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时间:2019-05-14 15:2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第一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 职业 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2000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社会福利事业全部由国家包办、政事不分、不讲效率的局面,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生长和发育。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基层得到落实。要提高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聘体系和资格论证制度,在社会福利工作中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分级培训和考核达标、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志愿者劳动时间储备制度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将加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将逐年增长,“社会工作者”将成为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社区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体现了国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宗旨,符合“着眼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把发展社会福利的重点转向社区服务,利用基层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致词中,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社区基层干部的专业化问题,“受过专门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的寥寥无几”,并指出“作为民政部是个用人单位,我们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去年的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建设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全国社区实验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第一,由于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迫切需要管理城市社会人口的新模式。第二,企业、政府剥离或转移出来职能以及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需要一个最佳的承接载体。第三,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第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管理上需要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服务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及其困难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迈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在我国发展历史并不长的社会工作专业呈现出迅速扩张的发展趋势。为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社会需求状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对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和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及其下属单位进行了访问调查。目的是了解在这两个示范性的社区建设实验区中,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程度、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状况及其贡献等。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市两个“全国26个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另外一个是南京市鼓楼区),下属10个街道,86个社区委员会(由原127个居民委员会和44个家属委员会精简而成),在区一级设有老人公寓,在街道一级设有敬老院、老年护老院、便民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玄武区民政局从1999年开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虽然由于编制的限制,但每年计划的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仍在4至5名以上,调查报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此外,区民政局领导正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其下属机构就职,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但调查结果显示,下属机构的职位对于社会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似乎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种情形在我们对南京市鼓楼区的三牌楼街道办事处的访问调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南京市鼓楼区的三牌楼街道办事处现有在编工作人员30名,其中20名是国家公务员。三牌楼街道办事处下属8个社区委员会,共1300户。每个社区委员会设4个社区委员会主任,这4 个社区委员会主任是以选聘方式产生的,即通过在原居委会主任中选拔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法产生,比例为1∶1。公开招聘的条件是要求应聘者大专文化程度以上,40岁以下,综合素质高,热爱社区建设事业。应聘者须经三牌楼街道办事处7人领导小组的考核,试用一个月后才能正式录用。虽然可以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社区的迅速发展,受过高等教育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逐步充实到基层社区工作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实际上从应聘材料来看,还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前往应聘,这一状况颇值得深思。当然这一状况并不妨碍进一步评估全国范围内基层社区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规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方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在目前还只是潜在状态的需求规模是巨大的: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共有街道办事处5904个,比上年增加172个。全国设有居委会11.5万个(其中家属委员会1.3万个),50.1万人。全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5.7万处,比上年增长12.2%,从业人员67万人,安置下岗人员23万人。各类社区服务中心7623个,比上年增长23.9%,职工5.2万人。便民利民网点40.6万个,比上年增长17.7%。各种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9万个,志愿者达368.2万人。目前,全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社区服务设施4.9个,便民利民网点10.4个。这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的活动空间,换个说法,可以容纳的或者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数量上是相当大的。由此可见,一方面是各级民政部门的公务员编制的有限,另一方面是从事社区基层工作的领导岗位还没有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理想选择。再进一步从直接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来说,属于街道一级的各类服务机构要想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理想择业场所,同样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固然有择业观的原因,同时也说明在社区服务机构中直接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环境还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显然是相当复杂的。社区建设中已经意识到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作用的重要性,社区服务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有相当大的需求也并无争议,但这种需求目前仍然是潜在的,要把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还存在众多的较为复杂的困难。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多元服务领域及其现状社会福利社会化以及社区建设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加深了人们对于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服务机构的多元性,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服务领域。目前的状况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是以其专业训练中所获得的某种实际工作技能或知识(比如调查分析的技能和对国家福利政策的了解)而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从而产生不同用人单位或机构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但是这些在众多领域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实际上从事的还主要是用人单位原有的业务性或管理性工作,而主要地并不是在他们的服务单位或机构中以其专业的价值及工作方法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职能(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督导可能是一个例外)。因而,多元服务机构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主要地是潜在的。教育培训和心理督导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的设置规模迅速扩张,以及各地民政部门对专业化的民政干部培训的日益重视,因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长。例如,在社区建设方面,以建设精品社区为目标的南京市鼓楼区与江苏省总工会联合举办了社区大学;南京市玄武区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开设了社区工作者培训中心。可以预见,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将呈现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素质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中学教育部门也表现出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例如,南京理工大学98和99届的社会工作本科生中都有去各地重点中学从事中学生心理咨询和督导工作,而在全国,仅重点高中就有1000所,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中学的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传达出这样的一个重要信息:以个案或小组工作为重要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有可能开始真正发挥其专业特长,这一点显得特别有意义。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学校社会工作有可能成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真正启动的突破口之一。调查统计和咨询服务 现在人们已经认同,在信息时代,信息、知识本身就是资源,社会系统的高效运行越来越依赖于对各种社会信息的采集、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信息咨询和统计调查本身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行业。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与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日渐增多,接受的调查咨询业务增长迅速。从社会学的专业特征来看,社会学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同时就引入了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这与其他人文科学有着显著的区别,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是社会学学科的专业基本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来说,其开展工作的前提就是能够准确运用调查和分析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方案。社会工作的专业要求是首先能够对各种社会动态的深入了解和对案主各种信息的准确把握。因此在调查统计和咨询服务行业中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就有足够的进入实力,尽管这种进入并不必然完全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职能的实现,但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出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存在着加强人们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某种程度的社会认同的可能性。当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调查咨询行业的这一现状,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整体发展的利弊得失,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五年的改革,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以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将被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整体框架中。随着社会保障机构向管理和服务方向的发展以及商业保险的迅速增长,社会保障系统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和预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能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又要受过严格的调查分析训练并以实务工作见长。因此,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这一领域就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进入的职业领域,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比较突出,尽管社会工作毕业生在最初实际上从事的可能主要是推销保险的业务工作。由此,社会工作教育者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社会工作的宏观和微观方向如何做到适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多元服务机构中最终实现其专业的价值和职能,这将关系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整体的良性发展。

第二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 职业 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2000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2]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3]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xx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社会福利事业全部由国家包办、政事不分、不讲效率的局面,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生长和发育。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基层得到落实。要提高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聘体系和资格论证制度,在社会福利工作中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分级培训和考核达标、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志愿者劳动时间储备制度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将加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将逐年增长,“社会工作者”将成为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社区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体现了国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宗旨,符合“着眼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把发展社会福利的重点转向社区服务,利用基层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致词中,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社区基层干部的专业化问题,“受过专门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的寥寥无几”,并指出“作为民政部是个用人单位,我们需要社会工作者”。[4]在去年的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建设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全国社区实验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第一,由于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迫切需要管理城市社会人口的新模式。第二,企业、政府剥离或转移出来职能以及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需要一个最佳的承接载体。第三,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第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管理上需要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服务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及其困难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迈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在我国发展历史并不长的社会工作专业呈现出迅速扩张的发展趋势。为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社会需求状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对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和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及其下属单位进行了访问调查。目的是了解在这两个示范性的社区建设实验区中,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程度、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状况及其贡献等。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市两个“全国26个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另外一个是南京市鼓楼区),下属10个街道,86个社区委员会(由原127个居民委员会和44个家属委员会精简而成),在区一级设有老人公寓,在街道一级设有敬老院、老年护老院、便民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玄武区民政局从1999年开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虽然由于编制的限制,但每年计划的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仍在4至5名以上。此外,区民政局领导正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其下属机构就职,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但调查结果显示,下属机构的职位对于社会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似乎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种情形在我们对南京市

第三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 职业 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2000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

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2]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3]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社会福利事业全部由国家包办、政事不分、不讲效率的局面,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生长和发育。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基层得到落实。要提高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聘体系和资格论证制度,在社会福利工作中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分级培训和考核达标、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志愿者劳动时间储备制度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将加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将逐年增长,“社会工作者”将成为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社区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体现了国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宗旨,符合“着眼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把发展社会福利的重点转向社区服务,利用基层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致词中,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社区基层干部的专业化问题,“受过专门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的寥寥无几”,并指出“作为民政部是个用人单位,我们需要社会工作者”。[4]在去年的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建设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全国社区实验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第一,由于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迫切需要管理城市社会人口的新模式。第二,企业、政府剥离或转移出来职能以及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需要一个最佳的承接载体。第三,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第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管理上需要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服务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

第四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 职业 社会福利 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2000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2]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3]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社会福利事业全部由国家包办、政事不分、不讲效率的局面,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生长和发育。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基层得到落实。要提高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聘体系和资格论证制度,在社会福利工作中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分级培训和考核达标、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志愿者劳动时间储备制度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将加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将逐年增长,“社会工作者”将成为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社区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体现了国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宗旨,符合“着眼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把发展社会福利的重点转向社区服务,利用基层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致词中,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社区基层干部的专业化问题,“受过专门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的寥寥无几”,并指出“作为民政部是个用人单位,我们需要社会工作者”。[4]在去年的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建设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全国社区实验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第一,由于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迫切需要管理城市社会人口的新模式。第二,企业、政府剥离或转移出来职能以及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需要一个最佳的承接载体。第三,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第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管理上需要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服务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及其困难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迈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在我国发展历史并不长的社会工作专业呈现出迅速扩张的发展趋势。为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社会需求状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对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和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及其下属单位进行了访问调查。目的是了解在这两个示范性的社区建设实验区中,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程度、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状况及其贡献等。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市两个“全国26个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另外一个是南京市鼓楼区),下属10个街道,86个社区委员会(由原127个居民委员会和44个家属委员会精简而成),在区一级设有老人公寓,在街道一级设有敬老院、老年护老院、便民服务

够的进入实力,尽管这种进入并不必然完全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职能的实现,但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出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存在着加强人们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某种程度的社会认同的可能性。当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调查咨询行业的这一现状,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整体发展的利弊得失,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五年的改革,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以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将被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整体框架中。随着社会保障机构向管理和服务方向的发展以及商业保险的迅速增长,社会保障系统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和预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能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又要受过严格的调查分析训练并以实务工作见长。因此,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这一领域就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进入的职业领域,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比较突出,尽管社会工作毕业生在最初实际上从事的可能主要是推销保险的业务工作。由此,社会工作教育者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社会工作的宏观和微观方向如何做到适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多元服务机构中最终实现其专业的价值和职能,这将关系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整体的良性发展。

第五篇: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定稿)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问卷方式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刁一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中我们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 促进文秘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文秘专业人刁-关键词: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报告

调研情况如下: 1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文秘人员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统计表是l: 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量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

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刁一,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职业岗位 群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 民所有制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减,而外资企业、民办企业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 逐步递增大型单位分工较细,文秘人员的 需求量大,多以行政秘书工作为主,有专职文 员、专职档案员、专职干事、专职机要员 等,职责比较单一:中小型单位的文秘人员 需求量小,一般出任文秘人员实际上是一种 “综合秘书”,也称为“办公室文员”,身兼 多职虽然中小型单位对文秘人员需求量,但中小型单位的数量旱增长趋势,所以中小型 单位的综合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总的来说是增 长的。而且在经济、法律、医务方面也需 要增加文秘人员来协助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 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79.9%,男性占20.1%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 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 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23.8%,公务 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 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 理的占1 2.9%,其他的占 3.7%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 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 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 “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 “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

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 时,侮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 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 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 的。

调研发现大部分单位认为文秘人员应有 专门的职业技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高职 高专院校设置文秘专业的必要性很大,认同率 高达54 } 6%对“国家秘书资格证“之类的 资格认证的看法认为含金量较高,能够反映出 专业的能力的占260 2%;能够帮助我们培养 和选择相关层次人才的占27} 4%:没有针对 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占1l0 9%;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占7 8%目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 格全国统一鉴定的人数旱现出增长的势头。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是劳动保障部推 出的第一个全国统考职业,在社会各界,尤其 是用人单位很受欢迎从现在调研情况来 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旱增长趋势,秘书 职业也己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 加明显的职业领域。

些能力可进一步分解为专项技能,具体情况 如下表: 3从业文秘人员的薪金状况

文秘人员是一种社会从属性、服务性职 业。其主要内容就是指文秘人员的工作本身 不能脱离它所服务的领导或单位而独立存在,领导及单位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 延仲到哪里从属性、服务性、辅助性就 是对文秘人员工作性质的最好概括。繁、杂、忙、累四个字就是对文秘人员工作特点 的最适当形容。

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工作是辛 苦的,侮天都是些平凡、琐碎、细微的事务 性工作,不比是打印文件,整理资料将近20%的文秘人员成为管理助手,从事文字档案 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协助经营管理、组 织协调公司会务、公关与政府关系和公务差 旅等。许多临时性工作随经理主管们的日程 安排变化而变化,经常加班没有规律,需要不 断熟悉掌握公司各部门业务,收集、处理各 种信息还要在复杂而且繁琐,看似一些枯 燥乏味、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之间,处理协调 上下级和各部门关系,做到万无一失在很 多情况下,文秘人员的工作是事无卜细的,那 文秘人员的薪金情况又如何,是否合理?

通过调研,文秘人员的月薪情况如下: 月薪在500-1000元以下文秘占32.1%;1000-3000的文秘占45.2%;3000-5000元的 文秘占9.3%;5000-8000元的文秘占6.3%;8000-10000元的文秘占2.8%;10000元以上的 文秘占2.2%} 70%以上的文秘人员月薪在 3000以内,大部分文秘人员对薪金现状表示比 较满意,有的文秘人员甚至还打算向高层次拼 博,成为高级秘书,获取更高的薪金。「l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 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不要觉 得做文秘人员很困惑,发展空间狭小,只要努 力学习充电或深造,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自 然会得到晋升的机会。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 文秘专业毕业生应该不仅具有胜任工作的能 力,而且应该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 力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秘书职业所 需要的是通才+管理人才+创新意识。秘书 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职业,必须努力攀爬,刁一能 到达目标作为文秘人员,要想在人群中脱 颖而出,出类拔萃,就必须放弃保守被动的心 理,而应积极进取,迎接一切挑战。2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 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 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 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 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 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 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 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 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 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 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 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 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 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 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 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 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值得关注的 是毕业生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 要求尚存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小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文秘人 员的关键能力应更全面,从业能力应更细致,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所共同表现出的综合职 业能力应更强。文秘专业的从业能力可分为 “从业基础能力”、“从业业务能力”和 “从业相关能力”三部分“从业基础能 力”主要包括:“执行能力”、“公关礼 仪”、“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 力”和“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 能力等。从业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书拟 写与处理”、“会议组织”、“办公室日常 事务管理”、“协调工作”、“文件档案管 理”、“接待工作”和“信息工作”等能 力“从业相关能力”主要包括:“法律与 法规”、“商务知识”、“速记速录”、“英语应用”、“财务管理”等能力。这 4文秘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 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 1年以下的占19.3%, 1-3年占34.6%, 3-5年的占16.3%, 5-10年的占8.6%, 10年以上的占7.6%随着 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 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 }h}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 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据调查显示,文秘工作中有将近20%的内 容是协助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和高高在 上的老总比较,文秘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各 个部门的基层员工,了解来自第一线的信息反 馈:和一般的部门主管比较,和管理层天时 地利的接近优势,使得文秘人员又具备对公司 整体战略部署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从这点 上看,单位高层在决策过程中,多会听取高级 文秘人员参考意见另外长期在领导身边,可以学习领导的思考与处理方法有的被调 查者认为和领导一起出去应酬,可以扩大交际 圈,积累人脉资源

行政主管是文秘人员未来的主要职业发 展方向。文秘人员因工作接触到单位业务的 各个方面,在职业转换,特别是单位内部换岗 晋升具有很好的优势,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 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 5结语

文秘人员社会需求量很大,大多数文秘人 员在从事文秘工作3-5年后会转换岗位或得 到晋升,但并不表示文秘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虽然在中、初级文秘人员中女性占绝大多 数,但也不表示文秘是“花瓶职业”做到 五六十岁退体的女秘书大有人在,比尔盖茨的 秘书就是一位很老练成熟的秘书,可以把比尔 盖茨的日程安排设计到分和秒在西方国家 很多年长资深的秘书他们会更加受青睐,因为 她/他们的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 同度都造成了她/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游刃 有余这也是高级秘书和初级文员的Ix:别,也是文秘职业纵向发展的方向

文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人事、财 务、专业业务的机会比较广泛,对各方面技 能要求很高,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 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 能力,‘富有经验的文秘人员刁一是在我们社会急 需的复合性人才因此我们武汉商业服务学 院的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接电话、发传 真、收发信件等服务型为主的初级文员做 起,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成为一位可以用英文 写一般信函、起草报告和准备会议的中等秘 书和能起草重要的合同文本、懂法律、税务 知识,协助领导参谋决策,有协调管理能力的 高级秘书。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决定 了文秘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性的职业,也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职业。参考文献

hl]沈建红.对民营企业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

况的调查与分析「J}.秘书之友.2005.06.h2]杨群欢.新时期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高职

文秘人才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h3]黄建聪.对文秘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课程

设置的调查研究h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 02.

下载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专业社会需求问卷调查

    1. 您所在的单位是____F____。(单选) A. 国有企业 B. 民营企业 C. 中外合资企业 G. 事业单位 D. 中外合作企业 H. 其他(请注明)______ E. 外商独资企业F. 私营公司 2. 贵单位聘......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和社会对体育师资、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提出......

    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需求调查报告一、专业面临的经济背景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到网络化经营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较......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本文由ぁ草鱼お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友人,您好!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5篇材料]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有权威机构预期:文秘专业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十大需求专业之一。经过无数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文秘专业的形成历史的研究,学者们总结归......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表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表调查地点:XX办公大楼(写你熟悉的,或想研究的) 调查时间:2012年5月日时 样本编号:/100 【引文】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表是来自XX大学的调查。为了更好的......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尊敬的友人: 您好!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的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掌握文秘专......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社会需求(精选五篇)

    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动手能力要强,要善于使用新的技术,能很快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我们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必须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