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者:苏丽娜 郝以庆 刘宁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针对我军研究生扩招,学术研究质量把关不严的现象,分析我军队院校体制改革,总结军队研究生教育特点,探析军队院校教管学的关系,重点剖析军校师资力量建设的问题。关键词: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99-0
1我军研究生招生近两年来大幅度的扩大招生,如何保证军事学研究生质量已迫在眉睫。我军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就是为部队输送适应现代战争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我军怎样组织研究生教育?观念创新是基本的指导思想,体制创新是重要的组织保证;准确把握我军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开拓特殊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全军的实践基地。1 我军研究生教育体制要升级
1.1 以“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的观念作为我军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
当代军人研究生,要渴望获取新知识,要有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好学风。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就是“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两种不同教育风格的代表,一个学校提倡:在常人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的事情,应该去把它发掘出来,通过我们的想象和创造,把它们变成有的东西,姑且称之为“无中生有”。另外一所学校则提倡:有很多不相干的、非常零乱的形形色色的东西,经过人的努力,把它们统一起来,这里也姑且称之为“有中生无”。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有中生无”,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运用于我军研究生教育,才能实现观念货真价实的创新。
1.2 体制创新是我军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
培养军队研究生,院校实现体制创新要遵循“七步走”。第一步,院校培养,部队用;第二步,部队用,院校培养;第三步,讲评;第四步,院校再培养,部队再用;第五步,部队再用,院校再培养;第六步,再讲评;第七步,院校再培养。军队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有结构性问题,有操作性问题,有大环境,小环境,有观念性问题,也有具体问题,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去。把握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正确处理教管学的关系
2.1 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1.1 政治思想过硬
今天培养的军队研究生,是21世纪掌握和指挥枪杆的人,直接关系到枪杆子能否掌握在忠诚可靠的人手里;关系到能否履行我军职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关系到能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政治合格是军队研究生必备的第一素质。
2.1.2 检验风险性强,实践环节特殊
战争是不能作“实验”的,检验军队研究生质量,其检验途径和标准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军队研究生教育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军队研究生教育,除严格遵循国家研究生的普遍规律外,必须坚持一切为实战服务的特殊原则和特殊规律,建立近似战场的特殊实践环节,开拓逼近实战的多种有效渠道,如作战模拟教学、相定作业、参加各种规模的军演等,同时创造研究生出国考察、执行各种类型国际维护和平任务的机会,现地、直观、实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战争和武装冲突情况,处理各类国际军事事务,提高驾驭现代战争、处置各类军事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上述实践环节,力争客观认识现代战争的真实面貌,把军队研究生教育的风险系数降至小程度。
2.2 正确处理教管学的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学方法,能抑制甚至扼杀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在合理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的基础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1)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应提倡和鼓励三个挑战:一是提倡研究生向教员挑战,鼓励研究生质疑问难,允许研究生发表与教员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提倡研究生向课本挑战,鼓励研究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提倡研究生向权威挑战,鼓励研究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等等。(2)大力开展课堂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利用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开阔眼界,组成同专业、同研究方向研讨小组,开展讨论交流。(3)研究生参加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积极为军队研究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早日进入课题研究。给研究生安排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给本科、专科生上课,或做辅导教员,这样有利于发现学习上的差距、欠缺,在第一线得到锻炼和提高。军校师资队伍建设举足轻重
3.1 充分认识军校导师、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的战略意义
军校导师、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所以重视和加强军校导师、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教师学历结构,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提高军校导师学历直接影响所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质量;军校博、硕士指导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最高层次群体,在学校学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具有带头示范作用。
3.2 加强军校博、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
我国军校博、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未来高精尖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此同时,这也为军校博、硕士生教师指导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人才层次需求高移,为军校博、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2)军校博、硕士生指导教师存量严重不足,且年龄偏大现象突出,为高学位、为高水平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3)部分重点军校大学师资力量雄厚,为博、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军校博导数量增长决不能盲目从事,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博导数量,势必带来博导队伍质量下降。
3.3 加快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3.1 改革军校导师管理模式
加快军校博、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除了培养和引进高学历的年轻优秀人才外,可以聘请部队第一线或应用研究一线的科技骨干作为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补充;改变“一对一”的师徒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开放型”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广揽人才,凡具有教授、副教授资格的教师,被认为有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强的,都可以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突出成绩者则提升为博导。博导也可以采用岗位聘任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以增强高校和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3.2 壮大军校导师队伍
从国内外高等军事院校和其他领域中特聘一批著名专家、教授、学者甚至企业家担任大学兼职博、硕士生指导教师;采用超常规手段,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对优秀年轻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公正合理、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使更多的“英才”茁壮成长,学校对集中出类拔萃者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在军内外的知名度。结语
质量是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军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直接关系到当前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影响到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成败。军校培养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培养观念、科学发展的升级培养手段,军队研究生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
(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
一、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改革的动力
1、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
2、个人层面
(二)改革的阻力
1、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
2、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特殊性:基础
(二)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
1、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2、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4、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
三、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
(二)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三)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
(四)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
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 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五)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
1、主体缺乏知情权
2、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3、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
(二)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
1、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
2、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三)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
1、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
2、重效率轻公平
3、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
五、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
(一)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
(二)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
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 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
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
(四)改革问题的复杂性
第四节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
一、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
(二)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
(三)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 第一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 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背景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
(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
二、教育改革的缘起
三、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
2、立序与奠基
3、更新与重建
二、理论意义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一、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
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
基本矛盾:
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
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
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的进行改革
1、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3、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
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
5、加强德育工作
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
问题与不足:
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
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
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
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第二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
机遇:
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
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
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
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
1、学制方面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
3、推行素质教育
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
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
四、成效、意义与问题
(一)基本成效及意义
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
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 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
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
一、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
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
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
问题:
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 键。
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 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 教育质量
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第三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
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
(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
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
(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第二节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 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 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
(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
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
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
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
(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 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
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
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
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
2、社会利益主体:
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 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
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
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
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
(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
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
(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
(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三)教师
第三节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
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二、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
(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
第四章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
第一节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
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第二节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
第三节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
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
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
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 第四节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
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 “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
“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
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
三、“以县为主”体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
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
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
(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
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
(一)政策配套
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
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
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
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
(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
(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才被提出)
第二节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
(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
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
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
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
(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 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
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
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
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
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
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
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
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
③发展中的问题
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
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
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
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
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节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
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
(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
(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
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
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
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 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 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 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
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 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
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
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
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
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
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
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
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
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
(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第二节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 一、三十年改革历程
(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
(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
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
(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
二、基本成就
(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
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
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
(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
(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
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
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
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
(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
四、未来任务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
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
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
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
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
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
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 第三节教师教育系统改革
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
(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
(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
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
(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
(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
(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
第四节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
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
(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
(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
(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
(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
二、基本成就
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学办水平等)
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
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 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 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
三、未来方向
(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
(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
第七章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 第一节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
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
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
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节学校管理改革
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
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
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
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趋势:
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
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 问题:
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
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
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
第三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
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
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的占有这一任务受到关注
3、教学价值观的多层次体系逐步清晰化
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探索与更新
三、学校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发展
具体到教学评价改革上,逐步体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评价内容的变化—从知识掌握到关注道德品质、能力发展
2、教学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评价方面,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 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增加了教师自评; 家长、社会参与教学评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有诊断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促进发展、引导改革的功能
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拓展 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的变化
一、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变迁
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变迁
1、课程目标:课改之前的课程大纲重道德知识、轻视道德情感,而新标准将学生的 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
2、课程内容:课改前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性功能取向,表现为成人化和教条化,课改后内容设计将儿童生活放在首位
3、教材与教学:教材只是“信息的载体”,减少教材对教师的约束
4、评价标准:注重发展性评价
三、学校德育管理改革
第五节发展趋势:学校教育的整体转型
一、价值提升
二、重心下降—教育教学层面、学校层面、行政系统层面
三、结构开放
四、过程互动
五、动力内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改革动力内化,校长等管理干部的改革动力内化
第八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 第一节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平等思想对教育公平官的影响上集中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横向维度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纵向维度上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三、终身教育思潮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一、教育民主与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经验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二、管理从集权走向分权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管理系统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四、学校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一项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主体,通过将重要决策权从州、县、地方学区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改进策略。核心是学校自主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
第三节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
一、影响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
(一)教育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发明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潜在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种解释: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与学习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二)全球化思潮—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文化的理解
二、国外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经验
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第四节结语
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去,才能以他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的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依仗国际合作。
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一节做好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关注点有三:一是不同区域之间;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弱势群体。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决杜绝偏重“重点校”的偏向;三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以及对中小学生办学质量的检测评估。
二、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
1、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在此基 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普遍提升公民素质
2、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主体认清当 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意义
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还包括对来自各方的多种 形式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合理配置以优化利用—即善于争取资源,也可以有效利用
4、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在各种具体工程部分的发展改革上。如文化的培育、组织改革、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创建、管理体制的更新等
三、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全面提升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在对学校规模不作大的扩张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通过 合理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调整,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2、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 ①“外动内不动”;②“心动行不动”;③“上动下不动”
3、克服上述三种现象:
①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回归本位,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
②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还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监控、评估 和政策支持
四、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改革的成效往往需要长时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节重构培养目标,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
一、培育基础性学力
1、更多的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 受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
2、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包括工作、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 学习,与他人合作中的学习,以及通过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学习
3、应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化时代,学 生应学会对信息的重组,才能防止淹没砸信息中
二、唤醒生命自觉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起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及元认知的综合性体现
三、提升生存智慧
1、要培养学生从容大度的襟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2、教育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理解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第三节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一、合理的吸收教育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
1、避免单存依靠经验判断、个人意志决策的误区,将决策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
2、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需要教育决策主体对学术研究之于 决策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实现教育研究与决策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双 方实现立场的转换
二、借助学术研究力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 学术研究力量的参与:
1、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发现有价值的新质,并给予及早培育
2、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剖析实践行为背后隐藏的诸多观念误区,促进教育实践主体 的觉醒,从而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3、通过理论因素的渗透,改变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参照系
三、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1、确立明晰的学科立场,加固教育的生存根基—深刻的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
2、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创生出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真正发挥教育学 科对基础教育的价值
3、教育学者要有自觉的转化意识,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等领域转化。这是学术“介入”现实、发挥其现实影响力的途径
第十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究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 预设是一切改革策划的出发点
一、以对人的理想图景的描绘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为前提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者都需要以 袭击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提,也是其实践前提。
(一)从“无生命立场”转向“生命立场”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 活动,是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二)从“生命立场”深化到“具体个人”的立场
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现了人的生存、日常生活、生境、具体个人、生活实践 等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直接针对以往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对个体形成的忽视 和抽象化讨论现象,揭示教育实践的具体性独特性与“具体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从“具体个人”拓展到“主动、健康发展”
“新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学生的健康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事态和更多的新 难题,提出将学生个体健康,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会性的 健康,作为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之一
(四)从“主动、健康发展”推进到“培育生命自觉”
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 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报原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 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称道的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
二、以知识性质的理解与预设为前提
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 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
(一)知识性质的预设成为教育改革的起点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教育改革应打破对知识性质和知识运用的传 统预设,树立新的预设开始。
(二)当代知识创新或增长的特征成为学生素养的重建起点
从知识性质的预设出发,教育改革者对学生的关注就具有了“知识视角”。由此 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课程知识教育价值之一。
1、知识观更新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当代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者素质的关系
①知识增长方式已从积累式的增长转变为批判式的增长—这要求知识生产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意识以及对于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
②知识的增长不只是分科式的,且出现了综合式增长,新的知识大量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传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这要求知识生产者拓展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③知识的增长已经从不确定性的增长转变为不确定性的增长。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知识生产者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的心态,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培植一种在认识论上的宽容和对话意识
三、以改革性质的批判为预设
对改革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改革策略和步骤和精准性,有助于改革过程少入误区,逐步深化
第二节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切性问题
一、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适切性
构成理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否适合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应该加以考量的首要问 题
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核心点是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能,对 我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可能成为直接和整体意义上 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于这一点是要清醒认识的
二、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适切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改革目标中,有一些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追 求相一致,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改革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上,期望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课程管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三方面。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起尊重与平等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形式上,提倡自主学习,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独立研究学习。
三、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的适切性 第三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类型分析
对中国基础教育基本单位的划分与厘定,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次区分,存 在不同的视角或立足点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单位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社会生态与教育改革关系
社会是教育改革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育能否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
1、关系演变过程: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关社会与教育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社会决定论、相互影响轮、双向生态建构论
2、社会与教育会为生态
我们应把教育当做整个社会的基础,视它为与社会经济命脉一样重要且不能 相互替代的社会精神命脉与人源命脉。全社会及其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教育 基础问题,都有与自身系统发展的教育问题和支持学校教育系统发展的责任 与义务。要做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思潮
3、中国语境内社会与教育关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社会生态建设和教育生态发展改革的关系,一旦进入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这一特殊语境,就会呈现出自身的特殊困难和障碍 ①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办学物质条件的保证。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导向上的某些偏差,培养了学校为筹措经费而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各种形态的市场商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挑战
②社会生态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关。③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各相关阶层之间也讯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外部环境对教育的需求常表现在短期、可见利益上。如大学生立即可用,中小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等等。
④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儿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等等。
4、解决中国式问题的思考策略
①教育改革与社会生态建设是相关、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个领域的任务。②在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共变中的系统与环境双向关系
共变:是指社会、教育都面临着转型性改革任务,人不是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教育只需做适应新环境的努力。两者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双向适应。③期望社会改革提供充足条件后再深入开展教育内涵改革是不现实的 A从社会角度看:一是教育改革的需求做出长期短期的区别,即追求短期利益又不损害教育的持续发展;二是主动改善与教育事业直接相关的社会状态
B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一方面调整消极的心态,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态的良好关系的形成,还需要教育系统通过明智的选择、积极的内化和争取才能实现。简单的“随动”和照单全收显然无济于事
(二)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学校改革的关系
1、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教育改革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①问题:教育宏观改革如何为学校改革创造良好的生境,学校改革与教育宏观改乃至整个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②目前状态:社会一方面对学校教育本身不满,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改革花样变得很多,但应试、负担、学生素质等为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不同主体又受自己的直接利益支配,做着实际上加剧应试、加重学生辅导、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事”
2、教育改革中的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性质
宏观改革是指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涉及教育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改革;微观改革主要是各级各类的一所所具体学校。
3、解决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策略要求
①决策者必须有新的思想方法,即研究复杂、变化过程的思想方法;有共变的过程、多元相互作用的实现中,把我情势、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能力;在整体结构和改革过程中将不同因素不断应势地重组、转换的意识与能力。
②改革核心是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三)改革生境与改革主体发展的关系
1、改革生境的内涵及其对改革主体的发展价值 ①生境的特点:前在性;过程性;建构性;复杂性;育人性 改革生境对主体的挑战:
①对改革主体身份、角色和人格的挑战和重建
改革主体将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置身于改革生境之中?改革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先从改变改革主体的身份角色开始。
②对改革主体能力的挑战
A形成具体综合的思维方式
B形成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
C形成基于现实而自主自觉的思维方式
2、改革主体对改革生境的适应与改造 ①转变心态
②形成改革自觉,将参与改革转化为自身的生存方式
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本单位间的关系特征 “学校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子核”,是联结所有改革基本单位的中介和枢纽。以此观点为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同单位构成的关系体,主要存在着如下特征:
(一)“互为生境”的关系—双方构成彼此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具体综合”的关系
教育改革各部分之间尚缺整合,更缺乏力量积聚与辐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教 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版给予学校活动、学校管理等不同构成 之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各构成之间形成相互强化、共同发展的新状态。
(三)“协作发展”的关系
虽然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基本单位的内涵、职责、任务和机制不同,但在服务 于“教育改革”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必须形成协作发展关系
(四)“良性互动”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等 第四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
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思维方式误区
1、割裂式的思维——例如割裂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割裂教与学的关系
2、二元对立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由割裂思维方式而来,其特征是将割裂后的不 同要素对立起来,如效率与公平问题、理性与非理性等等
3、演绎式思维——这一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从适用于一个系统的概念、范畴和方法,直接推导延伸到特殊的情境之中,这在现实中就存在照搬照抄
4、点式思维——指改革往往只注重一个点
5、结果式思维——习惯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二、在思维方式转型中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反思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改革主体通过 改革实践和思考,逐渐确立了一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和需要的新型思维方式
1、关系思维
2、整体综合型思维
3、复杂性思维方式
三、综合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第三篇: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二、高等教育
《纲要》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到了以下几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纲要》在整个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重要的部署,也提出了很多非常新的政策亮点。扩招是近几年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可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模式化的普通白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一个很好的措施,高校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联合不但避免了高校里为学而学,脱离实际的弊端,使学生能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利用自身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使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能够利用高校强大的师资科研条件。同时通过这种联合使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做到无缝连接,避免了二次培训和学习的消耗。
在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还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可以说,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现在相对比较落后的,现在社会上针对职业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其教育却相对落后,大力发展好职业教育,不但能满足职业人才的需要,还能从高等教育中分流一部分,从而缓解普通高等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纲要》中所提到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从几个方面入手的:第一是谁来办,不但政府要大力办,同时要鼓励社会、行业企业来办。第二是针对谁来办,《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针对现在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很好的解决方法。第三是办学质量问题,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继续教育,《纲要》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继续教育,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继续教育对现在的下岗人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再就业的途径。特别是针对服务业的再就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通过政府的加大投入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完善能够解决大多数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四、民族教育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特殊教育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总的来说,通过对《纲要》的学习,体会到了国家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纲要》中所提到的相关改革,在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党的十七大上,国家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
家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本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国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其中终身教育中特别指出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应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要有效衔接。
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科园教育在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在科园职业教育8年发展历程中,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不断调整办学思路,逐步形成“先育人后教书”的教育理念。
教育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教育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以个体特点为核心,兴趣为导向,实施导师制教育模式。不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导师,更多的是以学生兴趣为引导,着重培养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未来社会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主动思维和探索的再学习能力等。
其次扩大社会合作。开展妥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在与企业合作中,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和要求,就企业文化、专项技能、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等信息通过授课方式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
教育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
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文化引领,团队合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领会《纲要》精神;要积极发挥《纲要》对谋划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学校三年办学规划,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军队转业干部分阶段培训问题研究
军队转业干部分阶段培训问题研究
[摘要] 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对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梳理分析当前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特点和不足,提出区分三个阶段开展军转干部培训的设想。
[关键词] 军队转业干部 分阶段培训 设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形象说明了军人这支队伍的高流动性。而对于军官队伍来说,因为部队使命任务的调整和“金字塔”式的干部职务结构,决定了大多数现役军官都要通过转业方式离开军营步入社会。但是由于军官长期工作在军队这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子系统中,固有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与社会的认同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着转业干部的安置就业,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①培训工作,开发好转业干部这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帮助转业干部提高能力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迅速融入社会。
当前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特点和问题分析
1.1 主要特点
1.1.1 培训对象复杂。近年来,我国每年从军队转业的干部都有5万人之多,这些转业干部的学历各不相同,在军队中从事的工作和担任过的职位也各不相同。
1.1.2 培训需求多样。200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文件)下发,国家实行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安置方式,转业干部择业路子更广,有些选择政府部门,有些是事业单位,有些选择企业或自主择业;原有的专业背景较为分散,转业后从事的职业差异性也较大。这些都导致转业干部对培训的多样性需求。比如,青海省军转办在2011年对参加培训的89名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做过一次调查,在培训的基础课程中希望参加实用公文写作培训的占95%,希望参加依法行政、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课程的占85%,希望了解中国国情概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管理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占70%。
1.1.3 培训管理分散。鉴于培训对象复杂和内容多样,以及全国各省市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导致全国转业干部培训难以进行统一规划,实行统一标准。我国在1985年,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形势要求,在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后,形成了对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相对集中管理,但是在具体组织实施上还是比较分散。
1.2 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大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力度,取得显著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1.2.1 培训组织功能薄弱。按照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但是从全国角度分析,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组织体系,各省市各自为阵,虽然这促进了各地培训组织管理、方式方法推陈出新,但整体效能无法发挥, 培训质量效果参差不齐,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1.2.2 培训需求分析、评估不到位。有些省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存在不论学历不论行业特点不管分配去向的“一锅煮”问题,缺乏对培训需求的科学分析,缺乏对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论证,缺乏对新形势下培训新情况新特点的研究,缺乏对培训进行全程、有效的跟踪和评估。
1.2.3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培训的教材比较陈旧,针对性、有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更多注重理论上灌输,缺乏实践性指导;二是对于大众化的东西介绍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介绍少;三是教材内容更新慢,对一些前沿性的、转业干部比较关注的内容介绍较少;四是培训注重一般性内容介绍,没有很好地兼顾到个性化要求。
1.2.4 培训保障比较薄弱。在法律层面,主要以文件、暂行办法、意见为主,缺乏法律细则,无法满足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需求。各地组织的培训以应急性培训为主,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2008年底,国家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国转联[2008]5号)后,培训经费保障标准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培训实际需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军队转业干部分阶段培训设计构想
针对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特点和不足,应该加强对培训的整体规划,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整体效能。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2.1 第一阶段:军队干部在职培训
这个阶段安排在军队干部确定转业前1~2年。需要把握解决好四个关键环节:
2.1.1 牢固确立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指导思想
早在1977年底,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思想,指出要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成为军队和地方都适用的干部。1983年6月,邓小平又提出:“大力培养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虽然“两用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但在实践中对于提高军队干部军民通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质量效果也无法适应地方需求。转业是大多数军队干部的必经之路,军队干部职业技能培养要未雨绸缪,阵线要前移,在服役期间就应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培训,使大多数干部能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军地通用专业知识,成为军地通用的复合型人才。
2.1.2 强化培训组织管理
军人在职阶段培训由军队各级干部部门主导,也可考虑成立专门培训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三项职能:一是培训需求分析。每年定期调查所属单位拟转业干部培训基本情况,研究分析培训需求。二是制订培训计划。制定长期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参与培训人员、培训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经费预算等。三是培训组织管理。跟踪了解培训人员情况,建立培训档案,评估培训效果,核发培训经费等。
2.1.3 完善培训形式和内容
军队干部在职培训以学历教育、一般能力和实用专业培训为核心,兼顾军地通用知识的教育。培训形式上可以考虑三种:一是军内依托内部资源办班培训,比如,车辆驾驶、通信、医务等专业培训吸纳在职干部参与。近年来,组织在职干部参加军队院校自学考试对提高军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作用明显。二是充分发挥地方培训机构力量。通过合作办班、现地实习等形式开展培训,帮助在职军队干部取得职业资格。比如,近年来军队每年组织部分干部参加地方心理咨询课程学习,鼓励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做法值得推广。三是鼓励干部自主参加地方大学或专业技术学校课程学习。军队干部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学校和课程,经军队培训主管部门审批后即可参加,培训费用由军队按标准给予支付。
2.1.4 做好培训保障工作
在法律层面上,需要将军队在职干部培训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障参加培训权利。研究制定一系列措施办法,推进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经费层面上,军官服役期间的培训经费列入军费预算,可以采取建立培训基金,或是按军龄直接发放培训补助等形式提供经费保障。为军队干部提供培训时间保障,在军队战备训练工作允许的前提下,鼓励离职参加培训。
2.2 第二阶段:转业培训
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从军队干部确定转业至其确定新任职岗位,一般为1年。在军队在职培训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突出适应性培训,兼顾到部分专业培训,主要依托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实施。需要把好四个关键环节:
2.2.1 明确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的职能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规定,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主要承担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适应性培训和部分专业培训,以及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培训。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做法不
一、作用发挥有大有小,需要对其职能进行重要梳理定位。重点需要明确四项职能:一是指导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军队转业干部科学择业;二是组织适应性培训,帮助转业干部完成军地身份的转换;三是专业培训支持,统筹好社会培训资源,与地方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四是培训管理,建立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档案,或培训数据库,掌握每名转业干部的培训情况,组织考试考核,开展培训效果评估,核发培训经费等。
2.2.2 科学设置培训方式和内容
在科学分析转业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培训内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地方建设情况介绍,帮助转业干部了解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及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就业指导,帮助转业干部正确看待个人愿望与安置现实矛盾,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二是心理调适,帮助转业干部克服职业和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三是安置政策,帮助转业干部熟悉安置政策和安置形式;四是应试培训,就如何应对择业过程中的各种笔试、面试等进行专业指导;五是组织参观或实习,协调和联系地方培训基地或企事业,安排转业干部实地参观或短时间的岗位实践;六是专业培训,在开展部分专业培训基础上,遵循按需培训、个性化培训原则,根据转业干部个人申请,安排其参加地方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上述内容均适用于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并且,要丰富培训的形式方法,做到集中授课与互动交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见习相结合,现地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2.2.3 创设培训条件
通过法律方式明确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职能。适应性培训时间由各地按实际情况安排,但不能少于5天,教材除了国家大纲规定外,其余由各地军转干部培训中心根据地方特色组织人员编写更新。教员队伍由军转干部培训中心所属教员和邀请地方高校或培训机构专业教员组成。个性化专业培训重点针对自主择业人员,主要依托地方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经费由国家按标准统一拨款和地方政府部门依据政策支持。
2.2.4 加强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建设
在硬件上,加强基础性建设投入,完善学习生活基础设施,保证军转干部在集中培训期间吃得顺心,住得舒心,学得开心。在软件上,定期组织培训中心人员培训,提升整体教学和管理能力;制订政策措施,引进和吸纳知识面宽、授课水平高、各方面素质好的人才到培训中心工作;可为培训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研究员、讲师等高级职称岗位,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
2.3 第三阶段:岗前培训
时间跨度为从确定新任职岗位到正式上岗。主要是针对行业系统工作特色开展专业培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并与接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帮助军转干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融入新岗位。
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岗前培训注重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分系统集中组织。由军转干部所任职的行业系统集中组织,比如,转业到公安系统的军转干部集中培训,由省公安厅指定培训单位负责具体组织。二是突出本系统专业培训。结合系统工作特点,重点突出行业系统基本情况介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讲授、特殊技能培训、岗位实习等,培养提高转业干部履行职责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三是培训时间至少安排3个月。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岗前培训,由所任职单位按各自特点组织。
注释:
① 本文所称军队转业干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文职军营和文职干部。
参考文献:
[1] 李燕.尊重需求 科学培训.[J].转业军官,2011(1):39-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转业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军转安置工作实用手册[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3] 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周文,谈毅,方浩帆.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宋林飞.转业干部走出军营的困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五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考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考
刘亚洲少将
从改革开放起,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搞了二十多年,是有成效的,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历史性转换,在转轨时期的军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功不可没。但与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仍不适应。我们对成绩不能估价过高,对问题不能看得不透,改革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否则,履行“两个提供”的使命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一、挑 战
我认为,21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军队有三个问题不可回避:(1)美国加紧推行全球战略和强权政治,把中国作为潜在对手,将长期对我构成军事威胁;(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确定因素增多,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紧迫;(3)国家和军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官兵思想必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这些问题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
1、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需要,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不仅关系到军队的性质,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科索沃之战告诉我们:遏制肢解中国的战略,昨天是一种可能,今天是一种现实。美国早已宣称:要消灭地球上共产制度,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他们对军队的渗透和瓦解,要害是党的领导。在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错误思潮面前,我们有些同志缺少敏锐性和鉴别力,对其危害缺乏深刻认识。因此,保持在任何情况下党指挥枪的原则不动摇,我们面临严峻考验。
2、如何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为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提供持续足够的精神动力。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超乎想象。我军武器装备已与美军形成隔代差距。要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只能靠智慧和精神。现在的困难是,士气的调动,受到了武器装备巨大落差的制约。我们也在研制和引进新装备,但由于有时把训练安全看得过重,以事故定乾坤,限制了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制约了武器装备最佳性能的发挥。同时,现在的政治工作有时过于繁琐,中看不中用,离实战需要太远。现代战争,战机稍纵即逝,政治工作必须着眼特点,坚持平战结合,实在管用。这样,一旦发生战争,就能拿得出,用得上,发挥最大威力。
3、如何适应民主发展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保证军队思想的先进和纯洁。社会民主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调查8个师旅级单位367名官兵,三分之二对此表示认同,三分之二认为努力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趋利避害,顺之则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问题是利如何趋,害如何避。现在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呈现出相互激荡的局面,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异常复杂、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军队未来思想文化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占领与反占领、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
二、现 状
我们对教育寄予了太高的期望,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指望教育解决所有思想问题是不现实的。思想方法问题等可以通过教育解决,政策制度不合理带来的思想问题,仅靠教育解决不了。邓小平讲:改革“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军队,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教育的功效却不足以承担与如此重大的改革任务相适应的使命。突出问题是:
1教育理念、机制陈旧。过去的教育理念建立在“砸烂旧世界”基础之上,而旧秩序弊端和不合理性十分明显,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对比,反差很大,让人容易接受。现在的教育理念以“建设新世界”为目的,而现实社会充满了矛盾和问题,把间接了解的西方发达的民主制度和经济制度,与我们社会转型期直接体验的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严重的腐败现象对比,使人难以接受。要让官兵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挣脱传统羁绊,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我们的教育机制形成于战争年代,定型于计划经济时期,曾有过巨大作用,但今天远远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得过死,抓得过细,直接损害了教育效果。
2教育目标高而不实。教育目标应该实事求是,着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遵循官兵成长进步规律,而不能片面求高,上下一般粗。这种“克隆”式的教育危害无穷:(1)欲速而不达。忽视官兵的层次差别,脱离其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把培养目标当成教育起点,用理想化的愿望塑造官兵,要求每一名官兵都成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这是不可能的。调查表明,近三分之一的官兵认为教育脱离实际。(2)损害教育形象。过高的教育目标导致教育者讲大话、空话、违心话。久而久之,官兵对教育失去信任,戏称为“耍嘴皮子”、“培养傻子”,内心深处对教育产生一种逆反心理。(3)导致“双面人格”。更深层次讲,高而不实的目标迫使教育者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调查显示,153%的官兵认为,教育者自身形象不好。这就为人格上的两面性提供了“温床”。这种“双面人格”,难免不会演化成政治上的变节。
3教育不得要领。表现有三:(1)内容杂。“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装”。这些年,遇大事搞教育,首先指示、下发文电搞教育,大项工作还搞配合教育。年初制定的计划不断被新的形势任务打破,使教育永远滞后于形势任务的变化,缺乏基本的稳定性。虽然教育时间增加不少,教育质量和效果却没有同步增长。(2)秩序乱。本该由国民教育完成的内容,放到部队来搞;本该由决策层掌握的事,却拿来教育部队;本来是指导性的教育,变成指令性教育;本来是特定范围的教育,却搞成全局性教育,经常让基层感到无所适从。(3)方法死。信息时代,官兵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教育方式方法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上,我说你听,强行灌输,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反正课上了,任务完成了,信不信由你。调查中,官兵把方法不灵活归结为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实不为过。
4教育者素质低。六成多的调查对象对此表示认同。现在军政干部学历倒挂、知识倒挂的矛盾突出。过去是最优秀的干部当指导员,现在是知识业务水平低的改政工。还有一些由志愿兵转干而来,文化基础差,明显缺乏后劲,搞教育,简单问题讲不透,通俗道理说不明,经常是台上讲的不如台下坐的,让听课者没法相信,效果可想而知。
5被教育者素质差异大。现在的基层干部,绝大多数经过院校培训,政治、道德、文化素质说得过去。战士却不敢恭维。过去是最优秀的青年参军,现在是考不上学,赚不到钱,找不到路,才奔军营。许多高、初中生名不符实,甚至混进了个别社会渣子。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6形式主义严重。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到处可见。现在基层确有一些搞形式主义的能工巧匠,把相当精力用在“迎接”上级检查,装点门面上。汇报情况头头是道,各种登记无懈可击,教案笔记精美工整,教育效果却很糟糕。有的工作没展开,经验就已出来。形式主义原因之一,谁都不想默默无闻,谁都怕出问题。出了问题,上级首先从教育上找原因。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就想方设法遮遮掩掩,甚至弄虚作假,惟恐上级查出教育不落实。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根子在领导,在机关。现在不少领导和机关,工作干劲一流,挖空心思搞“创意”。不管作用有多大,不管是否能承受,文件指示照发,督促检查照抓,导致了形式主义泛滥。
三、对 策
问题和矛盾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麻木和回避都没有出路。政治教育改革必须从过去的实践中获取启迪,从开放的社会中赢得支撑,从未来的发展中寻找方向。
(一)建立理性观念。观念理性与否,决定着改革的成败。通常的规律是这样的:理性的观念,无论新与旧,都能推动改革进程,非理性的观念必然阻碍改革进程。新形势下,有几种理性观念必须树立:
1人本观念。这是教育最重要的观念。军人也是自然人、社会人。教育必须全面地培养人、塑造人。现在的政治教育,一方面太单一,从政治到政治,官兵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需求受到扼制,抹杀了个性;另一方面,硬性灌输,不尊重官兵的民主权利,影响了官兵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政治教育首先是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的成长进步规律。因此,政治教育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人”来进行,要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教育人。这是搞好政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开放观念。中国军队是一支农民本色很浓的军队。相当一部分军官来自农民家庭,又不能自觉摆脱农民意识。思维的封闭性局限着我们对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教育,开放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观念。思维的开放才是根本的开放。我们要用开放的态度面对开放的世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教育思想和方法手段。这样,才会开辟新道路,进入新境界。
3效益观念。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悬殊。中国军队政工干部队伍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精力、人力、物力投入之多,也无人可比。但是,有时一个文件能解决的事,却用一个会议来解决;几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却要下一群工作组。文山会海,洛阳纸贵。教育也要讲投入与产出,要改变那种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人海战术,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效。
4内动观念。一切由群众参与的思想改造活动,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实际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幻想出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我们代替他们下决心。这就是内动。这个道理毛泽东最懂,但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未必都能深刻领会。有的搞教育大包大揽,不问群众痛痒和能否接受。有的违背教育规律,督导代替指导。树立内动观念,就是要把党的意志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摸清群众的脉搏,尊重群众的意愿,相信群众的智慧,使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
(二)改革教育机制。教育的弊端,根子在机制。机制不改革,现状难改变。我认为:机制改革要着眼提供动力,增强活力,重点贯穿三条原则。
1抓大放小。这些年,各级对下级和基层总不放心,对教育想得很“全”,抓得很“细”,习惯一竿子捅到底,把本该生机勃勃的教育搞得铁板一块,死气沉沉。抓大放小,就是真正按职责想全局、抓大事,还权基层,搞活基层。解决这个问题,至少需要建立两个制度:(1)教育职权限定制度。坚决纠正不按职办事、越俎代庖,为基层添忙乱的行为,并追究相关责任。(2)教育计划反向确立制度。改变教育安排脱离实际,主观随意性大的倾向,实现教育安排模式转变:变从上至下单一确定为自下而上逐级报批,变上级指令为目标引导。总部按义务兵、士官、干部,分层次确定可实现教育目标,制定颁发政治教育大纲;部队围绕教育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使基层享有充分的教育自主权,体现自身特点和需要。
2启动内需。就是要通过改革,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两个方面把握:第一,利益驱动。教育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运用利益杠杆,调动官兵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可借鉴评职称分级考外语的做法,实施升级考核,并与职级晋升和岗位变换挂钩。第二,兴趣驱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抓住官兵的兴趣点开展教育。我看,成立讲师团是个好办法。讲师团可以集中专门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把深奥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仪式教育也值得很好研究。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念,凝结在简短、庄严的仪式中,定期举行,让官兵在圣洁的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境界。
3突出特色。军队政治教育要为“打得赢”提供保证,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一是适应现代战争特点,做到快速高效。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确保上级指示能迅速传达到每个官兵。我认为,把军队报纸扩版是个办法。每天出个政治教育专版,刊登不保密的教育通知、提纲、资料、信息等。同时,大力发展闭路电视和教育信息网络。能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发布的通知,就不必另发文件。二是突出军人职业特点。从当兵第一天起,就要告诉大家“当兵不习武,干脆别入伍”。军队要时刻准备打仗。一支缺乏战争意识的军队打不了胜仗。培养官兵的职能意识、战争意识和尚武精神,是军队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确保军队职能教育能够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不懈。
4体现服务。这几年,各级都在强调为基层服务,但是,指导少,包办多;服务少,添乱多。要真正体现服务,关键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一套以转变作风为目的,以狠刹形式主义为重点的考核机关的制度。通过上级考核和基层评议,引导机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确实变服务上级为服务部队,变服务自我为服务基层,少给基层添忙乱。
(三)教育社会化。这是军队教育发展的必然。关门搞教育只能是死路一条。那种孤芳自赏、盲目排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可能给教育带来活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两个方面的巨大收获,一方面是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前者被充分接受,对后者积极的东西认知不足,消极的东西看得过重,结果是:思想跟不上潮流,教育滞后于社会。出路是走向社会化。
1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我赞同大教育观念。所谓的大教育,是指整体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价值,综合利用一切有利于达到教育目的的内容、渠道、方法、手段。要按照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规律,全面把握官兵的需求,科学调节和使用信息资源,全方位服务于教育目的,形成系统的教育网络。军队教育要逐步实现从传统教育到大教育的转变,这是个趋势。需要认真摸索,把握规律,形成理论,大胆实践。
2加速与社会接轨。军队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面向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三个接轨:(1)思想接轨。我们要在保持军队特色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社会先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教育理念保持先进,跟上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跟上社会发展需要。(2)体系接轨。军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国民教育已经解决的问题,军队教育没有必要重复。同时,军队教育要着眼官兵走向社会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在内容和方法上与社会接轨。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系统展开。(3)人才接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年,不少干部被送到地方院校和国外深造,但政工干部罕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视野,禁锢了思想,制约了教育人才成长。要舍得把年轻优秀的政工干部送出深造,吸收地方优秀的政工人才,提高教育起点,增强教育改革活力。
3走在前列。走在前列的过程,是部队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社会、体现先进的过程。可以说,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是经过军队的实践逐步形成、确立,并由军队带进城,推广到全国的。在战争年代具有很强的先进性、示范性、代表性。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发展生产力已成为根本任务,军队建设也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军队要走在前列就必须不断吸收社会营养,充实和完善自己。也就是:吸收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军队特色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发挥军队自身的优势,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辐射和影响作用,体现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