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性,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分工合作,检察
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立足本身职能,找准自身位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一、积极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康、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刑事司法系统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也即是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有效打击犯罪,及时遏制犯罪,努力改造罪犯,尽量减少社会中不良人群的数量,是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整个刑事司法系统乃至全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从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的高度出发,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一切犯罪要从严从快打击,坚持“严打”方针,保持对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爆炸、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要严惩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二、预防职务犯罪 惩治腐败,促进和谐。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注重预防,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研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建立长效的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实现在社会各阶层消除特权,平等共享社会利益。同时要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和谐。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腐败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是典型的社会不公平,是正义和邪恶的颠倒。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行为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毒化社会风气,妨碍经济发展,诱发不稳定因素,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大危害。因此,检察机关一方面要强化诉讼监督工作力度,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执法、司法不公作为打击重点,紧紧围绕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漏捕漏诉、以罚代刑、量刑畸重畸轻、违法减刑假释等明显不公的案件,不断拓宽监督领域,更加注重监督效果,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在监督过程中,要追根求源,严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问题,对于涉嫌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司法人员要严厉查处。对于判决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要依法提起抗诉,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正确的判决,要耐心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犯罪案件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让侵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者得到惩处,让正义得到伸张。通过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要让人民看到客观公正的过程,得到体现公平正义的结果。检察机关要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强防线,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四、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为依托,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检察好,以提高公民的安感度,保护好一方稳定。同时要积极参与,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检察机关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来信来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二篇: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一种社会形态,而这种社会形态只有在社会公平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责任,因此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也对检察机关新时期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谈几点认识。
一、打牢思想基础,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检察机关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首先必须深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而明确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所担负的责任。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度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一论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社会的每一个价值目标都与检察工作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地位和性质也就决定了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应有的地位和必须发挥的作用。
(一)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最显著特征。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即体现了国家职能分工,又体现了权力制衡作用,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可以对其他权力机关的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依法予以限制,特别是对司法和行政权力实施监督和制约。通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没有公平也就没有和谐而言,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凡遇到不平之事,都要找地方讨个说法,讨个“公道”,这“公道”是什么?就是公平与公正。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平等对待。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实现对公平的追求,人们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如此,社会秩序就无法保障,社会和谐就更无从谈起。作为检察机关,工作主题就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因此说,检察机关只有通过有效地行使法律监督权,才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局面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社会法治环境,这一条件的取得要靠法制来保障。检察机关即具有打击犯罪职能又负有诉讼监督的权力,是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检察机关只有通过有效的打击犯罪,特别是严厉查办职务犯罪,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有优良的法制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氛围,才能使整个社会在管理有序的条件下走向和谐。
此外,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道德准则;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都需要检察机关在执法实践中,通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得以体现,得以保障,总之,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各项检察工作都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中国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检察机关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要通过切实发挥检察职能,为发展创造条件。
(一)要以维护稳定为重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党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已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和谐的根基,而稳定是发展的基本条件,检察机关必须把稳定作为一项硬任务,作为服务发展大局的第一责任,真正发挥出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一方平安。二是要突出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其打击重点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犯罪,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诚信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对环保、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的法律监督,注重打击重大环境污染、非法采矿等破坏资源的经济犯罪,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保障。四是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执法办案的同时做好检察环节的综合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保证民心安定,民意顺畅,人人安居乐业。
(二)要着重做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规范、廉洁的政务环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工作,营造廉洁为民的良好政务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检察机关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服务第一要务,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切入点。一是要加大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力度,不但要严查办那些发生在新经济领域、金融业、垄断行业中的职务犯罪,还要重点打击借改革之机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犯罪,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二是要大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当前要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的预防工作,加强重大重点工程的预防。检察机关的民行部门还要积极探索开展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监督。检察机关要通过打防结合的手段,使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取得实效。
(三)认真排查矛盾,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是如此,这种社会形态也不是一个没有矛盾,风平浪静的社会,但还必须是和谐的,关键是有了矛盾能够及时化解,使人们诉求渠道保持通畅有效。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性质就决定着我们检察机关担负着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减压,为党分忧的重任。检察机关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将对社会和谐起到重要的作用。控申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涉法上访事件,要做到情系于民,认真排查矛盾,依法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依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顺畅诉讼渠道。民行部门同时抓好息诉工作与抗诉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减少纠纷。检察机关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化解矛盾,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三、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努力提高监督能力
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永恒的主题,检察机关这一主题价值的实现,能够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和谐。检察机关要更好实现这一主题,就必须不断提高监督能力。
(一)要把更新执法理念作为提高监督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真正把“为民、公正、文明、服务”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水平,增强为民执法的本领。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把法律监督的各项工作置于发展稳定的大局之中,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收集审查证据,适用法律法规,司法决定执行及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等具体能力,确保案件质量。三是增强和谐意识,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检察机关在受理群众来访和办案过程中,充分体现执法为民的思想。对当事人必须做到细心、耐心,处理问题和做决定必须准确、清晰、明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要学会保护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为社会安定创造条件。
(二)要把强化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作为提高监督能力的保障。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必须以精通的业务素质和规范的执法行为做保障。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只是具备法律知识,也包括政治理论、宪政、法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因此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增强学习的意识,特别要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广泛的学习,使得人人都业务精通,以提高监督的能力。同时,检察机关还要以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监督是为了实现公正,要想结果的公正,首先必须做到执法过程的公正,也就是说执法者的执法行为必须规范。因此,检察机关要加强队伍建设,彻底克服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执法活动要严格依照程序法和各项规章制度运作,使岗位责任,人员管理、执法程序、干警言行、监督制约、检务保障都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以严格,规范的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真正树立起检察机关在全社会的良好形象。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检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检察队伍,充分履行职责,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检察机关的应有贡献。□
(编辑/李舶)
第三篇:谈检察机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二、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当前情况,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提高公民的安感度。
三、靠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犯罪,以突出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靠预防职务犯罪 惩治腐败现象发展和谐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五、靠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创造和谐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行使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切实运用好民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检察机关职能作用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本身的职能作用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不容辞。本文从树立政治意识、强化法律监督和提高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以阐述,分析和探讨了检察职能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契合的问题。
[关键词]:检察职能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当前检察工作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增强自觉服务观念,保证检察机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思想政治基础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只有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端正正确的执法观念,才能保证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必须强化检察工作的政治意识。检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检察机关不仅担负着公诉、侦查监督、渎职侵权检察、查处贪污腐败、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等各项检察职能,还要通过法律监督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法律监督活动得以顺利贯彻和落实。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此,必须增强两种观念:一是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计划,就是党和国家当前的工作大局。检察机关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服务于国家的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检察工作涉及面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有些还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处理不好,矛盾就会激化,直接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破坏社会和谐。因此在实际办案工作中,要处理好打击、服务、稳定的关系,找准三者的结合点。工作中,还要不断改进执法的方式方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讲究政策和策略,自觉地把办案成效同公正执法、同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坚持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看,构建和谐社会既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离不开有利的法治环境。检察机关既是发展成果的享受者,也是促进发展的实践者。我们必须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全面加强法律监督,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增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法治环境。
(二)必须强化检察工作的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就要具有对党委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举报人负责,对案件本身负责,对办案人负责的一种高度负责精神,这也是检察机关能否公正执法,严厉打击职务犯罪的基本保证。面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尤其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带来检察工作理念、队伍建设、执法能力等方面的新变化。每一位检察干警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适应和促进新情况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两种机制,一种是制度层面的机制,另一种是实施层面的机制,前者是内容,是机制运行及其运行后果,后者是主体,是实施机制的人也是享受机制运行后果的人。设计的制度再好,但是主体不行,社会发展的效果也难以显现。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把自己放在改革发展的中心地位,将自己切实置于发展的动感地带。只有我们积极拥护、支持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才能得到促进和发展。现阶段,我们要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以主人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参与,自我提高。
(三)必须强化检察工作的群众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修正案。党和政府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落脚点就是要让社会更进步、更文明、更和谐,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这就是一种人权理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基本宗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只有树立“民利大于天”的理念,顺民心、重民意、保民权、兴民利,检察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要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加大办案力度,统一司法标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通过法律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在经济发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使经济社会发的成果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强化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全面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没有公正,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负有重大责任。我们要强化法律监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加强批捕、公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惩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公平正义促平安、促和谐、促稳定。犯罪活动的存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造了不容忽视的障碍。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提速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各类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维护稳定任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检察机关必须强化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职能作用,提高保障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要保证批捕、起诉案件质量,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要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认真做好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迫切需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结合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为经济建设大局营造一个廉洁、和谐的有利环境,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注意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健全“正名制”,一方面,加强举报工作,坚持有案必查,体现“惩治腐败,必须从严”的精神,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依据《刑法》的规定,严肃办理报复陷害案件;另一方面,要切实保障人权,保护干部,防止有人滥用举报,伤害无辜,对查实的被错告者、被诬告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影响,给予正名,并严格依据《刑法》的规定,严肃办理诬告陷害案件。既要突出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也要注意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小案,还要深入各项工作一线,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要通过检察机关的查案工作促进全党的反腐倡廉,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纯洁;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要通过检察机关的肃贪倡廉,保证广大赏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从而更广泛地凝聚群众力量,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谱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三)全面强化诉讼监督,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一次枉法裁判,比十次作恶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要切实加强诉讼监督,一要强化侦查监督。侦查权被滥用,不仅会造成对人权的践踏,同时也是产生司法腐败的重要原因。当前,侦查监督工作还存在监督不力、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要围绕重点解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或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侦查的问题、超期羁押问题、刑讯逼供问题以及违法采用强制措施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完善监督的具体方式方法,强化法治观念,强化人权保护意识,确保不枉不纵;二要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要把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案件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案件,以及因审判人员枉法裁判而导致的错案作为监督重点,以抗诉为开展法律监督的主要手段,切实全面履行好检察机关应尽职责;三要加强刑事审判监督,解决枉法裁判和程序严惩违法等问题;四要加强刑罚执行监督,解决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不及时交付执行等问题;五要把开展诉讼监督与查办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不依法移交刑事案件等犯罪结合起来,确保法律监督依法有效进行,促进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
(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息诉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通人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人民安居乐业,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但是,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依然很多。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之间、地区这间发展水平差距拉大,新的社会阶层兴起,社会利益关系变化,人民内部利益分化,人民内部矛盾经常发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已经成为我们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由于司法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不到位,或者个别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偏差等多方面原因,个别群众产生较强列的对立情绪,甚至造成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等。检察环节的涉法上访也有时发生。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要完善工作方式,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首先是建立检察长群众接待日制度,保证按时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思想工作,以便化解矛盾,解开思想疙瘩;其次是建立首办责任制,对重点上访案件实施专人、定时间、定方案的包保制度,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再次是积极开展检务公开、走访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大力支持。认真做好检察环节的息诉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
三、围绕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检察工作层次
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完成任务好坏的关键。检察机关要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真正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伤,必须建设过硬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只有一流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检察队伍;惟有一流的检察队伍,才有一流的执政能力,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一)建设过硬的领导班子。一要通过强化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提升科学领导、决策能力的主要途径,常抓不懈;二要强化自律和监督,按照高检院“六个严禁”的要求,切实抓好落实,严格执行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助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整体合力,保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高驾驭检察工作全局的能力;四要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科学选材用人,树立良好的干部导向。要采取得得力措施,健全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干部培养机制,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坚持出于公心和事业心用干部,坚持以政绩和德行良好评价干部,坚持人民满意和群众信服取舍干部,保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配备到班子中,以增强班子的生机和活力。
(二)提高干警的整体能力,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一要突出抓好“以党建带队建”,确保政治立检。检察机关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刚刚结束,专项整改活动正在进行,这是抓党建和队建,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全面推进检察工作的好方法。我们必须长期抓好赏的先进性和执法规范性,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以党建的中心的队伍建设工作,探索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规律,努力形成“以党建带队建”的良性工作机制。二要突出抓好岗位练兵,保证素质强检。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契机,重点抓好分类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抓好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广泛开展业务竞赛、理论研究、出庭观摩、诉辩对抗、学术沙龙、读书评议等活动,掀起全员学习热潮,促使干警边学边干,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抓好各类人才培养,鼓励高学历、启层次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培养结构优化、知识全面、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为检察机关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提供充足的才智支撑。三要突出激励竞争,保证机制兴检。注重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健全检察机关绩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解决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责任追究、错案追究等,综合运用激励机制,确保全面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第五篇:服务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吐哈”,坚定“服务至上”
贾玉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体现到党和国家的一切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和全部工作之中。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和谐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关系每个人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了,随之而来必然提出广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四世同堂变成了现代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员的民主意识增强,彻底 改变了过去的一言堂的家长制作风,家庭的生活方式也一改过去的社会化、一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老套,打破了单调沉闷、缓慢重复的生活方式,代之以丰富快速、自由多变、日新月异的各具特色的新型生活方式。人们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的扭曲、婚姻的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张扬家庭的和谐非常重要。中华民族有维护婚姻家庭、倡导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的传统美德。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关系的和谐、顺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确保老人健康、幸福的生活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关爱老年人,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生命生活质量,对于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维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忽视了亿万老年人的利益,脱离了广大老年人的愿望,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第二,做好老龄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老年人既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小康社会的共享者。如果没有老年人参与,就不可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老年人同步进入,那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小康社会。确保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生活,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第三,做好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