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黄冈市九年级四月份调研考试英语答案
2014年黄冈市九年级
四月份调研考试英语答案
1-5ABCCC6-10BBAAC11-15BAACB16-20ACACB
21-25CCABA26-30CDCCC31-35CCCDC36-40ABBDC41-45 DCCCC46-50 CDCCB51-55 BCAAB56-60 ACCBD61-65 DBCDB66-70 ACDCC
71:when,was72:was,moved73:我们需要勇气面对死亡,同时我们也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心存感激。74:twenty/2075:cleaner and safer
76:built 77:taste 78:ninth 79:teeth 80:dropped 81:luckily 82:licence 83:whether
84:Yes,I want(to buy)a shirt for my daughter.85:What do you think of it?
86:Maybe it is dark.87:how much is it?
88:I think it’s(tooa little)expensivedear.
第二篇: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黄冈市2013年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双凤坳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执笔人:廖志文
2012-2013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已经全部完成,各九年级任课老师就试卷、考试成绩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自我总结,我们语文备课组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本次语文调研考试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2013年中考说明”中对语文学科试卷题型及考查方式的要求在这次试卷中都有所反映,本试卷根据新课改对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以及中考考试标准,突出了重点,考查了学生初中三年学习的整体情况。
2、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偏难,且主观题书写量过大,学生完成这份试卷普遍不顺利,说明学生对新的试卷较为不适应,在完成试卷时的时间掌握,答题规范,重难点处理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3、本考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本试卷在注重语文基础积累的同时,继续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
4、本试卷满分为120分,共有五个版块:
第一题:诗词积累(共8分)
第二题: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
第三题:浅层阅读理解(共30分)
第四题:深层阅读理解(共13分)
第五题:作文(共50分)
5、本次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如<<沟通>>),既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增添了一些要求,加大了学生审题的严度,还有第2小题的材料作文,它淡化了文体要求,学生选择起来灵活性很大(但学生还是多数怕材料作文)。
(2)、扩大了思维含量,注重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
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了个人思维的创新(如16.20、28、33题等)。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深层阅读题<<珍藏美丽>>
二、整体成绩:
1、全年级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考试,及格率(72分以上)50%。优秀人数(96分以上)0人,人均分69.02,低分率(48分以下)6%,年级最高分94分,最低分17分。
2、本校共6个班级参考,其中九(1).九(2)、九(3)班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九(5)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三、答题情况分析:
1、此次试卷基础部分学生得分不很理想,差距较大。8个默写题得满分者并不多,说明学生巩固得不是很好;5个基础选择题,全年级全对者还是像第一次调研考试那样比较少,特别是一些课外知识的自学积累题,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如选择题第13小题和第14小题,分别涉及到语病问题和语法知识判断的问题,许多学生对此并没有深入剖析或根本未细致读题而导致选错。另外,成语运用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题型也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此次议论文阅读的得分不理想,说明学生平时训练不够,对议论文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都不够。例如第23题是个选择题,照说这在议论文中是很简单的一类题,但学生还没有根本弄清结构关系,这就导致了答题出错.3、此次考试丢分比较多的还有几个开放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的送分题。如第16题,学生应以第一人称和班主任及其他几位同学交流,并且要抓住要点;第33小题应该学会抓住要点等.学生对回答这类题太松懈,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导致送分题不送分,实在可惜。
4、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还有待增强。因马虎写错序号的,回答问题没有切中要点的情况也不少。另外,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程度还做得不够,作文字迹,字数未达到要求等,还需老师进一步强调。
四、教学建议:
1、继续落实基础。对学生复习中的遗漏点和错误点反复训练,力求学生中考时在这一部分少丢分甚至不丢分。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读书的落实情况,古诗词,文言文背诵情况、课文中字词注释掌握情况。特别是针对说明文、议论文等特殊文体要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做
到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教师平时阅卷应从严要求,不能见字给分,要引导学生加强审题的力度。
2、抓作文,上台阶。继续针对学生特点,要求学生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情感;提倡写生活作文,以便加强情感的体验与积累。尤其是要把对作文字迹的要求,审题的要求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
3、继续做好面批面改工作,力求在一三年中考中完成学校的合格指标和重点中学升学指标。
4、时刻关注新的中考动态,不断调整复习模式,紧抓重点,强化落实,更多从基础知识、作文训练、解题方法上训练学生、考察学生能力,与中考要求接轨。
中考出卷建议:尽可能减少一点主观题书写量,尽可能降低一些难度!
2013年4月28号
第三篇:2014年黄冈市四月份调研考试九年级四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九年级四月文综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8题,计16分)
1.A
2.C
3.C
4.B
5.B
6.A
7.C
8.D
二、综合题(共2题,计19分)
【评卷说明:综合题答案中若出现错字不得给分】
27.(10分)
(1)北方地区(1分)昆仑山 ——祁连山(1分)
(2)塔里木盆地(1分)水源(1分)
(3)高寒(1分)青稞(1分)
(4)北京、武汉[顺序可换](1分)雨热同期(雨热同季或夏季高温多雨)(1分)
(5)①在上、中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尤其是黄土高原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加固黄河大堤 ③兴修水库、兴修一些分洪、蓄洪区等。(意思正确,答对两条即可得2分)
28.(9分)(1)苏伊士运河(1分)印度洋(1分)
(2)五海三洲之地(1分)石油(1分)
(3)热带雨林气候(1分)刚果盆地(1分)
(4)东西高,中间低(1分)英语(1分)
(5)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欧洲共同体 欧洲经合组织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若答一个,正确的给1分;若多答,有错误的不给分;若还有其他答案只要正确可给分)
第四篇:黄冈市2018年春季九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2018年春季九年级历史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40分)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天是 4 月 18 日,农历三月三日,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也称上已节。中原地区有“二月
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这些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165 天后(农历 9 月),我国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节 B。重阳节 C。中元节 D。端午节
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民勇于公战(勇于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不再热衷于私下斗殴)。”这主要是下列哪一措施的直接作用
A。奖励耕织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奖励经商
3.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欧洲和非洲以及阿拉伯海、红海的沉船中发现了大批量的宋代陶瓷制品。这充分说明
A。宋朝人喜欢瓷器 B。当时欧洲人和非洲人最青睐的是中国瓷器
C。宋代商业和海外贸易兴盛 D。中国同欧洲和非洲的直接往来始于宋代
4.据记载,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大小城市大多有外国商品在买卖,农村也有很多人使用洋火、洋灰(水泥)、洋布。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彻底神垮了自然经济 B。民间贸易的发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5.红军长征的的胜利
A。彻底粉粹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剿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C。表明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D。使使中国革命的困难迎刀而解
6.马可波罗来华和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说明
A。国力强大文化才发展 B。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多样发展 C。东方文化比西方先进 D。西方文明落后于东方
7.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开展了宪章运动,先后有三次高潮。到 1848 年,宪章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英国宪章运动的失败表明
A。资产阶级始终是不可战胜的 B。宪章运动违背了时代要求
C。当时无产阶级力量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无产阶级不是独立的政治力量
8.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长达 30 年的争霸。美苏的长期争霸 A。使世界维持了长期和平稳定局面 B。促进了美苏经济的快速发展
C。双方对峙,使人类解除了核战争威胁 D。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23 题 9 分,第 24 题 7 分,第 25 题 8 分,共 24 分。
9.(9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疆域广阔,自秦朝就全面采用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这也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必然,具有合理性。历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所贯彻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基本政策,表现有:全面推行郡县制,把地方治理权交给效忠朝廷的官吏;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将地方官置于中央监察系统的控制之下;中央政府直接掌管地方官吏的任免、考核和升迁;将地方权力归属中央有关部部门管辖并从经济和思想上加强控制。古代,高度中央集权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曾经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地区交流和抵御外来侵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和李治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题目或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论题(题目或提炼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
10.(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网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共产党人领导了广东等地起义,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材料二二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于 9 月 23 日发表《告全国军民书》,称:“现在政府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裁决,故希望中国军队对日力避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诚,务须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材料三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9 月 20 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的口号,并先后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建立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民抗日。
材料四四 1936 年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答应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1937 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线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资料汇编》
(1)据材料一、四可以看出,1927 年到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方针有何变化?(2 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2 分)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1 分)
(3)从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表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1 分)
1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的全球化发生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第一个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制上的保证。”
——摘自陈宝森《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国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全球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ロ创江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的技术保证和体制保证是什么?(2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3 分)
(3)材料三反映了全球化的哪些危害?(2 分)(4)材料三所述情况在今天的中国也部分存在,为此,总书记提出的著名口号(或科学论断)是什么?(1 分)
黄冈市2018年4月监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B 2.C 3.C 4.D 5.B 6.B 7.C 8.D
9.评分细则:本题提供答题原则,评分细则与要求如下。
论题(3 分)阐述(6 分)要点:(1)论题:论题明确、观点鲜明(3 分)(2)阐述部分(共 6 分):分两个档次记分。
第一档次: 3-4 分,有阐述,有史实或实例,论述比较完整。
第二档次: 5-6 分,阐述完整,有史实依据,论述完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以下示例做参考,不得照搬。
示例一 古代中央控制地方的基本手段多样(1)政治上:1调整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建立地方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3调整选官制度,由中央掌握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4将地方权力归属中央有关部门管辖(明朝设三司)(2)经济上: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以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3)思想上:强化思想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也可以答出具体措施)
示例二 古代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2)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3)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
生产活动,有利于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4)有利于民族交融,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保证正常的中
外交流,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和经久不衰。(也可以用具体史实说明)10.(1)由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停止内战,联合国民党抗日;(2 分)民族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1 分)
(2)国民党妥协退让、不抵抗并寄希望于国际调停。(1 分)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 抗战、建立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民抗日。(1 分)说明共产党坚持民族利益高 于一切(或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即可)。(1 分)(3)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1 分)(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即可)11.(1)信息网络化、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2 分)
(2)一方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两极分化。(3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同等给分)
(3)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2 分)(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 分)(有其他 表述且符合题目要求的同等给分,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谈治国
理政》第二卷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论述。)
第五篇:黄冈市2012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黄冈市2012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虫声新透绿窗纱2.绿树村边合3.各领风骚数百年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曾经沧海难为水10.岂因祸福避趋之
11.提示:书写要做到正确、规范、工整、美观才可得满分。
12.C(A项中“星宿”的“宿”注音为“xiù”; B项中“虐待”的“虐”注音应为“nϋè”, “ 咬文嚼字”的“ 嚼”注音应为“jiáo”;D项中“脊椎”的“脊”注音应为“jĭ”)
13.C(A项中“温情”后应为逗号; B项中第二三四个顿号应为分号;D项中“事事关心”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14.B(A项中的“正襟危坐”是“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原句意思不符合; B项中“轩然大波”意思是“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使用恰当;C项中“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而原句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假,使用不恰当;D项中“鹤立鸡群”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用于形容瀑布不恰当。)
15.D(A项的语病是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的语病是前后矛盾,“能否”表示选择,还未确定,但后面的“是”表示表肯定,前后矛盾,可将“能否”去掉或在“是”后面加“能否”;C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不能自给”的不是“生产”应是“天然胶”,应将“天然胶的生产”改为“生产的天然胶”。)
16.C(A项中“永远”是形容词; B项中的“感悟人生”是动宾短语,其余三个是偏正短语;D项中“在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是状语。)
17.示例:亲情是财富,它能温暖心灵,也能抚平伤痛。
18.示例:(1)李明,你对工作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强,老师信任你,同学们也很感谢你,可是如果你能脾气温和些,说话委婉些,张倩同学也会和我们一样理解并感谢你的。(答题要点:称呼、肯定好的方面、委婉指出不足之处、改进方法后的效果设想)(2)张倩同学,李明虽然脾气大了些,说话不注意方式,但他的心是好的,他也是对咱们班负责,再说了,你喜欢看课外书虽然是好事,但在课堂上看就不对了,既影响学习,还影响班级的得分,而且阅读质量也大打折扣,何不认真上完课后利用课余时间愉快地看呢?(答题要点:称呼、指出李明的用心、指出张倩的不足之处、给出好的建议。)
19.C(扈三娘的绰号为“一丈青”,“母大虫 ”是顾大嫂的绰号。)
20.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
21.中国月球车向公众征名22.略。
23.D(“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便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5.C 26.示例: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小时侯家境很贫寒,所以他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努力,在当杂货店店员的时期,他仍然借来初中,高中的教科书用来学习。他用了几年时间弄懂了初中高中的全部书籍,还写了一篇很有见解的学术论文。后来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他。
27.B(A项中的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后一个“之”用作代词,代指客人; B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表顺接关系的连词;C项中的前一个“其”是代词,代“游人”,后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D项中的前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用”,后一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28.D(“雨”在句中是“下雨”的意思,名词用作了动词。A项中的“洞”是“打洞”之意,名词用作动词; B项中的“蔓”是“生枝蔓”之意,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的“寇”是“入侵”之意,名词用作动词;D项中的“牺牲”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口。”,与例句的用法不一样。)
29.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30.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
31.关心人民疾苦(1分,意思对即可。)与民同乐(1分,意思对即可)
32.“唤醒”的意思是使人觉醒,文章标题指的是母爱唤醒了失足的儿子,唤醒了杆子的良知。
33.解开故事的悬念,突出了母亲的形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小说进入高潮。
34.心黑手辣、能打善斗、缺少父母关爱、良心未完全泯灭的帮会头子。35.示例1:同意。这句话是杆子对母爱的强烈渴望,说明了母亲的正确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如果杆子从小能拥有温馨的母爱和母亲爱的教育,他一定不会走上歪路邪路。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少年和失足少年都是因为亲情缺乏或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示例2:不同意。有母爱并不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唯一条件,杆子很显然把自己失足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没有一个像“我”妈妈那样的好母亲。他如果能加强自律,珍惜学校教育,也一定不会走上邪路。现实生活中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成才的事例也很多。
36.参看《中考考试说明》中若干规定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