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分析1
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张榜中学王寿喜
一、试卷分析
2013年黄冈市九年级生物调研考试试卷,基础性强,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试卷中重点突出;重视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综合整理能力要求强;综合性强,每一题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且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知识覆盖面广,为学生进入高级学校进一步学习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1.本次考试试题分选择部分和非选择部分,选择部分6个题计12分,非选择部分四个题计23分。
2.试题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选择第2题,把几种常见疾病与人体激素调节相联系;选择第5题,关注健康食品安全;选择第6题,把知识渗透在温室蔬菜的栽培中;非选择题第49题,则是完全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知识。
3.试题体现基础性,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本试卷强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对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名称及功能给予了较大的关注,有各种生物细胞结构及作用(第1、47题),生物圈及生态系统等知识(第3题),人体血液循环及血管(第4题),人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第48题),共计19分,强调了生物学基本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有较好的导向性。
4.突出生物研究实践。学会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对学生的生物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试卷中结合环境对生物圈的影响的知识构建了探究实验(第50题),促进学生对生物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5.突出以生活实例为主的知识实用性考察。结合生物知识,运用生物知识,认识生物、解释生物生命活动现象也是生物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本试卷中结合生物知识点,进行了命题。如:生物圈(第3题)、受精卵、单子叶植物种子、叶肉细胞及完整植株(第47题)、遗传规律(第46题第四问)、植物知识的综合(第42题)、人体各系统的知识的综合(第48题),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第49题),植物方面实用技术的综合等。
6.试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本试题多次出现数学中的图像分析,多次出现解剖图形,框架图形,对学生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重。
二、答卷分析
1、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调考结束后,我将我校九(1)至九(7)班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一分析:人平分12.13分,其中最高分27分,最低分4分,高分率为0%,及格率为5%,低分率为71%。主要是选择题第1题,第4题,第6题,学生基本失分,非选择题的第47题第三问,第48题学生根本看不懂图形,学生失分严重。以至学生分数普遍不高。
2、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
通过对生物学科学生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查找学生失分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截止调研考试时,各班几乎是刚进行第一轮复习,没有综合复习一次,而本次试题多数属于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2)本次调考理科综合试卷容量大,答卷时间严重不足,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答卷时间,有的学生只花五分钟答生物的非选择题。作为理科综合试卷,全卷题量大、阅读量大、考试 1
时间紧,试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大,因此难度偏高。
(3)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
(4)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如第49题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失分也是相当多的。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
(5)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达不到点子上。学生对生物名词术语的书写都出现错别字。如病原体写成病源体,嫁接写成稼接,胚珠写成不珠等。
(6)本次试题第47题,填序号与填文字混淆,让学生不适应失分严重。
从本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分析,试题越来越联系生活,知识越来越综合,多学科知识渗透越来越多,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更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复习知识要更系统,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争取后段时间系统复习,让学生的成绩上一个台阶!
2013年3月29日
第二篇:2013年黄冈市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C2.B3.D4.B5.A6.D
47.(7分)
(1)7(2)5(3)22(4)相对性状BbB或b
48.(6分)
(1)a(2)e(3)气体扩散(扩散)
(4)葡萄糖(血糖)胰岛素
(5)CO2(二氧化碳)
49.(5分)
(1)维生素D(2)嫁接(3)病原体
(4)脊髓(或脊椎)(5)消化酶
50.(5分)
Ⅰ.大豆种子的萌发
Ⅱ.(1)等量
(2)模拟酸雨
Ⅲ.(1)对照(或形成对照)
(2)工业废气必须先处理再排放,减少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多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第三篇:黄冈市2012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黄冈市2012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虫声新透绿窗纱2.绿树村边合3.各领风骚数百年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曾经沧海难为水10.岂因祸福避趋之
11.提示:书写要做到正确、规范、工整、美观才可得满分。
12.C(A项中“星宿”的“宿”注音为“xiù”; B项中“虐待”的“虐”注音应为“nϋè”, “ 咬文嚼字”的“ 嚼”注音应为“jiáo”;D项中“脊椎”的“脊”注音应为“jĭ”)
13.C(A项中“温情”后应为逗号; B项中第二三四个顿号应为分号;D项中“事事关心”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14.B(A项中的“正襟危坐”是“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原句意思不符合; B项中“轩然大波”意思是“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使用恰当;C项中“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而原句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假,使用不恰当;D项中“鹤立鸡群”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用于形容瀑布不恰当。)
15.D(A项的语病是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的语病是前后矛盾,“能否”表示选择,还未确定,但后面的“是”表示表肯定,前后矛盾,可将“能否”去掉或在“是”后面加“能否”;C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不能自给”的不是“生产”应是“天然胶”,应将“天然胶的生产”改为“生产的天然胶”。)
16.C(A项中“永远”是形容词; B项中的“感悟人生”是动宾短语,其余三个是偏正短语;D项中“在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是状语。)
17.示例: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18.示例:(1)李明,你对工作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强,老师信任你,同学们也很感谢你,可是如果你能脾气温和些,说话委婉些,张倩同学也会和我们一样理解并感谢你的。(答题要点:称呼、肯定好的方面、委婉指出不足之处、改进方法后的效果设想)(2)张倩同学,李明虽然脾气大了些,说话不注意方式,但他的心是好的,他也是对咱们班负责,再说了,你喜欢看课外书虽然是好事,但在课堂上看就不对了,既影响学习,还影响班级的得分,而且阅读质量也大打折扣,何不认真上完课后利用课余时间愉快地看呢?(答题要点:称呼、指出李明的用心、指出张倩的不足之处、给出好的建议。)
19.C(扈三娘的绰号为“一丈青”,“母大虫 ”是顾大嫂的绰号。)
20.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
21.中国月球车向公众征名22.略。
23.D(“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便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5.C 26.示例: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小时侯家境很贫寒,所以他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努力,在当杂货店店员的时期,他仍然借来初中,高中的教科书用来学习。他用了几年时间弄懂了初中高中的全部书籍,还写了一篇很有见解的学术论文。后来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他。
27.B(A项中的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后一个“之”用作代词,代指客人; B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表顺接关系的连词;C项中的前一个“其”是代词,代“游人”,后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D项中的前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用”,后一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28.D(“雨”在句中是“下雨”的意思,名词用作了动词。A项中的“洞”是“打洞”之意,名词用作动词; B项中的“蔓”是“生枝蔓”之意,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的“寇”是“入侵”之意,名词用作动词;D项中的“牺牲”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口。”,与例句的用法不一样。)
29.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30.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
31.关心人民疾苦(1分,意思对即可。)与民同乐(1分,意思对即可)
32.“唤醒”的意思是使人觉醒,文章标题指的是母爱唤醒了失足的儿子,唤醒了杆子的良知。
33.解开故事的悬念,突出了母亲的形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小说进入高潮。
34.心黑手辣、能打善斗、缺少父母关爱、良心未完全泯灭的帮会头子。35.示例1:同意。这句话是杆子对母爱的强烈渴望,说明了母亲的正确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如果杆子从小能拥有温馨的母爱和母亲爱的教育,他一定不会走上歪路邪路。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少年和失足少年都是因为亲情缺乏或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示例2:不同意。有母爱并不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唯一条件,杆子很显然把自己失足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没有一个像“我”妈妈那样的好母亲。他如果能加强自律,珍惜学校教育,也一定不会走上邪路。现实生活中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成才的事例也很多。
36.参看《中考考试说明》中若干规定及要求。
第四篇: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双凤坳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执笔人:廖志文
2012-2013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已经全部完成,各九年级任课老师就试卷、考试成绩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自我总结,我们语文备课组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本次语文调研考试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2013年中考说明”中对语文学科试卷题型及考查方式的要求在这次试卷中都有所反映,本试卷根据新课改对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以及中考考试标准,突出了重点,考查了学生初中三年学习的整体情况。
2、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偏难,且主观题书写量过大,学生完成这份试卷普遍不顺利,说明学生对新的试卷较为不适应,在完成试卷时的时间掌握,答题规范,重难点处理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3、本考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本试卷在注重语文基础积累的同时,继续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
4、本试卷满分为120分,共有五个版块:
第一题:诗词积累(共8分)
第二题: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
第三题:浅层阅读理解(共30分)
第四题:深层阅读理解(共13分)
第五题:作文(共50分)
5、本次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如<<沟通>>),既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增添了一些要求,加大了学生审题的严度,还有第2小题的材料作文,它淡化了文体要求,学生选择起来灵活性很大(但学生还是多数怕材料作文)。
(2)、扩大了思维含量,注重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
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了个人思维的创新(如16.20、28、33题等)。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深层阅读题<<珍藏美丽>>
二、整体成绩:
1、全年级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考试,及格率(72分以上)50%。优秀人数(96分以上)0人,人均分69.02,低分率(48分以下)6%,年级最高分94分,最低分17分。
2、本校共6个班级参考,其中九(1).九(2)、九(3)班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九(5)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三、答题情况分析:
1、此次试卷基础部分学生得分不很理想,差距较大。8个默写题得满分者并不多,说明学生巩固得不是很好;5个基础选择题,全年级全对者还是像第一次调研考试那样比较少,特别是一些课外知识的自学积累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如选择题第13小题和第14小题,分别涉及到语病问题和语法知识判断的问题,许多学生对此并没有深入剖析或根本未细致读题而导致选错。另外,成语运用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题型也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此次议论文阅读的得分不理想,说明学生平时训练不够,对议论文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都不够。例如第23题是个选择题,照说这在议论文中是很简单的一类题,但学生还没有根本弄清结构关系,这就导致了答题出错.3、此次考试丢分比较多的还有几个开放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的送分题。如第16题,学生应以第一人称和班主任及其他几位同学交流,并且要抓住要点;第33小题应该学会抓住要点等.学生对回答这类题太松懈,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导致送分题不送分,实在可惜。
4、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还有待增强。因马虎写错序号的,回答问题没有切中要点的情况也不少。另外,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程度还做得不够,作文字迹,字数未达到要求等,还需老师进一步强调。
四、教学建议:
1、继续落实基础。对学生复习中的遗漏点和错误点反复训练,力求学生中考时在这一部分少丢分甚至不丢分。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读书的落实情况,古诗词,文言文背诵情况、课文中字词注释掌握情况。特别是针对说明文、议论文等特殊文体要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做
到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教师平时阅卷应从严要求,不能见字给分,要引导学生加强审题的力度。
2、抓作文,上台阶。继续针对学生特点,要求学生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情感;提倡写生活作文,以便加强情感的体验与积累。尤其是要把对作文字迹的要求,审题的要求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
3、继续做好面批面改工作,力求在一三年中考中完成学校的合格指标和重点中学升学指标。
4、时刻关注新的中考动态,不断调整复习模式,紧抓重点,强化落实,更多从基础知识、作文训练、解题方法上训练学生、考察学生能力,与中考要求接轨。
中考出卷建议:尽可能减少一点主观题书写量,尽可能降低一些难度!
2013年4月28号
第五篇:生物试卷分析1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实行百分制,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等三大类型。由于是期中考试,考的内容比较多,考前三章的内容,第一章生命的世界和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三章细胞。纵观全卷,试题难度不大,紧扣教材,考的都是基础知识题,很多题都是课本上的原句,少部分题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提升,没有偏怪难的题,如果学生平时上课认真听的话,考八九十分不成问题,试题简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高分88分。七八十分的同学不少,但还有很多同学不及格。下面我就试卷具体内容和学生答题情况介绍如下。
第一大题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七年级学生主要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失分在3、8、9、16、因而学生一般得分20-30之间。选择题分数占得比重较高,如第3题考查学生生物特征,判断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考试时也让学生多次训练过,可是有些同学还错选了,可见对基础知识都没掌握住,第4小题考查的是对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知识运用。第16小题考查的是对细胞壁、细胞膜作用的掌握,课本上有明确的讲解,好多同学都做错了,可见课本还是知识之源,平时需要多看,多记。
第二大题填空题,6小题,共28分。这些填空题主要考的也是基础知识题,如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还有其他几道题都是课本上的原句,只要平时课本背会了,就能答出来,大部分同学答得都很好。此外,有些同学失分是因为写错别字,由此看来,填空一定不要写错别字,字体也要工整。
最后一道题是综合题,共32分。其实也是填空题,考的是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第一个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属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题,学生答得不错。第二个图是显微镜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下一道题是对细胞分裂分化、组织等基础知识的考查。最后一道题是考查实验知识,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变量等知识考前我也跟学生特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上课注意听的学生答得还不错,但大部分同学得分不理想。从学生的答卷情况看,自己平时的努力没有白费,上课认真听的同学得分较理想,但是好多同学的分数没有达到我预料的分值,有可喜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可见教学工作要想做好,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事,分析原因也要从这两方面去找原因。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所学知识,经分析抽象的答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脱离实验教学将使“生物变成“死物”。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