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

时间:2019-05-14 14: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

第一篇: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

小学华语行动研究(方法):BCN3113

3.Prosedur Penyelidikan Pendidikan

2010年1月-5月

教育研究过程(3小时)

 提出问题

 确定研究目的 确立研究课题

 提出假设(hypotheses)

 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

 构思与确定研究方法

 抽样(sample)程序

 定制研究工具

 说明研究工具的效度与信度

 确定收集数据的程序

 数据分析

 讨论研究成果

 报告研究成果

—————————————————————————————————————

教育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能否善于提出问题正是进行研究的关键,它决定研究价值大小,决定研究的成功与否。选题不当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伟大的科学家们,如爱因斯坦,英国的贝尔纳等,都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确定研究目的我研究本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我为什麽要研究这个问题?

1、个人的目的2、实用的目的3、探究的目的确立研究课题【徐建敏、管锡基主编《教师科研有问必答》,2005,29页】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一)问题必须有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

(二)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因此,要从小处着手。

(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突破,有新意和时代感。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

(四)问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兴趣等。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1.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

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产生及矫正,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与转化,农村教育现况、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小、中衔接的研究,以及有待扩展的社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等等。

2.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例如:北京师大孙瑞清在一所中学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实验中发现不同学生解题思维策略的不同,进而对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又如:关于中小学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小学生学习特点研究,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的研究,小学生交友与伙伴关系的研究等。

提出假设

 假设(hypothesis):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 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yùn 例如:上海师范大学恽昭世关于“充分开发儿童智慧潜力”的研究,课题假设是

“儿童具有很大的潜能,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为先天和主要是后天的种种原因,智力发展比较好,只要教学过程组织得比较合理,就能提早打开儿童的智慧闸门,使得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儿童能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现行中小学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发展。”

(1)这一假设决定着研究者探索行为的方向,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与儿童智慧发展的关系。(2)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预见性的规定,即立足于对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3)为收集事实,分析和解释材料提供了框架。该实验关注收集儿童智慧潜力获得提前开发的资

料,儿童超前掌握学科内容的测试成绩,以及全面发展的有关材料。(4)假设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预测,这就是提前两三年时间完成12年学制规定的教学任务。 一个好的假设,是探索教育规律,形成理论的前阶,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核心。

文献回顾/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view)

一、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口耳相传则是非载体形式。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影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现规》: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文献检索:则是从文献中迅速明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的一种方法和程序。(《现规》: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储存和排序,使之有序化,从而能迅速地查检出所需信息。)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者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1.书籍:专著(包括论文集)、教科书、手册、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

2.报刊:报刊、期刊。

3.教育档案类:年鉴、教育法令、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

4.专家询问:专家访谈、与专家交流讨论。

5.非文字资料:校舍、遗迹、绘画、文物、歌谣等。

三、文献检索的过程

1.分析和准备阶段。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

2.搜索阶段。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 适当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

3.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指认识从浅入深,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的加工工作。对准备利用的文献资料,必须对其可靠性进行鉴别和评价,对那些不完全可靠的或有待进一步明确的资料,则不宜采用。

四、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1.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到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

2.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而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

3.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4.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

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应达到四点要求:

(1)准,高的查准率。

(2)全,高的查全率。

(3)深,占有情报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

(4)快,要迅速。

要在准、全、深基础上做到快,就要学会利用各种类型的检索性工具书。

 检索性工具书是比较完备的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工具书主要编排方法:部首法、笔画法、号码法、拼音法、分类法、主题非、地区法和时间法等。)

常用的检索性工具书有:(也包括辞书、百科全书、年鉴及手册。)

书目:统计和反映某一时期内全国出版的图书总目,期刊目录,报刊目录及其他文献目录。

索引:是将书籍或报刊中的内容或项目摘记下来,编成简括的条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并列明出处。索引可分为篇目索引(论文索引)、字词句索引(书中摘出的字、词、句组成)、书名索引(按人名、地名、书名等编排)。索引收集内容广泛,文字简洁。

文摘:以简练的语言文字精确地表述原文献主要内容并注明出处。

传记资料:一般附有被传人物的著作目录。

构思与确定研究方法

 要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课题性质确定方法。要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方法。

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参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页)

(1)这项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这项教育科研的条件能不能控制和操纵?

抽样(sample)程序

 选择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善于进行科学的取样,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例子: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16页。

 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17、118页。

(1)明确规定总体

(2)取样的随机性

(3)取样的代表性

(4)合理的样本容量

 取样的基本方法:参见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22-124页。

(1)简单随机取样

(2)系统随机取样

(3)分层随机取样

(4)整群随机取样

 定制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1.教师教学:认识校园植物网页制作、数字摄影机之使用、数字像机影像传输至计算机、影像处理、上网搜寻数据、图书数据搜寻、数据处理、数据上网。

2.学生数据收集与作业制作:使用数字相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学习、利用网络搜寻数据、利用图书搜寻数据、上网评比同学作品。

3.多元评量:拍照成果、作业报告、问卷调查、访谈。

4.教师自制问卷:学生学习前之计算机基本数据、认识校园植物信息融入教学问卷。

5.各种表格:专题日志评定量表、科学参与回馈表、口头报告评量表、小组合作评定量表„„

 说明研究工具的效度与信度

 确定收集数据的程序

 数据分析

【参考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2005,339-356页】

 讨论研究成果

 报告研究成果

【参考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2005,357-371页】

【参阅:1.《教育科研的步骤》。2.《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概述》】

1、选题。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能给研究工作提供的设备、经费、时间、研究对象及资料等。主观条件指可以投入研究工作的人力及研

究者的水平与能力等。要根据这些条件,结合问题的大小与难易度,来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2、查阅文献。其主要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尚待解决?他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结论的科学性如何?

除查阅文献外,还要通过调查、访问及观察等手段对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3、制订研究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明确规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根据这个计划,还可以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在实施研究中,可以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4、搜集并整理资料。这是指在实施研究计划过程中所得到的大量的新资料。特别是如果采取实验的方法,那么对研究对象的一切变化现象都要及时观察,形成、积累资料,并要求做到全、实、细,以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5、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就是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如果发现原有材料尚有欠缺之处,还应继续挖掘材料。

在分析研究中,最关键是下结论,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作出判断。

6、撰写报告。即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

参考书目

1.徐建敏、管锡基主编《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1页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71-134页

第二篇:06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一是提出问题并把问题具体化;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进行理论构思,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四是收集研究资料;五是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六是检验假设,得出科学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裴娣娜,9-13页,1997〕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依次划分为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是科研课题的确立,此为起始环节;二是文献查阅与获得,此为基础环节;三是研究假说的构建与验证,此为实施环节;四是科研论文的撰写,此为收获环节。〔刘电芝,66页,1997〕还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5个步骤:一是确定研究问题;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进行研究设计;四是研究的实施;五是撰写研究报告。〔侯光文,2002(3)〕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5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课题的确定。课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任何研究都是有一定的课题的,都是对一定的课题进行的研究,因此,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确定研究的课题,只有确定了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才是有的放矢。

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研究的设计。在研究课题确定之后,有必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构思,设计好研究方案,以保证教育研究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的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查阅文献资料、提出研究假设、明确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等具体工作。

第三个环节是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科学研究是以充足的论据为基础的,只有在具备充足可靠的论据的前提下才能得出研究结论。科学研究的论据主要存在于各种资料之中,以各种资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资料代表了基本的科学事实。确定好研究课题和作好研究设计之后,就要根据研究课题及其设计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通过自然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收集。

第四个环节是资料的分析处理。在教育研究中,作好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之后,还有必要对所收集来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发现资料中所体现的规律,以此作为作出研究结论的基础。

第五个环节是研究成果的表述。在教育研究中,在分析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就可以作出研究的结论,并将研究结论以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表述出来,这就完成一项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以上5个基本环节是就完整的教育研究而言的基本的研究过程。并不是每一项教育研究工作都包含上述5个基本环节。有时,教育研究在上述5个环节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上还会有反复。

第三篇:研究过程概述

研究过程概述:

(一)、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在课题分解、交流研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1、下大功夫拓宽理论学习面,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

针对课题组成员比较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给本课题研究活动进行定位,即边学习边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理论学习开始就一边组织教师学习课题方案,一边学习“研究课题的一般程”,“教师如何做研究”等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理论和经验;在对教育研究与课题研究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才着手就“数学建模哪些内容融入经济数学”“如何融入”等材料进行研究。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收获。通过学习,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学的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实用的教学行为,用扎扎实实的课题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

2、加强课题研究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工作,课题研究出成效

本课题由蒋元详副校长负责监管,由教科室统一领导,建立了多级监督把关制度,结合常州教科所的网络结题要求建立了课题管理网站(http://61.132.88.19/gblketi),充分调动课题组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坚持每两周一次,认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题培训和研究活动,主动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上网及整理工作,做好经验的交流、推广和总结。

3、课题进入课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为扩大本课题研究的参与面、力求子课题的研究有深度、有实效。本课题研究启动后,由课题组长负责把课题研究的阶段目标、计划及任务上传至网站,并通过课题交流会议,促使每位成员都明确要求。为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深入课堂,开设了十多节网络观摩课,结合课堂情况对于各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优化,突出了本课题“行动研究法” 为主体的特点。

(二)、研究的思路、视角

1.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中师生中心点转换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情景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一切都应以如何好学作为出发点,而不是如何使课上得生动形象。教师的作用应着重放在如何制作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网页,以及把它们组成一个系统。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

2.多媒体积件的作用和性质的转换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应从以往的教师演示工具转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目前教学中的多媒体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工具,是教师的工具,是粉笔、语言工具的延伸。而不是学生的工具。而用超文本方式加以组织和处理的图形、动画、图象、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已经转变为超媒体。这时不仅可以获取文本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管理、组织具有逻辑关系的大量信息。

3.教学过程转变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一定遵循整个知识体系的前后逻辑关系,而是以组团形式将相关知识制成文本之间的超级链接再整合多媒体积件构成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框架,让学生随机进入学习,学生的思维可在各个结点进行发散式的跳转。

(三)、三年来我们研究的重点和成效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质

主要是课题研究技术储备阶段,由蒋元详、胡云飞、郭兵利、汤益松三位老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课题研究的热情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科研促教学有了全新地认识。在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及课件制作水平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12月举行的溧阳市专题学习网站评比中:汤益松老师的《光合作用》获一等奖,郭兵利老师的《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施艳军老师的《万有引力定律》、汪义华老师的《库仑定律》获二等奖。汤益松老师的《光合作用》在常州市同类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更多的参见成果列表)。

组长郭兵利老师参加了溧阳市首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骨干教师培训,并同过了考试,成绩85分。2006年参加常州市首届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学习,并获优秀学员称号,开发的《对数函数》也获常州市优秀成果一等价;同年的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也获江苏省一等奖。2006年组长郭兵利老师随同常州电教馆的专家一行前往深圳、广州等地观摩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的发展,受益匪浅,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2、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培训,每位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制作了不少相关的课件(散件、整件),参见资源列表、光盘(见资源分册及光盘)。

3、课题组原创了一系列学习资源网站、学习资料,包括:

Powerpoint2000学习教程1套;

Frontpage2000学习教程1套;

Flash Mx专题学习网站1套,内涵丰富的动态资源。

结合课题组成员的需要,由郭兵利、汤益松两位教师负责搜索整理了许多课件制作、网站开发的学习教程资源等,方便了教师自学。

课题研究的副产品,开发了四套校本课程:《中国数学史》、《几何画板高级教程》、《数学双语词汇汇编》、《数学文化》。

(三)、课题组成员结合学科特点,分学科,进行广泛的资源收集整理,获取了大量的学科教学资源,具体的分工与要求入下:对于教学资源的收集,数量与质量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介于中学教师教学工作繁重,目前原创课件资源所占比例较少(具体的资源情况见分册列表及光盘)。

(四)、组员制作相关学科的网络课件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进行网络课教学的章节内容,并进行汇总。

2、精选部分内容,结合所学的课件制作技巧制作出完整的网络课课件(可以使用powerpoint2000,frontpage2000,flash等软件)。

3、精选一些制作质量好的课件,进行组内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几年来,课题组教师制作的相关教学设计作品有:

(五)明确分工,发挥课题组成员的个人优势:

郭兵利、狄乐群、汤益松老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专门负责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开发中的技术支持;蒋元详副校长主管教科研、胡云飞老师是教科室主任,常年从事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有丰富的课题管理经验,在课题组中负责培训,规范课题研究。其他老师发挥学科优势,进行本学科的网络教学理论学习,研究,制作自己的网络课,学科课件。

(六)深入课堂,加强实践,开设好优质网络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模式

2005年开始,课题组依照计划,安排几位老师开设了本学科的网络课,并结合观摩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及优化,在实践中进行对比教学:改进模式,提炼模式。具体的内容见下表:对于开设网络课的要求如下:

1、网络课要求每一位执教教师在前阶段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精选出适合运用网络环境的内容自主制作;

2、按照上课的思路,提交教学案例设计一份;

3、提交教学配套网络课件一套;

4、要有教学过程简记;

5、做好相关的教学交流、效果反馈,反思记录。

通过教学实践、研讨、学习与交流,课题组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一些流行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实践效果加以改进提炼,总结出4中典型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本教学模式(通用型);网络自主作文教学模式;“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创新发展”的一般教学模式(这几种模式在成果里面会有相关的叙述)。

通过深入课堂教学实践,课题组讨论总结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对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把握、判断和评定,包括自主学习的的成绩、进步、能力增长以及其他成就、表现等具体内容。评价需客观地反映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能力发展。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分等,评价的基本方式不是“确认”,而是“对话”,并且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分数与等级。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在于“调节学习者学习行为,监控学习过程,促进和指导学习的有效进行”。具体的评价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过程,实现学习过程的追踪、学习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学习过程的追踪是依靠现代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的,其主要功能有课程管理、用户管理、用户统计报表和学习情况分析等功能。通过学习状况功能可以查询用户学习的详细情况,察看用户学习进度,讨论次数,并统计出相关的报表,这便于教师在学生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更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另外,在与学生课题研究相关的网站中,记录和体现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这将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强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完成学习的过程记录,用网络实现学习资料的无纸化管理,比如将“光合作用的实现条件”、“光合作用的原理”等问题以“帖子”的形式,发布在网上的“论坛”或“社区”上,进行适时交流,加强各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2)合作参与,注重协作能力与再学习能力的评价。现代信息社会特征之一是资源共享,它要求人不仅有竞争意识,还要有协作精神。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需要考虑对学生协作能力与再学习能力的评价。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指让几个学生学会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协作能力体现了个体在群体中的作用如何,教师应当关注学生之间协作能的培养。比如,在研究“万有引力定律”时,指导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提出设想,精心制作一个“万有引力定律”专题成果网页,就是一个最好的协同过程。所以,协作能力的评价,对培养学生的情商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不可能只靠信息技术课所学的知识就能完成任务,往往需要学习者不断地进行自学和充实。

(3)多元评价,着重学习个体的多维评价。网络媒体超文本结构的基本构架决定了网络学习环境将给学生提供大量非结构化的情景,在非结构化的学习中,涉及的不单纯是本学科知识掌握的多寡,而包括知识理解的深度、对知识的应用,以及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自主意识的培养,这些是标准化测验所不能反映的,惟有采用包括网络“虚拟实验”在内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突破自主学习评价的单一性。学生是作为学习个体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对于他的评价应注重于活动参与的多个维度。通过网络活动中的“社区讨论”,“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交流工具与协作工具的系统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学习的个别辅导,而且能够提供交互式的个性化服务。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能够主动发展。而网络记载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历程,这将有助于学生个体回顾其发展过程,也对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七)、通过研讨交流,我们总结出几位教师实施网络教学中的一些共同点:

1、强调学生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利用网络环境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2、培养创新精神。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中,注重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安全感。培养学生观察的独创性,探究的自主性,留给学生更多的创新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和合作意识的渗透。

3、训练实践能力。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观察事物,搜集信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大实践活动量,让学生通过感知→建构→生成→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该说就大胆地说,该做就放手地做,该听就认真地倾听。人机交互,生生合作,师生交流,使学生渐入“自能学习”的佳境。

4、应用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性与网络特性结合,全方位信息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容量大、速度快。在教学的实际活动中消除学生“畏学”、“苦学”、“难学”的心理。基于网络把声音、色彩、图象、文字、动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便捷、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5、发挥教师主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变“应试”的思想为“发展”的思想,变“灌”为“导”,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做到教师为学生服务,教法为学法服务,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使其突破难点,挖掘潜力,不断发展。

(八)、通过自主的设计课件,开发网络课,各位教师加深了对认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的体现:

(1)、作为演示工具;(2)、作为交流工具;(3)、作为个别辅导工具;(4)、提供资源环境;(5)、作为信息加工工具;(6)、作为协作工具;(7)、作为研发工具。

第四篇:研究过程记录(范文模版)

农村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过程

一、成立课题组

时 间:2012年4月25日 负责人:陈亚红

成 员:赵旭辉 尹要娟 张震阳 王顺峰 王改朝

二、课题组活动记录: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6月15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组长谈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将在近期对课题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以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探讨课题研究方案——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分析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分析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6月20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王改朝 会议内容摘要:

1、市教体局领导王改朝同志聘请课题专家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关于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培训。

2、安排课题组成员尹要娟老师设计调查问卷(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3、安排课题组成员赵旭辉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课题组会议活动记录

会议时间:9月10日上午8:30--12:00。会议地点:汝州市一高学术报告厅。主 讲 人:课题负责人——王改朝 陈亚红 会议内容:

1.由来自南阳的教育专家做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报告。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9月20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汇报上一阶段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及调查报告。(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3、安排具体研究工作

陈亚红:拟订课题实验方案,合理分配每个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

王改朝:负责课题组制度建设,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组织参研人员业务培训,筹集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资金。

尹要娟、张震阳、王顺峰: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写、落实;撰写调查问卷报告;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随时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并进行阶段小结。

赵旭辉:负责课题资料收集与整理;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4、研究时间:2012年5月20日至2013 年5月30 日

5、赵旭辉老师介绍“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

6、课题组决定下周让赵旭辉老师运用“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上公开课。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17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

课 题:Unit 2检测题(附:教案)

课题组说课评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0年10月 5号 地 点:小屯二中会议室 说课教师:尹要娟

评课教师:课题组成员 张震阳校长 赵永刚主任 英语组全体成员 课 题:八年级Unit 7 Topic 3 Section A(附:说课稿)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22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小屯镇各校英语教师代表

课 题:九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附:教案及课堂实录DVD光盘Ⅰ)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10月25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播放10月22日课堂实录视频。讨论赵旭辉老师的“导•学•悟”课堂教学模式。

2、课题组成员对视频中赵旭辉老师的教态、教法及学生的学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再听课。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时 间:2012年10月 29号 地 点:小屯二中九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教师

课 题:九年级Unit 6 Topic 3 Section A(附:教案及课堂实录DVD光盘Ⅱ)

课 题 组 会 议

时 间:2012年11月18日 地 点:英语教研室 人 员: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课题负责人——陈亚红 会议内容摘要:

1、汇报2012—2013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反思2012—2013学的研究成果。

2、安排课题组教师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组听课活动记录

1、听课

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三节 地 点:小屯二中八

(一)班教室 授课教师:王顺峰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

课 题:八年级《How to make sandwiches》(附:教师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记录)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二节 地 点:小屯二中七

(二)班教室 授课教师:赵旭辉

听课教师:课题组成员、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

课 题:七年级Unit 7 Topic 2 Section A(附:教案、导学案和课堂评价记录)

2、评课

时 间:2012年11月 19号上午第四节 地 点:小屯二中会议室 评课教师:王改朝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生活化,自然流畅,与师生距离感进,环节过渡。不足之处在于书写和课堂用语不规范,应该将三明治的来历讲明白,应与文化意识相结合(附:教师听课记录和课堂评价记录)评课教师:陈亚红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重点内容强调不够。赵旭辉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力度大。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口语和听力练习少。评课教师:王改朝

内容摘要:王顺峰老师讲课体现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符合课改理念。赵旭辉老师讲课指令性强,重点突出,课堂气氛热烈。

最后课题组成员讨论了如何将“导〃学〃悟”教学模式运用于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习惯等问题。(附:教师评课记录)

第五篇: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1)参加研究队伍,知道课题组、了解研究任务。

(2)拟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及方法。

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2月)(1)调查研究

按照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分类编制问卷调查表,设计提纲,并实施调查,了解学生教和学的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2)实践探索

了解、掌握自身教和学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缺陷不足,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制订措施,开展实施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行动研究。选择试验对象、规定内容、形式。根据高效教学的理念完成教学设计,然后在实验班实施,并进行反思调整、总结,撰写课例、总结经验等。

(3)总结阶段成果

撰写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若干篇。撰写调查总报告。

3、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6月)(1)整理研究资料,文档归类。

(2)设计教育实验报告的结构、撰写研究报告。

下载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研究:.过程 pgsr jan 20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业四: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名词解释(30) 教育文献(6) 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篇一: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胡天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差,为此,本组展开了本次关于应城市城区环境卫生及政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本组共十人我们组分......

    生态课堂研究过程

    平江二中生态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一)扎实有效地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1. 做好课题申报工作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本人研究的主题是水资源,我选择XX镇境内的X河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该河流的流域面积增减情况、污染情况、主要污染来源、该河流与周边工农业生活等的关系以及目......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122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求 (2012-04-06 07:30:36) 转载▼ 标签: 杂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求一、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格式 ⒈课题名称 ⒉课题价值论......

    《教育过程》读后感

    《教育过程》读后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

    教育过程公平

    有一则2007年的新闻报道说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涉及数字的记忆测试中,将三只母黑猩猩和它们年幼的儿女分成三组,与大学生比赛记忆力。其研究结果显示,黑猩猩的记忆力比......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求(5篇范文)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系列材料及要求 上传: luoshiyun 更新时间:2011-7-9 17:33:48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格式 ⒈课题名称 ⒉课题价值论证 ⒊课题研究目标(方向) ⒋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