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灰石资源税征管现状调查
石灰石资源税征管现状调查
XX市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南部低山广布,中部丘陵起伏,北部以圩区为主并伴有部分破碎丘陵,属于扬子陆块和江南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灰石,潜在资源量达49亿吨,且矿床规模较大,矿石质量好,普遍可作水泥、建筑原料,部分可作轻钙原料,均宜露天开采。
石灰石是石灰岩作为矿物原料的商品名称,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易于获取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电石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熔剂灰岩,优质石灰石经超细粉磨后,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橡胶、油漆、涂料、医药、化妆品、饲料、密封、粘结、抛光等产品的制造中。
一、基本情况
目前,XX市有大小石灰石开采场32家,分布于8个乡镇,其中又以KK镇、SS镇为主产区。2011年全区32家开采场共实现资源税626万元,均委托由区民爆公司在销售炸药环节代征。石子场采用委托代征方式是由于其在税收征管中存在以下难点:
一是纳税遵从度低。全区32家石子场,大部分经济性质为个人独资、私营合伙及个体工商户。由于私人资本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偷、漏、避税在采矿业中广泛存在。这些矿场主们纳
税意识较淡薄,不能主动、如实申报应纳税额,从而造成资源税税款流失,纳税遵从度亟待加强。
二是矿产开采业主财务核算不健全。多数采矿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业主存在“口袋账”现象,对外提供的账表并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税务部门采用以票控税也只能控制已开具销售发票的销售数量,对未开具发票部分的开采数额无法核实,计税证据很难获取。
三是征管力量不足,税收征管水平不高。对石子场税收管理的主要由企业自行申报,信息来源主要靠报送的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资料,税务机关只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逻辑审核,而对纳税人申报和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调查分析工作投入精力不够,同时开采业主结算方式灵活,现金交易频繁,从而导致对石灰石行业的税收征管水平不高。
为加强对石子场税收征管,2005年XX市地税局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我市采掘业矿产品资源税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文件精神,与市民爆公司签署了资源税代征协议,在炸药申购环节按4000元/吨代征资源税。代征效果是卓有成效的,2007年代征资源税157万元,2010年代征资源税340万元,2011年代征资源税626万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然而,民爆公司代征的资源税与企业实际开采量应纳税款究竟是否有出入,出入多少?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情况
KK镇是XX市目前最大的石灰石主产区,境内形成了矿山开采、碳酸钙加工、石粉化工制造等一整套石灰石产业链,成规模的石子场有9家,笔者挑选了生产量较大的A、B、C3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这3家2011年在民爆公司分别代征了资源税67万元、14万元、21万元。经调查,2011年A、B二家开采量大约是150万吨、30万吨,C采石场由于今年以去除山皮土及生产安全达标为目的,产能未完全释放,产量大约在20万吨。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是近几年随着着爆破技术的进步,由原来的浅眼、浅孔爆破转为中深孔爆破,每吨炸药的石灰石开采量将提高1.5-2倍,二是大型机械化的应用,如挖掘机的使用,许多时候不需要炸药,也可以大量开采石灰石。这三家企业均采用中深孔爆破为主,每吨炸药的开采量如果在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可以达到6000吨,如果开采条件较好,矿层清晰,能达到9000吨甚至更多。同时笔者又走访了国土资源局KK镇中心所,从他们那了解到这3家年核定生产规模分别是30万吨/年、12.5万吨/年、31万吨/年,而实际开产量远大于核定生产规模,国土资源局按季对石子场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采取的也是以炸药用量核定开采量,执行的标准是每吨炸药开采6000-10000吨石灰石。
三、调查建议
从上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日益增强,2005年起由民爆公司采取的4000元/吨代征标准确实低了,标准定为多少合适,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省政府资源税具体税率暂未出台前,定为15000-20000元/吨比较合适。(附2011年三家企业炸药、产量、代征税款表)
四、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征管的一些想法
为了加强资源税管理,国税总局曾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源税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7〕77号)一文中提出了四种管理方法,即 “以药核税”、“以电核税”、“以器核税”、其他核定方式。结合本区征管现状,笔者认为除了“以药核税”外,可行的方法如下:
1、安装监控装置:在石灰石的开采场、出入路口安置监控装置,以此统计运出量;
2、总量法:按照国土部门的拍卖合同所载资源蓄积量,按开采年限分月核定其月纳税额,纳税人根据核定税额按月预缴,年终结算,同时加强与国土部门的信息共享;
上述二种方法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以药核税”方法的补充,起到辅助的作用。
除国税总局提出的四种模式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方法更准确且可行,即测绘法。我们知道质量公式是m(质量)=ρ(密
度)*v(体积),石灰石的密度ρ约为2640kg/m,如果能测得开采体积,那么质量(开采量)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能否测得开采体积了?笔者走访了XX市测汇院,咨询相关技术情况。咨询结果是肯定的,即运用全站仪等仪器测得山体各个剖面的面积及剖面间距,然后使用相关应用软件(如南方软件CASS)计算,就可以测得体积。因此对于一座正在开采的山场来说,只要年初测得山场体积v1,年终再测得体积v2,那么这一年的石灰石开采量即为m=ρ*(v1-v2)*(1-s)(s为山皮土、夹层土及废渣等占全部开采量的体积比,经调查s约为0.2-0.3),一年应纳资源税也就清清楚楚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月预缴,年终在测得开采量后汇算清缴。采用此方法,税务机关应对每个采石场建立分户档案,记录每年详细开采信息,也可以考虑由某一个税源分局管理,这样就能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相结合,从而促进征管质量与税收收入同步提高。
XX市地税局LQ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3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征管现状的调查
**局房地产企业征管现状的调查
我局目前房地产管理全部在**税务所实行重点行业管理,目前共登记或临时注册的有**户企业,2010年共缴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等****万元,2011年截止七月份房地产企业共缴纳各项税费****万元。我县房地产市场逐步扩大,国家为规范市场、平抑房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和措施,规范和约束房地产企业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但因房地产行业经营管理秩序比较混乱、纳税人遵从意识比较薄弱,使其收效甚微,同时我们的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一、目前房地产管理存在的难点。
目前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仍存在采取各种手段隐瞒、转移预收款收入,虚列或高估成本等混乱现象,房地产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不高使得税源监控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经过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与监督,这些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地产开发信息。但是由于税务部门与这些行政部门没有切实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制度,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参与管理和监控,给房地产企业造成了偷逃税的机会。另外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税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对建筑安装购进的各种材料来源、数量和价格难以查实;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标数量、价格和销售进度难以摸清;银行对个人购房按揭贷款的支付时间和数额难以控制的现象十分突出,增长了遏制房地产业偷逃税行动的难度。最后是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违法行动打击力度不够,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没有形成税法的威慑力量,助长了偷逃税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二手房交易市场逐渐火热,交易中的税收征管问题也随之出现。二手房交易涉及税收金额虽然不大,但多属个人交易,纳税人众多,通过加强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必将对维护税收秩序、营造优良纳税氛围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因此,如何加强二手房交易中的税收征管,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成为各级税务机关面临的难点问题。二、二手房交易中存在的主要征管问题
(一)二手房交易形式日益增多,税收征管手段相对滞后。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89号)规定:从2005年6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应全额征收营业税。2006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规定:从2006年6日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这些政策的出台,导致部分纳税人为逃避纳税义务,不再采用“买卖”方式进行二手房交易,转而采取“以租代售”、“只公证不过户”、“假赠与”等多种变相形式,偷逃税款。据《中国税务报》报道,自房产新政实施以来,一些二手房交易假借“赠与”或“遗产继承”等方式,偷逃国家税款,并出现日益增多趋势。据分析,在这种超常规增长赠与的背后,不排除为偷逃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而办理的假赠与。而面对这些虚假的二手房交易花样,税务机关、房管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征管措施。
(二)二手房交易中相关涉税指标难以界定。一是成交价格核实难。二手房交易是以交易金额为计税依据,买卖双方合同价格的真伪直接影响税收收入。一些纳税人为了逃避税收,合谋降低合同成交价格。按照法律规定,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征收。但由于缺乏对二手房交易价格信息足够的掌握,当地政府部门难以制定较为合理的市场指导价,税务机关也就难以取得有力证据证明交易合同的虚假性。
二是自建自用住房属性确定难。现行政策规定:个人自建自用住房销售时免征营业税。税务部门判断是否为自建自用住房,要通过房产证、土地使用证与原建房时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及计划部门的立项审批进行核对,业主户名一致才能认可。但由于许多自建自用住房的个人在完工办证后将有关资料遗失,或属于私房联建形式根本没有相关资料,因而导致税务部门不能认定。
三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界定难。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如何确定家庭唯一生活用房,仅凭税务部门力量不能确切掌握证据资料,深入调查难度较大。房管部门也没有现成的历史资料可供查询,对此,税务部门只能依据街道或单位出示的相关证明,将二手房按照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处臵。
(三)二手房交易缺乏有效监管
二手房交易涉及多个部门,信息共享、监督和制约机制十分重要,仅靠某一个部门无法完成监管任务。一是信息不能共享。目前部门之间二手房交易的相关信息交流不畅,不能做到信息共享,部门间配合不够,各管其事,缺乏相应的联合控管制度;二是缺乏相互制约机制。至今未明确房屋买卖合同真伪鉴别的权力机关,也未明确房屋转让过程中的链条机制,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权力与义务,房屋交易的税收没有有效监控手段,易导致税款流失;三是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二手房只凭买、卖双方销售合同是不够的,只有发挥税务稽查、房管、土地、公安等部门综合治税的作用,才能加大对二手房交易的个案进行检查、查处的力度。
三、加强对房地产税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宣传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新的税收政策出台后,税务机关应及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遵从度。一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加大对房地产税收相关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了解房地产交易过程、相关税收政策,违规处罚等系列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典型案例广泛宣传税收违法的法律责任,提醒市民遵纪守法。同时还要公开举报电话,提高社会监督举报力度。
(二)改进征管手段,提高征管力度。目前我市已推行不动产建筑业项目管理软件,就是着重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基础信息管理,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和建筑施工单位台帐,做到开发一处管理一处,建成一栋登记一栋。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发票管理,实现以票控税。凡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不开具正规发票的,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不予结算工程款项;凡开发商销售不动产,不开具正规发票或不如实开具发票的,房产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税务部门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代征代扣各项税款。如此一环扣一环,只要规范管理,就能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三)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虚假交易。合同销售价是征税机关有效控制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涉税金额的重要一环。一是对合同销售价格与测定价接近的实行查验征收。对二手房交易中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税务机关比对市场指导价后,实行查验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二是对合同销售价明显低于市场指导价又无正当理由的,实行核定征收。税务机关要依据不同地段、楼盘、结构、楼层等比对当地政府合乎时宜的、权威的市场指导价,核定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印花税。三是举报与查处并举。加大群众对二手房虚假合同销售、虚假赠与、骗取税收减免的举报力度,并对举报人实施一定奖励。税务机关和有关部门对有意虚假交易进行偷、逃税的,采取联合行动,加大综合检查、处罚力度,达到处罚一个、整治一方的目的。
(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软件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对房地产税收实施一体化软件管理是从源头上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控管的重要途径。一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地税、财政、计划、国土、房管、城建等相关部门,要做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保证税务部门能够及时收集到房地产企业的各类信息,只有税网周密,偷逃税者才无可乘之机。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房管、国土、城建等部门每半年对各地段房产交易平均价格进行测算,报当地政府确定后公布,同时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监督执行,确保税务部门对住宅性质(普通与非普通)、成交价格能及时科学确定。二是通过对房地产业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的划分,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优势,堵塞税收漏洞。计划部门要将房地产开发立项审批及投资计划定期向税务部门通报;国土部门要凭完税凭证和转让无形资产发票办理土地使用证;城建部门应将办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开具情况定期向税务部门通报;房管部门必须凭纳税人的完税凭证,销售不动产发票方可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或变更登记,严格执行“先税后证”;地税部门根据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实施税收征管。各部门的信息应全部纳入软件联网管理,及时整理、归集、比对,建立房地产管理的综合信息库,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各部门,逐步实现各部门间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同时,地税部门还要充分利用房地产管理信息库,及时判断纳税人房屋性质,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调整工作重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单项管理,采取一户一档形式,跟踪监控商品房的销售进度、办理产权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定期召开各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反馈信息、研究对策。不仅对现有的开发项目进行信息共享,还要对以往的建设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资源,对房屋用途改变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第三篇:我县资源税征收管理现状
我县资源税征收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加强
资源税征收管理的意见
一、资源税税种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经1993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9号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已经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0月3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从2011年11月1日起,石油、天然气将在全国范围内“从价征收”,税率定为5%。
1、资源税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2、资源税扣缴义务人
在某些情况下,可由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代为扣缴税款
3、资源税征税范围
原油、天然气、煤炭、其它非金属矿税范围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这7类。
4、资源税改革
(1)水资源、黄金、地热资源、森林资源将纳入资源税目
(2)、计征方式从“从量”到“从价”
资源税改革除了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征方式也成为多年来业界的共识。
从量定额征收在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无所谓,可是这几年价格变动很快。
二、我县资源现状
针对我县资源情况我到土地局了解了有关情况,我见到了土地局矿管股股长彭传志,他向我介绍了我县资源情况(就我想了解的情况做了介绍)
我县在古榆付家在探矿阶段,预计煤储量为10亿吨、煤层气为70-100亿立方、石油不详,短时间不能开采。在亮中正在办理开采之中,预计煤储量1.7亿吨、煤层气
3.7亿吨。另外我县还有无数的地热资源,比如正在勘探的新城区的地热以及长发附近的地热。
关于非金属矿方面
1、建筑石材、筑路用的花岗岩每年开采量为30万立
方米(理论税额为90万元)
2、石灰石每年开采量为23万吨(1立方米=2.6吨,理论税额为17.69万元)我县花岗岩和石灰石分布在东部山区下二台子镇、双庙子镇、泉头镇、昌图镇。泉头镇有五家石场(管户刘景祥),昌图镇有四家石场(管理员费东辉)管理科有1户石场。
3、粘土
全县范围内共有砖厂35家,其中八面城分局管辖12家(其中老四平光辉砖厂正在办理废业),宝力8家,双庙子1家,昌图镇3家,老城2家,亮中2家,付家2家,四合4家,金家1家。每年有生产大约7亿块红砖的用土量(理论税额700万元),平均每户大约生产红砖2000万块红砖。
4、矿泉水
我县有2家矿泉水厂,毛家店有一家设计生产能力为年3万立方米(没开始生产),亮中的望梅矿泉水厂,设计生产能力为年7.92万立方米。
5、河沙
河沙属于水利局管辖的范围,我和水利局的主管局长石晓海通了电话,了解到我县没有一家是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河沙厂,如果采伐全是非法,且2011年对曲家的挖沙厂进行了清理。
三、我县资源税征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2011年全县入库资源税1160万元,其中昌图
镇分局813万元,老城分局4万元,八面分局29万元,亮中分局2万元,金家分局16万元,四合分局7万元,宝力分局10万元,双庙子分局254万元,付家分局18万余,管理科7万元。从税目看2011年石灰石税目资源税77万元,粘土102.7万元(平均每个砖厂缴纳资源税2.93万元,实际上平均每个砖厂1万元还差不多),其他969.5万元(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税收,姑且叫神来之笔吧)。其实际税收收入为110万元左右,其他1000万元基本为虚增。
我们县花岗岩和石灰石是由泉头的昌图县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进行代扣代缴,其方式是石场的老板在买炮药前先到所在分局交资源税,之后拿完税证明购买炮药,据孟爽经理介绍2011年代扣税款77多万元,和土地局提供的数据理想税额107.69万元相比差37.69万元,可以说差距不大,说明孟经理给我们局做的工作很到位,差距可能出在机器作业水平提高,增加了单位开采量。另在孟经理那里了解的情况知道采石三分之二为花岗岩,三分之一为石灰石,和土地局提供的情况也是一致,但我县征收的资源税目中只有石灰石。
土地局提供我县红砖生产量为7亿块,平均每家生产2000万块的说法现实吗?我们 可以从我们自
己的调研中得到证实,通过多方证实每度电可以生产80—100块红砖,通过计算也可以得到7亿块的生产量,那么实际征收的和理想的700万税收相比差600万税收收入没有到位,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在资源税上过去的不足,需要我们努力的方向。
另外从孟经理那里了解的情况得知 在我县境内
建设方在各标段的施工中,利用推平对在我县境内建设方在各标段的施工中,利用推平、开采土石山所产生的土石填充路基所产生的土石填充路基,这部分零散税源流失严重。
四、存在问题原因(简单分析)
1、缺乏工作的指导性
举个简单例子会议室编排坐号,大家就知道坐哪里了,开会就会成功,工作也是一样,有了指导性就有了方向,有了奋斗目标,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所以我们必须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2、需要科学的指导性
再举个例子,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的主要区别在那?可能大家想的是水平,其实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的运动,清楚自己在努力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而不是一暴十寒无针对性。
3、缺乏监督机制
五、加强资源税征收管理的思路
1、制定红砖行业征收管理的指导性意见
其实红砖行业主要明确三项指标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一核定其产量,通过每度电生产80—100块红砖就可以测定,必要时蹲点和到场地具体实验就可以验证,第二个指标计税土地面积的确定,第三个指标工人人数的确定,这三个指标确定了基本就可以确定每个砖厂的税收。当然首先要考虑砖厂的 盈利水平,一般可以接受的盈利水平是每块砖盈利3分钱了,利润率大约在15%,那么全县7亿红砖产量的水平总的盈利为2100万元,那么在此基础上来考虑我们税收增长的幅度,通过系统思考总的增长水平,在具体分析每个砖厂的生产经营情况,我考虑这才是可行的方案。
2、强化炮药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管理
其实全省范围内这种征收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县市的做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扬过去先进的经验,再请示指导,级税政部门的,更要充分调动税务干部的积极性,这样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3、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组织的作用,清理对在我县境内建
设方在各标段的施工中,利用推平、开采土石山所产生的土石填充路基的税源。
综合业务二科
二0一二年四月八日
第四篇:我国资源税现状、问题及改革内容的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税现状、问题及改革内容的研究
摘要:这段时间,雾霾已经困扰我国大江南北,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环境的治理更是刻不容缓。资源税作为我国税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经济结构转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资源税经过几次改革,已经逐渐完善,但是其作用发挥不明显,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资源税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资源税的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资源税;现状;问题;改革
一、绪论
(一)资源税简介
资源税是环境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从理论上可区分为对绝对矿租课征的一般资源税和对级差矿租课征的级差资源税,体现在税收政策上就叫做“普遍征收,级差调节”,即所有开采者开采的所有应税资源都应缴纳资源税;同时,开采中、优等资源的纳税人还要相应多缴纳一部分资源税。
资源在我国的税收体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在调节资源极差收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弥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负外部性等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为了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源税的改革更是势在必行。
(二)资源税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的资源税实行的是资源无偿开采制度而未开征,到了1984年,我国开始开征资源税。在1984年的税改中开始施行《资源税条例草案》,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进行征税。此时开征资源税是以实际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的,1984年资源税开征的初衷仅是调节级差收益。在《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就明确表示以实际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按照矿山企业的利润率实行超率累进征收,其宗旨就是调节开发自然资源的单位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到了1994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在资源税方面,对1984年的资源税进行了重大修改。财政部于1993年12月30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这次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较大调整:一是恢复和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实际征税范围扩大到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和盐等七个类别,同时取消了盐税;二是拓宽了资源税纳税人的范围,将资源税的纳税人拓展为在中国境内开采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三是改变税额标准的确定办法,在沿用原有从量定额征税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对税额进行了重新核定;四是以应税产品的征税数量(销售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五是规范了纳税地点,明确规定资源税的纳税地点在采掘地。
近几年来,我国在资源税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了全额征收;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3月份上调了焦煤资源税率、调整了盐资源税收政策,又在7月份下发通知,规定自8月1日起对铅、锌矿石、铜矿石以及钨矿石产品资源税率加以提高。从这些调整上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税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变革。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的已经大不相同,因此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资源税制应当随着
经济条件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变革。2010年,资源税改革开始升温。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资源税改革”,发改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2010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进行,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资源税是环境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征收资源税,可以将开采、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些年的改革已经让资源税逐步获得了完善,但是还远远不够。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遭遇资源瓶颈制约,资源税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现改革。
(三)关于资源税的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资源税的专家学者很多,他们大多是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现行煤炭资源税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改革建议,以对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研究为主。下面三种观点囊括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资源税的研究意见。
1、取消资源税
鲍荣华等(1998)认为矿产资源税的实际征收违背了其开征的初衷,起不到调节矿山级差收益的目的;我国矿产资源税与其他矿业税收发生重复,建议取消征收资源税或者仍保留此税种,而采取零税率
征收。张举钢等(2007)认为我国的矿产资源税并没有实现其征收目的,也未体现国家的所有者权益,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建议逐步废除资源税,采用靠市场机制和明晰产权的方法完善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实现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李显冬(2006)也明确提出取消资源税,完善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改革矿山企业增值税,降低矿产企业所得税基数等政策措施和建议。
袁怀雨等(2000)认为资源税“名不正”,矿产资源补偿费“实不符”。因此,应取消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开征权利金,由国家矿管部门征收。关凤峻(2001)从土地的剩余征税出发,明确指出资源税没有立税的理论依据,补偿费理论解释存在错误,也建议取消资源税和现在的补偿费,设立权利金制度。最初殷燚(2003)也认为,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际上是权利金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属于从价征收的权利金,后者属于从量征收的权利金,我国实际上在重复征收权利金,建议取消“税”“费”,重新建立“权利金”制度。而后来殷燚等(2006)认为,对采矿权持有者征收绝对地租性质的资源税可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偿开采;对资源条件优越者征收超额利润税(即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使采矿者平等竞争,二者分开征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2、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
王广成(2002)认为,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对矿产资源开发后的部分超额收益的征收,资源税是对矿产资源级差收益的征收,二者都是矿产资源价值的实现形式,所以,应将二者合一,以资源税或资源租金的形式从量计征。龚辉文等(2002)提出完全相同的观点。而肖兴志等(2006)认为应当采取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城市水资源费并入资源税,完善资源税收体系,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计税依据,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侯晓靖(2007)也认为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没有达到最初制定资源税的目标,资源税的计税依据、计征方法不合理,税率过低等问题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合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并采用从价征收的方法。
3、维持税费分征格局,对资源税进行改革
程素萍等(2000)认为,资源税征收额度应充分考虑矿石资源条件的差异及开采条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实现矿山与其他行业以及同行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冯菱君等(2003)也认为现行资源税不利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也不利于矿山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矿山企业税费体系。相反,张晓东等(2004)认为,在煤炭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资源税负过低导致煤炭行业进入门槛过低,现行资源税不能将资源级差收入及时足额转化为国家税收,而是转化为企业和个人的暴利,这是出现矿难频发和收入畸富畸贫的一个重要体制性因素。
郑爱华等(2000)认为,我国征收资源税的理论依据不充分,与矿产资源价格内涵相冲突,也没有考虑资源差异,所以,我国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势在必行。刘权衡等(2006)认为,把资源税制度列入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内,就是对国民生产这一税本征税,而通常认为税源应来自于国民收入而不应来自于税本,因而认为征收“特别收益金”即
“暴利税”才是资源税制度改革方向。段治平等(2005)认为矿产资源税应该以利润为基础,按照矿产资源条件和开采回收率,核定资源税率。张媛(2005)认为我国资源税税收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这都会引起资源的严重浪费。建议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且建议按储量计税。侯清侠(2007)认为煤炭资源税应该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并且根据不同采区回采率实行不同的累进费率。而孙钢(2007)提出税、费性质不同,作用领域与发挥功能都不同,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环境下,一味追求税费合一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因此,他主张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税费并存应是我国资源税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各自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但是资源税应实行“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并存的征收方式。李新心(2008)则建议提高资源税税负,并且采用从价征收的方式。商艺(2008)也认为,我国资源税应该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适当的提高资源税税率,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成本,既有助于通过税收调节资源利用,也有助于政府税收的增加。任佳宝(2009)也建议,将资源税计征方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且根据资源的实际情况实行浮动税率。
二、我国资源税现状介绍
(一)现行资源税概述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天然来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但是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当资源高效、永续利用时,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众多的人口以及相对稀缺的资源使得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不高,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来的能耗和环境压力等问题都在不断的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而资源类产品带来的赢利需要对环境破坏和国富流失作出补偿,而原有的资源税制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经济变化的需要。
我国资源税开征的初衷是为了调节贫富矿的级差收入。最初这个目标得到了实现,但是近年来石油等资源价格的暴涨,出现了资源价高税低、税收极少的局面。其他应税资源品的价格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幅度较小的资源税税额调整,根本无法达到调节级差收入的目的。过低的资源税意味着资源的开采利用没有得到足额的补偿,必然导致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
(二)现行资源税主要特点
资源税总体的征收原则可概括为“普遍征收,级差调节”,即所有开采者开采的所有应税资源产品都应缴纳资源税;同时,开采中、优等资源的纳税人还要相应多缴纳一部分资源税。与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等税类相比,现行资源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特定的征收范围。
从广义上讲,人力、物力、财力都是资源,但在理论上作为资源税的征税对象限于具有商品属性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水源、森林、山岭、草原、滩涂等。中国现行资源税只对完全商品化的矿产品和盐征税。而矿产品和盐又限于这些产品开采阶段的自然产品,对其深加工产品不征收资源税。目前在中国征收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
税与上述对矿产品和盐征收的资源税,都具有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特性,在理论上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税类。其主要区别就是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只是对单一的土地征税,而资源税课征的自然资源品种相对要广泛得多。
2、兼具强制性和有偿性的特征。
在我国,国家既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又是政治权力的行使者。资源税实质上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和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双重权力对开采者征收的一种税,因而兼有强制性和有偿性的特征。
3、从量定额征税。
现行资源税按吨、立方米等自然计量单位确定应税产品的税额,从量定额征收,而不是像多数税种那样从价定率征收。从量定额征收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征纳成本低的优点,但也有调整不及时带来的资源税几乎没有价格弹性的缺陷。
4、实行差别税额,分档进行调节。
现行资源税基本上是根据资源开采条件(包括资源品位、储量、开采难易等)的优劣并适当兼顾企业负担能力而确定差别税额的,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增值税、消费税等货物和劳务税一般只是一个产品或若干产品(行业)适用一个税率,而资源税对同一个应税产品可按不同开采者的资源状况设计几个甚至更多档次的税率,这是资源税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资源税既可以横向调节不同产品之间的级差收入(如目前原煤的最高单位税额低于原油的最低单位税额),又可以纵向
调节同一产品内部的级差收入(如原油的资源税率按不同条件的采油企业从每吨8元到30元不等)。
三、我国现行资源税主要问题分析
(一)资源征税范围较狭窄,调控作用难以发挥
理论上来说,资源税制应当是对大多自然资源进行税收的课征,但是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从资源税开征的目的来看,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仅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等六种应税矿产品和盐。像土地、动物、森林等自然资源却未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这就不符合税收的财政原则和公平原则,不仅难以遏制对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使利用资源生产的下游产品的比价不合理,进而刺激了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
(二)现行资源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过小,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过低。
由于资源在市场中一般价格由劣等资源价格决定,所以,我国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只反映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入。资源税负过轻会造成企业对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利用率低下,不能发挥资源税保护国家资源、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从全球资源的紧缺、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扬来看,我国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调整资源税征收比例非常必要。
(三)计税依据不合理,依据有待改进
我国资源税在计税依据的规定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自1994年税制改革,资源税沿袭了原以应税资源产品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的计税方法。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是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而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样来看,首先,从量计征的资源税征税方式对资源的差异并未充分考虑,调节力度不够。其次,对企业以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依据征收而对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资源实行不征税的政策,会使开采企业忽视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其直接后果就是相当一部分资源开采企业,因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矿产资源的深入开采,造成开采浪费,严重破坏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资源税从量征收方式使得税款缴纳与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没有任何关联,无法起到税收原本的调节作用。由此可见,虽然从征管的角度看,按销量征税具有简便易行、征管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但是从资源税的征税目的看则是不可取的。从量定额计征方式使资源税丧失了对资源级差收入的“自动调节”功能,割断了资源税与应税产品价格的联系,使资源税对应税产品价格变动完全丧失了“弹性”。
(四)资源税的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有关税法中规定资源税属于共享税,但实际上除国家税务总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管理征收海洋石油资源税,其他的资源税属于地方税务局征收。这样,一方面刺激地方政府对本地区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分布很不均衡,资源税划为共享税,对那些资源缺乏的地区
不公平,也不利于资源丰富地区改变靠自然资源获得财政收入的观念。另一方面因为资源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支出全部由地方财政收入支撑,难以调动地方政府保护本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应当建立资源税税收收入返还体制,由中央政府将部分资源税税收收入返还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利用这一返还资金,建立一整套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此外矿产资源税费性质不明,资源税与矿区使用费、资源补偿费之间划分依据不合理,功能不协调,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利。(五)资源税减免政策较多,调节作用衰退
从财政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是以政府直接放弃和让渡部分税收收入为代价的,导致地方政府收入中规范性的税收减少。从市场角度看,一些纳税人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上就是其他纳税人遭受的税收歧视,不利于公平竞争。从适用地区看,目前资源税优惠中存在地域性减免政策,这类减免政策显然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公平竞争。从征税对象看,现行资源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利用不同资源品而制定优惠政策,这种减免政策不利于经营不同品种的同行业纳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资源配置看,资源税减免最终使得资源配置向那些在开发利用中享受减免优惠的企业和资源品转移。从国家资源基础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将对资源开采者产生暗示作用,有进一步刺激自然资源过度开采之嫌,不利于资源保护。现行资源税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和级差收入,不考虑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资源税的实际税负,难于激励纳税人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
四、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思考
(一)加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资源的日益紧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将越来越重要,因此,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逐步扩大到所有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涉及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等。而当前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过窄,仅限于7种矿产品和盐。因此在设计税目的时候,资源税的征收不但要包括矿产资源,还应逐步包括土地、森林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特别是将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资源,稀缺的再生资源以及资源供给缺乏、不宜大量消耗的“绿色”资源产品纳入征收范围纳入征收范围。可将“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
(二)计征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资源税是按照从量征收的原则征税,即按照开采量或者自用量来确定征税的多少。资源税的改革,拟按照从价征收的方式来征税,即固定税率,征收比例税。如果只按照比例税率来征收,矿产和盐产品的销售价格发生变化,资源税虽然税率固定,但税额会跟着销售价格发生相应变化,与市场行情的变动紧密联系。但是统一
按照销售价来定率征税也很难区分开矿时不同产地开采的艰难程度。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孙刚认为“资源税改革中,从价征收与从量征收并存的征收方式更适宜。”在价格波动明显的时候,按照从价征收的方式征税比较理想;但是在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的时候,继续维持从量征收则是更好的选择。笔者认为,从价征收或是从量征收都各有利弊,无论是采取从价还是从量征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由于资源税税负水平过低所带来的调节级差收入功能弱化、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不利于资源开采地补偿的问题,因此应当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方式。
(三)合理设计税率,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根据资源级差收入、是否可再生以及稀缺程度设计不同的税率,加大税档差距,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按照“资源条件好、收入多的多征;资源条件差、收入少的少征”的原则,根据矿产资源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税率,有效地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财税政策是资源价格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资源税和资源产品的价格息息相关。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过于便宜的条件下,通过调高税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级差地租,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开发,使得开发行为走向规范。同时,政府也能通过资源税改革筹集资金,并将这部分收入用于补充环境治理成本等
(四)转变资源税分配方式以进一步体现公平原则
资源税在税收归属环节仍将面临国家与央企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多方利益纠葛。但近年来部分地区提出要加大资源税留成。目前看来,提高资源税率、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的税改方针仍不能满足资源大省的财政需求,资源税收入的最终归属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据悉,此次资源税改革不会触及收入归属问题。这里笔者认为,资源税应该仍然由中央与地方来分享。而全部资源税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应当按照具体资源的不同特征具体规定,而不能大而化之,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比例。
(五)提高资源使用成本,加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资源税率过低,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扩大资源税目,稀缺资源都应纳入其中。资源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资源价格来增加资源使用的成本,而资源成本的提高必然导致一些资源的替代品行业受到追捧,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个人或团体的资源消费,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以资源税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其他税收改革
针对节约资源以及遏制掠夺性资源开发这样的初衷而言,以资源税改革的“孤军作战”恐怕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借鉴国际经验,可分期分批开征环境税、物业税、燃油税等专项新税种。把资源税改革与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相结合,同时进行改革;同时,必须放宽相关市场的准入资格,增加更多的竞争主体—这既是市场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防止垄断部门转嫁税收成本的办法。而从
政府的角度来说,则是必须厘清在资源面前的各种角色,并加强监管、规范资源税收的征管关系。
(七)相关的配套措施
除了扩大征税范围转变资源征收方式以及税收分配方式以外,我国在进行资源税改革的时候还应当采取相关配套措施。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应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严格控制减免,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意识。比如建立规范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加强资源税体系建设,协调税费关系;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少改革初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等。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开征环境税,与资源税配合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而资源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种,也将面临着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这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进行资源税改的同时,建立起完善和规范的税收体系,使税收的杠杆作用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保护环境,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正,张珞平,方秦华.基于资源定位原则确定海岸带区域主导产业的应用 [J].海洋环境科学.2012(06)[2] 王静,李博.我国资源税制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3] 胡海燕,黄林,柏云峰,徐晖,骆红莲.资源税改革对西部区域经济的影响——以新疆为例[J].青海金融.2012(10)[4] 刘晓凤.美国资源税的经验借鉴——兼论资源诅咒的破解[J].地方财政研究.2011(11)[5] 王萌.国外资源租与税制度经验借鉴[J].改革与战略.2011(04)[6] 贾康.关于资源税价联动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J].经济纵横.2011(02)[7]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 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J].财会学习.2010(07)[8]张景华.中国资源税问题研究与改革取向[J].经济与管理,2009(23).[9]范丽娜.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9).[10]安体富,蒋震.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J].涉外税务,2008(5)
第五篇:我国煤炭资源税的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税的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摘要:本论文依据我国 2011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 的决定》,分析煤炭资源税的实施现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并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资源税 煤炭 现状 发展
我国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 3 位,占全世界煤炭储量的 13.9%,与美国、俄罗斯同为世界上三个煤炭探明可采储量超过千亿吨的煤炭资源国。同时,我国也是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供给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例一直维持在 70%左右。资源税在我国开征于 1984 年,当初设立是为了调节资源开采中的级差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虽然几经调整,但还是比较粗线条的一个税种。最初,主要对开采天然气、石油、煤炭的企业开征,按照销售利润率超过 12%的利润部分征税。1994 年,我国对原有资源税进行了改革,形成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扩至 7 个税目: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全部实行从量计征。2010 年 7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西部大开发会议上宣布,资源税改革将扩大到整个西部 12 个省区市,对煤炭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
计征。目前,国务院于 2011 年 9 月30 日颁布 《国务院关于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的决定》,该项决定于 2011 年 11 月 1 日施行。煤炭资源税的现状
由于煤炭资源产品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导致的煤炭使用需求量上升,以及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经济外部性问题不断显现,煤炭资源税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以下两方面:
1.1 煤炭资源税课税依据有待改革。依据 2011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分别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纳税人具体所用的比例税率或者以纳税人的销售数量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定额税率计算,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不缴纳资源税,自用于其他方面的,视同销售,应缴纳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从量定额征收,使得小煤矿在单位数额的煤炭开采上比大煤矿获得更多的利润。大型煤矿由于回采率高、安全设施健全、经营成本高等原因,吨煤销售成本较高,而同等煤质,小煤矿由于回采率低、安全设施投入少、管理成本低,其吨煤销售成本仅为 30 元左右,是大煤矿的 44.12%。低廉的成本也使得小煤矿的降价空间很大,因而需求量和销售量都很可观。这对于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行业、培植大煤炭企业都是十分不利的。而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
家资源煤炭回收率能达到 80%左右,每挖 1 吨煤消耗 1.2 吨-
1.3 吨资源。而今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 30%。占煤矿总数约 30%的乡镇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 10%-15%,这意味着每挖 1 吨煤要消耗 5 吨—20 吨资源。据统计,中国在 1980-2000 年的 20 年间,浪费煤炭资源 280 亿吨。
1.2 煤炭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我国 2011 年 11 月修订的资源税暂行条例采用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办法征收,原油和天然气采用从价定率,均为根据销售额的 5%-10%征收,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是从量定额征收的,煤炭中焦炭的税率为每吨 8-20 元,其他煤炭的税率为每吨 0.3-5 元。目前美国已有 38 个州开征开采税,但由于各州定税权的存在,如俄亥俄州的煤炭税率分别为 9 美分 / 吨,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则分别是 10 美分 / 吨,各州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来深化资源税的引导机制,从而实现与经济增长的良性配合。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税税额明显过低,这种较低水平的税额,只部分地反映了劣等资源与优等资源的级差收益,同样地造成了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2 煤炭资源税对煤炭企业的影响我国修订的煤炭资源税会对煤炭的相关行业产生影响,促使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首先,提高资源税税额标准后,各地的小煤矿开采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资金实力薄弱的小煤矿将被淘汰出局。这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限制小煤窑的生产和发展。这样也可以淘汰一批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企业,抑制目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
根据我国 2010 年能源发展报告,2009 年第四季度山西省月均煤炭产量达到 6000 万吨以上,较第三季度的 5810 万吨增长 3.3%。山西省已将年产能 30 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整合,矿井数量由2600 座压减至 1053 座。山西省现已形成 4 个年产能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以及 3 个年产能 5000 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
2010 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申明在全国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这样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集中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事故死亡率将下降 0.58%;吴吟并称,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加强资源保护能力。
其次,煤炭企业负担加剧。2008 年将增值税从 13%恢复至17%,我国现在执行的涉及煤炭企业的各种税费近30 项,煤炭企业除缴纳资源税外,还要缴纳一般性税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企业年金以及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税费。这些税费大大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最后,资源税改革加重煤炭企业负担。1994 年资源税暂行条路规定煤炭的税率为每吨 0.3-5 元,而 2011 年 11 月的修订条例中,煤炭中焦炭的税率为每吨 8-20 元,其他煤炭的税率
为每吨 0.3-5元。资源税改革之后,必将进一步加剧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煤炭资源税的改革方向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这使得煤炭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近年来煤炭开采在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甚至人身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每年用于煤炭采掘业的抚恤金几乎占到了抚恤金的 70%。德国曾是欧洲最大的煤矿生产国,德国经济从煤矿得到不少好处,但矿产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后来政府给煤矿工人提供巨额补贴,让其逐步过渡,最后关闭煤矿,之后德国对资源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这就警示我国煤炭资源税应当能够体现资源自身的价值,应当以足够高的税率来体现这种耗竭性资源的价值,从而尽抑制浪费。
美国的煤炭开采企业承担的税费主要有:所得税、资源使用税、货物离境税、土地资产税、煤田土地租金、生产许可证费、尘肺病基金、矿山废弃土地费、复垦保证金、个别州还征收资源开采附加税。我国目前企业承担的税费项目包括:一般性税种、水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企管费、矿管费、可持续发展基金、土地复垦费、残疾人保障金、排污费等近30 项税费,欧美国家煤炭资源税的开征税种以及资源税管理体制较为成熟完善,我国税费种目和税率都逐渐在向欧美发达国家靠拢。
我国的资源税被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但是我国现行资源税除海洋石油资源税完全归中央外,其他的资源税归地方政府所有。这种分配格局尽管促进了地方政府财力有序增长,起到了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展了当地经济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其不合理之处,它不利于中央对于地方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由于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资源的日益耗竭。因此我国的煤炭资源税管理体制应向美国靠拢,除了一般的税费归口至中央外,还应将矿业权使用费、土地复垦费、残疾人保障金划分至中央,加强中央对煤炭资源的调控权。
在国家相关资源税费法规的逐步完善的同时,煤炭企业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压缩成本,整合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化经营,积极争取有利政策。
煤炭企业可以对已开采的煤矿进行回采,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可以增加产出。同时,面临增值税和资源税的提高,煤炭企业必然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