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时间:2019-05-14 15:3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第一篇: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各镇、场党委,开发区党工委,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局,区各委、办、局、行、社、公司,区各人民团体,度假区党工委及所辖党委: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任务发生了许多新的重大变化。原来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分离出来,很多事情要靠社区居委会来做。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社区落户,需要社区加强服务。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土地、户籍制度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城区和城镇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离退休人员、下岗及失业人员、解除企业劳动关系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大量进入社区,使社区成了各类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的汇聚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社区工作已经成为党组织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社区已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领域、新途径。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现实需要。各级党组织必须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任务,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为主题,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动力,加强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党组织,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抓好社区党建工作,首先要从建立党组织抓起。一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镇可适时建立街道办事处,并相应设置党组织。目前我区城区已建立了二个街道党工委,木渎镇、开发区已建立了街道办事处,木渎镇还设置了党总支。其他较大的镇(区)可根据本镇(区)的实际适时建立街道办事处,并相应建立街道办事处党总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党支部。街道党工委及一些规模较大的镇(区)要在合理调整居委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尚未建立的镇,要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力争达到“一居一支”的要求。

2、加强街居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社区党建的领导力量。一是配齐配强街居干部队伍。目前在我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中,年龄偏大、文化偏底问题比较突出,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建设,要采取从机关下派、人才市场引进等办法,聘用年纪较轻、文化较高的同志充实进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并注意选拔综合素质较高、有党务工作经验、有群众基础的同志担任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素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参加区委党校的培训,及其他形式的参观交流活动,以深入的政治理论教育、及时的形势政策教育、全面的业务知识教育为主体,着力提高街居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注重工作实绩,完善街居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各地要将街居党建工作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评。按照“德、能、勤、绩、廉”,由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干部和普通群众对社区居委会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综合打分,严格评定,从而增强社区居委会干部的主动性。

3、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积极探索既符合党章的基本要求,又适应社区党建工作需要的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分类分层次建立和健全适应各类党员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社区党组织要按照规定认真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收工作,把他们编入相应的党支部,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要建立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制度,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将本单位党员情况,按党员居住地分别提供给有关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卡、联系册,并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制度,探索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党员的新途径。对居民区中的退休党员,要在搞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的同时,做好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工作,使他们始终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对社区内的下岗(失业)职工党员,要在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推荐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援助,鼓励他们带头就业、带头创业。对社区内的流动党员,要通过建立党员汇报制度、党员登记建档制度,使党组织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确保组织和党员之间经常性联系,使党员日常管理细化、实化,增强党员管理的效果。要配备党员电化教育的设备,每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都要有党员活动室,配齐配好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为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创造条件。

4、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壮大社区党的力量。随着城区街道的不断完善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落户社区,因此社区党组织要重视发展新党员的工作,要努力拓展党员发展工作视野,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要抓紧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教育、考察,及时把符合入党条件的各种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壮大社区党的力量。

5、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各镇(区)、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协调社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形成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健全由街道、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牵头,辖区内有关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联席会议等协调机构,定期组织指导和协调辖区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调工作。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对搞好社区党建和管理负有共同责任,在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中,要积极参与,主动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要注重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社区党组织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以良好的作风和优质的服务,赢得辖区内各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支持与合作。

6、突出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关系。在社区党建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大力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要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尤其要在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镇贫困居民生活困难方面发挥好积极作用。

7、切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领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社区居民爱祖国、爱城镇、爱社区,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要深入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对广大居民群众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学习型社区。要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同时,要继续深入持久开展“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创文明社区。社区党组织还要把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动员辖区各方面的力量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8、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强化社区基础性工作。各镇(区)、街道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目前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比较狭小的问题,要通过房产置换等办法,解决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的分散和狭小的问题,通过各方努力,使所有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达到或超过200平方米。要切实保障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随着区、镇可用财力的增长要作相应的调整,要从各方面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给予关心,切实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把社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关键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镇(区)、街道党委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教育,实行分类指导。各级党组织尤其是街道、居委会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使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人人都积极关心、支持、参加社区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搞好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各地都要根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分析存在问题,并区别不同情况,针对不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要善于培育和挖掘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新鲜经验,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2、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各镇(区)、街道党委要把社区党的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放在本地区、本部门整体工作中去考虑,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要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具体指导。要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力,年初有目标、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真正把社区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联系和配合,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加强社(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区党的建设,关系到党在城镇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巩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任务。各级党组织都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参与和支持社区的建设,教育和鼓励所属党员积极参加居住地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关心和参与居住地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单位党组织要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各党委要把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单位党建与社区党建的有机结合,自觉地、创造性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努力开创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文章标题: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工作目标,按照“夯实基础、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解决社区居委会“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和“有钱

办事”的难题。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建设,规范为民服务科学机制,根据区委宣传部“抓基层、打基础”的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强化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社区建设要始终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大社区、大服务的发展要求。

一是打造社区建设平台。2005年,我们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有地方办事”的难题,在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积极呼吁下,市区政府将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工作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市、区机关部门与社区挂钩结对帮扶的方法,按照老城区和新城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分别达到150和220平方米的标准,已完成工人等13个社区居委会的统一标识工作,实施新建社区居委会12家,扩建12家,调度l0家,置换2家,购置2家,拆迁安置6家。年底前60个社区确保有50个社区达标。2006年,要继续抓好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扫尾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强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和软件资料的规范,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力争创建成“省社区建设示范区”,2007年创建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二是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实体产业化的要求,紧紧围绕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这一核心,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社区服务中心为枢纽,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社区服务站(室)为载体,以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为依托的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网络。2006年,力争使区社区服务中心与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信息联网,2007年与50的社区联网;2009年与社区100联网。

三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生活品味、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注重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调动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形成这些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机制。强化区级社区服务示范中心的指导、示范、协调、培训和服务等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发挥组织健全优势,提供行政化服务,通过建立“办事大厅”,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优质、方便、快捷服务。

四要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各社区要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要经常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认真落实城市低保政策,真正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社区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每千人2个以上,福利服务项目不少于40。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每年须组织2次以上大型便民、利民活动。各社区卫生站点均要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五要开展创业就业服务。要充分开发利用闲置设施和富余资源,简化登记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扩大社区就业容量,使社区在缓解就业压力上发挥积极作用。各街道要结合自身实际,把社区创业和就业服务纳入社区工作考核目标,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切实增强社区为居民创业就业服务的责任感。

二、围绕创建活动,培育和打造精品特色社区。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社区要结合自身特点,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建设内涵为目的,着力培育和打造特色社区。

1.全面开展“星级社区”创建评比活动。各街道要认真对照《海陵区“星级社区”创建标准》,围绕“硬件、功能、组织、制度、成效”五个方面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创建计划,排定序时进度,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有4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1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1个四星级社区。按照20的标准逐年递增,到2007年有8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5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5个四星级社区。到2008年有100的社区达到二星级社区,75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8个四星级社区,到2009年100的社区达到三星级社区,建成12个四星级社区。

2.着力培育社区亮点。要以先进地区的精品、特色社区作为标杆,认真学习借鉴,在巩固、完善现有特色社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强化服务,做到精品更精,档次更高。要把社区固有的优势、资源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创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

有我特”。通过自身的努力,打造出一批全市有名气、全省有影响的特色社区,加快形成我区社区建设的亮点和品牌。我区针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挂钩单位好的帮扶的多,挂钩单位差的帮扶的少的不平衡问题,创新了扶贫帮困工作新机制,将原来的部门(单位)结对挂钩帮扶到户转变为统筹资金、物资,根据帮扶对象的贫困程度给予相应的帮助,充分利用爱心超市这个平台,发挥经常性接受捐赠站(点)的作用,通过爱心超市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送给贫困户。泰山、城东街道爱心超市已先行于11月10日剪彩开业,其他街道的爱心超市也将于年内全部落成开业。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区由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已达4400多人,社区党组织要加快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争先创优”、“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完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要围绕“好班子、好队伍、好服务、好风气、好制度”的要求,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取得社区党建工作新突破。

三、完善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力军,是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高度重视和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首先,要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泰海委办〔2005〕48号文件精神,激活社区用人机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依法选举等程序,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要坚持和健全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社区干部参加业务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继续大力改善社区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关心、爱护、支持社区工作者,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其次,要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设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互助帮困等便民服务。每个社区居委会都要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2—3支,做到有章程、有计划、有活动。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本社区居民总数的1以上。要积极组织、动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和社区居民参加志愿者活动,切实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要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好的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队和社区服务站进行大力宣传,给予表彰。

四、落实保障措施,切实把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积极扶持,强化管理。区政府将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鼓励多元化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建立区社区建设发展基金。基金由区财政专项拨款一点,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开发商提留一点,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和社会募集一点的办法筹集。三是依据省市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在社区服务业项目立项、行业管理、税收收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四是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把社区建设的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操作部门的负责人,构建由组织机构、服务队伍、管理制度、政策扶持、资金筹集、设施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组成的检查评估体系,把社区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领导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由宣传部、民政局牵头,各方积极参与,利用新闻媒介及其他各种有效载体,面向广大群众,明确社区建设的主题,宣传社区建设的意义,在全区营造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使社区观念深入人心。

3、制定规划,有序推进。社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制定并实施全区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同时,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各专业小组都要依据该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各街道、居委会根据自身实际,在全区社区建设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4、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要把社区建设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各专业小组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要按照党章规定,社区基层党的组织,负责社区内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抓好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指导社区建设以及制定规定、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表彰培训等,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社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倡导和树立“爱我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风尚。同时,要大力鼓励集体、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助或兴办社区福利事业,加强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探索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加快我区城市现代化和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意见。

第三篇:哈尔滨市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2010

来源: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时间:2010-10-19 16:1

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现代大都市发展需要,巩固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是指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群众自我教育、管理、活动的平台,是党和政府联系社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第三条 要紧紧围绕现代大都市发展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以强化管理、改善民生为重心,加强基层组织,创新体制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服务规范、环境舒适优美、治安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公众参与广泛、居民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章 组织体系

第四条 区、县(市)是社区建设管理的主体,主要领导对区域内社区建设工作负全责。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实施本地区社区建设规划和计划,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着力解决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抓好本辖区社区工作。

第五条 街道(乡镇)是社区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对社区工作负直接责任。应加强能力建设,认真履行职责,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等形式,建立完善街区组织协调机制,全力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组织指导社区发展基层民主,强化社区管理,搞好社区服务。

第六条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在社区事务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建工作要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紧密结合,推广党组织建在社区,支部建在楼宇、庭院,党小组建在楼道的组建模式;提倡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通过民主选举一人兼任;社区党组织配备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重点负责社区党务和勤政廉政建设工作。

第七条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本社区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社区居委会的设立、撤销、调整,由区、县(市)政府决定,报市民政部门备案。

社区居委会下设若干居民小组,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做好相关工作。居民小组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社区居委会提出方案,经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批准,报区、县(市)民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街道(乡镇)综合(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工作站是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区服务工作站同时接受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和监督。

街道(乡镇)综合(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要承办政府职能部门移交到街道(乡镇)管理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服务中心主任由一名街道(乡镇)副职兼任。原由街道(乡镇)承担的公共事项,连同相关人、财、物,整合到服务中心管理。

社区实行“一居(居委会)一站”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协管员统一整合到社区服务工作站,站长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工作人员原则上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面向社会招聘,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不变,由主管部门核拨监管,街道(乡镇)协助落实。社区服务工作站内一般设办事大厅、警务室、物业站、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医务室、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小学生看护室等设施。

第九条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对房屋及配套设施和相关场所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业主委员会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由社区居委会暂时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

物业主管部门要与街道、社区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物业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和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条 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及控详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采取新建、翻修、扩建、置换、划转和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建起以街道(乡镇)综合(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服务工作站为基础的社区服务网络。

第十一条 街道(乡镇)综合(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设,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原有公用设施资源,力争实现办公和服务用房使用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街道(乡镇),文化中心和体育活动场所可以分设。街道(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按有关规定建设和投入运转。

社区公益用房(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居民活动用房),按照城区(不含呼兰区、阿城区)使用面积300平方米,县(市)和呼兰区、阿城区使用面积2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

第十二条 新建居住区或新建住宅的开发建设单位,要按照《哈尔滨市居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管理暂行办法》和《哈尔滨市居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的规定,以每百户不少于使用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公益用房,竣工后移交所在区、县(市)政府,产权归区、县(市)政府所有,区、县(市)政府凭移交手续到相关部门办理权属登记。

城乡规划部门负责确定社区公益用房的建设位置和面积,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社区公益用房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建成后的管理监督。社区公益用房建设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及社区代表参与社会评审和验收。

未按照规划和设计文件配建社区公益用房的住宅建设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未办理社区公益用房移交手续的,不得受理评审申请和组织社会评审。未经社会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的,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依据《哈尔滨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试行办法》给予处罚。

对擅自将社区公益用房出租、出卖或挪作他用的,由区、县(市)政府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老旧住宅区社区公益用房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主城区以区政府投入为主,市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县(市)和呼兰区、阿城区依托自身财力解决。

政府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现有闲置的锅炉房,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无偿提供给社区作为公益用房;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及产权单位主管部门协助区政府认定并落实移交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将自有房产和内部文化、体育设施无偿、低偿提供给社区使用,产生的费用由区、县(市)财政承担。

对老旧住宅区改建、扩建社区公益用房实行特事特办。经市民政部门确认并经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联合审定,房屋验收合格的,可以批准为永久性建筑,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权属登记,减免相关费用。

老城区现有社区公益用房无法集中设置的,在保证标准前提下,可灵活设置公益用房,由街道组织设立社区中心服务站和相应活动场所,辐射周边社区居民。

第十四条 社区公益用房的日常管理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其权属和数量、面积、用途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登记造册,报区、县(市)民政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备案,其维修、管护经费由区、县(市)财政承担。

第四章 社区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十项社区基本工作制度:社区成员走访制度;社区党务和居务公开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议事协商制度;民主监督评议制度;“无假日、全天候”服务制度;民意测评制度;社区工作考核制度;民情日记制度;居民自治制度。

第十六条 街道、社区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实行属地管理。涉及执法、执罚的事项,通过授权、派驻、联合等方式,推进执法权向街道、社区延伸。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向社区居委会直接分派任务和下达指标。确需依托其办理的事项,业务主管部门要提供经费及政策指导,并经同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意后安排落实。凡要求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等事项,须有相关法律、政策依据。驻社区单位应配合、支持所在社区的工作,教育引导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第十七条 物业管理由区、县(市)政府负总责,日常管理由街道(乡镇)负责。科学划分物业管理事权;规范物业费标准,散住居民区垃圾收费并入物业费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 新建居民小区和有条件的老城区住宅区实施规范化物业管理。由街道(乡镇)、社区指导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服务,实行服务内容、标准、收费、使用“四公开”。同时建立物业信用保证金制度,由区物业主管部门统一监管,由街道、社区指导业主委员会纳入专户管理。物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对不履行合同、降低服务标准,业主投诉率较高、评议考核不达标的物业企业,依法予以处罚。

暂不具备规范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实行基本物业管理。由区物业主管部门牵头,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成立社区物业服务站,负责卫生保洁、安全防范、公用设施维修等管理服务,管理人员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其他服务人员通过市场化选聘的方式解决。基本物业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涉及入户服务的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物业服务站与居民协商,按成本收取服务费用。物业服务站日常管理纳入社区服务工作站。基本物业开展后,资金确有不足的,市、区两级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九条 整治和美化社区环境。由区、县(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街道(乡镇)具体落实。拆除社区内违章建筑,清除垃圾死角,硬化绿化庭院空地,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污染综合治理,保持小区环境整洁。日常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维修由物业企业、社区物业服务站及驻社区单位负责,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与收入挂钩。城管部门和街道、社区负责督促检查,市和区、县(市)建立巡查、通报制度,与年终评比考核工作挂钩。

第二十条 强化社区治安防范。创安工作实行条块结合、双重管理,纳入街道、社区职责范围。健全完善社区警务室,试行社区民警通过参与选举兼任或挂职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组织协调社

区各类安保人员,分片负责,做好巡查、防范工作。组建出租房管理站,与警务室合署办公,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出租房的管理和服务。加大物防、技防设施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居民区推行封闭式管理;散住居民区安装监控设备,覆盖到全部公共部位。及时维修破损的居民楼防盗门、声控灯、监控设备、健身器材等设施,保持设备完好运行。围绕法律进社区,开展帮教转化和隐患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搞好综治维稳工作,促进社区平安和谐。

第五章 社区服务

第二十一条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在街道(乡镇)综合(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服务大厅,按照“廉洁、高效、公开”原则,面向街道(乡镇)居民,办理全方位公共服务事项。在社区服务工作站开办“一站式”服务窗口,将政府部门的延伸职能统一纳入其中,按照“一窗多能、简便快捷”的要求,健全完善办事制度,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就业保障、救助援助、卫生计生、文教科普、警务安保、物业环卫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服务。

第二十二条 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深入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双进工程”。规范发展便民网点和商业服务设施,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重点发展面向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下岗失业人员的专项服务;鼓励发展社区托老所、日间照料站、残障人员矫正所等特色服务;普遍发展社区家政、商品配送、委托代理等现代服务;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二十三条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按照定标、低价、显效、可控的原则,对专项服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将不适宜直接组织的服务项目,通过购买服务、委托外包、公开招标等形式,转给专业化社会组织承担;从服务工作实际出发,培育和打造特色社区品牌。

第二十四条 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办公自动化,构建连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服务平台;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化运作”方式,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服务资源,建立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快速救援和多元化社会服务;切实做好社区基本情况信息采集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社区信息数据库。

第六章 队伍建设

第二十五条 推进社区工作人员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除特殊规定外,尽可能从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选聘社区服务工作站人员。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时,优先录用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的人员,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研究建立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机制。

第二十六条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着眼于管理社会事务、协调社区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定期分类组织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负责培训社区党务工作者,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培训社区居委会成员,有关业务指导部门负责培训公益岗位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20小时。

第二十七条 规范社区工作人员收入。逐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专职成员和社区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标准;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其他社会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形成社区工作人员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第二十八条 建立社区工作考核评议制度。街道(乡镇)指导社区成员代表会议,每年年终对社区工作及人员进行考核、评议。对工作不到位、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人员,及时调整或依法罢免。

第二十九条 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社会组织。鼓励专业人员投身社区专项服务工作,提倡公职人员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健全社区志愿者登记制度,提高社区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化程度。放宽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其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第七章 运行保障

第三十条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将社区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各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重点研究社区建设发展规划,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工作检查指导。

第三十一条 社区建设实行专项目标管理。社区组织建设由组织、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勤政廉政建设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由城乡规划、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国土资源、水务部门负责;社区环境卫生由城管、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卫生、环保部门负责;社区治安由公安、维稳、综治、司法部门负责;社区服务由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工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由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社区文化由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社区共建由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十二条 将社区建设和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制,凡属政府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原则上由政府投入,列入财政预算。

区、县(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级专项资金适当增加对财力相对薄弱区、县(市)的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社区承办的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向社区支付工作经费。

街道、社区代办、协收个人房屋租赁税所发生的费用,区、县(市)政府按从高、从优的原则给予补贴。

社区公益用房供热费、供排水费、煤气费按照民用标准收取;供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城区(暂不含阿城区)由市、区政府各承担50%,县(市)及阿城区由本级政府承担。

第三十三条 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全市每两年命名一批“星级和谐社区”。被评为四星、五星级和谐社区的,由市分别给予15000元、20000元奖励;被评为一星、二星、三星级和谐社区的,由区、县(市)分别给予5000元、8000元、10000元奖励。对辖区内创建“星级和谐社区”低于60%的街道(乡镇)党政负责人,由区、县(市)委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届达不到“星级和谐社区”标准的社区,对其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对其居委会主任依法罢免。区、县(市)延伸组织“星级楼院”创建活动。

第三十四条 健全经费管理审计制度。社区建设管理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干部生活补贴由区、县(市)民政部门统筹拨付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社区实行财务公开,接受居民监督。对政府投入经费及接受无偿捐赠所形成的国有资产,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实行专项审计,防止资产流失。

第八章 农村社区建设

第三十五条 按照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村民社区化的发展方向和逐步推开的要求,制定落实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纲要。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努力形成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依托,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供销服务中心为骨干,农村社区(村)服务站和专业(供销)合作社为基础,政府职能部门及延伸机构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10年底,全市50%的村启动农村社

区建设,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全面开展。

第三十六条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组建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农业(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供销服务中心,按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管理。启动社区建设的村要以推进“两站”(便民服务站、卫生服务站)、“两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一广场”(室外活动广场)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站和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广场,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

第三十七条 推进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科技普及推广、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和人口计生、公安司法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推行政务代理服务,由农村社区服务站及代办员为村民代办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和农民互助活动,扶持发展农村社区商业服务,构筑起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农民互助服务、市场化经营服务相衔接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第三十八条 开展“清洁、治理、绿化家园”行动,整治农村社区环境。各乡(镇)设置垃圾箱,农村社区设置垃圾点,推行“两清、两建、一送”(清垃圾粪便、清街道庭院,整建院墙栅栏、整建厕所圈舍,送农肥下乡)制度。教育引导村民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推广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屯、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各区、县(市)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事宜按原有规定执行。

第四篇:2011党的工作意见

2011年**********局党的工作意见

2011年****局机关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市局机关党的工作意见的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请专家辅导、研讨交流和上党课等形式,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为实现丹东“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在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为丹东跨越发展争做贡献。

2、提高理论学习实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任务,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使之成为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质量,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局学习日,时间可串不可占,并严格

1坚持下去。学习计划要紧密结合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干部职工的人生方向。坚持集中学习、分散学习、业余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以短期培训、讨论交流等形式为补充,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把学习列入考核、评先评优的范围,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学习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岗位技能等所必备的知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继续开展以推荐好书、撰写体会文章、组织成果交流为内容的读书实践活动,营造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三深入两服务”促振兴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强化服务意识,扎扎实实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具有工商特色的服务品牌。

4、开展为“四城联创”专题献策活动。以丹东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全国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全国文明城市”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献计献策,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四城联创”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把这项活动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二、进一步加强****局党的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开展

富有特色、富有成效的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在建党90周年之际,****局将推荐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在****局开展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活动,用身边的模范人物教育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2、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监督职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做到谁分工、谁负责,推进党建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和责任化。

3、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半年上一次党课,并注重丰富“三会一课”内容,保证“三会一课”质量。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注重发展”的规定,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及时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为党增添新鲜血液。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

三、进一步加强****局党的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廉政准则》,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局活动,学习宣传勤政廉洁先进典型,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进****局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成效。

2、搞好窗口单位和重点岗位负责人考评活动。通过明察暗访、回访服务对象和社会评议等方式,加大对窗口单位和市直机关工委对社会公布的重点岗位负责人监督考评力度,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断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树立工商部门良好形象。

3、持之以恒开展纪律作风检查。针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纪律作风问题,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随时调取考勤记录,核对情况,对检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对发现的违纪问题及时查处。

四、进一步加强和谐建设,积极营造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

1、开展创业建功活动,提升群团组织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以党建活动带动共青团建设、工会建设、妇女组织建设,通过群团组织助手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围绕丹东发展大局和履行工商职能,积极引导干部职工争当创业建功

标兵、青年岗位标兵、巾帼建功标兵和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争创一流业绩。

2、积极参与市局、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各种活动。今年,****局要积极参加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的相关活动,如市局组织的红歌演唱会,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开展的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活动。同时,****局也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比赛,开拓干部职工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品位,陶冶情操,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3、开展好“季评最佳实事”和“季评奉献之星”活动。结合工商职能,在服务发展、关注民生、监管执法、消费维权、依法行政、奉献社会等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力求多推出一些有影响的实事,每季度评选3—5件最佳实事,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力争每季度向市局上报一件最佳实事,通过评选最佳实事推动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同时,各部门和各工商所要注重发现“重责任、讲奉献、做表率”的党员干部,作为奉献之星及时向上级推荐。

4、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树立品牌创建理念,巩固品牌创建成果,强化品牌创建措施,真正用品牌创建成效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要结合工作实际和部门职能,彰显工商特点,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力求单项工作有特色,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创新。

5、搞好内外宣传。积极向市局机关党委汇报工作,向市直

机关党工委开办的《机关建设网》、《机关建设报》和《走进机关》电视专栏报送信息和稿件,加大自我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努力使工商工作得到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第五篇: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届四中全会关于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组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抓好街道、社区党建示范区建设,大力表彰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下载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信局党廉建设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结合我局实......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漳州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是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措施的基层实施主体。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镇村级招商引资工作意见(试行)

    XX镇村级招商引资工作意见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村(居)委会、社区、林场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XX或我镇,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

    “两网”建设工作意见[精选]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 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提出的“食......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

    同志们:召开今天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项目拉练,检验今年以来的项目成果,对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和部署;二是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意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上......

    行风建设工作意见

    大窝镇计生办2011年行风建设工作意见为贯彻落实来纪发[20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计生工作实际,制定2011年行风建设工作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

    行风建设工作意见

    2009年优质服务行风建设工作意见 2009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优质服务行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服务保......

    软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2011年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软环境工作,进一步发挥软环境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现就2011年全市软环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认真贯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