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治理各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和目标,即“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笔者认为,只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使社会治理实现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要实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管理,为社区内自治组织提供有利条件。加强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广场、群众阅读室等公共活动场所,使人们能够在社区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促进各种社区组织的活跃度。要赋予社区组织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明确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以及党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有效杜绝多方管理、责任推诿等问题。社会组织要从“服从”向“协同”转变,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学联、青联、科协、文联、记协、残联、贸促会等人民团体应在引导相应群体的行为、维护其权益、化解矛盾方面发挥更大作
用。社会组织要明确自身的服务使命和宗旨,从以往的服从政府领导逐渐向协同社会治理的方向转变,突出社会组织自身的主动性,提升社会组织成员自身的素养,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
确保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存在诸多社会矛盾、冲突与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构建畅通的利益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要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注,予以及时和必要的物质帮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为农民群众解决包括失地、就业、保障等现实问题。完善对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在医疗、教育、子女安置、住房等多方面加强管理与帮助。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益,最大程度实现社会平等。要保证分配公平,进一步加强技术、资本、管理以及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建设,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确保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够在收入分配中得到合理体现。企业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发放制度,推动工资分配在起点上实现公平。要改变以往按照身份、户籍以及编制进行工资分配的不平等限制,严格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同工同酬。此外,政府还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化建设,在充分尊重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性的前提下,加强必要的监督,促进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工资分配方式的形成。
推动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向“服务型”转变。政府的社会治理
模式向“服务型”转变,并不意味着完全剥夺政府的权力,而是要实现合理“分流”,将社会治理的权力交还社会,培养政府与公民的合作与诚信。可以考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在治理方法上广泛吸纳社会智慧,鼓励和挖掘来自社会成员与组织机构的社会治理力量,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构思的不断产生。政府不仅要积极转变理念,为社会治理提供完善的服务产品,还要肩负起社会组织力所不能及的其他服务,并对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督。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利益调节机制的建设和优化,使群众能够认识到从合法途径获取利益的重要性,明确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和引导,使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要重视社会民生问题,牢牢把握改善和保障民生这一工作重点,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方法与手段,特别是要把保基本的责任履行到位,但同时也要扩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拓展治理主体来提高民生事业的质量和效率。在保障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各领域事业的快步发展。要将科学的财政体制覆盖到广大城乡地区,从住房、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更多的群众做好服务,以期赢得社会各界群众的有力支持与认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积极借鉴先进的社会治理思想实现制度优化。许多国家在社会
治理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例如,美国克林顿政府1993年推行的“重塑政府运动”,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放松管制、精简政府部门、裁减冗员、推行绩效管理以及引入竞争机制等;英国的社会治理则以资本的投入为核心,实现“消极的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型国家”的转变,加强就业政策的改良,将原有的社会福利转变为更多的就业岗位。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社会治理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制度的优化。要始终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置于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人民群众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创造未来,推动社会稳定与发展,实现和谐社会。
第二篇: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实现条件
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实现条件
【摘要】我国的公共行政模式,正经历由单向管理模式向参与治理模式的创新转变:社会治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社会治理的手段由平面化向网络化转变,社会治理的目的由工具化向价值化转变。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生态下,构建这一模式,必须以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社会公共治理机制的建立、基层社区的健全发展作为支撑条件。
【关键词】公民参与;多元治理;公民社会;模式
变革和创新政府治理模式,使其具有对社会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是政府治理的永恒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治理模式的批判和质疑声中,“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的开放、参与、合作、共赢的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新模式迅速崛起并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参与的多维度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正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所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笔者主要从公民参与治理这一视角,探讨当前正处于转变中的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实现条件。
西方公共行政治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行政改革的全面推进,以新公共管理为基础的市场治理模式(企业家政府)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模式在推动各国政府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消解传统全能政府体制、走出政府行政效能困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它有着内在的缺陷或局限性,尤其是对公民参与的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很多学者对其有效性提出了批评。认为其背离了公共部门社会价值,忽视公共行政的公共本质,而这种忽视必然导致公共行政价值背离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性。另外,对新公共管理将民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视为一种被动的、等待良好服务的消极角色,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化为较为简单的买卖关系,因而降低了公民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难以培养公民的积极主动精神,有碍于民主治理的实现。在新公共管理奉为“圣经”的盖布勒和奥斯本的《重塑政府》一书中,你不会找到诸如正义、公平、参与等词中的任何一个。其所谓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只是执行主体的多元化,决策也即“掌舵”的权力依然垄断在政府手中;虽然它也强调顾客导向,但不管是服务标准的制定还是服务方式的选择,决策权基本上也都控制在政府手中;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中,不论是服务主体还是服务方式,依然由政府主导。因此,在热热闹闹的西方行政改革运动中,活跃着的只是政府的身影。
在这些批评声中,真正能够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新理论模式的是美国学者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论”。①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现今政府的作用在于,与私营及非营利组织一起,为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控制转变为协商、提供便利。新公共服务理论高举善治的大旗,旨在重新探讨关于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模式。它主张政府、企业、团体和公民个人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实现对社会事务的共同管理。在这种公民积极参与的多元社会治理中,公民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公民在公共行政中扮演着积极的行动者角色,而原来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的选任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则从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咨询者。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的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核心是通过加强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监督,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回应性的政府。
可以看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试图超越新公共管理,重构公共行政治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一个充分尊重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论框架。未来,这种强调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或许会替代当前那些基于经济利益和自我利益的治理模式而成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对官僚治理模式和市场治理模式的全盘否定。三种治理模式因其各自的价值与限制性,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可能会以某种治理为主导模式,但其互补的功能不可被偏废。正如登哈特所说,在民主社会里,当我们思考治理制度时,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应该是极为重要的。效率和生产力等价值观不应丧失,但应当被置于民主、社区和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在这个框架中,其他有价值的技术和价值观(比如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或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都可能粉墨登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争论肯定还会持续若干年。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展望公共服务的前景。未来的公共服务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并与后两者充分结合。
转变中的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创造财富的新系统的出现,削弱了旧权力系统的每一根支柱,最终改变着家庭生活、商业、政治、民族国家以及全球权力本身的结构。”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扮演着全能型的公共管理者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这种角色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现实,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社会变化的挑战。在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视角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主导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从单向行政向合作行政的转变成为必然的选择。
社会治理主体由单中心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转变。多中心治理模式是整合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多元结构。社会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在社会管理中一直承担重要甚至主导角色的政府,也包括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作为政府重要补充力量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组织等。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中,政府在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不能被忽视。因为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保持稳定的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是最关键的,只有以此为保障,才能建立多元、健康的市场。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依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市场本身还存在着缺陷,因此离不开政府的权威和作用。多元治理模式是以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为基础的,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政府大力培植并促使其发展。因此,未来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应当实行以政府权威为主导、市场机制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模式,即在坚持政府权威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强调市场机制的积极引入,从而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社会治理的手段由平面化向网络化转变。共治、共享、共识是网络化管理的明显特征。市场原则、公共利益、社会认同之上的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结合等广泛的合作和协商民主,是网络化管理运作的基本路径。权力向度是多元、上下互动、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换言之,政府不再一权独大,依靠传统的统治权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而是以公共服务精神为纽带,通过社会合作网络,将不同的公共服务主体联系在一起,通过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分工协作,即建立在广泛协商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
社会治理目的由工具化向价值化转变。提高社会的效率不应该成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在效率实现的基础上体现社会公正,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公共行政的最终旨趣。因此,在对政府以及其他组织与公民关系的认识上,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公民作为政府行政行为或者市场行为的相对方,享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行政行为或市场行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合法性。政府以及市场化组织与公民之间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是被监督者与监督者的关系。政府、市场、公民应该携手共赢,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我国公民参与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实现条件
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时,必须进一步了解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新公共服务所倡导的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作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社会制度下的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运用时是以发达的理性官僚制、完善的宪政体制,强烈的公民意识作为基石的。在中国目前的行政生态下,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政府职能的合理界定是前提。“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强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要解决好“强政府、大社会”社会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实现“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一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实施人本管理,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政府应当把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科学化公共治理作为职能转变的目标。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改善经济调节、加强社会管理、严格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为服务型政府,其工作重点应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凡是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务,公民、社会组织承担不了的、市场机制也不能解决的,政府不能缺位,必须努力解决,并且要坚决管住管好。三是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均等化,正在成为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的发展方向。部分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激励机制,通过购买、委托代理、发包等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由市场、社会来提供,或由城乡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解决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经营不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要分工明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自己办的,就让其去办;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就让其去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能自我管理的,就让其去管。
社会公共治理机制的建立是保障。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强调由多元公共管理主体构成的网络化的公共行政体系,不同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通过协商和合作的方式共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因此必须建立多中心的公共治理机制。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强化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从制度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保障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法权利。其次,加快公共基础领域改革,打破公共基础领域的行政垄断,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拓宽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和领域,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整体效益。再次,自觉培育社会公众参与和自我管理意识。行政职能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而社会公众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又成为转变行政职能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公众实现自我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手段,而政府的正确引导又成为社会公众真正实现“自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公众参与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培育离不开组织上与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通过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实现基层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护自治组织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人。最后,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切实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社
会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理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加强对组织成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中介组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基层社区的健康发展是路径。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同时也肩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任务,社区作为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群众基础机构,为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社区内的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因此,公民在社区层次上的社会参与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社区治理模式要发挥作用,必须注意四个原则:第一,规模原则。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服务,以最低规模的社区组织结构完成预期的服务目标。这一原则同时还意味着在解决公共政策的问题中,由下而上的自治过程比中央由上而下的管制过程更有效。第二,民主原则。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采取民主决策的原则,让居民有充分而平等的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制定和执行。第三,责任原则。社区的成员是社区的拥有者,公共事务应以其偏好与需求为依据。因此,政府官员或民选代表所扮演的角色,应从过去凌驾于公民之上的角色,转变为支持公民参与的角色。第四,理性原则。社区主义治理模式的理性是一种类似哈贝马斯所构建的沟通理性,即所有社区成员,包括政府、民意代表、人民等,为解决公共问题理性地表达、倾听与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意见、价值和选择,在共同参与中充分的理解对方。
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一是发挥社区在社会参与中的作用,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二是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三是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四是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追求的是多元社会利益在行政治理过程中获得平等的代表和表达,追求的是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甚至形成合意。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国家,也需要一个“强社会”;需要一个开放的政府和完善的参与制度,也需要一个利益代表和表达机制充分发育的社会。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共治的良性的社会。
第三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了全面部署,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奥秘则是融合,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社会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只有政府和社会携起手来,才能建设好安
— 1 — 全家园。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决。二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应该回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导致粗枝大叶、大而化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二)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
目前,社会矛盾大多属于利益诉求。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关键是要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拥护,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是密切党委和政府同群众联系、舒缓社会紧张关系的重要举措。要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渠道,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等利益表达功能。全面推行阳光信访,尽快实现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全面联通,把网上信访打— 2 — 造成群众信访主渠道。积极推进网络参政议政,搭建党委和政府同群众沟通交流新平台。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谋发展、搞建设,都要统筹好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群众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要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原则,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多同群众商量,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顺乎民意。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前臵程序,努力使评估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化解民忧、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过程,预防和减少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三是健全利益保护机制。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大多是由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发的。要树立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理念,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办大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发挥好司法救济功能,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现代社会,善不善于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推动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是衡量党委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创新多方参与机制,更好地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社会事务社会治理。一是发挥好企事业单位作用。企事业单位不仅承担着防控安全生产风险的重要责任,而且是维护社会公共
— 3 — 安全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为维护公共安全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要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确保其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有力助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引导社会成员参与风险评估、矛盾调解、社区矫正、青少年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发挥好基层自治作用。基层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基层群众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办的重要方式。要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机制,构筑起全社会共同治理公共安全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做到知风化险、规避风险。
二、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科学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只有转化为普遍适用的制度,才能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巨大力量。
(一)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管理。目前,我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准确性、唯一性目标基本实现。要加快国家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居民身份证换发、异地办理和指纹信息登记工作,建立户口和身份证信息联网查询比对制度,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确保基础信息全面、准确。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4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推进守法诚信,既要加强教育,更要强化制度约束,形成守法诚信长效机制。要加快建立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信任根制度,以保障实名制的落实。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抓紧推行手机号码、银行卡、网络实名制,消除网上网下各领域虚假身份。建立违法犯罪记录与信用、职业准入等挂钩制度,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坚持推行实名制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并重,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用户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
(三)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社会心态体现社会文明程度,影响社会和谐程度。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一些人的不良情绪潜滋暗长,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要开展社会关爱行动,发展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和个人。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心理调节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援助,引导其依法理性处理问题,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三、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是我国的特色,也是我国的优势。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我们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
— 5 — 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创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要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在更高起点上统筹设计好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不仅更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也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新手段。特别是利用物理世界之外的“脑力+信息”发展起来的智能产业,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智力水平,也为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提供了新平台。要坚持信息化牵引,积极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确保社会治安防控形成体系、充满活力。围绕整合资源力量,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统一接口和共享模式,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数据集成应用,发挥最大效益。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如何预防化解易发多发的社会矛盾,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要善于把运用法治的功能与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依托基层组织,发展信息员,完善社会矛盾滚— 6 — 动排查、及时预警机制,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臵在小。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引导群众更多地选择非诉讼渠道和方式解决纠纷。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吸收专家参与技术性、专业性领域纠纷解决工作,提高纠纷化解权威性、公信力。借鉴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谈判等做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纠纷化解水平。
(三)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基层基础建设既是根本性任务,也是紧迫性工作。要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延伸,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领导机关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集中,服务基层一线更有优势。领导机关要健全服务基层的情报综合研判和信息推送机制,及时把高质量的预警情报和急需信息实时推送到基层一线。要牢固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通过全面、周到的公共服务,有效覆盖专业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有效采集日常管理难以采集的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能保持社会和谐
— 7 — 稳定大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国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我国国内风险因素也日益突出。我们要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加快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一)增强风险意识
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全社会只有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才能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好公共安全风险。一是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全社会成员要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观念,提高共同防控风险的自觉性。要把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采取以案说法等方式,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在各类风险高度集聚的今天,预警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首要环节。要根据风险形成规律,建立研判、预警、防范风险苗头、隐患先兆的机制,防止其累积扩散、突破临界状态。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及时切断风险链。三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维护公共安全,涉及各方面各环节,只有紧密配合、有效互动,才能形成合力。要在健全区域联动、部门协作机制的同时,建立与社会力量合作联动机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力量、手段统筹起来,建设好维护公共安全的天罗地网。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
— 8 —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针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油气管网、城市燃气、高层建筑防火、城中村等重点领域和煤矿、矿山、化工、烟花爆竹等重点企业,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同时,善于查找前端治理中带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律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以信息流引导技术流、物质流,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使用等全过程、无缝隙监管体系,把先进的理念、制度转化为程序上的硬约束,实现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自动识别、预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健全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落实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全民减灾防灾宣传,形成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
五、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一)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制定、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发挥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党中央领导下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协调“神经中枢”功能,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增强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实施主动性、及时性、协调性。
(二)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国家安全法》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各项制度。要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出台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将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全过程,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10 —
按照《国家安全法》规定,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要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今后,要把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延伸到经济以外其他领域,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内容和程序,明确违反国家安全审查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努力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四)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事关国家治乱兴衰。要把确保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依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的高压态势,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群防群治,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深化反恐怖国际合作,全方位构筑反恐怖安全屏障。
第四篇:创新社会治理
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此前,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
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社会本身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通常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中。所以,不能试图用某种强力乃至蛮力去“支配”社会。而是要让社会本身发挥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社会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以往的社会管理的缺陷,恰恰是过于迷信强制力量。
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社会是由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都是不一致的。因此,社会治理必须非常重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论多数少数,不论强势弱势,不论公立民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错把高高在上的施恩赐惠当成了最高境界,而且极具“社会排斥”的色彩。
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要引导全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尤其是针对长期目标的利益共识,就要建立一个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使多元主体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然后在沟通交流、相互妥协、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在行动上,也应该是互动型的,上下配合,同心同德。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是“一言堂”,急功近利,短视而只顾眼前利益。综上所述,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诸如一刀切、运动式、压制型、堙堵式、恩赐性、排斥性、一言堂、功利心„„不一而足。这恐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会治理来取代以往长期使用的社会管理一词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二、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治理体制占有重要位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就必须重视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社会治理的“五个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思维视角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把社会治理当成纯粹的国内事务,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会治理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的环境;大规模的人员、资源、信息、资本快速跨国流动,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服务行政、回应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冲击着政府社会治理的传统观念,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挑战。在这一潮流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树立“全球”思维的同时,还要主动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意识形态管理,深化公民国家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形成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文化传播多位一体的安全防范布局;在国际上,要进一步加大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国内社会治理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依据本国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与单纯的经济管理活动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国过去30多来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实施的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在利益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状况。在此背景下,建立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成为应然选择,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善治”的社会治理目标。
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维稳”与“维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由于特殊的国情,实践中,我国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地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指标,忽视了“社会的公正性”“社会的参与性”等维度,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面,但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释放,导致了影响社会和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前,必须顺应公民权利意识大大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平保护公民利益,坚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社会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构在一定阶段产生过一定积极效应。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政府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现实中,政府负责等同于政府包揽,从观念到制度都排斥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一方面导致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实际上,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应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擅长,因此需要主体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社会治理既可以凭借法律约束、纪律监视、强迫控制等刚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组织、协调、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协商等柔性方法。长期以来,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往往习惯于行政处罚等刚性措施,而对于柔性方法则较少采用和考虑。现代社会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维,变硬约束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变堵截民情为疏解民心,变应急管理为预防治理,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适时干预社会情绪,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
三、如何创新社会治理
十八大提出,为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做到: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第五篇:谈加强和创新民政工作的实现途径
谈加强和创新民政工作的实现途径
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民政工作方向,阐明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基础作用。随着改革深入和发展加快,社会各方面对民政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加强和创新民政工作,成为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审时度势,树立民政工作的新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对民政工作赋予新任务,民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体现新时期民政工作内涵的新理念。
(一)树立融入大局的理念。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综合角度,以新思维来思考新阶段民政工作,彻底摆脱民政工作就是发发救济款、起起街路名、帮帮困难人的传统观念,把民政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背景下来考量。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局工作想问题、办事情。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争上位子、抢上盘子,又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分忧而不添乱。科学定位自身职能,根据民政工作的任务、社会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在加强社会救助、灾害应急救援、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服务等重点公共服务建设问题,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社会越进步,民政工作与大局的结合越紧密,民政工作只有融入大局,才能有作为、有地位,也才能得到新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民政工作的职能任务,直接联系着为“民”、为“人”这个根本。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推进,民政工作对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为民”的特性更加突显。这也是我们考虑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处理问题的敏感点,工作成果的归宿点。民政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贴近群众,代表群众,关心群众,有爱民之责、有爱民之心,把民政部门办成“百姓之家”、“军队之家”。另一方面,人是事业之本,民政部门人才相对缺乏,亟待转变人的观念,提高人的政策、法律、业务、理论知识和能力,以人才促进事业兴旺。
(三)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民政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学会运用市场经济方式来开拓传统的民政工作,走出等、靠、要的思维定势,摆脱怕、难、懒的羁绊,突破守着金矿没钱花的怪圈。比如,可以把民间组织管理提升为社会资源来开发、产业发展来扶持,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把地名管理由过去无偿命名变为有偿冠名,使城市无形资产产生有形的经济效益;可把社区服务推向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行作,用市场理念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等等,在市场经营运作中夯实基础,壮大实力。
(四)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依法行政是民政部门工作性质的内在要求。民政工作政策性、法规性很强,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近百部,每项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加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自觉树立不违法、不违规、不逾制的观念,自觉树立公正平等对待工作对象有观念,自觉树立主动接受监督的观念。处理问题不能靠职能、靠权力、靠感情,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
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侵权要赔偿。
二、探索规律,建立促进发展的新机制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民政工作机制活力不足,要充分挖掘民政资源优势,探索新规律,建立新机制,推进民政工作新发展。
(一)建立一体化的工作协调机制。民政工作具有多元性特点,业务领域广泛,相互关联部门很多,只有加强协调配合,才能提高民政工作综合效益、促进民政事业发展。首先,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民政参与的协调机构,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增强工作亲和力;建立协调会、联席会、会商会等有效的工作机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协调的艺术,争取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推动民政工作开展。其次,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就是加强民政系统内部的协调配合,增强整体观念,特别是在遇到抢险救灾、应急处理等重大工作任务时,机关上下、科室之间要拧成一股绳,实现内部的和谐运作。
(二)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互动机制。政府主导是推动民政工作的主体力量。主导即是领导,就是要加强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民政事业投入上,财政是民政资金来源主渠道,随着民政工作领域的拓展,力度需要不断加大。民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既要以出色工作业绩赢得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又要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并努力转化为法规和政策,推动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社会参与是推动民政工作的另一支力量,也是增强民政工作活力
所在。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志愿者服务条例、慈善章程等,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形成专业力量、公民力量与民政行政力量有效合力。
(三)建立社会化的事业发展机制。国内外经验表明,民政事业要快速发展,就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一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渠道投资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社会力量开办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强化规范管理,保证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二是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借船出海,用别人的钱来办好自己的事。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政、关心民政、支持民政,自觉参与民政,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四)建立促进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民政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必须把规范管理作为建立民政工作的核心机制抓紧抓好。完善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局务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推进议事决策规范化;规范日常工作管理,推行首问负责制、公开办事制、目标考核责任制、岗位定期轮岗制、竟争择优用人制等,推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加强督查落实,推行效能监督制、责任追究制、系统行风评议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离任审计制等,推进监督检查规范化,保证工作有效运作。
三、适应要求,提高执政为民的新能力
能力建设是民政工作基础,工作任务落实最终体现在能力上。要着力提高民政干部“五种能力”,保证民政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有正
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民政工作大都具有稳定的作用,如民间组织、区划地名变动、基层政权建设,不但影响社会稳定,有的还关系国家安全。民政工作者要自觉加强政治思想修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民政工作的地位、职能和作用,用政治的观点来思考民政工作,牢牢把握民政工作主动权。
(二)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新时期的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要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用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的办法解决新问题。首先,对上要吃透上情,准确领会;对外要博采众长、注重借鉴;对下要尊重群众首创,集思广益;对内要联系实际,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要尊重历史,前后照应,在继承中发展,做到继承而不因循守旧,创新而不脱离实际,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种矛盾、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出现,必须努力培养和锻炼民政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一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人云亦云,对不确定的情况或有争议的问题,不急下结论,要认真调查,证实核实;二要坚持按政策办事。规范各项工作程序,严格把握审批审核等重点环节,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三是依靠基层力量。民政工作的对象在基层,繁重任务在基层,智慧和力量也在基层,各级民政干部要眼睛向下,深入基层一线,依靠基层力量,与基层的同志共同推进矛盾问
题的研究解决。
(四)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工作不落实,再好的政策方案也会落空。抓落实是每个民政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反映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抓落实,首先要态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凡事想干好、想落实好,不能应付了事、敷衍推责;其次要说办就办、说到做到,扑下身子,身体力行,在雷厉风行中抓落实。三是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善分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同时要学会“弹钢琴”,统筹推进抓落实。
(五)提高为民解困的能力。“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宗旨。要继续弘扬“孺子牛”精神,发扬民政工作中的好传统、好作风,时刻关心困难群众疾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一心一意做好事。继续开展好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真正把民政工作的宗旨落到实处,体现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