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学案
16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课学案(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设计人:昌静审核时间:2013.5
一、学习目标:
1.在复习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现象。
2.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密切相关。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知识点多、时间紧
三、学习过程:
1.熟读能诵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下册及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点,注意文中图片及小字部分的内容。
2.背诵《导航》专题三P97考点梳理,掌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独立完成考点达标,答案做到小本上。
四、自我检测
导航P99题说中考第1-12题。
五、资源连接
导航P98考点突破及考例精析。
六、当堂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第二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教学案
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教学案
课前预习题: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和。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并存。⑶东汉:汉和帝年(105年)蔡伦用造纸(即纸)。
2、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和继承。(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中提到“司南”。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中,提到一种。
②北宋沈括《》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的技术。
⑶南宋:《》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和。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世纪初由传人,然后再传人。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和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和南宋《》都有中国海船使用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远航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发现美洲的航行和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汉代:《》中,、被列为重要药材,对炭、硫、三种物质性能认识,为发明创造条件。③东晋:葛洪的《·仙药》中已提到“”。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随后出现。⑵北宋时:①发明家将发明的、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②用、火箭为表演。
③《》记录了当时种火药配方。
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的地雷、水雷和,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创造了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②改进:元代:成功创制,又发明了;
明代:中期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清代:《》是用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印刷书籍。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以及的出现准备条件。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5分,5道)+选择(15分,15道)
1、谷梁传》。
2。
56、左思曾以《三都赋》出名,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却是其《咏史》诗八首。
7、西晋太康时期的诗人,“二陆”指陆机、陆云;“两潘”指潘岳、潘尼;“一左”指左思。
8、南朝民歌,北朝民歌事长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9、10鸿,手挥五弦(《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11、西汉乐府大概存在哪些东西?
12;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秦嘉的《赠妇诗》。
13话、发明创造神话。
14。
15、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
16。
17、。
18、下面哪一首诗表达归隐的意愿:A陶渊明···B阮籍···C王维《山居秋暝》···D杜荀鹤《山中寡妇》···
19。
20、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21、最早提出“删诗说”。2223、2425、26、“春秋笔法”是一种什么样文章的写法,主要特点是(?)
2728、“建安七子”(建安风骨)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正始之音):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29神话传说。
3031、。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33体,并日渐兴盛。
34、齐梁时期,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七大家,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在宫体诗?方面功不可没;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在学术成就方面较为突出,尤其是《文选》的编纂。35363738、39、40、风雅颂,“雅”的意思
41。
4243、志怪小说的分类44、45、46、孔子、孟子是谁的弟子?
4748、国学典籍的分类有经史子集四类,下面哪一属于史部?选项:汉书,礼记,左传···
4950、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并蓄,融合众家。(?)
52的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5354、东汉时期,除了《汉书》,还出现了历史散文:赵晔的《吴越春秋》。
55了完整的体系。
56、57
5859、。60、6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改名为的《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玉台新咏》。
62、《行行重行行》主要的表现方法
364
6566、。
67、《赠白马王彪》在章法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6869、语录体的代表作《论语》。
二、名词解释(20分,4道)
九歌古诗十九首元嘉三大家建安七子春秋三传汉赋玄言诗
三、简答题(20分,4道)
1、墨子为什么会沉寂两千年?(啰嗦)
2、简要说说《世说新语》这本书。
3、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其渊源。
4、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的差异是什么?
5、汉赋四大家成就
6、楚辞的生成背景
7、苏轼对陶渊明的诗歌评价
8、简析曹植诗歌受后人推崇的原因(怀才不遇 本身艺术
成就)
9、《谏逐客书》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10、《史记》的体例有哪些?
1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1道)
1、试比较班固与司马迁
(1)书的体例(2)书的风格(3)作家思想
2、汉代文学的生成背景
3、《诗经》和《楚辞》的比较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国神话的分类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显示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表达了最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3)洪水神话:鲧(gǔn)禹治水——集中体现了先民与自然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来的智慧。
(4)战争神话:炎黄之战——表现了反抗精神。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6)英雄神话:夸父逐日——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总结: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灾害、人为恶事的反抗精神。
4.中国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删削、改造、解说;道家改造;神话的仙化。神话散失的原因: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神话转化为仙化。5.神话的历史化:
(1)中国的历史意识发展很早,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都被当作历史事实而被载录下来,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中,从而丧失了神话的本来面目。
(2)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站在理性的立场而否定神话的价值,这对后世神话的载灵和流传有着重大的影响。
(3)仙化: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引导,使人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基本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概是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诗经》的内容: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
2.《诗经》成书过程:
《诗经》编订于春秋时期,《诗经》所收诗篇的年代上限为商末或周初(学术界争议),下限为春秋中叶,最晚的作品是《陈风·株林》。
3.三家诗(今文经和古文经说诗):
汉代的传《诗》学派有四家:齐、鲁、韩“三家诗”(今文经学)和“毛体”(古文经学)。
“三家诗”:汉代出现了齐、鲁、韩三家诗。齐诗辕固、鲁诗申培、韩诗韩嬰,所传诗先后亡失。
“毛诗”: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cháng)。今本《诗经》为“毛诗”。4.《诗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诗经》三体:风(国风,各地的乐调)、雅(朝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舞曲)。
6.《诗经》三用:赋(平铺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7.《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诗经》以真实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以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
(3)诗经的抒情艺术:《诗经》中大部分是抒情诗,即使是少量的叙事诗也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言情。
8.《诗经》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诗经》词汇丰富,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
《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是: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另外还有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运用。
9.《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2)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4)《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5)“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6)“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
(7)《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10.《秦风·蒹葭》和《氓》的艺术特点赏析:
(1)《秦风·蒹葭》:《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2)《氓》:在形式上是首赋体叙事诗,但也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采用顺叙与倒叙交叉的叙事手法,以第一人称抒发感情,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诗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住,起兴中兼有比喻。诗歌结构存在着时间顺序展开的叙事线索和按心理感情变化的抒情线索。此外还有运用了对比手法。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创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成熟的文本形态,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1.《尚书》的文学常识: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周书》、《商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为《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古史、第一部散文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2.《春秋》的文学常识: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大事纲要式的编年体断代简史,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记述了春秋时期3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大事。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明确的时间观念。
《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和暴政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3.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
4.《春秋》的“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等。将感情含蓄地写作表达出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寓情于文字,通过历史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5.《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而《左传》实际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6.《左传》的文学常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左传》以《春秋》为本,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道德倾向和民本思想。
7.《左传》的艺术成就和文学手法:
(1)《左传》散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长于叙事。
《左传》对春秋时期发生的事件能够叙述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主以顺序,但是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对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左传》中还有插叙与补叙,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
《左传》以第三人称为叙事角度,作者从旁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左传》叙事往往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2)《左传》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选材。
因为《左传》是编年体,所以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围绕中心事件选材和结构篇章是其基本特征。从宏观到微观,都能很好地把握,做到了材料集中、结构完整。但《左传》为了事件的完整性,有些文章突破了编年体的限制。
(3)《左传》尤其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写战争善于把我繁复的事件、线索及其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明确地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结构完整、条理井然、情节精彩,描写有声有色,运笔灵活自如。善于在战争中叙写中表达对战争胜败的原因的交待和分析。
(4)《左传》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作者通过对政治、军事、外教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左传》的人物描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累积式,而是呈现式。《左传》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描写是为事件服务,所以大多人物的描写是片段式的,但是作者却能以精炼的语言、典型化的人物行为和性格化的人物语言,突出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
(5)《左传》的语言:简练含蓄、富于文采、言近旨远、词浅义深。叙述语言则是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8.《春秋公羊传》的文学常识:
《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79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9.《春秋谷梁传》的文学常识:
《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其记载时间为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六年,体裁《春秋公羊传》相似。
10.《国语》的文学常识: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为左丘明。《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11.《国语》的特点:
(1)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贵民等观念。
(2)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且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3)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些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有虚构的情节。
(5)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一个人的言行。12.《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并取名为《战国策》。
13.《战国策》的内容: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他们则追求公明显达、富贵利禄,提倡追求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
1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2)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多。夸张虚构不合史著的要求,但是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加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3)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以此来反映任务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4)在写人上,继承了《国语》先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经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5)“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6)还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色。
(7)大量运用对偶与排比。(8)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论语》的文学常识: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编辑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全书共20篇。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形式完整的篇章。它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与文学等多方面,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
2.《论语》的特点:
(1)以语录体的形式,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2)善于将抽象深奥的哲理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常用比喻和描摹的手法。多譬善喻是其特点。
(3)不专门塑造人物形象,但通过提供对话的语境以及富有很强表现力的人物言谈
(4)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与此同时,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
(5)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6)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
(7)只提出论断,不作论证和阐述,近于格言警句。这是由《论语》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
(8)《论语》最卓越的价值在其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
(9)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个性、有血肉、有多重性格侧面、有七情六欲的灵气活现的孔子。
3.《孟子》的文学常识: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是《论语》之后儒家的重要著作。《孟子》是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说理文章,比《论语》篇幅更长,议论增多,有较强的文学性。
4.《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1)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是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
(2)巧设机辟,善于辩论。长于辩论,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是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孟子》中的论辩文,也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3)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借助形象来说理。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也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4)多方修辞,表现力强。除了譬喻,孟子还喜欢用排比句、反问句和对比句。
(5)语言晓畅,警策动人。《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简历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5.“养气”:按照人的天赋本性,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浩然之气”:具有“浩然之气”的人,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情感激越,词锋犀利,气势磅礴。
7.《庄子》的文学常识:
先秦说理文,最具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的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本是学术著作,书中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种基本问题。《庄子》文章体裁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8.《庄子》文章特点的“三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卮言:随情况的变化而出于本心自然流露的随机应变的语言。重言:引用别人的话,以增强可信性,借以自重的语言。
寓言:把自己要说的话寄寓在他人、他物、他事中,借以表达的语言。《庄子》一书,大多都是用“三言”形式来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9.《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善于比喻。全文想象奇特,手法夸张,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文章结构似松散实则奇特。
首先是“汪洋自肆以适己”,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
庄子的散文挥洒自如。在结构方面,不讲究起承转合、逻辑推理以及形式上的对称等等,他的结构随文思喷涌,当行即行,当止即止。
庄子的寓言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他塑造的各种构成了一个新奇的形象世界。10.“有待”和“无待”:
“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
有待:有所依赖,有所凭借。指的是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待: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到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获得逍遥游的自由境界。
“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是在《逍遥游》的第一则寓言,即“鲲鹏与斥鴳”的故事中出现的,直接对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揭示。“有待——无待”是贯穿全篇的主题,“逍遥”指的是“无待的自由”,即为圣人的精神境界。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1.《楚辞》的文学常识:
楚辞:出现在战国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辞的开创者。2.《楚辞》的涵义:
楚辞:其本义指的是楚地的言辞。在传播过程中,已经有了三层涵义。(1)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楚地地区,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2)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文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3)书名。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题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以及汉人所写的诗歌。
3.《离骚》的文学常识: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恢宏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他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其主旨是忠君爱国。
4.“香草”与“美人”:
香草、美人:《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创造出的两种意象。香草的意象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中正义的一方。
美人的意象一般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比喻贤臣。
5.《离骚》的感情:五个“将”字,还有“忠”、“怨”、“去”、“死”。6.《离骚》的内容:
(1)从平叙生平着笔,历数内美,论修明志。(2)诗人全力揭露群小丑态。
(3)《离骚》通过上下求索抒发了自己“进而退”的激烈思想斗争。(4)《离骚》抒发了“去”与“留”的矛盾与斗争。7.《离骚》的思想:
(1)存君兴国的美政思想。(2)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8.《离骚》的艺术成就:
(1)灵均形象的塑造。(2)创作方法的突破。(3)表现手法的开拓。(4)语言形式的创新。9.《离骚》的主旨:
(1)“离愁”之“忧”,及不能通过政治变革实现“美政”之忧。
(2)实现美政约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君主支持,由上而下实行变革,一是靠志同道合者齐心协力,团结支持而实现。
(3)两种手段的失败,使诗人既深感不得君主信任的苦恼,又深感孤立无援的凄凉,这就构成了《离骚》的两大主题旋律,反复回荡其中。
第五篇: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韩 汉光武帝 使译通于汉 汉委 奴国王
(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及
等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张骞 南海诸国 印度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波斯湾 大秦
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坊 新罗馆 姓氏 服饰 节令
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2)日本的,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大化改新 儒学 吉备真备 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②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③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和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佛教 玄奘 义净
(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丝绸 瓷器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和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并与
相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红海沿岸 非洲 台州 俞大猷
(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②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③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葡萄牙 荷兰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考能提升
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习中探讨、论证观点。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考向预测
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
【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 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
())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B 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C 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①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②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③,“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①,“选使充此”反映②④。D 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②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④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②③;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①④。
答案
D)(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①杜环
②郑和下西洋
③吉备真备
④非洲黑
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只能
选B。B 7.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副题联:“继张
(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
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A.“玄奘西游”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解析
从题干中的“印度尼西亚”“立功异域”“探险”
等词可判断C项正确。C 8.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 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
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
汉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能力。A、B、D三项史实叙述错误,檀弓等是朝
鲜特产,“使译通于汉”是日本通过朝鲜半岛而
进行的,“嫁娶以礼”的是朝鲜。C 9.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
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A.秦朝时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
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A、B两项叙述错误,因为称“秦韩”应是两汉时
期,“使译通于汉”应是汉武帝时。D项徐福东渡故
事是民间交往。C 10.女性的裙子,在初唐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这种裙式,至今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
裙装风格;中晚唐时,流行多层广袖上衣,外面围
上宏大拖地的厚重裙子,日本著名的宫廷和服“十
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而来的。可见唐文化对
这些国家影响之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的服饰、风俗等深受隋唐文化影响
B.朝鲜半岛上的辰韩服饰与唐服相似
C.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唐朝服饰传到罗马帝国
D.《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服在天竺流行的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和天竺的情况,只是提到唐朝
服饰对日韩服饰的部分风格产生很大影响,而不
是相似,所以应该选A。A 1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唐政府对外开放成果的史实
的有
()
①海陆商路发达
②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越南
推广
③赐“汉委奴国王”印
④波斯人开设
“波斯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的能力。①④是唐代史实,符合题意;②③是
汉代史实。D 12.对外交通由汉唐的陆路为主转为宋元的海路为
主,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方战乱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④阿拉伯帝国阻隔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较
多,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宋元时期对外交往以海
路为主。D 13.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
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郑和之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不可求
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航海)
事业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郑和航海不计经济效
益,缺乏生命力;闭关锁国使航海事业每况愈下。
西方受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航海事业蒸蒸日上。A
二、非选择题
1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
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
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
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 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 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 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 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 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 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
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
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
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 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
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
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
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有什么
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
化和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
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
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3)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15.(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
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
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
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
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
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
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英国国内背景。(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答案
(1)不同之处:①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②英方信函认为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可增进邦交,扩大贸易。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