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教科院培训班
简报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2014年2月27日上午9:30,重庆市2014年中学英语教研工作会议在重庆市教科院大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重庆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陶纯恭老师主持。
整个会议分为三个部分。先是由两位教研员在大会上做工作经验交流,接下来是教科院伍老师作上期教研工作的总结和本期工作重点的布置,最后由陶纯恭老师做总结发言。
云阳县教研员贺小平老师在发言中谈到他们坚持送教下乡,定点
1定校定人,而且每次送教下乡都定主题。同时坚持开展专业的教研活动,进行全县性的初高中教师赛课评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发现名师,培养名师,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做到网上资源共享。贺老师在最后还谈到新时期的教研员应该充分的去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来搭建平台,努力的做一名高效,智慧的教研员。
接下来,沙坪坝区教研员冯丽老师就重庆沙坪坝区初中英语教研工作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做了题为-------建立旨在教师发展的研修共同体的发言。冯老师围绕着教研工作中着力教师发展动力—从被动研修到我要研修,着力教师发展方向—研修什么,着力教师发展渠道---怎么研修这三个方面详细的分享了他们的做法。教研工作沿用提前听取教师们的内在需求,到申报方案,择优选择,最后组织示范的流程,使学校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营造出了变“要我研修”为“我要研修”的浓厚氛围,并强调在教研过程中要细化目标——实时监控——规范课堂、创新特色、提高效率;并用同侪支援的小范围校际合作研修来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渠道。最后冯老师用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就不平凡作为结束语来概括教研员的日常工作。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我们的教研,教学工作亦如此!
接下来,伍博士做了“基础外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任务”的讲座,总结过去的成绩,并号召所有的教研员在基础教育面对争议的今天,要勤动脑,想办法,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制等方面切实的改变我们的英语教学,努力的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的需要,而不能简单地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或取消高考英语来解决英语课程中的问题。
最后陶老师布署了3月20日在八中的外语教研员和初三外语教师会议,并宣读了渝教基2014年关于进一步扩大初中毕业生英语智能测试试点范围和工作的通知。
第二篇:重庆市教科院教师培训简报总第1期
重庆市教科院中小学教师培训
简报
2010年第1期(总第1期)
重庆市教科院培训中心2010年4月20日
以研为训研训结合——我市2010年新教研员岗位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2010年3月22日和4月7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市区县教研机构新教研员岗位培训,分中学和小学班在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培训中心大楼举行开班典礼。4月16日,随着我市小学教研员岗位培训班最后一批考察学员的平安归来,标志着历时一个半月的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全市188名教研员经过集中培训、分组交流和外出参观学习三个阶段后喜获培训结业证书。本次培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以身示范。
本次培训,市教委师范教育处非常重视,把新教研员的培训列入了今年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议事日程。师范教育处领导多次过问培训筹备情况,并拨付专款用于培训,李源田处长和余仁清调研员亲临开班典礼会场并作了重要讲话。李处长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教研员上课,鼓励教研员争当名师,培养名师。市继教中心领导多次致电教科院培训中心,对培训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田伟主任、杨冰副主任 1
还分赴培训地点作指导。
重庆市教科院领导身体力行,以身示范,院长万明春、副院长陈定凡、李常明、王纬虹等领导全程参与培训过程管理,或参加开班典礼,或亲自为学员上课示范。市教科院老领导、全国著名专家龚奇柱和市评估院龚春燕院长、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等也应邀为学员授课。他们围绕如何做好教研员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示范,使教研员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一位教研员在听了几位专家型领导的报告后说:诊断能力、规划能力、引领能力、讲话能力、组织能力是教研员的基本能力,我们的这些能力都确实需要提升,要做到“有度量、重细节、怀感恩和自知明”的修身要求更有距离,这次培训后我们更明白了作为新时代教研员的“责任、能力、使命”这六个字的重量。
二、以研为训,研训合一。
根据本次参训对象全部是新教研员的特殊性,培训课程设计突出了“研究”的特点,在培训方式强化“研修”的成分。在整个培训中,重点研究如何成为新时代教研员,研究自己如何成为名师并帮助一线教师成为名师,研究如何研课磨课,如何观课评课,研究如何创新课堂,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等。由于培训内容就是参培者的工作重点与难点,所以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激发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一位学员在反馈意见中这样说:本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培训课程非常集中,切中了教研员工作的要害,像龚奇柱等专家的现身说法与经验,对我们年轻教研员有很大的触动和影响。
三、主体参与,影响深远。
本次培训,改变了参培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做法,培训中积极调动参培者的主体性,专门安排时间让学员分学科交流各自的教研经验,使大家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教研的收获与快乐。每个教研员都介绍自己创新教研的做法,实现了一次集中的教研智慧的大展示,大碰
撞,其收获非常鲜活具体,对彼此的启发都很大。培训后,培训单位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研员分赴北京天津和华东五市的教研机构和名校访问考察,充分与教育发达地区的教研员进行广泛交流,开阔了教研员的视野,激活了教研员创新的火花,调动了教研员积极教研,主动科研的积极性,对参培教研员和相应教研机构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四、热情服务,周密安排。
本次培训,教科院培训中心具体实施培训。在培训前,培训中心专门发文组织培训需求调研,根据需求设计课程,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印制规范的培训手册,保证学员一拿到手册则尽知培训的课程、教师、座次、安全、食宿、交通、医疗等事项。不少区县的教研员都非常珍惜这本培训手册,并表示要带回本单位作为培训的蓝本使用。
为了更好服务教研员,培训中心还聘请了中教所和初教所的所长担任教学管理班主任,培训点由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的后勤主任负责培训联络及生活服务管理工作,培训中心设立专门项目负责人负责培训的全程管理,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训的正常开展,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新教研员岗位培训班供稿)
报送:市教委师范处,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抄送: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各区县(自治县)
教研室(教科所、教师进修院校),院领导及本院项目组
印100份
第三篇:重庆市教科院教师培训简报总第6期
重庆市教科院中小学教师培训
简报
2010年第6期(总第6期)
重庆市教科院培训中心2010年6月14日
重庆市区县教研机构教育科研管理人员 市级培训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结束
历时五天重庆市区县教研机构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市级培训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结束于近日结束。5月24日到28日。从培训形式上看,有理论学习、有实地观摩、有小组交流、有大会交流、还有个人学习心得展示,形式丰富多样。从培训内容上看,四场各具特色的报告、三次学习小组的交流、两个实地观摩活动、一次全班大会交流,内容充实灵活。从培训效果看,本次培训为学员提供了一些科研管理理论支撑、总结了一些科研管理经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培训效果明显。
一、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四场报告
5月24日开班典礼结束后,万明春院长给全体学员作了 1
题为“教育科研的宏观视野”的报告。万院长的报告列举大量对比数据,分析1985年以来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法规对“教育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结合将要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等焦点热点进行了阐释。最后,万院长指出,教育科研需要有一定视野,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正在拟定中,希望各区县教研机构加强教育科研管理,让教研、科研、培训形成网络,形成整体,努力打造平台,早日作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培训第二天,王纬虹副院长作了题为《教育科研选题、论证申报》的报告,报告中引用大量事例从“如何做教育科研选题”、“如何做教育科研课题论证”、“如何申报教育科研项目”三方面做了具体操作性指导,特别是在“如何做教育科研选题”方面,结合今年重庆市规划课题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对“为什么选题?”“怎样选题?”“选题的误区及对策”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王院长在报告中强调,教育科研选题应注意“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宏观与微观结合,抽象与具体结合”,选题要有新意,表述要仔细推敲、避免失当。王院长语言幽默、风趣,在培训中不时与参培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大量举例均来自教育教学一线,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
第三天,市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张鸿副所长在题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指导:内容与策略》的报告中,首先阐述了教育科研管理的四大原则——质量导向、服务全程、务实高效、专业规范,随后就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十大步骤(环节)
具体工作内容、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逐个提出工作方法和策略。最后,提出了教育科研管理人员三大工作职责,即“自主学习、自我反思”、“教育科研专业指导”和“教育科研管理创新”。张所长的报告内容贴近参培者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报告中推荐的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SPSS统计工具对一线科研工作实用性强。
5月27日上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副所长湛卫清博士做了一场关于教育科研方法的报告,报告首先站在哲学高度对当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引用一些实例从“教育目的”、“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进行反思,提炼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然后结合一个具体的课题研究案例,总结了校本科研的一般方法及管理措施。
(二)三次小组交流
5月25日至27日下午,5个学习小组分别就“区县教育科研管理问题”、“教育科研课题设计论证、管理、实施”、“教育科研方法应用经验交流”等内容进行了三次小组交流,各小组讨论积极深入,氛围热烈。27日下午学习小组交流之后,垫江教研室杨正军老师、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秦勤老师、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刘明兰老师、綦江教科所肖廷忠所长和北部新区教育局阳廷国老师分别代表五个学习小组进行了大会交流,汇报了五个小组前几天学习交流中探讨的问题、困惑,以及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班主任邓建中副所长在听完五个小组的大会交流之后,认为这次培训小组活动开展很好,并逐个对五名学员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三)两个实地观摩
5月24日下午,培训班全体学员和“武汉市教科规划考察团”一起考察了南坪实验小学,在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郭清华副院长、南坪实验小学教科室董宏燕主任分别就南岸区教育科研工作和南坪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了经验介绍之后,武汉市硚口区、东西湖区教科室主任和武汉小学胡利平老师分别就本区、校教育科研工作作了交流。整个交流活动体现了“实”和“活”的特点,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个扎实的课题,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对这样的培训方式表示满意。
5月28日下午,全体学员龙门浩职中赴观摩了南岸区3项重庆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集中结题评审会,这三项课题分别是重庆盲校承担的“对低视力学生进行视功能康复训练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南岸区迎龙中学承担的“农村初中‘托管生’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和龙职中承担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生实习管理研究”,参加结题评审会的评委有万明春、王纬虹、邓建中、邓向阳、郭清华等。
(四)一次大会交流
5月28日上午,涪陵区、南岸区、北碚区三个区县教研室负责人为全体学员详细介绍了本区县教育科研管理品牌打造的宝贵经验。
二、培训成效显著,培训特点鲜明
本次培训报告既有政策法规高度分析,也有当前教育问题的反思,还有教育科研选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与指导的策略,为学员提供了一些科研管理理论支撑。通过各小组的交流,总结了一些科研管理经验。总的来说,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培训效果是明显的。在每天报告结束后,学员都撰写了1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据统计,学习期间,学员总共完撰写学习心得125篇。学员们还在培训中总结了“抓目标、抓重点”的课题指导方法、“做好教育科研过程示范和引领”、“重视中期报告及反思”、“虚实结合推广成果”、“过程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等有益经验,解决了教育科研工作过程管理的难题。学员们认为教科院对本次培训重视,使得学员学到了“真经”。本次培训还体现了三大亮点和特色。
第一大亮点是理论培训与实践结合。培训前,全体学员就完成了两类作业:一是参培学员对本区县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二是选择本区县有代表性的一个课题论证、申报、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材料各一份。这些作业与专家报告紧密结合、与小组交流紧密结合,使得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各区县教育科研工作实际,培训内容实在。
第二大亮点是有效的小组交流。参培的四十余名学员来自重庆市各区县,其中不少人是区县进修校、教科所领导,也有不少是长期战斗在教育科研工作一线的专家,在小组交流活动中,大家8至9人一组,同一区县参培学员被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大家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探讨,思维碰撞。交流活动内容扎实,氛围热烈,效果明显。同时,小组讨论不仅交流了各自的经验,还拉近了学员之间的关系,增强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
本次培训的第三大一个亮点就是培训心得体会,即参培者不仅要认真听取专家报告、进行小组交流,还要结合报告、交流和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将学习内容不断内化。对于本次培训,学员们普遍认为内容求实、形式创新、效果明显。
三、关于下阶段培训工作的思考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本次培训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大都来自各区县教育科研管理第一线,都有不同层度的一些管理经验,但经过这次五天扎实的培训和较为深入的交流之后,学员在科研管理的意识、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把握了教育科研管理的前沿动态,从根本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本届培训班下一阶段的培训将更加贴近实际,利用一些更为鲜活的组织形式,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更加提高培训实效,努力推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预计下一阶段培训将在9月下旬开展。
报送:市教委师范处,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抄送:各区县教师进修校及教研机构,院领导及本院各部门印150份
第四篇:重庆市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典礼发言稿(定稿)
在重庆市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幼教骨干班:李小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合川区大南街幼儿园的李小红。
朋友们,春暖花开的四月,我们相会重师,心中充满兴奋和期待;当寒冬的步伐悄然走进今天,我们再次聚首,难抑无尽的感谢与欣喜。在近一年的培训中,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抖落满身的疲惫,用勤奋和毅力延伸自己的教育快乐。今天,请允许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代表幼教骨干班50朵姐妹花,共同盘点骨干培训带来的收获!
首先我们要感恩重庆师范大学,因为重师是我们业务成长的“加油站”。回顾近一年的培训生活,不管是方案的制定还是课程的设置,不管是专家的聘请还是学员的生活,学前教育学院都做了科学而精心的安排。翻开自己在骨干班学习的笔记,我深切地体验到三个阶段带给自己的收获与改变。第一阶段以理论学习、改变观念为主,不仅安排了专家讲座、参观名园、外出考察的机会,更给我们每个学员指定了一位导师;第二阶段更有学员诊断课、专家示范课、教学案例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我们逐步从理论的高度再向实践靠近;而第三阶段则通过导师精心点拨呈现的一篇篇论文和精彩的答辩,充分展示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层层递进的科学合理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
其次要感恩老师们的教学与付出,因为他们就是我们成长的“助推器”。学院聘请了那么多重庆知名的教育专家、教授和优秀教师为我们作精彩的讲座,他们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使我们教学中的困惑和茫然都迎刃而解。再看看我们的两位班妈妈吧,每天来得比我们早,走得比我们晚,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排忧解难、加油鼓劲,这样的关怀与照顾,怎能不让我们感激?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同时,还要深深地感恩我们这50个好姐妹,因为她们是我们知识、经验信息共享的“提款机”。她们的研讨课、论文汇报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无穷源泉,她们的成功经验则是他山之玉,她们的认真努力则让人无限感怀!今天,眼看着“开学典礼”变成了“结业典礼”,真的心有不舍,但我相信网络的畅通和通讯的发达会让我们的学习、交流和友谊永远没有休止符。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还会并肩携手,共同进步!
今天,我们的培训将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作为未来的骨干教师,我们才刚刚上路呢!所以这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起点!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幼教骨干班50个好姐妹满怀信心地立下承诺:当您有一天来到我们的幼儿园,您一定会看到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带头和辐射的骨干作用。我想,这是领导和老师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一定会实现的梦想!因为骨干是目标,优秀是希望,让我们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为重庆的幼教事业乃至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吧!
谢谢!
2009-11-23
第五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
3月18日—21日,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我和来自泰安各县市的教师共计200余人聚集在美丽的泰山学院,满怀着期望与渴盼,欣喜与兴奋,参加2016年泰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三天的时间认真听取了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董金裕的《从积累到内化——谈儒学推广之道》的报告,台北丽山中学徐茂韦老师的《论语解读》,鲁东大学苏景春谈《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新泰曹晶老师《关于教师成长那些事儿》的思考,泰山学院郑冬梅教授关于《教师礼仪专题》,济南大学王本法教授的关于《求身心和谐,谋生命健康》等报告。不同风格的报告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接受了洗礼,再次体会到工作以后学习的乐趣。
现将自己的培训心得分享如下:
(1)传统文化——必须坚守的教育阵地
纪伯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以致忘了为什么出发”.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可是我们传统老祖宗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一点来自台湾的两位专家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台湾,尽管经历了一段时间传统文化课程的冰霜期,但是在许多有远见的教师和学者的一再坚持下,他们重新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他们的教师和学生身上都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味道。相比而言,我们大陆这边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却多有忽视,尽管很多学校也开了这门课,但是大多形同虚设。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为高考的指挥棒服务,而不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
有人说:台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阵地。不知道这句话是否为真,但至少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我们的教育已经在远离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时候改变了。
(2)数字化时代——传统教育的新挑战
不管你愿不愿意,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教育数字化已经成大势所趋。近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来自鲁东大学的苏景春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是从信息化转向高概念时代。数字化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学习内容;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师可直接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这样的课堂聚焦了学生的学,至少从模式上改变了学生的地位。
虽然我们了解到翻转课堂的很多优点,但是面对新的事物我们总是也会提出我们的疑问或者困惑。比如头脑中又会冒出这样的问题:“翻转课堂”是否会成为新一轮“一刀切”式的课改、折腾教师的“大跃进运动”?或者变成应试教育的新“助手”?还有身边的同事也提出了更多的具体操作困惑。比如,哪些学科更适合“先学后教”式的“翻转课堂”?是不是同一学科的每一部分知识都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我知道我们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大胆使用新模式,在试验中总结出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学习永远在路上——教师的个人成长 在本次培训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身边的优秀老师——来自新泰的向阳实验学校的教师——曹晶。曹晶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利用碎片化时间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自己也得到了飞快地成长。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务处主任,继而成为学校的副校长。从曹晶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干教师毕生的追求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不沦为一名庸俗的教师,而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呢?我想曹老师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终生学习,陶冶情操;身体力行,注重修养;人格魅力,实至名归; 细心积累,厚积薄发.我最为感动的是曹老师的敬业精神,每次对待新的任务她老师都会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每次完成都有体现出曹老师的认真态度,不苟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会鞭策我继续前行。
(4)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意味着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引领和人类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尽管我们目前的教师职业活动还很难达到这一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中应该怀有一份敬意,不至于使教师职业堕落为纯然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心灵性。在每一位老师的报告中,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来自一线的普通老师,无论是大陆的教师还是宝岛台湾的教师,我都深切的体会到了每位老师从职业中感受的幸福。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从教育研究中体会自己的幸福人生。
成长永远在路上,“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