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联通“智慧社区”项目方案
中国联通“智慧社区”项目方案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日益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中国联通“智慧社区”项目以实践政府对加快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的探索为切入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的新模式,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和谐社会形态,让在外工作的子女放心、省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中国联通西安研究院凭借在陕西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的丰富经验,以及联通先进的3G/4G通信技术和优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以政府当前最急迫的社区养老、精细化管理两大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切入点,与政府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社区管理形态,进一步落实《陕西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中关于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促进和谐便民陕西建设的要求,实现政府管理更有效、居民生活更幸福、商家服务更到位的智慧社区。
研究院通过智慧社区的实践旨在探索一条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新模式,即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自下而上进行平台部署的实施路径。产品设计 2.1 产品架构
中国联通智慧社区整体框架是以联通云平台为基础,采用分布式接入,集中式处理,功能设计模块化,能够根据不同社区需求进行快速复制部署。产品按照社区、街办、上级政府的三级管理模式,通过在平台中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不同层级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区主要负责具体受理,街办主要负责数据分析、监控和管理,上级政府主要负责监督。应用对象涵盖政府管理、社区服务站、物业、居民和周边商业用户。
图1:中国联通智慧社区架构图
2.2 功能架构
基本功能:
主要围绕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慰老服务部署应用,重点落实省委书记赵正永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要求。
拓展功能:
主要围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城市应急、智能家居部署应用。
研究院会结合政府工作要求、社区发展特色和行业特定应用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服务。
2.3 社会效益分析
政府:
1.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整合通信运营商、区域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周边商家、小区物业及保安等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居家养老、流动人口管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诚信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职能在社区的落地;
2.通过智慧社区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升政府形象;
3.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降低成本; 4.通过积极推广智慧社区的覆盖面,吸引商户加盟,通过1KM商圈为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便捷服务。 居民:
享受智慧社区平台所提供的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 物业:
1.通过加入智慧社区项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利用一卡通支付水、电、煤及物业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开展快递代收、物流配送等服务,方便居民。 商业用户:
借助智慧社区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市场推广,打造1KM商圈的O2O电子商务模式。
第二篇: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方案-政府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
产品方案
天津联通 集团客户事业部
目 录
1.方案概述.................................................................................................................1
1.1.1.2.1.3.1.4.方案背景...................................................................................................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1 工地信息化需求.......................................................................................2 中国联通参与工地信息化建设的策略...................................................2
2.中国联通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3
2.1.2.2.总体方案...................................................................................................3 整体技术架构...........................................................................................4
3.中国联通智慧工地重点产品.................................................................................5
3.1.1.工地监控............................................................................................5 3.1.2.特种设备监控....................................................................................7 3.1.3.扬尘噪声监测....................................................................................9 3.1.4.移动考勤..........................................................................................11 3.1.5.项目管理蓝信..................................................................................12 3.2.3.3.设计原则.................................................................................................12 参考标准.................................................................................................13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1.方案概述
1.1.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全国各地建筑工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频发、建筑质量问题频出,建筑工地扬尘、噪声扰民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建筑工地实现有效的监管,促进建筑工地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筑工地属于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存在施工地点分散、施工安全管理难、文明施工监管难、人员管理难、调查取证难等特点,政府监管部门很难通过人员巡查来管理工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实现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已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必然选择。
1.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材料检测、工程取样、监理见证等制度基本健全;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2013年9月在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上指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建立建筑施工企业、人员、项目、设备“四位一体”的全国统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目前,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住建行业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指导性文件,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在会同住建部及行业内的合作厂家共同编写国家标准,以标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共建行业生态圈。
2.中国联通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2.1.总体方案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是根据住建部工地管理相关标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发挥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优势,整合工地信息化行业优质资源,调动自上而下遍及全国的运营维护服务体系,推出“智慧工地”产品,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化监管手段,为施工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支撑,为建筑工人提供上网娱乐等应用。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示意图如下: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是基于中国联通智慧城市云平台,利用移动宽带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供智慧工地应用。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包括四个重点产品模块和六个可选产品模块,四个重点产品模块:视频监控、WIFI上网、移动考勤、人员定位;六个可选产品模块:农民工维权、材料检测监管、项目进度管控、特种设备监控、扬尘噪声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未来的业务发展,将提供更多的产品模块。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3.中国联通智慧工地重点产品
3.1.1.工地监控
3.1.1.1.工地监控系统需求
政府监管部门和建筑企业要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可随时打开工地前端的实时视频图像,实时掌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进度、施工工艺等现场情况,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安全施工监管、施工质量监管、文明施工监管等。
政府监管人员和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保障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实时检查建筑工地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如建筑物的安全网设置、施工人员作业面的临边防护、施工人员安全帽的佩带、外脚手架及落地竹脚手架的架设、缆风绳固定及使用、吊篮安装及使用、吊盘进料口和楼层卸料平台防护、塔吊和卷扬机安装及操作等。对于发现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施工单位现场整改,并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加强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主要针对工地围挡、建筑材料堆放、工地临时用房、防火、防盗、施工标牌设置等内容。
建筑企业还要实时监控建筑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财产安全,避免物品的丢失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和进度,对施工难点或设计欠妥之处及时进行监管和调整,随时合理调配人员到位,宏观调整工地施工规划。远程对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节约管理成本。可以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划和进度,达到一个宣传效果,也使得销售计划能够合理制定。
3.1.1.2.工地监控系统建设目标
1.加强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
首先,系统的应用将对施工现场的操作工人起到一个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和威慑作用,使工人更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更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其次,系统的应用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3.1.1.3.工地监控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1.实时远程监控
通过网络视频平台交换数据,系统客户端只要安装相关软件后,管理人员利用网络通信及授权密码就可以在监控中心、单位办公室以及家里等场所实现对施工现场实时图像的浏览与前端摄像机的控制(上、下、左、右、远、近等)。对于部分授权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进行移动视频监控。
2.实时图像处理
客户端软件还提供图像的抓拍和打印功能,若管理人员发现被监控的工地现场有安全隐患存在,则只需在监控屏幕上选中该图像,点击按钮就能轻松把所要的图像保存在本地的电脑中,为以后事件的处理提供有效的证据,同时抓拍的图像上还会有时间显示。
3.用户分级管理
系统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用户登录时,根据用户名和密码实行分级管理,区分授权权限,对于不同的帐号可以分配不同的摄像机。如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有权查看所有工地的摄像机,而某个工地的项目经理只能查看自己的工地图像,同时系统还可以对摄像机的控制设置权限分级。
4.历史纪录查询
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图像的进行录像,实现历史信息查询。
3.1.2.特种设备监控
3.1.2.1.特种设备监控需求
近年来,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在建筑行业得到大量应用,目前我国塔吊已达50万台,升降机已达100万台,因为缺少便捷的监管手段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赶工期、抢进度,违规超重、超力矩起吊作业、塔吊碰撞、结构疲劳失稳,各种违规操作、超载作业是主因。
政府监管部门和建筑企业急需对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和行为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管,切实控制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预防和减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5、为施工单位、设备租赁企业、特种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管理平台。帮助施工单位、设备租赁企业等对其特种设备工况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3.1.2.3.特种设备监控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采集并记录特种设备的实时运行工况; 特种设备现场监控、实现超前预警报警功能; 开放式特种设备安全实时动态远程监控平台; 为特种设备司机提供实时操作指南; 为行业监督管理力度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 通过监控系统提高施工单位的主动安全意识。
3.1.3.扬尘噪声监测
3.1.3.1.扬尘噪声监测需求
建筑工地扬尘是雾霾根源之一,工程车未按要求净车出场,路上遗撒大量的泥沙;工程车进出时,卷起大量灰尘,犹如“沙尘暴”;建筑工地噪声扰民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随着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绿色建筑”、控制扬尘、减少环境污染等工作,总书记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建筑施工现场监管尤其是扬尘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上海视察工地扬尘监测项目时指出,要有效管控扬尘须多省市形成联动机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中规定:按照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行业技术规范,对建筑工地、堆场及道路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视频监控 音频监控
3.1.4.移动考勤
3.1.4.1.移动考勤系统需求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人员复杂、人员流动大,人员管理一直是建筑企业的难题之一,移动考勤系统将帮助建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1.提高监理人员工作效率
以往的现场监理工作量大、效率低,监理现场工作现场上报和查询数据不方便,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的手段过于单,不能够实时的把问题以图片的方式保存到后台以备后期分析。
2.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力度
以往对于监理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数据支持,只能靠工作人员自我监督和日常的抽查去实现,管理力度偏低。
3.提高管理效率
以往无法对现场情况及时反馈,造成管理的滞后效应,对突发事件确定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3.1.4.2.移动考勤系统建设目标
移动考勤系统是要构建一套集移动定位、数据实时采集、实时数据监管考核为一体的移动定位管理平台,帮助客户提升管理效益。
实现现场工作人员利用移动手机进行现场数据上报,并且数据能通过接口可以自动同步到其他的平台。
实现通过移动定位技术等相关的手段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的考核,提升公司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
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来进一步提升管理部门形象。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推介方案V1.0 维护简单化,并满足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保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技术优势,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潮流。
标准性:本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均支持国内、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协议,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均符合部标、行标的统一要求,符合总体设计要求,确保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上下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开放性:即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可靠性:设备的单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可带电修复故障而不影响系统的总体工作。
可扩充性:系统的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即设备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采用的产品遵循通用的工业标准,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接入,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兼容性:根据系统开放的协议,可方便地开发系统新的应用功能要求,实现新的上层应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系统设备满足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以及和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即在保证单独系统可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多系统的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3.3.参考标准
中国联通智慧工地产品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具体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 292-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第三篇: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
慧
社
区
建设方案
目 录
第1章 建设背景........................................................................................................2
1.1 1.2 1.3 系统概述...................................................................................................................................2 政策背景...................................................................................................................................2 现状分析...................................................................................................................................4 第2章 需求分析........................................................................................................5
2.1 2.2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求...............................................................................................................5 社区物业管理需求...................................................................................................................5 第3章 建设思路........................................................................................................6
3.1 3.2 3.3 设计思路...................................................................................................................................6 建设原则...................................................................................................................................6 建设目标...................................................................................................................................7 第4章 建设内容........................................................................................................8
4.1 4.1.1 4.1.2 4.2 4.3 4.3.1 4.3.2 4.4 4.4.1 4.4.2 管理平台...................................................................................................................................8 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8 智能社区管理服务............................................................................................................13 审批平台.................................................................................................................................14 服务平台.................................................................................................................................16 服务热线呼叫系统............................................................................................................16 智能社区公共服务系统....................................................................................................18 展示平台.................................................................................................................................22 安宁智能社区门户............................................................................................................22 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24 第5章 建设效果......................................................................................................25
前言
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社区治理职能亟待完善,公共服务项目少且使用不便;小区房屋和物业管理服务层次低,社区自治能力尚未充分发挥;便民利民领域应用未能广泛推广;缺乏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不顺畅,相关人才队伍欠缺,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尚未形成。
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绿色生态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和扩大政务信息共享范围,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行政运行效能,推动基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促进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利于减轻社区组织的工作负担,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优化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领域,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第1章建设背景
1.1系统概述
智慧社区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社区互联互通的通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探索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其核心是强调社区从“管理型社区”走向“服务型社区”,从而更好的为居民服务的一种装转变。
1.2政策背景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中提到:
加强基层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功能定位、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基础设施、统一运行模式)和“三个标准化”(事项名称、流程、材料标准化,事项办理、服务过程的标准化,服务管理机制建设标准化)要求,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户籍办理、个体工商登记、社保、农技推广、宅基地申请、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员管理、社会救助、法律调解、社会综治等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在基层服务中心直接办理。
推广网上联动办理。整合各级部门延伸到基层的信息系统,建设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依托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受理窗口下移,建立“基层窗口受理、材料网上流转、主管部门审批、基层窗口反馈”的办事模式,让群众在基层服务中心就近办事。
推行网上代办。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对群众办事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办结”。探索发挥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作用,以政府适当补贴方式,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点为基层群众提供网上代办行政审批以及社保、缴费、医院预约门诊挂号等服务。
(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提到: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按照区域覆盖、制度统筹、标准统一的要求,打破城乡界限,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统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县乡(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
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为支撑,采取“乡镇前台综合受理,县乡(镇)后台分类办理,乡镇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流程,逐步实现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全县域通办和全流程效能监督。
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简化办理程序,清理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加强政务服务网络无障碍建设,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1.3现状分析
兰州市安宁区有8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有26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十里店街道、培黎街道、孔家崖街道、西路街道、银滩路街道、刘家堡街道、安宁堡街道、沙井驿街道,安宁区城市社区主要承担党建、救济、工会、妇联、廉租房、青年团、民政服务、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社区矫正、安全生产、再就业安置、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等大量综合性事务。
现阶段社区工作中先进网络技术的使用仅限于QQ、电子邮件、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其内部日常事务的交流,各类政策宣传的途径比较少,信息传播速度不快,居民对各类社区惠民信息不了解,因此为促进城市社区的工作方式以传统的人工型转变为智能网络型,依据安宁区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管理技术,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智慧社区,简化城市社区事务办理程序,总体提升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2章需求分析
2.1社区网格化管理需求
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需要街道社区完成。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方式、培训教育方式、就业方式的转变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成为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2.2社区物业管理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社区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必须全方位地提高物业管理意识。只有高标准、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物业管理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信息与科技在物业管理与现代化建设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物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与科学化,已成为现代化生活水平步入高台阶的重要标志。
第3章建设思路
3.1设计思路
在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整合社区人、地、房、物、事、情、组织等信息,统筹社会治理、社区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新型、智慧的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创新模式。
3.2建设原则
(1)科学设计、分步实施
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4)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5)务实创新、安全可控
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 ”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3.3建设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规范运作、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机构人员统一、场所标识统一、流程内容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费保障统一”等“五个统一”的要求。通过有效整合现有各类平台的场所、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镇、村综合平台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建立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民政、人口党建等于一体的社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智慧社区,将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涵盖的关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需求,以及单位、个人提供服务等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地捕捉、整合,并通过信息决策判断系统的智能化处理,及时、有效地提供给社会各方使用和互动体验,从而达到便民、便商、便管理的效果。
第4章建设内容
安宁区智慧社区主要包括四个平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智慧社区审批平台、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展示平台。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的管理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网络、电话和窗口服务关联组合的一体化社区公共服务。
4.1智慧社区管理平台
4.1.1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
4.1.1.1对象管理(1)人口管理
以地名地址管理为基础,以人口和房屋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网格管理为主要思路,以部门信息共享交换为主要支撑,实现对社区各类人口信息的动态采集、更新和维护,并通过对居民各类诉求的采集上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实现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实时、敏捷、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社区“底数清、情况明”。具体包括:
1)人口基础信息管理:依托网格员主动采集和部门共享交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良性的人口数据动态采集更新机制。
2)常住人口管理:包括对常住人口的户籍登记、暂住证/居住证办理、从业人员、人口和房屋信息核实等业务。
3)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中重点人员和安全隐患、流动人口案(事)件、违法活动线索、出租房屋内案(事)件等业务。
4)移动工作终端:将人口基础信息管理、常住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数据维护工作扩展到移动终端上,方便网格巡查员走街入户、发现问题、上报工作、实时维护基础数据、执行任务。(2)社会组织管理
本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信息及社会组织相关各类事件的动态采集、更新、维护和监督,以此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性作用。具体包括:
1)组织类型管理: 主要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市属机关单位、区属机关单位、军事单位、医疗机构、院校(幼儿园)、媒体单位、金融单位、邮政单位、文物保护单位、非公企业、社会服务公司等类型。
2)经济组织管理: 主要指未登记办照、未年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的管理。
3)社会组织管理: 主要指未登记注册、未年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的管理。(3)党建管理
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思路,完善党员管理(党员信息、认岗和联户等)和党组织管理(党组织信息、分类和定级等),提升党建工作效率
和质量,规范党内日常管理,实现党干管理同步,为社区党建工作打造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高效的工作平台。具体包括:
1)党员管理:对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管理 2)党员认岗:明确党员在社区中担任的职位,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3)党员联户:确定党员负责服务的人员范围,体现党员为民服务的职能。
4)党组织管理:包括对党组织类型(如非公有制、公有制、事业单位等)、党组织层级(如党委、党工委、党支部等)的管理,以及对党组织结构层次和人员构成的管理。
5)分类和定级:综合党员“自我评价”和“自我评分”以及上级组织的实地考核情况,确定党组织定级情况(如先进、一般、后进)
6)网上公开:即党员发展和奖惩、党务干部选拔任免、党的方针政策等适合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和向全体党员干部公开的党务内容,予以及时公开。
7)活动通知体系,即党员参加组织活动、集中教育学习前,以网上活动内容上挂、短信活动内容群发等多种方式并行通知。(4)退休人员服务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目标人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服务的便捷程度,为退休人员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和维修、购物、医疗等上门服务,提升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具体包括:
1)扶老助残: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救护、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在内的服务。
2)医疗卫生:资助低收入家庭大病重病患者就医,开展公众卫生健康、送医送药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等问题。
3)社保服务: 提供查看基本社会保险的重要通知、公告信息与工作动态;提供查看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各项政策法规;对退休人员在使用社保服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5)流动人口服务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流动人口提供信息采集、登记、居住证明办理服务,提供健全的文、体、卫服务设施和丰富的服务内容,提升社区内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4.1.1.2治安管控(1)社区警务-治安防控
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思路,引入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小区、人员密集繁华街区、大型公共场所、繁华商业场所、集贸市场、公寓写字楼、旧货市场、文化娱乐场所、公园景区、地下空间场所等重点部位信息的综合管理和现场的实时监控,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社区警务-警民互动
构建警民良性互动平台,公安部门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治安防范预警信息,结合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对社情动态的采集、发布。补充公安社会动态信息来源,丰富公安情报线索,为案件侦破提供更多有价值线索。
(3)调解矫正-重点人群管控
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思路,实现对刑教释满人、社区服刑人、吸毒重点人、精神病人、犯罪青少年和其他重点人等各类重点人群信息的全掌握和行动的全监控。(4)调解矫正-矛盾调解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调解过程中记录、实时上报事件信息,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矛盾纠纷登记、分类受理、调解处理、回复归档的逐级流程管理,辅助社区调解员快速有效的化解社区矛盾纠纷。(5)调解矫正-社区矫正
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思路,与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三部门建立互通平台,对社区矫正帮扶对象日常表现实行动态监控,帮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正教育及社会监管,实现社区矫正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4.1.2智能社区管理服务
4.1.2.1房屋管理(1)产权服务
针对物业公司所属的一切房产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包括:详细描述记录小区、楼盘、住户单元的位置、物业类型、小区设施分布、房屋结构、房号、户型等信息,并可对小区、楼盘、房屋提供“实景图片、照片”的描述接口。(2)租赁服务
基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业主与居民打造租赁信息发布与互动平台,此外,物业公司及房产租赁中介部门通过对所管房屋的使用状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掌握本社区房屋租赁情况,为租赁双方提供服务。(3)公共维修基金使用服务
为业主提供房产公共部位损坏维修、及基金的支取服务,简化公共维修基金申请与支取复杂程度,和睦邻里关系,规范维修过程。4.1.2.2物业管理(1)民情互动
通过在社区部署多媒体触控大屏,与社区的其他应用系统紧密融合,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和管理服务内容可通过触摸屏进行展现与互动,为社区居民带来全新的体验,实现信息的推送和居民的交互应用。(2)安防消防
严格社区小区出入门禁管理,规范住户门禁卡实名办理,访客实名登记,小区门禁出入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公安联网比对等安防措施,建立城市建筑消防安全数字化系(3)便民快递
由物业公司或物流企业等社会组织在小区设置专门场所,共同签订末端物流联盟合作协议,为居民统一收发快件,在有条件的小区可对末端物流签收全过程进行高清视频监控录像取证,以备查证,防止纠纷产生,以解决社区居民快递的种种不方便和快递公司最后送达问题。(4)环境卫生
开展社区绿化美化和义务植树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理念,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对垃圾量和排污进行动态监控,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提高环境质量和物业管理效率。
4.2智慧社区审批平台
4.2.1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系统基于社区服务站,整合市、县(区)各层级延伸至基层的行政审批与便民办事等事项,实现一站式的集中受理,提高办事效率,改善社区服务水平。系统主要建设如下功能:(1)窗口办件
为社区(村)服务站提供窗口收件功能,包含事项的登记、材料的收取、凭条的打印等功能。
(2)网上受理
为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提供网上申报事项的预审、受理功能。(3)业务办理
为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提供网上业务办理的功能,包含受理、承办、审核、办结等功能。(4)事项代办
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市各级各部门下放的服务事项服务事项的“就近申办”与“同城通办”,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5)收费
为社区服务站收费窗口或者收费人员提供事项办理过程中的收费功能和收费票据打印功能。(6)业务反馈
为社区服务站窗口人员或者服务站提供业务办理情况反馈的功能。(7)业务协同
实现社区服务站窗口工作人员与各条线单位内部的信息查询和协同办事流转。(8)业务监督
为社区服务站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事物办理的监督监管功能。(9)业务查询
为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查询功能。(10)决策分析
为社区服务站领导、管理人员提供业务统计和决策分析功能。(11)内部管理
为社区服务站提供内部工作人员考勤、办公交流功能。(12)绩效管理
综合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办件效率、办件评价、服务态度等为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人员提供绩效管理功能。(13)异常预警
根据各核心业务系统的业务办理规范梳理监督重点,对服务时限、群众满意度、基层工作人员各项日常事务的定期执行情况等作为重点,对违反监督规则产生异常的数据给予及时的预警提醒。(14)实时监督
对基层事务受理系统中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于违反时限要求、满意度低下的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可查询业务处理的具体过程,并可在过程中发送督办催办的意见信息,督促工作人员按时按质办理。
4.3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4.3.1服务热线呼叫系统
社区管理中心服务热线呼叫系统对接“12345”市民热线,并开通社区热线,接听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或接受社区事务受理要点的咨询。
服务热线呼叫系统由基础数据管理、居民信息管理、账户管理、派单管理、受诉管理、短信邮件、系统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1)基础数据管理
针对服务中心的控制辖区、服务网点、社区等进行管理。包括辖区管理、社区管理、服务网点管理、服务片区管理、针对被叫的来电呼入号码(服务号码)进行管理。(2)居民信息管理
提供多级账户下的信息采集及档案管理。包含有老人个人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及服务档案管理。(3)账户管理
因为服务中心管理员、服务中心座席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和角色,所以要对不同的登陆账户设定不同的登陆权限。账户管理包含:账户角色管理、账户列表(4)派单管理
获得信息以后,座席人员将需求通过派单管理模块分派给对应服务网点和商品供应商。(5)受诉管理
投诉管理包含:投诉登记、投诉受理、受诉跟踪、受诉回访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数据处理。(6)短信邮件
针对收发短信(外发短信与站内短信)、邮件、传真等进行管理(7)系统管理
针对系统自身的配置进行管理。
4.3.2智能社区公共服务系统
(1)劳动就业
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并做好失业人员信息更新、失业保险申领等服务。具体包括:
1)就业训练:组织就业训练、转业训练的教学实习,开展教学研究,编写教材和教学资料。
2)职业介绍:制定职业介绍服务规范和标准,汇总本地区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预测、预报制定,培训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并颁发资格证书。
3)失业保险:负责失业人员的登记、调查、统计,按照规定负责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具失业人员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单证,拨付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2)社区医疗
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自检诊断、送药上门等服务,构建居民健康档案,提升社区医疗水平。具体包括:
1)公共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由卫生、民政、信息化等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和指导,组织企业以联盟方式参与,共同建设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社区居民健康信息,通过与专业健康医疗机构对接,以云服务的方式实现对社区居民远程和移动式健康医疗服务。
2)远程健康医疗:在社区、居委会设置健康自检体验设备,用于社区居民自助式的健康自检(包括血压、血氧、骨密度等多种指数),也
可设立有专人服务的健康服务站(健康小屋),帮助居民进行健康检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检测数据通过网络与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平台互联,对接专业健康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等),供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和门诊医生调阅参考,从而对慢性病人群进行跟踪和服务。
3)移动医疗:通过手机 APP 应用,实现居民与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的沟通。居民可通过 APP 进行诊疗档案、健康指标调阅,与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进行在线沟通,进行社区医院排队挂号,还可通过后台数据库进行心理和生理健康预检。(3)居家养老
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远程看护、上门服务、安全预警等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是面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信息服务,构建感知、服务、调度的三级服务体系,通过智能感知实现对老人信息的智能采集分析、也可通过服务呼叫终端触发服务请求,由调度中心调度社区服务机构向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走失、紧急求助等提供便捷通道,快速、畅通、安心的紧急求助服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具体包括:
1)志愿者服务:接通呼叫中心,根据老人的诉求来确定服务项目,显示老人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家庭配偶子女、所属网格源、志愿者等属性,如一般服务可以安排网格内的志愿者服务;比如家庭送餐、购物等,同时监督实施,让老人足不出户的享受服务。
2)健康预警服务:通过老人随身携带、固定安装的物联感知设备随时检测老人生命体征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即时收到预警信息并进行弹屏显示,以便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和当事人子女取得联系,并立即通知当事人的亲属、社区服务人员或相关医疗机构,以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除物联感知设备外,服务人员与社区医院联动,定期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完善的老年人健康档案。
3)失智失能老人实时看护: 采用心电背心、带传感器的尿裤、定位呼叫手表等智能设备对失智失能老人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护,提升该人群的生活品质。
4)居家煤气及用水报警:可采用卡式煤气报警器和用水报警器进行安全报警,并与服务后台联接,避免发生意外。
5)服务呼叫:老人可在电视等终端选择家政服务、订餐服务、购物服务等,实现足不出户定制服务。
6)安全监控:通过安装具备智能报警功能的民用视频监控设备,智能识别偷盗等行为,做到及时联动报警,保证老人生命财产安全。
7)精神慰藉:针对老人的亲友社交,子女可通过此项应用与老人进行实时的互动,老人则能随时了解家庭成员的近况; 针对老人的兴趣圈,充分展示老人在各方面的才能和兴趣,使老人间开展友人互动,随时了解身边朋友的动态。(4)住房保障
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住房保障政策法规宣传,保障房申请、登记、初审、公示等服务,结合人口管理应用,实时掌握社区内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开展相关咨询、宣传和业务指导等工作提供支持。具体包括:
1)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社区电子屏等传播手段,提供住房保障政策法规的咨询和宣传;
2)结合人口等信息,准确掌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动态变化情况,进一步简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材料的审查及公示流程。(5)计划生育
基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掌握各类人口计生动态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服务。具体包括:
1)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相关的各类民生法规、惠民政策、宣传教育、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
2)实时掌握社区居民及相关流动人口与计生相关情况的动态变化,优化并简化计生业务办理流程。
3)为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6)文体教育
加强社区内文化智能体验和线上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文化馆、数字娱乐体验馆、数字科普馆等公共数字文化体育场馆及设施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随时随地提供演出、展览和门票优惠等信
息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可建立数字娱乐体验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数字技术手段提供健康的休闲、文体服务。(7)法律宣传
1)法律服务
基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法律服务资源,开展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2)科普宣传
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面向各类专题建立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模式,建设社区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服务提供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
4.4智慧社区展示平台
4.4.1安宁智能社区门户
数字化社区网站是在本社区内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将社区服务信息如物业信息、周边商铺信息、餐饮信息、医疗信息等发布到社区网站并推送到每家住户的智慧终端,住户通过智能终端或者电脑及移动终端就可以方便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并且得到及时的上门服务。(1)物业服务
网上物业公告查看物业公司发布的各种通知、公告; 物业费用(2)网上交费
方便住户查看每月的应交费用,并可以网上投诉,住户在网上提交投诉,并查询投诉处理结果(3)网上报修
住户在网上提交报修要求,并查询派工、跟进情况(4)社区活动
查看物业公司或小区居民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安排,并可网上报名。(5)网上调查
参与物业公司、相关行业协会或政府机构组织的各种网上投票调查(6)我的日志
可记录家庭生活的细节,使邻居间增进对您和您家庭的了解。(7)家庭积分
积分是对忠诚用户的奖励,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就有机会换取实物奖品或优惠券。(8)家庭相册
电子相册能方便的管理家庭影集,且查看方便(9)家庭店铺
将家庭里的闲置商品、二手物品进行登记销售或以物换物(10)留言板
留言板是家庭与邻居、物业、商家最直接便捷的对话窗口;给物业公司留言投诉;与商家讨论产品与商情。
4.4.2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以大数据挖掘技术为依托,抽取、整合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展示,通过建立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背景的民政业务分析模型,完成统计分析、决策咨询系统的建设,为社区领导直接提供各类相关信息动态、业务报表和统计分析等资料。
第5章建设效果
智慧社区的建设围绕政府、社区居民、商家、物业等主体,构建社区生态体系,探索社区治理与社区公共服务新模式。
政府:通过网格化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理念与模式,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减少基层工作者繁杂而重复的工作,提高工作整体效率和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透明、高效、亲和的政务服务。
物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开发商和物业进行互联网转型。首先能帮助提升物业管理效率,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其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拓展多样化社区服务,增加盈利;此外,能充分建立起用户黏性,增强与用户的沟通,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提升品牌。
居民:建立触手可及、惠及全民、功能恰当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幸福感。
第四篇:智慧社区方案
XXXXX智慧社区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通过非接触式IC卡将各个环节连通,通过卡片实现物业管理、身份验证、日常事务管理、文化交流会展管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休闲购物、文化演艺等多种项目一卡通用,方便使用。
一、物业管理:
1.针对商住区住宅居民/业主的功能
(1)水电煤物业费的查询和报表,代扣代缴。(欠费处理可以实现单元门禁的权限联动)
(2)单元门禁,与社区联动,可联动报警。老年人看护、特殊防护,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定位并有效组织力量处理。
(3)电子监控,针对小区内公共场所无盲区监控,有效保护居民财物不受侵犯。如果发现有异常,可以随时调阅监控,向公安部门提供有力的证据。
2.针对商户的功能
(1)房租、水电的管理,及时检查,防止拖欠。(2)商户人员的管理(3)门禁的统一管理(4)公共区域的电子监控(5)物业报修服务
(6)装修、广告、促销的登记审批,协调管理
(7)投诉管理,处理客户对商户的投诉,记录商户的诚信信息。(8)水电施工登记审批,通知管理
3.业主APP(1)查看单元门禁,查看小区摄象头的当前视频,不在家也可以随时看到现在的情况。
(2)查看水电煤物业费的交纳情况,查看各种费用的开支情况,有效促进节能减排,避免欠费。如果有欠费,可以看到物业发送的欠费通知。
(3)查看小区周边的商户,日常生活消费,便利店、洗衣店、家电维修等商户,可预约上门服务。
(4)访客记录查询,查看来访人员在小区门的登记信息,杜绝未知访客,事后可追查。
(5)物业服务功能,可向物业报告小区范围内的公共路面、路灯、绿化等各个方面的损坏情况,方便物业及时修复。也可以报告自家的水、电、房等各种设施设备需要物业协助的事项。
二、身份验证
社区有各类人员,通过CPU卡实现身份验证。CPU卡相比IC卡,安全性更高,防止破解和复制,并且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方便携带。使用不同的卡面设计,可以方便区分不同的人员。
1.物业卡
保安卡,保洁卡,外卖卡,快递卡,主管卡,管理员卡。通过不同的卡种区分不同的权限级别。外卖卡,快递卡等卡种主要为经常进出小区,但不属于小区内部的人员使用。可以一次申办多次进出。
2.业主卡
小区业主用。主要用于进出小区,进出单元门,进出停车场。小区门口设置人行通道和车辆通道,人车分流。在通道上设置刷卡点,确保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都可以辨识身份。
3.商户卡
商业区内的商户使用。可以用卡办理房租、水电费交纳,身份验证,物业事项处理,商户诚信信息管理等。
4.游客卡
进入的游客在入口处理办理,预存一定的金额,在场内各个消费点可以使用。用完的余额在离开的时候统一结算退还。游客可以保留卡做为纪念品。如果下次再来游玩,还可以再用,不需要再办卡。
游客卡可以专门设计卡面印刷,以及针对不同时节发行特别的卡片,如生肖卡,卡通人物卡,感恩卡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做不同的经营活动。
三、日常事务管理
商户信息维护,业主信息维护,各种内部及外部事务的登记、审批处理,报表查看。是一个针对社区日常管理的OA系统。
1.商家接入申请管理:
商家接入平台可在平台上直接提交接入申请表,接入申请业务受理的过程中对受理过程每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监管,同时支持已接入商家受理信息的查询和导出过程。
2.静态商家信息服务:
静态商家信息用于发布展示社区内商家资源,为广大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便利。采取多元化的发布方式,为用户提供社区内包括购物、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方面的信息。
3、社区服务: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提供社区内包括物业、银行、停车场、水电费等服务中心的相关信息,并支持网上受理预约服务。
4.XXXXX及周边旅游服务:
为游客打造一体化的XXXXX旅游相关服务,包括旅行社信息、景点介绍、酒店预订、美食、购物、娱乐等。
支持XXXXX及周边景点旅游攻略的下载和游客游记的上传,且必游景点排行、最佳餐厅排行、以及酒店住宿攻略等方面信息。
5.商家服务评价:
面向广大市民提供社区服务部门和平台中接入商家的投诉服务,通过公众服务门户网站方式接受市民投诉,并负责对投诉信息进行处理及反馈。
在服务评价子系统中实现监管功能,记录投诉处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信息,实现行业管理部门对市民停车场(库)投诉处理的监管。
6.用户讨论社区:
为用户提供相互沟通交流、信息发布等功能。
四、停车场管理
1.全视频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不停车不取卡直接进入,外出时自动计算停车费。可刷游客卡或交现金。可以内部消费促销联动免停车费。
2.地面车位引导系统。
如果停车场区域大,可以设置地面车位引导系统,自动指示各区域的空位信息,引导车主寻找停车位。
五、文化交流会展管理
针对适合租赁用来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可以有效管理起来,实现从申请、审批、使用、监督、事后处理全环节的监控管理。
会议管理可以有效分配各种会议场所,实现从申请、审批、使用的全环节管理。
六、旅游度假
针对游客可以做旅游产品打包推荐,联票,住+玩+游整套设计。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各种打包方案,游客可以在售票点随意选择套票。付费后可以直接刷卡检票,享受优惠。同时可以协调热点区域和非热点区域,引导游客深度体验。
开发微信公众号,对关注本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定期推送各种旅游信息,协调旺季和淡季的流量,预约各种旅游产品。可以绑定游客卡,对游客的消费做积分,设立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做不同的促销推广。有效运营公众号可以极大的扩大小镇的旅游影响力。
七、餐饮娱乐
登记社区内各种商家提供的餐饮娱乐信息,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向游客展示。商户向物业申请开通帐号后,可以自行维护上传详细的菜品、价格、促销信息,包括图片。物业只需定期抽查商户上传信息是否违规即可,实现信息的即时更新。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查看各个商户信息,以及商户上传的详细信息。可以预约位置,查看排队情况,查看以往消费过的游客的评价(评价功能由物业管理,商户自身不能控制),如果遇到消费纠纷,可以通过公众号投诉,由物业协调处理。
八、休闲购物
工艺品、咖啡馆、手工体验馆等休闲购物场所的商户,在向物业申请并开通帐号后,可以上传本商铺的经营内容,售卖的各种物品、服务的种类,以及图片。在门户网站统一发布。
游客通过公众号可以查看各商户的经营信息,查找路线,领取促销折扣等。可以查看商户评价,消费纠纷投诉处理等,创建合法有序的经营环境。
九、文化演艺
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化演艺信息,包括演出的内容介绍、图片、票务信息等。可以通过网站和微信订票,使用游客卡或第三方支付预付费,通过二维码或游客卡来检票进入。
第五篇:智慧环保项目技术方案
www.xiexiebang.com
智能环保项目技术方案
一、技术内容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1.环境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传输流程:首先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由自定义配置协议和应答实现自动监控数据和前置交换服务器,再对污染源基础信息管理维护,数据上传后由数据库服务器分析处理,最后通过应用服务器汇总统计。
针对环境数据中心项目需求,具备如下功能模块:
(一)标准规范建设
针对环境信息化的特点,可以制定环境数据中心标准规范体系,规定服务提供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约束服务提供的申请流程、管理方式和执行程序。
(二)中心数据库建设
通过对环境数据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对环保业务涉及的众多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数据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体系和数据库体系,形成基础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元数据库和标准数据库。
(三)环境数据管理平台
环境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整理与集成功能,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环境数据集成、整合后加载到环境数据中心的中心数据库;通过数据共享与服务为其它业务系统提供环境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数据管理提供了公共代码、污染源、环境质量数据维护功能。
1)数据管理
基于成熟的环境数据管理建设经验,结合数据资源特点,可以完成数据管理功能开发。
1、公共代码管理对公共代码库中各类公共代码进行增、删、改、查,同时支持公共代码文件批量加载,通过配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公共代码数据文件的处理。
2、数据字典管理:数据字典存储对环境信息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描述,记录环境数据的来源、说明、与其他数据的关系、用途和格式等信息。数据字典管理对数据字典分类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分类的管理和图/表信息管理,并实现平台中数据库各类对象的全景展示和查询功能。
3、污染源基础信息维护:满足污染源基础信息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基本信息、企业关联信息、业务数据关联管理、环境属性维护等。
www.xiexiebang.com
4、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等。2)污染源分析
污染源分析全面覆盖污普、环统、排污申报、总量、监察等数据,采用统一标准规范和统一分析方法,准确反映污染源数据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宏观上按街镇、行业、污染物等角度进行分析,全面反映本地区污染源状况,包括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等;微观上分析企业情况,筛选出重点管理对象,为监察和环统等工作提供依据。2.综合应用门户 门户功能分类 综合应用门户演示
(一)统一用户管理
建立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实现所有用户的身份管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和用户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综合信息门户,可以获取权限范围内的信息和应用服务。
(二)环境信息公开(1)信息公开
通过环境公开系统提交审核,将需要公开的信息发布到政府门户网站。(2)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为各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一个统一的、可管理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的编辑与发布由专门的企业事业单位人员负责。可对信息进 行增、删、改等操作,同时支持信息发布的审核权限。要求信息发布与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对接,审核通过后自动发布到相关政府栏目。
公开栏目包含以下七部分: 1)基础信息; 2)排污信息;
3)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6)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7)列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公开其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www.xiexiebang.com
(3)信息发布统计
环境信息公开可以统计各科室发布信息量,做月度排名和累计排名;可以统计企业发布的信息量及排名。
(三)公文流转
公文管理包括收文管理、发文管理和签报管理,实现公文一体化管理,最终达到无纸化办公目的。
(四)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组件是针对文件档案管理需求而设计。整个组件分为卷库管理、案卷管理、文件管理、案卷借阅、档案统计、档案销毁六个功能模块。卷库是最大的管理单位,它包含案卷;案卷介于卷库和文件之间,它包含文件;文件是最小的管理单位。上述功能及档案数据符合政府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3.环境管理业务子系统 业务管理流程
环境管理业务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支持各类任务的创建、办理、和流转,并支持业务数据的录入、维护。
任务处理办理过程中随时查阅与此任务相关的各类数据,比如企业信息、排污信息、在线监控信息等;并可以通过GIS进行相关查询。企业信息管理模块
相关领导可以随时查看任务当前状态、已完成的环节步骤和时间、各环节步骤的办理结果等。
根据的绩效考核办法和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管理与上级已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由用户协调原系统开发商开放系统接口。
(一)环境监察(1)排污征费管理
包含排污申报及排污征费两部分。
排污申报:排污单位需要申报登记其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以便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环保部门根据申报情况进行排污量核算,确定排污费。排污单位根据核定的排污费进行排污费的缴纳。
排污征费:排污单位需要申报登记其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等信息,以便作为征收排
www.xiexiebang.com 污费的依据。企业填写排污申报表,监察支队对企业申报表进行审核、录入、核定以及统计、汇总。
系统建立时,可以与市局已有系统进行对接(由市局开放数据接口),实现市局系统数据的查询读取等。
(2)环境信访
本平台可以接收包含局内信访电话、政府网站等渠道的信访投诉信息。
环境信访管理系统实现投诉事件的登记、调度分发、现场调查、催办督办、后续业务处理情况的跟踪及汇总统计分析。
系统建立时,可以与“天津市信访业务协同办件系统”进行对接,首先采用链接方式进行界面对接,信访信息采用人工录入方式进入本系统;如果条件具备,进行数据接口对接。
(3)出具企业环境守法证明
环保主管部门依据企业申请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在ISO14000认证、参评环境保护标志或奖励申请、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需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和其它需要的出具关于环保方面证明。
(4)行政许可事项审管联动
本平台要求通过与审批局审管联动系统对接,实现表中事项相关办件信息导入。导入后,本平台要实现办件的查询浏览、统计功能。
(二)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理
依照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理流程对案件的办理过程进行管理。
(三)行政处罚
主要依照行政处罚法对违法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四)案件统计表 对案件进行录入登记。
(五)环境统计
目前,环境统计采用环保部统一下发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系统”。新建设的系统应能够导入“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并实现实时同步。
(六)总量控制
企业根据环评公司制定的环评报告表或报告书中的总量数据,提交其总量申请。
(七)危险废物转移
www.xiexiebang.com
危废产生单位和处理单位双方就危险废物处理事项必须要签订合同,企业登陆在线转移平台注册,录入转移申请信息,提交区污控科。区污控科登陆在线转移平台审核,提交市局。市局审核通过后,产生企业与接收单位进行危险废物转移交接。
(八)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有效性审核汇总表 报表数据源采用人为录入的方式。
(九)自动监测设备现场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报表数据源采用人为录入的方式。
(十)监督性监测
业务管理部门通过下达监测任务通知监测站进行样品监测、现场查勘及监测。任务下达方和接收方都要在接收单签字确认。监测站执行完监测任务后,要出具监测站化验报告单给业务管理部门。监测类型分为:水、气、噪声;被监测对象所在行业不同,监测的指标也不相同。
4工作计划日历管理
允许各科室、监察支队、监测站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重要事项和计划工作任务。各科室可添加活动、任务和提醒。使用日历,可从一个地方轻松掌控任务的各种重要事项。
(一)按日、按周或按月查看
用户可通过标签按日、周、月查看日历。“日程”标签以列表形式显示活动
(二)向前和向后移动
这些箭头可在时间上向前或向后移动;用户也可以使用 J 和 K 快捷键。
选择显示哪些天用户可通过在微型日历上突出显示所关注的日期,指定在主日历中显示哪些天。
(三)使用表单添加活动
用户还可以使用常规表单添加活动。只需点击“创建活动”即可开始。
(四)活动提醒
提醒程序可帮助您管理重要活动。用户可以选择通过电子邮件、弹出式窗口或直接发送到手机的短信来获得通知。
(五)创建多个日历
用户可为不同工作内容中的不同活动设置多个日历,例如环境监察和会议设置日历。
(六)工作计划任务汇总
www.xiexiebang.com
对于各科室、监察支队、监测站填报的工作计划任务能够形成汇总报表,报表样式由武清提供给中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