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方法作业

时间:2019-05-14 14:4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调查方法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调查方法作业》。

第一篇:教育调查方法作业

质性研究

学院:数统学号:2009212063姓名:吕凤玲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二.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三.质性研究的相关论文及其研究领域

迄今为止约69237篇文章有运用了质性研究法

69237篇文章分类如下

-学术期刊...(24212)

-博士论文...(14763)

-硕士论文...(27592)

-会议论文...(2670)

研究领域为

-临床医学(625)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342)

-社会学及统计学(213)

-心理学(191)

-高等教育(162)

-中等教育(162)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128)

-企业经济(102)

-体育(90)

-外国语言文字(71)

-肿瘤学(63)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60)

-基础医学(57)

-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51)

-初等教育(50)

-农业基础科学(47)

-政党及群众组织(42)

-学前教育(41)

-旅游(41)

-生物学(40)

(1)质性研究对医学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如:(《青少年漏斗胸患者的质性研 究》胡美霞 杨翠琴 王运仓护理学报2011年第12期)目的:了解青少年漏斗胸患者的心理体验,为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案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作为样本进行质性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指导。结果经过深入分析、归纳,提炼出共性部分,形成了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心理体验的六个主题:自卑、伤心、抱怨、幻想、渴望和恐惧。结论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心理体验多为负性情绪,应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存质量。

近10年来,质性研究方法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健康相关研究领域,尤其是深度访谈、焦点团体访谈在健康相关研究领域日益普及,不少机构都已经配备先进的访谈设施,并且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如在护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长期以来,护理科研以量性研究为主,即在客观、严谨的科学概念下,运用抽样和统计技巧描述问题和现象。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质性研究引入护理专业后,在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开辟了护理科研新思路。此外,还运用质性研究对医学相关病理、医学案例,患者自身、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心理的研究等等

(2)社会学及统计学的社会问题研究

如;(《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 汤臻 苏州大学 发表时间 2007-05-01)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社交焦虑障碍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以目的性抽样中的标准抽样,选取5名符合DSM-Ⅳ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来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以半结构式的访谈大纲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以扎根理论所要求的资料分析方式形成编码类别,以进行分析性归纳。结果: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六个维度:发育因素、认知因素、学习因素、创伤性经历、应激性事件、家庭经济地位。发育因素中的父母抚养方式及气质、认知因素中的思维模式、自我评价及自我关注、学习因素中的父母的人际交往及好友的人际交往、创伤性经历中的儿童早期创伤及学校创伤对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结论: 1.发育因素:不良的父母抚养关系以及与身俱来的孤独、内向、神经质气质,使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缺乏基本的人际安全感,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人际压力。2.认知因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认知模式的核心是患者对于进入社交场合的负性期待。负性的思维模式使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倾向于将社交情境理解为极具威胁性,而消极的自我评价使患者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对外界、对自身的恐惧与担忧,使患者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对自身的感觉及缺点过于敏感,导致回避行为的出现。3.学习因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习得的,他们与父母及亲密好友具有相似的行为方式,倾向于回避人群、与人交往感到焦虑。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缺乏亲密的朋辈关系。4.创伤性经历:童年早期的创伤性经历包括有家庭问题、家庭暴力及儿童期疾病,儿童期的虐待和忽视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和社会化有明显影响。而学校创伤最多见的是受同学欺凌及嘲弄,这些创伤事件对后来的社交焦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触发作用。5.应激性事件:影响人际关系的应激事件,如学习、工作环境的变迁,及难堪的社交经历可能会引发社交焦虑。

6.家庭经济地位低下,使个体得不到足够的喜爱与尊重,因而在人群面前容易感到紧张焦虑。

由此可见,对于社会的存在某些问题某种现象某种心理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利用质性研究究其本质,为人们洞悉某些社会现象的起因,为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提供信息和有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3)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 如:(《师生冲突事件之思:基于教师权力策略的质

性研究》 杜志强 教学与管理 2009年 第09期)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世界共存亡,一直是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涉及了三个层面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自上而下囊括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另外还包括成年教育与特殊教育,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的大计,不容小觑,所以学者们致力于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意义非凡,如:张秋红的《城市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负向抚爱的质性研究》(2007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四.结论:在以上这三个方面中,质性研究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式:这是由“质的研究”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传统的研究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质的研究”尊重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都非常重视。这样,在“质的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自己可以是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和评价自己的研究;他们也可以与外来的研究者合作,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

方面,不仅可以对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探究,而且可以从被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关注人的价值欲求,力图揭示事实背后的价值关系,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其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最后,“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研究不能只是切割某些片断,对其进行静态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考察,还应该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在自然下情境变化的状态和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并不排斥其他研究方法。

建议:如今“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渐成共识,主张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一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有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三是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四是有助于教师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春玲;对新世纪校长个性化培训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6期

3.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4期

4.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5.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陈美华;欧晓静;伍乐;黄晓洁;倪郑跃;胡晓清;;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年02期

7.陈文芳;王静新;蔡文智;邓凌;罗美玲;;护士职业形象提升策略的深度访谈[J];护理学报;2010年10期

8.郭君怡;吴娇玲;张丽萍;周筱春;;骨质疏松症患者延误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8年03期

第二篇:《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3班 朱清 学号E1005133321

课题名称:小学生阅读训练的研究

申请人:朱清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已能阅读的本领。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交往,如果没有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尊严的自豪愿望,那么他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提倡和鼓励学生把书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部分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读书的效率。只有阅读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经过研究与调查,我发现小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偏少。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并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上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9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为800—1200万字,如果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二)兴趣偏淡。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中个人办理借阅证的仅占0.09%。我对本校1~3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坚持每天阅读的学生仅有34人,小学生中谈“书”色变的大有人在。

(三)目的偏功利。

在升学压力下,许多教师、家长布置给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是背优秀作文选和做大量习题,视与升学无关的课外阅读为浪费时间。

(四)内容偏杂。

调查发现,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包括动漫卡通类、故事类、科普类、武侠小说类、色情暴力类,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仅占一小部分。

(五)技巧偏少。

朗读时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经常出现读错句、破句、丢句、重句等毛病;默读时出声,嘴唇不停在动,速度太慢;不会使用阅读符号;阅读习惯不良,或眼睛离书太近,或歪着、躺着阅读,或摇头晃脑,或用手指着书本读,或在书上乱写乱画等。

附主要参考文献

[1] 作者:刘清涌,《中学语文教学探讨》,文章标题:《培养学生阅读的“嗜好”》,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3年6月第1版。

[2] 作者:周旭伟,《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发表于 2009-08-08,网址是:http://gsyx.cersp.com/article/browse/3008237.jspx。

[3] 作者:金哲民,《阅读教学中的弊病及其诊治》,此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中,主编: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社: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出版,出版时间:1996年9月。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阅读还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储备知识、学用结合。如果我们能通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浓厚的阅读兴趣,独立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将是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学生一但对阅读有了兴

趣,他们就会广泛觅食,学而不已,从而能获得比教师直接传授给他们的还要多得多的知识。通过研究还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阅读能力,对问题的观察及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研究内容

1)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分析

在研究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在阅读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总量偏少。

(二)兴趣偏淡。

(三)目的偏功利。

(四)内容偏杂。

(五)技巧偏少。

2)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是阅读障碍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阅读时经常会遇到“拦路虎”,多次碰壁后,自然就失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挤走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升学率的指挥棒导致广大师生为追求分数而耗尽精力,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课外阅读。

(三)是家庭示范作用的弱化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渴求。

为了生计,大多数家长奔波忙碌不停,很少能静下心来进行知识“充电”,这严重影响了孩子对课外阅读的渴求。

(四)是阅读的环境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深入。

有不少家庭认为读书无用,读课外书就更无用了。同时,影响小学生的社会诱惑太多。如,电视剧、武打片、各种游戏唱歌比赛、体育赛等等,很难让小学生静下心仔细阅读。另外,阅读的条件太差。许多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即使有,也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里面的图书早已过时或破烂不堪。

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兴趣,使小学生乐读

(1)故事激趣。针对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的特点,教师可通过举办“童话故事大赛”、“动物故事演讲”、“探险神话故事会”,设立“故事大王擂台”等形式,让学生

去读故事、背故事。甚至去编故事,这样就养成了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2)悬念引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讲部分内容情节,吊起学生的胃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解决悬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电视导趣。小学生爱看电视剧。教师应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看同名文学作品,促使学生阅读。如电视台播放连续剧《水浒传》,我要求学生阅读原著,并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诨号”和主要特长摘抄下来,让学生比较收看电视剧和阅读文学原著的区别。通过对比,学生发现电视虽然形象直观,但只能了解原著的主要情节,看后易忘,耗时多,而阅读原著可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学生们对好汉的“诨号”十分感兴趣,调动起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提高技巧,使小学生善读

(1)学会精读课本内容。要教会小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读准每一个字、词、句,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精读的好习惯。

(2)学会速读课外读物。速读时要坐姿正确,视野开阔,便于“一目十行”;要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精力高度集中,快速地观其概貌,准确地把握原意。

(3)正确使用标注符号。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的字、词、句进行标注,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4)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按照“不动笔墨不动书”的要求,教会学生做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读书笔记的方法。

(三)创造条件,使小学生能读

(1)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本阅读。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带3~5本书进行交换阅读,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共享。

(2)设立相关课,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如设立阅读课,可采取同题阅读、自由阅读、比较阅读等方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设立读物推荐课,做到书刊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推荐相结合,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设立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阅读过的书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记忆能力。设立体会交流课,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和体会。

(3)全社会重视,让学生有阅读的环境。提倡家庭亲子共读,做到家长与孩子奇文共欣赏,佳作共分享;父(母)子(女)同进步。学校、班级更要通过“读书节”、“红领巾读书读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四)享受成功,使小学生终身阅读

(1)“读书成果展”,让学生感受成功。读书成果展可结合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分类,通过朗诵看准确、默读看速度、卡片看分类、读书笔记看深度、阅读效果看作文等“五看”比赛,让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展示,阅读成果得到肯定。

(2)“三授式”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励主要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授头衔,就是结合“五看”结果,授予学生各种荣誉称号,如“朗诵大王”、“故事大王”、“阅读之星”、“小高尔基”、“盖鲁迅”、“小作家”、“阅读能手”等称号。此外,还可以用成功小学生的名字命名阅读课,如“吴迪阅读日”、“张丽阅读周”等。授特权,给成功的小学生一些“人无我有”的特别优越感,如可以无限制到图书室借书等。授物质,给一本有趣的图书、一块新颖的橡皮等,保持小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有目地的观察、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如何有目的地使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当前学校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以及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观察法: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

3)案例研究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不同年级的学生,为何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进步明显进行个案研究。

4)案例积累法:将每次的个案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

5)经验总结法。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2、可行性分析

1)申请人为朱清在职教师,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具有独立研究能力,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教师的支持,以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施。

第三篇: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初中小班化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近二十年来更是发展迅猛,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将小班化教学列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柯亨及其同事于1983展开了一项名为“班级规模与教学”的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小班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目前,美国各州的小学每个班有20-30人组成。法国1990年每班平均不超过25人,加拿大小学班额平均20人,日本小学班额平均30人,新墨西哥州小学每班平均在24人左右

第三次国际化学与科学研究中,Stigler(1999)认为:日本学生的高成就是因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而这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活动——授业研究(Lesson Study,也就是课例研究)相关。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历史很短,最早是上海于1996年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北京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其它省市如南京、大连、台州等城市紧跟其后,目前,我国小班化教学各试验点,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源状况来控制班额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0~35人之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总结,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有如下特点::

(1)借鉴、模仿国外小班化教学的经验。

(2)从理论上对小班化教学进行可行性研究。如对国外的小班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然后把它介绍给国人,另一些则是立足于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从局部进行研究论证,对它进行总结和提升。

(3)将小班化教学与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相衔接。如小班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小班化教学与素质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个性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人本主义、活动教学理论及主体性教育思想等的关系,等等。

(4)对小班化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报告。如北京市西城区、武汉市武昌区;走进阳光地带(天津南开区龙城小学);太原市黑龙潭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试验;大连市甘井子区“小班化教育研究”之点滴,苏州市钟楼小学主编的《小班化教育研究与实验》,等等。

总之,从国外看,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上,其观点大都有实践研究加以支撑,研究过程中尽管有触及到课堂互动问题,如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研究大都基于教学论,而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数学小班化教学过程的研究尚有欠缺。

小班化教育使更多学生有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提升了市民的教育幸福感。小班化教育研究,在‘关注每一个’的核心理念下,将把重点放在提高学习的效率上,也就是谋求更富成效的小班化教育。即南京小班化教育已经从‘广泛播种’走向‘精耕细作’阶段。提高小班化化学课堂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的追求。

二、理论思考

(一)、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则是小班化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新课程理念与小班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小班化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润泽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加大情感投入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效果。1.有效教育理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2.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化学教师必须做到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明确了学生智能的多元化的倾向,每个孩子有着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的兴趣或潜能应当充分发扬,但并不是一味追求“专长”“特长”,而要利用他的长处和优势尽可能去弥补他的短处和不足。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能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个定义包含着几条重要的内容,其关键方面是:比较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学生教育和发展等方面的最优效果。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启示: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

(二)、核心理念

小班化教学——小班是指25~35人规模的班级。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中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照顾其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式、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教学绝不仅仅指规模小,其核心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或称适性教育,教学策略以自主、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为主,评价策略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教学,不管大班还是小班,都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只不过在小班教学条件下更易实现新课程理念,使更好的享受教育资源,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核心思想】化学教学有效性——化学教学中,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验教师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发展教学思想。

(2)关注化学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验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参与本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影响。

(4)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实验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手段,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正确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5)关注量化和可测性。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的检测,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工作成果。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三、研究内容

研究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小班化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研究目标内容要点:

探寻初中小班化学校大面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策略与方法,即提高均分和合格率,降低差分率;进行初中小班化学生化学学习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探索具有小班化化学教学特色的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以此课题研究为契机,推进学校的发展;构建适应小班化化学教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建设适应小班化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幸福感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需要成立几个子课题组,以方便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教师的备课、上课为主,通过对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合作探究、有效作业、课堂提问,评价标准、教师成长等七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努力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注每一个,让每一节化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每一次化学活动都有价值,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四、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实验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论和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成功经验。2.调查法

通过调查表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状况等,分析整理并建立学生化学学习档案,为研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以实验操作为主,行动研究是最主要的方法,各个子课题都采用该方法,按照子课题研究方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反馈边修正。4.个案研究法

通过个案研究,积累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课题,积累经验和案例。(二)研究对象

各小班化实验学校的学生。

五、保障措施 时间:2014—2017 地点:大山中学

人员:成立的子课题组的学生和老师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5—2014.8)

1.成立课题组,确定子课题组组长和人员(2014.5—2014.6)

2.各子课题组结合总课题实验方案研制该子课题的研究计(2014.5—2014.9)3.撰写课题研究设计方案,申报课题(2014.9—2014.10)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9—2016.07)

1.进一步加强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学习和实践探索,按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2.组织各种教学研究、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探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评价办法等,及时交流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体会和感想;利用例会或专门时间组织课堂教学交流,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小班化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模式、思路、策略。3.参与各子课题的实验教师积累资料。4.及时研究和调整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阶段:总结和评估阶段(2016.09—2017.07)

1.整理和搜集实验阶段的有关素材(教学案例、教育个案、优秀论文、视频录像等)。

2.总结各子课题实验研究情况,撰写实验报告,申请结题。3.通过专家评估验收,结题。

4.召开小班化教育推介会,推广课题实验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全面改善小班化化学学习状况,学生化学成绩明显提高,及提高均分和合格率,降低差分率。三项指标好于市平均水平。2.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方法及途径。3.基于各个子课题的实验结果。

4.编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论文、教学案例集,三年内课题组有10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5.教师专业成长较快,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跃上新台阶。6.各子课题和总课题完成结题报告。

我们期望能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建立起适应小班化数学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体系与数学教育管理体系。实验教师的教育理念新、专业成长快,初步建成一支师风正、业务精、口啤好,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培养和涌现一批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主体参与、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管理体系。初步构建科学性强、便于操作、适应小班化数学教育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中考数学成绩推进率逐步上升。力争本课题的成果推广到其他学科,使每所小班化学校都发展成为管理规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信赖、社会信誉较高,学校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的小班化精品初中。

第四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11.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A.亚里士多德B.培根C.苏格拉底D.柏拉图 12.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人是()。

A.培根B.梅伊曼C.拉伊D.冯特 13.教育定义的规则要符合()关于定义的基本规则。A.逻辑学B.教育学C.心理学D.美学

14.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指的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5.假设检验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不属于参数检验的有()。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X检验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B.描述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

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是()

A.访谈调查B.测量调查C.表格调查D.问卷调查 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 9.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A.条形图B.圆形图C.线型图D.直方图 10.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

2、简述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中国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有人则说中国教育落后是因为忽视对传统教育的继承。请结合教育历史研究特点,谈谈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教育。

2、论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五篇:新教师作业:教育方法学习心得.

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育婴堂路小学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的教育光碟。通过观看,同学们了解了自十六大以来,祖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各方面,日新月异地变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特别自十七大召开以来,那真是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十七大对于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更好地规划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制定适应时代需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概方针,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七大的宗旨。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今天了解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建设祖国。“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特别是教育部长周济的致辞:“今天需要你们了解,明天等待你们创造!”我们已作为座右铭,记在本子上。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把握现在,放眼未来,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做一个优秀的接班人而努力!

下载教育调查方法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调查方法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专题二

    《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 (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后进生”: 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后进生”的内涵有过确切的定义,所以人们所说的“后进生”也只是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城市规划调查方法(汇编)

    城市规划调查概述 1.1 城市规划调查的概念 城市规划调查(Urban Planning Research),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对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城市社会要素、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考察、了解......

    调查报告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有哪几种默认分类 2009-09-24 21:49:04 阅读43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

    满意度调查方法

    [资料] 员工满意度调查目的要点及方法 现在做员工满意度调查相比之前又打印又分发又收集又总结,方便了许多。只要在网上填好调查题目,就可以直接发出去,等员工填写完了收回来,一......

    背景调查方法

    所有HR都能用上的背景调查方法 背景调查的方法 1、在调查之前必须通知求职者,也应该事先争得求职者本身的同意后开展,限定要调查问题的范围,主要对于求职者工作情况有关的方面......

    人力资源调查方法

    人力资源调查方法1、资料查阅法人力资源部负责查阅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数据、企业组织结构数据、财务预算数据、各部门年度规划数据等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负责整......

    社会实践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西部农村教育状..·“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件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

    个体工商户调查方法

    个体经营户调查工作人员现场核实个体经营户相应的证明材料清单。按照以下方法核实信息一、个人及家庭情况1、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通过身份证核实,并与户口薄登记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