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解矛盾纠纷创造和谐社会1
化解矛盾纠纷创造和谐社会
中共XXX乡委员会XXX乡人民政府
我乡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为全乡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真正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站的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健全网络,明确职责。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村级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各行政村均配有信息员,重点村另增加1--2名秘密信息员,以便能更好掌握信息动态。每月2日召开全乡信息员例会,对各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以文字材料向乡矛盾调处中心上报,矛盾调处中心汇总后,将信息反馈给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然后,由领导小组针对不同问题分析研究产生的原因,负责整理,制定措施,对症下药,集中办理。二是明确目标,奖优罚劣。年初,党委、政府与各行政村、乡直各单位分别签订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本单位如出现一起重大案件,对单位一把手处以500元罚款,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单位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把矛盾纠纷排查
调处工作层层分解,权责分明,一季度考核一次,把每个干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记录存档,作为年终奖惩的依据之
一。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努力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三是建章立制,落实责任。抓好领导接待日制和领导包案制。每天有两名领导挂牌上岗值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立即处理的立即处理,问题复杂的先与上访者签订双向责任书,限期结案。通过强化领导接待日制和领导包案制度,使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本乡得到化解。杜绝了赴“上四级”越级上访案件,做到了无个访积案,无重信重访。坚持不安定因素日排日报制度,超前防范,及时掌握信息动态,每周一晚由各管理区区长汇报所辖区内各村信访信息及各种不安定因素,然后由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汇总,向乡主要领导及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主管部门上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二、加大投入,优化环境
为提高矛盾调处工作质量,优化工作环境,促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上台阶,我乡一是改善办公条件。乡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30000多元,配制了各种办公用品,各种制度上墙,为中心工作人员创造了一流的工作环境。二是抽调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中心;三是将信访、民政、司法、流动人口办公室、土地、治安巡防队等单位集中到中心办公,减少了工作环节,方便了问题的解决;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处理大量社会矛盾,为全乡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创造了和
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关口前移,防患未然
认真及时地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坚决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是我们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我们知道忙于“救火”不如“防火”;忙于“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口前移,防患未然,真正扑下身子,深入村组,走村串户,街访巷谈,了解群众疾苦,聆听群众呼声。坚持把各种矛盾消除的萌芽状态。大董庄村因为大堤淤背问题,引发了许多矛盾,群众对干部的做法不理解、不满意,矛盾随时都有激化的可能,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走访群众,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情况,及时拿出了解决办法,化解了矛盾,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深受群众好评。
四、治本堵源,长治久安
一些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农村宗派矛盾、经济落后是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乡党委、政府抓源头、抓热点、着力治本堵源。一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结合第六次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加强了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政务公开的落实。村级财务实行村财乡审制,对村级开支严格审批,并坚持每月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随着村级财务的公开,群众满意了,也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保持了社会大局整体稳定。三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
经常组织各种文明健康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积极向上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团结奋进奔小康。乡党委、政府严格要求基层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帮助群众跑项目,协调资金,解决生产中存的的问题,把群众的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来。目前,全乡已形成了以养殖业、面粉加工业及木材加工业为主的三大生产基地,呈现出党风正、民风纯、人心想稳定,人心思发展的良好局面。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带来大稳定,大稳定带来大发展,XXX乡社会大局平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二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制度
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制度
一、实行排查定期报备制度。采取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集体组织排查和个人主动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受理、承办案件逐一进行排查,特别对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案件及重点人员;上访老户和和未息诉息访的案件,扬言赴省进京访的案件;拟作不捕、不诉、不抗、不立案、撤案决定的案件及办理案件中涉及查封、扣押、冻结款物的关键环节;拟作维持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的案件;拟作维持或改变决定的刑事申诉案件、拟作不确认、不赔偿决定的刑事赔偿案件;拟作其他处理决定的案件,要重点排查,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对排查的情况列清名单,每月报控申科备案,特殊时期实行每日报备。控申科汇总后每月报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涉检信访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督促,协调解决。
二、实行涉检信访动态预警。对经办的案件都要进行信访评估预警,按照谁主办、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办案人对所承办的每一起案件进行信访评估。对有涉检信访可能的,实行涉检信访动态预警,承办部门逐案填写《涉检信访评估登记表》报控申科,控申科按照信访风险确定等级,实行黄、橙、红三级信访风险预测,一般涉检信访风险实行黄色预警,重大涉检信访风险实行橙色预警,紧急涉检信访风险实行红色预警,并
将评估预测情况报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案件承办人及时释法说理、疏导化解;控申科收到信访预警信息后,及时了解案情,根据等级与有关部门制定预警方案,共同研究解决。
三、实行办案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案件承办人既要依法文明办案,同时承担承办案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该业务部门为责任部门,案件承办人为责任人,业务部门和承办人要定方案、定时限,包做化解息诉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处结。
四、实行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相关部门负责人要互通情况,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实现信息共享,联手解决信访隐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信访突发事件按照《信访应急工作预案》规定,及时报告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纵向报告,横向联动,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加强信息沟通,联动联防,及时妥善处置。
第三篇:创新16种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16种化解矛盾纠纷“良方”,帮助群众解难事
去年以来,师宗县公安局按照“调解工作规范化、人民调解普遍化、深入工作一线化,人人都是调解员,处处都是调解场所”的目标和要求,全局民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疑难和烦心事,不但总结积累经验,创新出三理法、激励法、感化法、评议法、换位法、宣泄法、隔离法、震慑法、排异法、举例法、清障法、归谬法、谴责法、突破法、介入法等16种纠纷化解工作法,还将其印刷成册,组织全局民警认真学习。
如今,“16种纠纷化解工作法”已逐步贯穿到师宗民警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成为他们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剂“良方”,让每一起纠纷的处理结果经得起法理、政策和历史的检验。今年1至7月,该局化解的矛盾纠纷实现“零”升级、“零”上交。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师宗县公安局从抓载体、抓机制、抓规范、抓培训、抓考核5个环节入手,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抓实做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了党委政府满意、群众满意、民警满意“三个满意”的目标。
第四篇:化解矛盾纠纷,稳定劳动关系。
化解矛盾纠纷,稳定劳动关系。整合劳动协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职能优势,推动劳动关系源头防控、常态执法、调解优先,形成三位一体劳动争议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将大量劳资纠纷有效化解在仲裁、诉讼之前,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将劳动关系协调由原来的三方机制升级为三方四家。实施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和集体合同“彩虹计划”,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均达xxx%以上,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动态调整、按期发布。二是加强重点行业、企业、领域劳动用工监察执法。抓监管、促规范、维权益,整治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步入法治化、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全县共检查用人单位xxx家,涉及职工xxx万人,补发工资xxx万元,补签劳动合同xxx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xxx件,当期结案xxx件,结案率xxx%。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规模以上企业、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xx%和xx%。
第五篇:化解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纷繁频繁,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科学发展、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已经迫在眉睫。
一、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的特征,自觉把督促化解社会矛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是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督促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法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也只有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所作为,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注重防微杜渐,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矛盾纠纷的扩散和激化有一个过程,只有坚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把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消除于萌芽状态,构筑起防止社会矛盾纠纷扩散和激化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一道防线。
二、目前我县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但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也
日益突出,如: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危房改建引发的矛盾、暴力执法抗法引发的矛盾、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矛盾、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矛盾等等。
造成当前社会矛盾持续性、多发性和复杂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
(一)决策和政策不当,执法不公。
一些部门滥用职权,不依法行政或执法监督不严不公,在制定政策时,侵犯和牺牲群众利益,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工作人员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要么不懂法,要么就不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事情有失公正。
(二)党政领导不够重视。
目前我县仍有很多乡镇及部门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才是“硬道理”,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只是“软指标”,对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不够重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认识不够。
(三)基层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及协调能力。
基层调解组织作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调解的权限、方式、效力和保障都很有限。加之调解队伍不稳定,制度得不到落实,作用很难发挥,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另外,当前矛盾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多、部门多,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解决。调解经费有没有得到保障,导致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战斗力薄弱和协调力不够。
(四)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矛盾热点、难点问题逐年增多,需要化解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广泛化、群体化、复杂化的新特点,引发矛盾的原因多种多样,甚至多种因素复杂交错,矛盾化解难度增大。目前,调解人员的素质与当前复杂的矛盾纠纷已不相适应。
(五)群众法治观念淡薄。
在化解矛盾纠纷中,一些人心态浮躁甚至严重失衡,维权意识强烈而法治观念淡薄。有些人信“访”不信“法”,认为只有往上告,或者把事情闹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把矛盾扩大化。同时,有大批刑释解教人员从中作梗,借机挑衅、激化矛盾纠纷,使利益冲突者因为“仇富”、“仇官”心理和“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心理因素,对社会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也卷入到突发事件中,造成矛盾的复杂化。
三、意见和建议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
违犯法律法规进行决策、行政和执法,是引发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同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决走人民群众路线,严格执法、严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深入人民群众,开展“人民调
解进万家、化解矛盾在基层”人民调解专项活动,着力化解调处本地区多年积累、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纠纷,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矛盾纠纷和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
(二)落实责任、切实履行责任。
化解矛盾纠纷就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从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的高度,充分认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对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基层党组在化解矛盾中作用
近年来,各种突发性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而这些基层组织又大多比较薄弱,特别是党组织作用弱化,起不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力,致使矛盾越来越大,引发群体性事件。如:矿区征地补偿、矿区地质灾害、宅基地使用权所引发的矛盾纠纷等等,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引发巨大的群体性事件。因此,作为矛盾化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矛盾纠纷的控制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的核心和堡垒作用,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将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我县经济建设和创建和谐织金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调解委员会队伍建设,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法律法规及其相关业务培训,加强对基层调解员、信访干部等相关工作人员经常性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基层调解员、信访干部等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结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变化,制定培训规划,逐步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主动自觉地依法处理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计划、分步骤对队伍进行调整补充,把那些政治素质高、思想意识好、懂法律、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矛盾化解的过程就是法制宣传的过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坚持在矛盾化解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活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织金县司法局化起司法所
谢乃奎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