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

时间:2019-05-14 14:4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摘要】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方案,全面深入地推进教改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这一先进的学习方式引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也正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而作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给中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所引发的教、学、考全新探索已初露端睨,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都给予了全新的诠释,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的设置、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已成为很多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新课改的实施形成有力的支撑

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的历史性认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实现学生的发展个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具体的史实为依托,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形式,实现学生学会学习(运用历史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学会思考(自己描述自己认识的历史、社会),学会合作(与人合作完成课题),学会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资料,论证解决某个问题)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新课改的真谛与灵魂,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基础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体现出指导与自主、基础与研究、分科与综合、理论与实践等的有机结合与兼顾。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新课改本质上的契合:

㈠、目标与特征

研究性学习和新课改都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的产物,均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求在保证“基础性学力”基准上,进一步培育其“创造性学力”,强化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综合能力的积累和个性的良性养成。它们都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广泛性、灵活性、现实意识、创新精神等共性特征。

㈡、内容与实质

新课标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而研究性学习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等学习途径,即让学生去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无疑能对新课改的实施形成有力的支撑。

㈢、运作与方法

研究性学习和新课改都要求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学以致用,在教师引导下,使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应让学生去发现,通过点拨学生带着教材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图书馆和因特网,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特点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应树立以下理念:

第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所以该学习的目标应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核心,从而把历史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性转变为主动探究性。

第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理解,并提出自已对历史的理解。

第三、该学习主要围绕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通过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第四,该学习的组织不仅要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且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比较,它具备以下特点。

1、问题化的教学主题。没有问题谈不上研究,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某一部分历史知识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的课题或问题,这些课题或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可易可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2、自主化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历史研究性学生活动得以真正开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挫折感和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3、开放化的学习资源。研究性学习过程体现了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涉及的知识范畴是广泛的,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从课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和其他的社会现实情境,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学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从而解决所面临的课题或问题。

4、多样化的学习方法。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通过读书、上网、观看影视材料、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去学习。

5、个性化的学习结论。因为研究性学习注重体验、注重过程,因此其学习结论必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可能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评价

在解决以上理论问题后,我们要探讨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实际操作模式,从日常的课堂教学来看,无论时间、空间的安排或是教学进度的设置和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都较难实现有机结合,只有汲取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以短平快的节奏进行灵活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摸索了一些基本模式: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以教学单元为一个研究过程,本单元学习的开始就是研究的开始,本单元学习的结束就是研究的结束。

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甚至于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在更广阔的内容上扩展。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从中选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重点课题或问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在学习世界史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我针对课文内容,提供了这样一些课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方式、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地区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介绍一位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在学习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东西方世界时,我提供了这样一些课题:英国为什么没有建立共和制、介绍拿破仑、谈谈对美国政治文化的认识、介绍日本的一种文化;这些课题既根植于课本,又游离于课本,学生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

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自主学习和研究可在课内进行,更多地应在课外进行,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资料查阅、影像观看、咨询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应的研究信息,最后集中处理,得出结论。在这个阶段,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包办代替,应该扮演参与者、调控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从实践结果来看,学生按小组确定选题后,分割课题,组内分工,分头获取信息,组合信息,集中讨论,形成结果,撰写报告。如:有一个小组确定了介绍日本茶道文化的课题,在确定选题后,对课题进行了分割,有这几部分:茶道文化的历史渊源、茶道文化的内在精神、茶道文化的相关典故、茶道的具体过程、茶道

文化与日本民族精神的关系等。在分头获取相关信息后,进行集中交流讨论、材料整合、并形成统一论点。最后通稿完成交流报告。

3、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其中,通过课堂以多媒体展示、报告会的形式为多,效果也较好。同时教师要及时地总结,恰当地点评。

现代教育要求融入自然,面向社会,全员参与,挣脱传统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窠臼,进而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渗透,构建“大历史观”和“大文科观”,并且从历史角度重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乃至高考能力考察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在对研究性学习的大量研究和实践中,尝试将研究性学习的内核引进课堂教学,进行实验的是高中历史选修班,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学生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探究历史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深化了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研究性学习评价,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评价过程,在实施研习计划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价规范。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形成有始有终的观念。因为学生对一活动能否贯彻到底还是较依赖于外界的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的。但不能视评价为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结束,相反,教师应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激励学生继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2、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的特点。因为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学生对过程的参与,所以必须十分重视过程的检查与管理,在学生课题研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检查与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要给予纠正。

3、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指给研究成果打分、评奖等方式,也可与学科成绩挂钩,采取开放性考试的形式。隐性评价主要指老师、同学、家庭乃至社会对其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成果的态度怎样。长远来说,隐性评价的作用更关键。教师应对学生的研习活动有开明、民主的态度,致力于营造一个爱好研究、尊重研究的氛围。

综上所述: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

1、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

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较其他方法,能提供更充分的自我价值的展示。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这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可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和实践。

把研究导入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要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从跟随教师和书本学习现存知识,转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把最适合自己的终身受用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张健、徐文龙,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4月第1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刘婉华、罗朝猛,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毕作勤、刘强、王绪东《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4月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9月

《研究性学习百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管理》萧非、修义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4月 《历史教学实施指南》杨扬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年4月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刘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二篇: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上虞春晖中学 何亚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历史教育界也不例外。教育部作出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中学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在新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16个研究性课题,作为在教学实际中开展历史研习时选题的参考。为此,我们学校也作了课程的调整,设立了历史研究性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引起更广泛的探讨。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笔者常采用下述方法:

1、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选定的课题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材料,把研究结果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来源或参考书目。历史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自己独特见解。如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或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类似“评孙中山”、“评拿破仑”;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曾经布置了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历史小论文,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远远超过了我们所掌握的内容,反过来促使我们教师再去充 充电。然后再把几篇好的论文,于各个班级交流,学生对此的兴趣相当浓厚,更有甚者,对文章中的观点不同意,还要找到那位同学理论一番,非得弄个究竟不可。通过这样的论文撰写,学生的认知水平、史料收集、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2、撰写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即让学生围绕某一历史问题,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活动,广泛搜集材料,并将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应当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定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这些课题一般都涉及近现代史和地方史,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青瓷在上虞的发展历程”,等等。在调查活动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3、组织辩论。即围绕某一“中性”问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以类似大专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和实施。选择辩题时要注意可辩性和适中性,既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又要求任何一方都没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如我们上次在高一年段中组织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这场辩论赛。先是由各班课代表抽签产生自己班的辩题与对手,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大礼拜休息日的时间,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来准备各自的辩题。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组织能力也相当之强。各自在班级中选出了4名口才、表达一流的选手,加上N名的助手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以为他们肯定只会收集自己单方面的资料。不是的,他们收集了所有有关辩题的资料,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方辩手的情况。用他们的话说,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资料收集之后的工作就是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这又惊动了各自任教班的语文、政治老师,然后又是制作卡片……到决战那节课,各个是胸有成竹。当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后,又是一 番激烈的唇枪舌战,辩的面红耳赤,难分胜负,台下是掌声不断,每到经典处,作为评委的我们(所有高一年段的历史教师)也蹦出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样的辩论,大家对历史课的兴趣更浓厚了。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更会以辨证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更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在解题时,思路更清晰,分析更透彻了。

4、试教法。即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学结合。具体的说,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把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本班学生。但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至少应提前一个礼拜叫学生去准备,分析教材、找资料、拟定板书等等。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予以不断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讲的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上次讲到“二战”,因为我知道班中有一位男生对此特别感兴趣,所以临时性的叫他来分析这一段史实。虽然他很熟悉二战,但毕竟是学生,又是临时性的,他所讲的内容都是一些著名将军、北非战场的著名战役等等。现象、史实较多,而我们高中历史更要掌握的是“为什么”,所以对教材的重、难点落实就欠缺了。但若是事先让他去准备,告诉他重、难点,让他先去处理教材,再予以指导,我想上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一是重、难点可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二是他的介绍可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落实知识点,可真正的做到从“教”中学,“教”学结合。

5、自办小报,编写报章的社论和报道。在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可以让学生模拟报纸的记者或编辑,对重大事件报道和评论。这种形式既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对重大事件进行即时报道,也可以从今天的视角撰写纪念性的报章社论。这种形式会促使学生更多的去把握阶段特征,或者说把历 史事件到特定的环境中予以理解。而我们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要把握阶段特征。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模拟历史事件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更为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研习成果。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展研习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活动,完成研究性课题。但教师对学生进行研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

就我们学校开展的研究性课程来看,在学生进行研究性活动时,存在如下问题:

1、课题范围太大

由于刚刚入手,学生往往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在制定课题时只选择一些大范围。比如,有一组同学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因此,他们就定了一个课题——《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这样一个课题很明显范围较大,因为文化的范畴很广,做这样的课题很难把握好方向。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我便让学生在大范围中确定小范围,在小范围中研究小专题。如把这个大课题改为《林则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之一》,这样就扼要地确定研究的方向。

2、资料获得困难

历史具有过去性,它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可以通过做实验、获取实物来获得研究的成果,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资料一般以文字资料为主,很少有实物资料,就连影像资料也相当的缺乏。比如,对于林则徐的研究就不可能组织学生去广州实地考察,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在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时候,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是何等不易。所以,学生只能凭借一些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来分析有关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3、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因为研究某一个课题,不仅要求学生对这一课题的背景知识有明确的把握,而且对所有有关的知识也应一清二楚。同时,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地用历史知识去解决某一个课题,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一个课题需要历史学科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的观察分析评价,根据课题的面貌与自身逻辑,把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其结论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全面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的弱点就很快暴露出来。

三、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即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1、更新观念。研究性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标准答案的制定者和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更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性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帮助”或“指导”,而不再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相反,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错了重来,鼓励学生敢于同教师争辩,甚至否定教师的观点。因为,研究性学习重点应放在过程的探索和可能的发现,不必过多注重结论的正确与否。况且,通过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掌握什么观点,研究出什么成果是不现实的。所 以学生通过此,更多的是对经验、研究方法的积累,而不是结果。

2、具有深厚的功力。长期以来,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教学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所选取的课题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的触及本学科的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甚至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还有跨学科交叉的内容,以及自然、社会中有关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掘深自己原有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领域。对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进展,要关注、学习、研究;相关学科要了解、知悉要点,知其梗概。如有些同学选了一个课题《研究台湾问题》,这个课题涉及到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内容有清楚地把握,才能指导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及对前景能有前瞻性的认识。

3、敏锐的洞察力。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注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扫除一些障碍,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应做客观的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观点新颖、独特的一定要加以表扬,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有一学生对其他同学认为义和团武器落后就推论清政府在抗击八国联军时的武器也很落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撰文指出清政府当时已拥有了一支甚至比八国联军装备更先进的新军,材料很有说服力的。但对清政府为何还失败的问题却卡住了,只简单地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这时我首先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也应经常去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指出:观念的落后比物质的落后更危险、更可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研究型备课。教师要“研究型备课”,可是,现在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学习型备课”这一层面上。所谓“学习型备课”,是指教师以已有的经验 去理解既定的教材。这种备课止于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实际上,这样的备课只能是一种学习和吸收,甚至是一种重现和模仿。而“研究型备课”虽然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对象,却不止于熟悉,而且同时将它们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们做出某种程度的独立解释,形成个人的体验和认识。

以高一历史新教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备课为例:假如一位教师先是反复阅读了教材,分解课文,然后仔细翻阅各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课文重难点、教材分析、板书设计等文字材料,写成教案,完成备课过程,这位教师的备课属于“学习型备课”。假如另一位教师,他自然也熟读教材,翻阅有关这一段史实的时代背景等参考资料,同时也翻阅有关这段史实的史学界的不同评判。还翻阅《中国通史》,从第一手资料中了解那个时代,把握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最后依据阅读过的上述材料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备课笔记或教案。这样的备课就是“研究型备课”。

从上面两种类型的备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备课”仅仅将教参上的有关材料“下载”到自己的备课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知识搬运和装载给学生,这样的备课是平面的,拿着这样的教案去讲课,他的课不可能有宽度和厚度。因此,要提倡“研究型备课”,让教师和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对深化历史学科的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2003年11月

参考资料:

沈素英

《创建历史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历史教学

06/01 叶小兵 《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

02/01 韩飞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

06/01

第三篇: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高一(14)班

组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江苏省宜兴中学 班级:高一(14)班

小组成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 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 饮食风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 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2 居住习俗变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出行风俗的变迁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2 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婚丧风俗的变迁 1 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节日风俗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礼仪风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3 1912年民国成立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消费风俗的变迁 消费习俗的变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2 变迁的表现:

(1)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2)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 调查研究成果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变俗之风不可逆转。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居住风俗也是如此。在城市,过去单门独户的居住方式,被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人们从一个平面的空间,迁入立体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社区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真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人际关系疏远了。衣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经是国服的长袍马褂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唯有旗袍还出现在礼仪生活之中,连中山服都退出历史舞台时,时装领导了服饰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为时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以来;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发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重大飞跃,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三 课题探究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1)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2)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3)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中国百年社会风俗的的特点

(1)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3)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百年中国。

(4)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历程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材料:

1.百年中国社会风俗变迁http:// 3.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http://wenku.baidu.com/view/c7be2e4a2e3f5727a5e9628b.html

指导老师:何平

2013.1.14 8

第四篇: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者:太原五十九中 范慧卿 郝莉蓉 师敏 王雅琪 王宏 刘苗苗

摘要: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研究目的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二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中国近百年来社会风俗变迁

2.研究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3.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①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

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②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①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② 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2.饮食风俗的变迁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①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②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③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四 研究结论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五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简介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简介

缪礼华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今天的形势。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增添了研究性学习,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也预示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众所周知,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以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为目的,辅之以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即每学期或每学年开设2——3次研究性学习课,变原来的全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一、研究课的类型

1、规定型研究课

所谓规定性研究课,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学习的成果。我们首先从改革考试题型的方式入手。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我们就在期中考试出了一道分值为35分的小论文题。题目如下: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请你结合史实谈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其写作水平比预计的要高。这次考试中较好的小论文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毁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等。

虽说这种规定性的开放,是有条件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学生开放式思维的火花和闪光点。备课组教师深受启发和鼓舞,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第二种做法。

2、主题型研究课

主题型研究课,是在规定性研究课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我们具体做法是只规定主题,如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戊戌变法等,不规定题目。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查找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自主撰写论文。例如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四章要求:“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我们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学完该章节以后,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即主题),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教训、评价等各个侧面选题,写出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量其所长,自由发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数十篇学生习作中选出5篇,装订成册,在学生中交流,并投寄全国唯一面向高中学生的历史方面杂志《历史学习》。该杂志在2001年第3期《史学新苗》栏目发表

了我校学生两篇习作——《小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浅论辛亥革命的“妥协”》,师生倍受鼓舞,写作历史小论文的热情高涨。此后两个月时间我校又有《海棠叶的变迁》等六篇学生论文在《历史学习》和《中学历史教学》上发表。

3、自主型研究课

第三种教学方法是指在高一教完《中国近代现代史》数章或一册以后,先由教师拟定一些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小论文题目,作典型引路。然后再从选题、立论、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生以自身感受和自己特长为基础,不受任何束缚,自行研究。他们可以充分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观点,精心准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两星期或更长时间)独立完成,也可由3至5名学生自愿组织起写作小组,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学生有更大的活动余地。

自主型研究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之间还可以互教互学,即把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当单个学生或学生写作小组历史小论文完成以后,由教师修改点评,变成学生间互相修改、点评论文,再由学生中推选若干人组成评选小组点评,择其中优秀论文装订成册,交流,还可进行“论文发布会”,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时学生的点评也能慧眼独具,有说服力,使被点评的文章作者口服心服,从中受到教益。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和水平别具一格,不一定比任课教师差。

这种做法开放得比较“彻底”,学生思维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充分体现他们学习的效果和心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从笔者手边现有的学生习作来看,有些文章的立论和观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和论断,而且言之有理。例如论述祖国疆域变化的《海棠叶的变迁》,重新评价中法战争的文章,《<中法新约>是清政府外交上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农夫和蛇的启迪》、《抗美援朝之我见》、《空前的浩劫——“文革”》,上述习作,用高一学生现有的水平来衡量,不失为上乘之作,难能可贵。

二、研究课的教法

研究课与传统的教法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具体做法有:

1、熟悉教材

这里的熟悉教材有二层含义,即学生要学会现行的教材,教师更要熟悉教材,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讲清、讲深、讲透;学生要牢牢掌握。如讲授辛亥革命这一章节时,应要求学生对有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性质、评价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是研究课的基础。如果师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知半解,研究课是无法进行的。

2、介绍观点

如果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性探索的话,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历史界的动态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不同的,有争议的观点,以供学生研究参考。例如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有认为是进步性的(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有认为是侵略性的(掠夺性的殖民战争);有认为正义性战争为主;有认为侵略性战争为主;还有人认为好坏参半,凡此种种,教师即可引用教材观点(传统观点,大多数认同观点),也可阐明自己的观点,尤其教师表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是比较欢迎的。在介绍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已见,确定自己的观点,最佳状态是学生有自己的独创之处,超出老师介绍的观点。

3、查找资料

当观点(或主题)确定以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查找有关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

行查找。教师可以提供方便。所谓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有音像、图片等。特别是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时教师要进行指导,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4、撰写论文

当观点(主题)确定以后,又有充分和必要的资料、信息,最后一步工作是撰写历史小论文,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研究课成果的体现。关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要抓好命题,结构(论据的选用和顺序)、修改等几个重要环节。

三、研究性的考评

研究课的考评,主要是对学生所写历史小论文的考评来进行的。考评的方法有:学生自评,即历史论文的再修改;学生互评,即以小组讨论进行;或教师点评。这三种考评方法各有利弊,可以有机结合,以其中一种方式为主,交叉、交替进行以求实效。考评标准分:合格,要求是论文观点正确无明显科学性错误,说理清楚,文字通顺。良好就是观点明确,有感染力,略有文采;如文章立意新颖,有独特见解,有创新意识,则可评为优秀,被报刊录用者更应评为优秀。

四、几点体会

研究性学习,仅仅是开始,但无疑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方向。目前条件下,也不允许每一节课都上成研究课。教师只要选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调动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激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发布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从而产生了学习和写作历史论文的兴趣,其它同学受其影响,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第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当然,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写作论文和修改论文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有益的。

研究性学习还仅仅是尝试,虽然其优势性不容置疑,但毕竟还不很成熟,很不完善,有待不断充实提高。敬请专家、同行指正。

下载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全文5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6000字)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班级: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版)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本溪县高级中学英语组赵丽君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今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否开展研究性学......

    浅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分层目标33

    历史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培养三种能力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培养三种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我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点反思 兴华中学政治组:冯振华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阅历+反思=成长”。教师经常不停地进行教学反思,驾驭课堂的才干就会不时提高,后续......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韩爱玲贯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重要精神主线便是“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学生观”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