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小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为研究主题(大全)
“小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课题实施方案
育英学校五2班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我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父母过分溺爱现象严重;另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存在,学生耳闻目睹受到影响,因此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不懂礼貌、做事不认真、脏话频出、目无长辈等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概念界定
“万丈高楼平地起”,礼貌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使之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这对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课题组能形成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能通过研究悟出有效的学生礼仪行为训练模式。
2、学校德育活动以加强礼仪教育为核心形成特色。
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点,如何采取多种途径落实这一重点,并形成德育的特色本课题要达到的又一目标。
3、学生礼仪行为的大幅度改变。
学生的改变能体现在在家、在校、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真正做一个道德高尚、礼仪文明、有责任心的人。
4、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方法发生了转变。
课题组教师在学生良好礼仪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等方面,能形成共识并通过自身的尝试有—定的经验,整体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研究内容
1、学习礼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礼仪。每个未成年人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3、展示礼仪。通过开展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争创礼仪先进校和文明学生等活动,展现未成年人在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4、宣传礼仪。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4-2012.5)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 进行任务分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
2、教学实践阶段(2012.5-2012.12)
分析和调查,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选定本校突破口;开展各类活动,积累 经验。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3、总结阶段(2013.5)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
六、实施措施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通过召开动员会、雏鹰电台、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使我班上下形成一种讲礼仪的氛围。
2、优化环境
学校围绕礼仪教育主题,创设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如:在上下楼梯处、走廊上、草坪花圃旁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和文明礼仪的提示语,让学生时时受到提醒,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
3、学科融合,渗透礼仪教育
文以载道,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礼仪的知识,不失时机地进行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4、搞活阵地,实践礼仪行为
例如:当学生没有向教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候,以暗示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经常提醒学生:当别人帮助了你时,应说声“谢谢”,当你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要说声“对不起”。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懂得谦让。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听从父母的教导。平时,经常性的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都做到彬彬有礼。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文明礼仪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组织学生召开“如何使用礼貌用语”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演小品、说相声、讲故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成立礼仪风采小队,通过礼仪风采展示,为全校各班级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实践活动,到电影院、敬老院等地进行“实习”。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深化,逐步养成,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5、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求“上进”,求“成功”,不仅是成人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他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加以关注和扶植。如果学生表现出了礼貌的行为举止,如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等,为家人、师长、亲友和社会人士留下了良好印象,老师必须倾心欣赏、极力赞美。由于小
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固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检查督导。我们设立了“红领巾”值日岗、礼仪行为检查岗等,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然后评选班级、校级的“礼仪标兵”。(通过自评、班评、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学期两次,至少5人)
6、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
教育学生在校要做懂礼仪的好学生,在家也要做懂礼仪的好孩子。家校结合,使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学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通过“学生在家情况反馈表”、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了解。
七、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礼仪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2、比较法:求课题实施前后的学生礼仪行为的变化。
3、测验法:检测考核学生对礼仪的认知、行为能力。
八、预期研究成果
1、撰写论文
2、撰写实验报告
3、撰写研究报告并且汇编论文集。
第二篇:以“小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为研究主题
“小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课题实施方案
育英学校五2班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我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父母过分溺爱现象严重;另外,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存在,学生耳闻目睹受到影响,因此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不懂礼貌、做事不认真、脏话频出、目无长辈等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概念界定
“万丈高楼平地起”,礼貌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使之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这对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课题组能形成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能通过研究悟出有效的学生礼仪行为训练模式。
2、学校德育活动以加强礼仪教育为核心形成特色。
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点,如何采取多种途径落实这一重点,并形成德育的特色本课题要达到的又一目标。
3、学生礼仪行为的大幅度改变。
学生的改变能体现在在家、在校、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真正做一个道德高尚、礼仪文明、有责任心的人。
4、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方法发生了转变。
课题组教师在学生良好礼仪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等方面,能形成共识并通过自身的尝试有—定的经验,整体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研究内容
1、学习礼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礼仪。每个未成年人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3、展示礼仪。通过开展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争创礼仪先进校和文明学生等活动,展现未成年人在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4、宣传礼仪。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4-2012.5)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 进行任务分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
2、教学实践阶段(2012.5-2012.12)
分析和调查,确立具体的礼仪规范,选定本校突破口;开展各类活动,积累 经验。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3、总结阶段(2013.5)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
六、实施措施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通过召开动员会、雏鹰电台、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使我班上下形成一种讲礼仪的氛围。
2、优化环境
学校围绕礼仪教育主题,创设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如:在上下楼梯处、走廊上、草坪花圃旁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和文明礼仪的提示语,让学生时时受到提醒,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
3、学科融合,渗透礼仪教育
文以载道,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礼仪的知识,不失时机地进行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4、搞活阵地,实践礼仪行为
例如:当学生没有向教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候,以暗示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经常提醒学生:当别人帮助了你时,应说声“谢谢”,当你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要说声“对不起”。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懂得谦让。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听从父母的教导。平时,经常性的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都做到彬彬有礼。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文明礼仪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组织学生召开“如何使用礼貌用语”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演小品、说相声、讲故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成立礼仪风采小队,通过礼仪风采展示,为全校各班级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实践活动,到电影院、敬老院等地进行“实习”。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深化,逐步养成,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5、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求“上进”,求“成功”,不仅是成人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他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加以关注和扶植。如果学生表现出了礼貌的行为举止,如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等,为家人、师长、亲友和社会人士留下了良好印象,老师必须倾心欣赏、极力赞美。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固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检查督导。我们设立了“红领巾”值日岗、礼仪行为检查岗等,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然后评选班级、校级的“礼仪标兵”。(通过自评、班评、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学期两次,至少5人)
6、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
教育学生在校要做懂礼仪的好学生,在家也要做懂礼仪的好孩子。家校结合,使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学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通过“学生在家情况反馈表”、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了解。
七、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礼仪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2、比较法:求课题实施前后的学生礼仪行为的变化。
3、测验法:检测考核学生对礼仪的认知、行为能力。
八、预期研究成果
1、撰写论文
2、撰写实验报告
3、撰写研究报告并且汇编论文集。
第三篇: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点滴做法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国家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国家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是个人品质的真实体现,直接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由此而见,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下面就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谈谈自己不成熟的做法。
一、夯实基础、创设氛围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具体做法: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具体事怎样做。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如何站、坐,怎样执笔,书写、读书的姿势等。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金鑫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在这期间,我时时教育学生:在校外,我们代表的是正阳小学;在校内,我们代表的是4.2班;在班级里,你就是你。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方法多样 做活工作
根据儿童心理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尝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袖标,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学校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星期五下午班级进行大扫除,我喊王然:“王然,请你把扫把拿过来。”我接过扫把说:“谢谢你!”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礼仪教育注重细节,着眼小事,潜移默化,逐渐渗透。比如每当放学时,我发现杨武同学在帮住其他组值日,我马上表扬杨武同学,说:“你真热爱劳动,是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一会儿,再有同学这样做,我又表扬他,孩子听了美滋滋的。再有叶明辉同学看见老师从他身边走过,主动行鞠躬礼:“老师好”,见到客人同学们齐声喊:“客人好。”我高兴地说:“我们班的学生真有礼貌,老师今天太高兴了。你们看,老师的脸上全是笑容。”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我班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2﹑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班上王强、叶明辉同学在上课间操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回班级后其他同学自由活动,我找这两名同学谈话,我首先向他讲道理:做课间操的意义及对我们班集体的影响。在本周内我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王强、叶明辉同学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作课间操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王强、叶明辉同学在做操时表现得非常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教育法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要极大限度的运用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比如把班级分成三组,分别让侯健、韩月、任冬旭做组长。规定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组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组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组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组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组学习。小组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地向老师问好。现在班级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都能主动站排,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在就连我班原来上课爱讲话的王强同学,也能认真听讲了。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即使到了期末阶段,学生的行为都很稳定。一上音乐课、美术课,孩子们特兴奋,两位老师都说,这个班级的学生真变了。
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相信经过不懈地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这朵美丽的礼仪之花更加艳丽。
第四篇:小学生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小学生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农十三师黄田学校黄立荣
古人云:习与性成。意思是说,长期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性格。性格就是人格,它形成于儿童早期的经历,取决于相对优势的影响机制,决定着人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具有稳定、自主、独立的外部特征。养成教育就是以培养良好习惯为核心,就是以全面塑造人格的优秀品质目标,所养成教育要从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开始。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低起点
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可以先降低要求,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细要求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要求不能理解,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用一首首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儿歌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一听就懂,可操作性强。这样,既便于记又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如: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要发言,先举手。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身直腿放好,一尺一拳一寸高„„上课时,老师说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光靠课堂上的讲、练还远远不够,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分组进行“坐立行姿势”的比赛,请各组做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做的不规范的大家一起帮助他纠正。平时也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及时提醒、督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虽然刚开始时花时较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四、常评价
低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有时是一个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有时是一个苹果或一张贴花。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班主任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灵,与其真诚交流、谈心,同时也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外,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五、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
低年级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些内容,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和谐交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认真疏导,细致说理,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平时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电话和短信平台和家长联系,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孩子取得进步也及时发短信给家长。每天放学后,我也和来校接孩子的家长做短暂的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我想,做教师的果真要使训导收到效果,就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把儿童的性情详细研究一番,然后本着自己人生观的方法,顺了他们的天性,指导他们也走上正当的轨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只有善教善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低年级班主任,我已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项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低年级班主任,任重而道远,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在挫折中不断进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习惯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的。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养成中,才有伴随其一生的优秀品质与良好习惯。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
第五篇: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有礼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周围的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相对滞后,道德水平不尽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再加上现在很多孩子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和关爱,生活上浪费随处可见„„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出一个“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教育程度的标尺。“三位一体”礼仪教育模式指的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协作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即学生的礼仪知识、礼仪意识、礼仪能力、礼仪行为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唯物辩证法、课程理论、教育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有三个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系统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层次,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三,动态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依据系统化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这些子要素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文明礼仪是由小学低年级礼仪、中年级礼仪、高年级礼仪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
(二)关于课程论的理论
所谓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三个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程的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门课程,需要学校设置贴合实际的课程来学习,促进整个社会的重视。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叫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能适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他们的一切才能和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和合理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
因此,礼仪教育对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点,为小学文明礼仪课程化培养目标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德育入手抓礼仪教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有小到大,抓的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要“养”,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是生活的载体,人从社会中来,回归社会中去,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也受到一定的礼仪道德熏陶。因此,我们应将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2、实践目标: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雏鹰争章》等为依据,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发放文明礼仪问卷调查和“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个案征集表。系统地梳理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礼仪素质要求和礼仪行为准则,让全校学生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阶段:家校结合,深化推进。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家庭文明礼仪”,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第三阶段:走向社会,细化延伸。将文明礼仪在校园和走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制定出“小学生社会文明礼仪”实施细则,并开展系列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研究内容
(1)构建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2)制定出不同年级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3)开发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4)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制度。
2、研究重点: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张庄学校全体学生
七、课题组成员
陶咏梅 崔秋舫 曹海龙 左运涛 董亚平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加强了文明礼仪教育队伍建设,促进了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1、资料收集(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法)
(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放相关的“文明礼貌”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并做系统分析。
(2)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发放有关“如何帮助促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的个案征集表,回收后组织展开沙龙活动,筛选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3)在各个年级中选取典型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其家庭背景及教育方式,做好相应的记录。
(4)完成相应的调查表反馈分析报告。
2、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法)
(1)结合上述资料,初步设计活动方案,确定试验班级,选定实施的任课教师。
(2)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3)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
1、各教师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并做好个案和反思的记录工作。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召开相关专题研讨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法)
1、把实验班的情况和其他班级进行系统分析对比。
2、完成《构建农村学校“三位一体”文明礼仪教育模式的研究》相关的论文、个案集、专题讲座,实行指南、校本教材。
3、完成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法
4、经验总结法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思想保证:建立科学的研究网络模式,建立课题学习制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经验,特别是与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不断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研究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2、组织保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课题组,课题主持人主管,校长、及德育领导负责管理指导,协调课题组方面的工作。根据课题的侧重点组织相关的骨干教师参与,使研究工作做到实化、细化、规范化,力保课题研究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3、制度保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交流与研讨。相信在课题顾问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会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标。
4、经费保障:学校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课题研究。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育论文
3、图片和音响资料。
3、个案分析材料。
4、学生的现场展示会。
5、礼仪课程校本教材。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只“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各地学校落实的不断深入,各校都先后涉足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课题研究,这些课题都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行为这一主题,分别有所侧重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共同的研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的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