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时间:2019-05-14 15:2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一篇: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社会历史观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历史中,虽然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但不外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两大类。无论哲学家们研究何种社会历史问题,都必然要涉及到这两大类社会现象,都必然要对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做出相应的回答。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怎样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正确地回答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回答其他社会历史问题。如果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必然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就会承认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精神、愿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必然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是偶然事件的堆砌,认为历史是“英雄豪杰”创造的。

第三,如何处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尽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就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问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处理好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或者颠倒了这个关系,那就什么问题都处理不好,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第二篇: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因此文化产业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即社会意识的重要性,是由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决定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在于阶段的文化产业需要发展,从而引领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先进的文化来淘汰落后的意识,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我们要解决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不断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和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总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握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文化不仅直接为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且它具有极强渗透性的特性,更强化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态势,从而深刻影响着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走向与进程。

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教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的、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教学方法』

诱导式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展示

导 入 新 课

自然界是物质的,有规律的,那么人类社会呢? 讲授新课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探究活动一

观看图片

《圣经》中的上帝创造世界

中国神话中三界的统治者

思考讨论

图片反映了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得出结论

由神灵天意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探究活动二

说一说

你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 分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思考讨论

梁启超认为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得出结论

是由人、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决定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探究活动三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思考讨论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得出结论

唯心史观: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强调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四

观看图片

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画狐画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思考讨论

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举

鬼神观念的形成

探究活动五

观看图片

元妃省亲:祖母、父母都要行跪拜之礼 思考讨论

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间的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举

古代的“孝”

探究活动六

思考讨论

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 得出结论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探究活动七

思考讨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存在落后和腐朽的思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得出结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探究活动八

思考讨论

为什么

得出结论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既社会存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所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

课堂练习 略

附:板书设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第四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教学设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教学设计 授课人:李阳

一、教学整体构思

本节课以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按照“自主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为主线,将具体材料或生活事例与抽象的理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同、接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材分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思想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起到概括和总结全书的作用。本框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进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为下面讲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因此,本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角度看,关于本课知识设计的概念、原理,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所以学生已经具备学好本课的知识前提。但由于哲学概念、原理较为抽象,再加上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理解本课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并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辩证关系;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归纳整理,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难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六、教学方法:情景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提问: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新闻事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决策。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历史领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新课学习】设疑探究 精讲点拨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导学案预习情况,做出点评)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板书)

【聚焦社会 感悟哲理】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材料一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将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材料二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养老抚幼功能弱化。2013年,我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材料三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养老等问题更加尖锐,群众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探究一:材料中哪些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 探究二: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调整?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1)社会存在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小试牛刀】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三个代表”的思想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板书)

【学生探究,总结交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③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

多媒体展示图片:送子观音

探究三: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种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错误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

探究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依然有人相信神灵?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探究,总结交流】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二孩大讨论】

“十二五” 以来,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养老抚幼功能弱化。人口红利减弱;群众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探究五:你怎样看待全面二孩政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探究六:有人说,全面二孩政策是***等领导人主观臆想出来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三、马克思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实践观点

(师生归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结提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其实质是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我的收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论】(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2)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知识拓展】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 的具体表现。【课堂小结】

本节课从我们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中探究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而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打开社会历史领域的钥匙,是因为他能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看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这一观点也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三部分 课堂检测(略)

第五篇: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工作原则与管理原则,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仍然有争议的问题是以人为本有没有社会历史观的意义。对此,我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历史观回答的首要问题是:人与外部世界(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总体关系。这一总体关系包括:人的存在从何而来?社会和历史又从何而来?历史是谁创造的?处于纯粹自然状态的人不是作为人的人。人是通过劳动实践(人的自主、自觉和自为的活动),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按照人的方式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从而造成人的正常生存条件,创造出人的世界、人的社会。人由此摆脱纯粹自然状态,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成为作为人的人。这就表明,人是唯一由人的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生物。同时,人的社会、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也不是任何超人的创造,而是人的创造。人与人的世界存在着内在同一性。如果说,劳动实现着人与自然的统一,那么体现这种统一的人的世界、人的社会当然就应坚持以人为本。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以人为本具有以下一些独特内涵:第一,唯物史观体系本身就包含以人为本,它们融为一体,并非从历史观的外部另加上去的。而学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命题则有从唯物史观外部予以补充的意味。如果马克思历史观体系只是一堆规律的汇总,不包括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价值诉求、取向,那么“外补论”也许有合理性。但真正的唯物史观全部内容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融合,所以,作为价值诉求、取向的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以人为本当然要从人出发。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才创造了受客观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现实的人的世界、人的社会。也正是因为现实人的物质性的行为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欲求和需要指导的,人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必然要在适合自己主观需要的形式上来把握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力求体现人的超越现实的需求。所以,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人,就不可能理解唯物史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的本质。基于两种不同出发点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之间就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分歧。例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宣布: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建立在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基础上的唯物史观则认为:人作为目的与人作为手段是无法分开的。人固然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但现实的物质生产规律却迫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把他人当作自己生存的条件。同样,他自己也是他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这是一种相互关系。在其中,人人是目的,人人也是手段。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在目的与手段问题上能够坚持辩证观,要归功于它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而抽象人本主义之所以在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问题上坚持形而上学的观点,也正是由于离开了现实的人的立场。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以人为本应当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当前的日常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二是在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始终向人民群众宣传我们党的远大理想———“解放全人类”,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前者是当前具体工作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后者是长远的、需要许多年艰苦奋斗才能为其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的未来价值理想。对于后者,我们不能因为其长远性而忽视它。应当看到,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以人为本正是这个学说的伟大人性和强烈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下载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