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19-05-14 15:4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

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组织更是重要的基层群众组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社区的社会管理地位将更加重要,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用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于那些由社区组织承担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关服务所必需的房屋、设施和经费,积极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便民服务,使社区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梳理、整合各类呼叫热线,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网络。

三、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各类公益岗位人员及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经常开展对社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人员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鼓励社区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提-1-

高社区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活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并监督执行。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挪作他用。认真解决在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我们应加快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总结社区工作经验,使社区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任伯年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职能和作用决定了在推进社会管理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自身特点出发,充分认识和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有机统一,扎扎实实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民主法治,夯实社会管理的政治基础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管理的两大基石。充分发扬民主、实行依法治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一要坚持民主决策。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决策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决策既体现党委意图,又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综合分析,加大对来信来访问题的督查督办力度,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要坚持民主监督。积极创新人大监督内容、监督过程和监督结果公开的途径和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不断扩大和拓展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人大监督工作的途径。及时将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情况向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代表和社会的监督。要围绕议题开展视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结合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议题进行视察,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视察报告,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充分准备。三要坚持民主用人。坚持党委意图、人民选择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严格任命程序,加强任后监督,完善人大选举和任免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选举、任免干部的关系,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有效地避免人大选举和任免干部的“失察”现象,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坚持科学发展,夯实社会管理的经济基础

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也是人大机关的职责所在。发展与社会管理互为因果,管理以发展为前提,发展以管理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天水市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人民不富裕、管理欠科学。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地方人大应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科学发展贯穿于职能工作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融入、呼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人的教育管理建设的主战场。一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议决大事。坚持把议决大事的重点放在科学发展上,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围绕上大项目、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搞好审议决策,及时作出符合天水的特点、凸现比较优势、体现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围绕科学发展监督大事。坚持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相结合,紧扣经济结构调整、环境资源保护、新

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及时发现一些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和支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围绕科学发展参与大事。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搞好决策和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职能优势,紧紧围绕天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在监督内容上更加紧扣大局、更加贴近民生,使人大监督工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坚持关注民生,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不仅要责无旁贷,而且要发挥作用。一是要时刻关注民生。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要依法维护民利。要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工作委员会要认真调研、精心准备,适时选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到会听取意见,实事求是地回答询问,力争使专题询问起到推动市直及其有关部门改进工作的目的。三是要扩大基层民主。人大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市人大常委会要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开展好人大工作的基本要求。除坚持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市民代表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外,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参加每年的代表小组活动。通过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督促“一府两院”公开办事政策、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依法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旁听人大各种会议、人大重大活动征求群众意见等制度,畅通民意诉求和民情反映渠道;要依法督促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会议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公平正义,夯实社会管理的法制基础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一是构筑公平正义载体。地方人大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审务公开和检务公开,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活动提供公平的机制、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机会。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人大要强化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督促和支持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加强对市政府和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纠正。三是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人大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督促司法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健全完善内部执法责任机制,提高司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坚持公正司法,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五、坚持工作创新,夯实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着力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一是提高依法监督能力。常委会重点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法院执行工作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等专项工作报告;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决定报告是否通过,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常委会要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重点视察。二是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充分行使决定职能,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严格规范民主决策的程序,增强决议决定的严谨性、操作性和合法性。建立决议决定督办落实制度,定期组织对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视察和检查,以确保人大常委会议决事项落到实处。三是提高队伍工作能力。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在人大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十二五”时期实现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保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的实现。(作者系天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三篇:充分发挥市民学校在创建文明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市民学校在创建文明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崇文区文明办

时间: 2000-11-28

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是北京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文明市民学校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将发挥共越来越广泛、重要的作用。我区自崇外街道1991年在全市率先创办文明市民学校以来,各街道、居(家)委会先后办起了7所文明市民总校、201所文明市民分校。10年来,市民学校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自身吸引力不断强,成为我区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创建文明社区、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文明市民学校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做小事,办实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文明市民学校在教育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文明社区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市民学校的工作从细微、琐碎的小事入手,从转交居民观念的点滴养成做起,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活动,逐步使社区内人的精神面貌发生质的转变。我区大部分社区的市政设施、居住条件较差,居民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创建文明社区就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各街道市民学杖紧密围绕形势需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从点滴小事抓起,务力办好事、办实事,认真解决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企业下岗人员数量增多,各街道文明市民学杖为稳定社会,夯力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体育馆路街道文明市民总杖聘请专业人员,举办了三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四朝免费电脑培训,有67人通过考试取得结业证书。为下岗人员提高自身职业技能,适应择业、再就业的要求,激励他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起到了实际作用。前门街道市民总校先后举行了“转变择业观、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了开创新生活联谊会等,教育他们转交再就业观念,提高再就业勇气,共帮助159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天坛街道对300名失业人员进行了转岗、转业和技能培训,并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有30%的人走上了再就业之路。体育馆路街道文明市民学枝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节日悬挂国旗的具体活动,从国旗的产生到《国旗法》的规定对市民进行了广泛宣传,把活动做得生动细致。崇外街道市民学杖开展了征集治家格言、科普谚语、科普谜语活动,共收到语言生动、寓意深刻的格言和谚语400多条;组织社厂聊天队“活动,通过”串门儿 “化解矛盾,解决思想问题。天坛街道锦绣头条两条胡同由于地下施工使路面严重下陷,市民分校组织学员利用休息时间,连续三个晚上把道路铺平了。在与”法轮功“的斗争中,各市民学杖组织学员学习文件,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及报纸新闻报道,开展座谈讨论。一些受过”法轮功“蒙蔽的群众认清了李洪志及共”法轮大法“的真面目,主动上交了有关书籍、画像和音像制品。这些事虽然不大,但在社区内的影响不小,不仅解决了有关部门难以全面兼顾的事情,更主要的是推动了社区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二、市民学校工作目标的具体化,增强了社区教育的可操作性。文明市民学杖的工作范围广泛,教育内容灵活,与其它各项具体工作都有联系。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要更好地发挥共作用,必须要制定好长期、中期、短期目标,设计好活动教育内容。如各文明市民学枝在围绕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等内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时,制定了目标和活动内容,开展了”讲文明树新凤,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在”北京科技周“期间,围绕大目标,在各个社区市民学校都设立了宣传站,举办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展出科普内容的展版10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体育馆路街道文明市民学校还举办了”科技在我身边“征文演讲比赛和”环保大家谈“座谈会,学员们通过科技的发展、身边的变化,歌颂祖国的繁荣富强。在开展”千万市民齐参与,争做文明北京人“活动中,各文明市民学枝都安排了《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和《首都市民文明守则》讲座和讨论。龙潭街道市民学校为配合全市开展的”百家企业助环保,百万布袋赠市民“活动,在光明百货商场门前设立了宣传站,向过往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发放布袋2000个。市民群众纷纷表示,要自觉保护环境、建设家园,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的北京人。使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在点滴工作中和具体活动中得到提高。

三、文明市民学校注重在发现相引导方面发挥居民的”三自“作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我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教育培训活动,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居民自我教育、甘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如前门街道义兴巷全长不足150米,最宽的地方才2米,窄的地方还不到1米,胡同中住60多户,以前违法建设多达46处i经过市民学杖的深入动员和耐心说服,居民们自己动手将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干净。他们望着自己居住多年的胡同说:”没想到咱这条胡同也这么漂亮。“纷纷表示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长巷四条的文明市民学校学员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为配厂合社区美化,发动居民自己集资买来油漆,将近百扇街门全部粉刷一新,并书写上精心编制的对联,引起轰动,既受到市、区领导和媒体的好评,又被广大创造者引为自豪,还被其他条件相似的街巷争相效仿,整个社区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好的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建设了。

四、市民学校教育层面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了自身吸引力 文明市民学杖要发展,要起到促进社区文明的作用就要贴近群众,服务人民来吸引市民广泛参与。近年来,我区文明市民学杖根据实际,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参加”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胡同运动会”、“家庭手工制作”等活动,形成有特色的“胡同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还配合形势,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大力开展了“做文明北京人”、“争做绿色使者,美化首都环境”“环境连看你和我大讨论”等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热爱首都建设家园出尚绿色生活的市民学枝不仅是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开展活动的阵地,热情,人们关注环保事业,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自己动手美化家园,社区归属意识不断得到加强。许多文明市民学校的学员长年活跃在街巷、居民区,为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广大社区居民的学习榜样。在去年开展的“绿色志愿者行动”活动中,市民群众积极响应,纷纷参与。,各市民学校设立的志愿者招募站报名十分踊跃,全区2万多报名者中,绝大部分都是文明市民学校的学员,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了,最小的是卜年级的小学生。大家都表示要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为社区各项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发挥市民学校在文明社区创建中作用的体会

1、各级领导重视、驻区单位支持是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用的根本保证文明市民学杖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以及社区驻区单位对市民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崇外街道今年将原处级领导会议室改做市民学校办公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26个居(家)委会单独或联合成立的14所市民分校,常年将街道礼堂做为学杖开展教学的场地。各市民学杖还积极争取社区内单位的大方支持和帮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解决师资、场地等方面的问题。如前门街道28个居委会中有90%的办公室是面积狭小的平房,无法满足市民学校上课的需要,经常借用附近单位的会议室、教室,这些单位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体育馆路市民学校元旦、春节期间共举办16场“迎新春”文化活动,得到了区地税局、技术监督局、体育馆路小学等单位的大力援助,分别提供活动场地和一定的活动经费。本外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与海军核化研究所成立了北京市首家以社区教育为主要的国防教育基地,是文明市民学校对居民、中小学生、社会青年及外来人员进行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天坛街道市民学枝利用本社区有天坛医院、口腔医院和2个医属医院的优势,长年为居民群众举办医疗保健讲座。

2、内容贴近群众、形式灵活多样是市民学校在社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我区各文明市民学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区居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伦理道德、文明礼仪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并针对学员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按不同类型需要,从市民群众生活实际出发,普遍开设了时事政治、医疗保健、法律常识、生活百科、文学艺术、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课程,使学员产生浓厚兴趣,自觉参加到学习中来。如天坛街道市民学杖结合学员中老年人多的特点,安排了保健按摩、常见病的预防、家庭烹任等课程;本外街道市民学校针对外来人口多的特点,组织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学习《税法》、《计划生育条例》、《首都市民文明公约》等,使他们增强了自觉守法的意识,促进了地区的稳定。各市民学杖还把教育同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要求紧紧融为一体,使知识传播和娱乐情趣有机结合,既有课堂授课,又有参观、演讲、座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将教学和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密切结合,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电,形成了“有形、有益、有效、有趣”的教学特色,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好评。如在元旦、春节期间,各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展现胡同文化特点,组织学员创作并参与文艺演出、书画展、贴春联、猜灯谜等活动,既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

3、捉高市民学校办学质量是文明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必要手段几年来,市民学枝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他们中既有街道领导、机关干部及学校、工商、税务、公安、医院等单位的负责人担任专职教师,也有本社区有专业特长的居民,为市民文明学杖的巩固、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崇文区法院退休干部李莉英已经70岁了,从92年担任龙潭街道光明北市民分校教师以来,坚持每月为社区居民开办普法教育课,并在讲课中贯穿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语言通俗易懂,注重实效,提高了群众学法、守法、知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前门街道在充实教师队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采取在社区内张贴招聘启示、设立报名站、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到应聘者家中走访等办法,共招聘了16名思想觉悟高、乐于奉献公益事业,既有业务专长又有文化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的义务教师。新招聘的教师中有在职职工、学校校长、离退休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了“一个转交,两个提高”,即:转变了过去教师主要由居委会主任兼任的局面;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程度,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他们在为学员讲课,帮助别人提高文明程度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升华,成为文明社区建设得骨干,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得发展。在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市民学校在传播文明,教育群众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文明教育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将抓好文明市民学校这个载体,为创建首都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工作再添新彩。

第四篇: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宫蒲光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0日 11版)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的行政法规,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办法》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建立综合性的现代社会救助模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深刻认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救助领域,同社会救助是两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制度安排。《办法》将社会工作纳入其中,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还是对发展社会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法律指引。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办法》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立法宗旨,对现行各类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整合,确立了社会力量和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型,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把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确立为核心使命。在许多国家,大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积极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解决资源不足、救助依赖、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功能失调等问题。《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形成以救助对象为重点的规范化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社会工作纳入其他相关法律提供了立法示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除社会救助外,还广泛涉及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领域。《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从社会救助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完善社会工作法律制度、提供了立法示范。

为社会工作团结凝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党和政府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办法》明确了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求,有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在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展专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特殊困难人群过上有尊严、有保障、有盼头的生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亿万群众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今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与机制。

建立健全需求发现机制。有效评估救助需求、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最适合参与救助需求发现与识别,可有效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将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救助对象家庭调查、需求分析和救助政策成效评估等具体事务剥离出来,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承担,使贫困对象的社会救助需求得到更准确、全面、科学的判定。

建立健全服务承接机制。除经济困境外,救助对象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支持网络薄弱、家庭关系失调等问题无法单纯通过物质和资金救助解决,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立足基层、深入一线的优势,切实承担起改善救助对象境遇、增进救助对象福祉的责任。当前的重点是,明确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及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把有关服务需求依程序及时移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逐步形成救助对象有困难找社工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着力提升其资源整合、项目运作、组织管理能力,为开展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打牢基础。

建立健全服务转介机制。救助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靠单个机构或一类机构无法有效提供。当前的重点,是要加快建立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的社会工作服务分流转介机制。由“全科社工”进行综合评估和初步服务后,再根据救助对象的深度需求,将其转介给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更为全面系统的回应和满足。

切实强化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专业功能

“救急难”是《办法》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较以往社会救助的重大进步。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强化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困难群众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极有可能使事态恶化,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尽快建立和畅通社会工作者快速及时出现在急难事件现场、困难群众身边的服务渠道,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众及其家庭化解压力、疏导情绪、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强化信息传递与资源链接功能。开展救急难工作需要统筹发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综合效应,形成政府部门、政府与社会间高效联动、紧密衔接的工作网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是这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充分发挥其了解救助政策、熟悉救助渠道的优势,切实承担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信息、寻求救助资源的职责;又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链接社会资金、引领志愿者、整合其他服务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策动更多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救助资源的不足,提升社会救助成效。

强化跟踪服务和成效评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除原有的服务需求外,往往会产生新的服务需求,如大病治疗后的家庭生计与家庭关系问题、流浪乞讨人员回到原籍后的家庭与社会融入问题、自然灾害过后的社区与人际关系重建问题等。社会工作在立足于临时的、应急性的服务基础上,着眼于长期的、持续的服务,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跨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使对困难群众服务需求的回应有机衔接、持续跟进,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困境。

全力做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坚实保障 民政部门既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部门,也是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应切实强化四方面的保障。

政策保障。制定和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内容、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职业空间、职业身份和职业保障,为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做出指引。

资金保障。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契机,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财政投入的长效稳定机制;依托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支持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服务项目,及时回应救助对象急需紧缺的服务需求;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工作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队伍保障。通过培训、评价、督导等方式,帮助现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城乡社区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理念、知识和方法;通过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稳步增加专业人才输出数量;通过设置专门岗位、发展专业机构、提升薪酬待遇等方式,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社会救助提供平台和保障。

宣传保障。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开展持续、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传递关心、支持、参与社会工作的正能量,为加快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第五篇: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切实认清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所担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稳定,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赋予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任务。

一、切实认清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保持社会稳定,是一个关系到实现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保证我国各项改革深入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问题。稳定压到一切。我们必须切实认清保持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一切大大小小的社会矛盾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之所以还存在一些内部矛盾,甚至产生了一些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除了其他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外,根本上仍然是因为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尚不能完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曾经说过,“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经济上不去,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这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所得,也是历史的结论。因此,不管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应有之意。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涉及到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涉及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思想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1 1

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开放所带来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的趋势。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然而,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因此,在各项改革中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对于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广大民兵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捍卫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我国广大民兵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的武装。民兵的全部责任和任务,就是为实现和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但是也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和处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不能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在社会转型期,个别地方出现的集体上访等,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这些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导致不良社会后果的产生,反而从根本上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民兵是人民群众中的骨干力量。一方面,要在人民群众中带头做好各种矛盾的疏导和化解工作,晓之以理,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于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现象,应当全力制止,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任务。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由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必然产生思想文化以及观念上的差异,产生利益要求上的不同。因此,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而被激化,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活动的组织性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性。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生活处于有序和可控制状态,就必须自觉地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控,其中借助法律和道德进行社会规范是主要的途径。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它可以避免和克服人的行为的随意性、任意性,以保证社会生活处于有序和可控制状态。因此,维护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维护法制的权威性,是依法恢复社会秩序的执法行为。这也是广大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三)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职能:在对外方面,民兵要保卫国防,抵御外来侵略;在对内方面,民兵要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参与维护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保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兵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社会**、保持国家稳定,是《宪法》和《兵役法》赋予的神圣使命。民兵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有其自身的优势。民兵人数多,情况熟悉,一旦有事,可以召之即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和没有驻军以及警力不足的地方,民兵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实践证明,哪个地区民兵的职能作用发挥得好,哪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就比较良好,其社会秩序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哪个地区民兵的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好,哪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就会受影响,社会秩序就较差,经济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组织民兵参加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广大民兵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责任,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是民兵的一项长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任务。

三、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好民兵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广大民兵无论是在参加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还是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方面;无论是在参加抢险救灾、扶贫帮困,还是在应付突发事件、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西方敌对势力仍然伺机对我国进行颠覆和渗透等破坏活动。可以说,进入21世纪,我国广大民兵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应付突发事件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广大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应付突发事件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一)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搞好社会治安,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必要之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稳定、发展的大事。广大民兵要带头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不断提高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要贯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发挥民兵的骨干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的教育,提高群防群治的自觉性。要发挥民兵分布广泛的优势,立足城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和乡村,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发现危害社会治安的苗头,及时制止,消除隐患,打牢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民兵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带头检举违法犯罪行为,带头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争当维护社会治安的模范。

(二)努力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重大刑事犯罪仍然存在,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民兵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参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民兵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打击刑事犯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问题。如果不重拳打击刑事犯罪,遏制犯罪势头,社会主义法制就建立不起来,改革开放的成果

就可能被葬送。其次,民兵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参与打击刑事犯罪的活动。面对社会邪恶势力,做到弘扬正气,打击邪气,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决制服各种形式的犯罪分子。第三,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动配合,坚决落实公安部门在“严打”中所采取的各种举措,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三)与邪教组织进行坚决斗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邪教组织欺骗蒙蔽群众,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民乃至反人类的活动,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邪教组织的出现,有其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改革开发以来,一些人由于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信仰动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历史上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趁虚而入;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利用部分人的不满情绪,煽动闹事,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广大民兵作为人民群众中的有觉悟的群体,首先要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信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尚,铲除封建迷信思想传播的社会基础;其次要与各种邪教进行坚决斗争,做到不信、不传、不参与,制止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参与邪教活动;再次一旦发现邪教活动,要协助公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对于被裹胁的群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做说服工作,避免上当受骗。

(四)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为改革开放提供安全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我国对外交流增多,出入境人员大大增加。加之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发展,西方敌对分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邪教组织分子、国际恐怖主义分子以及特务情报人员也会趁机而入,进行渗透。他们与国内敌对势力相勾结,对我国社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广大民兵作为对敌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在思想上加强武装。第一,要牢固树立对敌斗争观念。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并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对此应当高度警觉。第二,要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要积极开展隐蔽战线的斗争,善于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日益增多的社会交往中,辨别各种敌对势力的伪善面貌,揭穿他们进行渗透、捣乱和破坏的真相。第三,要积极配合公安、边防部队加强海防、边防的执勤、巡逻,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出现紧急情况,果断处置,决不能因自己的工作疏漏造成社会和国家安全上的损失。

(五)全力参加抢险救灾,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局部地区遭受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广大民兵既是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保卫者,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队。民兵亦兵亦民,作为“民”参加抢险救灾,拥有就地就近,情况熟悉的优势;作为“兵”参加抢险救灾,能够充分发挥行动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事战斗力。无论是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护林防火,还是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民兵都应当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充分发挥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冲在前、抢在先,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充分发挥抢险救灾的突击队作用,给广大群众作出榜样。

(六)随时应付突发事件,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出乎人们预料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非常规的偶发事件。其中既有自然原因造成的,也有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原因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加以解决,必然会严重干扰和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民兵作为国防的后备力量,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次,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一切听从党召唤,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再次,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将“应战”与“应急”统一起来,做到不误事、不误时,果断出手,迅速出击。将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少到最底程度,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广大民兵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望,做到党指到哪里就冲向哪里,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当代民兵应有的贡献。

下载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社区管理在建设

    论社区管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09-1陈岭 540909030105社区管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的作用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社区管理 章1

    三、社会建设、社区管理 (一)重视规划先导,创新社区规划蓝图 新加坡政府极其重视社区的前瞻性规划,通过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社区建设,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肃性、灵活性......

    社区建设对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社区已形成城市基层的......

    社区组织及社区建设(5篇)

    社区组织及社区建设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社会学却有不同的含义,兹分别予以解释之:一、在社会学上的社区组织,是指某社区内主要团体间交......

    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党员是社区党组织的成员,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先进分子。社区广大党员都能以身作责,积极带头,勇于探索,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

    如何充分发挥项目党支部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项目党支部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6-16 9:07:16 点击:0 项目党支部是项目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堡垒基础,是切实将党的路线、方......

    在当前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重要作用

    关于在当前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中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重要作用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避免此次事件继续扩......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五大”转变做强管理基石http://( 2011-08-05 17:36:35 )来源:四川日报第06版 □黄进(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相关新闻背景:绵阳涪城区成功做好社会管理的“五零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