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研究方案
智慧星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研究方案
教研活动人数:16地点:大二班教室
主讲:路爱丽时间:2012-9-7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特有国情是每个家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而造成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家长的掌上明珠,他们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们又重视智能发展、轻视品德的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霸道、任性、骄蛮、无礼、缺少爱心、不知道感恩图报、没有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再加上我们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强调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对礼仪、品格、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的知识建构。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增长其社会性,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小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种子,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特别需要从事基础教育中根基教育的幼儿园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幼儿园力求在一日活动中将简单的、常见的生活礼仪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活动为载体去感染、熏陶孩子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成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人,明白待人接物和做事的基本原则,使他们更加充满爱心和责任感,从而成为未来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新型综合性人才,为未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2、所要解决的问题
①通过调查我园成人言行、仪表及相关礼仪的关注程度对幼儿的影响,施以成人相应的礼仪教育重视度,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影响。
②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幼儿礼仪教育教材、方法,有利于形成一整套适合本园幼儿的园本生活礼仪活动的框架和活动案例。
③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活动,养成幼儿良好的礼仪风范和提高师生的 1
综合素质。
④了解幼儿及家长在家庭中的生活礼仪现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生活礼仪教育,形成家庭教育框架。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生活礼仪:特指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
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
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是指成人为3——6岁在园幼儿提供机会,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方案,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并给幼儿以适当的指导和积极的暗示,使幼儿感受到快乐,从小养成用餐、仪容仪表、交往等言行、仪表合乎礼仪行为规范的要求。
三、课题的理论支撑
1、歌德在《亲和力》一书说:“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的镜子”,也就说看一个人的言行、仪表,就能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告诉我们“君子要在文化上广博得学习,在行为上用礼法约束”,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获得渊博的知识,并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等。
3、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学礼仪、行礼仪、传礼仪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四、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纵观国外一些资料,对儿童礼仪教育研究以达到一定的水准。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又如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
新加坡的礼仪道德教育侧重于有文化修养、勤劳、努力、合作;日本设立了“道德时间表”、“友爱课”;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美国的教育侧重在培养爱国精神与公民意识上面,开设公民教育;西欧等亚洲国家一样,其道德教育也是通过宗教、历史、社会、文学等方面潜移默化进行的。要求受教育者的对象正直、尊重他人、尊重法律等良好品质与习惯的形成。
而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幼儿园中都设有专门的礼仪教室和礼仪课,孩子们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装在精心布置的极富本国特色的礼仪教室来兴趣盎然学习基本礼仪常识。这也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在小学进行相关礼仪教育研究的学校有很少一小部分,在幼儿园做着方面研究的也有不少地区。如,天津市教育系统是以“天津市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研究”进行整体改革,提到礼仪教育,没有进行专项研究;延庆县第三幼儿园“培养郊区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主要是面对城乡结合部的孩子;龙游县实验幼儿园“幼儿礼仪教育生活化”,侧重将礼仪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还有不少城市向上海、北京等,它们主要开展一些单项、小型、短期的活动,如,礼貌用语周活动;讲文明、有礼貌月活动;走上街头宣传礼貌日活动。而我们区别于他们的是进行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研究,是系统、全面的进行进餐、仪表和交往礼仪教育,并纳入教育课程,形成我们自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五、研究目标
1、成人对相关礼仪教育的关注重视程度对幼儿在礼仪意识方面的影响。
2、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可供幼儿进行的礼仪教育的教材,设计组织
方法,形成园本生活礼仪活动的(课程)框架、活动案例等。
3、日常生活中幼儿良好的礼仪风范和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生活礼仪教育,形成框架。
六、研究的内容
1、本园成人言行、仪表对幼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研究。
2、各年龄段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法的研究。
3、一日生活个各环节中如何渗透生活礼仪教育的研究。
4、家庭中如何进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收集与幼儿礼仪培养的理论支持。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了解幼儿生活礼仪的现状,分析原因、制定策略,创设情境对幼儿发展情况进行检测,总结出幼儿生活礼仪运用的方法、途径、原则和评价。
3、观察法,通过运用现代化设备,对幼儿的生活礼仪实况进行记录,从而分析与汇总幼儿生活礼仪的各种情况。
4、个案法,采用个案、叙事记录等多种方法来追踪幼儿活动行为,从而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5、行动研究法,以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为载体,进行幼儿生活礼仪培养,在行动研究中观察和探索对幼儿进行礼仪培养的有效途径。
6、教育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各种研究,总结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
第二篇: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实施背景: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如果错过这一机会,就象我们在织毛衣时丢掉了一针,即便是发 现了,日后再补也总有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发现,丢掉的一针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大洞。毛衣丢掉一针可以拆掉重织,而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可以重来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因此,在这一时期针对儿童开展礼仪、品格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品格及行为习惯才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一直在对孩子进行着文明礼仪教育,但现在的孩子在家如同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孔融让梨的年代离他们太远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道理对他们深奥了。亲人之间,同学之间的礼仪意识越来越淡薄,连简单的几句礼貌用语现在都很少能听到了,所以礼仪教育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在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倡导“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伟大的科学家,但可以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落落大
方的淑女,使他们更加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礼仪教育为突破口从幼儿园生活礼仪这方面入手,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研究,完善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礼仪教育目标内容,探索有效的组织指导方法,形成有特色的园本礼仪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幼儿园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为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题实施目标
1.制定并完善幼儿一日生活礼仪目标和内容;
2.进一步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组织宇指导方法;
3.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
4.通过科研锻炼,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三、课题实施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参考课题组提供的礼仪教育教参书,结合本园实际,把生活礼仪教育渗透幼儿来园、上课、进餐、午休、户外活动、离园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儿歌、经典古诗文、故事、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并整理出成熟优秀的教育活动。
四、课题实施途径
(一)开展“结对子、传、帮、带”培训活动,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幼儿礼仪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经验并适用。分析教师
能力层次,取长补短,更好的把文明礼仪课程渗透一日的常规教学当中。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讲礼仪的良好氛围
1.美化、创设园内、班内环境。如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墙面布置;张贴文明礼仪教育宣传语和主题画;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场地上,树立文明礼仪宣传小标牌。
2.营造讲礼仪的氛围。
(1)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们首先做到,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问早,说再见等,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作出行为学习榜样。
(2)成立礼仪小标兵,统一着礼仪帽,每天早上轮流站在园门口或者班级门口热情、主动向家长、幼儿问好问早。
(三)开展主题教育,巩固文明礼貌习惯
园内、班内运用主题活动,生动活泼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如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德育故事比赛、开展角色游戏、安排幼儿进行“任务”活动,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
(四)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
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棋等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佳话,如“孔融让梨”等故事,仍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五)家园共育
组织家长会,开展家长课堂,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开展家园亲子活动,结合家长资源,让文明礼仪走进家庭。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成为文
明礼仪的榜样。围绕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让文明礼仪走向社会。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幼儿园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五、研究对象:
全体幼儿人
六、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三)组织教师参加礼仪知识培训
(四)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培训。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
(一)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丰富完善各年龄段礼仪教育目标内容。
(三)丰富完善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教案。
(四)探讨家园合作的方法途径。
第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
(一)总结礼仪教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策略。
(二)在研究过程中,组织实际教学观摩活动,及时交流探讨教
育方法及教育组织及时进行归纳和整理。
(三)课题组教师整理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优秀教案,理论提升
总结撰写优秀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第三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我研究的是市级备案课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抱着或爷爷奶奶背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老人、两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吃鱼吃虾时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全自动化”的环境。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具体的感受: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班孩子,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每天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利用环境布置、成语故事、歌曲、游戏等方法,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自己的教师、教室、同伴,初步了解 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不怕生,不哭闹,愿意与他人交往。如:孔融让梨,拾金不昧,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等等。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幼儿情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德育小故事,区域活动中,通过欣赏故事来帮助孩子提醒孩子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遵从道德行为规范。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主动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课间活动: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每周参加升旗仪式,观看中大班小朋友的升国旗仪式,培养幼儿的爱国热尊敬五星红旗,初步萌发爱祖国的情感。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图书是大家的,不抢玩具、不独占玩具,不撕图书,不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学习谦让,和同伴友好相处。通过观察,参与成人的劳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周围成人劳动的辛苦,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兴趣,坚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教师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与同伴正确交往,友好合作。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以游戏为切入口,把德育目标渗透在具体的游戏情节中。例如特色课程水墨画、刺绣、剪纸等活动,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或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交往,从中帮助其学习和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引发他们主动与人合作,并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幼儿增添了花片积木,在游戏中,一开始孩子们喜欢一个人占很多雪花片玩。但最终不是作品无主题,就是遇到困难大家各顾各,不愿主动帮助解决。于是,我们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人一组成立小小建筑队,大家共商家园布局,各自分工,这样他们遇到困难不再各顾各,而是热情地、及时地帮助他人;同时,互相因争抢材料而产生的同伴矛盾明显减少,有的即使发生了,大家也能自行解决。在园本特色活动中朋友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如何培养幼儿礼仪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礼仪教育?
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就是那个唯一的中心,很多孩子都受到家庭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孩子养成了自私、为我独尊的习惯,甚至连“谢谢”“对不起”这类最基本的礼仪用语都很难说出口。礼仪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如何对孩子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却是很多家长的难题。
专家认为,日常交往是如何教育幼儿的绝好机会,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做好带头作用,别人帮助了自己后要主动说谢谢,哪怕对方是自己最亲的人。
要想从小培养幼儿的礼仪品格,家长一定要提升自己、要用心!1~2岁 从小宝贝抓起
让孩子学说“请”和“谢谢”以及问候大家的礼貌用语。此外,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的含义,慢慢领会和别人的相处之道。
3~4岁:模拟场景
可以通过做游戏灌输道理,比如玩过家家的时候,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公交车上给宝宝让座的时候,宝宝该说什么?过生日收到自己喜爱的礼物时,宝宝应该怎么表达谢意?不小心把布娃娃摔到了地上,宝宝怎么安抚可怜的娃娃等等。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6岁:实战演练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带他多出去串门或者邀请小朋友来做客了,言传身教,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先让他说出在别人家做客时感到快乐的事,比如小朋友和他分享玩具、请他吃东西等等,然后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招待客人。当孩子出门做客时,提醒他去别人家应有的幼儿礼仪,遵守别人家的规矩等等。
更多育儿资料点击 http://
第五篇:幼儿园生活礼仪的研究与探讨
幼儿园生活礼仪的研究与探讨
【摘 要】我国是礼仪之邦,幼儿是国家的未来,礼仪应从幼儿抓起,从幼儿园的生活点滴开始。礼仪教育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6岁是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若能抓住这一好时期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教育,使他们学礼、懂礼、用礼,对以后的人生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品德和人生观。因此,幼儿园生活礼仪的重要性不可轻视,本文将对幼儿园生活礼仪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礼仪;研究;探讨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人生学习的第一站,在学习书本知识前,有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需要学习,那就是生活礼仪。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俗话也有说:“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在幼儿园时期对孩子进行生活礼仪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社会是竞争型的,要想让自己脱颖而出,除了掌握优秀的技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沟通能力也很重要。而礼仪正是良好个人素质中重要的部分,我们常说:“知书达理。”可见礼仪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幼儿。
一、实施幼儿园生活礼仪的重要性
3-6岁是人格熏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把幼儿培养好,将来很大机会成为优秀的社会分子,这段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而礼仪教育和品德教育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懂礼貌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也会人缘比较好,有礼貌的人可以让别人觉得相处得很舒服,人脉的积累也将对人的成就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礼仪教室和礼仪课程,这正是我们国家目前幼儿园教育中所缺少的。外国人都知道礼仪的重要性,而我们号称是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却缺少这样的意识。经济全球化,各国的交往逐渐频繁,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则为对人的尊重,无礼仪则无尊重而言。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所做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马尔代夫当地的一位潜水教练偶然翻看微信中“附近人的照片”时,惊讶地发现,海滩附近有一位中国女游客晒出了自己刚捞出的珊瑚照,并这样写道:“刚刚捞到的珊瑚漂亮不?”在太平洋岛国帕劳捞到的“中华”烟盒;一位中国大妈在美国华盛顿景点泼漆被诉;国人在国外乱扔垃圾等。就拿乱扔垃圾这个行为来说,若我们从小就教幼儿不能乱扔垃圾,每天不断地重复,从小就引导他们把垃圾扔在垃圾桶,习惯能成自然,而这个礼仪的观念也从小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则会减少国人乱扔垃圾的这些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在幼儿园实施生活礼仪的重要性。
二、实施幼儿园生活礼仪的途径
1.教师树立榜样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人生第一位老师,对幼儿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是幼儿的学习榜样,老师的行为幼儿也会模仿。因此,教师应自我先养成文明的生活礼仪习惯,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例如,在幼儿刚进入小班,还不习惯,大部分学生都很怕生,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不是很愿意和老师问好。教师可以以身作则,主动向学生和家长微笑问好“早上好”“再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惊喜地发现小班的学生也开始懂得自动向教师问好,这时候教师不要忘记积极回应学生的问好。为了让学生把问好的生活礼仪做得更好,教师可以让班上的学生轮流做“礼仪天使”,早上站在幼儿园门口向其他同学和家长问好,用甜美的问好声温暖着同学和家长,把这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传给其他同学。
2.把生活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课程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培养幼儿生活礼仪的重要手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生活礼仪作为一门教育课程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以及教师在其他学科上也有意识地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更能使幼儿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礼仪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如在美术课,有些学生忘记带画画用具,不免要向同学借,教师可以进行及时引导,教幼儿在向别人借东西时要讲礼貌,说谢谢。在手工课上,幼儿在完成手工作品后都会好奇其他同学的作品如何,或者是在做手工的过程中,喜欢走动去看别人怎么做,小孩子好动,而且还不太懂事,不小心会弄坏同学的作品,这时教师要教幼儿学会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能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到知识,享受到乐趣,同时还学会了生活礼仪,一举多得。
3.角色游戏中渗透生活礼仪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幼儿园的教学中也是以游戏为主,解放幼儿的天性,而游戏不仅是娱乐,也可作为学习生活礼仪的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幼儿园的一切资源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的教育。角色扮演游戏是最能将礼仪融入到其中,幼儿又能从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及经验。如“来我家”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生活礼貌用语,如客人来按门铃时,家里的家长们就问:“请问是哪位?”,客人:“我是你的某某朋友。”之后家长开门迎接并问候:“你好,欢迎您,请进来坐。”待客人坐下后,家长把茶递上时说:“请喝茶。”客户答:“谢谢。”类似这种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会各种角色的礼貌用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礼貌行为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要真正使幼儿将在游戏中学到的礼貌用语掌握,变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应指导幼儿将这些礼貌用语运用于日常行为中,习惯成自然,如幼儿早上从家到园、课堂学习、课间活动、课后回家都要使用礼貌用语。
综上所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东西的学习与灌输,都需要一个过程,幼儿的生活礼仪学习也是如此,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从小开始,日积月累,为小孩长大成人为之受益而做准备,同时也是为祖国在培养拥有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莉香.让文明礼仪走进幼儿生活的实践与研究.幼教天地,2012(64):193-194
[2]庞云霞.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初探.甘肃教育,2014(19):46
[3]梁瑞芬.幼儿园礼仪教育途径探讨.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15):212