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法委书记同志在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移交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移交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移交现场会,主要是认真贯彻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对仲宫镇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社会服刑人员进行集中交接,并进一步总结经验,安排部署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下一步任务和措施。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
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以来,各试点办镇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效果明显,特别是仲宫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社区矫正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对辖区内的社会服刑人员进行了彻底地排查摸底,为全区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带了个好头,也为其他试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各试点办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仲宫镇的经验做法,把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移交工作。
下面,我就做好下一步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问题。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工作涉及部门多,比较复杂,需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试点街镇分管政法书记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加强对
社区矫正对象移交工作的领导,尽快配齐司法所工作人员及对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保障,协调解决移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试点办镇的公安派出所要积极配合司法所做好辖区内现有社会服刑人员的排查摸底工作,搞好执法文书移交和工作衔接,并负责组织辖区内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社会服刑人员集中办理移交手续。各试点办镇司法所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二、公安派出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地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是社区服刑人员的执法机关。在实施社区矫正后,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配合管理,公安机关执法主体的地位没有改变,司法行政机关对矫正对象负责管理教育。因此,各公安派出所要一如既往地履行好职能,积极配合司法所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和考察,要指定一名干警负责社区矫正工作,每月参加一次社区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活动,及时掌握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和思想情况;要对个别不服从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管教措施;要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及时处理,确保矫正对象不发生问题。
最后,对司法所提几点要求。社区矫正对于我们乃至整个司法行政系统而言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法律性强、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这就要求我们的司法所工作员,特别是司法所长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工作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争做社区矫正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严格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和社区矫正规章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依法加强对社区矫对象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的防止脱、漏管等现象的发生。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社区对象按时宣告解除社区矫正,不得随意拖延或提前。要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守则》,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凡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一经查实,必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做好社区矫对象的移交工作意义重大,事关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成败,各试点办镇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以科学的态度,改革探索的精神,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洪家楼街道办事处、郭店镇要尽快进行档案移交,迅速开展工作,从而推动我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为6月底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展开做打好基础。
第二篇:邢晓明同志在全市政法委书记会上作表态发言
高点定位求突破 奋力夺取“三个六五” ——邢晓明同志在全市政法委书记会上作表态发言
7月16日上午,全市政法委书记会议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市委政法委分管领导,市级政法各部门及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12年第2次全市“两率一度”测评情况,市级政法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分别做表态发言,杨勇对考察学习安康、汉中的先进经验做了概括总结,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晓明同志在发言中表示,我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高点定位求突破,奋力夺取“三个六五”(即两率一度测评全区在全省保60争50,各镇办、基层政法单位在全市保60争50,全区在全市保6争5);系统谋划巧布局,精心实施“两大工程”(平安建设“十大工程”和社会管理创新“3385工程”);强力推动不空谈,誓必实现“七个确保”。一是宣传攻势再加大,确保群众知晓率大幅上升。以全面落实平安建设以宣传“六必抓”为手段,知晓率提升幅度力争全市第一。二是严打整治出重拳,确保违法犯罪大幅下降。深入开展“集中会战保平安”百日行动,案件破获数和打击处理人数力争全市第一。三是治安防控树品牌,确保防范成效大幅提升。城区、农村视频监控力争实现“两个
全覆盖”,全面落实“两见警”、“平安互动联系户”工作模式。四是管理服务创亮点,确保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培育“六大亮点”,打响渭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品牌。五是矛盾化解再到位,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一控制、两下降”、“三防止两死盯”为目标,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大局稳定、争取群众满意。六是队伍建设求实效,确保政法队伍满意度大幅上升。组织开展“代表委员评议政法部门、政法干警演讲大赛、精品案件大评选”三大活动。七是考核督导再规范,确保工作推进能力大幅提升。建立平安建设保证金制度,对测评靠前的镇办,拿出真金白银予以奖励,并授予流动红旗;对后进的镇办,给予经济政纪双重处罚,并授后进黑牌。
第三篇: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李 鸿 忠 同 志 在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13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总结推广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经验,对下一阶段全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昨天下午,与会同志参观了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现场,刚才,鄂州、洪湖等地作了交流发言,现场很好,交流发言也很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罗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亲自主持并将做重要讲话。罗书记的重要讲话,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我省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背景下召开的,既是一个现场经验交流会,更是一个加快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动员会。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就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设将提高到很高的水平,而且还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具有鄂州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罗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借鉴鄂州试点宝贵经验,加快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下面,我从这个角度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由点到面的发展新阶段,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总体进入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崛起的新阶段,‚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新时期。2008年,全省GDP首次过万亿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实现了生活水平大提高。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农村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可持续发展的后工业化命题又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只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式,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融合、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促,才能实现城镇和乡村全面发展,力拉动投资需求。湖北作为中部省份和后发地区,将成为国家下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牢牢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推进我省城乡统筹发展、快速发展。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和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在学习借鉴鄂州经验上下功夫,进一步理清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思路
鄂州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先导,探索了一条全域规划的路子。鄂州市坚持‚全域鄂州‛的理念,面向国际国内借脑借智,对全市进行高水平设计、高标准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全市按照‚1311‛ 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格局(1个主城区、3个新城区、10个特色镇、106个中心村),构建现代化、网络型的市、区、镇、村建设体系,构筑起城乡互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层次分明、对接无缝、覆盖全市、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的规划网络体系初步形成。这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力推进一乡一业、区域发展,破解支柱产业培植的难题;运用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商家投资,破解项目招商的难题;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破解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难题;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城乡公交联运、城乡供水体制、城乡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初步建立起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基础,探索了一条工农一体、城乡互促的产业发展路子。鄂州市按照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要求,推动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产业相互融合,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在工业发展上,充分挖掘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生物医学、电子信息、冶金能源、建材、模具材料、纺织服装等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农业发展上,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等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特色鲜明的城乡产业布局互融互补的路子。
五是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探索了一条城乡基础
要,也是《城乡规划法》提出的基本要求。要改变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规划管理体制,规划局不是只管城市的‚半个规划局‛,必须是完整的‚城乡规划局‛。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按照城镇群发展格局,多中心布局结构,进行中心城—小城镇—中心村三级规划。要以城乡发展战略为导向,区域总体规划为核心,控制性详规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纽带,构建覆盖城乡、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要从战略高度描绘远景发展蓝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突破时空、地域和产业限制,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来谋篇布局;要在宏观大局中把握好局部发展的各种优势和特色,较好地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二是要突出统筹兼顾。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又要考虑民生需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既要考虑产业发展,又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考虑城乡供水、城乡电网、城乡路网、城乡供气网络等四个‚一体化‛的统筹安排。既要考虑人的需求,又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既要考虑近期,又要考虑长远。要充分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发展的规划。建设可以分步进行,但是规划目标和层次一定不能降低。
整振兴实施方案,推动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船舶、有色、纺织、石化、轻工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加快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消费类电子和环保等五大产业,打造湖北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围绕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饲料、蔬菜、烟草、果茶、药材十大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把农产品加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适应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现实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三是要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我省现代
1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让农民和小城镇居民逐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
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以城带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稳步发展,2009年城镇化率达45.2%。但总的来看,我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要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实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想人口分布比例,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是否应该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大中城市、三分之一在小城镇、三分之一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要促进人口向县城、重点镇和中心村集聚。对一个100万左右人口的中等县市,要把县城人口发展到30万人左右,建设3-5个中心镇,每个达到8-10万人。建设一批能集聚2000-3000人的中心村。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乡镇村的数量,集中力量加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全省城镇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第二,要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加强城镇功能分区,按照人口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科学规划好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等城镇功能分区,提升城镇产业、资源和人口的聚集功能。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多发展好的城镇,大都因产业而兴。如鄂州燕叽镇的金刚
3保护机制。成都市在全国率先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为有效保护耕地的农户每年分别按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耕地300元/亩的标准发放耕保金,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这方面的经验,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学习借鉴。
第二,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经济学有一条基本原理:再好的东西不流动,不进入市场,也是没有价值的。大冶农民侯安杰租赁土地近2万亩,年生产粮食突破1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襄阳区的双沟镇,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21%,这一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各地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当前,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制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和办法,及时抓好土地流转的监督、协调及服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及合同,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和纠纷调解仲裁制度,确保流转合同有效履行。三是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武汉市挂牌成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运行一年多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交易,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
5第一,要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我们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举措就是办好职业教育。要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星火科技培训等,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预备制的培训,继续推进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到2012年,全省重点办好100所左右办学条件好、设施设备基本配套的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要着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各地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减少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当前要将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作为重点保障。扩大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使农民工失业后遇到特殊困难能获得及时救助。
第三,要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等条件,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这一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工与当地城镇居民同工同酬、同城同权。改善服务环境,坚决消除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通过大力建设以县(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点的三级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一体化;通过大力建设就业信息网络,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信息一体化。
7和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服务、项目等资源流向农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都提出,‚企业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一政策很优惠,各地要用足用好。
第三,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近年来,国家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政策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要继续抓好贯彻落实,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三农‛贷款难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难问题较为突出。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抵押范围,积极发展水面经营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我们要大胆创新,狠抓落实,力争在破解‚三农‛贷款难题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九、要在加大试点示范力度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突破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用这些理念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要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考虑、统筹安排,920-
第四篇:李德政同志在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李德政同志在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 间: 2007-5-28【字体: 大 中 小】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同意,县纪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证。现在,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落实。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安排组织参观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给我一个基本印象,就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了,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就会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有所保证。从看过的这些示范点,给我们以启发,也产生了许多思考,归纳总结,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抓组织领导到位,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宣传教育到位,形成了全民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制度建设到位,形成了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抓村务公开到位,形成了风正气顺、和谐团结的良好风气。虽然我们在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与省市要求还相差甚远,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广大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政务、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及时的问题等等,归根到底我看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它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增强广大基层干部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农村。我县是农业县,全县总人口20.6万,其中农村人口18.7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91%。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稳定。近几年,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对此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2006年县纪委受理80件信访件中,涉及农村基层干部在退耕还林、村级财务、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问题36件,占总信访量的45%;转立案26件,涉及农村财务、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等问题14件,占总案件的54%。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充分说明了农村的基层政权是我们党执政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基础,没有农村政权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农村干部,处在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千家万户的直接利益。肩负建设新农村、帮助农民增收的重大责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靠村干部带领群众去落实。“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支部的风气,往往是一个村的风气,党支部的面貌,往往也是一个村的面貌。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树立为群众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党的纪律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白河的新农村建设。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国家惠民政策落实的必然要求。自2002年以后,国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相继出台针对新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我县仅2006年国家投入的惠民项目9个,惠及15个乡镇124个村,涉及资金8148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5154万元、“两免一补”资金1118万元、农村合疗补助609万元、扶贫重点村建设资金520万元、城乡低保206万元、迁移扶贫140万元、粮食直补121万元、计生奖补26万元、救灾移民35万元、生态移民500万元),而我县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仅5286万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每年将这么多的惠民项目和惠民资金放在我们这里,就需要我们管好,用好,保证惠民资金真正用在农民身上,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各乡镇和有关涉农部门,要从保护和挽救我们的基层干部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使用好惠民资金,保证国家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教育为基础、推进公开为重点、健全机制为核心、抓点示范为关键”的工作思路,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一,深化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是基础。各乡镇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载体,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在提高教育效果,全面落实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和基层站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上下功夫。一要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要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决议、决定,认真掌握党的“三农”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切实增强政策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要开展以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加强农村党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践“八荣”、弃“八耻”,为树立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四要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要坚持以思想教育、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典型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大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事迹的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勤廉双优先进典型。同时,充分运用反面典型,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教育警醒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要创新教育形式。要适应农村特点,采取轮训、主题教育、集中教育、形势报告会、党课等形式开展教育;要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第二,推进公开,确保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行公开是重点。提高农村工作的透明度,把全县农村基层干部行使的权力置于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必须继续坚持实行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通过实施阳光政务、村务,切实打造廉洁
政府、廉洁新村。
一要进一步深化镇政务公开。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着重公开国家有关涉及“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政策;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政策,特别是“两免一补”等政策,国家扶贫政策;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等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要通过公开,把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
二要继续深入推进村务公开。要按照统一规定,定期公开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安排、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情况。重点抓好财务公开,所有收支必须逐项公布,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对有关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土地及水面等资源的发包和收益、村集体债权债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新农村村庄规划、住宅设计、公共设施建设、为民办实事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及时向群众公开,广泛听取村民意见,重要项目建设等可专题公开或按群众要求点题公开。村务公开内容要经村务监督小组审核同意,坚决纠正和防止不公开、假公开问题。三要全面推进基层站所办事公开。要按照政策法规、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理结果、投诉渠道、服务对象的权利义务、执法和处罚依据“八公开”的要求,做到及时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学校、医院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公用事业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办事公开。
第三,健全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健全机制是核心。各乡镇党委、纪委要切实从探索机制上想点子、出新招,通过创新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要结合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特点,积极探索实施规范管理和有新监督的方式方法,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明确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事权范围,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年终考评和离任审计等制度,不断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警示训诫工作制度,对不能或不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群众意见较在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或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调整。
二是要建设服务群众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进村入户、包村联户、记民情日记、服务承诺等制度和规定,通过制度建设推动村干部作风建设,引导村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
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村干部报酬,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抵制腐败的自觉性,同时,注重对优秀村干部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表彰和奖励,用荣誉感召人。第四,抓点示范,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点示范是关键。县纪委确定的15个乡镇18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在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要率先于其它地方,着力在深化教育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工作结合上做文章,通过抓点示范,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各乡镇纪委和县纪委抓点领导要紧紧围绕农村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以加强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正面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宣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形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示范点要按照县纪委确定的“六项制度”、“四项规定”,统一内容,统一标准,集中在示范点上体现,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各项工作。
三是搞好工作结合。各乡镇在抓点工作中,要注重搞好工作结合,一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实事工程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促进农村道路硬化、教育培训、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等目标任务的实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要与教育、保护和挽救干部相结合,定期对示范点的村干部执行工作制度和履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三要维护群众利益、纠正不正之风相结合,在抓点工作中,对群众反映强烈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要限期处理,对不及时处理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第五,惩防并举,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实效是目的。各乡镇党委、纪委,要按照中央统一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促进干部勤政廉政,确保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重视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畅通农村信访渠道。村干部要经常走门串户,和群众谈心交心,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了解和解决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到一般信访问题不出村,发现集访苗头要认真做好工作,化解矛盾。要切实保护农民群众信访举报的合法权益,严肃处理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二是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整治,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要针对各种乱收费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村教育、报刊订阅、道路修建、计划生育和农村建房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防止以经营性服务、公益事业建设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要认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要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对负债村要实行公益事业和重大建设项目报告审批制。
三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坚决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在乡镇村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土地资源开发承发包等过程中发生的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重点查处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严重群体性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案件;查处挪用、克扣粮食直补资金和村级补助资金及侵吞、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行为;查处各种巧立名目、变换花样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强行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坚决纠正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作用。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是关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之中,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坚持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定期向县委和县纪委报告工作情况。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要求,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做到分工具体、任务清楚、责任明确。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村级延伸,制定相应的责任考核和追究办法。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涉及的领域多、部门多,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宣传部门要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民政部门要抓好村务公开和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抓好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财务制度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充分发挥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能优势,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的整体工作。要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职能,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认真组织实施,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三,要切实履行职责。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乡镇纪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协助制定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运用典型引路,确保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基层工作的各个方面,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和各涉农部门负有重大责任。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创新,知难而进,扎实深入地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为实现突破发展与构建和谐白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孙谦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孙谦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0月21日)
经报中央同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决定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今天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社区矫工作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已经5年多了。几年来的实践成效表明,开展社区矫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有益探索,不仅明显降低了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既符合世界行刑制度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同志在2008年全国政法系统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后对于可不收监关押的罪犯,要通过建立完善分散的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机制,真正在社会上、家庭中把他们管教好。这样既可以大大降低司法行政成本,又能够更好地教育感化他们,促进家庭和社区和谐。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社区矫正,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
1刑制度,贯彻落实宽严相济事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对刑罚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开展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刑罚的依法正确执行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的意见》,充分认识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责任感,积极做好检察环节的社区矫正工作。
二、立足职能,认真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法律监督,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找准职责定位,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贯彻落实中央五部门今年7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并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认真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要把握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依法开展对判决、裁定、决定监外执行的检察,支持和保障有关机关依法、正确适用非监禁刑,保证适用非监禁刑的对象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二是依法开展对监外执行交付执行活动的检察,促
进交付执行各个环节有效衔接,防止和纠正因不依法、不及时交付执行等原因造成监外执行罪犯“漏管”。三是依法开展对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管活动和矫正活动的检察,防止和纠正监管和矫正活动中存在的“脱管”问题。四是依法开展对刑罚变更执行和解除矫正、终止执行环节的检察,促进有关机关依法公正办理减刑、收监执行以及在刑期或者考验期满后及时办理释放、解除管制、恢复政治权利等手续并履行相关程序。五是注重维护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依法受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控告和申诉,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防止和纠正侵犯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要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在几年的社区矫正试点过程中,一些地方检察机关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要在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坚持定期专项检察与日常随时检察相结合,全面检察与重点检察相结合,除了坚持开展一年两次的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定期专项检察活动外,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违法问题和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中的重大事件要进行随时检察。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区别情况,综合运用口头纠正违法、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和情况通报等形式,督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或改进。要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经常走访矫正机构、人民群众和社区服刑人员,建立与社区服刑人员谈话制度,多与社区服刑人员亲属、基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
管教民警、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增强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效果。要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检察监督水平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基层检察院。只有基层工作扎实有效,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整体工作才能上台阶、上水平。基层检察院要根据全面试行社区矫正的新任务、新要求,合理配备人员力量,做到这项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加强对基层监所检察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社区矫正及法律监督的相关业务知识,增强监所检察人员的执法能力。
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在不少地方还是一项新的工作。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省级检察院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借鉴一些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制定的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办法和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要注重建立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数、表现情况、监管活动和矫正活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将实践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各级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试
行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在认真履行检察职责的同时,学习借鉴其他政法部门的好作风、好经验,搞好与其他政法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参与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区矫正活动,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