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2009~2010年度上学期研究计划
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
2009~2010年度上学期研究计划
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
二、课题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来龙高中文明礼仪规范》为准则,以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三、教育活动的目标:
1、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学会尊重人重点要求达到:
(1)、在思想感情上要热爱和尊敬父母。即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有出自内心的爱戴和敬重感激之情,在行为态度上,对父母的忠告和教诲,能虚心接受,恭敬有礼,尽可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在生活上能体贴照顾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不任性,不固执。
(2)、要尊重老师,服从管理,听从指挥,虚心接受教育。按时完成好作业和训练项目。
(3)、同学之间友好团结、相互尊重,真诚帮助,不拉帮结派。同学有了错误、缺点要诚恳地批评帮助。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互相谅解,有了错误要主动道歉。要学会克制,严以责已,宽以待人
2、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要使学生明确,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和歧视自己。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反之,对人粗暴,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伤害他人,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直至被人唾弃的人。
3、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争做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学生。
四、具体实施:
(一)、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1、利用班会课,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利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地按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加强日常礼仪训练,引领学生形成习惯
1、组织学生学习《来龙高中文明礼仪规范》,组织文明用语专项训练,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成为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
2、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会,帮助学生理解《来龙高中文明礼仪规范》的内容,掌握文明行为习惯要求和礼仪示范动作。
3、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一日常规训练,从小、细、严入手,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纠正学生一事一言的不良习惯。
4、以五个一为切入点,即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一句道歉、一次帮助。(“五个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最核心的内容,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5、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礼仪行为表现,纳入操行评分考核,并作为评比优秀学员的依据之一。
(三)、寓行规训练于各项活动之中
1、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多项的行为规范的培养训练。可以通过《找一找身边的好榜样》、《如何做一个文明示范生》等主题会的召开,开拓学生的视野,发现问题树立榜样,找到可以追赶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2、模拟情景现场,让学生表演《家庭礼仪》《校园礼仪》《交往礼仪》等节目,使文明礼仪自觉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中,并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3、开展不讲脏话及“语言干净每一天”、待人有礼貌“我会主动问
好”“请让我来帮助你”等活动。
4、举行“我身边的礼仪故事”“向陋习告别,做文明学生”演讲活动。
5、开展“讲文明、讲礼仪”黑板报比赛和手抄报比赛,组织“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交往礼仪”知识竞赛
(四)、评比表彰
1、评比“校园礼仪之星”“文明寝室”,树立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作用,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的积极性。
2、学期结束按年级评比文明班级,获得文明班级的班主任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优秀班主任,并发放荣誉证书,给与物质奖励。
第二篇: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礼仪是优良传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学校、社会需要礼仪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礼仪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和行为意识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二、课题的界定
(一)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读书馆、阅览室)、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文明礼仪约束,养成注重礼仪、举止文明的好习惯,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A、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养成教育理论。
C、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高中阶段是一个从少年转向成人、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很多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礼仪习惯也一样。我认为农村高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使之能成长为一个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确立适合农村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2、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3、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实际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二)课题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习惯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农村高中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3、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实验班为抓手,着眼于全校。要在全校性的范围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实验班研究,同时及时让实验班做法推广到全校,以达到共同进步。
4、一致性原则:教育者注意言行一致,老师家长做法要求一致,以增强其实效性。
5、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龙高中高
一、高二和高三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
3、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
4、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礼仪习惯;
2、学习习惯;
3、生活习惯;
4、节俭习惯:
5、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七、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根据礼仪规范的内涵,通过“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几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校本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精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实践调查:走访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在2011年7月份完成。
第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课题论证阶段。
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和谐德育和文明礼仪理论,探讨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协作,着手实践。
第二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展开研究阶段。
以学期为单元,进行专项研究实践。具体实施活动如下,(一)文明礼仪常识普及活动(1)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利用《文明礼仪读本》并结合学校日常养成教育进行授课、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3)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学生,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4)用好体态语言方面,对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进行练习。
(二)文明礼仪宣传活动(1)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各阶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
(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1)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调查报告,将调查反馈给身边的被调查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2)我和家长一起学礼仪。(3)开展“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4)学生制定文明礼仪学习学习计划。(5)“文明礼仪”主题联欢晚会。
(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以上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有待
第一阶段研究制定。
第三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课题总结阶段。
形成的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图片资料、学生文章、个案分析材料、数据展示、现身说法(学生的礼仪方面)、现场展示会(如食堂用饭、卫生环境、自行车停放、师生招呼)、文明礼貌用语进校园等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交流学习。使农村高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每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进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成效,有了成绩。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一)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绍奎
副组长:张允军 王先树
秘书长:李欣
(二)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张允军
副组长:王先树
主要成员:徐爱政、韩明华、朱广学、王先庚、王子荣以及全体班主任
第三篇: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高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立项以来研究进展报告
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
2009年7月,我校的和谐德育课题《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被中央教科所正式确定为“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经验总结与推广研究”子课题和宿迁市教科所市级立项课题。现将立项以来我校的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项初,我们把礼仪教育活动分成三个阶段:学习发动阶段、践行体验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活动开始,学校利用班会、广播、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宣传。各班举行了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我们还出台了《来龙高中学生学校礼仪》、《来龙高中学生社交礼仪》、《来龙高中学生家庭礼仪》,组织学生学习。学生们边学习边对照,寻找差距。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在各种场所的文明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个人的文明行为会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的礼仪举止将造就一个民族的文明。” 自从开展了礼仪教育活动后,许多同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一言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见到老师也知道问好了。学校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宣战”的征文,取得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以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礼仪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使文明礼仪这一传统美德得以传承,能将礼仪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因此,我们坚持一手抓礼仪建设,一手抓常规管理。
1、狠抓落实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落实。我们采取分级管理与逐层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个年级组建了实验班,从组织举措上为规范的落实提供保证。
具体做法是:①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好,用榜样式的言行感染、影响学生。
②营造文化校园环境,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在美化校园的同时,通过挂名人名言、警示标语等,让每一块墙壁、每一块草地说话,让学生在文明环境中受到熏陶。
③充分利用共青团这一有效阵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让活动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思想上的自育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活动中的自主能力。通过开展“文明举止我先行”主题教育、开展“文明上网我先行”主题教育、开展“尊长互敬我先行”等主题教育,形成班班争先进、人人当标兵的局面。
④严格检查考评。我们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抓重点,带全面。坚持每日检查评比,德育处的老师的一日常规巡视检查和学生文明礼仪和卫生环境检查相结合,每周评比,每月小结,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班进步快,与文明礼仪的考评结合,与老师的奖励挂钩。通过与家校联系,了解家长对学生、老师、学校的看法,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家、校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目前我校班主任老师已撰写德育论文数十篇,大多发表在我校博客上。
3、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平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理论宣传和行为指导,促进学生的体验、感悟、提高。
4、我校正积极筹备征订和谐德育总课题组推荐的教师和学生实验用书。
本课题立项以来,礼仪常规教育和习惯养成训练并举的活动模式给校园和师生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课间活动的声浪小了,花圃里乱踩的脚印没了,地面上的果皮纸屑光了,上下课时楼梯间拥堵现象没有了;见面主动招呼的多了,敬老爱幼助残的多了„„学生们不但自己按照标准去做,而且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他人,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当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只是刚刚起步阶段,有很多工作还没有认真落实,有的做的也仅仅是文明礼仪教育中最浅表、最基本的事,对照标准,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做,课题研究还有漫长的路程有待我们一步步跨越,我们一定会不懈地走下去。
第四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明礼仪教育旨在通过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进行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际上针对青少年存在的道德修养上的问题,普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包括礼仪教育。英国等国家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韩国从1973年起就开设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其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还设有理解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我国也在文革以后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养成教育,对礼仪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普遍做法是强调教育与训练想结合,但在实践中常带有分离的状况,或是说理不够,机械训练;或是空洞说教,践行不够。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一是继续强调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体现“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二是注重内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修养统一起来,简称内外统一。避免出现:品格纯朴却不注重礼仪,显得粗野;注重礼仪,但缺乏朴实的品格,显得虚伪。三是礼仪教育心理化,注重心理辅导。对学生做非强制援助,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正确的礼仪要求,加强道德修养,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关爱,更加和睦、幸福,使邻里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
理论价值:我们将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新的礼仪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对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美德”,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本课题创新之处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力的,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的目标
(1)开辟有时效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2)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营造各种礼仪教育的氛围,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内涵,开发学校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礼仪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一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
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我校的()个教学班,共()多人。研究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2)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课题研究全面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全面启动阶段
(1)开题论证,完善方案,展开课题研究。
(2)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组织有关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结合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体验,促进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三、深入研究阶段
(1)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2)开设文明礼仪活动课,利用研究中探索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指导教学,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
(3)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四 总结提高阶段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研究过程
1、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根据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小”、“实”、“新”、“活”的原则,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尊长互敬伴我行”、“您好,文明用语伴我行”、“诚实守信伴我行”、“文明习惯伴我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大力推广学校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课题组将组织文明礼仪教育专题调研和研讨会,组织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论文和“文明礼仪示范班级”、“文明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积极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因素,聚合礼仪要求的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学礼仪、讲礼仪,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使学生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同学,使文明的气氛充满校园。
3、以班级为主阵地,把班级作为学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场所。利用班队活动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成为学生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充分依托班委会和班团组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实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礼仪之星”评选活动,积极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级和文明礼仪学生。
4、以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为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小品剧、文明礼仪用语征集、演讲、征文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礼仪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在活动中扬褒弃贬,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
5、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并通过家长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
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基本研究方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学校课题组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小学生礼仪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五)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2、其他支撑性材料:学生礼仪常规校本课程教材、相关的研究论文与典型案例。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专人负责制定学生的文明礼仪细则。参与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编写。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专人参与课题设计,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参与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编写。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专人负责文明礼仪示范班级评比方案制定及实施,参与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编写。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文明礼仪之星评价方案。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专人负责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方案的制定实施。
各班班主任:负责各项训练内容、教育措施在本班的实施,积累个案,向课题负责人及时反映情况,总结经验。
第五篇: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来研究高中学生德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倍加重视,我校的<<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被正式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龙高级中学学生礼仪规范》和《来龙高级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练习,开展文明班级评选为主线来强化德育治理。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研究的意义:
1、礼仪是优良传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光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这是美的精华。”学习礼仪使自己懂得尊重,懂得与人沟通、懂得塑造自己的形象。人的形象是通过人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形象、人格形象及个人外表形象组成。它是学校形象和学校品牌的基石。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增无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礼仪文化古为今用,重建现代文明礼仪。这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学校、社会需要礼仪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继续以学校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礼仪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礼仪和行为意识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二、课题的界定:
(一)文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让高中生了解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是培育其文明素养的一个载体。礼仪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读书馆、阅览室)、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文明礼仪约束,养成注重礼仪、举止文明的好习惯,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
指农村高中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等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具体化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把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确立适合农村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2、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3、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实际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二)课题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习惯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农村高中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3、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实验班为抓手,着眼于全校。要在全校性的范围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实验班研究,同时及时让实验班做法推广到全校,以达到共同进步。
4、一致性原则:教育者注意言行一致,老师家长做法要求一致,以增强其实效性。
5、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龙高中高
一、高二和高三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
3、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
4、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礼仪习惯;
2、学习习惯;
3、生活习惯;
4、节俭习惯:
5、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七、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根据礼仪规范的内涵,通过“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几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开设校本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精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实践调查:走访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在2011年7月份完成。
第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课题论证阶段。
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和谐德育和文明礼仪理论,探讨研究方案,进行分工协作,着手实践。
第二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展开研究阶段。
以学期为单元,进行专项研究实践。具体实施活动如下,(一)文明礼仪常识普及活动(1)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利用《文明礼仪读本》并结合学校日常养成教育进行授课、学习,还要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3)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学生,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用语成了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4)用好体态语言方面,对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进行练习。
(二)文明礼仪宣传活动(1)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文明礼仪常识,并根据各阶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安排表,让文明礼仪教育深入人心。(2)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班会。
(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1)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根据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活动调查表,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作出调查报告,将调查反馈给身边的被调查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行为。(2)我和家长一起学礼仪。(3)开展“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活动。(4)学生制定文明礼仪学习学习计划。(5)“文明礼仪”主题联欢晚会。
(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以上内容具体时间安排有待第一阶段研究制定。
第三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课题总结阶段。形成的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图片资料、学生文章、个案分析材料、数据展示、现身说法(学生的礼仪方面)、现场展示会(如食堂用饭、卫生环境、自行车停放、师生招呼)、文明礼貌用语进校园等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交流学习。使农村高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每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进行研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成效,有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