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时间:2019-05-14 15: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第一篇: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 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李宏伟

(2011年5月)

社区管理服务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破产大型国有企业社区管理更是维护区域稳定、促进基层和谐的根基。作为全国最早三大磷矿基地之一的湖北荆襄磷化,现辖人口9924户23037人,1999年破产后,14995名职工被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承担区域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弱化,园区一度陷入管理无力、民生艰难、上访不断的尴尬境地。2009年7月,经荆门市委、市政府批准,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成立并移交钟祥管理,我们针对面临的复杂形势,把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积极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对深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合理划分社区,搭建工作平台,构建基层管理新格局 园区由钟祥管理后,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资源利用和合理人口规模,以及居民认同感、归宿感等原则,对原居委会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划分,成立了金牛山、大峪口、王集三个社区。并健全了以社区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党小组为基础,党员队伍为主体,驻园区各单位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建立了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中心、就业救助中心、信访维稳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文娱活动中心等

“六位一体”平台,使社区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得到增强。金牛山社区建起230 m的一门式服务厅,450 m的综合会议室,100 m的居民图书室,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峪口社区兴建了120 m的服务大厅。目前,产业园所辖3个社区均已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实现了办公有阵地、议事有场所、活动有平台。

二、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公共设施,营造发展新环境

投资6000多万实施园区道路交通、绿化环境改造工程,投资47.6万元完成群众文体活动中心改造任务,投资76.67万元对11处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在金牛山社区东区建成1660m22222健身广场,在王集社区修建中区花园健身场所和北区休闲场所,在大峪口社区两个生活区修建了花园,先后配备25套健身器材和音响器材,为群众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对生活区环境开展整治活动,重点治脏,着力治差,突出治乱,促进了卫生状况的明显好转。投入2.4万元对园区卫生进行统一清理;增加环卫绿化公益性岗位,新增环卫工作人员80人;制定卫生检查考核办法,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工作,促进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坚持人本理念,着力改善民生,激发社区新活力

依托社区平台,通过“访民情、解民忧、促和谐”,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有困难的人得到关爱。开展以“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

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先后组织150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大型劳务交流会,帮助2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设置公益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83人;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训下岗职工400多人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延长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为6629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资金1644万元;开展“金秋助学”,筹措资金7.9万元,分四次对2010年高考被录取的69名学生进行了帮扶资助;进行临时救助,争取上级有关资金8万元,帮助79个家庭度过了生活上的难关;落实社会保障,将符合条件的12997人纳入低保;组织走访慰问,为7680户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43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492套,经济适用房146套,解决了638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督促断保人员按时续保,使55名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得到了延续。

四、发动群众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新局面

在社区组建综治维稳工作站、治安巡逻队,扶助义务流动人口协管员、志愿者开展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强化治安联防,化解社会矛盾,使群众感受到权益有保障、心情更舒畅。园区成立以来,共制止盗窃案件19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7起,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反映强烈的原荆襄公司职工住房公积金1730多万元分两次兑付完毕;原荆源公司307名倒买断人员医疗门诊费顺利解决;9名倒买断人员遗属生活费、两名伤残军人医疗费用20万元及17名“两参”人员待遇得到落实;683名五七工、家属工养老问题妥善解决,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649

户家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保健费23.4万元即将落实。长期缠访、越级访的涉军、倒买断、买断人员三大上访群体基本息访。

五、强化素质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塑造干部新形象

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要求,在产业园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和谐发展”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形成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精心设置有效载体,以“增素养、强作风、塑形象、促和谐”为主题,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运用学、查、改、建等多种形式,集中解决社区干部在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社区工作人员思想、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改观。

六、繁荣社区文化,满足精神需求,展示荆襄新气象

围绕“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园区发展”主题,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多次举办迎新春文艺汇演、元宵节焰火晚会、庆七一广场舞交谊舞展演、迎国庆红歌大家唱等系列文体活动。并根据各社区的不同特点,组建舞蹈队、秧歌队等群众文体团队,让居民走出自己的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推动社区向着和谐、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形成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社区工作是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区“桥头堡”作用,不断

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体系建设。把加强社区工作领导,夯实社区组织基础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来抓。积极拓展延伸社区基层管理网络,以居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构建居民自治平台,建立起社区管理中心—居民小组—楼栋长三级管理网络。发挥居民共同协商,共同解决社区存在问题和矛盾,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通过公开招考、群众选举等多种形式,增强社区管理力量,把热心公众事业,热爱社区工作,在居民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的同志充实进社区管理队伍。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作用,宣传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和激励机制,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针对空巢老人、未成年人、失业人员、残疾人开展专项志愿服务行动,引导社区群众组织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因地制宜推进社会化服务,成立物业管理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采取低价有偿服务的形式,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家政服务、管道疏通等服务。

三是进一步推进管理职能下移。对社区管理范畴的职能,最大限度的下放,从园区相关部门剥离转移,发挥社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对可以委托给社区办理的事项,实行责随权走、费随事转。对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不断加大投入,确保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第二篇: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深入推广群众工作站、室模式,强化基层基础及信访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和分类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和督查督办力度,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着力抓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加快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强化预防预警和应急联动,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各单位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和社会稳定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中央、省、州的要求,狠抓政法综治及“三项重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入推进了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夯实了综治基层基础,全面提升了政法工作水平。我县呈现出“五无四降三升”的良好局面。“五无”,即无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滋事事件,无群死群伤安全事故,无暴力恐怖事件,无报复社会的个人极端事件:“四降”,即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命案明显下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下降,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三升”,即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队伍形象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我县继2007年之后重返“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行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牢固树立社会管理创新理念

社会管理是政法综治重要的基层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年的实践证明,政法综治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础。只有抓基层,强基础,政法综治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后,我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管理创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狠抓安排部署到位。去年初,县委转发了《2010年全县政法综治工作要点》,重点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出了安排,从而把此项工作上升为各级党委、政府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

一。同时,在年初召开的全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上,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二是狠抓宣传发动到位。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广泛深入发动,并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展板及群众喜闻乐见的三棒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三是狠抓检查督促到位。调整综治工作考评办法,增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值权重,规定社会管理工作有创新、成效明显的,综治工作检查中,予以加分,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社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在全县各级各部门中,牢固树立起“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抓政法综治工作基层基础”的理念,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落实

社会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中,我们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一是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大力开展户口清理整顿,共入户核对13万余户、50万人,登记人户分离人员6270人,解决995个户口待定人员落户问题,纠正公民身份号码错重号88人,变更更正户口登记项目1444项。按照“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

理,并将责任捆绑到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各单位,每季度上报一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切实掌握了流动人口动向,积极为现实斗争服务。二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全县168名刑释解教人员逐一落实帮教措施,无一例脱管漏管发生;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共接受社区矫正对象67名,加大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了教育矫正效果;认真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摸底,重点对象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没有发生一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三是加强热点难点问题治理。突出开展网吧治理,对违规经营的网吧严管重罚,聘请了18名离退休县级领导和93名社会知名人士,作为义务网吧监督员,适时进行监督,有效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突出开展“两禁”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赌博和燃放烟花爆竹问题,县委、县政府将“两禁”纳入“2010年全县人民期盼解决的十件大事之一”,各乡镇街道采取进村入户,县直单位实行包户上门,中小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政法机关、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两办督查室齐抓共管,铁腕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群众好评。四是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在全州率先政法综治网,大力正面宣传政法综治工作,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宣传部门积极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对重大舆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组织人员跟帖,抢占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掌握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主动

权。

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工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建社会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工作保障。各级各部门把社会管理创新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主动抓好落实,专抓人员认真负责工作,积极把人、财、物倾斜到社会管理创新上来,确保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狠抓组织机构网络化建设,在县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置帮教、网吧治理、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街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安置帮教站等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在村、社区建立社会管理工作办公室,从而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体系。二是转变队伍作风。为充分发挥政法部门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在基层,我们创新开展了群众评议政法基层单位活动,将政法各基层单位按机关和基层划分为两个系列,由群众测评、单位自评和纳税人评议三个部分组成,对评议结果排在倒数3至5名的,由县两办予以通报批评;排在倒数1至2名的,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连续两次受到黄牌警告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上半年通报批评5个单位,下半年通报批评3个、黄牌警告2个单位,做到了“政法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创办工作试点。为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我们在茨岩塘镇创办试点,重点推行驻村干部包村负责制,有效整合村级资源,把村支两委作为社会管理最基础的单元,并将镇、村组干部的社会管理工作按定量和定性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与其津贴、补贴和奖金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县移民局推行出租门面治安保证金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创办成功后,通过召开现场会,以点带面,在全县铺开,深入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第四篇:推进管理创新 维护和谐稳定

推进管理创新 维护和谐稳定

梅山镇综治委 2012年3月25日

2012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总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镇党代会精神,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为重点,治安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干部作风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2012年梅山镇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是:一是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二是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和创新“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四是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五是健全和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法规政策,六是切实加强和创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七是切实加强和创新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在培育推广典型上取得更大进展,为促进我镇经济较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一要不断强化群众利益维护机制。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依法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大力营造公平正义法制氛围,依法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加强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制度约束,引导人们合法获取正当利益,防止通过非法途径谋取利益,为社会组织、成员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环境。要不断完善公民利益表达平台,通过建立健全警民恳谈制度,定期不定期举行警民恳谈会,给群众一个表达意愿的机会、反映诉求的渠道、参与政治的路径。同时,不断改进公安信访工作,通过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全员走访、重点督访等形式,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二要推动落实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是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平台作用,推行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工程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意见,尊重民意,维护民权。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高度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动向,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灵活采取教育、疏导、协商、调解等办法,千方百计地缓解、化解矛盾纠纷。要尽最大努力配合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三要着力创新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矛盾的治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是有效治理社会矛盾的基础性工作。要落实矛盾纠纷常态排查机制。坚持一般时期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全面排查、重点问题专项排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而使其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要建立排查信息台帐管理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引发诱因、发生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主要诉求、演化程度、组织调处等要素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重大问题逐级上报,并及时补报最新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要推动信息预警的有效实施。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适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剖析内在规律,准确反映大众心态,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在社会张力达到爆发前提出预警,通过超前预警,实现超前防范。

四要大力实施矛盾联动调解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依托基层综治工作平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大力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力量,实行“三调”并举、“三调”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整合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力,把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方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整合基层综治办、维稳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五要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在防控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导作用,并把发挥保安和志愿者作用摆到应有位置;在防控体系上,要建立健全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防控网络体系,做到广布控、全覆盖、立体化、全方位;在防控对象上,要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在防控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人防、物防与技防的有效结合,努力实现防控效能的最大化;在防控内容上,要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构建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加强对网络的实时动态管控,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网站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六要在全力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过程中明确工作任务。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在重点抓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源头治理、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抓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实等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要合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规划设计、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护路护线联防工作机制、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等具体工作。七要在强化镇综治委工作职能的过程中,提供工作保障。要建立健全综治组织机构;深入推进综合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综治委各项工作机制建设,构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机制、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新机制、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机制、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新机制、更好地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新机制和更好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新机制;提高领导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重点要提高综合决策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协调关系的能力、执行落实的能力、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督促检查的能力。

第五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蔡甸区司法局深入推进人民调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蔡甸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这一主线,以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为重点,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努力拓宽调解覆盖面,提高调解水平。1至7月份,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 1760件,调处成功1755件,调解成功率 99.7%,重大复杂矛盾纠纷6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件,防激化率100%,未发生因调处不及时引起的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战斗力。

一是紧抓调解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扎实开展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区调解队伍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使广大调解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是加强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区局领导高度重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摆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作用的突出位置,通过岗位练兵、以会代训、庭审观摩、聘请专家对调解员进行调解基本知识讲授以及组织调解员参加市局培训等多种途径培训,使调解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满足了群众对于人民调解的新期盼新需求。

三是招聘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调解员。我们根据区局实际情况,从原蔡甸区法学培训中心管理人员中择优选聘了18民专职调解员充实到调解一线,同时积极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协调成立了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成员分别达到30人和16人,使蔡甸区调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支持。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筑防范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网络。一是加强调解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行业性专业调委会。伴随蔡甸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征

地拆迁等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特点的矛盾纠纷凸显,因其专业性背景,现有的大调解工作机制难以很好地承担调解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区司法局通过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商,在全区分别建立了医疗纠纷、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争议、食品安全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房屋征收补偿纠纷等6个调委会,为全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6个调委会从成立到投入运作的近7个月时间里,共受理矛盾纠纷164件,调处成功164件,调解成功率 100%,其中劳动争议纠纷2件,医疗纠纷2件,食品安全纠纷9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151件。

二是坚持重心下移,推进“法务前沿工程”。通过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建立以村(居)、社区为依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人和当地精英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务前沿工程室,进而建立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居)委会主任负主责、法务室主动受理、小组长(楼门院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村(居)级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是拓宽调解覆盖面,设立园区司法工作站。由于体制的原因,蔡甸区司法行政工作没能在姚家山、常福、沌口3个园区全覆盖,随着3个园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托管村及入驻企业增多,人财物流动量增大,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为有效改善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硬环境,助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司法局向区委、区政府请示申请在3个园区设立了司法工作站,自司法工作站成立以来,园区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调解,园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是丰富调解服务供给,设立司法所和社区律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引入律师这一中立的第三方力量参与基层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矛盾调处机制、规范了调解程序、提高了调解能力和调解质量,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自蔡甸区“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工作启动近1个月来,律师参与司法所重大矛盾纠纷调解3件,代理民事纠纷案件2件,解答社区居民群众法律咨询97人次。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调解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及基层调解工作的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区局强化了街乡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台帐登记月报制度》、《矛盾纠纷调解程序》、《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矛盾纠纷转办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回访制度》以及《矛盾纠纷调处通报制度》等七项制度。为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区局进一步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蔡甸区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工作机制检查考评细则》,更加细化了工作要求,如细则要求人民调解工作要坚持对辖区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调处一上报制度,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等。通过制定这些硬指标,激励鞭策调解员化被动等待调解为积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调解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

四、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效运行。

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专业调委会建设过程中,区局向区委区政府争取将设立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使我区行业性专业调解工作经费得到了坚实保障,有力促进了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设向前推进。

二是区局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从法务工作室、司法工作站的建设,到社区律师工作室的配置以及各种公示牌的制定,区局都拿出专项资金加强了保障,保证了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律师事务所等外力给予了支持。在“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中,各律师事务所在积极履行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向司法所伸出援助之手,如:与桐湖所对接的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向桐湖所提供了2万元的保障经费;与索河所对接的威德律师事务所为索河所先期提供了5000元的经费支持;与永安所对接的德恒分所表示要将永安作为律师事务所公益活动、公益事业的基地来办,在物力上将给予大力支持。律师事务所等外部经费支持使我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重要支撑。

下载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派出所创新精神病人管理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XX派出所创新精神病人管理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竞争压力、工作生活节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精神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的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精神病人在马路中......

    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标题: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XX市集中整治农村社会治安专刊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地领导重要批示和“5.29”电视电话会议精神,XX市以“集中整治农......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发布日期:2011-05-10 08:42:47 点击数:101 来源:互联网西安区司法局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创新管理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开创了司法工作的新局......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5篇模版)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流体传动101班级201100529学号 机械系流体专业2010级孙坚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摘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我国社......

    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社会和谐 刘小毛 2011-12-15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

    强化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筑牢和谐稳定根基

    强化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稳定根基 永吉街道党委、办事处牢牢把握“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 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

    齐心协力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真抓实干 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简报 齐心协力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真抓实干 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市司法局局长杨建平深入南郊区、矿区专题调研。 4月1日、13日,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平带领局机关基层......

    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荐)

    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湖北随州“五化”模式强党建 2011-11-5 随州市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以增强社区居民幸福感为目的,探索推行了以“组织设置网络化,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