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15:1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民政部副部长 姜 力

(2010年12月7日)

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和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和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到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情况

我国社会组织主要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大类型,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和公益性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稳步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3.1万个。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组织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我国“四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社会组织广泛分布不同行业、各个地区和众多领域,参与扶贫济困、灾害救援、社会福利、养老扶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社区服务。同时,还协助政府参与不少领域的社会管理工作,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三是成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组织广泛团结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引导公众合理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权益,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组织提供了超过1000万个的专兼职工作岗位。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万多家,每年培训近1000万的新生劳动力,为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绝大多数新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国际友好交流、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有的同志形象地称社会组织是社会融合交流的粘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社会冲突的缓冲剂、政府的减肥剂、市场的增效剂。

二、城乡社区建设情况

目前,全国有84689个城市社区、59.9万个建制村(社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城乡经济结构深刻变动、基层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居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城乡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

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高度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政法委的安排和部署,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搭建平台,强化基础,统筹推进,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着力推进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强化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在城市,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工作。目前全国8.5万个城市社区已普遍建立了党组织,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社区居委会在协助政府、服务群众、开展居民自治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许多地方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各级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单位因地制宜地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组织形式,科学划定农村社区范围,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组建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骨干,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协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二是着力推进覆盖广泛、主体多元、内容完整、群众满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各地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全国共建成综合性的社区服务站3002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城市社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400个,并且在304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开展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各地依托社区综合设施服务平台,推动卫生、治安、就业、社会保障、救助、计生、司法、文化、体育、教育、环境等公共服务项目向城乡社区覆盖,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看病就医、入托上学、劳动就业、生活救助、文化娱乐、环境治安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社区志愿互助服务蓬勃开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

三是着力推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全面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努力扩大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不断充实和壮大城乡社区工作力量。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1万人、村民委员会成员234万人,通过换届选举,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城乡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进入社区从事服务工作。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关怀、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领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达28.9万多个,注册人数2900多万人,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是着力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各地积极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不少地方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居(村)民事务代办制,方便了群众办事,降低了服务成本。

有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开展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活动,增强了基层政府的监管能力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许多地方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吸收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加盟,整合区域性服务资源,实现社区服务“一看即明、一点就通、一网打尽”,有效地解决了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改革创新,城乡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发挥着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着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着促进作用。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将有利于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社区居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机制,实现对城乡社区全部地域、全体人员和全部事务的“无缝隙”管理服务。

三、完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持久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的要求,履行好自身职责,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和城乡社区建设:

一是从战略高度把握和认识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工作。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从“四位一体”建设的高度,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重视、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成为党领导下的可靠力量和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的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新型管理体制,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完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会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加快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居委会组织法》,进一步创造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要调整登记管理制度,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商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要支持法律援助、见义勇为等司法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政府逐步将微观层面的事务性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和社区。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制度,建立税收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充实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推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颁布的《村委会组织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三是继续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能力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社会自治能力。认真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力争使城乡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水平有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搞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健全下属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构,提高承接政府职能和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通过严格年度检查、开展社会评估、推行信息公开、强化章程示范文本等措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工作指导和日常监管,督促其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同时,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社会组织非法活动和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力度,逐步健全社会组织监控预警体系,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建设推进机制。切实做好规划指导、经费保障、统筹协调、督查落实,加强管理力量,提升管理效能。经过努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格局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第二篇:开发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开发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中央、四川省、德阳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根据《中共什邡市委、什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什委发〔2011〕10号)精神,以及什邡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要求,结合开发区实际,现就推进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信息网络管理为重点,以夯实基层基础为根本,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创新群众工作为法宝,以完善政策措施为保障,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的思想观念转变、思路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革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推进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开门红,促进我市经济早日实现“千亿产值、百亿财政、全国百强”目标,构建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措施

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矛盾化解作为主线,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根基,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在开发区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要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区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一是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民生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服务均等化。要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成果,管好用好公共服务设施,为开发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大力加强就业、社保工作。结合开发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拆迁农户、企业职工的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障工作,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救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开发区社会保障水平。

(二)坚持源头治理,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网络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推动风险评估工作在开发区各领域全面落实。四是要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固本强基,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机制。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础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开发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建立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把开发区统迁安置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人口比例聘请一批社会工作者,建立“网格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建立“权随责走”的工作体制和“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体制,确保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三是要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

用,推进居民依法民主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把统迁安置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坚持预防为主,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要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范体系,综合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开发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和群防队伍建设,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对开发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防控触角延伸到每个安置区、企业内部,延伸到城乡结合部和行政区域交界处,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三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要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五)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开发区派出所要建立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居住证制度,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二是要完善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精神病病人、违法的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员等人群的管理和服务;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送必接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建立开发区矫正执法队伍,完善工作制度,减少重复违法犯罪现象;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组织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努力促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坚持分类指导,健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机制。一是要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社会责任,推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及群众组织,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强人文关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和企业内部安全稳定。二是要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依法管理,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三是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建立境外组织在什活动的管理机制,保护其正当交流和合作,坚决抑制和防范其渗透破坏。

(七)坚持管用结合,健全对信息网络的管理机制。一是要落实开发区互联网管理责任,加快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管委会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局。二是要配合网管部门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技术手段和力量建设,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和研判,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对网上煽动策划指挥、网下串联行动事件的处置能力。三是要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要加强村级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有效地整合各单位(部门)的各类信息,尽快形成具有开发区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四是要积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八)坚持教育引导,健全思想道德建设机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巩固开发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素质工程”,不断提高开发区群众的文明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和健康素质。

(九)构建村级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村级管理服务创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全力纵深推进,完善运行模式,创新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制定完善规范、强化部门协同、搞好上下联动,确保有事可做、有人做事、有钱做事。

1.建立村安置区单元化管理机制,确保有事可做。要在保持现有管理体制和村(安置区)布局不变的基础上,以院落(楼栋)为基础,把整个村(安置区)细分成若干个管理单元,建立“村(安置区)——村民小组——院落”三级管理单元。把社会管理服务事项整合延伸到村(安置区),分解细化到管理单元和人头,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

2.建立管理服务人员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做事。以村(安置区)、组干部为主体,实行一岗多责、职责包

干,全权负责本管理单元矛盾纠纷调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以及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管理服务工作。突出村级自治,建立专兼职的社会管理服务队伍,通过他们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事务,办理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由开发区拆迁安置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共同组织义工和志愿者,参与三级管理单元管理,协助做好相关辅助性工作。对村级信息员等相对固定、要求较高的岗位,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向劳务公司购买服务,既保障工作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又减轻管委会的后续压力。对平台运行维护等专业性服务项目以及部分公益性服务项目,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施,保证服务事项顺利推进,也让村干部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综合管理服务工作。

3.建立“费随事转”机制,确保有钱做事。要对村(安置区)管理服务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打捆、统一安排,集中用于村级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村级管理服务工作有经费保障、能有效开展。

三、工作要求

(一)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为关键点,形成党政主导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按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要求,开发区党工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组织、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管委会要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服务型开发区建设,健全职责体系,形成管委会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要充分调动各类群众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党工委和管委会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要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党的领导是关键,管委会负责是保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基本条件,要把四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强化开发区服务职能,加快建立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的新机制。要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强化开发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要成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以满足工作需要。建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推动开发区职能和工作重心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三)以创新灵江村管理服务为切入点,走出一条以村级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新路子。要坚持从村级抓起,把各种管理资源整合到村,使灵江村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努力走出一条以村级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新路子。要强化村级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村级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村民依法民主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培育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把灵江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以村级管理为平台,充实和整合基层力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各类社会力量的作用,把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四)以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为着眼点,开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社会管理创新要在“综合”上做文章、在“整体”上下功夫。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抓住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取得成功经验;又善于把单项经验集成为体系,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注意把“点”上的经验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形成“面”上的做法,使社会管理创新由点到面、由分到合,形成全面推进、整体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健全机制,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见成效、出经验。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管理工作,认真研究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时间表》和《路径表》,力争用一年半的时间基本完成工作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二是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社会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整合相关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社会管理的投入。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督导机制。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党工委目标、管委会绩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与业绩评定、晋职晋级、奖励惩戒挂钩。要建立社会管理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责任制和督促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确保社会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篇:在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0-08-2

4同志们:

在全年各项工作进入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新农保试点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杨军发副市长8月4日在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百分之百”新要求,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新农保工作。

今年以来,各乡镇、各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密切配合,热情服务,认真工作,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7月底,全县农民已参保5.9万人,参保率达到89.2%,收缴保费562万元,为1.1万到龄群众发放基本养老金396万元。可以说,新农保这一新的惠民政策已经在宜川大地生根发芽,展现出无限生机;全县

1.1万到龄农民已经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农民已经在摆脱“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8月4日,杨军发副市长在我县调研指出:今年全市新农保工作要达到政策知晓率100%,参保率100%,发放率100%的更高要求。面对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面对新农保事业展现出的无限生机,面对全县广大农民对老有所养的热切期盼,全县新农保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许多坚苦细致地工作要做,还需要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刚才,晓红同志通报了我县新农保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跃明同志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高点定位,正视差距,做到思想认识再提高

一是要看到新农保制度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作用。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造成了农民生计依附土地、养老依靠子女的普遍现象。我们在下乡调研时经常看到,七、八十岁的老农仍然在力不从心的从事繁重的果园劳动;也经常遇到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问题而来政府上访、甚至诉诸法律的老人家。高龄农民因为生计所困不得不从事繁重劳动,必然导

致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制约土地向大户集中,影响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农民依靠子女养老,但只生一个的计生政策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当代青年一代却又向往城市生活、习惯城市节奏,造成当前农村青年劳动力匮乏,甚至出现了许多“空巢村庄”、“空巢家庭”,高龄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就愈发突出。因此,扎实推进新农保制度,建立以新农保为基础,计生奖扶、民政救济等惠民政策为补充的农民养老保障机制,对于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民进城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看到新农保是改善民生的难得机遇。近年来,我们坚持民生问题项目化落实、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制度化安排,实施了以扶贫开发、产业提升、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为主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就医就学、住房、出行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先后实施了免除农业税、两免一补、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等惠民政策,人民群众已经过上“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的新生活,但占全县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无力解决,部分高龄农民由于无子女、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生活还很困难,成为制约民生改善的头号难题。新农保制度建立后,我县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每月至少可以享受财政补贴的55元基础养老金,每年直接增加收入660元,解决了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问题。加之计生奖扶、民政救济等综合措施的支持和养老金标准的必然提高,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县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近1.1万人,省市财政每年将补助我县783万元,多一人参保,民生问题就多一份改善。对我县这样一个财政支出乏力,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享受公共服务远远低于市民的农业大县来讲,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三是要看到完成三个“百分之百”新农保任务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由于新农保试点政策性强、业务量大、时间紧迫,加之干部群众的认识理解不一,部分乡镇工作人员不到位,各乡镇工作进展不平衡,参保尚未全面完成;人口统计不准确、身份难核实、外出务工人员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金融支付网点覆盖率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与各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完成“三个百分之百”任务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对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杨军发副市长的重要指示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考量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下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扎扎实实的改造 ,打一场新农保工作攻坚战,确保我县“三个百分之百”任务全面完成。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到工作措施再强化

根据杨军发副市长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知晓率、参保率、发放率“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任务。围绕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舆论宣传,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新农保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政策,要让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自觉踊跃参保,做好宣传工作是重要前提。当前,尚未参保的农民大多是政策不清、观念守旧的群众,做好他们的思想发动难度更大。只有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其他后续工作才能快速跟进。各乡镇、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中要做到“三讲清”、“三算账”、“三深入”.“三讲清”即:讲清新农保是一项惠民政策,而不是什么摊派任务;讲清交费达不到一定年限就不能享受养老金;讲清所交费用可以继承,而不会人财两空。“三算帐”即:算清不交不补、少交少补的帐;算清个人交的少、财政补的多和标准逐步提高的帐;算清子女不参保,父母就不能享受的帐。“三深入”即:深入田间炕头,面对面的宣传;深入外出打工岗位,人对人的宣传;教育部门利用开学时间,深入校园课堂,做好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各乡镇要根据每个村、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逐村逐人制定机动灵活的宣传策略,用农民最容易接受、最直观的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求宣传实效。县人劳局要做好宣传资料提供等相关服务工作,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等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再掀宣传动员新热潮,为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强势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二)从严执行政策,确保应保尽保、一人不漏。一是干部自身要硬。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组织基层干部,认真学习新农保政策,准确把握新农保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参保要求和财政补贴标准等核心内容,做到认识理解无偏差、政策执行不走样,培养一大批满足新农保工作要求的宣传员、指导员、操作员。二是对象核定要实。各乡镇要在上半年户籍人员核查的基础上,对未参保人员户籍、年龄和未参保原因再次予以核实,对长期异地务工并参加当地职工养老保险、已死亡但未销户、女儿出嫁未销户、享受低保人员、参军入伍人员、服刑人员和在校学生,要及时核查排除,不漏一人、不乱纳入、全部公示。三是工作力度要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参保对象百分之百参保的要求,坚决落实推进试点,以超常规的举措、下最大的力气、花最多的工夫来保障试点扎实有效推进,再掀参保交费的新热潮。关于参保率问题,杨军发副市长明确指出:达不到100%就是工作不到位。各乡镇要坚决贯彻杨市长指示精神,认真总结新农保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对思想存在偏差、怀有抵触情绪的群众要反复动员,千方百计把思想工作往深做,把参保进度往前赶,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确保三个“百分之百”任务全面完成。

(三)强化服务意识,确保效率提高、群众满意。新农保事业是一项惠民工程,要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衙门习气。尽最大可能为参保对象提供方便,让参保对象满意是做好新农保工作的必然要求。参与新农保工作的同志们都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农民的难处和不易,设身处地为农民提供方便。要根据不同经济条件农民的承受能力,指导其合理确定参保缴费的档次标准,对农民的参保申请,要做到立即受理、迅速办理、当日办结,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以积极的态度、热忱的服务、高效的工作赢得参保对象的信任和理解。各乡镇要在各行政村和业务办理地点制作悬挂图文并茂的业务流程示意图,让参保群众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次办成,坚决避免让参保群众村里、乡里来回跑的现象发生。县农行要在9月底之前完成202个行政村惠民卡经办点设立任务,确保到龄人员每月20日按时领取养老金。对一些居住偏远分散的居民和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要进行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对享受补贴待遇的对象、条件、标准,都要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做到组织领导再加强

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新农保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要坚持属地管理,夯实乡镇责任。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充实新农保工作力量,乡镇党委书要亲自安排部署,乡镇长要全程参与其中。各乡镇要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召开新农保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要把每个村、每个人的参保任务细划、落实到每个包片领导、每个乡镇干部和每个基层干部身上,明确思路、明确措施、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奖惩。要把新农保工作作为验检乡镇干部,开展群众工作能力的试金石,让大家真刀真枪的比一比,真金白银的量一量,推动各乡镇新农保工作尽快完成“三个百分之百”任务。

二是要夯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人劳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自觉配合人劳部门开展工作。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和及时拨付政府补贴资金,加强新农保基金监管。公安部门要安排各乡镇派出所积极配合、支持各乡镇的业务,及时提供详细准确的人口信息,杜绝公安干警随意变更农村居民的户籍信息行为。县残联负责提供准确的农村重度残疾人数据,做好农村残疾人的等级认定工作。县农行要进一步完善经营网点布局,加强经办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全县202个行政村都有支付网点,确保农民足不出村领取养老金。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夯实督查责任。“两办”督查室、监察局、人劳局、考评办要组织联合督查组,每10天对各乡镇试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一次、通报一次,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对因领导认识不到位、试点工作推进迟缓,影响全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乡镇,由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三问”.对故意更改户籍、年龄,提供虚假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完成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三个“百分之百”任务,为造福广大农民,建设和谐宜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讲话(最终版)

创新管理 促进和谐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重点研究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书记办公会专题听取了工作汇报,**书记就我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时代脉搏,切实提高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想认识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中央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就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专门作出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分别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对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同志在全国综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建设滞后的不协调、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管理滞后的不协调、思想观念多元和教育手段滞后的不协调,造成社会管理领域问题多发、形势吃紧,这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因此,就**工作来讲,要推动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使经济与社会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更好地统筹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的关系,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2、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提升期、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期、城市化发展机遇

期,但也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我们不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重视改善民生,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发展也将难以为继。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一只木桶能装下多少水,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短板效应”。所以,即使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快,如果我们的社会管理跟不上,不注重改善民生,就会形成“短板”,严重影响和干扰我们的经济发展,甚至葬送我们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努力实现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决策部署,只有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自觉把这项工作臵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谋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拉高标杆、追赶跨越”这一主题上来,勇于正视、善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做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

3、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当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特别是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且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明显增强。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冲突日趋激烈,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维护稳定形势异常严峻复

杂,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近年相继发生了贵州的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影响。从我区实际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大量增长,全区的信访总量近年来都在高位运行,社会治安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区、乡、村三级的责任很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等等,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困难与压力、挑战与考验。而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存在诸如管理分散、多头管理等弊端,造成社会管理缺位、不到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的任务日趋繁重,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我们很多基层干部还没有适应这种形势的

变化,重管制、轻服务,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式单

一、手段简单粗暴,习惯于强迫命令式的管理,习惯于以行政手段推动工作,不会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不会为群众提供全面、公平、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因而出现了群众疾苦无人问、群众呼声无人听、群众办事无人理等等忽视群众、疏远群众、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导致了干群党群关系紧张、感情隔阂、情绪对立,极大地增加了党委、政府一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的阻力和难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加速转型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态也在发生急剧变化,一些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出现偏差,加上对群众的教育疏导等工作跟不上,在面对激烈的竞争、生活的压力和一些困难挫折时,极易从“不平”转向“不满”,由“失望”变为“绝望”,一些社会情绪在特定区域堆积、发酵,极易产生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遇有一点点“火星”,就可能引发个人极端行为或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面对广大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只有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人民群众才会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只有通过下大气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群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着力培育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能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二、落实工作措施,着力把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区是全市唯一一家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为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并在多个层面征求了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制定出台了《**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下面,我对方案作一简要的解读(总结起来就是“围绕五个目标,分成四个阶段,突出十个重点,完成八大任务”)。

1、明确工作目标。我们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开展综合试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全市率先形成“五个更加”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一是网络更加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触角进一步向村、社区、网格延伸,各种积极力量充分整合,各项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实现基层组织网络的全覆盖。二是服务更加到位。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服务关口前移,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构建起畅通信息、化解矛盾、维权保护等方面的基层“百事”解决平台。三是管理更加有序。立足**实际,着眼解决问题,大力推动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载体和手段途径的改革创新,实现社会管理工作的规范顺畅、严密高效。四是信息更加通畅。各类社情民意及时发现、收集和上报,主动发现、获取不稳定因素的能力有效增强。五是

基础更加扎实。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筑牢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明确工作步骤。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从2010年8月开始,至2011年6月告一段落,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是2010年9月底以前,通过组织研讨会、开展调研的方式,广泛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新举措,出台《**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动员部署阶段。时间是2010年10月底以前,重点在前期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下发工作方案,召开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综合试点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级各有关部门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计划和要求。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时间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各牵头部门会同相关责任单位,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确定分项目,并与市级对应部门进行沟通,在市有关部门指导下,出台具体工作方案,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时间是2011年6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级各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通过试点切实可行的一些工作措施,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2011年5月20日前,各试点责任单位要向区综治

委报送试点总结报告。区综治委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综合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验收。

3、明确工作重点。为提高试点工作综合实效,决定确定10项工作作为重点,实行重点突破。这10项重点工作分别是:**这10项工作,我们逐项确定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试点任务。

4、明确工作任务。综合试点工作要求在巩固深化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经验、新做法,着力提升“八种能力”。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着力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合作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健全基层组织网络,着力提升基层维稳能力。以深化推进“**”工作为主载体,全面推行“**”和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法单位、基层综治组织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落实矛盾调处责任,着力提升克难攻坚能力。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信访隐患化解责任体系,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程序,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四是加强动态治安防控,着力提

升治安局势掌控能力。进一步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挤压犯罪空间,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五是加强重点人群帮教,着力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归正人员、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水平。六是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着力提升网络阵地掌控能力。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积极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完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着力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延伸,积极拓展网络传播阵地。七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应用能力。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八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公正执法能力。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切实加强“法治**”建设,把社会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三、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综合试点单位,要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臵。为加强领导,区委决定建立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工作落实。联席会议由我担任召集人,秘书处设在区综治办,负责具体事务性工作。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由分管区领导任项目组长,各试点牵头单位要同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全局工作之中,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周密制定方案,严密组织实施,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2、部门联动,加强协作。实施方案中涉及基层维稳、社会矛盾调处、治安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综合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等八大体系三十项内容,每项具体工作都有一个牵头单位和若干个配合单位。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齐抓

共管,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中心枢纽和基础平台作用,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整体合力。

3、夯实基础,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的难点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当前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大多与基层基础工作不落实、不到位有关。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措施,努力在完善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要充实基层政法、综治、维稳、信访、民政等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骨干作用。特别要抓好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委(办)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委(办)主任和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充实专职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使其在基层综治工作中更好地履行牵头协调职能。

4、加强保障,统筹推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综合试点项目涉及经费保障的,由牵头单位提出方案,经财政局审核并报区领导审批后,纳入年初财政预算或追加专项预算,同时要加强对财政薄弱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扶持,破解保障难题。要以抓项目建设的方法抓社会管理,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将社会管理层创新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

入本地的整体工作部署。规划和项目一经确定,必须逐一分解细化,把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确保取得预期的效果。

5、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开设社会管理创新专题专栏,广泛深入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功做法,大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和各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引导和规范全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努力营造“学典型、赶先进、创佳绩”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时间紧迫。我们要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努力把我区的社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扎实推进**区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多次开会讨论研究,依我镇实际制定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了动员大会,试点工作已在我镇全面展开。

二、在原信访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除履行信访办的职责外,增加了联合接访,现场为群众提供扶贫、低保、法律服务、城建管理、土地承包、争议仲裁等新服务内容。同时,镇党委、政府赋予“中心”交办转办、调处调度、指导协调、情况通报等权能,“中心” 对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办公。在充分发挥镇、村、组、中心户长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作用的同时,还把老党员、老年人等 “五老”组织起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收集反映社情民意、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来。年初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30起,调处30起,调结信访案件4件。

三、创新决策程序。在原有村级事务管理实行“六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审”。即对“六步工作法”做出的决议,镇党委进行审核,有效推进了村级组织的规范运转,加强了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避免了因决策失误而引发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通过 “ 六步加一审” 的工作方

法,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部交给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一些长期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从源头上预防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的持续稳定。

四、在主导产业调整上实现了创新。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以金禾实业有限公司和福元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循环农业已初步形成;在养猪、蛋鸡养殖、肉牛养殖、棚菜种植、农机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我镇的种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建设新农村共创平安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在原有“一对一”结对子帮教的基础上,我们又协调民政、社保等有关部门,实行“多帮一”的帮教措施,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工作。目前,全镇刑释解教的20人,在生产、生活上都得到了妥善安置,重新犯罪率下降,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在组建社区矫正办公室的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矫正领导机构,实行村书记负总责责任制。因人制宜,制定矫正方案,努力使之学会生活、学会接触、学会沟通,学会融入,成为对社会、对家庭负责任、有贡献的人。

六、在原街面治安巡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治安防范新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在辖区公共场所悬挂横幅、张贴防盗小知识等宣传品,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到居民家中宣传防

盗常识。二是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委会和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加强巡逻,增强防范能力,做到无失控场所和部位。三是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治安防范措施。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确保了全镇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务、村务公开力度不够,群众一些诉求解决不及时等;二是部分干部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水平和业务知识有待提高。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是在做好管理创新工作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理论成果,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是加强宣传,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报道,营造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完善受理和调处机制,确保群众各种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四是统筹做好各项工作,要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为动力,统筹做好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政法队伍建设等项工作,尤其要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工夫。

五峰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5月20日

下载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