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3:0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团十五届二中全会后召开的一次全团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团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总结各地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做法和经验,研究部署如何深入开展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进一步推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温暖、送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分忧解困,帮助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王兆国同志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并对山东省青春创业行动作出重要批示。这次会议期间,他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全体与会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王兆国同志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力度,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去年,团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全国促进青年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提高素质、鼓励创业、牵线搭桥、政策扶持、强化阵地等关键环节,逐步构建起与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相衔接、具有共青团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体系。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引导和帮助青年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96个重点联系城市建立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并逐步完善其功能,“中国青年创业网”网站开通并与地方联网,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阵地依托;通过举办座谈会和报告会、树立青年创业典型等方式,深入持久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精神教育,走自主创业之路越来越成为广大青年的共识;大力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青年进行了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提高了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启动“工岗快递”行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咨询等中介服务。同时,各地团组织在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比如,山东省各级团组织实施“3+2”工程,即创业工程、就业工程、培训工程和学士后流动站、青春创业园区;在创业工程中提出要“四轮驱动驾马车”,即政策、资金、培训、服务四个“轮子”和一个大企业这驾“马车”,这都是青春创业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刚才,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姜大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对青春创业行动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代表全体与会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向山东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谈三点意见。

一、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年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了就业总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就业结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一是总量矛盾突出。“十五”期间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升至峰值,达到1000万人,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年度供大于求的数量在1400万左右。此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人员需要转移。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职工,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又供不应求。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不同地区、行业劳动力供求不平衡还会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就业与青年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是一个青年问题。劳动力周期更替,决定了青年始终具有广泛的就业需求。在劳动力尤其是新增劳动力中,主要是青年。与当前全国就业总体形势相适应,我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在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占30%左右;在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中,青年占绝大多数,今年高校毕业生212万,明年将达到280万;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面对这一形势,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青年的切身利益。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1.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青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和再就业对群众来说是根本大事。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推动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切实代表和维护好青年群众的利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落到实处的重要任务。还要看到,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能够广泛有效地激发和调动青年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亿万青年立足岗位的劳动,必将化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洪流。

2.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新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分流企业富余人员,部分职工下岗失业难以避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实施城镇化战略,会加快劳动力自由自主的流动,进一步加大城镇就业的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我们还要看到,大学毕业生中还包括民办高校的学生,现在有近八百万人。民办高校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青年求学的需求,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前不久,党中央书记处在听取团中央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高校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来抓。共青团是为党做青年工作的组织,必须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切实协助学校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之,只有切实解决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服务青年的必然要求。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是共青团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前提,是共青团事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就是抓住了服务青年的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促进青年就业始终是青年组织的重要职责,青年就业已被确定为世界青年事务发展十大优先领域之一。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能够增进青年对团组织的感情,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力度

根据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共青团的特点和实际,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为目标,以扶持青年创业为主线,以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观念引导为主要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努力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为此,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为青年开发就业岗位。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基础。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仅靠现有岗位的调剂是远远不够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在开发就业岗位方面,各级团组织做了积极的探索。当前的关键在于从共青团的实际出发,创新思路,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可以通过鼓励青年创业来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引导青年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发展这些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来吸纳更多的青年就业。条件具备的团组织可以建设一些项目直接安置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比如,山西太原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参股成立了“青创田园果蔬有限公司”,在社区开设直销网点、综合市场183个,提供了3千多个就业岗位;山东成立了“学士后流动站”,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探索“青年就业见习制度”,开发农村卫生、社区治安、城市帮教等公益项目,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可以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组织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工作,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培养人才,并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高校毕业生中倡导、鼓励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不到一周时间报名就达4万多人,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到基层、到西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精神。同时也说明,在一些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还比较难,特别是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更难。明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力度,把项目做大做实,鼓励大学生不等不靠、自主创业。要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吸收大学毕业生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当志愿者,延缓他们的就业时间,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总之,我们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为青年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2.大力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历史上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人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强调要培养大批高精尖专业人才,也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这次会议以及去年七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反复强调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国家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很大,出现了高薪难聘高级技工的现象。从国际范围看,德国长期重视职业教育,有些经济学家把职业教育称之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对我国来讲,加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这是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基本条件;二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仅是被动地安置现有劳动人口。各级团组织要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大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要坚持培训的市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确定培训内容和组织教学,努力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我们就培训什么样的劳动力。要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与劳动用工单位的联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积极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争取政策,争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授予权。总之,要通过这些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社会化水平,为青年的长期就业奠定基础。

3.强化对青年创业的扶持。自主创业是青年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创业需要积累,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对许多创业青年而言,他们对团组织是有感情、有所期待的,渴望团组织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作为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共青团理应自觉肩负起这一重要责任,切实做好扶持青年创业工作,唱响创业的主旋律。要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帮助青年学习工商登记、项目选择、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引导青年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要针对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探索成立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帮扶措施。比如,团山东省委设立了6000多万元的青年创业基金,部分团市委联合金融部门设立了1.13亿元的银行贷款,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降低了青年创业的成本。要在充分挖掘国内资源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扶持青年创业的经验,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国外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服务青年创业。比如,上个月我们在北京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联合启动了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既吸纳了国际资源,又借鉴了外国青年组织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的一些做法、模式。

4.提高对青年就业服务的质量。就业服务是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怀着对青年的深厚感情来开展工作,动实情,办实事,见实效,改善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要为青年提供政策方面的服务,争取鼓励青年就业创业的区域性政策,帮助青年用足用好有关政策。要开展“工岗快递”、供需见面及网上招聘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促进青年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牵线搭桥。要针对不同青年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跟踪式服务,尽可能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特别是各级团组织的青工部门要发挥广泛联系青年企业家的优势,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牵线搭桥服务。要通过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等方式,对下岗失业青年这一特殊困难青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就业援助和服务。要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青年创业网”,搭建起有形和无形的工作平台,为服务提供依托。

5.加强对青年就业观念的引导。观念对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就业供需脱节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就业观念相对滞后。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树立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都是就业的观念。要积极培育青年创业典型,大力表彰宣传青年创业典型,创造有利于青年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带动更多的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共青团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要坚持以创业为主题。就业问题的最大矛盾是总量问题,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新的岗位。青年思维敏捷,风华正茂,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要将服务青年就业与帮助青年创业结合起来,推动青年把就业的过程当作创业的过程,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方针。其中,市场调节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紧扣市场需求,跟踪市场变化,不断强化工作的市场导向。三是要坚持以品牌为牵动。培育工作品牌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牵动社会、影响青年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涉及观念引导、技能培训、中介服务等多个环节。只有选好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品牌,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三、努力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全团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团组织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成效作为我们衡量团干部工作是否务实、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我们经常讲,帮助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不在于提多少动人的口号,多大动人的指标。即使只帮助了一个青年就业,也是工作做实了,如果没有真正帮助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就是工作漂浮,作风不实。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工作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关键在于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团的整体工作规划,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团组织和团的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地市级以上团组织要成立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要成立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工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共青团全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

2.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全团的任务,需要团的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共同努力。要集中全团力量,坚持上下联动,塑造整体工作形象。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发挥优势,形成推动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合力。要逐步实现工作的平衡发展,工作先进的地区要再接再厉,工作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

3.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本着对共青团事业负责、对青年负责的态度,动真情,办实事,做实功,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要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工作,不贪大,不贪多,一点一滴地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努力做出成效。要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把握青年的愿望,满足青年的需求。要坚持项目化运作,把工作细化成若干项目,依托项目抓落实。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推进工作的动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层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鼓励基层大胆去闯、大胆去试。要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青年的新变化作出科学分析和理论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工作开展,推动工作思路的创新。要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工作方式的创新。

同志们,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不断开创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周强同志在保护母亲河行动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隆重召开保护母亲河行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回顾六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动员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在百忙之中出席大会并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会后要狠抓落实。下面,我代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讲三点意见。

一、六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工作的简要回顾保护母亲河行动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主题,以社会化参与、工程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方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1999年1月召开保护母亲河行动第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为起点,六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从1999年初至2000年底,保护母亲河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二是巩固扩大阶段。从2001年1月至2003年初,保护母亲河行动实现了由单一地发动青少年,到以青少年为主,牵动社会公众和团体的广泛参与;实现了由植树种草为主,到植树种草与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环保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保和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三是蓬勃发展阶段。从2003年3月到现在,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参与面更加广泛,一批示范工程相继竣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六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动员了3亿多人次青少年参与,面向海内外筹集资金2.5亿元(其中,海外筹资6000多万元),在母亲河流域建设了1103个、面积达399万亩的造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大江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战略的实施,为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护母亲河行动开辟了青少年接受生态环保教育的新途径。六年来,我们通过设立“保护母亲河(周)日”,利用每年的重大环境纪念日,先后组织开展了“母亲河,我与你同行”绿色传递、“小事做起来,绿色助申奥”、“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承诺天天做,保护母亲河”、“请跟我来,天天环保”、“共饮丹江水,保护母亲河”、“美化新三峡,保护母亲河”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创作歌剧、拍摄影视作品、举办生态文艺晚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母亲河的情感,营造了人人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第二,保护母亲河行动构建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平台。六年来,我们采取简单便利的方式,积极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创造条件。比如,“5元钱捐植1棵树,200元钱捐建1亩林”,只要愿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任何人都可以从节约用水、养花种草、净化环境等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作贡献;以命名建设纪念林的方式,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为保护母亲河行动捐资,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这个平台,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第三,保护母亲河行动架设了生态环保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桥梁。六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小渊基金”项目、举办“中日民间水论坛”等方式,积极推动中日生态环保合作,广泛建设“中日青年生态绿化示范林”;通过建设“中埃青年友谊林”、亚欧基金合作、实施“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友好之船”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环保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申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参加全球青年论坛、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国际论坛、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年会、青年与全球化论坛等活动,积极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走向世界。在保护母亲河行动框架下,我们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开展了生态环保友好合作,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发展自始至终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母亲河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捐款,建设“中直机关纪念林”、“中央国家机关纪念林”。2001年6月,李瑞环同志在接见首届“母亲河奖”获得者时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2002年,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得了首届“中华环境奖”。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为保护母亲河行动亲笔题词。2002年4月,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来华参加中日青年生态合作论坛的日本代表团。2002年12月,曾庆红同志会见日中绿化推进议员联盟代表团。这一切都表明,保护母亲河行动所取得的成果,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鼓励,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体现了各级共青团、绿委、人大环资委、政协人资环委、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记录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热情和奉献。在此,我代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和共青团中央,向长期关心支持青少年生态环保事业的各级党政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六年来积极投身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保护母亲河行动六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推进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只有顺应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潮流,才能保持持久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只有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局,才会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只有凝聚起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才能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

二、保护母亲河行动今后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并以此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战略思想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期,保护母亲河行动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群众性生态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完善以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体验、生态环保工程、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着力点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努力提高青少年生态环保素质,广泛动员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根据这一发展思路,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围绕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弘扬生态环保文化。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青少年是生态环保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生态环保文化的受益者。生态环保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培养和弘扬的生态环保文化,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成为广大青少年的一个基本价值观,深深扎根于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态环保文化的培育过程就是生态道德的养成和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的过程。要广泛宣传生态环境道德,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青少年和全社会关爱生态环境、主动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浓郁社会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要大力倡导以“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道德要求,把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要培养传播生态文化的比较稳定的队伍,创造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和理念,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生态环保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手段在生态环保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和青少年参与。2.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局,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实践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有效方式。生态环保实践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亲身体验,从小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要探索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和公众直接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创造条件。一方面要根据青少年和公众简便易行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主题活动,关注重点流域、国家重点大型工程、重大节庆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打响保护母亲河行动这一生态环保公益品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广开渠道,广筹资金,着眼保持水土、治理污染、保护资源等,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局,扎扎实实地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保证每个保护母亲河工程都是优质示范工程,让工程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惠及子孙后代。3.围绕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生态环境问题的开放性和危机性,要求我们必须用开放的观念、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同时要在联合国青年政策框架内、国际青年组织框架内,广泛开展青年生态环保交流。要开展跨文明对话,积极引进国际资源,推进青年生态环保项目。要加强与国外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采取互惠、双赢的机制开展活动。总之,要创造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扩大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国际影响。

三、加强机制建设,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母亲河行动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思路,不断总结提升,形成规律性认识。这些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之所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根本原因在于探索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开拓创新,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公益事业发展规律,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面更广,参与程度更深,自我运转能力更强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要把深化社会动员机制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发展的关键环节。生态环保事业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动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效动员机制。要充分利用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以满足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愿望为基础,广泛发动广大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着眼调动青少年的内在积极性,广泛采取公开招募、志愿参与、形象代言、发展会员等新型动员方式,引导青少年自觉参与生态环保实践。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要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简便易行的方式,方便社会公众和广大青少年直接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2.要把完善多方合作机制作为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有力手段。保护母亲河行动涉及面广,包容性强,必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加强与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主动争取各主办部门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共青团承办落实的长效机制。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加强与国内企业和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发挥其牵动面广、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实现利益共享、互惠共赢。积极开展与国外青年组织、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服务。要利用好团内团外、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探索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更加踊跃出资建林的筹资机制,强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的物质依托。3.要把优化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作为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中之重。保护母亲河行动工程的建设,筹资是前提,建设和管理是关键。高标准的工程建设质量和显著的治理效果,是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公众和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反映,也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成果的直接体现。要按照基金管理使用要求,管理好各级专项行动资金,严格审批立项,科学规划设计,认真施工建设。要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客观规律,在规划、论证、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移交等主要环节上,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有效的工作制度,实行动态全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建设成果的保存和延续。要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采取项目公开招标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源,实现效益最优化。4.要把健全组织运行机制作为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要保障。要完善团组织牵头带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其他组织广泛参与、分工协作、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要强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大发展问题进行商讨。发展参与群体,适当组建团组织管理指导,青少年自发组织参与,能自行运转、自我发展壮大的青少年环保社团等组织形式。大胆探索用社会化、事业化方式推动大型群众性公益事业发展的思路,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常规化、事业化。进一步建立以“母亲河奖”为龙头的表彰体系,形成有效激励和积极导向,激发各方面支持和投入这项工作的热情。各级共青团组织是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主要组织协调部门之一。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与绿委、水利、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将保护母亲河行动纳入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要和有关部门一道,将保护母亲河行动作为一项具有长远发展的事业来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使这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同志们,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倡树生态文明新风,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新局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张彤同志在四川省

“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登菊常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德阳召开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目的是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各级团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省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登菊常委在百忙中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登菊常委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和深化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下面,我就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参与,关爱工作成效明显

自去年以来,由团省委牵头、联合相关厅局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各级党政重视,关爱工作形成合力。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农村留守学生十分关心,高度重视。省委青林书记在今年3月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5月又在省委工青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开展好该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多次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农村留守学生,对关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巨峰省长高度重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对关爱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亲自关心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募集事宜。登菊常委等省领导先后多次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还多次专程看望慰问留守学生,调研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对关爱工作进行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3家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工作职能,积极主动开展关爱工作。各级公安部门将留守学生权益保护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探索形成了“三查四有五定期”留守学生管理办法;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文化部门开展了“送电影进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劳务管理部门和劳务培训机构将家庭教育纳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内容;妇联组织广泛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关工委开展了万名“五老”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全省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工作议事机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关爱工作深入开展。成都、泸州、内江等地将关爱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评估体系;德阳、绵阳、达州、巴中、乐山、雅安、资阳等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关爱工作作出批示并参加相关活动;巴中、遂宁等地明确要求各级机关干部带头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德阳、遂宁、广安、眉山、南充等地切实落实人员、经费、措施保障;绵阳、内江、宜宾等地还制定了考核激励办法,专门成立督查组进行检查落实。成都市建立起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工作责任制,将留守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德阳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及对关爱留守学生的教职工的相关费用。遂宁市专门从市财政划拨2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关爱工作。全省初步建立了“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活跃的工作格局。

(二)实施项目运作,爱心基金不断壮大。团省委按照“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思路,创新活动方式,打造活动品牌,增强工作实效。针对留守学生现实需求,精心策划“因为您,灯亮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向社会公开推出了“留守学生流动爱心书屋”、“看看父母打工的地方”、“留守单亲母亲培训基地”、“留守学生体育活动中心”、“留守学生奥运行”等11个公益项目。以公益活动项目为统揽,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社会募集关爱资金,整合关爱资源,拓展关爱项目。今年9月,全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再获900余万元捐赠,其中省电力公司捐赠的400万元和蓝光集团捐赠的400万元将全部用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省体育局捐赠的体彩基金100万元将建设留守学生体育中心。另外,四川出版集团向21个市(州)各捐建了一个留守学生流动爱心书屋。截至目前,四川省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已累计募集达2700万元。全省各市(州)也不断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为关爱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1个市(州)共筹资1.15亿元,用于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三)加强阵地建设,活动平台有效搭建。团省委及时出台《全省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标准》,对各种设施、项目和指标进行了细化明确。全省各市(州)按照社会化招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思路,切实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搭建关爱工作平台。绵阳市募集资金20万元,通过依托学校建家、依托城镇单位建家、依托社会组织建家、依托村支两委建家、依托代理家庭建家等五种模式,建成“留守学生之家”112个。遂宁市下发了《全市“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采取部门联建、社会援建等方式,在学校、乡镇、社区、村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151个。巴中市要求市级各部门分别在扶贫联系村建一所“留守学生之家”,并达到有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等“六个一”标准。中国移动四川德阳分公司为全市55个“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分别赠送了一部IP商务电话,而且专门制定了话费优惠政策,保证留守学生能够定期与父母打通亲情电话。截至目前,全省“留守学生之家”达到1700余所。

(四)强化队伍培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相应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按照思想品质好、综合素质高、热心关爱工作的标准,采取公开招募、项目招标等方式,以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机关干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为重点,在全省招募了近11万名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关爱队伍。各级各类志愿者针对留守学生在心理、学习、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结对帮扶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学习辅导、法制宣传、健康体检等活动,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使他们“幸福留守、快乐成长”。为进一步扩大关爱队伍,提升关爱工作水平,团省委在省关爱行动领导小组13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又积极吸纳省青联、省青企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省电力公司、蓝光集团、成都传媒等60余家社会团体、企业及媒体,组建了“四川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爱心联盟”,全面整合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为该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五)加大宣传力度,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加大工作宣传,选树关爱典型,是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学生良好社会环境的有效方法。全省各级团组织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团省委组织专门力量,以创作留守学生主题曲、制播公益宣传片、刊登公益广告、发送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宣传工作交叉覆盖。通过宣传“香港华人置业留守学生之家”公益项目招标、“因为您,灯亮了”——致全社会的公开信、“与爱同行”——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快乐暑期,幸福留守”等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亮点。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开展了“留守学生自强之星”、“留守学生关爱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

(六)探索机制创新,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团省委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关爱留守学生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通过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申报制度,推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项目,解决阵地、队伍和运行保障等困难,积极探索建立了资源整合长效机制;按照“多重覆盖,交叉重叠”的原则,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培训等制度,加强基层志愿者组织和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了齐抓共管长效机制。各市(州)普遍制定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与管理暂行办法》、《“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条例,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举措。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扎实推进,在全省上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服务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近百万留守学生从中受益;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务工人员得到有效的亲情服务;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了机关干部的作风转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结对帮扶留守学生,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落在了实处;锻炼了团干部队伍,各级团干部服务大局、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提高。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纷纷聚焦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经济杂志社等多家中央媒体近期赴川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了关爱帮助留守学生、关注支持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是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界更大程度的支持、更大范围的参与。针对各地工作推进尚不平衡,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整合社会资源力度有待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措施,按照活动阵地广覆盖、关爱活动经常化、关爱工作可持续的目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不断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推向深入。

(一)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留守学生之家是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主要阵地和有效依托。目前,我省虽已建设留守学生之家1700余所,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了集中、安全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场所,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覆盖不广、建设不规范,功能单一等问题。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申报建设机制,明确申报主体和申报流程,通过招标、投标、评标等规范环节,合理规划留守学生之家在全省的分布,杜绝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二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管理机制,采取统一购买、物流配送的方式,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电视、电脑、DVD、电话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各地要做好“建家”的选址、人员配备、设施配套、健全制度等工作,确保“建家”质量;三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目标考核机制,各市(州)和县级团委要做好指导、督促工作,有效发挥留守学生之家的阵地依托和辐射作用。团省委每年将评选优秀留守学生之家,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四是要进一步拓展留守学生之家功能。各地要立足实际,摸清本地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立足实际需要,发挥各自优势,既切实满足农村留守学生需求,又为留守学生之家日常运营增添部分保障。

(二)加大培训,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地要以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有效的亲情关爱。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宣传发动和典型引领,面向全社会,积极招募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特别是要招募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要培育一支志愿者骨干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志愿服务论坛、学习考察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等形式,加强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组成稳定、富有爱心的志愿者骨干队伍。重点要依托四川省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联委员等,积极开展结对服务、流动服务。三是要加快关爱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主动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关爱志愿服务立法准备工作,规范关爱志愿者的招募流程、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形式,完善志愿服务的接力机制,推进关爱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

(三)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加大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项目化、社会化运作力度。一是要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工作方式。依托专业策划机构,开发新的关爱项目,有针对性的募集社会关爱资金,提高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农村留守学生所需与社会所能的有效对接。二是要积极发挥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爱心联盟的作用。有力整合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等团属资源,积极吸纳各类大中型企业、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新闻媒体、法律服务机构,搭建关爱工作新平台,畅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协调渠道,增强整合资源的广泛性、实效性,真正实现与社会的“优势互补、互动双赢”。

(四)精心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关爱活动。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立足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农村留守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策划、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关爱活动。一是要实现关爱活动长效性。要广泛开展“温暖的大年三十”、“爱在中秋”、“爱心大接力”、夏令营、冬令营等系列关爱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幸福留守、快乐成长”;二是要提高关爱活动的针对性。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突出关爱重点,明确关爱任务,确保关爱活动取得实效。如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开展农村留守学生书信大赛,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与身边的小伙伴、志愿者交流沟通;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安全失保的问题,开展模拟小法庭、我是小大人等自护体验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村留守学生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广泛开展送电影进留守学生之家、好书好剧伴成长、走进科技馆等活动,开阔的他们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品质。三是要突出关爱活动的经常性。将中长期关爱项目与短期服务、集中行动和分散服务、大型活动和小型服务、即时行动和日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关爱工作经常化,既提高关爱活动的社会影响,又保证农村留守学生切实受益,让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关爱工作取得实效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重在实效。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结合各地实际,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农村留守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农村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农村一代人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各级团组织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我们在解决留守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落实省委领导指示、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目标责任管理,要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做到领导工作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以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展,推动关爱行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发挥好团组织的宣传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团属宣传阵地,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大力宣传基层团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形式,为关爱活动营造强大声势、良好氛围;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注重专题策划和深度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学生、关心留守学生、支持留守学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要坚持“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理念,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探索各具特色、符合留守学生需要的工作模式,形成推进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整体合力,让广大农村留守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各级团组织要定期向党政领导汇报留守学生工作,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加大活动项目包装策划,细化活动工作方案,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拓宽资源整合渠道,动员和争取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行动中,更好地服务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找对策,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要以实现“广覆盖、经常化、可持续”为目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易于操作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长效机制。要努力解决阵地、队伍和运行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实现阵地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关爱留守学生的各项工作始终,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同志们,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共青团组织践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参与惠民行动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行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关爱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四篇:杨东平同志在统筹城乡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杨东平同志的讲话

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省、市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今年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我到志丹工作以来,已召开过四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但我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度依然缓慢,特别是这三项重点工作进度比较慢。为了查找进度缓慢的真正原因,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现场观摩会。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利用一天半的时间,现场观摩了各乡镇(管理区)的进展情况,我们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好,谁的差,相信大家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目前,重点镇建设做的最好的是永宁镇,社区建设做的最好的是金丁镇胡兴庄社区,侯市管理区虽然和别的乡镇模式不一样,但这项工作推进的很扎实。刚才,5个工作落后的乡镇作了表态发言,落后的原因在政策方面、在县委和县政府部门配合方面不存在问题,主要是落后乡镇的领导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进虎、步亮、凤山三位副县长和燕书记分别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好现场会的精神,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是硬任务。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扶贫移民-1-

搬迁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省长工程。省、市、县对这三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在全省扶贫移民搬迁会议上,有三位省长专门出席指导,赵正永省长强调他将紧盯移民搬迁不放松。在黄陵召开的重点镇建设现场会上,工作进展较好的作了经验交流,工作较差的作了表态发言,子长县杨家园子镇作了表态发言。现在,全市重点镇建设实行“一月一点评,一月一通报”。保障性住房建设省上也专门召开了会议,对各县区要求十分严格。从省、市、县对三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要求来看,这三项工作确实是硬任务。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确保三项工作顺利完成的要求上来,任何人不得有其他想法,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是硬要求。如何要求三项工作,我讲六点意见。一是搬迁户要落实。为什么把搬迁户要落实提到第一点?我们看了自建房能建起来的,可以说是落实的好的。单元房即使能站起来,但搬迁户没落实,以后不仅修不起来,将来还可能给政府带来麻烦和包袱。现在,一些乡镇的单元房建设迟迟没开工的根本原因就是搬迁户没落实。为什么一些乡镇能落实,而一些乡镇不能落实,这说明工作发动不充分,乡镇领导没有足够重视,没做大量工作,没深入动员宣传。要做好

这项工作,就要尽快落实搬迁对象。昨晚,我和徐县长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今年移民搬迁的标准问题、考核问题,如果各乡镇只是把房屋建起来,但没有落实搬迁户,还将视为今年任务没完成。二是产业配套要落实。观摩之后,真正让人心里踏实的社区是金丁镇胡兴庄,只有这里可能是让老百姓住得稳的搬迁点。如果产业配套没跟上,让老百姓来干什么,如何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即使老百姓搬过来,也住不稳。所以,我们要按照扶贫工作的思路,结合各乡镇的实际,尽快落实移民搬迁户的产业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年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果人搬进来,但产业配套没完成,也视为今年任务没完成。三是开工时限要落实。无论是单元房还是自建房,开工时间都要落实,省、市对我们10个没开工的县区的要求是9月15日前开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明确要求没开工的乡镇要在9月10日前开工。在这次现场会召开之前,各乡镇报的全是开工,可我们现场看后,很多还没开工,有的撒上白灰线就说是开工。现在已经9月了,10月底就不能施工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的任务能不能完成?一些乡镇现在还没招标,为什么有的招标了有的还没有,要多从自身找原因,9月10日前开工的时限要求不变,有关部门要跟踪落实。四是调查摸底责任要落实。省上对我县“十二五”移民搬迁下达的任务是3.2万人,按照刚才徐

县长讲的政策,究竟能落实多少?上次会议已经研究决定,关于中低收入户调查摸底由陈县长负责,关于移民搬迁户调查摸底由徐县长负责,凡是乡镇报的意见,乡镇书记必须签字,否则县老区办不予接收,不能指使文书、副职随便报送,要严格报送责任。9月20日前,县老区办要将调查摸底情况报送徐县长同意后,送我和白书记审定。五是补助资金要落实。要严格执行中省市补助资金标准,对于县上的补助政策,昨晚我们已研究确定,自建房主体建起来的补助60%,单元房按照3:3:4的比例补助。按照这一标准,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由徐县长审核后,县财政局负责兑付。如果是单元房,老百姓没合同没交押金,即使建起来,县上也不予兑付。六是推进措施要落实。自建房的问题不大,胡兴庄、永宁、侯市的问题不大,老百姓自己修起来的,一是把老百姓落实了,二是老百姓自己拿钱了,所以问题不大。现在张渠、杏河、双河、旦

八、顺宁的单元房还没落实,单元房户型、结构、标准都没给老百姓说清楚,要和老百姓就户型、结构等问题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老百姓签字同意后,即使以后出现问题,也受法律保护。因此,在整个移民搬迁推进的过程中,乡镇书记都要认真研究,如果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不深入,以后肯定出问题,希望大家在各个环节上都能考虑的细一些,不能大而化之,不把这项工作当回事。

三是硬考核。县委、县政府将这三项工作纳入了今年的目标考核内容,涉及的乡镇如果完成不好,不但影响县上的目标考核,而且还影响乡镇部门的工作。今天会议之后,各有关乡镇要倒排时间表、倒排工期,由县住建局、县老区办牵头,相关部门单位配合,对扶贫移民搬迁、重点镇建设以及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每十天检查一次,每十天排名一次,排名出来后,在政府政务公开栏上公示、在《志丹通讯》上公布、在电视上曝光,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排名后三位的,建议县纪委、县监察局严格实行“三问”。如果这三项工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现在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会影响全年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这三项工作,影响我县的目标考核和对外形象。

希望大家能真正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把这次会议提出的任务落实好,真正在思想上、认识上、工作措施上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我县今年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第五篇:周强同志在中国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强同志在中国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能出席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听了潘志华同志和11位同学的发言,很受感染,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们这次座谈会的主题,也就是刚才同学们讲的原话:“农业、农村大有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我们大学生,尤其是给农大的学生带来了机遇;我们大学生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这些话是农大同学共同的心声,更反映了全国大学生共同的心声。我听了很受感染,也切实的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期待,对未来发展的憧憬;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理想;感受到了你们的朴实无华。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校,2005年刚刚庆祝完百年华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致信庆贺,吴邦国委员长亲自来农大视察,回良玉副总理出席农大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2005年是农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事多,喜事多。

我和瞿振元书记、陈章良校长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来到农大感到非常的高兴。借这个机会,代表团中央衷心的感谢中国农业大学领导对农大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对团中央工作的大力支持!

刚才潘志华同志代表校团委做了一个汇报,讲得很好。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农业大学团的工作全面活跃,思想教育工作、主题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三下乡”实践活动长期坚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特别要提及的就是我们农业大学动员我们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一年接一年的坚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就大学生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谈一些意见,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

去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全面系统提出来的战略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今年中央发了一号文件,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全面的部署。最近,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回良玉副总理也作了一个专题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基于对我国发展阶段的判断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农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央还做出一个判断,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这里,我希望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建功立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农业是基础,农业关系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连续三年来颁发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我们国家现阶段有条件来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来为农民增加收入,这是从国家形势来看的;从农村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三农问题确实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程度。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我们城市工业化发展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农村、农民、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划经济时代,是靠农产品的“剪刀差”,靠农业来支持工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持了我们国家工业、城市的快速发展。那么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而且通过这种安排,尤其是公共财产,还有人才、科技来支持我们农业农村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广阔的舞台,我们大学生,尤其是农科的大学生,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这个进程当中建功立业。尤其在五个任务方面,我们大学生都可以大有可为。

首先,希望我们的大学生在农业科技及其推广方面大有可为。讲到农业科技,农科院校的学生都非常了解袁隆平院士对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对全世界解决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国家多出一些像袁隆平这样科技专家,我们国家的农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还有一个原人大常委,也是十大杰出青年——李登海,他在玉米育种方面贡献巨大。所以在农业科技及其推广方面我们大学生应该大有可为。

其次,希望更多的大学生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敢于到发展农业市场经济当中创业。举个例子,团中央树立的一个青年榜样,叫做吴伟雄,现任海口市副市长,大学毕业以后回到湖北农村养猪,最后号称养猪大王,他从湖北做到海口,现在已经有了上市公司,叫做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海口市的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大量的反季节蔬菜都是从罗牛山那里来的,它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带头人,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很多典型,像伊利和蒙牛,去年的销售收入都过了百亿,带动了大量的农民致富,促进了农民增收。我们国家这方面刚刚起步,希望更多的大学生敢于闯市场、敢于创业,推动我们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我们大学生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有知识的大学生,离不开有知识的农民。在一个多月前,我参加中央党校经济研讨班,新疆兵团的一个副司令给我介绍了新疆兵团现在推广精准农业的情况,是全国的一个典型。

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农业科技的发展、没有农业产业化、没有现代管理是不能想象的。这所有方面都需要有知识的大学生。所以,大学生在这些领域都大有可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任务都需要我们有志青年去发挥作用,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次我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中体会很深,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的专题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规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提到了农村建设没有规划,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在研讨的时候,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的负责同志讲,现在这些地方发展了以后,农民就拆房子。像广东,改革开放之初时盖的是瓦房,后来盖了楼房,现在又要重盖房子。缺乏规划,就会造成一些浪费。到现在,村庄规划非常薄弱。像四川、青海的同志就讲,广东现在拆的房子就是我们这些地方的新农村,这也反映了区域的差距。现在有种形象的说法,“我们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对于村庄规划很需要我们大学生去参与。如果讲城乡差距,生活质量的差距应当是最大的一个差距。原来西方经济学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某个国家是否达到小康有一个很形象的指标,就是这个国家的马桶推广到什么程度。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村缺乏排水系统,对农民生产条件、对农业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在村庄规划方面,我们农科方面的大学生可以充

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农村在精神生活方面和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的差距更大。

我们大学生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建功立业,这就是希望我们同学们到基层到农村创业,到西部到基层创业。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开过会议,出台了包括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专门文件。我们农业大学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地加以总结,安排好到基层就业的志愿者。谈到去基层就业创业,我想起了王选院士曾对我们讲的话。两年前我们在大会堂为志愿者送行,我当时讲了一句话,“因为我是学文科的,所以我想学文科的学生应该到基层去干上两年,终身受益,对于我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王院士马上接着讲,他说,“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有条件的都应该到农村到西部去当上一段时间的志愿者,这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对自己的科研都有帮助”。王院士的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些年我在国内出差、调研,都去见志愿者,在很多偏僻的山村里,如长江三峡的巫山县,都留下了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奋斗的足迹,都留下了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嘹亮的歌声。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当医生、当老师还是当科技推广员,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03年起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这当中已经走出了一批很突出的人才,我们相信从他们当中一定能走出一批杰出的人才。

这里,我也希望我们大学生,尤其是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加强调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我们对国情的了解,对农村情况的了解。讲到农村的调查研究,费孝通先生的《三访江村》,几十年对江村的调查研究,已成为社会学调查的一个典范。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温铁军,他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很让我感动,很值得称赞。我在想,农大的学生,或者是某个系,某个专业或者某个班,对一个村长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的研究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这样累积下来就是一个珍贵的调查报告。也希望我们农大的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无论是当志愿者,还是直接去做农村发展工作者,还是通过“三下乡”深入到农村调查,这不仅具有学术价值、研究价值,还对我们真正了解国情,了解三农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借这个机会就说这么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说到最后,我又情不自

禁想起了03年非典肆虐时期,最难忘的五四青年节,我有幸随同温家宝总理来到农业大学,温家宝总理在我们农大主楼前深情地发表了讲话,他说如果他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一定选择农科大学,赢得了热烈长时间的掌声。这说明家宝总理以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惦记着我们农民,始终惦记着三农问题。

今天参加农业大学这个座谈会,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你们的理想志愿抱负感到高兴,说明你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你们的期望,没有辜负培育你们的人民对你们的期望,你们要用自己的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我们期待着,也衷心的祝愿你们学习进步,学业有成,愿毕业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创造出新的业绩。

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

下载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