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孝通先生访谈录后感(模版)
费孝通先生访谈录
今天,读了《费孝通先生访谈录》。
费孝通这一代人是很有活力的。作为知识分子,其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责任,是社会责任,无论他从事那一方面的工作。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先生逝去了,他们赢得后人的敬意。费孝通先生对郁达夫评价很高,他说:“我最佩服的是郁达夫。”因为他认为“中国的事情不能跳,要一步一步来的”,只能体现于人性,而“郁达夫写的东西是有人性的。”(《费孝通先生访谈录》)。
郭沫若的学术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质胜文则野,这也许就是费孝通先生赞许的“郁达夫有文人的东西表现出来。”因此而看低郭沫若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来自费孝通先生作为社会学学者的特性,在这一学科看来“社会活动家他们讲不出道理的。”
费孝通先生是属于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求实的一派人,他认为:当时那些人实践实业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都是非常实在。。,像丁文江、翁文灏这样的人。
对于政治,费孝通先生主张的是“为王者师。”费孝通先生身上有很浓重的中国仕子观,这一观念在19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普遍的,胡适身上也有这样的特征。大约只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这一群体才有了崩溃之象,都出来当官了,能坚持者稀。文革之后,本来是官僚体制的溃散,却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失色,不知道是历史嘲弄了人,还是人们嘲弄了历史。
费孝通先生说:“吴晗、闻一多同我们都一样的,反对做官的。我们当时都讲清楚的,不为做官,回来教书,知识分子要还我知识分子本来面目。”
费孝通先生承认自己的特性,蒋介石对他说“你得学点中国东西呀?”他回答:“我中国东西不通。”他以为蒋介石以“邪”治中国,不足与论。事实上他受到宋代理学家们的影响:“想执政的。我们是想影响政治,听我的话。冯友兰也是这样,为王者师。”
对于“庸俗”派,最为费孝通先生看低的了。他说:“我对这个队伍看不大起。但也没有垮,那时顾颉刚等人还在。真的像顾颉刚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多了,一般知识分子都是同现在的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没有本领,没有气节,没有东西。”
费孝通先生对“庸俗”派确实十分厌恶,他说:“要靠这些人,中国起来,不行。所以寄希望于毛泽东。”
他说:“是的。对旧知识分子,我一直看不起。在我眼中,真正好的没有几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点学问的。像冯友兰、金岳霖、曾昭抡这批人,我是欣赏的。自然科学里也有点好的,可是也不是好在哪里,叫他们来治国、平天下,又不行。到胡适的朋友——丁文江,我认为他有点本领的。像丁文江这样的一批人太少了。”
费孝通先生认为,二三十年代就这么几个知识分子是好人,其他人都不行,他说:“都没有本领。在外国没有学到东西,回来骗人哪。”
费孝通先生这样解释:“庸俗是中国文化里面的一部分。现在我又有个想法,我讲讲最近我的变化。前面的事情我还要同你好好讲,我现在身体不行了,老了,要用你的笔来写了。最近我搞了一个题目,石头变成个玉,石器变玉器。”
如果说,当其时,知识分子中有“庸俗”派,有实干派,有理想主义者。费孝通先生属于实干派,因此也就有了“„飞机上‟掉下来的血人”之类的科学救国类的实践。从费孝通先生的讲述中看,这一派人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这一派人直到现代仍然是一个颇具实力的派别,与郭沫若之类的理想主义者互为表里而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至于那些“庸俗”派,大约没有人能够记得了。
人间自有正气在,中道而立也浩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壶公评论写于09-07-1
2费孝通先生访谈录
1999年秋天,费孝通先生应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聘请,出任上大名誉教授兼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0年3月底,年近九旬的费孝通先生重访吴江县开弦弓村(《江村经济》所在地)。2000年4月1日、2日、13日,费老(文中简称“费”)在吴江宾馆及上海衡山宾馆与上海大学朱学勤教授(文中以●表示)长谈三天,在座者包括:费孝通女儿费宗惠女士,上海大学李友梅女士(文中简称“李”),费老女婿、秘书张荣华先生
出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是中国屈指可数的社会学家,1936年费孝通留学英国,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脚踏实地地进行中国农村研究,著作如《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费孝通谈美国式民主,是非常精彩而令人向往的,谈到他在1944年的美国之行,他这样说到:
“我还记得前年在美国北部一个农家做客,主妇太太和我们谈起了罗斯福的新政,我就问她你是哪一党的?她很简单地回答我:„共和党。‟我接着又说:„你常去开党团会议的吗?‟她不大明白我这问题,张大了眼睛表示要我解释一下,所以我又补充说:„你们怎样入党的?入党的手续怎样?有没有党证?交不交党费?‟这些问题把她更弄湖涂了。„对不起得很,我不很明白你的问题,我说我是共和党人,意思是我上一次大选时投威尔基的票,我觉得罗斯福总统做了太久,该换换人了。‟”
费孝通的白描纯朴无奇,费孝通对美国民主的解释却入木三分。费孝通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
“民主国家的政党不是一个做官的,或是想做官的集团,而是整理民意、推举人才的政治机构。这机构的基础有二:一是人民可以自由结社,自由言论,二是用选举票来决定政策和官吏的任用。民主政治不能没有政党,可是政党的积极贡献也必须在民主政治中才能表现。”
在这里费孝通有一个彻悟,否则他不会从美国回来后就加入民盟,投入反蒋的民主爱国运动,他回忆:
“见蒋介石是在美国,他请我们吃饭。他问我,费先生读什么书呀?我说我读我这一行的书。他说,你得学点中国东西呀?我说我中国东西不通。我根本看不起他,因为从我大哥开始,都是反国民党思想,反对做官的。我们当时都讲清楚的,不为做官,回来教书,知识分子要还我知识分子本来面目。”
费孝通的晚年几乎是大彻大悟的了,他有为民族担当的意气和思维之理性的透彻,他或他们的自责令人感动:
费孝通先生说:
“像冯友兰、金岳霖等人都承认思想非变不行。而且认为是原罪论,这个是历史给我们的,我们逃不出去的,非得把它承担下来。”
费孝通先生说:
“是知识体系不行了,历史不是我们的了。这很厉害,很深。这个覆盖面很大,潘光旦也是这样,认为自己也不行的。没有人清清楚楚,都不清楚,都在历史里面。现在可以看得清楚,所以你出来看看,你经过这一段,我经过那一段,我们可以在一起搞点东西出来。”
震撼!卢梭式的忏悔,发自内心的力量,很能说明梁潄溟等人那种严厉的自我批判的精神,这是盎格鲁-萨克逊文明之主体的自赎意识,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再现。
第二篇:我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
我读《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著戴可景译商务印书馆
记得自己正在参加一个课题是关于农村的,于是便向学长请教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书籍,他推荐了《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不怎么样,后来上刑法课时,刑法老师说是一本经典著作,于是加深了印象。由于忙于准备期考,无法将其在学校看完,庆幸的是昨日将其读完。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跟中国法制史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业命题思路差不多,今日想来便觉得那份作业不过是马虎了事,心里有点悔意。其次是最近在做我国农村纠纷状况的调查问卷,虽与作者的一个月在江村实地考察不太一样,但是有类似之处,不过自己做的还不太好,需多努力。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提供了一种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对中国三十年代的研究,但许多方面值得今天的我学习。
前言讲述这本书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最近觉得能够把书上的用于实践需要我们自己敢于走出来,只有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学法学更应如此。
在做任何调查前,最好事先确定好调查区域,这也就是干什么事都要有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行动。调查区域的确定——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村里的人——选择这个区域的理由。作者认为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至于其他小标题我认为是让大家更加熟悉调查者的调查区域。至于为什么选这个地区,作者认为这个地方有值得注意和重点研究的地方。首先,该地区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其次,自然资源极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土地占有制度在这里也有特殊的细节。再次,这里河网密布,广泛使用水上交通,因而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作者是吴江人以及其姐姐个人关系,使得调查工作极为便利。
农村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就是家,一个扩大了的家庭。家在中国的社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人讲究家国天下,道理便在此。家,扩大的家庭——“香火”绵绵——人口控制——父母和子女——教育——婚姻——家中的儿媳妇——表亲婚姻与“小媳妇”。研究一个村落,最重要的是研究这每家每户,才能够彻底了解其问题。在中国乡村都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延续香火,在他们眼中重要的是传宗接代。在人口控制方面,也有一些表现。父与孩子,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同。至于教育,在这一方面,孩子主要受家庭教育,至于学校教育与村子的打草这一活动有冲突。村子的教育制度与总的社会情况有些不相适应。在这个村子,不存在求婚的说话,大多是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父母的安排。大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意味,作者还介绍了具体的过程。家中的儿媳妇一开始地位不是很高,干重活,但是如果生一个孩子,那么地位有所提升。至于其它附带关系,婆媳纠纷,离婚等做了讲解。作者进一步说了表亲关系以及“小媳妇”。
对于农村人来说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财产以及继承。所有权——家产——财产的传递——继承对婚姻和继嗣的影响——赡养的义务——新的继承法。这个村里对财产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所有者的性质来分的。(1)“无专属的财产”(2)村产(3)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4)家产。物可以分为(1)用作生产资料的物(2)消费品(3)非物质东西 其他的东西作者论述比较详细,我也说不出。
接下来主要阐述作者每章的标题,至于具体的研究思路须阅读作者的原著。苏力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他大概是这样说的,阅读著作在美国对学生的要求并非记住全书,而是要求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论题、研究方法、理论预设、论证和结论。这一篇文章第二次读了,给我的感受依旧强烈,我也想把它贯彻到我们的读书报告中。我们阅读的书记忆的也主要是这些,其次就是自己写文章时运用别人的观点亦是如此。
亲属关系的扩展。父系亲属关系的扩展——母系亲属关系扩展——名义上的收养——村庄的亲属关系基础。
户与村。户——邻里——宗教和娱乐团体——村政府——保甲——强加的行政体制。生活。文化对于消费的控制——住房——运输——营养——娱乐——礼仪开支——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
职业分化。农业——基本职业——专门职业——渔业。
劳作日程。计时系统——三种历法——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安排表
农业。农田安排——种稻——科学与巫术——劳动组织。
土地占有。湖泊、河流及道路——农田的所有权——雇农及小土地出租——不在土地所有制——完全所有制——继承与农业。
蚕丝业。变迁过程图解——促进工业变迁的条件——变革的力量及其意图——当地对变革的支持——合作工厂——政府的支持——改革中的困难——对亲属关系的影响。
养羊与贩卖。
贸易。交换方式——内外购销——小贩——零售店——航船,消费者的购买代理人——航船,生产者的销售代理人——其他收集方式——贸易区域和集镇——销售生产。
资金。积蓄与亏空——互助会——航船,信贷代理人——高利贷——信贷合作社。中国的土地问题。
此书还有作者1957年的《重访江村》还有1996年写的《三访江村》以及附录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接下来谈一下该书的大体思路以及该书对我的启示和自我感受。
以前老师叫我们复习时,多看一下书的目录,便于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对于一个人来说,按照传统说法衣食住行很重要,这是对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研究时代这种说法应该还算不远。按照现在的说法,一个人除了生存资料外,还需有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近代中国,农村地区比较重视生存资料,但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对后两种日益重视。中国历来就是一种家国体制,因此一家一户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以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生活)、户与村、农村的支撑——业(土地的占有、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蚕丝业养羊与贩羊)、农村的商业方面(贸易和资金)。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至于具体作者自己怎样想的,那就只有问作者本人了。至于具体怎样考察一个村子,历时多长,需不需要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综合考察,现在自己心里还没有一个底。
“三农问题”一直被党和政府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我认为作者当年考察的那个村毕竟只能反映当时的中国现状,现在中国乡村出现许多变化,但又保持了许多不变。虽然作者重访江村提出了新的看法,但是如今在新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国情如东中西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村子之间也有新的变化,因此再次考察也有必要。当然这只是设想和一种感受以及对作者考察的一种仰慕,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做事。
作为一门法学学子,《江村经济》作为人类学方面的名作,有必要学习的是将其与建设法制农村进行思考。另外一方面就是学法的人必须掌握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多多涉猎人文社科,其会对自己体会法有帮助,这势必也对学法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黎锦
2012年7月12日
写于湖南岳阳新开
第三篇:把根留住——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把根留住
——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郑珮
一、引子: 乡民进城与市民涌乡
“村里没意思。”
“那想去哪里呢?”
“进城。”
“为什么呢?”
“城里才有前途。”
这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雨朵镇龙场村这个山区村庄里的采访片段。被采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对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没有一点信心。
然而这绝不是个例。如今在中国农村,“乡民进城”、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流失的境况越来越常见:在高原、在山地、在苗岭、在边疆,青年男女成批外出, 抛下一个老弱病残的家乡。
乡村不如城、村民低一等。这便是当代中国日益普及的一种社会常识。这常识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 驱赶大量乡民拥挤进城, 而且也促使了乡村结构的日趋瓦解和乡土传统的日渐消亡。
不过值得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源源不断以游客身份涌向乡村。是什么吸引他们呢? 回答是:“乡土魅力”。更值得关注的是, 其中还包括不少身份特殊的专家学者。他们也在“乡土魅力”的吸引下,力图将许多曾被斥为愚昧落后的传统事象, 申报为可为国争光的“世界遗产”。
一面是乡民进城, 一面是市民涌乡。彼此相反,各自矛盾。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那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乡土”。
二、乡土中国的迷茫与困境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近亲亦在城市,所以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算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流连于那泥土的清新气息,但同时我也深深感慨于“泥土”的局限与束缚——村民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处境也多少有些尴尬——他们离中国最传统的土地最近、却与当今世界所默认的“现代生活”最远。
乡土中国,仿佛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
土中国》,其实从晚清起就有诸多名家为之献计献策。
晚清以来, 在主要是与“工业西方”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 把“乡土”看作“落后”者居多数。而一旦在此二者间划上等号, 持这种看法的人自然便把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归在了“乡土”之上: 乡土既是落后的表现又是落后的基础。于是若要根本改变“落后”, 必得先行“改造乡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推动下, 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重建运动便在中国各地推行开来。参与运动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省中部, 后留学香港、美国。个人的时代经历、尤其是与西洋列强的对比, 使他深切感受到“国弱民贫”的悲哀。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民族衰老、堕落和涣散,若要治病, 重在乡土。而追其原因,乃在“中西对照”:因为进行中西对比, 中国社会才令人感到“事事不如人”,因此中国人才开始觉醒,这样国家才有可重新强盛。对于中国当下境况, 晏认为中国乡土中几乎找不出什么正面意义, 相反倒存在着明显的四大弊端: 愚、贫、弱、私, 合在一起, 其实是“没有文化”。乡土和农民需要彻底的改造。
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普遍危机, 梁漱溟也同意主要原因在西方, 但却与晏阳初相反。“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 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坏了乡村。”2我认为,“破坏”一词的含义是深刻的。它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 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 不在自身内部而乃因为近代以来的外力摧毁。
三、乡土根基与乡土价值
“乡土中国”概念和名称就这样被日益广泛地用来用去。迷茫的不止是乡下人,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在我看来,“乡土中国”指的并不仅是农村而是整个中国社会。
1947 年, 继其关于个案式的调查报告《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等之后, 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就叫《乡土中国》。
从贵州社会实践回来,所见所闻萦绕脑中,对农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固守与变革的抉择,我百思不得其理。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深刻。这时,朋友对我说:“读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吧。”
薄薄一本,不足百页,然言内涵,厚重千金。读完之后第一感受:什么是经典——无数语言被后世诸多著作引用、其观点就算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可谓先进与深刻!费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特征的评述,不仅回答了中国文化不存在疑问的问题,还在社会层次、结构、1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邹平: 邹平出版社, 193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邹平:邹平出版社,1937
功能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体系。
《乡土中国》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对《乡土中国》一书的英文名称, 他选择译为“From the Soil”,直译是“来自土地”。不错,一个“土”字即已把握到了“乡土中国”的根本要义。土是土地, 土气就是土地之气。中国社会的一切, 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3。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 费孝通就是从“土”和“乡”两个层面来论说中国社会与文化。
“要认识中国社会, 认识中国人, 不认识农民生活, 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乡土中国》一书虽然没有直接明说, 但通观其中篇章, 不难发现, 它的主旨之一其实是在对“乡建运动”所蕴含的理论基点进行批评。针对晏阳初等提出的所谓乡村“愚、贫、弱、私”四大痼疾, 费孝通几乎一一驳斥。他说,“愚”不等于不识字,“私”不等于不道德。要想弄清个中缘由,须得从了解乡土中国的底层结构做起, 在认识和比较当中, 还要放下城市人的偏见以及西方标准的误差。4费孝通分析说, 乡人生活在“熟人社会”当中, 可称为“面对面社群”。对他们而言, 文字是多余的。倘若硬要因不识字而说其“愚”, 只能表现出说者的无知和傲慢。如果进行公平的比较, 这道理不难理解,正像乡下孩子在教室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 与后者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是一样的——都基于知识和经验, 而与智力无关。由此, 费孝通幽默而又寓意深刻地打了个比方: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 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之后他反问道:“‘愚’在什么地方呢?”在是否识字的问题上, 费孝通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口传, 文字最早不在乡土发生, 文字的本质是庙堂性的。至于所“私”与“公”的对立, 也不过是乡土中国“推己及人”之伦理所派生的“差序格局”, 与西洋社会之“团体格局”的类型区别而已, 各有长短和存在的原因。
从《乡土中国》使用的委婉语气来看, 费孝通并没有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公开论战, 而还是称他们为“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但因此同时, 费孝通实际上已经看到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就是, 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 导致以往的传统尚难存留;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者们看问题的起点和解决的方法都未必正确有效, 因此他们倡导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 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3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 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5。
四、尾声:乡土情结
合上轻盈的书本,再次端详封皮上四个火红的大字:乡土中国,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其实喜欢也好、厌恶也罢,从我们降生之日起,这种乡土情结就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乡土是我们的标志、是根,对于这种文化和历史我们应该像钱穆先生一样心存“深意和温情”。钱先生曾说过:“即便面对近代工商文明的剧烈挑战, 若能保其农本, 同时与新的科技结合, 建成一个依旧安足的“大型农国”, 那么, 不仅中国不亡, 而领导当前世界之和平者, 亦必此等国家是也。”这个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但在西方主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几乎霸占世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而不是一味的拿西方的标尺衡量中国。
就让我以艾青的诗句结尾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乡土的根,请把它留住。
参考文献:
1、晏阳初.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一)[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5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第四篇: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经典摘要
序:《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一部贯穿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这部著作流露出作者渊博的知识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10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
由;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18页:所谓学就是在出生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27页: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结构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
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性的社会圈子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30页: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
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42页: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
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局中养成的性格。44页:稳定的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46页: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探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
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
求。。。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
54页: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
教化,而不是折狱。
58页:法治秩序的建立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是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还得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生了。
74页: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
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立契约时,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却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中国社会所缺的。
77页: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恐、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
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
84页: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计出来的经验,思想
只有保留这些这些经验多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运。
106页:社会知识的传递对于个人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人不能
个别地向自然去争取生存,而得在人群里谋生活。一个没有学得这一套行为方式的人,和生理上有欠缺一样,不能得到健全的生活;他也就没有能力为人类种族绵续尽力的机会。125页: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
127页:婚姻的目的是确定社会性的父亲,对于生物性的父亲的确定,倒还属于次要,事实上父与子的生物关系的要求确定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规定。
140页:性可以扰乱社会结构,破坏社会身份,解散社会团体。191页:权利是社会控制个人的力量,它发生在人类本性和集体生活的不相谋和处,生物和社会的矛盾场合下。
217页:家庭里训练不出战士,嘴上衔着银匙的成不了好汉。
265页:生活内容的增加,文化水准的提高,把抚育作用拖到了家庭的范围。
第五篇:三农问题访谈录
三农问题访谈录
2012年5月2日至4日,夏日乐悠悠,也正值五一劳动节期间,我们组成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这三天里我们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人民进行了采访。
记者: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并关注三农问题,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了解三农问题的实质,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
人物甲:三农问题即指: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业不得以发展的话,“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三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记者:国家提出三农问题后,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有没有给农民工带去实惠呢?
人物乙: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对我们农民来说说无异于锦上添花,以前种粮户需要上交粮税,而今此种制度早已被废除,我们不仅不需要纳粮税了,每年都还可以按照土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现金补贴或者其他。
记者:现在子女随父母去其务工的城市上学和高考户籍都不再受限制了,取消了本省户籍只能在本省考试的限制,异地也能就读高考了,留守儿童就多了很多,您觉得取消户籍限制实际作用大吗?
人物丙: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取消户籍限制对外来务工者的意义很大,外来务工者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家,大多都只能在春节回家陪伴家人,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孩子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及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感觉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教,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学习,一天就知道瞎混,而以前在外读书的异地考生又不能在省外高考,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极少回去的老家,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而且外地教材也与本省的有所不同,这种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里产生了变化,他们难以适应这种现状,高考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现在子女可以随父母去外地读书高考了,再也不用担心异地高考的问题了,子女也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学习成绩也就日渐提升。
记者:你觉得进城务工保障多吗?
人物丁:我们作为外来务工者,拿着外地户口,自然就不能享受到当地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福利政策了,而且也很难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大多城市都没有针对外来务工者来制定出一定相应的保障政策;还有就是大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都没有多少文化,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工作也不签合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时常被骗,导致工资被拖欠,呈现出农民工“打工难”的社会现状,在城市里租不起好的房子,只能住着漏雨的棚屋,吃着粗茶淡饭,日子很是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