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岔头镇今后三年工作发展思路(四稿)
岔头镇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转换,根据岔头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岔头镇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岔头镇位于灵寿县西北部山区,距县城35公里,辖18个行政村,5203户,人口17875人,全镇总面积93.82平方公里,耕地13260亩,山场面积12万亩。紧临横山岭水库,慈河、松阳河流经辖区,慈左、慈右灌渠能够为14个村耕地提供灌溉,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大理石、云母等矿藏储量丰富。正南公路、岔瓦公路穿镇而过,交通极为便捷。
二、指导思想
未来三年,岔头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加速发展、赶超进位、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结合岔头发展现状,确定了以“做大工业,做特农业,做靓城镇,做活旅游”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岔头跨越发展。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今年有起色,明年见成效,后年上台阶,创特色经济发展,做小城镇建设典范。
(一)做强工业
一是做精石材业。以“金魁”石材为龙头,加快石材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金魁石材公司投资1000万元开发板材冲压地面砖和利用石材废弃物制作预制制品项目,配套厂房已竣工,设备已调试完成,正在生产试验品,年底前投产盈利。投产后,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为解决石材废料污染打开了一扇大门。以此为契机,引领全镇石材加工企业成立行业联合组织,形成以金魁石材为龙头,把销售渠道、技术、人员等加以整合,增强产业集聚优势,将产品从生产石材毛板向精加工方向发展,力争到2015年,在刘家沟村建成规模的“中国黑”石材园区。
二是做大牌房村万年青石材园区,利用牌房村万年青矿资源和就近加工、降低成本的优势,对辖区内石材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引导其在石材深加工发面加大发展力度,力争到2015年创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工业园区,全面提升企业规模、档次,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我镇的另一支柱产业。
(二)做特农业
一是继续做好荒山开发。我镇地处山区,山场面积12万亩,适合发展果树种植。截止现在核桃、板栗等干果种植面积已达近万亩。力争到2015年完成开发山场7万亩。并将原有的核桃、板栗种植范围成方连片,形成规模。打造核桃、板栗种植基地,使荒山真正成为山区村民的绿色银行。
二是做好“特色农业”。有了特色农业,才有吸引力、竞争力,才能把岔头镇推出去。
1、做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在王家庄村去年5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基础上,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达到100亩。力争到2015年底建成300亩集种植、采摘为一体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方便游客采摘。
2、做好台头村的“农庄建设”。今年规划建成台头农庄一期工程,计划占地50亩。现有百亩池塘已开工建设,待磁河北岸绿化、硬化整体规划出来后,马上动工,两年完工,三年打造千亩农庄。
(三)做靓城镇 围绕建设中心镇的需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镇域规模。
一是依托正南路拓宽工程(东岔头至岸沟段),计划在东岔头、西岔头、王家庄、台头、岸沟村安装路灯,实施绿化工程,全面提升中心街道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二是打造以山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区。年底前完成市场建设的招商引资,从正定小商品批发市场引进一两个批发商入住我镇市场,全面提升档次。利用岔头镇东与行唐县毗邻、北与阜平县相接的区位优势以及山区农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把我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
三是建设以镇政府为中心的行政、教育、卫生中心。将
岔头中心小学、初中迁至镇政府南面的横山岭中学附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将镇卫生院迁至镇政府西面。在镇政府东边规划建设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包括场地硬化、绿化、灯光和文体活动设施建设配套,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四)做活旅游
一是依托磁河水系丰富的自然资源,谋划启动慈河湿地项目建设,打造“北方水乡”。
1、清理慈河河道(坡门口村至东岔头村)8000米。硬化磁河北岸(台头村至胡家坪村)5000米道路,作为湿地旅游通道,通道两侧种植树木3000颗。建设水上漂流项目(总长15华里,涉及高阳庄、台头、王家庄、李家沟、胡家坪、西岔头、东岔头共计7个行政村),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力争2016年5月完工。
2、在慈河北岸台头村建设占地20亩的苗圃基地1座,在发展育苗产业的同时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本阶段完成苗圃基地主体建设,通电通水。计划到2015年苗圃达到50亩。
3、在慈河(台头段)结合生态农庄建设,在台头村建100亩鱼塘,发展垂钓旅游、水产养殖项目,与磁河水上娱乐项目融为一体。
4、在磁河(台头村至西岔头段)建设蓄水造景橡胶坝2座,产生10万平米左右的广阔水面,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包括划船、快艇、游泳、儿童水上娱乐设施、滚动球等,在炎炎夏季给避暑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届时,磁河的广阔水面将与北岸的生态农庄、“绿色长廊”辉映成趣,形成岔头镇景色秀美的磁河湿地风景线。
二是继续下大力度开发三梦山旅游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打造岔头镇的天然“风景山水画”,使游客流连忘返。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和招商阶段,力争到2015年3月完成。
三是深入挖掘我镇的红色旅游项目,利用陈庄歼灭战纪念馆资源,在李家沟村复原陈庄歼灭战战场,在刘家沟村修复陈庄战役指挥所和贺龙元帅在刘家沟村打篮球的球场,提升红色游实景品味。
第二篇: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澜沧建设“世界拉祜文化中心”和“绿色经济通道”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科技农业稳乡、绿色经济强乡、科教人才兴乡、和谐社会建乡”四大战略,推进结构调整、基础提升、产业振兴、扶贫攻坚、科教人才、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社会管理、民生改善工程,推动东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5321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达143.7万元;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达5900吨;农民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234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必须全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把科学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好”字优先,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道路,用工业理念来发展农业。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倡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全面做好今后五年规划工作。一要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使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跃上新水平;二要做好今后五年规划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乡带村的发展机制。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今后五年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为打造新亮点,计划在大佛殿成立养殖合作社,来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带动周边村组养殖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招商引资,结合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大佛殿、小米地等建造地方茶庄园,三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固定耕地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良种良法特别是冷凉山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力争2018年良种覆盖率达90%。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产品结构、种养结构和农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五年内,计划在南岱村、拉巴村完成1000亩甘蔗产业;在扎布村、河边村、拉巴村加大畜牧养殖年出栏大牲畜在1000头以上、生猪出栏7000头以上;东河村、邦敢村种植烤烟2000亩;东河村、河边村种植开发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龙胆草100亩,七月一枝花50亩;东河村、硝塘村种植核桃10000亩、八角1500亩、草果1500亩;南岱村、邦敢村种植坚果1000亩;林下资源逐年扩大养蜂量5年内达5000箱,同时加大野生菌管理力度。着力提升茶、中药材、核桃、林业、烤烟、蔗糖、畜牧业等7大支柱产业。
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农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细化落实“渠道不变、用途不改,项目捆绑、资金整合,各报其功、各记其账,形成合力、整村推进”的要求,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加快农村道路、自来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启动“兴地睦边”项目,投建三道箐水库、积极进行项目资金申请,建设小米地水库及修建拉巴村大沟和掌月寨大沟等,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持续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全民创业,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支持农民通过公司、协会、合作组织等形式向外拓展市场,组织农产品加工、运销,促进农业增值增收。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探索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升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培育眼界更宽、素质更高、致富能力更强的新型农民。
(二)突出资源市场化配置,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招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努力营造和谐开放、平等竞争、有序经营的投资环境。
(三)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要把民生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切入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善民生,激发民智,发挥民力,努力构建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全乡广大人民群众。认真抓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体现民族特色的原创歌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满足群众业余体育活动需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年入住适合的供养对象,全面利用敬老院设施建设。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建设更加秀美的拉祜山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更加注重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倡导、引导、发动全乡人民积极投身义务植树、营林造林,主动为建设生态东河献力献策。强化水土流失治理、生态脆弱区植被保护和恢复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实施以公路沿线、城镇面山和水库周边为重点的“绿色走廊”工程。切实建设好、保护好生态环境、厉行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平安东河”创建成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使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品。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活动。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律授予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切实规范行政审批权、行政服务权和行政监督权,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府建设成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4年工作任务
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实施项目建设带动投资持续增长,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建设富裕和谐东河,着力落实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全乡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
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021万元,增长15%;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1772元,增长15%;粮食总产5478吨,增长1%;农民人均有粮334公斤,增长1%;地方财政收入12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集中精力主攻产业的发展 按照“稳粮、兴畜、升茶,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农业板块建设,挖掘农民增收潜力,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基地带动的方式,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工程;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粮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资源、畜牧、林果三大经济支柱,培育甘蔗、烤烟等新经济项目,今年在拉巴村种植甘蔗500亩,东河村、邦敢村争取种植500亩烤烟项目;二是林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大采脂管理力度,同时巩固新种植核桃的面积,林下产业逐步扩大养蜂业的发展(达3800余箱),加强野生菌的管理;三是茶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应用生态茶园,加大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和精加工档次,逐步打造适合我乡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四是在巩固现有的桑蚕种养殖基础上,支持新发展的农户;五是积极培育扶持畜牧养殖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预计在河边村及拉巴村实施。
结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优势生物产业推进计划和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等战略部署,把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的特色种养殖业等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点,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抢抓政策机遇,加快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更大支持。
一是争取开工实施三道箐水库和掌月寨大沟建设;二是启动“兴地睦边”项目;三是完成乡政府干部职工40套及乡中学和乡完小各12套的公租房建设;四是积极争取村组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等级;五是做好拉祜传承点前期规划,在拉巴村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着力打造和弘扬“拉祜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产业化发展;六是加大村组活动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巩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让群众有学习、开会、议事、娱乐、就医的地方;七是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主抓手,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域经济跨越快速发展,同时以贫困村产业开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着力实施好“安居温饱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发展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工程、素质提高工程、生态能源工程”等六大工程;八是全力做好东河乡生态茶园改造工作的后期管理,保证好茶园遮阴树的成活率和配套树种;九是加快村庄规划工作,更好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做好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抓实“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运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水稻10000亩,冷凉水稻良种7000亩,规格化栽培2000亩,电脑农业200亩,测土配方施肥5000亩,粮食播种面积15500亩,总产量5000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掌月寨大沟建设。实施好人饮安全工程,解决1.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积极争取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推进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不断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推广应用。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次,科普宣传8000人次。
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同时加大对学生辍学和逃学监管力度。进一步抓好校舍改造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是积极开展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合率达到98%以上,使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的投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确保新合资金的安全。进一步加强农村预防保健队伍和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五是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全面实现人口的均衡发展。
六是加快发展民族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加大民间文艺表演队的管理,挖掘民间文艺潜力,表演形式上多出精品。做好已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户户通”工程的维护工作,巩固广播电视覆盖率。有效解决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
七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各项体系。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养老保险、优抚工作,重视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确保受灾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众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继续实施民生工程,支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抓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更大改善
抓好天然林、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保护,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施好植被恢复、生态恢复、义务植树等工程造林,培育后续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五)以强化法制建设为载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扎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思想,强化维稳责任意识,以创建“平安东河”为抓手,围绕“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琐事不出组、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工作体系、机制,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对重点人员要进行帮助转化教育,防止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信访工作领导。落实信访责任制,完善信访处置机制,排查社会矛盾,切实解决信访问题,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始终牢记人民给予的重托和希望,加快廉政建设,行使行政权力阳光运作,始终牢记历史赋予的使命和重担,建设高效职能政府,以政务公开为重点,打造阳光政府。以为民办事为平台,打造诚信政府。以转变职能为动力,打造服务政府。以惩防体系为依托,打造廉政政府。同时积极投入“四群众、三深入”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深入实际直接联系群众水平和能力。
第三篇:梨林镇三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梨林镇三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2003年—2006年,是梨林镇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各项改革整体推进、新旧体制转换更替、建设与发展等各种矛盾集中显露、复杂交织的特殊时期。三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
围绕“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导,凝心聚力,开拓奋进,确保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三年来工作回顾
三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重大考验;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化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施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思发展、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发展,调动力量促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6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7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9040万元,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0元,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40元;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达到900元和2050元。
(二)招商引资力度空前。三年来,我镇坚持把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依托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内引外联,多招并举,强势推进。三年来,全镇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项,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项,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项。时尚地板、源诚皮业、捷瑞工艺品、海天化工、恒兴化工、红源肉制品、塑料包装等一大批合资、合作、独资项目落户梨林。同时,我们也注重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先后完成了荣昌公司1万锭技改项目、鑫兴公司细纱机技改项目、源诚皮业工艺设备技改项目等。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达到2.5亿元,逐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皮革、建筑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三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等措施,确立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狠抓了蔬菜、食用菌、生态养殖、林果四大板块经济。目前,我镇无公害基地达到4家,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0个;经济作物总面积由4000亩扩大到2005年的9900亩;普通塑料大棚由167座发展到现在的370座;规模养殖区由22个发展到现在的82个,规模饲养量由25万头(匹、只)增加到60万头(匹、只);完成造林绿化2000亩,新植林网65处,植树14.8万株;开发沁河滩区新增良田1200亩;新增沼气池316座;新修硬化渠道3.5万米;完成20个村的农村自来水工程;新修复修30公里长的乡村两级地方道路;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优势。
(四)小城镇面貌逐步显现。我镇立足镇区,全面完成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年来,我们共计投资3000多万元,完善了镇区一大批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先后实施了梨林一中宿舍楼、绿色文化广场、商贸楼、集贸市场、加油站、卫生院妇幼保健楼、供电所、荣昌宿舍楼、司法所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备、环境改善的小城镇格局,镇区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五)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三年来,我们以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大力加强了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年来,我们狠抓了党建阵地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建目标责任制、领导、部门联系农村党建工作和科级领导为基层党组织讲课等制度,做到了组织活动正常化、经常化。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2场(次),参训人数达400余人(次),建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34个(村),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搭建了平台;发展党员167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抓好干部思想作风、工作纪律和党纪、法
律法规教育;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着力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严肃党的纪律,认真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三年来,共受理举报案件46起,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18起,处理违纪党员16人。
(六)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三年来,我们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54期,培训6000人次。农村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2005年“两基”工作通过了省市验收,全镇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300户,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加强,利益导向作用日益明显,群众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日趋完善。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卫生院门诊大楼、业务办公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90以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市级文明单位(村)8个、县级文明单位(村)15个;顺利完成了“四五”普法工作,全面加强了“严打”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了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此外,民族宗教、工会、妇联、团委、老干部等其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三年来的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梨林镇几年来工作攻坚克难的有效法宝。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大法宝。我镇之所以这几年经济发展、事业兴旺、社会稳定、干群融洽,关键一条是我们重视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做到教育在先,凡党委政府重要决策出台后,都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就政策措施向广大干部群众作好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干部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确保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二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这是梨林镇这几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可以说,这三年是梨林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三年。成绩的取得关键是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积极开拓新思路、新方法,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这几年我们针对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发展现状,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提出了“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的工作思路,并加以实施,使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是坚持强化工作制度建设。这是梨林镇这几年工作得以蓬勃发展的保证。三年多来,我镇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协调、攻坚克难,关键是重视各项制度建设的结果。我镇建立健全了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等制度,使镇村干部在工作上、行为上有章可循。同时不断强化监督机制,从制度上防止干部违规行为的发生,源头上杜绝干部腐败现象,避免了工作上的不协调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总结过去,审视当前工作,可以看到,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新课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财政增收乏力。一方面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紧缩,纺织企业效益欠佳;另一方面是农业税收全部免征。作为我镇税收结构中比重较大的税源优势急剧下降,资金紧缺仍然困扰着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招商引资困难。由于受原有土地规划牵制,目前可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直接影响了全镇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制约了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
三是群众观念守旧。在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项目能够成功引进来,十分不易,但面临着群众“惜地”思想的制约,项目推进难、落地难,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较为严峻的问题。
四是社会事业滞后。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五年。我镇党委、政府在未来五年将会站在战略高度,以更加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加宽广的战略眼光、更加紧迫的历史责任、更加务实的发展理念,居安思危、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全力打造生态梨林、人文梨林、平安梨林、富裕梨林、和谐梨林,努力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298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8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8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恩格尔系数控制在24.3%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百户电话拥有率达到100%;大学入学率达到25%以上;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以上;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1;人口自然增长率4.5‰以下;刑事犯罪率0.1以下;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100%。
为实现既定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切实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农业区
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发展壮大畜牧、特色种植等主导产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形成区位特色农业区。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突出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建设沿新济路、207国道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围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优势畜禽品种,按照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在全镇推行标准化养殖区和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继续领跑全市畜牧养殖业。同时,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扩张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培养企业家队伍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兴镇战略步伐
加快信息化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镇工业布局。“十一五”期间,着重服务好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一个商贸市场”。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东南工业园”建设;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沿207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以镇区集贸市场为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场功能,形成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商品集散地。
依托我镇工业现有设备及规模优势,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以项目对接、合资合作方式招商引资,新增4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量达到10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一家年产加工能力2万吨冷鲜肉制品企业;同时,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采取环境招商、政策招商、资源招商、项目招商等渠道和形式,通过强力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合作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和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金投入工业,争取更多更大规模的项目落户我镇。“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到10—15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到3—5家,以工业化带动我镇经济长足发展。
(三)发挥城镇聚集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坚持小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小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2010年,使镇区居民占到全镇总人数的30左右,把梨林镇区建成“都市村庄”,积极申报“中州名镇”和“全省重点小城镇”。
搞好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转。坚持规划先行,多样化发展,突出镇区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塑造镇区形象,提高镇区品位。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楼建设、住宅建设和环境建设。完善镇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创新镇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镇区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镇新农村建设将统筹安排,分批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要围绕当前群众“医食住行”难问题,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设施等基础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所有村级道路全部实现水泥(沥青)路面;所有群众要吃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所有村都拥有文化大院、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有线电视覆盖率实现“村村通”;贯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条件的村建立连锁超市。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对农村的各类公益事业,通过承包、参股、拍卖等方式实现市场化运作,以实现有效维护和正常运营。
(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社会事业办实办好。
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着力做好“两免一补”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学生辍学率。继续加强中小学周边环境治理,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减少危及学校安全的事故发生。支持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综合配套改革,为全镇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治能力;广泛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监督供应体系,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覆盖率。
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总量控制在确定目标之内,确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二孩政策生育率达到84以上,期内出生二孩率控制在32以下。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继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抓好防洪、交通、企业安全,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高度重视人大、老干部、共青团、民族宗教、妇联和武装等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先进性。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手段,要坚持用党的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继续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使他们自觉增强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真正树立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新形象。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战斗力。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力度,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一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实践操作的能力。其次,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进一步理顺各层关系,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执政效率。三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对村党支部书记要强化主心骨作用,为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强基础。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要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使广大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要探索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加强各村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各村党建水平。对个别处于“软、散、瘫”状态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重点整顿,限期改变面貌。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村级管理等各项制度。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好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冶理腐败现象;从严执纪,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严肃党的各项纪律;深入开展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机关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措施,严肃财务管理,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五、工作建议
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今后五年创新思路方法,切实解决项目用地难问题。要突破资金和土地这两大项目建设瓶颈,为乡镇招商引资工作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土地综合利用规划情况上报后的尽快批复,进一步解除外来项目和农业小区规划用地上的后顾之忧。
二、建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招商队伍,充分授权,大胆放手。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诸如增速慢、乡镇间不平衡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招商条件、宏观环境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的因素。因此,必须善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发挥直接参与者的最大潜能,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引来几个行业内地位举足轻重的大企业集团。要通过广泛选拔,集中招聘,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充实人员、壮大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才齐备、个体素质高、能运筹、善攻关、擅交际、懂经济、会算帐、肯吃苦的招商队伍,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真正承担起我市对外招商引资重任。
三、新农村建设应“五个”目标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在新农村的建设上,虽然“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我们不能片面的搞成新村庄建设,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敞,街道是否干净等表面的东西。由于新村庄建设主要是硬件方面的东西,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应避免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而急功近利,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要把村容建设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治理村容村貌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五个”目标全面发展。
中共梨林镇委员会
梨林镇人民政府
《梨林镇三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梨林镇三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第四篇:精神文明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兴平乡精神文明精神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一、精神文明创建基本情况
1、班子队伍建设。首先抓班子建设,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自身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先进领导班子为目标,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了乡党委中心学习组和8个行政村中心学习小组,每周一晨会、周三、五下午政治学习。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议;其次抓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性意识;重点培养年轻优秀干部;广大干部职工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辅导讲座、入村宣讲、座谈讨论、组织考试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干部和群众的头脑。三是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并与各个站所、行政村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乡工作与年终考核奖优罚劣结合起来。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舆论宣传力度,制定了信息奖惩办法,每周对信息上报情况进行通报,对于完不成规定任
务的村、站所在年底考核时予以扣分。五是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乡机关在2011年开始着手为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做准备,兴平乡积极争取创建自治区级优秀平安乡镇,达西村积极迎接全国文明村镇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复验,统其克村、昆其村均不断巩固现有自治区级文明村的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文明村,全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
2、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为打造乡党委机关文明形象,改善办公条件,乡先后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建好总投资284万元,3514平方米,集教育、培训、党员远程教育为一体的兴平乡科技综合楼,现已投入使用。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42万元,新建410平方米的乡级文化活动室。利用新办公楼峻工之机,投资近8万元对党员活动室和远程办进行了装修,更新了10台电脑的桌椅。全乡2011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4期,培训人员达6755人次,受训面达100%。目前,全乡有4个科技示范村,319户科技示范户,全乡709户科普文明户,共评定农牧民技术员126名,成立了棉花栽培、蔬菜栽培、牲畜育肥
3个技术协会。我乡荣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先进乡(乡)”称号。二是绿化、美化环境。院内绿化进行了重新规范布局,新培植花园四块,新栽植树木100余株,合理布局安置了各类灯具,机关绿化管理落实了专人负责。对办公楼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并实行责任到片到人,加强了日常清洁卫生管理,使机关院内实现了亮、绿、净、美,为广大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3、文化阵地建设。我乡是民族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大型主题,充分利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促进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让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懂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把民族团结教育和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和妇联作用,开展“五好家庭户”“ 双文明户”等评选工作。开展向沙吾尔•芒力克、买买提•依不拉音等模范人物及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如每年的迎元旦、迎新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七一”
建党节组织职工开展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机关效能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办公环境美化、净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化”评比活动。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在全乡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成立“兴平乡扶贫帮困协会”,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和社会公益活动,目前已全面启动。
6、平安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创造优美工作环境。加强领导,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教育。强化稳定意识,加强安全保卫,配备了专职门卫,加强机关巡逻,无治安刑事案件;坚持经常性检查,经常性地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办公楼防火、防盗,未发生安全事故;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无交通责任事故;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了县法建办的验收;认真落实保密责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认真落实保密措施,未发生失泄密事故。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开展计划生育、优生
优育教育,认真兑现各项独生子女奖励政策,落实优生优育措施。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确定了由乡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等几家执法单位,抽调3名法律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派出所民警、司法助理员组成的法律知识宣讲团,深入各小学,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为青少年讲法3场(次),授课师生达到600余人,通过宣讲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精神文明创建宣传力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干部精神文明创建意识不够强,创建氛围还不浓郁。全乡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法手段单
一、方法陈旧。农村宣传文化室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同日趋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硬件有待完善,乡机关环境卫生还未获得自治州级爱卫先进单位,乡机关绿地面积还未达到自治州级绿化要求。
三、今后发展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分管领导、各村、各站所密切配合,上下齐抓共管。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并实施《兴平乡机关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和《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实施意见》,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创建实绩列为干部考核、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形成创建文明单位人人有责的常态工作机制。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党员电教室、文体站活动场所,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深化素质教育,提升文明程度。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周三、五下午集中学习、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等学习制度,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关怀机制,关心、爱护干部职工。加强宣传员、通讯员的培养,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法治进乡村”、“创文明村”、“先进党支部”等活动,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
三、创新文明载体,丰富精神文明生活。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站所”、“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实施“三清四化”工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评选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人物,运用演讲比赛、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民族团结之花深入人心。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结合“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活动,开展村民文明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活动,并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
四是夯实基础工作,创造优美环境。坚持开展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定期打扫卫生,乡办公楼内卫生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六
净一整齐”,机关、村、学校、站所环境卫生保持整洁舒适。组织机关职工入村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环境保护和节约节能意识。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扎实开展“平安建设乡镇”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安全生产等宣传教育,及时排查不稳定隐患。
中共尉犁县兴平乡委员会
二0一一年十月
第五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和今后三年质监工作的总体思路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和今后三年质监工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推动科学发展,增强质监能力,服务西部强省建设”的总要求:
一、围绕一个大局
紧密围绕服务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这一大局
二、实施三大战略
第一,全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高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第二,全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促进我省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三,全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进一步增强质监服务把关能力
三、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二,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执法,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第三,进一步加强计量监管,夯实计量技术基础
四、加强“两个安全”
第一,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
第二,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和今后三年质监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围绕一个大局
就是要全面履行质监职责,促进咸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升一项能力
就是要加快技术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质监服务把关能力。
三、推进五项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实施
第二,深入推进标准化、计量基础服务工作 第三,有效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第四,进一步推进产品质量监督执法
第五,积极推进和谐质监建设
四、保障“两个安全”
第一,全力保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第二,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