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4 15:3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社区发展来建设新农村

彭大鹏

内容摘要: 在城乡统筹的条件下,以输入一定的资源为契机,以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和提高社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农民的合作能力为重点,推动农民充分参与,逐步提高村落社区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输血式”的新农村建设才能转变为“造血式”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社区发展;合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国前,作为无产阶级最可靠同盟军的农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建国后,长期推行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模式,通过牺牲农村、限制农民流动来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推动了城市工业化,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福利和城市社会的稳定,而广大农村则仍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状态。直到几年前为连绵不绝的通货紧缩寻找对策的时候,才发觉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太少,70%的农民消费只占到全社会消费总量的30%多一些。欧洲人说,如果农村不能呼吸,城市也将窒息。持续扩大的城乡差距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惴惴不安。

邓小平曾就农村问题多次讲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①,“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们没有摆脱贫困”②。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在三农之外来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关键是要减少农民,通过迅速城市化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来实现。在未来50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如果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每年就需要大约有一千万到一千两百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即便如此,届时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乡村。如何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缩小城乡差距,给那些城市之外的农村居民一个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及不算匮乏的精神生活,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现在,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从实际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需要上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关怀农村的时候了。正是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定。但是究竟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何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深入扩展呢?我们认为,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条积极稳妥的道路。

一、经由社区发展激发农村持续活力

农村社区发展的当前含义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逐步改善外部宏观环境的同时,以输入一定的资源为契机,以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和提高社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推动农民充分参与,自主自为,最终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可持续内源发展的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而把诸如修路、架桥等有形公共产品的供给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却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我们认为,始终以人为本,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发展规划,它不可能直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而社区发展则是一个可以有机联结其间的环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并不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全部,甚至远远不是,乡村社区发展是一个永续的创新过程,它不断为本地居民提供重新评估和规划自己生活的机会,不断唤醒被惯常的生存伦理所催眠的创造力。社区发展可以把输血式农村建设创造性地转化为造血式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内源化发展。

社区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重视个人及其权益是社区发展工作的起点,也是社区发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脱离了这一点,社区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社区集体利益不是抽象的,它首先是承认和保护个人利益而不是凭空地超越,只有这样的集体利益才是真实的,才能获得社区居民持续地支持和参与。社区发展是一个通过尊重个人权益来发育和提升社区意识的过程,以集体参与来鼓励居民识别和表达自身的需要,进而采取行动以实现它。

农民无论是与其他群体的力量对比上,还是在自身的自组织能力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因而,与日益组织化的整个社会相比较,其劣势更为明显。农民精英外出经商或务工使得本就缺乏组织资源的农村社区结构呈现进一步疏松的趋势,这和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相背离的。承载社会发育的草根组织除了在农村生产经营领域的缺位之外,还体现在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推动农村社会的发育可以改善他们的境遇。因此,乡村社区发展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建基于满足民众不虞匮乏和获得自尊为目的、始终开放着自身的变迁过程,是一个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理想主义下的狂躁的运动,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充满着艰辛和创造幸福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社区参与既是社区发展持久的内在动力也是社区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现代社区的发展则要求从传统的吸纳性参与向自主性参与转变。发展理论认为,作为外来的干预者与社区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对社区发展事务不能包办代替,而要充分赋权。农民才是村落社区的主人,只有他们的利益、价值得到了尊重,并体现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整个过程,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高涨起来,他们合作的意愿和技能才能得到启发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组织水平才能在沟通、协商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从而社区发展的能力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永不枯竭。

以完善公共设施为主的外部资源输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发展的契机和切入点。以社区生产生活为中心的农村公共工程建设不能绕开农民,让农民全面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并将这种参与例行化、网络化和自我组织化,以利于培育和积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建立于社会网络结构以及互惠规范与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整合个体的生产力、协调组织集体行动的力量,它既是关系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也象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并且能够提高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也就是说,它既是实现个体利益的手段,也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高社会效益的工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的主体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公民社会的成长。社会资本不仅表明着社会组织的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公民精神的体现,有利于公民风范的养成。丰沛的社会资本是公民社会的坚实基础,公民社会则是社会资本得以滋养和发展的温床,两者是互

相增强的关系。有活力的公民社会既是创造的源泉又能自我克制。公民社会中的个体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创新,尊重规则,他们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同时公民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组织能力,在团体层次上发展出了创新的机制,是促进结构变迁的重要力量。健康的公民社会愿意承担责任,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一个社区中,由公民社团所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越是密集,社区的公民就越是愿意互惠合作。只有通过社区发展来建设新农村才能使得被建设的农村不仅得到物质上的改善,还获得了最为关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二、以社区内合作为基础融入整个社会

在生产日益社会化的今天,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自己的服务组织极为迫切。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合作社”等等。在以“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农企合作过程中,分散的农户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合作社能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改善其谈判地位。合作社扎根于社区,实行“一人一票、民主管理”,主要目的是为社员提供服务而不是象企业那样仅以赢利为目的,所以不会轻易变更运营的方向和地点,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就业和福利,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特殊经济组织。合作社处于农户、企业和政府之间,它的存在有利于市场的发育,有利于社区融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联系中去。目前,合作社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所占比重很小,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也很少,这是由政府的治理方式以及农民的自组织能力所决定的。除了合作社之外,各专业协会也是城乡市场的中介,是经济上融入社会的桥梁。创造宽松环境,允许和鼓励农民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使初级产品增值的利润回归到农村社区居民手中;也应该允许农民成立自己的金融互助组织,只有农民才最了解农民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运作在成本上也是最具优势的,欧洲最大的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起初就是由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起来的。把积极构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乡村建设的持续和深入开展。社区发展的实质是使一个个孤立的农村社区融入整个社会,而非为农民构筑起一个个世外桃源。当然,建立一个公平、开放、打破城乡分割和免除行政干预的全国统一市场是农村社区融入社会条件之一。“有农民而无农民社会”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非赢利组织的缺乏。应该鼓励农民成立社区内或跨社区的各种公益组织,这样,既丰富了农村生活,又和整个社会沟通了起来。马克思说,“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③。以农村社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培养农民合作精神与合作技能的过程。

由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一个可由之展开社区建设的具体的切入点,是推动乡村社区变革的初始力量。对农村的公共工程投资以社区生产生活为中心,以吸收地方劳动力为主。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社区居民调查分析社区的资源和自身需要,自主提出革新计划与合作方式,自主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估,这样就为社区与人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过程中发育出来的成熟的农村社会是国家稳定和善治的基础。居于城市之外的农民虽然没有尝到多少现代化的物质果实,却在传媒发达的今天日益被现代的文化食粮所滋养着。传统的“生存原则”被现代性解构之

后,农民对民主,平等,权利的意识逐渐清晰了起来,甚至非常敏感。农民的法制意识也随之上升了,行政权威以及政治动员权威的效果下降了,靠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动员整合已经分化了的社会。从近年不断增多的农民的各种表达符号中似乎也隐含着一条寻求基层组织制度重构的逻辑线索。在这么一个利益不断分化的时代,对有机整合的要求十分迫切,政治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有机整合的过程。而合作网络畅通、社会资本充沛的农村社区则是政治发展最为坚实的微观基础,它能保证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稳定和有序,并最终实现一个良好治理(善治)的格局。





三、新农村建设体现为差异化发展

贫穷的原因各各不同,发展的道路也多种多样。现代化不是一种僵硬的模式,任何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都是结合了本地的特殊性并把这种特殊性转化为现代化资源的过程。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这么一个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机重组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现代化过程。

差异化发展在村庄层面是指,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境,每个社区都应该有其基于这些条件之上的发展路径。社区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境和问题正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它是社区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的起点。差异化发展在村庄内部的个人层面是指,虽然社区居民在公共资源的占有上是平等的,但社区的机制决不限制禀赋和资源各异的个人独具风格的发展。在公平的规则下,一部分人的快速发展会为他人和社区创造更大的空间。那些逃离了“把生存作为首要目的”④之困境的农民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能够转变为一个面向未来发展之熊彼特式企业家。这部分人退出农业经营减轻了农业内部的压力,还能为其他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种变迁实为在削弱农业内卷化的机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涌现了一些这样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虽然他们的前面还要加上“农民”两个字。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社区发展就是在营造一种创业氛围——一种鼓励个人创新发展的氛围。“农民”是被赋予的,它既是国家的定义又是历史演绎和社会结构的界定。“农民”,作为内化了的历史与社会现实结构,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经济伦理;在城乡整合以及乡村社区内部革新过程中这些沉淀了的惯习势必要被创新的潮流所冲刷并反过来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文化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不是为了文化而存在,恰好相反,文化是为了人而存在。狭义的文化是一套行为系统,其核心是由一组传统观念,特别是由价值系统所构成。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大本营,它是适应农耕生产制度的产物,它已经深入到了人格系统,使知足、拒变、守旧成为主流,同时也养成了人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作风。一百多年来的西风东渐不只在器物和制度层面上而且也在文化上侵入了“停滞的乡村生活”,特别是上个世纪的几次历史巨变早已使乡村文化支离破碎了。旧的没有去除,新的尚未建立,尴尬的文化生态使人们无所适从,社会失序与失范乃至道德滑坡在农村几成普遍现象。渗透进来的商业精神既找不到立脚的坚实基础,又无时不在权力的威压下缩头缩脚,破碎了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提供自我麻痹的保护,这真是一种痛楚的过程。安身立命的文化重建远急迫于寻求“亚洲的意义”或“中国的意义”,虽然后者在文明的层面上或更为宏大,但是,就从来就没有从容过的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来说却颇多奢侈的味道。破碎的乡村生活中仍然残留着逝去时代的基因,不管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新芽,只要是在各个具体的社区建设中获得了自然的发育机会,而非某种思想运动的催生,它就具有了成长的内在的合理性。千差万别的社区的实际状况在具体的建设中生发出多样性的社区文化或可预期。乡村社区建设就是为这些有差异的也因而丰富多彩的文化重生提供机会,但它极力避免统一的思想指导,它不寻求那种最高抽象的文化结果。这就是差异化发展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体现。



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

新农村建设试图从困扰整个中国健康稳定发展的“三农”问题上打开一个缺口,以期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可以看作是一个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再动员。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和机构来共同参与。

科研结构和知识分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优势担当起倡导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曾认为中国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是个人权利和生命财产的稳定和保障,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全体国民生命意识的甦醒。只有生命意识的甦醒才能使“人的个性伸展”成为可能,他在《中华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文中指出:“个性不立绝不是健全的社会组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尊重,毕竟是永恒的真理”,个性的伸展以及社会对个性的尊重和保护从而使民族获得勃勃生机。解决中国问题的主体是农民,但那时愚昧、贫困的农民却缺乏这样一种自我意识,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命运。我们现在提倡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除了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承担着传输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任务:传送适应现代社会的组织与管理知识以及生产技术知识和相关信息等。

各种非营利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大有用武之地。这里所说的非赢利组织主要是指专注于农村发展的机构,他们是个人、企业、城市社区等外部资源和农村社区联系的中介,同时也是推动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建设的专业组织。而且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的各种合作形式由其自生自发所需时间太长,由政府推动,很可能会流于形式,由中立的非赢利专业机构来推动和组织,其效果是最为理想的。

繁华都市与穷乡僻野的巨大差距同时也意味着前者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后者的发展。提倡城乡社区结对建设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的捐钱捐物,而是一种在专业机构参与评估和建议下进行的长久和互动的平等伙伴关系。这种合作有助于参与的双方开阔心胸和消除社会隔膜与裂痕。把各种行有余力的人都引入到能够增加农民福利的具体的建设行动中去,在农村社区内发现新的增长点(物质的和文化的),培植它,发展它。由于参与的力量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他们带着不同的信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和农村社区的居民沟通,在比较中发掘社区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持续的交往中建立起城乡之间的诸多网络。新农村建设要为那些真诚的想为农民作点事的人提供一个有序参与的组织化平台。追逐着利益的城乡互动是一种常态,是基本的;基于关爱的奉献更是弥足珍贵的。让每一位公民无论住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给他的关怀与温暖,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政府是新农村建设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政府受到的挑战也是最大的。这表现在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上:从一个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一个

在新农村建设中和各方参与者平等的角色。农村社区建设同时也是基层政府转变职能革新自身以适应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成立一个沟通政府与民间、城市与乡村的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旨的官民合作组织。该组织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非赢利组织(NPO)、社区代表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它从政府预算中获得资金,但是不在政府编制序列之内。该机构按照现代NGO模式运作,施行透明管理,每一财政年度,由政府审计局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次审计。任何一个村都可以单独或与专业组织及研究机构向新农村建设委员会联合申请新农村建设项目。项目申请书必须是社区居民充分参与下的结果,它既包括实体工程的计划,也要有未来全村的发展设计,它必须体现出村民合作的清晰脉络。乡村建设委员会根据提交上来的项目申请,实地考察,评估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质量以及后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决定是否投资;如果予以否决,必须给出详细的理由和改进的建议。这样的一种组织创新打破了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壁垒,既保障了由专业带来的效率,也能保证公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服务平台。

作者简介

彭大鹏,讲师,政治学博士,四川省委党校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区发展与地方治理

Tel028-8735***1169Mail:pover2000@gmail.com

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43 号邮编:610072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② 同上;

③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④ 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07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讲稿: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在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的热门,和财富有密切的关系,我就把我们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探讨一下。去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今年的3月份两会都提出来,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重大历史任务,大家的压力一定很大,我们回答,恰恰相反,我们的压力小多了,为什么呢?因为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在两会期间几千名代表委员从不同的角度和专业、不同的领域谈新农村建设,从报上、电视上、文章很多,几千名中国的高层专家都在谈新农村建设和不同的角度,而且谈得非常具体和深入翔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搞农村研究压力就小多了,有这么多同志在提。

新农村建设在很多情况下,似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像在一个晚上一个早晨就会出现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艰苦的、伟大的历史任务,它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经常在谈,农村工作“三农”问题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深层次的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还是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而且有一些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的矛盾或没有得到解决。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应该提到2005年是中国的改革年,有的同志说可以说中国改革回顾年或者中国改革反思年。在2005年我们有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在农村领域取消了农业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讲,2006年开始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改革,这个改革确确实实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取消农业税只是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取消农业税之后面临的任务更重,挑战更严峻,取消农业税之后,以农村税费改革委中心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否则的话,取消农业税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

取消农业税确实惠农利农的巨大筹措,由此引发和凸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有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引发,原来不明显的问题矛盾凸现出来。农业税一共三四百亿,占整个税收里边占很小的收入,但是农业税本身的取消标志着什么呢?关键的问题不是农业税,而是和农业税联系在一起的搭车收费村提留、乡统筹加在农民上的负担,这部分负担到底有多少呢?一是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做了一个估算,财政部门有关一个估算,最保守的估算,连农业税加上村提留乡统筹加起来最保守1500到1700亿,取消农业税本关键和农业税捆绑在一起村提留乡统筹搭车收费是大头。把这个都取消了,就取消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搭车收费的平台,有些矛盾就凸现出来了。温总理在今年两会讲,2006年中央取消农业税之后,中央对地方的财税支付780亿,地方配套的转移支付250亿,加起来1030亿,需小农业税本身如果说农业税加上搭车收费远远超过1500亿甚至到1700,这样的话1030亿的转移支付和最保守估计1500亿还有一个缺口,这部分钱怎么办?如果说这个缺口不通过深化改革,不通过其他措施弥补的话,存在很多的问题。

另外,取消农业税之前,乡镇和村这几级有很沉重的债务负担,退养这个数字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农民的负担是多少,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农民负担是一个无底洞。农民负担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农村到乡镇到村的债务也同样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有的说三千多亿,有的说现在已经六千多亿甚至七千多亿等等,这部分债务怎么来的呢?都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包括九十年代之后我们搞的乡镇企业,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不换思想就换人,当时盲目决策的情况下,有很多的乡镇企业搞起来,搞完经营部善,负债累累。消灭土牌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地方借钱搞农村的校舍,校舍搞起来有的学校合并,很多是欠的债。前几年在农村清理整顿又欠下一笔债,包括地方干部,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层的税收和摊派的任务,借钱完成税收和债务,这些债务也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取消农业税之后,债务摆在这儿,怎么办?

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原来落后地区和中部地区包括农业主产区或者农业税比较大的产区,取消之后财政很多完全是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有的地方讲,原来是吃饭财政,到现在到要饭财政,在整个的财政收入当中,从上级转移支付80%甚至90%完全从上面下来的。

取消农业税之后,可能有些搞企业的同志不知道,在底下的工作很多都是围绕中心工作转,什么呢?是什么就是什么工作,原来讲叫催粮催款,要钱要粮要命都是底下敢不敢的活,但是活里边有一个重要的活儿就是税收和各种负担,各种负担不是靠乡镇财政所来收,靠乡村两级干部收,如果原来把乡村两级干部上去的话,中国油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收费队伍,几百万,甚至更大的队伍。取消农业税之后,搭车收费的平台也拆了,任务也就没有了,乡镇和村转换职能为老百姓服务就提供了依据。原来我们也这么写文章的,现在也不能过于乐观。

如果在底下真正吃饭揭不开饭的话,即使把农业税取消,会出现新的办法,有各种其他的收费,包括超生子女社会事业费的收入,包括原来应该火葬土葬的罚没收入,现在把学生的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但是有一些自愿性的交费收入,建房的注册费、耕地费等等,在收入当中显示出来,并没有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里边我们讲,免税兴费,税免了,也可能有新的费,为什么讲温家宝总理一再讲,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能力走出怪圈,历朝历代每次减免税隔一段时间反弹,变本加厉恶性循环,把所有税免了,过一段时候又加码了,我们应该有能力走出这个怪圈。

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最后饭都揭不开锅,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应该有严格的用处和监督的,有的镇长讲,我们实在经济运转不开,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斗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不用斗胆,这个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做的,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本身是犯错误的。

在这个前提下,取消农业税之后,实际上给乡镇包括县各方面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的治理结构怎么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怎么改革?如果不改革的话,取消农业税支付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这一级基本上没有财政,一级政府没有财政收入,政府存在的依据在哪里?有财才有政,没有财怎么回有政呢?老百姓讲,取消农业税,拿收费收费卡我们,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络.com网。现在不用交费交税,我们现在不怕你了,干部就讲,原来拿收费收费作为筹码,取消之后老百姓不怕我们,我们也没事干了,老百姓讲,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该你做的事不做,水库漏了不修,该做的事不做,我要你政府干什么?这样的话,如果说我们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或者村,包括县各级政府的转换职能,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个功能的话,不能履行的话,显然取消农业税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凸现和引发的问题,我认为它是现实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为什么这么呢?这几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伟大的历史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有明确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国民收入格局没有根本的改观。两个趋向,工业范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到目前为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序的格局没有根本的改观。现在的条条和块块的关系实际上是严重失衡的,条条是各级部门,块块是地方的,条条和块块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对矛盾本身有一个相对均衡的状况,我个人感到,现在条条和块块的关系本身是一种失衡的状况。1994年的时候,当时搞分税制,分税制的目的想集中财力,中央财力太弱,但是从1994年分税之后中央的财力得到了加强,但是分税制之后,当时造成很大的情况就是说,财权上手,事权下放,在基层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包括到乡镇和县都可以讲,我们的责任是无限的,但是乡系的财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财力,无限的责任,为什么摊派问题那么严重,因为很多的从上面布置的任务和工作都是往下布置作为政策布置下来的,但是光给政策不

给钱,人民的学校人民建,人民的道路人民建,人民的厕所人民建,光有任务没有钱,怎么办?只好从老百姓这儿摊派,造成老百姓负担的加重。

另外作为公共产品并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比如到乡镇、村,摊派各种报纸报刊,完全就是垂直体系布置下来的,有的时候到下班根本没人看,搁在那儿,就成为农民和干部的各级政府的负担。这样财权事权农区的局面在94年分税制凸现出来。到02年几个主体税种省市县共享,进一步降低县一级的税比例,县级政府从国税得到的比例从25%降到20%,从地税得到的分成比例营业税从百分之百降到50%,个人所得税从50%降到15%,企业所得税从50%降到15%,给一个人的感觉,凡是有些潜力的,有发展的税种或者上划或者比例往上更高,留给地方没有什么潜力没有什么油水的税种,从基层到县到乡镇财政方面税收基础更加薄弱。

从基层反映,现在的垂直管理是越来越厉害,很多的部门被条条框到上面,国土、工商、供电等等,凡是有些权力的部门,省对县的垂直管理,部门垂直上去了,但是这些部门的工资从县里来发,部门都上去了,工资还是我这儿发,作为地方的自助行,从垂直部门来讲有它的考虑,我为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我为了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等等,用垂直体系和垂直管理把东西都框上去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来讲,到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考虑清楚,我只提出来跟大家一块商讨。

现在很多地方县里头讲我们是吃饭财政和要饭财政是讨饭财政的情况。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各主战场和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枢纽和连接点。

新农村建设也好,五个统筹也好,县这一块是一个关键点。我们讲两个反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这一块主要在县这一块体现出来,一个县一两千平方公里,几百万人,相当于欧洲的小国,卢森堡2500多平方公里,44多万人,这跟我们一个县的规模差不多,卢森堡2000年GDp是189亿美元,相当于1600多人民币,最好的县,2003年GDp500多人民币,相当于卢森堡的三分之一,中国有10%的县达到卢森堡的水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稳固的基础和底蕴,现在看来县域经济本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不能既得利益划分更进一步加强。从底下把钱收上去,钱都到那儿去了呢,新农村建设基本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两头热,中央热、老百姓热,我们这头夹在中间,老百姓讲,中央也说了,我们也看报纸了,看了电视了,有3000多亿用于三农,你们不见动静,要到这个钱,这个钱来了之后都贪污挪用了,县委书记说,五中全会开完一个月带着我们县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到发改委去了,我们是第一个跑到那儿去的,到那儿就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步骤,两会期间又去了,3月1号到15号,呆了15天,把我们的规划报到发改委,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老百姓一说中央给了那么多钱到哪儿去了,三个高于,2006年国家财政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三个高于本身是有很大的余地,这种政策语言本身设计得是非常好的,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为什么呢?用于三农的2005年2975亿,2006年是3397亿,比重从04年到05面逐步降低的,04年用于三农支出的资金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是9.2%,到05年是降到8.8%,用于三农资金确实增加了,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比三农资金增长幅度更快,比重是下降的。政策语言有一定的弹性。

我们讲三农支出,本身口径是非常含混的,到底什么真正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包括一部分事业费、人头费等其它的费用,有的专家说,真正直接用于三农的不到40%。老百姓说几千亿,第三个问题,实际上中央提出在新农资金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从现在的分析来看,存量调整是调不动的,增量重点倾斜,到目前来看也没有重点倾斜,因为增长幅度并没有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快,3000多亿,实际上从中央十几个部门,每一个部门一道一道把的,现在涉及到支农一共有16、7个部门,财政部到农业部、科技部、文化部、民政部等都涉及到一块资金,16各部门把着三千多亿,从中央到省市到县到到镇到村到农户,这样的资金下来之后,真正的农户能得到多少,很大程度靠专项资金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

专项资金有挪用的问题,专项资金实际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2004年只占57%,一般性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占43%,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完全是制度性的转移支付不到750亿,只占财力性转移支付29%,占实际转移支付的12%,六千多亿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占了50%。专项转移支付里边又分16、7个部门,通过这么多渠道往下走。另外一点,在以前很大程度上由一些专项转移支付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不透明性、随意性、不确定性。给哪个地区也很大程度上,决策并不是很确定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底下的同志深有感触讲,现在干部从下往上调,项目从上往下跑,一到年底北京外地车牌特别多,交通特别挤,很多外地进京跑部公关要项目,专项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成为寻租的根源,造成很多地方和中央寻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腐败的原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讲话是很沉重的,跑项目学问太大了,但是不跑又不行。我们去跑项目,我们是个贫困县,跑项目的力度不够,力度是什么呢?我们也很清楚,贫困地区就这么点力度,都使也不行。有时候跟我们的同志讲,我们只有把眼睛盯着项目我们才能活,没有项目就得死,跑不过来项目我们连犯错误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新农村建设都去跑项目专项资金,出现这样情况的话,显然我们的钱最后能不能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是不是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又是一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如果说几千亿倾斜,最后出现国家出钱,部门分肥,老百姓得不到实惠或者很少得到实惠,出现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违背,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农村,这是深化改革的问题,为什么存量调整,为什么增量重点倾斜不了,因为我们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背后调整现有既得利益格局,从各个部门也好各个集团也好,谁都愿意自己兜里钱越多越好,所以这种调整很难,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各司其职,各尽其工,共同使用,这个钱归你,我们用,但是大家共同整合资源,最后功劳是你的,在目前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因为更深层次的矛盾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第三个问题,新农村建设广泛农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重大战略举措。最后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满足人民迅速最紧迫的需求,现在新农村建设本身,包括这些年取消农业税之后,转换政府职能,政府更多从直接干预经济活动退出来,尊重农民的住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应该从原来通知型管理型的政府转项服务型的政府,从全能的政府转向有限责任的政府,现在很多事布置下来还是自上而下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我们把任务布置下来,分解、定指标、下任务,指标层层分解,一票否决,把这些作为指标的权重,还是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有新农村建设,把所有的任务分解了,达标评比,满分140分,120以上是优,80以下是差,当年能够见成效,能够极早见成效的村,新农村试点首先在公路边,沿着公路沿线比较方便的,为什么呢?这是以往搞下来,任何地方有一个样板,重点倾斜,交通比较便捷的地方,领导和所谓专家到那儿一看,马上很方便地看到,欣欣向荣,欢欣鼓舞,看完以后警车一开道又回去了,新农村建成几个样板是好办的,全国65万多个行政村,使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实现中央提出来20个字是几十年的努力,现在要出成效,报样板,和中央原来的意图和新农村建设也是相违背的。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络.com网。县里同志跟我谈,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指标体系,不考核,不布置任务,这样的话,我们怎么监督和检查呢?但是你只要有一些指标,必然围着指标转。县委书记跟我讲,一个月不开会,下面没事情干,思想就反掉了。“五要五不要”,讲得非常好,本身系良好的愿望,但是背后取决于体制,传统的管理模式、政绩观和干部考核机制不改变的话,我们所说的“五要五不要”很难落实的,五要五不要最后是五不要的东西最后就成了五要,这个事情也是涉及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我刚才讲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深化改革本身光靠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谈的问题都不是的问题,光靠农村解决不了,要靠深化整个宏观体制改革才能解决的,要跳出三农看三农,农业靠发展非工产业发展,农村靠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靠转移剩余劳动力解决,真正所说跳出三农看三农,三农深层次的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中之重的问题,最终靠深化整个宏观体制的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只有深化宏观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和农村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光搞村不行,必须要和整个县的整体规划结合,而且现在目前为止,经济发展快,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我们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济事业发展又落后于城市,但是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也落后于其它的大城市、中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村一看挺好,村里说村里垃圾遍地都是垃圾,现在我们搞垃圾集中,乡镇处理,现在我们村比较大,弄了三个保洁员,垃圾到底哪儿,到乡镇,我问镇长,垃圾怎么办呢?垃圾就地掩埋,我们没有别的办法,问县里,县里也只能填埋,不能干别的吗?上一套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几千万,上几千万的设施每年搞垃圾发电几百吨垃圾,一个县没有那么大的量,要把周围弄上的话涉及到运输成本、管理协调的问题,县本身没有这个力量,老百姓就说,垃圾收完之后,最后填埋,闹不好要二次污染。改厕所,搞污水处理,有的地方,离乡镇比较近的村,搞抽水马桶,化粪池、楼房,搞楼房怎么样,化粪池有两三层过滤,过滤完之后,水还是不行,旁边只要盖了楼之后,水晶的水不好吃,有怪味。县的管道透到乡镇、通到村怎么弄,好像新农村建设改厕也好、垃圾处理也好,没有整个的系统,没有整个的规划,没有整个的投入,最后搞出来很难持续,调整收入分配收入格局,重点倾斜,很重要发展县域自身的经济活力,把蛋糕做它,使它自己成为实现两个反哺,真正为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平台。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讲稿: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新农村建设讲稿: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在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的热门,和财富有密切的关系,我就把我们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探讨一下。去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今年的3月份两会都提出来,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重大历史任务,大家的压力一定很大,我们回答,恰恰相反,我们的压力小多了,为什么呢?因为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在两会期间几千名代表委员从不同的角度和专业、不同的领域谈新农村建设,从报上、电视上、很多,几千名中国的高层专家都在谈新农村建设和不同的角度,而且谈得非常具体和深入翔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搞农村研究压力就小多了,有这么多同志在提。

新农村建设在很多情况下,似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像在一个晚上一个早晨就会出现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艰苦的、伟大的历史任务,它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个清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醒的头脑,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经常在谈,农村工作“三农”问题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深层次的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还是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而且有一些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的矛盾或没有得到解决。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怎样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应该提到2005年是中国的改革年,有的同志说可以说中国改革回顾年或者中国改革反思年。在2005年我们有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在农村领域取消了农业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讲,2006年开始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改革,这个改革确确实实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取消农业税只是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取消农业税之后面临的任务更重,挑战更严峻,取消农业税之后,以农村税费改革委中心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否则的话,取消农业税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

取消农业税确实惠农利农的巨大筹措,由此引发和凸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有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引发,原来不明显的问题矛盾凸现出来。农业税一共三四百亿,占整个税收里边占很小的收入,但是农业税本身的取消标志着什么呢?关键的问题不是农业税,而是和农业税联系在一起的搭车收费村提留、乡统筹加在农民上的负担,这部分负担到底有多少呢?一是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做了一个估算,财政部门有关一个估算,最保守的估算,连农业税加上村提留乡统筹加起来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最保守1500到1700亿,取消农业税本关键和农业税捆绑在一起村提留乡统筹搭车收费是大头。把这个都取消了,就取消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搭车收费的平台,有些矛盾就凸现出来了。温总理在今年两会讲,2006年中央取消农业税之后,中央对地方的财税支付780亿,地方配套的转移支付250亿,加起来1030亿,需小农业税本身如果说农业税加上搭车收费远远超过1500亿甚至到1700,这样的话1030亿的转移支付和最保守估计1500亿还有一个缺口,这部分钱怎么办?如果说这个缺口不通过深化改革,不通过其他措施弥补的话,存在很多的问题。

另外,取消农业税之前,乡镇和村这几级有很沉重的债务负担,退养这个数字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农民的负担是多少,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农民负担是一个无底洞。农民负担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农村到乡镇到村的债务也同样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有的说三千多亿,有的说现在已经六千多亿甚至七千多亿等等,这部分债务怎么来的呢?都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包括九十年代之后我们搞的乡镇企业,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不换思想就换人,当时盲目决策的情况下,有很多的乡镇企业搞起来,搞完经营部善,负债累累。消灭土牌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地方借钱搞农村的校舍,校舍搞起来有的学校合并,很多是欠的债。前几年在农村清理整顿又欠下一笔债,包括地方干部,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层的税收和摊派的任务,借钱完成税收和债务,这些债务也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取消农业税之后,债务摆在这儿,怎么办?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原来落后地区和中部地区包括农业主产区或者农业税比较大的产区,取消之后财政很多完全是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有的地方讲,原来是吃饭财政,到现在到要饭财政,在整个的财政收入当中,从上级转移支付80%甚至90%完全从上面下来的。

取消农业税之后,可能有些搞企业的同志不知道,在底下的工作很多都是围绕中心工作转,什么呢?是什么就是什么工作,原来讲叫催粮催款,要钱要粮要命都是底下敢不敢的活,但是活里边有一个重要的活儿就是税收和各种负担,各种负担不是靠乡镇财政所来收,靠乡村两级干部收,如果原来把乡村两级干部上去的话,中国油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收费队伍,几百万,甚至更大的队伍。取消农业税之后,搭车收费的平台也拆了,任务也就没有了,乡镇和村转换职能为老百姓服务就提供了依据。原来我们也这么写的,现在也不能过于乐观。

如果在底下真正吃饭揭不开饭的话,即使把农业税取消,会出现新的办法,有各种其他的收费,包括超生子女社会事业费的收入,包括原来应该火葬土葬的罚没收入,现在把学生的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但是有一些自愿性的交费收入,建房的注册费、耕地费等等,在收入当中显示出来,并没有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里边我们讲,免税兴费,税免了,也可能有新的费,为什么讲温家宝总理一再讲,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能力走出怪圈,历朝历代每次减免税隔一段时间反弹,变本加厉恶性循环,把所有税免了,过一段时候又加码了,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们应该有能力走出这个怪圈。

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最后饭都揭不开锅,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应该有严格的用处和监督的,有的镇长讲,我们实在经济运转不开,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斗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不用斗胆,这个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做的,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本身是犯错误的。

在这个前提下,取消农业税之后,实际上给乡镇包括县各方面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的治理结构怎么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怎么改革?如果不改革的话,取消农业税支付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这一级基本上没有财政,一级政府没有财政收入,政府存在的依据在哪里?有财才有政,没有财怎么回有政呢?老百姓讲,取消农业税,拿收费收费卡我们,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络.m网。现在不用交费交税,我们现在不怕你了,干部就讲,原来拿收费收费作为筹码,取消之后老百姓不怕我们,我们也没事干了,老百姓讲,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该你做的事不做,水库漏了不修,该做的事不做,我要你政府干什么?这样的话,如果说我们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或者村,包括县各级政府的转换职能,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个功能的话,不能履行的话,显然取消农业税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凸现和引发的问题,我认为它是现实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为什么这么呢?这几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伟大的历史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有明确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国民收入格局没有根本的改观。两个趋向,工业范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加自觉地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到目前为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序的格局没有根本的改观。现在的条条和块块的关系实际上是严重失衡的,条条是各级部门,块块是地方的,条条和块块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对矛盾本身有一个相对均衡的状况,我个人感到,现在条条和块块的关系本身是一种失衡的状况。1994年的时候,当时搞分税制,分税制的目的想集中财力,中央财力太弱,但是从1994年分税之后中央的财力得到了加强,但是分税制之后,当时造成很大的情况就是说,财权上手,事权下放,在基层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包括到乡镇和县都可以讲,我们的责任是无限的,但是乡系的财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财力,无限的责任,为什么摊派问题那么严重,因为很多的从上面布置的任务和工作都是往下布置作为政策布置下来的,但是光给政策不

给钱,人民的学校人民建,人民的道路人民建,人民的厕所人民建,光有任务没有钱,怎么办?只好从老百姓这儿摊派,造成老百姓负担的加重。

另外作为公共产品并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比如到乡镇、村,摊派各种报纸报刊,完全就是垂直体系布置下来的,有的时候到下班根本没人看,搁在那儿,就成为农民和干部的各级政府的负担。这样财权事权农区的局面在94年分税制凸现出来。到02年几个主体税种省市县共享,进一步降低县一级的税比例,县级政府从国税得到的比例从25%降到20%,从地税得到的分成比例营业税从百分之百降到50%,个人所得税从50%降到15%,企业所得税从50%降到15%,给一个人的感觉,凡是有些潜力的,有发展的税种或者上划或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者比例往上更高,留给地方没有什么潜力没有什么油水的税种,从基层到县到乡镇财政方面税收基础更加薄弱。

从基层反映,现在的垂直管理是越来越厉害,很多的部门被条条框到上面,国土、工商、供电等等,凡是有些权力的部门,省对县的垂直管理,部门垂直上去了,但是这些部门的工资从县里来发,部门都上去了,工资还是我这儿发,作为地方的自助行,从垂直部门来讲有它的考虑,我为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我为了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等等,用垂直体系和垂直管理把东西都框上去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来讲,到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考虑清楚,我只提出来跟大家一块商讨。

现在很多地方县里头讲我们是吃饭财政和要饭财政是讨饭财政的情况。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各主战场和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枢纽和连接点。

新农村建设也好,五个统筹也好,县这一块是一个关键点。我们讲两个反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这一块主要在县这一块体现出来,一个县一两千平方公里,几百万人,相当于欧洲的小国,卢森堡2500多平方公里,44多万人,这跟我们一个县的规模差不多,卢森堡2000年GDP是189亿美元,相当于1600多人民币,最好的县,2003年GDP500多人民币,相当于卢森堡的三分之一,中国有10%的县达到卢森堡的水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稳固的基础和底蕴,现在看来县域经济本身还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不能既得利益划分更进一步加强。从底下把钱收上去,钱都到那儿去了呢,新农村建设基本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两头热,中央热、老百姓热,我们这头夹在中间,老百姓讲,中央也说了,我们也看报纸了,看了电视了,有3000多亿用于三农,你们不见动静,要到这个钱,这个钱来了之后都贪污挪用了,县委书记说,五中全会开完一个月带着我们县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到发改委去了,我们是第一个跑到那儿去的,到那儿就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步骤,两会期间又去了,3月1号到15号,呆了15天,把我们的规划报到发改委,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老百姓一说中央给了那么多钱到哪儿去了,三个高于,2006年国家财政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三个高于本身是有很大的余地,这种政策语言本身设计得是非常好的,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为什么呢?用于三农的2005年2975亿,2006年是3397亿,比重从04年到05面逐步降低的,04年用于三农支出的资金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是9.2%,到05年是降到8.8%,用于三农资金确实增加了,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比三农资金增长幅度更快,比重是下降的。政策语言有一定的弹性。

我们讲三农支出,本身口径是非常含混的,到底什么真正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包括一部分事业费、人头费等其它的费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有的专家说,真正直接用于三农的不到40%。老百姓说几千亿,第三个问题,实际上中央提出在新农资金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从现在的分析来看,存量调整是调不动的,增量重点倾斜,到目前来看也没有重点倾斜,因为增长幅度并没有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快,3000多亿,实际上从中央十几个部门,每一个部门一道一道把的,现在涉及到支农一共有16、7个部门,财政部到农业部、科技部、文化部、民政部等都涉及到一块资金,16各部门把着三千多亿,从中央到省市到县到到镇到村到农户,这样的资金下来之后,真正的农户能得到多少,很大程度靠专项资金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

专项资金有挪用的问题,专项资金实际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2004年只占57%,一般性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占43%,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完全是制度性的转移支付不到750亿,只占财力性转移支付29%,占实际转移支付的12%,六千多亿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占了50%。专项转移支付里边又分16、7个部门,通过这么多渠道往下走。另外一点,在以前很大程度上由一些专项转移支付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不透明性、随意性、不确定性。给哪个地区也很大程度上,决策并不是很确定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底下的同志深有感触讲,现在干部从下往上调,项目从上往下跑,一到年底北京外地车牌特别多,交通特别挤,很多外地进京跑部公关要项目,专项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成为寻租的根源,造成很多地方和中央寻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腐败的原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讲话是很沉重的,跑项目学问太大了,但是不跑又不行。我们去跑项目,我们是个贫困县,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跑项目的力度不够,力度是什么呢?我们也很清楚,贫困地区就这么点力度,都使也不行。有时候跟我们的同志讲,我们只有把眼睛盯着项目我们才能活,没有项目就得死,跑不过来项目我们连犯错误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新农村建设都去跑项目专项资金,出现这样情况的话,显然我们的钱最后能不能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是不是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又是一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如果说几千亿倾斜,最后出现国家出钱,部门分肥,老百姓得不到实惠或者很少得到实惠,出现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违背,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农村,这是深化改革的问题,为什么存量调整,为什么增量重点倾斜不了,因为我们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背后调整现有既得利益格局,从各个部门也好各个集团也好,谁都愿意自己兜里钱越多越好,所以这种调整很难,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各司其职,各尽其工,共同使用,这个钱归你,我们用,但是大家共同整合资源,最后功劳是你的,在目前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因为更深层次的矛盾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第三个问题,新农村建设广泛农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重大战略举措。最后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满足人民迅速最紧迫的需求,现在新农村建设本身,包括这些年取消农业税之后,转换政府职能,政府更多从直接干预经济活动退出来,尊重农民的住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应该从原来通知型管理型的政府转项服务型的政府,从全能的政府转向有限责任的政府,现在很多事布置下来还是自上而下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我们把任务布置下来,分解、定指标、下10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任务,指标层层分解,一票否决,把这些作为指标的权重,还是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有新农村建设,把所有的任务分解了,达标评比,满分140分,120以上是优,80以下是差,当年能够见成效,能够极早见成效的村,新农村试点首先在公路边,沿着公路沿线比较方便的,为什么呢?这是以往搞下来,任何地方有一个样板,重点倾斜,交通比较便捷的地方,领导和所谓专家到那儿一看,马上很方便地看到,欣欣向荣,欢欣鼓舞,看完以后警车一开道又回去了,新农村建成几个样板是好办的,全国65万多个行政村,使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实现中央提出来20个字是几十年的努力,现在要出成效,报样板,和中央原来的意图和新农村建设也是相违背的。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络.m网。县里同志跟我谈,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指标体系,不考核,不布置任务,这样的话,我们怎么监督和检查呢?但是你只要有一些指标,必然围着指标转。县委书记跟我讲,一个月不开会,下面没事情干,思想就反掉了。“五要五不要”,讲得非常好,本身系良好的愿望,但是背后取决于体制,传统的管理模式、政绩观和干部考核机制不改变的话,我们所说的“五要五不要”很难落实的,五要五不要最后是五不要的东西最后就成了五要,这个事情也是涉及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我刚才讲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深化改革本身光靠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谈的问题都不是的问题,光靠农村解决不了,要靠深化整个宏观体制改革才能解决的,要跳出三农看三农,农业靠发展非工产业发展,农村靠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靠转移剩余1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劳动力解决,真正所说跳出三农看三农,三农深层次的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中之重的问题,最终靠深化整个宏观体制的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只有深化宏观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和农村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光搞村不行,必须要和整个县的整体规划结合,而且现在目前为止,经济发展快,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我们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济事业发展又落后于城市,但是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也落后于其它的大城市、中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村一看挺好,村里说村里垃圾遍地都是垃圾,现在我们搞垃圾集中,乡镇处理,现在我们村比较大,弄了三个保洁员,垃圾到底哪儿,到乡镇,我问镇长,垃圾怎么办呢?垃圾就地掩埋,我们没有别的办法,问县里,县里也只能填埋,不能干别的吗?上一套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几千万,上几千万的设施每年搞垃圾发电几百吨垃圾,一个县没有那么大的量,要把周围弄上的话涉及到运输成本、管理协调的问题,县本身没有这个力量,老百姓就说,垃圾收完之后,最后填埋,闹不好要二次污染。改厕所,搞污水处理,有的地方,离乡镇比较近的村,搞抽水马桶,化粪池、楼房,搞楼房怎么样,化粪池有两三层过滤,过滤完之后,水还是不行,旁边只要盖了楼之后,水晶的水不好吃,有怪味。县的管道透到乡镇、通到村怎么弄,好像新农村建设改厕也好、垃圾处理也好,没有整个的系统,没有整个的规划,没有整个的投入,最后搞出来很难持续,调整收入分配收入格局,重点倾斜,很重要发展县域自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身的经济活力,把蛋糕做它,使它自己成为实现两个反哺,真正为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平台。

第四篇:争创文明单位 促进社区发展

争创文明单位促进社区发展

XXX社区位于XXX镇的中心地带,面积27.159平方公里,耕地5568.9亩。全社区有24个居民组6个居民小区。全社区现有10个党小组,有党员134人(其中移民党员16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12人,村级后备干部6人。近年来,XXX社区党支部始终按照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常抓不懈,为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组织保证。

一、建好班子,增强文明单位创建的战斗力。

XXX社区是由原来的XXX村和XXX镇居委会合并组成,新的社区两委班子共有干部17人,其中国家干部10人,农村干部7人,村民组、居民小组由原来的38个减少现在的30个。目前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以及共青团、妇代会、调委会等配套组织调配齐全;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35岁,高中以上文化4人占80%,真正做到了选准一个好的带头人,建设好一个好班子,造就一支好队伍,致富一方,造福一方的要求.在社区级班子换届选举中,XXX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委会按镇委要求,全部采取“两推一选”的选举方式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社区居委会成员5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有效地推进了班子成员的整体优化,提高了文明创建的战斗力。

二、创新内容,提高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凝聚力

在工作中,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干部管理,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先后制定了《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社区党员管理计分办法》等工作制度,与镇签定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书》,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班子成员分工、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创先争优、集体议事制度、居务公开、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推动社区工作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方向迈进,社区基层组织有章理事明显进步,社区各项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依托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抓文明创建没有经济支撑不行,XXX社区两委紧紧把握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文明社区的创建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今年,该社区打破户营经济的界限,优化提升了无公害蔬菜基地250亩;建设良种西瓜基地214亩;优质烟3080亩;以建立“放心肉”和“生态禽”养殖工程为目标,发展了养殖大户37户,种植牧草130亩,保证了今年生猪出栏5000头以上。发展做大专业协会,扎实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了“支部+协会”的产业化模式的联结机制,以种养殖大户XXX、XXX等能人为带头人,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了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突出了“六抓”,即一抓市场,二抓协会,三抓服务体系,四抓科技,五抓机制创新,六抓农社区二三产业发展。二是吸收外资,扩大就业面,带动全社区经济发展.创办集体企业,壮大社区级经济。一是该社区积极引导社区能人树立创新理念,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管好现有的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社区级经济困难。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扫除“怕风险,不敢发展;有存款,不会发展;有能力,没钱发展;少项目,无从发展”等不利于创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在全社区倡导“白手起家、创业立身”的创业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突破、善于创造”的创新精神,使“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成为新时期XXX人民的精神风貌。止2007年,该社区共引进资金174万元,创办了砖瓦厂3个,预制件厂3个,沙石场11家,修车厂1个,建设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1个。这些项目每年可为该社区增加收入7万余元,增加社区级积累3万元。三是按照镇党委政府“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加快发展、致富于民”的要求,深化“四在农家”活动,并加大以"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的社区精神文明示范点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目前已建设了6个常规示范点,3个高规格示范点,通过“四在农家”活动,挖掘农村自然优势,抓好典型示范点建设,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改变社区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增强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和塑造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四、创新办法,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综合素质

该社区高度重视党员、后备干部、文明市民的培养,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渠道,教育和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居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把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办好、办出成效,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高度重视,多方筹集资金,共投入25150元添置了液晶投影仪、DVD、刻录

机等现代化设备用于远程教育教学工作,另外还为XXX小学和XXX小学各解决了2000元、1500元的经费开展远程教育。一年以来,全社区共计开展了培训活动60余次,其中网上点播50余次,培训1500余人次,尝试送课下乡2次,尝试编班培训8次。通过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和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科技知识、实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远程教育的推动下,我社区成立了养殖小区协会、蔬菜协会等协会组织,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五、积极探索,创建移民党建工作新机制。

社区党支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狠抓移民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适应移民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移民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是成立移民党小组。社区党支部认真走访移民党员,通过交心谈心,了解移民党员目前所需所求,所想所盼,于2005年5月8日组建了移民党小组,建起了移民党员活动室,让移民党员有了自己的“家”;二是开展“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把移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干部。按照“政治素质好、发展项目好、示范服务好、群众评价好”的“四个好”要求,通过群众推荐、党员举荐等办法,优先把移民致富能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对象,把带头致富的移民党员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组织带头致富的党员建立联系“1+5”或者“1+10”的联系机制,即1个带头致富的党员联系5至10户移民,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形成规模种植、特色养殖,或者组织农民有序外出务工,带动移民致富;三是。加强移民党建制度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制。该社区深化“三级联创”责任制,把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与移民党建工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将目标任务层层细化,逐项分解落实到党员干部身上,强化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考核、民主评议等挂钩,并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五篇:提高员工素质促进社区发展

提高员工素质促进社区发展

——敬业社区组织员工开展二季度综合素质考试(通讯员姚丽)为了进一步促进社区职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服务水平,树立社区对外良好的形象。近日,敬业社区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一次综合知识考试。来自绿化班、保洁班、水暖班以及居委会等60名基层员工参加了考试。

此次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长60分钟,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四种题型。内容涵盖业务、安全、设备、应急等七项内容。对于此次考试,社区员工积极响应,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相互督促,在敬业社区掀起了一股学习之风。进行此次理论考试是敬业社区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区为员工素质管理提升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这次考试让社区员工更加熟悉自身的业务,也更深入了解社区文化,熟练掌握、运用服务基本知识,从而使社区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与社区所面临的形势、承担的任务以及社区的发展相适应。

今后,敬业社区还要把培训工作和提高员工素质作为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既要重视服务意识的培养,还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积极开创社区员工培训工作的新局面。(摄影张立立)

下载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好农村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好农村公路 促进新农村建设 潘 静〔内容摘要〕 建设农村公路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 键 词〕 农村 交通 建设 〔作者介绍〕......

    加强土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土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国土资源局郭兴红654200 ) 土地整治的实质是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

    社区发展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位于××县城南××南侧、××镇××社区管委会东侧,原隶属××管委会,于20xx年11月划归××镇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在“地少人多”的困难情况下,积极开拓多种致......

    新农村建设春风迎面来 演讲稿

    新农村春风迎面来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的„„,有幸能参加此次以新常态新农村为主题对彭州市进行考察的社会实践活动,受益良多。 今天我演讲......

    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论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文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 科学内涵 重要意义 对策措施【论文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

    创建交通示范村 促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交通示范村 促进新农村建设 ——孙家坝村创建“交通示范村”工作总结 晋宁县新街镇孙家坝村,是一个省级“文明村”。其濒临昆玉高速,距离省城昆明40公里,县道牛广线沿村而......

    区农机化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情况

    今年来,区农机部门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技术推广为手段,大力开展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机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兴机富民,助民增收,促......

    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