的信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振兴经济政策的实施,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深入,劳资、债务、投资分配,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资源开发等方面矛盾纠纷会相应增加,人民法院民商事、行政、刑事案件将会上升;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预期和要求也进一步增强,个案裁判的社会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以及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也会增加。这些都决定了全市法院维稳和涉诉信访工作,必将更加繁重和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二、涉诉信访问题多发的原因。
引起涉诉信访案件高位徘徊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无法可依。目前,对涉及人民法院的涉诉信访案件如何处理尚无成文法规,参照的是行政信访规范。参照行政信访制度处理涉诉信访问题,从另一方面打破了现行的法律规范,诉讼案件由二审终审演变成了三审终审。比如,中院作出的终审刑事、行政判决,只要一方当事人不服申诉,终审二字即时失效,重又进入中院复查、省院复核和终结的往复循环。有时即使判决正确的案件也不得不再行审查,直至信访人息诉罢访。如此,裁判至始至终无法得以终审,使各级法院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去复查,去做息诉罢访工作,这样即不利于维护法院的威信,也无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是信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信访工作不相适应。目前法院信访干警年龄整体老化,知识结构普遍偏低,释法说理的能力不强,新的法律主体、新的法律关系、新的矛盾纠纷的不断出现,形成信访形势与信访干警的素质能力间的强烈反差,由于审判力量不足,抽不出业务知识比较全面,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力量充实信访队伍,致使加强信访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三是信访工作的运行和考核机制有失科学。一些基层组织对信访工作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即使正当合法的群众来信来访都是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在给整体工作抹黑,一味的堵、压、哄、骗,致使很多能通过基层调解就能解决的矛盾纠纷未得到及时化解处理,同时,信访工作“一票否决”使一些基层单位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自身的主要职能,一到“敏感”时期,都要放下手头工作,全体动员反复排查、重点布防,抓稳控多、解决实际问题少,一些反映多年的问题被一年一年“稳控”下来,形成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涌入人民法院处理。尤其是“信访案件属地管辖”的规定,更使一些基层法院陷入既无权解决问题,又要承担信访稳控责任的极为尴尬的境地,从而使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是借机对历史问题翻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自中央下大力气、下大决心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以来,一批疑难信访案件得以圆满化解,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些文革期间的历史老案的当事人亦加入到正常的信访中以图翻案。近年来,我院收到的从全国人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转来属此类申诉案件就有刘多元、乔修亮、裴树堂等一批在文革期间形成、文革后期审判的历史案件,这些信访人的诉求都是要以现行的法律去衡量当时的判决,并要求全案平反、赔偿损失。这些信访案件的办理目前无法可依,作驳回处理后当事人一直缠诉缠访。
五是法院裁判既判力不强引发涉诉信访。根据我国三大诉讼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生效裁判非经依法撤销就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现状是,同一性质的纠纷诉到不同法院,甚至不同合议庭,裁判结果可能不同。上下级法院、异地法院裁判各异的情况也客观存在,正是由于生效判决的既判力不强,适用法律不尽统一,以致当事人互不相让、各执已见,最终导致上访。如今年中政委交办的杨福元信访案,在信访人十多年来不断信访的压力下,三级法院前后经过7次审理、重审、再审,本案被告人由原判的故意伤害罪改判为故意杀人罪,由原来的有期徒刑改判为无期徒刑,但信访人至今未息诉罢访,反而更进一步提出判处被告死刑立即执行,赔偿400万元的不合理诉求。
六是低信访成本导致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出现。民事诉讼法规定正常民商事案件需要缴纳诉讼费用,而走信访途径则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特是去年新《民诉法》颁布施行后,对一审判决不服的民事案件可不经二审上诉直接进入上一级法院的信访申诉及再审程序,这就使很多群众择信“访”而非信“法”,以致二审法院信访量急剧增加,信访案件层出不穷。
三、涉诉信访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根据院党组确定的“抓源头治理,控制信访总量;抓规范办理,提高信访案件办理质量;抓息诉罢访,强化信访案件的办理实效;抓无理访信访积案的消化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和信访秩序”的工作方针和“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根本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涉诉信访问题。
(一)提高办案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涉诉信访。审判活动不仅要求法官做到实体处理公正、办案程序合法,而且要求法官司法行为规范,审判作风严谨,工作方法得当。一是严格遵循平等中立原则。在审判活动中,一些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时言行不谨慎,甚至出现情绪倾向化现象,让当事人对法官产生司法不公的合理怀疑,有的甚至导致当事人与法官和法院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造成既是公正的裁判也让当事人难以顺情顺理地接受,或不主动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进行无休止的上访缠诉。这种情况在我们受理的涉诉信访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我们应始终高度重视树立法官平等中立的司法理念,始终把平等中立贯穿在审判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来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二是重视和加强诉讼调解工作。我们在民商事案件的审理、执行中,普遍运用调解、和解、协调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全市法院民商事一、二审案件的调撤率达都达到70%,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达到92%以上。调解率和自动履行率的逐年上升,使信访人数和信访案件逐年下降。三是做好判后释疑和初访答疑。判决后,在送达判决书时,通过办案法官辨法析理,让当事人全面理解裁判理由和依据,输得明明白白,赢得清清楚楚,避免不必要的上访申诉。当事人初信初访的,由信访人员和原办案人员共同接待,由原办案法官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和法律适用等给来访者解答疑问,掌握涉诉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初访环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工作措施,有效解决重点信访案件。针对当前严峻的涉诉信访形势,全市法院应以解决重点信访案件和非正常上访案件为着力点,特别是把赴省进京访和重复上访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使重点信访案件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一是争取各方力量化解矛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与当地政府信访部门及信访人员所在地党委、政府、社区(村委会)的沟通与联系,借助上访人的单位、社会、家庭、舆论等社会力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邀请人大、政法委、信访部门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等措施,取得支持和配合,逐案解决问题,逐案化解矛盾。二是狠抓执行和执行积案清理工作。涉及执行问题的信访案件占信访案件总数的比例相当大,通过执行工作敦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是解决信访案件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使多年形成的执行积案及无财产执行的案件有突破性进展。执行中,对执行信访人急需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通过落实财产救助措施、解决低保、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措施,解决信访人的生产生活困难,有效减少涉诉信访案件。三是领导包案化解信访案件。对重信重访案件及赴省进京访案件应确定包案领导、包案庭(室)和包案责任人,通过进一步落实“四定四包”责任制,使涉诉信访案件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三)完善信访机制,加强和规范涉诉信访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处理长效机制,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做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和息诉罢访工作,化解和处理好每一起涉诉信访案件。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评查工作机制,继续搞好涉诉信访案件评查,使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三是进一步充实信访力量,把那些做群众工作有思路,解决纠纷有办法,说理释法有水平,思想疏导有耐心的同志充实到信访工作第一线,从信访力量上确保涉诉信访案件的办理。四是通过建立和落实涉诉信访案件通报制度、信访案件报告制度、信访听证制度、信访案件息诉制度、信访案件“双向规范”及信访工作考核考评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信访工作。五是进一步落实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把涉诉信访工作绩效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和执法质量考评体系,纳入干警执法档案,纳入干部提拔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处理,确保办案质量,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四篇:深入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当前我们国家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方式滞后、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以及国际对敌斗争尖锐复杂等情况,就必须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社会矛盾是引发案件的主要因素,案件是各类矛盾发展的结果,是最突出、最严重的矛盾。以往要求政法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更多的是强调依法办案,现在进一步要求把执法办案工作向化解社会矛盾延伸、向社会管理工作拓展。因此,审判机关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把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结合办案拓展和延伸审判职能,从源头上化解,从管理上预防,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深入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是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关键 性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制度机制,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始发阶段,才能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第五篇: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以真情解心结以实招促和谐
XX是江苏的“北大门”,因其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就像一幅“微缩版的中国版图”。丰富的资源禀赋,造就了XX既有市民、农民,也有山民、渔民、盐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社会治理的差异化。面对诸多矛盾,我们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社会治理,以“解扣子”方法抓矛盾化解。今年以来,进京访、到省访数量同比下降33.7%和65.1%,安全生产事故下降29.2%,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到96.3%。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第一,进村头抓源头,派驻民情助理,变上访为下访。了解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弄清症结才能化解矛盾。今年初,我们按照省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聚焦30个经济薄弱村、42个沿海渔业村、767家工业企业,梳理出贫困群众“六大类”需求,需要就地打工7719户、医疗救助7084户、助学贷款1887户、小额贷款6654户、改造房屋4547户、技能培训4501户,企业需求1695件。针对这些问题,区、镇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目前,我们正在对全区34.8万户家庭开展家家到走访活动。为推进“大走访”活动由集中走访向常态走访延伸,我们选调优秀机关干部全覆盖到全区463个村(社区)担任民情助理,推行“五五”民情工作法,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带、真空部位、薄弱环节、矛盾焦点”,做到“贫困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外来租房户、社区矫正对象、工矿企业”必到,“突发事件、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重点人头异常情况、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必报,动态掌握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推进工作阵地前移、管理重心下沉。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布下“千里眼”“顺风耳”和社情民意“体温表”。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民情”APP,搭建民情收集、跟踪处理、结果反馈平台,把
民情工作做实。
第二,建平台搭舞台,强化多元调处,变单打为混打。多用真情沟通,少用强制手段,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理念。我们高度重视多元化调处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访调结合、法调结合、纵横结合,织密“369”立体调解网,纵向建立以区级调处中心为龙头、以镇级调处中心为主干,以村级调解委为基础的3级调解平台,横向强化综治牵头、司法为主、公检法访6部门衔接联动,派驻调解工作室,全领域推动医患矛盾、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住宅建设等9个专业调解委员会,通过公调对接随警调、诉调对接配合调、检调对接筛选调等制度,在各个阶段嵌入调解元素。目前,全区设立基层调解组织534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903名,实现了区、镇、村调解网络全覆盖,近三年累计成功调处案件近2.2万件,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为此,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法官”姜霜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卢干景、钱鹤飞等一批“金牌调解员”、“专家调解员”和“草根调解员”。
第三,化怨气解怒气,夯实基层基础,变治标为治本。县里不抓村,工作没有根。基层矛盾纠纷大多是由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的,不抓好村级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我们在全区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主体,村民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委三会”村级治理模式。开展以“三资管理、三调联动、三线齐抓”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基础工作专项行动,比如“三资管理”不规范、不公开是造成干群之间相互猜忌、关系不和的一大焦点,对此我们坚持“把资产资源理清楚,把财务管理抓紧实,把产权交易统筹好,把‘三资’明细亮出来”,让群众做明白人,达到解惑、释疑、顺气的目的。我们还学习省委举办“县委书记工作讲坛”的做法,在区里开办“村支部书记讲坛”,让村支部书记轮番打擂台、赛做法,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钟佰均、争做“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活动。我们还将中组部部署的“主题党日”活动延伸到村级治理,把“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日、村民议事日、矛盾调解日”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村务活动早知道、村级工作规范化。
第四,化民风树新风,弘扬乡贤文化,变他律为自律。乡风好,矛盾少。钝化矛盾、构建和谐,一方面靠治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春风化人。今年,我们把“新乡贤文化建设”与抓“工业项目”一样列为区级重点工程,开展新乡贤荐评、示范、传承等“六大工程,评选出爱乡睦邻、勤劳致富等1100多名新乡贤,编印《XX乡贤录》,深化“晒家训、比家风、讲传承”等活动,村树乡贤榜、镇建乡贤广场、区设乡贤馆,建立80多个乡贤会,组建纠纷调解“和事团”、乡风文明“督导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凤还巢”系列活动,有效实现了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让“东南飞的孔雀筑巢家乡”,拓展了乡贤人士“乡情粘合剂”“和谐疏导阀”“发展新引擎”的空间,较好地发挥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的“桥梁”、乡村发展的“智库”、乡风文明的“榜样”作用。26年如一日扶贫助困、教化乡邻的方敬教授正候选全国道德模范;不忘初心、创业富民的好支书钟
佰均荣获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我们深知,社会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矛盾化解不可能一劳永逸,服务群众、化解民怨、维护稳定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动力,认真贯彻落实李书记、吴省长讲话精神,动真情、用细功、重实干,切实抓好社会治理,不断化解各类矛盾,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全面建好“江苏北大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